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方剂功效主治总结
-
方剂总结(本站推荐)
体现“培土生金法”的方剂: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参苓白术散,越婢汤 寒热并用的特点的方剂:乌梅丸(酸苦辛并进),半夏泻心汤,黄连汤 枳实消痞丸体现“甘温除热”法的方剂:小建中汤,补中
-
儿科主治年度总结
儿科主治年度总结(精选10篇) 儿科主治年度总结(精选10篇)1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转眼间又渡过了一年。这一年,很荣幸能与各位同事共同进步,在大家的身上学到很多知识。一年以来我最
-
中药学方剂总结
先秦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是《五十二病方》载283首方剂。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被誉为“方书之祖”奠定了方剂学的基本内容。 宋 《太
-
常用中药功效总结
中药学功效总结 十八反药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药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
-
中药学功效总结
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 -
常用穴位功效总结(合集)
常用穴位功效总结 尺泽喘咳痛肋胸,列缺头痛咽肿宁, 合谷面口鼻齿患,曲池肩臂痛必松, 肩禺臂痛无力举,迎香鼻塞即时通, 地仓口歪不能语,颊车齿痛与中风, 下关耳鸣上牙痛,天枢泻痛气上
-
中药功效总结(范文)
中药功效总结
中药功效总结 一、表药
1.1辛温解表药
麻黄: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桂枝: 发汗解表 温经通脉 通阳利水 温通胸阳 温中散寒紫苏: 发散风寒 行气宽中 安胎 解 -
主治述职范文合集
一、 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年来,能够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比较系统地学习了邓小平理论、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做到思想上、政治上时刻同 -
方剂学功用主治总结3页
1.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 2.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 3.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外感风寒湿
-
中药,方剂
中药 1. 中药: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的药物。 2. 中药学: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产
-
方剂复习题
方剂学 复习参考题 第一章 方剂学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方剂?什么是方剂学? 2.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是? 最早记载方剂理论的医著是____、对后世的贡献是_____. 3.为何称《伤寒论》
-
中药功效总结(推荐5篇)
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行气安胎,解鱼蟹毒。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香薷
-
伤寒论方剂歌诀总结五篇
麻黄汤类方歌(八首) 一、麻黄汤:麻黄汤治太阳寒,麻桂杏草四味联。表实无汗头身疼,脉紧气喘更恶寒。 二、大青龙汤:大青麻杏石膏枣,桂姜相加七味好。不汗焦躁身疼痛,饮流四肢肿胀讨。
-
方剂配伍用量比例总结
中医方剂特殊配伍及药物用量比例总结 1.麻黄汤:麻黄:桂枝:炙甘草=3:2:1 2.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麻黄:石膏=1:2 3.竹叶石膏汤:半夏:麦冬=1:2 4.左金丸:黄连:吴茱萸=6:1 5.当归六黄汤:黄
-
主治述职报告
尊敬的领导: 我叫林森,男,31岁,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任科秘书。在市卫生局、医院、科主任的领导下,我认真开展各项医疗工作,全面履行了住院
-
金匮要略主治考试归纳
痉病
刚痉 葛根汤 柔痉 瓜蒌桂枝汤
湿病 治法:外湿发汗,内湿利小便
头中寒湿:瓜蒂散
寒湿在表:麻黄加术汤
风湿在表:麻杏苡甘汤
风湿兼气虚:防己黄芪汤
风湿兼表阳虚:白术附子汤
风 -
主治述职报告
主治述职报告 主治述职报告一年以来,在科主任领导下,认真开展各项医疗工作,全面履行了主治医的岗位职责。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年来,能够积极参加医院组织
-
中药功效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功能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 【应用】 1. 用于寒热往来、感冒发热等症。治疗邪在少阳、寒热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