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幼学琼林读后感
幼学琼林读后感
幼学琼林读后感《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原着是明代的程登吉,清人邹圣脉做了增补,后改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这本书囊括了当时的自然知识、历史传说、生活常识,可以称得上一部微型的百科全书。
五年级新学期开始,我发下了一本新书名字叫《幼学琼林》,我迫不及得地翻开这本书看,发现它既不是寓言故事也不是童话故事,充满了陌生感,好多字不知道其读音,好多句不知道其意思,挫败感油然而生,我就把书放在了一边,便失去了读它的兴趣。
直到有一天,我参加学校的一个班会活动,要在全校师生面前朗读幼学琼林,老师对我提出了高要求,为了完成任务我做了充足准备,先把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后注上拼音,再把原文、注释、译文相互对照着仔细地阅读着、理解着,我慢慢地发现我如同置身于中华古国悠悠的文明长廊中,举凡天文地理、衣食住行、制作技艺、神仙传说,在幼学琼林中无不涉及,的'确不愧有“琼林”之美誉。
通过阅读《幼学琼林》使我掌握了书中许多成语故事,而且还知道其出处,以后运用这些成语时一定是轻车熟路。班门弄斧,不知分量;小过必察,谓之吹毛求疵;乘患相攻,谓之落井下石;将进好处,曰渐入佳境;无端倨傲,曰旁若无人,书中上千个成语典故,令人眼界大开,极具吸引力。
书中勾勒出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寓意深刻。有的代表着伟大的母爱、有的代表着忠孝、有的代表着英雄气节、有的代表着勇敢,这些精神鼓舞着我、激励着我、指引着我的学习与成长,一股向上的正能量终生与我相伴,让我受益终生。()慈母望子,倚门倚闾,我仿佛看见一位慈祥的母亲倚在门前,盼望着儿子平安归来;韩信受跨下之辱,张良有进履之谦,我仿佛看到了两位忍辱负重终成大将的两位志士;无面见江东,项羽羞归故里,我被项羽的英雄气概所折服,至若缇萦上书而救父,卢氏冒刃而卫姑,我被她们的勇敢孝顺而感动。
通过阅读学习《幼学琼林》,我们收获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树立了信念,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来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篇2:《幼学琼林》读后感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原着是明代的程登吉,清人邹圣脉做了增补,后改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这本书囊括了当时的自然知识、历史传说、生活常识,可以称得上一部微型的百科全书。
五年级新学期开始,我发下了一本新书名字叫《幼学琼林》,我迫不及得地翻开这本书看,发现它既不是寓言故事也不是童话故事,充满了陌生感,好多字不知道其读音,好多句不知道其意思,挫败感油然而生,我就把书放在了一边,便失去了读它的兴趣。
直到有一天,我参加学校的一个班会活动,要在全校师生面前朗读幼学琼林,老师对我提出了高要求,为了完成任务我做了充足准备,先把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后注上拼音,再把原文、注释、译文相互对照着仔细地阅读着、理解着,我慢慢地发现我如同置身于中华古国悠悠的文明长廊中,举凡天文地理、衣食住行、制作技艺、神仙传说,在幼学琼林中无不涉及,的确不愧有“琼林”之美誉。
通过阅读《幼学琼林》使我掌握了书中许多成语故事,而且还知道其出处,以后运用这些成语时一定是轻车熟路。班门弄斧,不知分量;小过必察,谓之吹毛求疵;乘患相攻,谓之落井下石;将进好处,曰渐入佳境;无端倨傲,曰旁若无人,书中上千个成语典故,令人眼界大开,极具吸引力。
书中勾勒出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寓意深刻。有的代表着伟大的母爱、有的代表着忠孝、有的代表着英雄气节、有的代表着勇敢,这些精神鼓舞着我、激励着我、指引着我的学习与成长,一股向上的正能量终生与我相伴,让我受益终生。()慈母望子,倚门倚闾,我仿佛看见一位慈祥的母亲倚在门前,盼望着儿子平安归来;韩信受跨下之辱,张良有进履之谦,我仿佛看到了两位忍辱负重终成大将的两位志士;无面见江东,项羽羞归故里,我被项羽的英雄气概所折服,至若缇萦上书而救父,卢氏冒刃而卫姑,我被她们的勇敢孝顺而感动。
通过阅读学习《幼学琼林》,我们收获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树立了信念,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来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篇3:《幼学琼林》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幼学琼林》。小的时候这本书是我的睡前小故事,妈妈讲,我听,朦朦胧胧地知道了一些历史故事。现在我认识字了,自己读起这本书,另有一番收获,懂得了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理解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幼学琼林》初为明人程登吉编著,全书分为四卷,涉及天文地理、岁月时辰、朝廷内务、文臣武职、家庭婚姻、亲眷有朋、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内容,如一幅长长的画卷,集中展示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各个侧面。中国一直流传一句话: 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连一代伟人毛泽东也能熟背《幼学琼林》,足见《幼学琼林》的影响力之大。
