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初二物理透镜测试题
-
初二物理知识点辅导:透镜
初二物理知识点辅导:透镜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凸透镜的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透镜后会聚于
-
初二物理测试题(范文)
初二物理第一、第二章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3
-
初二物理测试题
初二物理测试题 姓名________班次_________ 一、选择题(3×18=54分) 1、锡的熔点是232℃,那么232℃的锡:(D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混合态;D、可能是固态
-
初二物理测试题
本文由wglhwyy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光芒辅导初一物理测试题 光芒辅导初一物理测试题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
-
初二物理测试题五篇范文
八年级物理1-5章试题(沪科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临沂三河口隧道是链接中心城区和北城新区的重要通道,是
-
初二物理第一章测试题
《声现象》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1.通常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 ) A.有发声体存在 B.发声物体在空气中振动 C.发声物体在真空中振动 D.人看到了发声物体的振
-
初二物理测试题参考答案
初二物理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B3、B4、A5、A6、C7、D8、C9、A10、D11、B12、D
13、D14、C15、C
二、填空题
1、静止运动2、A1mm2.213、0.1174、水管水空气5、3 -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透镜部分测试题(附答案)(共5则范文)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透镜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到距凸透镜20 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 cm
-
初二物理测试题(共五则范文)
力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 A. 地球 B. 水桶 C. 绳
-
初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
初二物理第一周测试题 (9.3——9.7) 测试范围: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 1.2运动的描述 01. 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14.5cm = 14.5×10-2 = 0.145m B. 14.5cm = 14.5cm×10-2m =
-
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在某饭店的一个长方形房间里,为了使客人感觉到室内宽敞,主人在一面墙上装了一个与墙等大的平面镜,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原理达到这
-
2012—2013年初二物理测试题(一)
2012—2013年度第一学期模拟测试题 (一) 一、选择题(36分) 1、关于各物理量的估计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你洗澡时,水的温度大约70℃ B.你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 C.你使用课桌的
-
初二物理上学期测试题
初二物理上学期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23分)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3吨=_________千克=_____________=毫克; 2米/秒=_________千米/小时; 7.8克/立方厘米=__________千克/立方
-
初二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
遂宁市卓众培训学校铺学生金榜题名路,圆家长望子成龙梦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卷 姓名: 出题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的代
-
初二教案透镜4
透镜教案二 一、难点分析 1.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除按照教材要求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取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外,还可以利用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参
-
初二物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杠杆(推荐)
初二物理单元测试题——杠杆 一、选择题 、图5是环卫工人用的一种垃圾夹的结构示意图。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手把上,另一端穿过空心管杆与两夹爪的一端相连。当用力捏手把时,夹爪
-
八年级物理透镜课件
课件是具有共同教学目标的可在计算机上展现的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素材的集合。下面是关于八年级物理透镜课件的内容,欢迎阅读!一、引入用摄像机将现场的学生的活动画面投
-
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
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3.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4.通过实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