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初三语文模拟试卷答案
-
2010年初三语文模拟试卷
同安区2009—2010学年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1.全卷分四个部分,计19小题;
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⑴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阕的主要内容。(2分 -
初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 初三语文阶段试题2014.3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1)随着空气质量的降低,中国许多地区雾霾天气增多,越来越危害人们的健康。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气
-
2017中考模拟语文试卷(答案)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主观试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3.作答
-
河北省初三语文模拟试卷(三)
河北省初三语文模拟试卷(三)学 校考 号姓 名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 分评卷人
得 分一、积累与运用 (20分)1、 根据下面提示默写 (6分)
(1)《陋室铭》中写居室外环境清幽的骈句 -
初三语文模拟一试卷(合集五篇)
张甸初中初三语文周练(一)试题2012.2一、积累与运用(35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jí在人世间,勃发的青年一旦开始堕落,便会让人深恶痛;但
-
2014年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4年高中段学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
语文模拟试题
(请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
温馨提示:
1.本试题卷由“积累·运用”、“理解·感悟”、“表达·交流”三部分构成,共6页,24小题,全卷共 -
人教版初三语文期末模拟答案范文大全
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初三语文模拟试题 一 、基础(24分) 1、按要求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10分,每空1分,错一字扣0.5分) 1)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2分) 2)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
-
初三中考模拟试卷
学生教案 2012年佛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超级仿真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0分) 1、选出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蝉蜕(duì) 木
-
初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1.褪 醇 隽 馨2.略 3. (1)莫让年华付水流或谱写青春无悔歌。 (2)答案示例:青春的心愿 青春的颂歌 青春畅想曲(3)一是形象靓丽、青春、健康;二是要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 4.花色
-
初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5则范文
2016年秋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度检测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命题人:审核人: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一年四季,风光流
-
初三语文期中评估试卷答案
用人要看他的忠诚度和可靠程度、归依企业的程度,希望能够跟企业结合一起的意向有多少,如果这三样东西都是对的,我们企业会给他非常大的机会去发展。 初三语文期中评估试卷答案
-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1)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chōng jǐng chuǎi mó yán jùn yǎzhì ( ) ( ) ( ) ( ) zhàng dān chìrâ ān yì chãn jìn ( ) ( ) (
-
广东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汇编)
广东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妇姑荷箪食,口口口口口。(自居易《观刈麦》)(1分) 不愤不启,口口口口,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
-
2014年语文模拟试卷答案一
2014年语文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1.答案:B(应yīng)
2.答案:D(谈笑风生)
3.答案:C。“遏制”偏在“控制”,“遏止”偏在“停止”,此处应为控制住对方的攻势,应选“遏制”;能源及自然条件是经 -
GCT语文部分模拟试卷及答案
二、填空题 16.在下列各句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脱离生活闭门造车的宋徽宗画的“曲颈飞鸿”“扬尾斗牛”受到猎人和牧童的__ ____,留下了千古笑谈。 ②西方
-
GCT语文部分模拟试卷及答案
三、阅读理解题 (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五道题。 春之怀谷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哧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
-
2014年模拟语文试卷答案[推荐五篇]
2014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参考答案
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5 -
网院语文教育研究模拟试卷答案(2015)
《语文教育研究》模拟试卷 一.名词解释: 1.学习过程“五个阶段”(孔子):孔子在他的教育言论中说过这样一些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