读完这本书,我首先了解了许多历史人物和他们的故事。“无面见江东,项羽羞归故里”,我为项羽壮怀激烈的英雄气概所折服;“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我知道了做人要有傲骨,要做品德高尚的人;“韶华不再,吾辈须当惜阴”,我为匡衡珍惜时间的行为所感动,体会到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真正含义……
其次书里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介绍,可以让我们掌握了不少的成语典故和四字词语,对我们今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其中有杞人忧天、少见多怪、精卫填海、朝三暮四、前倨后恭、凿壁偷光、毛遂自荐、言过其实、破釜沉舟、盲人摸象、刻舟求剑、前车之鉴、饮水思源、才高八斗等等。另外我还了解了一些民俗,如牛郎织女、正月十五画门神、端午节的传说、重阳登高等。
最后书里展示的处事哲...
篇4:《幼学琼林》读后感
在《幼学琼林》这本书里面有一章师生的内容,它讲了师傅和弟子之间的感情,比如毛主席和他的老师,华罗庚和他的老师之间的感情......
长大成名之后必须感谢老师。“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位弟子优于师傅”,这些话的意思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吧!
我还用“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来形容师生的关系,它的意思是,几个人中,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他就可以当我的老师。
篇5:《幼学琼林 》读后感
《幼学琼林》被古人称为“小型百科全书”。书名中的“琼林”二字有两层意思:一是源于唐代皇家内库琼林库,寓意本书堪称典故宝库;二是源于宋代皇帝设宴款待新科进士的琼林苑,寓意学童早日金榜题名。
因为这本书的原名是《幼学须知》,所以它可以告诉我们许多道理,比如:“两刖卞和之足”告诉我们,不要总觉得自己说得一定是对的,也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披星戴月,谓早夜之奔驰;沐雨栉风,谓风尘之劳苦”中的“披星戴月”和“沐雨栉风”都被用来形容人辛苦劳作,所以我们从小就应该养成不懒惰的好习惯;“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日”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不能不自量力,但还是应该给自己更多的挑战!
这本书里的每一句话几乎都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想:如果一个人能符合这本书的`全部道理,那么这个人肯定是一个品学兼优的人。
篇6:《幼学琼林》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幼学琼林》。小的时候这本书是我的睡前小故事,妈妈讲,我听,朦朦胧胧地知道了一些历史故事。现在我认识字了,自己读起这本书,另有一番收获,懂得了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理解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幼学琼林》初为明人程登吉编著,全书分为四卷,涉及天文地理、岁月时辰、朝廷内务、文臣武职、家庭婚姻、亲眷有朋、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内容,如一幅长长的画卷,集中展示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各个侧面。中国一直流传一句话: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连一代伟人毛泽东也能熟背《幼学琼林》,足见《幼学琼林》的影响力之大。
读完这本书,我首先了解了许多历史人物和他们的故事。“无面见江东,项羽羞归故里”,我为项羽壮怀激烈的英雄气概所折服;“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我知道了做人要有傲骨,要做品德高尚的人;“韶华不再,吾辈须当惜阴”,我为匡衡珍惜时间的行为所感动,体会到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真正含义……
其次书里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介绍,可以让我们掌握了不少的成语典故和四字词语,对我们今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其中有杞人忧天、少见多怪、精卫填海、朝三暮四、前倨后恭、凿壁偷光、毛遂自荐、言过其实、破釜沉舟、盲人摸象、刻舟求剑、前车之鉴、饮水思源、才高八斗等等。另外我还了解了一些民俗,如牛郎织女、正月十五画门神、端午节的传说、重阳登高等。
