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认识米教学反思
-
认识米教学反思
《认识米》教学反思 在教学认知米这一节课时,我设计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活动:让两人为一个小组,互相量一量彼此的身高并记录。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学生的课堂纪律难以控制,甚至出现
-
《认识米》教学反思
《认识米》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后,又要认识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米。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为他们对于一米到底有多长,心里完全没有数。所以,我为
-
认识米教学反思
《认识米》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认识米教学反思。基于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离的测量经验,本节课教学就重点围绕让学生认识米
-
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时,由于我直接告诉学生并用自己的手势表示出1米的长度,所以在让学生用手势表示1米的长度时,很多学生都在模仿老师的动作,不能准确表示出1米的长度,米的
-
《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重难点是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基于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离的测量经
-
认识米 用米量教学反思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最成功之处是导入“米的认识”。 在上节课认识厘米的基础上,本节课教学“认识米”。复习时,我让学生用自己的尺子量量黑板的长度,学生很积极
-
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振宇外国语学校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但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
-
认识米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教材78~80页,信息窗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米,体会1米的实际意义;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进一步体会测量的不同方式,提高学
-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合集)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1、猜一猜。让学生先根
-
认识厘米和米的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和米的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和米的教学反思1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作业:一棵大树高10厘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
-
《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
-
认识米教学设计范文合集
《认识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米,认识表示长度单位的符号“m”。初步建
-
认识米教学设计
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估测能力以及相互
-
认识米教学设计
第3课时认识米 课时目标:在活动中认识米,建立1米的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重难点与突破重点:建立1米的表象。 突破方法:通过让学生用厘米尺和米尺丈量黑板等操作,在实际测量和比
-
认识厘米和米的教学反思(5篇可选)
《厘米和米》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概念性的认知内容。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的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会感到一定困难。下面给大家分享认识厘米和米的教
-
陈彧《认识米》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米》 陈彧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科书第64例5、试一试及第65页想想做做1至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根
-
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二)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三)通过同学的合作,能用米尺度
-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设计与反思[定稿]
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页例4及有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通过测量、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