x市贯彻职业教育职教法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1 20:25: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市贯彻职业教育职教法情况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市贯彻职业教育职教法情况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x市贯彻职业教育职教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6月21日至7月2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冬芝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我市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教法》)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先后听取了市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就业管理局和市直教育资源调查组的汇报,考察了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市计算机学校等7所高、中职院校,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3所民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华阳集团拨叉公司职工教育培训情况。7月13日至15日,调查组部分成员陪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鲍隆清等一行又调查了郧西、郧县贯彻《职教法》,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的情况。总体上看,我市贯彻执行《职教法》做了大量工作,职教事业发展较快,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但是,在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也还存在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统筹不力,资源配置不优,职教政策落实不够的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职教法》的主要工作与成效

1、广泛宣传《职教法》,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自96年颁布施行《职教法》以来,市政府和教育、劳动等职能部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如:将《职教法》列入“三五”、“四五”普法内容,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培训;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设专栏,广泛宣传《职教法》;结合每年“12.4”法制宣传日,在公共场所开展《职教法》宣传咨询活动;教育、劳动等部门分别举办《职教法》法律知识讲座,培训职教工作人员。各职业学校利用广播、板报、标语、演讲会、图片展、印发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职教法》。针对中专学校一度生源不足的状况,市政府还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4月为“职业教育宣传月”,由市教育局组织各学校深入全市城乡,宣传职业教育法规、政策和招生工作,逐步扭转了职校招生被动的局面。

2、制定政策措施,促进职教事业发展。一是积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加强就业前和再就业培训工作。全市已开设培训专业50多项,有3万多城乡青年参加了劳动预备培训。二是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对中专学校毕业生,在发给学历证书的同时,经劳动、教育部门认定合格者,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三是从2003年起,市政府从城市教育费附加中按比例列出专款,用于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四是初步调整了中职学校布局。各县市自2000年以来,优化整合职教资源,到去年底都实现了创建省“512工程”(用5年时间,各县市办好1所规模在2000人以上的职业学校)合格学校的目标,其中5个县市职校成为省重点职高。经市政府同意,市商业技工学校于2000年12月迁入十堰城区,更名为十堰电子科技学校。经过几年努力,该校已从一所文科类技校发展为理工类省重点中专。今年以来,市政府在实施十堰电大、教院与柳林中学,市体校与市二中资源配置的同时,组织专班,对城区职教和中小学教育资源进行了调查,准备进行力度更大的调整。到2003年底,全市共有职业中专21所,比2000年减少9所;在校学生17397人,比2000年增长16%,技工学校6所,比2000年减少2所;在校学生5788人,比2000年增长1.3倍。

3、加强规范管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近几年来,市教育局和各职业学校认真贯彻《职教法》和《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逐步提高了中职学校办学档次。今年4月,市计算机学校、财贸信息技术学校、工业科技学校、郧阳科技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新调整的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市电子科技学校、应用科技学校等7所学校为省级重点中专;市工业科技学校的4个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各中职学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与企业联合,实行“订单式”教育,多数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在市教育局的统一组织下,市直各中职学校连续4年开展“中职招生千里行”活动,面向广大初中毕业生,宣传中职学校招生政策、专业设置、报考条件、收费标准、就业安置等情况,提高了社会对中职学校的认可度。2003年,全市中专招生10248人,比2000年增长1.16倍;技校招生5788人,比2000年增长1.31倍。

4、开展职业培训,开发人力资源。郧西、郧县在贯彻《职教法》中,围绕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非农产业和“打工经济”,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如郧西县统一编写了建筑、电子电工、餐饮服务、家政服务四类教材。今年以来,全县培训农民2.3万人,培训初二后分流学生8900人。市华阳拨叉公司重视职工教育培训,机构、场地、教材、师资、经费落实,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仅上半年,该公司申报不同技术职称资格考试或技能鉴定考试的168人,占职工总数的15.2%。全市劳动系统组建就业训练中心11所,再就业培训中心9所。去年以来,依托各地劳动力市场和乡镇劳动管理所,培训农民15万人次,培训下岗、失业人员5.99万人次。近年来,以举办短期培训为主的民办培训机构发展较快,经过批准的全市已有38家,已累计培训2万人,实现就业率8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2002年,国务院、省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分别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此,我市只开了一个电视电话会,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传达上级会议精神。今年6月,国务院又在南京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而我市至今职教工作会议尚未召开,市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未出台。国家要求中职与普通高中教育比例大体相当,而我市今年安排中职招8000人,普通高中招22000人,二者比为1:2.75,与上级要求相差甚远。市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市属高校,因办学条件较差,去年被上级教育部门“黄牌”警告。对此,市政府重视不够,没有及时帮助解决有关问题,使该校的前景令人堪忧。