最后书里展示的处事哲学让我受益匪浅。“精卫填海”告诉我们做事要有不畏艰难、坚韧不拔、不达目的是不罢休的执著精神;“朱熹拜师求学”告诉我们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只有虚心好学,向人请教,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状元可丢,朋友不能弃”告诉我们在世界上最值得珍惜拥有的不是官禄,而是情义。“唾面自干”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一颗宽广的心,一定能取得他人的敬重。“曹操不违生死约”展示给我们“守诺如金”的高尚品德。
书中的精彩篇章不胜枚举,令我如同置身于悠悠中华古代文化的长廊中。
篇7:《幼学琼林 》读后感
怀着好奇的心态,我也翻开了这本书。《幼学琼林》的内容十分丰富,开篇讲到了天文地理知识,尽管其中有些认识在现在看来已经显得朴素粗浅,但也算是总结了古人对世界的认识。历代简史、君臣父子、家庭伦常、文史名人、衣食住行、鬼神传说等等传统文化知识的大部分内容都在这本书中有所体现,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古典文化的集萃,是一部微型的百科全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知识必不可少。从书中,可以深刻感受到知识分子对后辈的殷切期望。内容上,《幼学琼林》力求兼容并包,形式上,此书对仗工整,简洁优美。
书中既有文化精华,也有封建糟粕,诸如“牝鸡司晨,比妇人之预事”这样的封建思想,以及曾子因蒸梨不熟便离弃妻子,却被赞美为全心尽孝等等不尊重女性独立地位的言论。阅读古典作品,以批判继承的心态去选择性学习,方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收效。
篇8:《幼学琼林 》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读的好书是《幼学琼林》,全书共四卷,从天文地理、历史人物、典章制度到婚姻家庭、风俗礼仪和鸟兽花木等方面来写的。最初此书称《幼学须知》又叫《成语考》、《故事寻源》编著者是明朝的程登吉,清朝嘉庆年间经邹圣脉补充。
《幼学琼林》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故事和道理。如:“年”的传说使我了解了很多的知识。传说很久以前,每到大年三十的夜晚,“年”兽都要去村中吃人,人们为了避免“年”兽的袭击,每年的大年三十都要逃到山上躲避。有一年的大年三十,有个人经过村子,了解此事后留了下来,到了夜晚时分,“年”兽又来到了村庄,此时村中灯火通明,并响起了噼呖啪啦的鞭炮声,把“年”兽吓的魂飞魄散,狼狈地逃窜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声。从那以后每年的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光通明、守更待岁。
还有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告诉我们,朋友间心心相印、志同道合,这些都是朋友关系的理想状态,正因为其难得才特别的珍贵,我们要更加的珍惜友情,好好对待朋友。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蒙学读本之一,我一定要认真读这本书,从书中找到更多的知识,大家不妨也去看看。
篇9:《幼学琼林》读后感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原着是明代的程登吉,清人邹圣脉做了增补,后改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这本书囊括了当时的自然知识、历史传说、生活常识,可以称得上一部微型的百科全书。
五年级新学期开始,我发下了一本新书名字叫《幼学琼林》,我迫不及得地翻开这本书看,发现它既不是寓言故事也不是童话故事,充满了陌生感,好多字不知道其读音,好多句不知道其意思,挫败感油然而生,我就把书放在了一边,便失去了读它的兴趣。
直到有一天,我参加学校的一个班会活动,要在全校师生面前朗读幼学琼林,老师对我提出了高要求,为了完成任务我做了充足准备,先把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后注上拼音,再把原文、注释、译文相互对照着仔细地阅读着、理解着,我慢慢地发现我如同置身于中华古国悠悠的文明长廊中,举凡天文地理、衣食住行、制作技艺、神仙传说,在幼学琼林中无不涉及,的确不愧有“琼林”之美誉。
通过阅读《幼学琼林》使我掌握了书中许多成语故事,而且还知道其出处,以后运用这些成语时一定是轻车熟路。班门弄斧,不知分量;小过必察,谓之吹毛求疵;乘患相攻,谓之落井下石;将进好处,曰渐入佳境;无端倨傲,曰旁若无人,书中上千个成语典故,令人眼界大开,极具吸引力。
书中勾勒出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寓意深刻。有的代表着伟大的母爱、有的代表着忠孝、有的代表着英雄气节、有的代表着勇敢,这些精神鼓舞着我、激励着我、指引着我的学习与成长,一股向上的正能量终生与我相伴,让我受益终生。慈母望子,倚门倚闾,我仿佛看见一位慈祥的母亲倚在门前,盼望着儿子平安归来;韩信受跨下之辱,张良有进履之谦,我仿佛看到了两位忍辱负重终成大将的两位志士;无面见江东,项羽羞归故里,我被项羽的英雄气概所折服,至若缇萦上书而救父,卢氏冒刃而卫姑,我被她们的勇敢孝顺而感动。
篇10:《幼学琼林》读后感
