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中考古诗词练习36首
-
古诗词练习集锦
古诗词练习集锦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⑵描写水之“异”的句子:
-
古诗词练习
古诗词综合练习(1)一位慈母在子女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子女缝补衣服,此情景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爸爸刮胡子,过两天又长出来。小明幽默地说:“______________
-
古诗词练习
名句积累与运用出题人:翟宁 1.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作者对仕宦沉浮乐观、豁达胸襟的诗句是,□□□□□□□。 2. □□□□□杜甫《春望》用
-
古诗词练习
古诗词练习古诗词练习颜色感觉A、接天莲叶无穷碧:写出了( ),( )觉B、两个黄鹂鸣翠柳:写出了( ),( )觉C、踏花归去马蹄香:写出了( ),( )觉D、吹面不寒杨柳风:写出了( ),( )觉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
-
中考古诗词
相鼠 诗经•鄘风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
中考语文古诗词背诵默写练习(九年级)
中考语文古诗词背诵默写练习(九年级) 一、记忆性默写 1. 诚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考语文古诗词背诵默写练习(5篇)
中考语文古诗词背诵默写练习(九年级) 6.24作业 中考语文古诗词背诵默写练习(九年级) 一、记忆性默写 1. 诚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甲
-
中考语文古诗词背诵默写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词背诵默写练习一、记忆性默写 1. 诚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古诗词积累练习
古诗词积累(一)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1、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 (1)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
-
古诗词赏析练习
古诗词赏析练习
【考题选粹】
1.(2012年无锡)
谢亭送别
许 浑
①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 -
古诗词练习集锦[5篇模版]
古诗词练习集锦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⑵描写水之“异”的句子
-
九年级语文中考古诗词默写练习(有答案)
九年级古诗词攻关练习一 一、按课文直接默写。 1、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南乡子》 2、会挽雕弓如满月,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
中考古诗词赏析
参考答案: 1、①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②对故乡无限依恋(或对故乡的思念) 2、①“秋’字点明了季节
-
中考古诗词赏析
品味古典诗词 ——备考2017中考古诗词赏析 教学目标: 1、明确中考古诗词赏析常见典型考点 2、熟悉常考题型并掌握答题技巧 一、考点解析 要点一:中考古诗词赏析的能力要求、考
-
2016年中考必备古诗词
2016年中考古诗词50篇 一.七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背诵 1.【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
-
2013中考古诗词鉴赏材料
2013中考语文古诗文诗词鉴赏材料 一、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五岳之首的泰山是
-
中考古诗词鉴赏
《中考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刘淑双
教学目标:①了解诗词欣赏的相关常识。
②理解作品的内容、表达技巧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赏析古诗词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思 -
中考专题——古诗词赏析
中考专题复习之古诗词赏析
语文中考:“古诗文积累与阅读”方面的考点归纳: :
1、理解诗词句中关键字词的含义
2、把握诗词的主要内容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目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