2、促进职教事业发展的规定、政策不尽落实。调查中普遍反映,市直12所职业中专虽然绝大多数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但拨款标准核定的时间早、基数低,没有体现“按照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足额拨付”和“财政性经费应当逐步增长”的要求,多数学校教师工资未能按时足额发放,去年国家增资调标部分没有兑现,符合条件的职业学校教师山区津贴、信息资料费不能落实。多年来,职业学校建设发展主要靠自筹资金,仅市直12所学校就负债4194.55万元,校均349.54万元。市内校企联合办学不够,多数职业学校兼职教师匮乏,实习场地和设备不足。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发展滞后,许多地方培训网络不健全,经费无保障,基地不落实。这些,都影响和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3、中职教育资源整合力度不大,进展缓慢。市直12所中职学校除1所在丹江口市外,其余的都在夏家店至顾家岗一带。这些学校分属7个主管部门,经费分别对应市财政局5个科室,开设48个专业(含重复),校均固定资产原值(不含土地)2585万元、占地面积79.9亩,在校学生1116人。随着改革深入和市场经济发展,市直中职学校资源分散、规模过小、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等弊端逐渐显现出来。这种状况虽然引起了市政府的重视,安排过多次调查,但资源整合工作总体进展缓慢。

4、民办职业教育机构条件较差,政府扶持引导不够。我市民办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多数培训机构都是租用房屋,教学、食宿十分拥挤,办学条件比较简陋,学生没有活动场地。市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对民办职业教育扶持引导、规范管理、提供服务不够。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城乡就业,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市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宣传贯彻《职教法》和国务院、省政府的《决定》,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统筹协调、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明确教育、劳动等部门的职责,逐步建立完善在市政府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要抓紧制定、出台我市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范性文件,积极筹备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大力营造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

2、进一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改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要根据《职教法》和国务院、省政府《决定》的规定,加大职业教育投入,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保证财政性经费逐步增长,确保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要认真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的15-20%用于职业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定额年人均0.3元、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按工资总额1.5-2.5%提取、职业学校用于教学和师生生活的征地免征水电增容、人防工程、商业网点、城市维护配套费等政策,并加强督促检查。要鼓励支持各行业组织、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办学,积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落实其与公办职业学校享受同等政策的要求。

3、进一步加快布局结构调整步伐,优化配置职业教育资源。要按照省政府关于“各市(州)要办好1所高等职业学校、1所高级技工学校和2-3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各县(市、区)要重点办好1所中等职业学校”的要求,从十堰实际出发,打破部门和学校类型界限,加快市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步伐,优化配置职业教育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益。要高度重视十堰职业技术学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该院健康发展。

4、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市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要引导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要根据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的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增强适应性。要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首位,大力推进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技术推广的紧密结合。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提高职业学校办学质量。

第二篇:x市贯彻职业教育职教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6月21日至7月2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冬芝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我市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教法》)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先后听取了市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就业管理局和市直教育资源调查组的汇报,考察了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市计算机学校等7所高、中职院校,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3所民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华阳集团拨叉公司职工教育培训情况。7月13日至15日,调查组部分成员陪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鲍隆清等一行又调查了郧西、郧县贯彻《职教法》,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的情况。总体上看,我市贯彻执行《职教法》做了大量工作,职教事业发展较快,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但是,在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也还存在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统筹不力,资源配置不优,职教政策落实不够的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职教法》的主要工作与成效

1、广泛宣传《职教法》,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自96年颁布施行《职教法》以来,市政府和教育、劳动等职能部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如:将《职教法》列入“三五”、“四五”普法内容,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培训;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设专栏,广泛宣传《职教法》;结合每年“12.4”法制宣传日,在公共场所开展《职教法》宣传咨询活动;教育、劳动等部门分别举办《职教法》法律知识讲座,培训职教工作人员。各职业学校利用广播、板报、标语、演讲会、图片展、印发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职教法》。针对中专学校一度生源不足的状况,市政府还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4月为“职业教育宣传月”,由市教育局组织各学校深入全市城乡,宣传职业教育法规、政策和招生工作,逐步扭转了职校招生被动的局面。

