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萧红体”小说
浅谈“萧红体”小说
智联忠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破碎的中国版图上,日伪统治阴霾笼罩下的东北,那条流淌着千百万人泪水与叹息的美丽而又忧伤的呼兰河,哺育了一个寂寞而早悟的精灵--萧红。
萧红被鲁迅称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她的小说以鲜明的文体特征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其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散文化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
萧红曾说过:“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有各式各样的作家,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她小说的语言呈现出新鲜自然、稚拙浑朴的美学情趣,形成了独特的“萧红味”。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自传性的怀旧笔调;二是第一人称限制叙述,《呼兰河传》就是典型的代表。它们给萧红小说带来独特的艺术效果,丰富了小说的情感容量;同时也突显了散文化的文体结构。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不同艺术风格的女作家都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色。如冰心的清莹圆润、蕴藉空灵,丁玲的细腻直白、激切酣畅,庐隐的凄丽悱恻、感伤沉郁„„均各呈异彩,各有千秋。而萧红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则表现为超常规的句法形式及由此而来的新鲜自然、稚拙浑朴的美学意趣。她对语言的超常规运用既表现为新鲜、生疏,同时又表现为直率、自然。她语言的直率和自然这两种特性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如《呼兰河传》中的一段写景的文字:“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段文字完全以儿童的眼光来描写自然景物,显得真诚、坦率。这种语言没有着意雕琢的痕迹,宛如白云出岫,风行水上,一派自然。她小说语言的新鲜、生疏不但表现为直率、自然,而且蕴含着一种稚拙浑朴的美、一种独特而醇厚的情调。在《呼兰河传》“尾声”里有这几句话:“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这种单调而重复使用的句型,复沓回荡的叙述方式,透出了儿童的稚拙和朴实,娓娓道来,节奏徐缓,却又内蕴深藏,浑朴醇厚。
萧红小说诗意之美便是“萧红体”小说最显著、最潜在的美质。她对诗意诗境的追求,使其小说创作有着强烈的抒情意味。她正是一个“不以诗名,别具诗心”的小说家,以诗人的敏感、诗人的眼光和诗人的心灵去感受观察体验客观世界,从而赋予小说以深沉的诗意之美。
总之,萧红的小说语言清纯童稚、拙朴天成,纯而多韵、拙而能巧;于浑朴中带有隽逸的色彩,在清纯中内蕴醇厚的意韵。她重直观,重感觉,重生活的本真,故而摒弃了对情节因果关系的追求,因此她的小说呈现出了开放性的散文化结构形态。但小说在开放中不乏紧凑的结构性,在放任中不乏内在的统一感。这种看似无组织的组织,无结构的结构,恰恰是中国散文美学形散而神聚的精髓之所在。
然而,她生命苦短,如流星划过夜空,仅仅31岁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她的小说创作成就却大大促进了现代小说观念的更新,同时构筑了一个独具韵味的艺术世界,向广大读者献出了一个诗化的作品。
第二篇:萧红小说研究
萧红小说研究
乡土文学是20世纪一个重要的文学主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乡土文学的出现、发展、和流变,构成了一种十分独特而又重要的文学现象。1935年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二集导言》中第一次正式把20年代台静农、许杰等人的创作称为“乡土文学”,并作了理论阐释,从此,“乡土文学”的理论观点被广泛接受,乡土文学作品被视为重要的文学现象,以自己常青的生命之树不断发展衍变,[1]并相继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作家,萧红便是其中的重要一员。
