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卖什么都是卖体验》读后感
《卖什么都是卖体验》读后感范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卖什么都是卖体验》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卖什么都是卖体验》读后感1闲暇之余,拜读了《卖什么都是卖体验》,该书是迪士尼前副总裁40年极致客服体验的总结,揭示了经济时代绝对生存的逻辑,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案例,发掘出客户的心理诉求,激发了客户情感共鸣。从而对营销工作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特别是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作为一个职场的人员,深受启发。读后掩卷沉思,结合本人的认知,谈谈我的一些浅薄的感受。
第一:凡事做细,细节决定成败。
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过,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伟大来自于平凡,一个企业每天需要做的事,就是每天重复着所谓平凡的小事。企业有再宏伟英明的战略,没有严格认真细致的执行,再英明的决策,也是难以成为现实。
正所为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作为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时时不忘关注小事。小到企业的环境卫生,企业文化。办公室物件的摆放,洗手间的清洁,职员的个人形象及个人卫生等都必须做细,做到简洁明了:公司环境窗明几净;公司文化繁简适度、图文并茂;办公室小盆栽温馨怡人;办公桌上物件摆放有序;洗手间干净清爽;职员举止端庄、衣装得体、精神饱满……
如此种种,顾客到来,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第二,顾客至上,做好客户服务。
书中说到:“客户永远是上帝,企业要想赢取客户,留住客户,把忠实的客户转变为企业的支持者和铁杆粉丝,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的员工来说,都知道这句漂亮话,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或许是因为当时的思想情绪、家庭因素,抑或是职业倦怠,有些时候对于客户的来访轻描淡写、敷衍塞责、甚至烦躁时偶爆粗口,殊不知“一次成功赢得一个客户,一次疏忽失去全部的客户”,对于信息化的今天,客户轻者会打电话投诉,重者会借助网络媒体大抒特抒我们的客服,指责我们的弱点和缺陷,这样我们会痛失很多客户,网络的负面宣传会把一个企业置之于崩溃的边缘。
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待客户如亲人,如父母。做到以礼相待,牢记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结合所从事的职业,尽可能帮助客户解决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真正做到急用户所急,想用户所想。凭借热情耐心的礼貌服务,我们会赢得更多客户认可,就会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让我们的职业良性发展。
第三,学会倾听,倾听中获得客户。
说话是学问,听话也有艺术,上帝给人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其实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倾听是对别人最好的尊敬,专心地听别人讲话,是你所能给予别人的最有效,也是最好的赞美。作为一个职场人员,我们应该精通聆听的技巧,掌握聆听的分寸,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
史蒂芬·柯维在他的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出了“知己解彼”这个原则,就是说,那些受到理解的顾客们会愿意再次光顾,而那些没有得到理解的顾客,则会另寻更懂得聆听的艺术商家。
第四,通力协作,弘扬团队精神。
书中提到:“客户服务不仅仅是一个网站或一个热线电话……更不是一项苦差事,而是一份人对人的责任,但这份责任不应仅仅由客服代表们来承担,企业的每一位成员都是承担者”。所以,对于每一位职员来说都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兴衰成败、荣辱与共都与我们息息相关。企业兴我荣,企业衰我耻。
“同在一条船上”的我们都希望“这条船”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因此,企业中的每件事都是我们份内的事,每位职员都应通力协作,职责明确,分工细致,团结合作。
对于客服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要环环相扣,实行精准对接,各成员必须紧密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凝聚力。企业要充分调动职员的积极性,做到上下一股劲、干群一条心、思想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真正形成团结和谐谋发展,众志成城创效益的合力。
《卖什么都是卖体验》读后感2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交易的重点不断偏向买方,客户在企业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让客户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
在公司的大力号召下,我有幸阅读了《卖什么都是卖体验》这本书,该书被称为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客户体验法则,很多成功企业的案例证明了书中39条法则的实用性。正如作者提出,行动和状态不仅是我们工作的重心和核心要点,更是一家企业的文化精神和成功发展的闪光点。