2、制定政策措施,促进职教事业发展。一是积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加强就业前和再就业培训工作。全市已开设培训专业50多项,有3万多城乡青年参加了劳动预备培训。二是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对中专学校毕业生,在发给学历证书的同时,经劳动、教育部门认定合格者,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三是从2003年起,市政府从城市教育费附加中按比例列出专款,用于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四是初步调整了中职学校布局。各县市自2000年以来,优化整合职教资源,到去年底都实现了创建省“512工程”(用5年时间,各县市办好1所规模在2000人以上的职业学校)合格学校的目标,其中5个县市职校成为省重点职高。经市政府同意,市商业技工学校于2000年12月迁入十堰城区,更名为十堰电子科技学校。经过几年努力,该校已从一所文科类技校发展为理工类省重点中专。今年以来,市政府在实施十堰电大、教院与柳林中学,市体校与市二中资源配置的同时,组织专班,对城区职教和中小学教育资源进行了调查,准备进行力度更大的调整。到2003年底,全市共有职业中专21所,比2000年减少9所;在校学生17397人,比2000年增长16%,技工学校6所,比2000年减少2所;在校学生5788人,比2000年增长1.3倍。

3、加强规范管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近几年来,市教育局和各职业学校认真贯彻《职教法》和《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逐步提高了中职学校办学档次。今年4月,市计算机学校、财贸信息技术学校、工业科技学校、郧阳科技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新调整的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市电子科技学校、应用科技学校等7所学校为省级重点中专;市工业科技学校的4个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各中职学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与企业联合,实行“订单式”教育,多数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在市教育局的统一组织下,市直各中职学校连续4年开展“中职招生千里行”活动,面向广大初中毕业生,宣传中职学校招生政策、专业设置、报考条件、收费标准、就业安置等情况,提高了社会对中职学校的认可度。2003年,全市中专招生10248人,比2000年增长1.16倍;技校招生5788人,比2000年增长1.31倍。

4、开展职业培训,开发人力资源。郧西、郧县在贯彻《职教法》中,围绕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非农产业和“打工经济”,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如郧西县统一编写了建筑、电子电工、餐饮服务、家政服务四类教材。今年以来,全县培训农民2.3万人,培训初二后分流学生8900人。市华阳拨叉公司重视职工教育培训,机构、场地、教材、师资、经费落实,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仅上半年,该公司申报不同技术职称资格考试或技能鉴定考试的168人,占职工总数的15.2%。全市劳动系统组建就业训练中心11所,再就业培训中心9所。去年以来,依托各地劳动力市场和乡镇劳动管理所,培训农民15万人次,培训下岗、失业人员5.99万人次。近年来,以举办短期培训为主的民办培训机构发展较快,经过批准的全市已有38家,已累计培训2万人,实现就业率8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2002年,国务院、省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分别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此,我市只开了一个电视电话会,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传达上级会议精神。今年6月,国务院又在南京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而我市至今职教工作会议尚未召开,市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未出台。国家要求中

第三篇:贯彻职业教育职教法情况的调查报告

贯彻职业教育职教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6月21日至7月2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冬芝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我市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教法》)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先后听取了市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就

业管理局和市直教育资源调查组的汇报,考察了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市计算机学校等7所高、中职院校,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3所民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华阳集团拨叉公司职工教育培训情况。7月13日至15日,调查组部分成员陪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鲍隆清等一行又调查了郧西、郧县贯彻《职教法》,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的情况。总体上看,我市贯彻执行《职教法》做了大量工作,职教事业发展较快,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但是,在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也还存在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统筹不力,资源配置不优,职教政策落实不够的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职教法》的主要工作与成效