《幼学琼林》内容概要:《幼学琼林》初为明人登吉编著,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人邹圣脉作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本书对从该名著中精选出来的部分予以译注,译文力求准确、畅通,免去了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适应快节奏的时代,使读者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运用……
《幼学琼林》读后感,来自卓越亚马逊网友:我的童年,是与《治家格言》连在一起的。小时侯,我住在爷爷家,他家的墙上挂着两个很大的条幅。起初,我只是觉得那上面的毛笔字写得很好看,因为我认不了几个字;后来,爷爷教我认识了上面的字,《治家格言》从此成为了我的启蒙。那上面的字,也在我的头脑中留下了一生难以磨灭的印象:“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在今年暑假的读书活动中,我又一次认真诵读了这本书,对它的深刻含义有了更深的了解,渐渐明白了爷爷挂的条幅的含义。爷爷一生克勤克俭,为人忠厚老实,街坊四邻口碑很好,这都与他的良好的修养有关。耳濡目染,我也受到了熏陶。细细研读,确实收获不少。其中的许多持家之道,对于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来说,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里告诉我们的是勤俭节约的道理。现如今的孩子都是家中之宝,每天花钱没有节制不说,还随便浪费。我就亲眼见到在利客来的肯德基店里,一个小朋友让家长用25元钱买了两份炸鸡,他只吃了一半就扔了,而他的家长只在旁边陪坐着,一点也舍不得吃。看到这一切,我的心揪得很紧:他不懂节约,难道家长也不懂吗?这样长大的一代,怎么能担当起振兴中华的重任!试想一下,农民种地是多么不易啊,25元钱能买多少小麦?够小朋友吃一个月的了;工人纺织多么辛苦,工作劳累不说,还面临下岗的威胁,况且,美国和欧盟还为中国的纺织品设限,纺织业也不容易呀!《治家格言》虽然讲的是治家的道理,但没有小家哪来的大家?要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啊!为此,我建议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来读一读这本书。家治好了,社会也就安宁了,和谐社会的目标不就实现了吗?最后,让我……
幼学琼林的读后感,来自京东网的网友:最近看文言文的书较多,自以为有一定的基础,还能应付一般的知识,等到在书店见到这本《幼学琼林》时,大概翻了翻,就知道应该拥有一本这样的书,如同盖楼一样,这是打地基的书。回家就在当当网上订购了这书,受到货后(迄今为止,在当当订书,还没有发现质量问题),回家翻开来看,才知道自己需要补充的知识是多么的多。就说一个例子吧,不知道在哪本书里看到“如夫人”这个称谓,感觉怪怪的,估计这个人姓“如”吧,就是姓如,也应该在夫人面前加丈夫的姓啊。看了幼学琼林之后,才明白“如夫人”原来就是妾的意思。里面讲述了很多常识,也许在古代是常识,但是放在今天确实是一门学问了。所以,个人认为,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备这样一本书,平时翻翻,总会有收获的,如果你有子女正在上小学、初中或者高中,那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了……
篇11:《幼学琼林》读后感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之一的优秀读物,《幼学琼林》如一幅长长的画卷,从天文、地理、鸟兽、花木、人事等各个方面集中展示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各个侧面,令我如同置身于中华古国悠悠的文明长廊中。漫步在文史科第中,穿越于人事天地间,从中国传统文明所留给我们的许多细节之中,我读到了人类生活、思想的方方面面,以最真实的方式去触及那些历史所沉淀下来的精华。
书中的精彩篇章不胜枚举,而其中所勾勒出的历史人物,令我犹为印象深刻,只须寥寥数字,生动的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其工整的对仗,古意盎然的插画,更衬托出人物与历史最完美的融合,读来令人回肠荡气。“韩信受胯下之辱;张良有进履之谦”,我看到了“忍辱终成大将”的两位志士形象;“无面见江东,项羽羞归故里”,我为项羽壮怀激烈的英雄气概所折服,这个“一去兮不复返”的“壮士”,终使乌江之水也为之呜咽,浊浪翻腾的波涛仿佛见证了他高贵的死亡;“卫将军一举而朔庭空,仗剑洗刘家日月;薛总管三箭而天山定,弯弓造李氏乾坤”,只言片语,便让我领略到一代俊杰的雄韬伟略,策马疆场的大将风范一览无余;“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羞与哙为伍,韩信降作淮阴”,我眼际浮现出韩信出身贫寒却心存高贵、志争上流的武将形象,不免为他助刘邦夺得天下,却最终被降为淮阴侯的遭遇感叹造化弄人。
除此之外,书中所搜集的许多历史资料,更是涉猎到古代宫廷生活、文化生活的各个侧面,将其完整地呈现在了我的面前,令我不由感到自己以往的见识浅薄,所知甚少,庆幸这原是幼儿启蒙读物的书弥补了我知识上的漏洞。“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这阴阳之道,原来早在古时便有了研究论述;“大圆乃天之号;阳德为日之称”,这天、日原来还有“大圆”、“阳德”之别称;“福建省属闽中;湖广地名三楚”,了解了今地古称,我更是如同置身于千年之前的中国古都,信步在碎石残垣之间,为中国悠远的文明而驻足留连??
