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
知识点全面梳理)--03比和比例---生
第三章 比和比例 本章知识结构 第一节 比和比例 3.1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是比号,比的后项不能为0。 a、b两个数或两个同类的量,为了把b和a相比较,将a于b
-
第三章比和比例知识点整理
第三章 比和比例 知识点整理 1、比、分数和除法的表达式: 比: 前项:后项 = 比值 分数:分子分数值 分母除法:被除数除数 = 商 2、求两个同类量的比值时,如果单位不同,先统一单位。
-
《离骚(节选)》知识点梳理
《离骚(节选)》知识点梳理 一、重点词语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 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 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
记叙文知识点梳理
记叙文知识点梳理 一、 记叙文概念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 事件来反映生活,表
-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梳理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总结笔记 第一节成本价格和利润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所费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 所费k=c+v(耗)生产成本(c+v)——〉成本价格(k) 所用预付(不一定耗)w=c+v
-
《醉翁亭记》知识点大梳理
《醉翁亭记》中考知识点大梳理 《醉翁亭记》中考知识点 一、原文及词语解释 环(围绕)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各个)峰,林壑(山谷)尤美,望之蔚然(茂盛的样子)而深秀者,琅琊也。山(在山上)行六
-
6AUnit7知识点梳理
六年级第一学期牛津英语知识点梳理
六年级第一学期牛津英语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梳理:
I 词组
1. rules and signs
2. have rules in the library
3. have rules in the classro -
《赤壁赋》知识点梳理
《赤壁赋》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
-
30课知识点梳理
30课知识点梳理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
①归园田居:回到田园家乡 -
《包身工》知识点梳理
《包身工》知识点梳理 1、鲜明的对比。从住、吃、穿着打扮、收入等方面把“芦柴棒”、“小福子”等“包身工”与“老板娘”、“带工老板”、“打杂”、“拿摩温”、“荡管”
-
立体几何知识点梳理
1.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
1线面垂直的定义:a与内任何直线都垂直a;
m、n,mnA2判定定理1:l;lm,ln
3判定定理2:,a;4面面平行的性质:,a;5面面垂直的性质:,l,a,ala.
2.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
1平面几何中 -
记叙文知识点梳理
记叙文知识点梳理
一、 记叙文概念
在初中阶段,记叙文包括一般记叙文、小说、散文、戏剧、消息、通讯、童话
1、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 -
语文知识点梳理
语文知识点梳理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
《春》知识点梳理
《春》(七上)知识点梳理 文章主题:作者通过描绘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草木花争荣的景象,赞美了春的创造力,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时光、辛勤劳作、奋发向上,抒发作者对春天的
-
复习课《比和比例》
复习课《比和比例》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复习课,分两个课时讲,第一课时主要解决关于比和比例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下节课学习比例的应用打好基础(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
比和比例教学设计范文
比和比例 【教学内容】比和比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含义及性质,会化简比和求比值,会解比例。 2.经历比和比例的复习,体验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培养学
-
《比和比例》教学设计[模版]
《比和比例总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地进行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明确化简比和求比值、比和比例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
-
比和比例教学设计
比和比例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比和比例知识点;依据比和比例知识点的内部特征,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自主地建构知识网络; 2、 在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