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下诗五首赏析
-
初中二年级五首诗赏析
《饮酒》 1、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心远,也是全诗的诗眼。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 2、谈谈你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理解
-
诗五首
30诗五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
-
诗五首最新整理
12唐诗五首教案 王绩《野望》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古绛州龙门县(山西万荣县通化镇,通化镇1972年由河津县划入万荣县)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廉,除
-
人教版八年级下诗五首赏析
饮酒(其五) 陶渊明 陶渊明少年时代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怀有兼善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由于东晋门阀制度森严,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在这样的
-
八上课内诗五首赏析学案
八上课内《诗五首》赏析
《饮酒》陶渊明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 -
诗五首教案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诗歌的思
-
《诗五首》练习题
《诗五首》练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 《酬乐天扬洲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作者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对岁月的流逝,人事的变迁的感叹的诗句是: , 。 2. 《酬乐天扬洲初逢席上见赠》一
-
诗五首教案
课题:古代诗歌五首 教材分析:曹操的《观沧海》一诗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乡愁;白
-
30、《诗五首》
30、《诗五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五首诗歌。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每首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悟诗歌的表现手
-
诗五首答案
《诗五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饮酒(其五)》 1、适中的“心远“一词是什么意思?在诗中有何作用?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采菊东篱下,悠
-
诗五首 翻译
己亥杂诗【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 -
12诗五首
第1课时《野望》《黄鹤楼》 一、导入新课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开始,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
-
杜甫诗五首
杜甫诗五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杜甫;背诵默写《登岳阳楼》。 2.通过对《月夜》的学习,能够找出诗歌中的诗眼并进行分析;会分析《哀江头》一诗中运用的对比、衬托、用典的写
-
30 诗五首(精选)
30 诗五首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语感
-
八下诗词赏析
新街镇中学八(下)语文诗歌赏析 一、《闻雁》 【唐】韦应物故园渺何处? (家乡遥远,模糊不清,不知在何处?思乡之情不言而自明。) 归思方悠哉。 (诗人直抒胸臆,发出感叹,这漫漫长夜,绵绵秋
-
诗词语五首 学案
诗词曲五首 巩固学案
主备人:刘娟闫景民张君萍审核人:复核人: 学习目标:
1、熟记五首诗词曲的文学常识,准确背诵默写全文, 2、能赏析名句,准确表述每首诗词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
诗五首教案(精选五篇)
诗五首 第一课时 《饮酒》 三、研习新课 1、齐读诗歌,把握大意 全诗有两个层次:1—4句为第一层,讲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
-
原创精品教案 杜甫诗五首
杜甫诗五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哀江头》中今昔对照的手法。 2、让学生理解《蜀相》中寄托的诗人的身世感慨。 3、让学生体会《登岳阳楼》雄浑阔大的意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