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萧红的生死场赏析
-
萧红《生死场》读后感
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虽然算不上是一位"大"作家,但却是一位独具风格的作家。她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年轻时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
-
萧红生死场读后感大全(8篇)
萧红生死场读后感大全(8篇) 【篇一:《生死场》读后感】 在深夜的灯光下读完《生死场》。那是种什么样的感觉,确实说不清。想笑,又觉着酸涩;想哭,又流不下眼泪。只是心里钝痛着
-
[萧红《生死场》读后感]老舍断魂枪读后感2000(合集5篇)
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虽然算不上是一位"大"作家,但却是一位独具风格的作家。她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年轻时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
-
论文:生死场
《生死场》中女性的两大悲剧 萧红是一位极富才华的现代女作家,她的一生颠沛流离、短促凄凉,饱受放逐般的寂寞和痛苦,她的小说是她悲剧人生的写照,他以自己被举行的人生感受,观察
-
《生死场》读后感
小说《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它描写的是"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乡村的生活。鲁迅和胡风分别为《生死场》的第一版写了序言和后记。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
-
生死场论文
浅析《生死场》中的女性悲剧
初读《生死场》时并不激动,因为已经读过萧红的《呼兰河传》有些适应了她看似平淡的叙述,虽然开头并不跌宕起伏,然而萧红的小说总是有渐入佳境而引 -
《生死场》读后感
《生死场》读后感
高一九班 叶炎昊
《生死场》是现代女作家萧红写的一部小说,假期我读了这本书,感受颇多。 整部小说语言简练,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却是一部很有成就的小说,小 -
《生死场》读书笔记(5000字以上)
微风拂气弦,柳枝舞细腰,连阳光也绕指柔,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恬静美好。但随着一片暗淡的云的移动,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时常浓烟遮蔽太阳,幽暗遍布院落的陈旧的地方,那个说起就让人心生
-
《生死场》读后感[推荐5篇]
《生死场》读后感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死场》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
-
萧红《呼兰河传》赏析
温暖与苍凉交织,含泪的微笑
——简析萧红《呼兰河传》 老师曾经说过:‚文学就是诉诸人的感情和生命。‛这篇曾经被文学泰斗矛盾先生誉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 -
生死场读后感800字大全(8篇)
生死场读后感800字大全(8篇) 【篇一:《生死场》读后感】 小说《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它描写的是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乡村的生活。鲁迅和胡风分别为《生死场》的第一版
-
生死场读后感400字大全(6篇)
生死场读后感400字大全(6篇) 【篇一:《生死场》读后感】 小说《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它描写的是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乡村的生活。鲁迅和胡风分别为《生死场》的第一版写
-
生死场读后感500字大全(8篇)
生死场读后感500字大全(8篇) 【篇一:生死场读后感】 《生死场》描写的是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乡村的生活。 《生死场》是一部浸透着悲凉的小说,这种悲凉来自于二十世纪三四十
-
读部分生死场有感
读部分生死场有感
一麦场
“麻面婆不是一只蝴蝶,她生不出磷膀来,只羊有印就的麻痕。” 生活的艰辛在麻面婆的脸颊上划下重重的一笔“两只蝴蝶飞戏着闪过麻面婆,她用湿的手把飞 -
《生死场》读后感【卢冉】
《生死场》,一部浸透着悲凉的小说,出自萧红,能得鲁迅为其写序言,胡风为其作读后记,这样的一本书,也许真的需要好好品读,《生死场》读后感【卢冉】。一本《生死场》,让我读到了人们对
-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赏析[本站推荐]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赏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
-
萧红观后感
萧红观后感《萧红》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东北年轻女作家萧红的故事。萧红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萧红原名张乃盈,她很热爱读书可是家里人却不让她读书要她嫁人,她就离家出走离开黑龙
-
萧红简介
萧红简介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迺莹,曾用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县人。幼年丧母。1927年在哈尔滨市第一女中读书,开始爱好文学和绘画。1930年,为反对封建包办婚姻,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