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发热病人的护理常规
-
发热护理常规
发热
【护理评估】
1、评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热型病程及伴随的症状,观察皮肤有无出疹、出血点、麻疹、黄染等。
2、评估患者意识状态。
3、评估患者皮肤的温度、湿 -
发热病人的护理
【摘要】:对发热病人,根据发热不同阶段的特点和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发热时对机体的危害,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有利于对病人的诊断和康复。
【关键词】发热 感 -
发热病人的护理范文合集
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是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观察要点】 1、监测体温变化 体温超过38.5。C,遵
-
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病人的护理 据发热程度可分为:(以口温为准)
低热:< 38℃,多见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
中等热:38~38.9℃,多见于急性感染;
高热:39~41℃,见急性感染;
过高热:>41℃,如中暑。
据体温变化常 -
休克病人护理常规
休克病人护理常规 【护理诊断/问题】 1. 有效循环血量降低,组织低灌注 2. 低效型呼吸形态 3. 有感染的危险 4. 有误吸的危险 5. 体温过高或过低 6.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概括:重症监护病房任务、设备与人员、危重病情监测、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多发性损伤急诊医护常规、水、电解质紊乱及酸
-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 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为急性心肌梗死 一、临床表现 疼痛,心律失
-
肺结核病人护理常规
肺结核 一、概念 肺结核时由抗酸杆菌侵入肺组织引起的慢性激发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分为原发型肺结核、继发肺结核、血行播散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 二、临床特点
-
烧伤病人的护理常规[精选合集]
烧伤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常规: 1.及时了解病人受伤的时间、原因、烧伤面积、深度、部位、年龄等,以安排不同的病床。 2.根据病情或医嘱每2~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
-
休克病人的护理常规
休克病人的护理常规: 1、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应取平卧位或头和脚抬高30度,注意保温。 2、尽快消除休克原因,如止血,包扎固定,镇静、镇痛(有呼吸困难者禁用吗啡),抗过敏,抗感
-
妇科放疗病人护理常规
妇科放疗病人护理常规 放射线治疗是妇科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主要在于使体内蛋白质合成受阻,酶系统受干扰,造成细胞功能障碍,导致其死亡。放射线在抑制和破坏
-
骨折病人护理常规(5篇)
一.骨折病人最首要的是保持其生命体征的平稳: 1. 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prn; 3. 输血输液,补充有效血容量; 4. 观察胸腹部有无异常体征; 5.
-
骨科病人护理常规(五篇模版)
骨科病人护理常规除外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1、 骨科病人宜睡硬板床。
2、 四肢损伤病人应抬高患肢,观察远端血循环,注意患肢的颜色、温度、感觉、运动、肿胀及动脉搏动情况。
3 -
有机磷中毒病人护理常规
有机磷中毒病人护理常规一、有机磷农药概述:有机磷杀虫药的主要毒性是抑制胆碱酯酶,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因昏迷
-
肺结核病人的护理常规
肺结核病人的护理常规 1.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2.有无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等症状。 3.有无全身中毒症状,如乏力、午后低热、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和夜间盗汗等。 4.有无
-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常规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常规 大量失血引起休克称为失血性休克。常见于外伤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妇产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失血后是否发生休克
-
中风病人的中医护理常规
中风病人的中医护理常规 中风病人的中医护理常规 因素体痰热内盛、阴虚阳亢或气血亏虚,遇饮食、情志、劳倦诱因等所致。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
-
有暴力行为病人的护理常规
有暴力行为病人的护理常规
1. 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要内容,
在病人病情有所改善时及时给予肯定,坚定病人的治疗信心。多给予病人鼓励性语言,让病人看到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