这位被鲁迅称为“最又前途的女作家”,以本人在个性上的质朴和真诚,以饱蘸感情的笔墨,用心灵的巧手绘织出一幅幅乡村场景的瑰丽图画,展示出东北乡村独有的地域风貌和农民的生存状态,反映了“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鲁迅《〈生死场〉序》),[2]以及更广阔的世事人心,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乡村风貌和乡村内在神韵与魂魄的重要载体。
萧红1911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河畔。这块质朴淳厚又充满苦难的土地,给了她一双灵秀敏感的眼睛河一颗聪慧多情、热爱生命的心灵,也给了她文学创作无尽的源泉与灵感。萧红虽然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封建地主家庭,可是优越的生活条件并没有给她提供一个响应的精神家园。[3]生母的早逝,继母的难容,复杂的家庭关系,使萧红有效的心灵滋生了忧伤和多愁善感,冷酷的生存环境使萧红的内心点燃了反抗的火种,邻居们的悲惨命运和不幸遭遇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萧红文学作品的题材,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呼兰这个北国小城的生活,[4]充满了北方乡村所独有的乡风乡俗。
《呼兰河传》是萧红萧小说创作的颠峰,这部诗化小说充分体现出东北农村的自然风光、北国田园的村野风情,意境自然、疏淡,火烧云的描写是一段脍炙人口的文字,她对严寒的北国冬天的描写也又独特之处。作品一开头就为我们展现出一派北国严冬大地强烈、粗犷的乡味儿,字里行间,饱含着萧红对东北大地的深切体验,带给曾经历过东北严寒的人一种真实感,带给外乡人一种难以想象的奇妙的北方世界的新鲜感。[5]
萧红作品的地方色彩还突出的体现再对黑土地民风民俗的详实记述。翻开萧红的作品,带着黑土气息和东北人生活习俗的画面迎面而来:日夜不息祈求治病除灾的大神鼓;每年阴历四月十八人山人海的姑娘庙会;热闹非常的野台子戏;走街串巷的货郎挑子、凉粉担子麻花箱子、豆腐盘子„„萧红笔下对东北人民生活习俗的描摹是毫无雕饰原汁原味的,是黑土地人们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于再现。[6] 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也用大部分的笔墨描写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乡村一群旷夫愚妇的近乎原始的生存状态,[7]以及这种生存状态下所具有的“文化性格”,表现了对人类生存意义层面上的文化关照,以及对生死等终极问题的探讨于思考。[8]
萧红善于使用东北方言俗语,如“隔长不短”、“小灵花”、“胡家”、“出马”等,这使她的作品洋溢着醉人的乡土气息,除此之外,她还在《呼兰河传》中对北方老百姓的饮食文化作了渲染,如黄米年糕:“一层黄,一层红,黄的金黄,红的通红。三个铜板一条,两个铜板一片的用刀切着卖。愿意加红塘的加红塘,愿意加白糖的加白糖。加了糖不另要钱。”
[9]
萧红对故乡的感情是很复杂的,有深情的怀恋,也有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及落后生活的厌倦。鲁迅说过:“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味别国过注意。”这地方色彩就是地域文化底色,包括地理风貌、民俗民情、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饮食衣着、房屋建筑、语言符号、心理定势等。现代不少作家成为地域文化的传播者,正如鲁迅之于浙东社会文化,矛盾之于沿海畸形都市文化,老舍之于北京市民文化,巴金之于四川封建家庭文化,沈从文之于湖南土著文化一样,萧红那充满乡土风情、蕴含着浓重文化意识的作品,填补了北大荒地
域文化的空白,[10]其作品也具有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性质。[11]
参考文献:
1. 孙丽玲.萧红迟子建创作中的乡土意识比较.云南: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24(5)
2.艺丹.浅析萧红作品中的乡土文化意识.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11)
3.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李君玲.论萧红乡土小说的深刻意蕴.郑州: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6)
5.任金凤.萧红对北方乡村的客观再现与主观沉思.黑龙江: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10)
6.艺丹.浅析萧红作品中的乡土文化意识.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11)