小到宫廷器用饮食,大至人事天文地舆,《幼学琼林》就像是这样一个窗口,向我展现了多彩的中国文明与文化。我想,在这样一个外来文化泛滥的年代,其实真正的经典是少之又少,这个时代的艺术不能仅靠几部电影或者几首歌曲囊括,真正留存在人们心中具有永恒价值的,应该正是那些传承了几千年却日渐被人们所遗忘的传统文化吧!而从《幼学琼林》之中,我便窥到了人生的哲学,小小的一本书仿佛是整个时代的缩影,折射出大大的人类智慧,这“小小”与“大大”之间的距离,难道不需要我们用独到的眼光审视,用睿智的头脑权衡吗? 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似一朵盛开在历史与现实边缘的奇葩,那么《幼学琼林》,则涵盖了其中最华彩的篇章,值得我们去反复赏读,细细玩味其中真意。
我想用一个“全”字来概括这本书。这本书包括了古代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几乎是一本完整的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那么说:“读了《幼学琼林》走天下”也绝非溢美之辞了。全书分为四卷,卷一以自然现象(天文 地舆 岁时)朝廷官衔(朝廷 文臣 武职。卷二是介绍人与人间的关系(至亲 师友 婚姻)。卷三主要讲人事,以及与人有关的事物。卷四主要介绍文事如科举制度 花鸟草虫等。总之这本书介绍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同时包含历史名人的典籍掌故。同时浅显易懂,琅琅上口。
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我了解了我从前怎么也记不住的成语意义。比如“谢人过访,曰蓬荜生辉。”我想我是终于记住了这个成语。不会到了人家家里不会说“我的到来使你家蓬荜生辉了》”还有如“冀�S缺夫妻,相敬如宾。”
我想再不会对客人说“相敬如宾”了,那可是要闹大笑话的。再有“举案齐眉,梁鸿配孟光之贤”。当读《红楼梦》里的《枉凝眸》有一句“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我们再不会不知道“举案齐眉”出自哪里了。当然这样的成语不胜枚举,要想了解多多,那得我们一览全书了。
读完这本书,我还能了解一些地名知识。如“南京原为建业,金陵是其别名”,当读到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时,我们就会熟悉多了。我想五湖四海大家听说过吧!可是要问五湖是哪五湖时,不会人人知晓吧!是这么几个:“饶州之鄱阳,岳州之青草,洞州之丹阳,鄂州之洞庭,苏州之太湖”。还有介绍动物别名的,“鹅名舒望,鸭号家凫。”实不相瞒,当我读到这块儿,我就想将来要是给孩子取名字我要用“舒望”这两字。
这本书包含了一些哲学道理。如“命之修短有数,人之富贵在天。”“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原来古人是这么豁达,知人知命的一种完美诠释。又如“福寿康宁,固人之所欲;死之疾病,亦人所不能无。”这一句话道破了世人苦苦追寻的玄机。真实而无奈,真实,洞破的真实;无奈,无以排遣的无奈。我想这不是一个小孩子需要一时明白的,可是却是我们每一个人终其一生要去探寻的。 当然,生为古代读物,土生土长的古地土壤,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有一些过时的东西。比如悬在封建女子头上的一把刀---三从四德:“何为三从?从父,从夫,从子;何为四德?妇德,妇言,妇工,妇容”。又如:“王凝妻被牵,断臂投地;文叔妻誓志,引刀割鼻,比女之烈者。”在今天看来这简直是荒唐可笑嘛!被人拉一下胳膊就要砍去,照这个标准不知有多少女同胞要遭殃。还有那个文叔的妻子简直有毛病嘛,要表现志,就毁容简直不可理喻。这本是就实实在在的存在,大家怎么读呢?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总之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吧!赶快读读这本书吧!