1、广泛宣传《职教法》,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自96年颁布施行《职教法》以来,市政府和教育、劳动等职能部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如:将《职教法》列入“三五”、“四五”普法内容,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培训;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设专栏,广泛宣传《职教法》;结合每年“12.4”法制宣传日,在公共场所开展《职教法》宣传咨询活动;教育、劳动等部门分别举办《职教法》法律知识讲座,培训职教工作人员。各职业学校利用广播、板报、标语、演讲会、图片展、印发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职教法》。针对中专学校一度生源不足的状况,市政府还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4月为“职业教育宣传月”,由市教育局组织各学校深入全市城乡,宣传职业教育法规、政策和招生工作,逐步扭转了职校招生被动的局面。

2、制定政策措施,促进职教事业发展。一是积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加强就业前和再就业培训工作。全市已开设培训专业50多项,有3万多城乡青年参加了劳动预备培训。二是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对中专学校毕业生,在发给学历证书的同时,经劳动、教育部门认定合格者,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三是从2003年起,市政府从城市教育费附加中按比例列出专款,用于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四是初步调整了中职学校布局。各县市自2000年以来,优化整合职教资源,到去年底都实现了创建省“512工程”(用5年时间,各县市办好1所规模在2000人以上的职业学校)合格学校的目标,其中5个县市职校成为省重点职高。经市政府同意,市商业技工学校于2000年12月迁入十堰城区,更名为十堰电子科技学校。经过几年努力,该校已从一所文科类技校发展为理工类省重点中专。今年以来,市政府在实施十堰电大、教院与柳林中学,市体校与市二中资源配置的同时,组织专班,对城区职教和中小学教育资源进行了调查,准备进行力度更大的调整。到2003年底,全市共有职业中专21所,比2000年减少9所;在校学生17397人,比2000年增长16,技工学校6所,比2000年减少2所;在校学生5788人,比2000年增长1.3倍。

3、加强规范管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近几年来,市教育局和各职业学校认真贯彻《职教法》和《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逐步提高了中职学校办学档次。今年4月,市计算机学校、财贸信息技术学校、工业科技学校、郧阳科技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新调整的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市电子科技学校、应用科技学校等7所学校为省级重点中专;市工业科技学校的4个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各中职学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与企业联合,实行“订单式”教育,多数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在市教育局的统一组织下,市直各中职学校连续4年开展“中职招生千里行”活动,面向广大初中毕业生,宣传中职学校招生政策、专业设置、报考条件、收费标准、就业安置等情况,提高了社会对中职学校的认可度。2003年,全市中专招生10248人,比2000年增长1.16倍;技校招生5788人,比2000年增长1.31倍。

4、开展职业培训,开发人力资源。郧西、郧县在贯彻《职教法》中,围绕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非农产业和“打工经济”,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如郧西县统一编写了建筑、电子电工、餐饮服务、家政服务四类教材。今年以来,全县培训农民2.3万人,培训初二后分流学生8900人。市华阳拨叉公司重视职工教育培训,机构、场地、教材、师资、经费落实,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仅上半年,该公司申报不同技术职称资格考试或技能鉴定

第四篇:职业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汇川区职业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教育模式。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等的四大教育类型之一。

我国现今的职业教育正处在深刻变革之中,但职业教育将一直是发展地区经济和文化的生力军。他对于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汇川区职业教育的现状

(一)历史情况

遵义市地处黔北,自古以来都是入黔的重要交通要冲。在国家“三线建设”时期,有一大批重工业从东北、上海、天津等地内迁至此。而汇川区前身是1992年由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遵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04年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汇川区,它是一个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历史的根源上讲,汇川区的职业教育很大一部分,都是由这些老工业基地的附属学校转变而来的。

现在区内包含有四所中等专业学校、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其中有两所学校隶属于航天科工集团061基地、一所原属于长征电器集团。

(二)政策支持

从2012年起,为更好贯彻国发二号文件关于“加强建设贵注及:中等专业学校即中专,中等职业学校即职校。它们原是隶属于两个不同部门的学校形式。具体情况见第3页“2”。下文混称,不再注解,其表意相同。

州教育”的要求。贵州省教育厅每月安排一位班子成员赴京申请各种政策支持及资金支持。

2013年,贵州省教育厅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开展“9+3”九年义务教育与三年职业教育全免费工程。实行免费三年中等职业教育,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学费。计划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员额,于2013-2015年分别招生人数达到27万、30万、33万。另外扩大奖学金政策覆盖,60%中等职业教育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