7.张玉秀.萧红的小说世界.齐鲁学刊.2004,(2)
8.闫秋红.野蛮之祸与野性之美——从东北地域文化角度重读《生死场》.学术论坛.2005,(4)
9.金鑫.批判与眷恋——萧红笔下的人与自然.辽宁鞍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10.郭玉斌.《呼兰河传》:纯美的大荒诗魂.学术交流.2005,(3)
11.陈文育.我读《呼兰河传》.江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报
第三篇:萧红小说的仪式性分析 张义
逃离绝境的献祭
——论萧红小说中的仪式性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中国现当代文学
张义(21131511049)
在萧红短暂的创作生涯中,最显示作家灵魂书写的是她的小说。从1933年的《王阿嫂的死》、1935年的《生死场》到1940年的《呼兰河传》、1941年的《小城三月》等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处于社会大动荡下作家生存空间的狭窄,尤其是女性作家的命运,更是与女性的自身密不可分。在她的小说中,我们会看到大量有关民间仪式的描写,这些仪式都与女性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西方批评界有关仪式的研究一直与神话、巫术紧密相连,本文所要提到的仪式理论来源于马林诺夫斯基在《巫术与宗教作用》中所提出的观点:“所有的巫术和仪式等,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萧红小说中的女性经历着这些生命的基本仪式,仪式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因此本文试图结合仪式理论与女性主义的观点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女性在仪式中的被动性与主动性,以及女性是否通过这些仪式得到了满足或是说解脱,并以此来反观女性在仪式中的献祭命运。
一 嫁娶仪式——女性的献祭
在萧红的小说中出现了一些民间嫁娶的仪式,这一仪式在萧红的笔下充满了意味,这不仅仅是婚姻的开始,也是女性走向婚姻祭坛的开始。但是在文本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没有通过这一仪式而成就的婚姻,隐性的仪式那就是女性由女孩走妇人,这也是一种仪式,一种无外在表现的仪式。无论是显性仪式的婚姻还是隐性仪式的婚姻,女性的地位或是价值都是没有改变的,都是男性社会中的一个客体,一个附属品,一个婚姻的祭品。
在女性举行显性婚姻仪式之前,要有一个订婚的仪式,这是显性婚姻仪式必经的一个过程。在《呼兰河传》第三章中作者讲到在看戏的时候,人们在闲聊的时候就提及了一种订婚的仪式,订婚酒喝过之后就要过小礼,“这种小礼就是在法律上的订婚仪式,一经过了这番手续,东家的女儿,终归就要成了西家的媳妇了。”1在《小城三月》中,这一仪式也出现过。翠姨的妹妹订婚的时候:“定了婚就送来了聘礼,这个城里,从前不用大洋票,而用的是广信公司出的帖子,一百吊一千吊的论。”“但是不久,翠姨就订婚了···不久翠姨就很有钱···聘礼十多万都交过来了”。2这种订婚对于女性而言攀比的是金钱的数目,正因为有了这些钱,无论是妹妹还是翠姨都很有钱了,有了什么时髦流行的东西就会买到手。然而女性始终是作为一种物品被看着,被人欣赏着,她们吸引男性或者能够嫁出去,能够有那么多聘礼是因为美丽的容貌,本身就是祭品,献给婚姻的祭品。在之后的文本出席结婚仪式的时候就进行了交代:“满人才讲究场面呢,所有的族中的年轻的媳妇都必得到场,而且个个打扮的如花似玉。每逢一个客人到了门前,她们是要列着队出来迎接的。”这样的婚礼仪式是女性展示自己的一个舞台,成为供人欣赏的物品,翠姨的价值也是在这样的场景中被估量出来,“就是这一次,翠姨出了风头····女人都来看望她··也许她从来没有这样漂亮过···”,一些客人为目睹翠姨的风采挤到屋里来看她。翠姨成为了人们眼中羡慕的对象,“但是人们羡慕了翠姨半天了,脸上又突然冷落起来···然后彼此对望着,笑了一下,吃菜了。”3这是很有意味的沉默,在这种仪式上,被人的羡慕是已经订婚的美丽翠姨本应该得到的,后来就消失了,这是源于别人想起来她的身世还是想起了她乡下的未婚夫,无论是哪一个,这都象征着翠姨悲苦人生的预言。因此在结尾我们看到翠姨苦笑了一笑:“我的心里很安静,而且我求的我都得到了····”。4翠姨通过死亡来逃离无法生存下去的绝境,在走向婚姻的那一刻,翠姨意识到作为一个女性除了自己的身体她什么也掌握不了,于是就通过折磨自身来获得解救,妇女必须通过折磨自己的肉体来体验文明的篇章。