从一名营业员的角度上看,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向每位顾客耐心的介绍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活动,这种理论的出发点是企业的利润,而没有将顾客的需求放到与企业的利润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而在读了《卖什么都是卖体验》这本书后,我深刻意识到单纯介绍产品和活动卖点不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每一次与客户的深入沟通才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在此过程中我们应着重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满足顾客情感上的需求,这是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的.首要问题,一切需要都能上升到情感,你在情感上一心向着客户就永远不会错;
第二,要让客户感受到你和他是同一阵营,你要让顾客随时能找到你,履行对顾客的保证,把每位顾客都当成常客来看待,正如书中提出的“一次成功赢得一个客户,一次疏忽失去全部客户”这样的道理。
在互联网时代,你可以认为所有客户都是带着便携式照相机出门的,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向公众扩散传播他们的观点。这意味着,互联网时代企业信息的载体不是广告,而是客户。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体验式营销的核心就是顾客。所以在营销过程中,应注重与顾客之间的沟通,发掘他们内心的渴望,站在顾客体验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以顾客的真实感受为准,去建立体验式服务。
我们在营销产品的过程中,不能孤立的去思考一个产品,而是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来创造一种综合的效应以增强消费体验,真正做到预见客户需求,提早占据优势;不仅如此,还要跟随社会文化消费趋势,思考消费所表达的内在的价值观念、消费文化和生活的意义,始终坚持品质如一。
比如顾客有购买高清机顶盒的倾向时,我们不应该直接从公司赚钱的角度告诉他们价格以及如何办理等问题,而是应该从用户的需求和喜好出发,针对不同客户介绍高清机顶盒的优势。针对更注重生活体验的年轻人,我们应该从提升生活品质出发,重点介绍在家中就可以享受电影院的清晰画质,可以享受电影院真实的氛围,在休憩之余也可以体验生活的乐趣,提升家庭生活的质量的特点;针对朴实的中老年用户,我们应该从整个家庭出发,重点介绍高清机顶盒画面更清晰,颜色更接近真实的颜色,对眼睛的刺激更小,可以保护整个家庭尤其是小孩子的眼睛,使它们受到的伤害更小的特点。
这样,不仅顾客可以在这里得到他们想要的产品,获得极佳的购买体验,同时,也可以让顾客更信任广电的品牌,以后有需要会订阅更多的相关频道,让公司良好的服务口碑传递到更多潜在用户中。让这些看似不重要的服务体验环节由点到面辐射到更广大的客户群中。
当然,在体验式营销的过程中,提升工作状态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态度应该表现为:主动热情、耐心周到、文明礼貌、尊重顾客。
我们需要在工作的每时每刻都要保持这样的态度,奉献出自己的时间、精力以及关怀的真诚服务,无论是刚上班还是临下班,甚至加班的时候,都要给顾客留下好印象,因为情感因素是客户体验的精髓。
为了更加主动热情,我们应该随时保持微笑,主动和顾客打招呼,询问顾客帮助,主动为顾客寻找需求商品等,时刻保持朝气蓬勃和专业的标准要求自己;在面对各种不同性格的顾客时,为顾客讲解、解释时都要保持足够的耐心,这样不仅可以使顾客满意,赢得顾客的信任,更能赢得对企业对组织优秀的口碑传播效应,努力做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工作当中灵活运用十字礼貌用语也是重要方面,这样不仅给顾客带来崇高的礼遇,愉悦的心情,更会使我们的工作变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日常工作中,注重礼仪也是一堂必修课,这体现了我们对于顾客的到来表示高兴与欢迎,随时都很愿意为他们服务,而这样的服务礼仪恰到好处的表达出了我们对顾客的尊重。
读罢此书,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我们应当以始终如一地以严谨和真诚的态度、富有创意的营销方式去对待每一位客户,将39条客户服务法则一一付诸实践。
第二篇:卖米读后感
卖米读后感
卖米读后感1
今日,我读了《卖米》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讲:一个小女孩和她的爸爸、妈妈住在一个农村里,他们只能靠种农作物来赚钱过日子。有一次,她爸爸生病了,女孩只能和她妈妈把种出来的米拿到集市去卖。女孩和妈妈到达集市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在卖东西了。一个米贩子看了看他们的米,问他们一斤多少钱,女孩妈妈想卖个好价钱,说两块钱一斤,米贩子说一块零八一斤卖不卖。她妈妈说不卖,之后,那个米贩子走了。之后又来了几个米贩子,都说一块零八一斤卖不卖,她妈妈都说不卖。她们就一向等啊等啊等,等别的米贩子来买她们的米。她就一向等。到了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晒得她们不停地流汗,可是不能去凉爽的地方休息,中午饭是吃从家里带来的咸菜拌饭。等到午时,还是没有人来买米。等到集市快散了的时候,一个米贩子走过来,说一块零五一斤卖不卖,她妈妈说一块一才卖。米贩子说:“集市都散了,还要价那么高,谁会买啊?哈哈!哈哈!”说完就走了。之后,女孩和妈妈一粒米都没有卖出去,没法给她生病的爸爸买药。
掩卷沉思,我明白了住在农村的人生活得很艰辛,他们只能靠种农作物来养家糊口,辛辛苦苦赚来微薄的钱,要想供孩子读书的确很难。我们住在城里,不愁吃,不愁穿,经济条件比农村好,生活幸福,我们要珍惜啊!
