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成本会计学第一次作业
-
《成本会计学》作业(推荐五篇)
作业 1.第1题 下列固定资产中,不计提折旧的是 A.经营性租出的房屋 B.临时租入的机器 C.闲置的仓库房 D.正在大修的机器设备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2.第2题 下列属于
-
会计学第一次作业及参考答案5篇
会计学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会计是以的产生为标志。
A.官厅会计B. 复式记账法C. 注册会计师协会D. 成本会计
2.信息系统论强调会计的
A. 目标B. 内容C. 形式D. 过 -
上海交大继续教育会计学第一次作业
会计学第一次作业(学完第2章后完成) (注意:请将答案通过在线作业提交,可先在word中完成全部作业,然后复制在提交的网页上)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会计是以( B )的产生为标志。 A.官
-
2014浙大远程教育成本会计学在线作业
成本会计学在线作业 1.某企业定额管理基础较好,能够制定比较准确、稳定的消耗定额,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应采用( )。 A 定额比例法 B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C 在产
-
成本管理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及讲评栏 作者:东向兰 成本管理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在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称为( C )。 A. 成本 B. 产品成本 C. 生产费用 D. 经
-
成本会计学参考书目
《成本会计学》参考书目:
1、于富生等主编.成本会计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
2、罗绍德主编.成本会计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6
3、樊晓琪主编.成本会计学.上 -
成本会计学毕业论文
浅谈人力资本成本会计核算框架构建【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人力资本成本核算对象特点,重新定位人力资本在企业资本中的作用,基于消费的投资属性,改进人力资本终身收入计量模型,初
-
成本会计学思考题
第一章 总论
1、如何理解成本的内涵?答:成本的内涵概括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 -
成本会计学教案
惟德惟才 笃学笃行 《 成本会计学 》教案 第一章 总论 教学时数: 2学时 目的和要求: 了解:(1)成本的概念和作用,了解成本会计的产生发展历程; (2)成本会计的对象含义;了解成本会计核
-
《成本会计学》教学大纲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成本会计学/Cost Accounting 2.课程代码 122G153 3.课程类别 专业课 4.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5.学时/学分 56/3.5 6.先修课程
-
17年秋川大《会计学》第一次作业
首页《会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你的得分: 100 完成日期:2018年06月24日 20点44分说明: 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0.0
-
16秋浙大《成本会计学》在线作业
浙江大学17春16秋浙大《成本会计学》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在产品采用定额成本计价法计算时,其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之间的差异应计入 A. 在产品
-
会计学作业
会
计
课
程
实
习
论
文农林经济管理09-1班
0906104014张婉莹一、对于老师关于《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报告的感悟、感想、启发财务精细化管理是指树立精益思想和治理理念,运用 -
北邮远程 会计学基础 第一次作业范文合集
一、判断题(共5道小题,共50.0分) 1. 按照稳健性原则,企业应当对持有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总论 学生答[A;] 案: 得分: [10] 提示: 2. 3. “预付
-
2014年9月份考试高级会计学第一次作业
2014年9月份考试高级会计学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合并的是。 A. 企业A支付对价取得企业B的净资产,该交易事 -
浙大远程成本会计学在线作业答案(大全五篇)
单选题88333 1.【第01章】一般来说,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 )。 A 是有一定差别的 B 是相互一致的 C 是不相关的 D 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正确答案:A 88332
-
《成本会计学》第二次作业(会计093注会091)
《成本会计学》第二次作业
(仅供会计093注会091班使用)资料:华夏工厂2009年7月31日“原材料”账户余额为43363元,其中:A材料5200千克,每千克5.72元,共计29744元;B材料2620千克,每千克 -
成本会计学内容简介(五篇范文)
内容简介
本书具有以下4个鲜明特色。
第一,用一个普遍适用的数学公式,概括成本会计近百个文字公式,培养学 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第二,利用母题教学方法,学生只要熟悉母题公式,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