在显性的婚礼仪式下,许多隐性的婚礼仪式是不被人们所认可的,尤其是在文明相对落后的年代。在《后花园》中,萧红写道:“邻家女儿来了说媒的,不久那女儿就出嫁了。婆家来娶新媳妇的那天,抬着花轿子,打着锣鼓,吹着喇叭,就在磨房的窗外,连吹带打地热闹起来。”这种热闹是婚姻开始的前奏,也是乡村嫁娶仪式的外在表现。但是在冯二成子与王寡妇的婚礼的时候,作者这样写道:“他们不像世界所有的人结婚那样,也不跳舞,也不招待宾客,也不到礼拜堂去。但是他们庄严的很,因为百感交集,彼此哭了一遍。”5这种结果的后续在《呼兰河传》中冯歪嘴子的婚姻中有着诉说,他们被磨坊赶出磨坊,并且小城里的人们对原本讨人喜欢的王大姑娘开始了恶意的污蔑,说她坏,一看就不是好东西。《生死场》中的金枝也是在没有经过婚礼,就与成业私定终身,还有成业的婶子。这些女性在生活中时刻遭受这邻人的白眼,被别人肆意践踏。女性的价值就是传宗接代的使命,然后在生产中死去。男人不再是婚姻之前的爱慕者,而成了导致女性走向绝境的推手。正如成业婶子说的那样到如今她对男人仅有恐怖,男人像石块一样,冷硬的让人害怕。
因此在萧红描写女性婚姻的小说中,女性的颜色大都是灰色的,这种蒙上灰色的女性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依靠着男人,又被男人推向更黑暗的世界。她们只是一个牺牲品,婚姻的牺牲品,她们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女性的说话声音大被认为不是好东西,如王大姑娘,小团圆媳妇。在宗法文明的世界,想要发出自己声音的女性是被认为有恶鬼附身的,小团圆媳妇所受的驱除恶鬼的仪式就是对女性主体的压抑。正如西蒙·波伏娃在《第二性》的序论中说到:“由于我们植根于女性世界,我们会比男性更熟悉这个世界,更直接地认识到做女人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6无法逃离,有没有这种仪式都无法逃离千百年来压抑女性的宗法制度。
二 生育仪式——母性的献祭
尼采曾经说过:“妇人的一切是迷,同时妇人的一切只有一个答语,这答语便是生育。”7叔本华认为女人的存在仅仅是为了人类的繁殖。鲁迅在《而已集.小杂感》中说:“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儿性,无妻性;妻性是逼成的。”8这种母性的生成在男性作家笔下展示的是女性的价值,女性之所以存在的本质意义,繁衍子嗣历来是一种社会的需求,这种人类本能的需求在男性的笔下是征服女性的象征。而在女性作家的笔下是一种无法言说的“肉体疼痛过程”,尤其是在萧红的小说中“生存或生育没有任何目的,生存并不是乐趣,感受生命并热爱生命,或有所希冀,生命只是存在”,9并且这种生育的过程带有死亡的仪式性,也就是葬礼伴随着生育,母亲与出生的婴儿仅仅是一种祭品,向即将到来的收获季节献祭。
这种献祭的仪式始于夏季,始于即将到来的收获季节。在《生死场》中的《刑罚的日子》里写道:“暖和的季节,全村忙着生产…那女人是快生产了,她小声叫号了一阵,收生婆让一个邻居的老太婆架扶着她,让她做起来,在炕上微微的移动,可是罪恶的孩子总不能生产,闹着半夜过去,外面鸡叫的时候,女人忽然苦痛得脸色灰白,脸色转黄,全家不能安定。为她开始准备葬衣,在恐怖的烛光里私下翻寻衣裳,全家为了死的黑影骚动。”“女人横在血光中,用肉体来浸着血”
10“没有气了!小产了,李二婶子快死了!”生育带来的母性消匿于痛苦之中。在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中,王阿嫂的男人被地主用火烧死,尽管怀有孩子也不得不劳作,劳作与挨打加剧了王阿嫂生育的痛苦:“等到村妇挤进王阿嫂屋门的时候,王阿嫂自己在炕上发出她最后沉重的嚎声,她的身子是被自己的血浸染着,同时在血泊中有一个小的、新生的动物在挣扎。”“月亮穿透树林的世界,棺材带着哭声向息港仔移动。村妇们都来相送····棺材合着月光埋到土里了!像完成一件工作似的人们扰嚷着。”11在《呼兰河传》最后一章,“冯歪嘴子的女人是产后死的···我看见了冯歪嘴子的儿子,打着灵头幡送他的母亲.。灵头幡在前,棺材在后,冯歪嘴子在最前面···”。12这都是民间典型的送葬仪式,在这仪式中母亲或婴孩死亡都像是祭奠的物品一样,等待着被埋葬,从而结束痛苦的人生。同时在這些文本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血淋淋的生育现场,血是献祭仪式上的必备品,而且“生产中的流血,它是一种禁忌”这种禁忌说明了女人与血之间有着悲剧性的关联。
在小说中,萧红不止一次的写到女性孕育的过程,这种即将走向女性传统使命的道路不是喜悦的,不是感动的,而是伴随着死亡与诅咒的。在《弃儿》中。萧红写道:“芹十分无能地卧在车里,好像一个龃龉的包袱或是一个垃圾箱。”13在《生死场》写道金枝发现自己怀孕的时候:“等她确信肚子里有孩子的时候,她的心立刻发呕一般颤嗦起来,她被恐怖把握着了。”14孕育生命的女体成为一个垃圾箱,令人厌恶的东西,并且成为母亲并没有使得女性获得孕育生命的欣慰,有的只是恐惧。拥有子嗣对于她们来说,累赘大于喜悦,婴孩本身也就是一个祭品,如王婆将孩子放在草堆上,孩子跌落草堆摔在铁犁上死去,这是一种有预谋的杀害,一种选择性的献祭。她说:“要小孩子我会成了一个废物···孩子死不算以回事···我一点都不后悔··以后麦子收成很好···我的麦粒那样大呀!”15孩子成为了收获季节的一个祭品,母性在劳作中丧失。无论是王阿嫂、王婆、还是金枝,她们所面临的生存环境是一种绝境,不去劳作无法生存,母性的本能也无法逃离这种绝境,这种耦合性出现在《生死场》里第三节“老马走进屠宰场”,这本身就是一种预言,一个暗示。这就象征着女性的社会,失去劳动能力或生育能力的女性就得死亡:“不下汤锅,等着饿死吗?”这是一个替身,替代女性走向死亡的祭品。
