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缘 读后感

时间:2019-05-11 22:03: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边缘 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边缘 读后感》。

第一篇:在边缘 读后感

读后感

在学习了近一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后,按照马克思老师的精心推荐,我阅读了由威尔·赫顿,安东尼·吉登斯撰写的《在边缘:全球资本主义生活》。读完这本书我深有感触,感想良多啊!《在边缘:全球资本主义生活》这本书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资本主义在经历了20世纪的种种挑战后,以更强壮的姿态进入了21世纪。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支配力量,资本主义在新世纪还会遇上强有力的竞争者吗?每一代人都相信自己生活在巨大的变迁之中,我们这一代人也不例外。为当下变迁赋予力量和动力的,是在“全球化”这一术语总括之下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变迁。非凡的技术创新相互作用,再加上这些创新在全球资本主义驱动下产生的世界性影响,这一切让今天的变迁具有了特别的复杂性。其速度、不可避免的特性以及力量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边缘:全球资本主义生活》所汇集的文章和讨论,试图对这一变迁进行评估。其风险和机遇的规模及性质显然都产生了巨大的飞跃。

在这本书中有一段话我尤其的喜欢,他深刻有力地将反对控制资本的由来归为三类:“原教旨主义”的观点;第二种观点主要讨论是,是否真的有必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行动。第三种观点围绕电子网络时代里类似这种控制的技术是否可行;在《在边缘:全球资本主义生活》这本书中,它是这样说的:“总的来说,反对控制资本的说法主要来源于三种论点。首先是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不受限制的自由是资本的基本权利。面对自由运行的资本主义所造成的破坏,这一论调正在丧失其根据。我们的前辈曾经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尝到过这种破坏的苦头。现在由于网络技术和全球腐败堕落,这种破坏性被进一步放大了。第二种观点主要讨论是,是否真的有必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行动,至少在七国集团成员及其附属网络中建立起一个新的管制框架架。技术性的建议数目繁多,其中一些建议在本书中亦有讨论,因此我不会再给读者增加额外的负担。第三种观点围绕电子网络时代里类似这种控制的技术是否可行。我的那些计算机科学家同事声言,由于新电子技术功能多样且十分准确,一个全球管制环境在技术上是可能的。”我个人觉得他归纳的既精炼又准确,再看了这句话后,我有了深刻的共鸣,正是读到这里,让我有了很大的兴趣,让我一口气将这本书读完了。

《在边缘:全球资本主义生活》这本书中有这样的六个章节,我想轨道一起来说一下我的看法。这六个章节分别如下:1信息技术和全球资本主义;2全球金融的海洋;3新的全球金融框架;4不平等与全球经济;5处于边缘的世界;6全球经济中的政府角色。

这六章虽然各有侧重点,但我觉得都是主要根据经济或者是从政治角度来归纳本书所谓的“变化”,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主要包括:

积极的政府管制(集中于国家的金融政策)

超越民族国家的整体治理(国际组织对全球和环境负责任的条款)

很明显,这一部分的作者们的注意力都集中于金融市场。对于经济危机而言,金融危机正是暴风眼。然而相对于以往局限在国家内的经济危机来说,这样一场亚洲金融风暴似乎预示着一种全球瘟疫的潜在可能。如果说投资过热和经济泡沫正是危机的来源,那么这样的国际间信息不均衡就非一国的政策管制所能够避免。对游资进行征税,在这个解除壁垒的年代对某一国家来说并不是可行的办法。这些都在呼唤一种国际性的宏观调控,然而IMF或者WTO当然担当不起!欧盟是个先行者,但迄今为止,对我而言欧洲宪法仿佛还是传说。问题还是被丢给了国家自己,首先要在无法拒绝开放的国际情况下保护自己的金融市场。

如果我们认为当下社会变迁的步伐是惊人的,那么在这些变迁中,妇女地位的改变是最彻底时--而正是在本世纪的头25年里,妇女从作为男性的财产到获得投票权,她们的地位获得了最迅速、最戏剧性的改变。我们并不是惟一生活在变迁中的一代人。但是不管以前发生了什么,现在的一种说法仍然是对的,即新的世纪开始于一个一切事情似乎都不确定的时刻。为当下变迁赋予力量和动力的,是在“全球化”这一术语总括之下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变迁。非凡的技术创新相互作用,再加上这些创新在全球资本主义的驱动下产生的世界性影 1

响,这一切让今天的变迁具有了特别的复杂性。其速度、不可避免的特性以及力量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促使我想到了全球资本主义深陷的5大危机。经济、社会、政治、生态和地缘政治。这当然不是我能归纳出来的,这是由外联社发表在新华网上的。发表上尖锐指出上世纪 50年代,以下四点因素制约和损害了资本主义利润的获取:1.工资。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地缘政治局势及其社会斗争的影响下,二战后这些国家的工资水平普遍提高,而且这一趋势得到了保持。2.技术。作为与资本主义对手竞争的需要,为了提高生产率,技术以利润的来源——劳动为代价得到了发展。3.自然。不断扩大生产和不断上涨的资本劳动比率导致了原材料和能源资源的匮乏,继而造成成本增加。污染和清除废弃物也造成了生产成本的提高。4.税收。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得到充分发展,这是不可逆转的,但却是以税收增加为代价。