汇川区积极响应省教育厅部署,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努力完善其配套设施的建设。

(三)现存问题

1、群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够;

许多群众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及歧视,认为只有上高中,参加高考才是人生唯一的上升途径。事实上,大部分职业学校的就业率都高于一般普通高等院校。例如汇川区内的遵义航天工业学校,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率达到98%以上。同属汇川区的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中等部,就业率也达到80%以上,还有部分学生可以在该校高等部继续深造,获得大专文凭。

但是大部分群众并不了解职业教育的情况,盲目寄情于高考与高中,为未来国家的就业埋下隐患的同时,也算是自毁前程。

2、学校归属上的历史问题;

以前,职业技术学校由劳动部门管理,负责颁发工人等级认证及毕业证。而中等专业学校由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门颁发毕业证及技能等级认证。这使得学校在经费的申请上面临一种窘境。

3、部分企业办学造成的公立非政府学校的问题;

由于遵义的特殊历史原因,汇川区现有的5所中等职业学校有2仍属于航天科工集团061基地,有一所原属于长征电器集团。这些由国企创办的中等职业学校在人事任命和经费支持上,本应由国企负担。由于国发办[2005]4号和财政部[2005]21号文件要求企业将所属学校分离移交给地方政府。但是学校转地方需要一个时间的运作,在此期间许多学校面临企业和地方政府都申请不到经费的窘境。

4、学校教育缺乏实习场地的问题;

职业教育本质而言是对技能的训练和学习,而技能的训练与学习是最最需要实践去磨练的。汇川区现存的中等专业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往往经费紧缺。而与职业教育的低廉相对应的是其实习场地建立的昂贵。经费的稀少使得这些学校别说健全实习场地,许多学校根本无法建立可供使用的实习场地。

(四)发展方向——德国模式

1、优势一:条条大路通罗马;

德国的职业教育,其一大特色在于其与高等职业教育甚至本科教育的直接联系。对于就读于德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命运绝对没有决定,通过努力的学习他们完全可以继续去高等职业院校、大学深造与读高中在未来是一样的。而其又具有高中不具备的优势,中职教育的毕业生通过结业考试成为技术工人,经过几年的实际工作,就可以考取技师证。这样,如果想继续深造,最后完成大学学位学习的职业教育毕业生比起同样的普通大学毕业生,拥有更多的职业技能,能够更快的适应工作需要。但是同样的,他们也要比普通大学生多读3年的书。

即使不愿意继续深造,德国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也可以考取技师、技术员、工程师甚至通过努力成为企业的领导人。他们的未来并未定性,仍然不可限量。

与之相比,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尽管就业率还比较客观,但主要是培养产业工人,普遍开始时薪资待遇较低。而且,大多数中职教育毕业生是与高等职业教育无缘的,和本科教育那就更是隔了千山万水了。

2、优势二:企业、政府、学校三方合作,最大程度保障学生利益;

德国的中等职业学校,由政府出台政策鼓励企业提供学生实习机会。学校负责保证学生的能力素质过硬,企业负责保证学生获得合适的报酬,一般在1300欧元左右(约合人民

币10000元),而政府要做到监督和保障的功能,确保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确实提高技能水平,确保学校提供的实习生确实符合一个标准,确保企业不会过分压榨剥削学生的劳动力。这种三位一体,互相监督、保障的模式使得德国中职教育拥有了广大的实习场地,而非像我国的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大量经费建立自己的实习基地。

3、优势三:“双元制教育”——巧妙的结合;

德国职业教育还实行了一种称为“双元制”的方法,即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结合起来,使得学校和所有公民直接联系,接受任何需要学习某种职业技能培训的人的需求。这种结合既满足了终身教育的需要,也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的人本位思想。人们对自身的职业不再需要“从一而终”,一个人也可以更大发挥其潜力。比如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规模较大的职业培训基地兰道职业培训学院。这所学校,既开设全日制的班级,也开设一月、两月的短期培训。它与周围60余家企业都有实习培训协议,既将学生送至企业实习,也可以为企业专门培养自己需要的工程师、技术员。该校内的学院,也是老少皆有,上至年过半百的老学员,下至青春正茂的年轻人,都在此学习。如今,德国全国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仅为20%,而剩下的80%都选择了职业教育。相比之下,以汇川区2012年中考结束后的统计来看,有60%的初中毕业生都继续在高中学习。更糟糕的是,剩下的40%初中毕业生,并未全部都继续在中等职业学校深造。可见,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之路还很艰辛漫长。

三、十八大的新要求结合调查结果的启示

十八大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从十八大的新要求来看,结合汇川区职业教育的现状,我想我们军校学员优先还是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质,让自己成为有用之才的同时,更加以身作则地、言传身教地宣传党的最新政策,在实现教育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中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相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一定会实现!