仪式性的画面充斥着萧红的小说,生育的仪式是间接的,隐藏的,这种仪式隐匿于葬礼的过程中,女性在跨向母性的那一刻,是被同性者包围的,在文本中尤其是乡村中的生育是被妇人们围看着的,这种包围本身就有一种仪式感,正如在她们在生育后走向死亡一样,仪式性的送葬,是一种祭奠,更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悲哀绝境。
三宗教仪式——革命性的献祭
处于社会大动荡下的作家,尤其是从沦陷区逃离的女作家,萧红的笔下记载了东北地区在侵略者统治下的黑暗生活,这种黑暗的社会现状反映在作家的笔下便形成了民族群体觉醒的爆发。在这个时期,“历史的惰性结构与外敌入侵摧毁力量的内外夹击,形成了一种民族的与女性共同的绝境”,在这一绝境的逼迫下,在男性启蒙者的世界中,女性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即通过参加仪式来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从而逃离这一绝境。
在《生死场》中,作为生活在黑土地上的广大群众而言,生活难以为继,他们进行反抗,于是:“人们宣誓的日子到了!没有寻到公鸡决定那老山羊来代替····东村的寡妇也来了····救国的日子就要来到,有血气的人不肯当亡国奴,甘愿做日本刺刀下的屈死鬼···寡妇们和亡国的独身汉在李青山行过口号之后,完全用膝头曲倒在天光之中···回声先从寡妇们传出:‘千刀万剐也愿意’。”16这种类似于中国古代征战的祭天仪式出现在小说中,本身就带有着宗教的仪式。伴随着人们觉醒的开始,女寡妇们开始作为革命者登上历史的舞台。虽然在男性的社会中,寡妇们是一种替代,替代死去的丈夫,去完成觉醒者们的使命。但女性作为革命的替代者走向祭坛,在这个过程中女性自身也发挥了她的主体性。“当过胡子救过国的女英雄”成为了女性逃离生育,逃离婚姻祭坛的主体形象。
在革命的道路上,不只是有女寡妇们的献祭,还有一批被启蒙的女学生,被杀死的女学生不再是一个令人说三道四的女人,而成为了人们觉醒的启蒙者。之后王婆的女儿也成为了一名战士,这是在黑胡子的秘密到来之后才知道的结局,黑夜像一个神秘的仪式场,在这场仪式中,女革命者作为献祭主体走向死亡,但是这种死亡是女性主体性的选择,是主动地献祭。
然而萧红的小说是极具复杂性的,在女性隐藏母性、妻性之后成为革命的献祭者,去完成类似于宗教的献身,实现自身主体性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逃脱不了绝境的女性除了死亡便是进行宗教性的仪式。这些女性无法完成自身的革命性仪式,失去儿子的老婆婆带着葵花上吊了,死亡又一次蔓延到这个遭受众多苦难的乡村。《汾河的圆月》中小玉的祖母在得知小玉的父亲在抗敌军中病死之后疯掉了,在汾河的旁边,救亡团体的话剧表演就像是一个宗教的仪式一样,人们在话剧中得到启发,得到鼓舞,如虔诚的教民一样鼓着双手,这些对与丧子的老婆婆如同蛙鸣。《旷野的呼喊》中陈姑妈在儿子离家后,开始祭拜灶王爷,“他在灶王爷板上的香炉里,插了三炷香。接着她就跪下去,想着那三个并排的小红点叩三个头”,在这一仪式中,她虔诚的令人感动,但打定了主意的献祭者总是没有逃脱被杀的厄运。当祸事降临的时候,奔走于旷野中的呼嚎着,像是葬礼上的号丧一样痛彻人的心扉。这样的结局多次出现在萧红的其他小说中,如在《北中国》开头就是工人们砍伐百年老树的场景,这是一个象征,象征着中国社会的巨大改变,无所谓的生或者是无所谓的死不再是这一土地上麻木灵魂的借口,整个社会已经掀起一道道波澜。在北中国这块地上,耿大先生从日本人来了以后收拾起自己所有的锋芒,安心做个亡国奴。作为反抗者的儿子投入到了民族的救亡之中,而作为父亲,无法再支配儿子的人生。在得知儿子死后,“耿太太拿着三炷香到房檐头上跪着念《金刚经》”,这一仪式性的动作让我们看到无法摆脱绝境的女性只有通过这些来获得内心的平静。在这些群像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在时代的重压下,往往选择宗教作为自己逃生绝境的稻草。无论是选择成为尼姑的金枝,还是“那黝黑的屋子好像佛龛,月英好像佛龛中坐着的女佛”,还是选择灶王爷的陈姑妈,她们希望借助这一信仰来化解自己的处境,正像是革命中的女性一样,选择祭天来表达自己的希望。同时这些女性的描写也能给予我们这样的提示,无论是群体性的觉醒还是个体女性觉醒往往伴随着无尽的苦难,在这向征着光明道路的途中是充满着苦难与悲哀的。
萧红小说中生育的描写占据大量的篇幅,婚嫁的描写主要出现在后期的创作中,这与作家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无论是生育还是婚姻带给女性的是无尽的苦难,除了灰色的人生还有时刻伴随的丧葬仪式,这种类似于绝境的生活状态压着女性的主体性。处于时代急转的女性,在与民族同时面临绝境的时期,抓住一根稻草完成自身的转换,进入革命的领域,找到摆脱绝境的突破口。然而这一主体性的实现也需要女性的献祭,只不过这是主动的。