篇12:《幼学琼林》读后感
早年在学习《三字经》的时候,我们就曾惊叹古时的人们学习果真是从娃娃抓起啊,那时的社会远没有现在的这般灯红酒绿,更没有这许多扰人心志的霓虹斑斓,人们的生活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就是一个极度缺乏的过程。更多的人只是希望图的三餐温饱,稍有些贤人傲骨,致力功名,寒窗苦读,只是终究,功成名就的是少数,更多的文人则是被历史掩埋。
或许是时代的缘故,那是的人们多是空有满腹经纶,却无处可施,现在的社会确是处处需要人才,但真正有才的却少之又少。事件无疑是一枚催人泪的炸药,想必那九泉下的文人墨客们只得长叹一声无奈了,处处皆是伤心。 然而,同样来源于古代的《幼学琼林》,一本没有多少人能记住作者名字的古籍再次给向我们这样的号称现代文明人致力的一击。不要说是现在的小孩子,就是那些拿着极高的文凭,甚至号称某某名校的某某教授一类的人物尚且不知道这些几经历史洗礼的经纶,汗颜哪,现代人的伶牙利剑眼看就要输给历史的文明。
童年,在现代人眼里,早已被附上“无忧无虑”的标签,如果问一个人什么样的童年是好的,那么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说是“快乐的,没有烦恼的”童年才是好的童年,终究,人们忘了,正确的成长才是童年的根基。我想古人们学《三字经》的年级时,我们现在的人更多的还是在努力地思索如何才能吃到妈妈手上的那块糖,而当古人们游弋于诸如《幼学琼林》的经典中时,恐怕现在的人还在咿呀念字,却依旧发音不准,写字更是天方夜谭。
现代人在孩子童年的时候给予白班的呵护,不加导入,却在孩子稍有记忆的时候强加不止,逼的孩子们一个个惊讶于大人们的转变而残喘不已。早在孩子本该树立观念的时候,我们的家长却怕那还不知情的孩子接受不了,却不知当他们在孩子毫无兴趣的时候却推进大人们争夺脸面的时候,更可笑的事还打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荒唐口号。既为人,首先自然是要学会如何做人,一味的以为既有所长,凤毛菱角才是做人之道便是我们现在家长的心之所向。
而这个时代的孩子,看似在寻找着快乐丰富的童年,实际上却是实践着家长们不曾完成的梦,现在孩子的童年,更多是在照着父辈们的意向逼迫的走着。 现代社会中的孩子,被各种所谓的身体技能左右着,却无人识得为人处事的深意,就像那许多的自诩是学富五车的“人才”们,对于那些被前人们反复验证了千百年的道理却是不识一丁。我们的社会早已随着文明的进程远离了历史的轨迹,现代人的童年更是被现代的社会剥落了,剩下的不过是跟着时代的脚步亦步亦趋罢了。
篇13:《幼学琼林》读后感
寒假,我读了半本《幼学琼林》。这本书是明朝程登吉编写的。它是一本古代的百科全书。全书分四卷,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有。因此,有句俗语流传至今:“读了《增广贤文》会说话,读了《幼学琼林》走天下。”
读了这本书,我收获良多:古人称钱为“孔方兄”“阿堵物”;文字的创造者是仓颉;古代四大美女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孙策和周瑜从小一起长大,古人称为“总角之好”......
读到“牛女两宿,惟七夕一相逢。”我仿佛看见农历七月初七夜晚,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读到“锦心绣口,李太白之文章;铁画银钩,王羲之之字法。”我仿佛看到诗仙李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写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书圣王羲之手挥大毫,写下了刚劲有力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它讲的是宋朝著名学者杨时和学友游酢一起到老师程颐家求教,发现老师正坐在书桌旁打瞌睡。杨时和游酢就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外等候。老师醒来时,门外的积雪已有一尺多深,杨游两人身上也积满了雪。
看完“程门立雪”这个故事,我被杨时和游酢尊师重教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老师教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老师一天天变老,我们一天天长大,我们要尊敬老师,关心老师,并虚心求学。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能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