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年级12课新文化运动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最终定稿)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
-
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
阮桥镇中心学校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 2.概述新文化
-
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
-
八年级历史新文化运动
八年级历史新文化运动 第4新文化运动 、背景:(1)西方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2)袁世凯定“孔教”为国教,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3)要建立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2、开始标志:191
-
八年级上册《新文化运动》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新文化运动》教案人教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和历史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
-
新文化运动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内容 教材P40~P43,《新青年》的创办、“新世纪的曙光” 教学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代表、主阵地、兴起的标志和基本内容。 2.理解新文化
-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活动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教学观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
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
-
八年级 校园安全教育 教案 12课范文大全
《安全教育》教学设计 第12课 校园生活 谨防事故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安全常识内容,校园安全事故的种类、预防办法; 2、通过了解校园伤亡事故案例,警示学生日常校园安全行为; 3
-
20世纪新文化运动
第三节 二十世纪的新文化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是不可磨灭的,构成了中国文化由传统走向现代化的必然一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有著名论断:“五
-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文化运动教案 一、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二、重难点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三、
-
新文化运动教案(模版)
第6课《新文化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
-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文化运动 导入采用谈话法导入 作为高中生,大家一定有自己的高考梦。你们理想的大学是什么?(生回答后)你们对北大了解多少?知道北大的校训吗? 北大以及北大校训中的民主、科学与
-
新文化运动论文
专 业 论 文 评 语 评阅等级 ;评阅人社会适应现代世界潮流而掀起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新青年》创刊号所载《敬告青年》一文,向青年提出“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
-
21新文化运动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1、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B.中国传统文化的改良运动C.资产阶级传播西方文化的运动D.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斗争
2、 -
8新文化运动
第8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主要代表人物,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
-
八年级上册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
八年级上册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时间:2011、10、 20 地点: 连江四中 班级:初二(1) 授课老师:邢光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南昌起义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南昌起义打响
-
新课标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新文化运动》课本剧教学实验
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采的教学实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