萧红的小说拥有着多重的寓意,在仪式这一层面的解读也仅仅是挖掘作品中的一个意义。如季红真所说:“传统仪式是民间生活得一部分。既是她经验世界的组成,也体现了她深邃的好奇。”17这种好奇延伸着作家的创作,在《呼兰河传》中国,作家整个第二章在讲述呼兰河人对鬼神的各种祭祀,这些仪式是崇仰天地鬼神而贬抑人的自主性,强化人对土地依附关系的仪式。
无论是生育仪式,嫁娶仪式还是宗教仪式都是作家想要表现女性在狭窄生存空间的不幸,即使通过革命的手段是实现自身的主体性,所面临的也终是祭品。在聂绀弩的回忆散文中,听到这样的叹息:“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而且多么讨厌呵,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我知道,可是我还免不了想:我算什么呢?屈辱算什么呢?灾难算什么呢?甚至死算什么呢?我不明白,我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两个;是这样想的是我呢?还是那样想的是。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18
参考文献
[1]萧红《生死场》漓江出版社
[2][3][4]萧红《小城三月》 载于季红真选编《商市街》第299页、第309页2011年现代出版社
[5]萧红《后花园》载于季红真选编《商市街》第251-252页2011年现代出版社
[6]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作者序》第24页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 [7]尼采《尼采文集》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1996 [8]鲁迅《而已集·小杂感》
[9]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第179页
[10]萧红 《萧红作品精编》 《生死场》第111——112页 [11]萧红 《王阿嫂的死》季红真选编《商市街》第46页
[12]萧红 《萧红作品精编》 《呼兰河传》第425页漓江出版社 [13]萧红 《萧红作品精编》 《弃儿》第27页漓江出版社 [14]萧红 《萧红作品精编》 《生死场》第77页 漓江出版社 [15]萧红 《萧红作品精编》 《生死场》第88页 漓江出版社
[16]萧红 《萧红作品精编》 《生死场》第137、138页漓江出版社
[17]季红真 《哀祭:悲苦灵魂的庄严凭吊——论萧红文学的基本文体》载于《南方文坛·重读经典》 2011年
[18]聂绀弩《在西安》王观泉主编的《怀念萧红》哈尔滨出版社1984年版
第四篇:小说《三体》读后感
首先说一下《三体》真的是非常赞的小说。
整个故事大气辉宏,天体物理知识与曲折的情节完美结合,看完让人大呼过瘾。
当一个世界用光年来表达距离,用亿年来表达时间的时候,我才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一切一切,在宇宙的进程中,都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东西。
当然,除去那些超赞的情节,我更欣赏小说里面对人性的讨论。
当叶文洁向未知的三体世界发送信息,让他们来取代地球文明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她对人类或者说是对人性的绝望,我没有经历过文革也想象不了文革,但是从叶文洁身上,还是可以看到这场浩劫给人性的重创——多次失望到最终绝望。想到我的一个朋友也跟我说过,单纯并不难,难的是你经历了许多事情,却还能保持单纯。
文中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疯狂面前,理智是软弱无力的。”关于这个,我想了一下。我自己本身是一个喜欢理性的人,尽管理智在疯狂面前是多么的无力,但是,如果能在一个疯狂的环境保持理智,更是不易。
罗辑,一个被选中为面壁者的普通人。在巨大的压力下,运用自己的智慧,震慑住了三体人,保护地球免受侵占。之后又作为地球的执剑人保护了地球几十年,被奉为神灵。可是最后,他又被控诉多年前他的一次暴露一个星系位置的试验可能毁灭了一个文明。这里我不得不感叹人的善变,当别人需要你的时候,可能会客客气气的,当你不再有作用了,便形同陌路。另外,这里罗辑被控诉毁灭了一个文明。那么,我们是否有权利去毁灭一个文明,甚至只是剥夺生命?我想到了之前微博上@能靠点儿谱吗的一个讨论“按下一个按钮,地球上的某个和你不相关的会死去,然后你会得到许多许多的钱。问题是,你会按下吗?”,也想到前几天泛读课老师问的,(二战期间)你(一个德国少年)会不会去射杀一个俄国的俘虏(他是你的敌人)。我想了很久,我觉得我还是不会去剥夺别人的生命,非要给出理由的话,第一是换位思考我也不希望成为被夺去生命的人,第二就是小说中也有提到的人可能跟其他文明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人有爱。