第五篇:关于全市职业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全市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有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3所,学历教育在校生2.1万人;归属教育部门管理28家,普通中专7所,成人中专1所,职教中心5所,职业高中15所。各类职业培训学校(班)105个。专业设置遍布一、二、三大产业的各个领域。基本形成了以公办学校为龙头,民办学校为补充,专业门类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近几年来,全市职业教育已有2.7万名毕业生进入社会各个工作岗位,为铁岭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市委、市政府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纳入了重要工作日程,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制定发展政策。下发了《铁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的决定》、《铁岭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制定了加快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了办学条件。整合了职教资源。按照省政府规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从2001年起经过三年的努力,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由2000年的38所调整为33所,校均在校生规模由2000年的116人提高到了642人,增长了455.2%。

面对新的办学格局,市教育局及时采取了分层推进、打造名校,提升中职办学水平的措施。2004年,信息工程学校,卫生学校、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已通过了国家级重点校的评估。成为国家级重点中专。昌图县、铁岭县、开原市、西丰县四所职教中心已被评为省级标准化职教中心,到今年年底全市5所职教中心都将进入省级标准化职教中心的行列(全省共33所)。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的生产力。我市在职业教育发展上,坚持改革、创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中、初级实用型人才,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采取“订单式教育”、“定向培养”、“2+1+1”、“3+2”、“3+X”等新的办学模式,拓宽学生的升学和就业空间。通过办学模式的创新,使我市职业教育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形成了自主办学与联合办学、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高考升学与推荐就业,订单教育与定向培养的多层次办学模式,使职业学校学生基本实现了 “升学有望,就业有路”的办学新格局。

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已接受了中央新闻媒体“职业教育采访团”采访,重点采访了我市的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铁岭外事服务学校及部分职教中心,对我市的职业教育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各大新闻媒体将在近期做相关报道。

总结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大政府统筹力度,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市委、市政府从铁岭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加大了政府统筹职业教育的力度,着力培养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一是制定政策。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铁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设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的意见”、《铁岭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讨论稿),《关于贯彻省职教会议精神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市委、市政府在研究铁岭市经济发展战略时也多次明确提出:必须下大力气抓好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和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为我市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培养后备人才。各县(市)区政府也都下发了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制定了加快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措施,从而使全市的职业教育驶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二是强化对职业教育的领导。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各主管委、办、局一把手参加的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两到三次会议,研究情况、制定政策,规划全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市人大、政协每年分别组织委员视察职业教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也多次亲临职业学校,对学校的发展进行面对面的指导。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对于职业教育都给予优先办理、优先照顾,提供优惠政策,为职教的发展保驾护航。三是全面整合职教资源。根据省政府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意见,我市从2001年起开展了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优质的职教资源得以整合。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由2000年的38所调整为33所,校均在校生规模由2000年的116人提高到642人,增长了42%。四是高度重视民办教育。各级政府全面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鼓励支持个人和行业举办职业教育。目前我市共有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6所,在校生3895名,教学质量较高,就业前景好。

