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控制系统仿真课程改革
-
基于 Matlab 的离散控制系统仿真
2014 / 2015 学年第 1 学期 计算机控制技术 实班 级 学 生 指 导 验 报 告 学 号 1108030301 姓 名 蔡 梦 教 师 张 坤 鳌 实验二 基于 Matlab 的离散控制系统仿真 一、
-
MATLAB与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MATLAB与控制系统仿真》 实验报告 2013- 2014学年 第 1 学期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三 MATLAB图形系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绘制二维图形的常用函数。 2.掌握绘制三维
-
控制系统仿真与CAD课程设计报告..
控制系统仿真与课程设计 学院:物流工程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测控102 姓名:杨红霞 学号:201010233037 指导教师:兰莹 完成日期:2013年7月4日CAD 一、 目的和任务 配合《控
-
伺服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总结
问题6
6.1、对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有何客观评价?
伺服运动控制系统采用的是每节课一个专题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总体上是我们对电机以及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由 -
课程改革
课改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
-
课程改革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A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B重建新的课程结构;C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D倡导建构的学习;E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F促进课程
-
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依据《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的课程改革, 无论是教学目标的阐明、教学内容的制 -
基于simulink的车辆行驶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基于Simulink的车辆行驶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汽车行驶控制系统是应用非常广泛的控制系统之一,其主要的目的是对汽车的速度进行合理的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速度操纵机
-
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与设计课后答案
MATLAB课后习题答案 2.1 x=[15 22 33 94 85 77 60] x(6) x([1 3 5]) x(4:end) x(find(x>70)) 2.3 A=zeros(2,5); A(:)=-4:5 L=abs(A)>3 islogical(L) X=A(L) 2.4 A=[4,15,
-
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与设计课后答案
第二章 1>>x=[15 22 33 94 85 77 60] >>x(6) >>x([1 3 5]) >>x(4:end) >>x(find(x>70)) 2>>T=[1 -2 3 -4 2 -3] ; >>n=length(T); >>TT=T'; >>for k=n-1:-1:0 >>B(:,n-k)=TT
-
2-控制系统仿真与CAD课程报告选题说明-张晓华080305(定稿)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课程结业考核 “课程报告”选题说明 一、 关于本课程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课程是电气工程系工业自动化专业方向的一门选修课,课程结业考核评
-
基于亏单片机的水塔水位检测控制系统仿真设计
基于亏单片机的水塔水位检测控制系统仿真设计 时间:2009-06-23 09:47:04 来源:国外电子元器件 作者:马俊,陈靖 青海师范大学 摘要: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水塔水位检测控制系统。该系
-
《控制系统仿真与CAD》学习的感想(共五则)
《控制系统仿真与CAD》学习的感想 学习了《控制系统仿真与CAD》这门课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学了很多东西,最直接的就是将控制理论和MATLAB软件联系起来,用计算机来仿真在《自动
-
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凼底乡中心小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本期来,我校认真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课程改革工作精神,认真学习与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 -
课程改革总结
某某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全面 推进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
回顾和总结这一年来的工作,我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所以能够比较顺利地实施并取得初步成效,这主要是各级领导重视,广 -
第一节课程改革
第一节. 课程改革及其基本问题
一.课程改革的涵义
课程改革是以一定的理论基础
以某种观点
在一段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的改造----有目的的改造,
核心是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或方向 -
音乐欣赏课程改革初探
音乐欣赏教学课程改革初探 张 晓 梅摘要:本论文旨在讨论和探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革新和改进方法,文章从音乐作品的分类欣赏,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措施和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音乐
-
课程改革工作计划
课程改革工作计划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