上面我说的关于人有爱的这一点,在另一个主角程心身上也得到了体现,她的两次抉择“不暴露三体文明的位置、让星环城投降”,就是一种人性的体现。当然,她的选择,一次让人类面临被三体文明侵占的危险,另一次让人类失去造光速飞船,避免灭掉打击的机会。看起来出于人性的选择却导致了悲剧的结果,是不是她的选择错了呢?我想不是的,微博上@奶牛denny说过“做你所坚信的事,有可能很多年很多年,都不会有人来认可你,赞赏你。更不会被几百人、几千人在公共场合赞许。人生没有任何决定是错误的,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另外一个选择是否是正确的。但是,总有一天,有人会很诚心地告诉你,你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我觉得,我们要审慎地做出决定,然后,就去坚持它。
再看小说中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句子“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包括我自己都会犯这种错误,有时候总会习惯地自以为是。现在我看来,谦虚而不失自信,是一种好的姿态。
三部小说非常的长,有些东西看完就忘了,一些当时的感想也没留下来。还是非常推荐《三体》这三部小说的。
第五篇:日记体小说
日记体小说。由一则则日记组成小说。日记写给自己看,故事便于解剖主人公隐秘的内心世界。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
2据,并、自传体小说,是叙述自己生平和经历的作品,自传体小说以事实为依不妨碍作品可以具有创造性。完成自传体作品,可能是主 人公自行撰写,不涉及他人,但自传体作品在他人参与下完成的情形也是常见的。如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高玉宝的《高玉宝》。
3、传记体小说。以形象化的手法如实描写实际存在的人物,不改造他们的面貌,但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原则下允许对某些细节进行有节制、有根据的想象。
5、章回体小说。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常用此格式。分回标目,每回含量大体相等,既有相对独立性,又以“扣子”形式写下回,紧紧相连。现代小说也有用章回体的,如刘流的《烈火金钢》、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
4、书信体小说,通常指的是由一个或几个人物写的书简来推进叙述的小说 ;在出现多个书写者的书信体小说中,作者可以通过各人的书信对于同一事件进行记录、描述以表达多种观点,而无需介入文本叙事。用书信的形式写成的小说。以第一人称“我”为主人公,讲解故事,塑造形象,写人叙事都以“我”的亲身经历,亲眼见闻展开,使人感到亲切,增加真实感。著名的书信体小说有德国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卢梭《新爱洛绮丝》。
指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前的小说,可分为文言小说或半文言半白话小说两种。
文言小说多为短篇小说,多以志怪、志人、爱情、历史、豪侠、哲理为题材。著名作品有《世说新语》及《聊斋志异》等。
半文半白小说则包括长篇及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有《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及《红楼梦》等。这些小说都分章标回,语言上保留了民间说书艺术的特色,故文学史称之为「章回小说」。而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则有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简称《三言》),以及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
*现代小说
指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后,以白话写成的小说。
若按内容分类,则可分为生活小说、社会小说、爱情小说、心理小说、意识流小说、历史小说、神怪小说、恐布小说、科幻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若根据篇幅及内容的份量分类,则可分为以下四类: 长篇小说 十万字以上的小说,一般是容量大、篇幅长、人物多,而且总以广阔的社会面貌、特定的社会背景作为小说的写作背景。
短篇小说 二万字至十万字的小说,通常反映生活中较大的事件,结构不能像长篇小说一般头绪纷繁,又不同於短篇小说那样单纯。