(二)改革创新,为经济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

几年来,我市在职业教育发展上,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中、初级实用型人才取得了新的成就。一是创办示范专业。从今年起,我们积极开展示范专业创办活动,市信息工程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专业;市卫生学校的护理专业;省农业机械化学校的机械加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均已通过了省级骨干示范专业评估组的考核验收。2005年省农业机械化学校的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和铁岭外事学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也都将通过省级示范专业评估。我们还将开展市级骨干专业评估工作。二是调整专业设置。围绕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我市经济发展实现“三个新突破”和实施“五大战略”的目标,对就业率低、社会需求量小、办学质量差的专业进行了调整,基本改变了中等职业学校 “一产业”专业相对薄弱,“二产业”专业寥寥无几,“三产业”专业相对过多的状况。并要求职教中心必须办好2——3个为农服务的专业;普通中专与技工学校要对接产业需求开设与振兴老工业基地紧密联系的紧缺人才专业;职业高中办好高水平高技能服务人才专业。四是改革课程结构。各学校进一步深化教学领域的改革,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初步建立了专业理论与技术水平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注重应用型理论授课,在加强基础的前提下,强调以能力为本位,强化实践教学,努力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就业率由2000年的70%上升至2004年91.7 %;高职升学由2000年267人上升到2004年716人,形成了良性循环。五是加强师资培训。针对现有1803名中等职教专任教师学历层次较低,专业技能不强的现状,加大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力度。先后开展了学历达标、专任教师在职攻读研究生班、选拔青年教师到高校对口进修、选派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习等工作,进一步拓宽了中职校教师录用的绿色通道,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业课教师,初步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素质高、技能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目前全市“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已达到专任教师队伍总数的30%。六是加强就业指导。招生与就业是职业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两大主题,职业教育只有“出口畅”才能“入口旺”。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我们加大了就业工作指导力度。2004年成立了铁岭市职业教育招生就业指导中心,为全市职业学校招生就业工作提供信息服务,成功地举办了首届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共有150家企业为学生提供了2100个就业岗位。当场有1150名学生与用工单位签订意向性协议,就业指导中心在学生与用工单位之间搭建起桥梁,深受学生欢迎。各学校坚持以服务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普遍加大了就业指导力度,成立了负责就业工作的专门机构,采取走出去,建立稳固的就业基地;请进来,把用工洽谈会开在校园等方式,畅通用人信息,建立稳定、有序、灵活的毕业生就业渠道和网络,为毕业生求职提供方便。市信息工程学校、铁岭县职教中心等先后与市内各大幼儿园(所)、四海制衣有限公司、北京凯迪斯公司、深圳富士康公司、大连旅顺军利汽车维修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起稳固的就业基地;铁岭农职院、省农业机械化学校、铁岭卫生学校以及涉外旅游学校、人才学校、外事服务学校等也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就业网络,使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逐年攀升。

虽然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但当前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观念相对滞后,全民办职业教育的大教育观尚未形成。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地位、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人们仍把上高中、考大学看作正统教育,有的学生甚至只考200多分也高价去普高“博一下”。特别是近年来高中、大学扩招,增加了普高的吸引力,学生、家长还误解为上职高低人一等,客观上造成了职高招生难、管理难、办学难的局面。

(二)资金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虽然全市职业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多头管理、统筹乏力,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等问题。特别是由于铁岭经济发展不快,各县(市)区财政困难、对职业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有的县(市)不仅20%的教育附加费不能按时到位,而且还把学校正常的收费沉淀25%,这就使本来收费很低的职业学校经费更加困难。目前全市除农职院、农机校、卫校、信息工程学校、昌图、西丰县职教中心等少数几家重点学校教学设施较完备,尚能满足教学需求以外,其余绝大多数职业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较差,设施陈旧,硬件不达标,软件不配套,实习基地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职业学校生源文化素质偏低,师资力量薄弱。我市在高中阶段的招生中,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文化课的总成绩往往只是普通高中的1/2至2 /3,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到职高就读的学生,大多是考不上高中又无钱自费的困难生。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严重缺乏:一是职高教师待遇低,其工资仅是普高教师的1/2或1 /3;二是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到铁岭甚少,而且大多数不愿到职业学校任教,全市职校的1803名专任教师中,全日制本科生仅占20%,“双师型”教师仅占30%;三是外聘教师缺乏资金,而且现有教师队伍也不稳定,有能力或有门路的都想办法去普高甚至到初中去任教,有的校长反映,现在的职业教育是“剩人”教“剩人”的局面。

(四)、职业学校规模小,专业设置不尽合理,教育资源分散浪费。对专业设置缺少必要的统筹规划,小而全的专业设置方法,既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专业建设难以形成合力的原因所在。有些专业的设置具有短期行为,无论是否符合办某一专业的条件,只要有学生就办,缺少前瞻性。目前,除了农职院、农机校、信息工程学校、铁岭卫生学校、铁岭工程技术学校和5所等学校有千人以上的规模外,其余职业学校均不成规模,有的只有几个班,规模不大,造成资源的分散浪费。

