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分式不等式导学案
-
分式不等式与高次不等式解法导学案
分式不等式与高次不等式解法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掌握掌握简单的分式不等式和特殊的高次不等式的解法;2.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勇
-
不等式和分式应用题
1、 某中学为八年级寄宿学生安排宿舍,如果每间4人,那么有20人无法安排,如果每间8人,那么有一间不空也不满,求宿舍间数和寄宿学生人数。2、 有10名菜农,每人可种甲种蔬菜3亩或乙种
-
分式不等式教案
2.3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上海市虹口高级中学韩玺 一、教学内容分析 简单的分式不等式解法是高中数学不等式学习的一个基本内容.对一个不等式通过同解变形转化为熟悉的不等式是
-
分式不等式练习(5篇材料)
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f(x)f(x)f(x)00(或01)标准化:移项通分化为(或);g(x)g(x)g(x)
f(x)0)的形式, g(x)
2)转化为整式不等式(组)
f(x)g(x)0f(x)f(x)0f(x)g(x)0;0 g(x)g(x)g(x)0
解分式不 -
初高中衔接分式不等式
一
分式不等式
aa
0ab0;0ab0; bb
方法总结:练习:解下列不等式 ⑴ a
0ab0且b0;(也可以:ab0或a0) ba
0ab0且b0(也可以:ab0或a0) x3x1
1⑵2 x2x
b
例1、 解不等式
x3
x7
0
方法总结:
练习: -
不等式3.2均值不等式导学案[大全五篇]
3.2均值不等式高二数学导学案编撰人:张淑芳 审核人:王爽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均值不等式及其证明,并能应用它解决相关问题2.能力目标:整理并建立不等式的知识链3.情感目标:
-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分式练习题
复习题(1)
1、已知2a和32a的值的符号相反,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2、.当m________时,不等式(2-m)x<8的解集为x>
82m
.
3、生产某种产品,原需a小时,现在由于提高了工效,可以节约时间8%至15%, -
1.1.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导学案
兰州新区永登县第五中学高二数学(文)导学案班级:小组名称:姓名:得分:导学案 §1.1.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设计人:薛东梅审核人:梁国栋、赵珍
学习目标:
1.了解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与几何平 -
一次分式型函数学案
一次型分式函数二、基本函数作图例1.作下列函数图象(1);(2).归纳1:反比例函数是以坐标轴为渐近线(无限接近)的双曲线,原点是图象的中心对称点;对于(1),点是该双曲线的一个顶点.归纳2:一般地,函
-
绝对值不等式学案
绝对值不等式学案(1)
(一)知识点: .
(三)巩固练习: .
(1)|x+4|>9(2)|11
+x|≤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绝对值的定义,即|a|=_____a0
_____a0实数a的绝对值表示在数轴上所对应点A到
原点的距离 -
1.2.2含多个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导学案
兰州新区永登县第五中学高二数学(文)导学案班级:小组名称:姓名:得分:导学案 §1.2.2含多个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设计人:薛东梅审核人:梁国栋、赵珍
学习目标:含多个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
1.5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导学案
不等关系的导学案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问题进一步体会一次函数的变化规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
集的联系。
(2)综合运用一次函数、方程、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一.复习回顾:
1、已知 -
例谈分式不等式的证明
例谈分式不等式的证明邓超 (福建省福州市第十八中学350001)不等式的证明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我们遇到的大多数不等式都是以分式不等式的形式出现的,这就更令人头疼。事实
-
分式不等式放缩、裂项、证明
放缩法的常见技巧 (1)舍掉(或加进)一些项 (2)在分式中放大或缩小分子或分母。 (3)应用基本不等式放缩(例如均值不等式)。 (4)应用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放缩 (5)根据题目条件进行放缩。 (6)构
-
导学案
14《邮票齿孔的故事》学案设计 一、我会读,我会填 撕( sī) 裁( ) 敦( ) 仍( )齿( ) 二、我知道 1、这篇课文写了关于 的故事。我知道了阿切尔在酒店被一个人用 的举动吸引了,并从中得到
-
导学案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曹斌锋 教师寄语: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没有生活。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
-
导学案 文档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对比和 -
导学案
赤峰学院附中高二英语校本课程导学案 编号:4 制作时间:2016.5.3. 使用时间: 2016. 5.7. 编制人: 侯思齐 姓名:English Speech and Technique 2.What is the purpose of N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