中篇小说 二千至二万字的小说,容量较小、篇幅较短、人物小,而最大的特点是情节单纯,一般都是描绘人物和事件的一个侧面或一个片段,由此而呈现主题。
小小说 又称微型小说,删除环境烘托的描述,留下简单的情节与人物,只表达生活的一个横断面,主题思想也多依赖读者自行深思。
小说——文学体裁四类别中的一大样式。它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概说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它的基本特征是:
1、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描写人物,是小说的显著特点。如堂吉诃德、于连都是我们熟悉的小说人物。
2、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情节是与人物密切相关的,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
3、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衬托人物性格、展示故事情节的重要手段。
我国古典小说是从古代神话、传说、先秦诸子中的寓言故事和史传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六朝“志怪”是我国小说的雏形,唐代传奇标志我国小说的成熟。但还是文言小说。宋、元以后出现了话本小说和章回小说,明清是我国古典小说艺术成就的高峰时期,小说在近、现代文学中则极为发达。
小说按篇幅长短、容量大小,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按题材分,则有历史小说、推理小说、科幻小说等。
按篇幅长短分:
长篇小说:长篇小说篇幅较长,内容丰富,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在比较广阔的范围内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可以当作一个时代的形象化历史来看待。它表现人物的命运。往往具有相对完整的过程。如雨果的《悲惨世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巴金的《家》《春》《秋》、老舍的《骆驼祥子》,都是长篇小说的杰出代表。
短篇小说:短篇小说,篇幅短,容量小,人物也较少。对人物性格也多是抓住主要特征进行刻画,截取生活中具有独立意义的片断或侧面,集中地反映广阔现实生活的某一点,成为一定历史社会的缩影。如鲁迅的《药》、孙犁的《荷花淀》都是优秀的短篇小说。
中篇小说:中篇小说是介于长篇与短篇小说之间的中型小说。但不是短篇的拉长,也不是长篇的缩短。如鲁迅的《阿Q正传》就是著名中篇小说。
按题材分:
公案小说:公案小说是叙述官府侦察破案的小说。“公案”原指官员审案的桌子,后借指案件、事件。代表作有《龙图公案》、《施公案》、《海公案》。|
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以科学为依据,用幻想来描述科学奇迹的小说。普遍认为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在1818年所写的《弗兰肯斯坦》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幻小说。
历史小说:历史小说是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它通过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再现一定时期的历史生活。如《三国演义》。
推理小说:推理小说是把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在一起的边缘文学。发端于19世纪下半叶欧美的侦探小说。代表作有英国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
武侠小说:武侠小说是我国旧小说的一种。代表作为《七侠五义》。
漫步于维基基海滩椰林沙影之间轻松享受阳光沙滩;喜爱惊险刺激的游客可尽情激情冲浪、海底探险;闲适之于还可进行夏威夷经典环岛游,钻石山、火山岛一览无余;
Stroll easily enjoy the sunny beaches at the Wei Jiji Beach Coconut Sandy shadow;favorite thrills visitors can enjoy the passion of surfing, the undersea explorer;leisure is also conducted the classic Hawaiian island tour, Diamond Hill, a volcanic island gl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