三、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把职业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第一,各级政府和有关领导应把职业教育摆在重要位置,采取实质性的有效措施,要坚持普教职教一起抓,“两头都要硬”,解决目前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战略思考和宏观规划。要树立大教育观念,担当起全市各级各类、各行各业有关教育工作的统筹和协调任务。第二,要充分认识到,办好职业教育不仅是教育和劳动部门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转变“重普教、轻职教”的陈旧观念,牢固树立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措施,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新观念。第三,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各种媒体,进一步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宣传力度,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择业观,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增加职业教育发展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多渠道筹措和增加职业教育的办学经费。一是要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逐年增长,确保职业教育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市和县(市)区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20%,实行专款专用。积极争取省拨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本着“奖优扶强”的原则,合理安排教育资金向职业教育方面倾斜。二要认真实施《辽宁省职业教育振兴计划》。按省政府的要求,制定好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总体规划、计划,在积极争取省职教发专项资金的前提下,市和各县(市)区的职教专项资金要保证到位。职业学校的经费要全额用于学校,严禁挤占、挪用、沉淀、平调学校的合法收费收入,不能把职业学校当企业对待。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今后新增职业教师应力求专业对口,切实提高广大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制定提高职业教师待遇的政策,以减少优质教师资源流失。逐步建立起职业学校教师绿色通道,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来源,可视学校教学实际情况而定,有实际教学能力的大专毕业生和有特殊专长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技师等可以到职业学校任教。政府应特许一些虽无学历但就职教某方面有特殊专业技术的人员调入学校或政府出一定较高的资金聘用。要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依托逐步建立起“铁岭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培训基地”努力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真正使教师成为理论上的讲师,实际操作上的技师。

(四)坚持以政府统筹职业教育为重点,强化市、县(市)区两级政府的责任,优化组合教育资源。

政府统筹是关系到职业教育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市政府应尽快出台全市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方案。各级政府要切实强化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各领域职教资源的统筹工作,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中的作用。一要统筹规划好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总体布局。合理确立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数量和比例,使职教和普教均衡协调发展。要打破部门界限、隶属关系界限和学校类型界限,把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整合起来,把布局调整工作落到实处。二要统筹职业学校的专业布局。针对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雷同、办学缺少特色的现状,各级政府要把学校布局调整与专业统筹结合起来,合理设置专业,使学校各有侧重、各具特色。三要统筹职业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专业类别,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充分挖掘统筹好现有的实习实训资源,避免新的浪费。充分吸纳省教育、劳动部门的资金,2005年在市区内建成一个高标准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四要建立健全就业市场准入制度,政府职能部门要对市场的准入情况进行检查,对国家有规定和用工公种有标准的工种要实行先培训后就业,不培训不就业的制度。五要重视市体育学校和市艺术学校的发展。市体校和艺术学校是打造铁岭“四张名片”的实用学校,政府和有关部门应予重视和支持。

下载x市贯彻职业教育职教法情况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x市贯彻职业教育职教法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贯彻职业教育法情况的调查报告[大全5篇]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6月21日至7月2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冬芝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我市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关于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济宁市委政研室济宁市教育局 职业教育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

    关于县职业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县政协常委会XX年度工作要点和主席会议安排,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于XX年7-8月,深入到县职中、农广校、民族技工学校进行走访座谈,就我县职业教育的现状、......

    关于县职业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职中)。该校隶属于教育局管理,是一所集中等学历教育、成人本专科函授教育、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于一体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

    贯彻“十一五”规划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贯彻“十一五”规划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作者:崔 琳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07年第12期 当前,我国正处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阶......

    关于x同志履职情况调查报告(市商务局长)

    关于x同志履职情况调查报告(市商务局长)根据《x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述职工作的安排意见》和市x届人大常委会第x次主任会议的决定,20xx年x月x日,市人大财经委会同代联委,组织部分常委......

    市卫生学校12年职业教育工作总结

    市卫生学校 2012年度职业教育工作总结 2012年,我校在市委、市政府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

    武汉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武汉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团队名称:职教调查小组 小组成员:王东 扎西 调查区域:武汉地区 调查时间:2014/6/24—2014/6/29 一、 导言 1、确立主题的背景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