作为学生,父母为我选择了城里的好学校,供我上学,我们学校各方面的条件比农村学校好得多,我要珍惜,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卖米读后感2
有时我在想,这篇文章为何会拿到高校原创作品一等奖。可细细一品便知回味无。文章中一家人的相互扶持,文章中作者的隐忍懂事。文章中母亲的倔强和对生活的妥协,文章中米贩子的精打细算。无不向我们透露了当时的人们为生活的辛苦奔波,他们每个人都没有错,只是不一样身份和立场罢了。每个人之间似是矛盾的冲突体,又是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他们无不散发着奋斗的姿态,无奈结局如何,都要勇敢地承担。位位家境贫寒的北大学子。学历无关乎家庭的经济实力而在于自身。那么审视如今的我们,衣食无忧的我们,学习和自身的品质修养却被身边的嘈杂所掩盖掉了。
我的心里也存在着一个清北梦。一向没有付诸过实践。路街上的霓虹灯吸引着眼球,我在这车水马龙的世界里沉醉。糜烂的生活腐蚀着纯净的'心灵,那颗红彤彤的初心早已远去。作者的倔强坚强却像一颗种子撒播在了我贫瘠的土壤上,在发芽,在成长,生长出一棵“明亮的”太阳花。教师说过,振作要从人的缺点开始,勇于改正缺点才是不二法门。
卖米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卖米》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讲:一个小女孩和她的爸爸、妈妈住在一个农村里,他们只能靠种农作物来赚钱过日子。有一次,她爸爸生病了,女孩只能和她妈妈把种出来的米拿到集市去卖。女孩和妈妈到达集市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在卖东西了。一个米贩子看了看他们的米,问他们一斤多少钱,女孩妈妈想卖个好价钱,说两块钱一斤,米贩子说一块零八一斤卖不卖。她妈妈说不卖,后来,那个米贩子走了。后来又来了几个米贩子,都说一块零八一斤卖不卖,她妈妈都说不卖。她们就一直等啊等啊等,等别的米贩子来买她们的米。她就一直等。到了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晒得她们不停地流汗,但是不能去凉爽的地方休息,中午饭是吃从家里带来的'咸菜拌饭。等到下午,还是没有人来买米。等到集市快散了的时候,一个米贩子走过来,说一块零五一斤卖不卖,她妈妈说一块一才卖。米贩子说:“集市都散了,还要价那么高,谁会买啊?哈哈!哈哈!”说完就走了。后来,女孩和妈妈一粒米都没有卖出去,没法给她生病的爸爸买药。
掩卷沉思,我知道了住在农村的人生活得很艰辛,他们只能靠种农作物来养家糊口,辛辛苦苦赚来微薄的钱,要想供孩子读书的确很难。我们住在城里,不愁吃,不愁穿,经济条件比农村好,生活幸福,我们要珍惜啊!
作为学生,父母为我选择了城里的好学校,供我上学,我们学校各方面的条件比农村学校好得多,我要珍惜,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卖米读后感4
一个十几岁的姑娘“琼宝”跟随母亲前去卖米,挑着六七十斤重的担子行走四五里的田间小路去赶场,母亲为了一斤米多卖几分钱和米贩子讨价还价,散场的时候她和母亲不得不把米又挑了回去,沉重的担子压在肩头,大米的重量与生活的不易相加,让十几岁的姑娘深深感受着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家境贫寒,让一个十几岁的生命从小就背负起了生活的重负。
物质匮乏的年代,穷苦的家庭出身给人们烙下了缺衣少食的印痕,时代发展向前,但年少时生活的不易与艰难几乎压弯了活着的脊梁,此生对物质的追求便成了一切的基础。
每个人都在自己儿时的经历中汲取了最为本质与深刻的影响,印在自己此刻和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上。
如果不是在贫困生活中走过的人,大概永远无法理解这种心情。
因为穷,穷到骨子里,所以会格外计较那几分钱、几毛钱。有时候,往往因为这样的计较,而丧失更好的机会,或者造成更大的损失,但是没有别的办法。
一直以为自己认知不够,为什么别人很早就能做出的`决定,而我过了好多年才能想明白。大概是因为从小家境贫寒的孩子,先忙着努力摆脱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忙着努力适应市民的角色,忙着改造“穷人思维”,下一步才能考虑自我提升。
你可以说是开化的晚,永远只有“穷人思维”,但对当时当下的人们而言,真的只会产生那样的认知、做那样的选择。
明白了这世界的残酷和温柔之后,希望我们依然能不放弃努力。
卖米读后感5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读卖米了。第一次读,感慨良多,没有思考,也不愿意去作思考,时隔许久,再来读这篇文章,感慨万千!
