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高中语文必修五测试题
-
高中语文必修五基础练习题
第五册基础知识复习《沁园春·长沙》 一、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意义。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2.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4.万类霜天竞.自由 5.怅寥廓... 6.问苍茫大地
-
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合集5篇)
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令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语文必修五知
-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
《渔父》教学设计 文本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②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学生能够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③体会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
-
高中语文必修五期中试卷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中语文必修五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玷辱(diàn)酒馔(zhuàn) 剜心(wān)央浼(m
-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翻译
逍遥游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
-
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汉卿与莎士比亚悲剧特点对比 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设臵人物来
-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 1人教版必修五.doc(最终定稿)
咬文嚼字 【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3.分析评价课文观点,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4.培养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
-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五)名句整理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五)名句整理 必修一 1、《沁园春·长沙》中,上阕直抒胸臆的句子: ;下阕中体现了壮志凌云的英雄气概的句子: 。 2、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沁园春·
-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总结
《归去来兮辞》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 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3.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 二、词类活用: 1.生生:瓶无储粟,生生所资(前“生”,维持;后“生”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边城 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边城 教案 教案 (自读课文,以讨论、自由发言为主) 1.依靠揣摩词句,领会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2.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小说中体现的人性之美。 3.进行联想想象,体
-
必修五---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汇总大全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汇总大全 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
-
高中语文必修五课本成语总结(最终定稿)
高中语文必修五课本成语总结 1.忍无可忍: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2.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3.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
-
人教版必修五高中语文教案(合集5篇)
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 阅读鉴赏:第二单元 4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教学目标】: 1、辞的体裁特点。 2、了解本文的叙事线索与抒情线索。 3、感受作者脱离官场的喜悦和对田园生活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并序)》 我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够用来供给自己(生活)。孩子生了一屋子,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说课稿(面试)
必修五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 一、大纲要求 新课程标准和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的介定与要求其中有以下几点: 1、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二单元测试题(最终定稿)
语文
必修2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 -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点(合集五篇)
知识是智慧的火花,能使奋斗者升起才华的烈焰;知识是春耕的犁铧,一旦手入生活的荒径,就能使田地地芳草萋萋,硕果累累;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希望能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教案大全(范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案 目 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第一单元 ................................................................................ 3 2、诗两首(雨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