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初一语文古诗三首
-
五年级语文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一 第一学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理解第1首诗的意思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通
-
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默写这三首古诗。
3、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会写“ -
古诗三首[合集]
古诗三首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百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
-
古诗三首
5、《古诗三首》 时间 课题 教材 简析 2014年2月 《古诗三首》 单位 课型 鳌江十三小学 精读课文 主备人 蔡秧秧 参入备 课人员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副鲜活的牧童晚
-
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大意。 2、能力目标:背诵、默写名句,并作简要分析。 2、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所抒发的
-
古诗三首语文优秀教案
教材简析《出塞》是盛唐时期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吟咏了出征人守边的战斗豪情和对和平生活的祈盼。《春望》是唐代著名大诗人杜甫的五言律诗,前4句写景,借景抒情;后4句叙事,借叙事抒
-
《古诗三首》的语文教案
古诗三首目标: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认识4个生字。能力:背诵三首古诗。情感: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想象诗中描绘的优美诗境。重点:朗读背诵三首古诗。难点:想象诗中
-
语文教案之古诗三首
语文教案之古诗三首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语文教案-古诗三首。 2.朗读、背诵课文。默写三首古诗。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
-
四下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
1、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独坐敬亭山》。
2、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乾、坤”两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焚烧、千磨万击、千锤万凿。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
-
初一语文古诗填空
观沧海
作者:()
东()()石,以观()海。水何()(),山岛()()。 树木()生,百草丰()。秋风()(),洪波()起。 日月之行,()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至(),歌以()志。
次北固山下
作者:()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平两岸(),风正一()()。 -
初一上册语文古诗
初一上册语文古诗
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潮平两岸阔, -
初一语文古诗教案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1、导入新课 :(介绍背景)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
-
初一语文古诗教案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1、导入新课 :(介绍背景)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
-
10古诗三首
《蜂》教学设计 上传: 吴妍莉更新时间:2012-5-30 21:29:26 《 蜂 》教学设计 江西省赣州市文清路小学 吴妍莉一、教学目标: 1、能有语气地朗读古诗《蜂》,了解这首诗的意思,并
-
1.古诗三首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背诵三首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初步掌握每首古诗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教育: 中华
-
21 古诗三首
21 古诗三首 主备:向平安执教:向平安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这三首诗,默写《示儿》。 3、理解诗句的意思及古诗所描绘
-
3、古诗三首
3、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望洞庭》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