文章讲的是卖米,实际讲的是这一辈子,平淡朴实的故事,讲述了许许多多无奈的事情,人生从来都不易,成年人的世界更没有“容易”两个字,我们也倔强过,我们也不甘过,更曾努力过、拼搏过,可能结果还是无奈,无论是童年时还是长大后,可能都有一个人蒙在被子里伤心难过的时候,这并不丢脸,不尝尽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怎知生活;不看尽生活百态,如何继续温暖和热爱这个世界;卖米的作者是这样一个人,越是从苦难和磨砺中走出,越能珍惜生活越能体会到幸福,那是一种苦尽甘来的幸福,那是真正笑的灿烂的幸福!
乐观从来都不是傻乎乎的,是经历了许许多多,一样的坚定信念,努力克服,顽强和坚韧的'奋斗争取,即使失败了,也曾流过泪,有过伤痛,有过委屈,可还是乐观的!
在人生路上前行,家庭不幸也好,生活不顺也好,抗争过也好,最差又能怎么样?如同文章暗含的结尾一样,自己缓缓,第二天我们再来过!
做一个幸福的人,有担当的人,一个温暖世界的人,做一个其他人看到你就会觉得安心和开心的人!
第三篇:卖白菜读后感
《卖白菜》读后感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这段令人心酸的文字是感恩阅读系列《感恩生活》书中一篇莫言书写的名为《卖白菜》的文章中的一段小节。
一棵白菜,对阔绰的家庭而言,不过是饭桌上的调剂,登不了大席面,但对于贫苦人家的孩子,也许是新年的所有意义。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与母亲卖白菜时因自己多算了别人的钱而使白菜没能卖出去的经历。尽管孩子十分渴望在新年能吃上香喷喷的白菜饺子,但是贫穷的生活让这小小的盼望成为泡影。但儿时的记忆也许会鞭策作者一辈子。
在文章里,我们和作者一起体味着生活的酸楚。可是,在人们过着酒足饭饱的生活中,却经常忘记曾经的清贫。比如说,有人从星级酒店吃饱喝足出来后,看见路旁那些可怜的乞丐,不但不给予他们帮助,甚至还辱骂、殴打他们。这些人都忘记了,自己也是清贫出生。再比如说我们学校的学生,吃饭时只挑自己喜欢的菜来吃,不喜欢的便统统倒在泔水桶里。他们都忘记了那首《悯农》诗;忘记了自己在学校所交的高昂花费都是父母的血汗钱。
有一次,我和朋友在街上玩,无意间听到一对父子的对话。“爸爸,就给我15元钱吧,同学过生日,我总要意思一下的嘛!”儿子说。父亲叹了一口气:“你们同学怎么天天都过生日呀?唉,这„„”“可是同学们都送,我不送礼,多不好意思呀。”儿子恳求道,“爸,求求您了!”父亲无可奈何,只好从皮夹里抽出15元钱来,给了儿子。父亲的嘴里发出一阵叹息的声音:“唉„„如今的孩子,年纪轻轻就学会摆阔气,讲排场了。我们当年顶好就送一张自制的贺卡、书签什么的„„”
当我们离贫苦越来越远,富裕更能告诉我们前人的遭遇。生活真的来之不易,我们应当珍惜目前拥有的幸福生活。
点评:一篇名为《卖白菜》的文章,却让小作者有如此多的感慨。作者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写作自己的感受,而后深化主题。文章结构严谨,文笔流畅。
第四篇:《卖米》读后感
今日,妈妈找来一篇文章,名叫“卖米”,妈妈说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很感人,以往获得文学一等奖。作者飞花是一名来自湖南株洲的北大女高才生,英年早逝,年仅24岁。
这篇文章主要讲:一个农村的小姐姐,一家人都靠着种农作物换钱来过日子。有一次,她爸爸生病了,小姐姐只能和她妈妈把种出来的大米拿到集市上去卖。问的人很多,开始她妈妈想1。1元一斤卖出去,但商贩只肯出到1。08元一斤,米很好,看上的人也多,价格却始终是1。08元一斤,到后面人越来越少,她妈妈想着要不就1。08元一斤卖了算了,可商贩这时候却最多出到1。05元一斤,由于价格没有谈拢,她和妈妈虽然顶着烈日、饿着肚子守到天黑也没有把大米卖出去。最终只能把150多斤重的大米再挑回家。回去的路上,小姐姐懂事的选择重的那担米,结果滑了一下,米撒在了地上,想到生病的爸爸,她捡起地上的米继续回家。第二天一早,小姐姐和妈妈又去另一个地方卖米。
这篇文章写得太真实了,看了这篇文章不禁让我想起,以前妈妈给我讲过外公外婆的故事——妈妈出生在农村,外公外婆有四个孩子,出了三个女大学生和一个高中生,在外公那个村、那个乡都是有名的。在妈妈生活的地方,普遍重男轻女,女孩子基本初中毕业就会去广东打工,然后早早结婚生子。
外公外婆为了让孩子多受点教育,他们种了十几亩水稻、养了几个水塘的鱼、养了很多头猪,还种了很多烤烟。每一天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很是辛苦。每年的秋天,外公都会挑起秋收后的大米担到县城去卖。从外公老家到县城有二十多公里。天不亮,外公就得出发,走几个小时的路,东西都舍不得吃一点。有时候行情好,能够卖个好价钱,有时候只能便宜的卖出。
妈妈告诉我,她们的学生时代有做不完的农活,每一天放学后都要去田里帮着做事。晚上经常没有电,几姊妹就围着煤油灯看书、写作业。之后姨妈、妈妈、小姨接二连三的考上了大学,一个学期五千多的学费,但外公外婆不管多艰辛,都没有让她们辍学。每每妈妈说到外公外婆都是无限的敬意!
生活的苦仅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因为之前的劳累,外公外婆的身体都不太好。前几年外公还做了支架手术,外婆也是高血压、高血脂,每年春季还会风湿关节炎,走路都很困难。所以妈妈毅然回到了郴州,期望能够就近照顾他们。
不论是《卖米》的故事,还是外公外婆的故事,生活在被电子产品、游乐设施包围的我确实无法感同身受。难以想象,有些人只是简单的生活,就已经花光了身上所有的力气。“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于一家人来说,每一粒米都应当珍惜,都来之不易,是生存下去的力气。读完后才明白,生活不易,忆苦思甜,我懂得了感恩和珍惜此刻的完美生活!淳朴、勤劳、勇敢、坚强的品格感染了我,也将激励着我不断成长,好好学习。
第五篇:《卖油翁》读后感
《卖油翁》这个故事向人们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古代有个叫陈尧咨的人,擅长射箭,以此自矜。而卖油翁只略表赞许。他把一个油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将油通过钱孔灌入葫芦中,钱孔却不曾溅上一滴油。真可谓妙哉。陈尧咨的超人本领和卖油翁的绝技,是天生就有的吗?非也。卖油翁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的确,老农能辨别风云,善治理田地;演员翩翩起舞,表演精彩动人;雕塑家的作品玲珑精巧,形象逼真;诗人的作品脍炙人口,耐人寻味;……人们总会向他们发出各种赞叹;了不起啊,了不起啊!岂知所有这些,哪一样不是长期经验的积累,日夜苦练的结晶。当今,有一些青年人自暴自弃,既不钻研业务,又不虚心求教,他们总是这样叹息:“我太笨了,能混碗饭吃也就够了。”他们真的笨吗?非也。他们谈起服装发式来头头是道;织的毛衣,称得上是艺术品;玩起扑克来,谁也比不过他的机智灵活。这也可谓:“无他,唯手熟尔。”若是他们把这些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为四个现代化也如此钻研,那结果该是如何呢?本领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经过勤奋的劳动才能获得,此所谓:“业精于勤。”年轻人精力充沛,只要肯下功夫,钻一门学问,经过长期的努力,一定会熟练掌握它的奥秘,应用自如的。这也是《卖油翁》给人的启示。评析:一篇读后感,开篇就点明了作者读后的感受——“熟能生巧”,并通过举例来证明了这一观点,有理有据,内容充实,希望作者能象自己所写的“业精于勤”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