每个资本家都试图支付尽可能低的工资,创造最大化的利润,这是无可厚非的自然规律。但是,由于所有工人的工资总和构成了消费(购买力)的基础,于是产生了一个矛盾:在生产最大化的同时,消费水平却出现下降。因此生产的过剩危机便频繁发生。

为了能摆脱长期利润率减少的趋势,资本主义至少已经试验了五条“逃生之路”,但都不成功,而且适得其反,矛盾反而加剧了。但是资本主义却还在继续验证这些路线,它们分别是是:

1. 新自由主义2.全球化3.债务4.财政爆炸5.美国的军事扩张

因此,资本主义最根本的特质--追逐利润及其无休止的积累正危在旦夕!

下面就由我来许个例子:最偏远的亚洲地区的农夫,可能也会和欧洲的消费者一样,受到美国中西部转基因小麦种植的影响。某些巨型企业(它们的营业额使世界上除了十几个国家以外的所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形见绌)可以在全球范围使用最新技术——无论是移动电话领域还是生物科技领域的新技术。就在大约一年以前,世界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之一孟山都(Moms2nto)公司仍拥有稳固的市场地位。但肇始于欧洲并蔓延到全世界的抗议运动完全改变了这一切。到19四年11月,孟山都公司已经有人在谈论要抛弃其农业化学分公司,该公司市场价值已经跌落至几乎为零。汇集了全球通讯进步的市场资本主义构成了所有这些变迁的传送体系。市场资本主义作为世界组织其经济和社会的手段,已经变得势不可挡。共产主义有一个未曾被人歌颂过的价值,那就是:在共产主义与其敌人争夺意识形态斗争的胜利时,它迫使资本主义祛除了自身相对残忍的部分。苏联的垮台使得一种更强硬、更严酷、也更为全球化的资本主义重新兴起。但是从这个新世界里也可以获得重大的机会和好处。在亚洲以及在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之快达到了早先无法想像的程度。能够进入资本市场以及国外市场、外国投资带来技术转移、信息的自由传播,这些因素(常常还要加上对人力资本进行的明智的公共投资)共同促进了迅速的工业化以及生活标准的急剧提高!

美国乔治索罗斯曾在《全球资本主义危机与中国》一文中提到一样一段话,我特意摘下来与大家共勉:“但身为一个市场参与者,我要维持心态的开放。我要强调的是,除非我们认清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是有缺陷的,并且及时行动来匡正在这些缺陷,否则一定会为其缺陷付出代价,不是这次,就是下次。我现在就可以说出危机的最后阶段,它一定就是政治危机。本土性的政治连动将发生于各国境内,这些运动将设法驱逐跨国公司,并收回“国家”的财富。有些类似义和团造反的运动也许会成功,这些成功会动摇对金融市场的信心,产生自动的下坠过程。这种情形这一次不发生,就是下一次。”全球资本主义危机真的是法人深思啊,到底人类盖在改革的道路上采取什么手段才能让损失降到最小,或者是说,怎样才能让全球经济安然的度过这次的危机呢,虽然有很多人认为度过经济危机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说经济危机将会是一种永无止境的循环,但是要怎样让中国在经济危机中站住脚跟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啊。当今社会的经济情况形成了一种以美国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情势,那么中国要怎样做才能保证在经济全球化这一场比赛中,获得胜利呢,这绝对不是我几句话能说得清楚的了,在此就不做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了。

近来,有西方官员和学者争相指责中国推行“国家资本主义”,称中国支持国有企业垄断资源、挤压外资发展空间、进行不公平竞争,要求限制中国国企进行跨国经营!?

在我看来啊,这种言论从根本上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中国实行的不是“国家资本主义”,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种制度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符合当前中国的发展阶段,符合中国老百姓的利益。中国的市场经济仍处于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国资与民资的关系将更加协调,发展成果更能造福于民。

其次,中国不支持国内企业谋取垄断利益。中国对外资一视同仁。

中国政府致力于营造公开、透明、公平的市场和法治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越来越多外资把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设在中国。中国市场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市场”已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首要决定因素。在华美国商会一项调查显示,39%的美国企业认为在华利润率高于世界其他任何地方。对外贸易与合作方面,中国不刻意追求顺差,中国努力扩大进口,却受到某些国家出口管制的制约。中国在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方面的表现不亚于一些发达国家,甚至更出色。中国在核能、高铁、航天、石化等关键领域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一批民企却被无端拒绝进入某些“自由国家”的某些非敏感行业。

指责中国搞“国家资本主义”、要求限制中国国企,反映了国际上有一部分人仍不愿接受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整体竞争力大幅提升这个事实,企图通过泼冷水、扣帽子、下套子为中国发展设置障碍。但他们忽视了关键一点,那就是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每年以超过20%的贡献率拉动世界经济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内,中国的进口总量将成为世界第一,消费品市场规模将达到5万亿美元,每年对外投资将超过1000亿美元。缺少了“中国动力”,世界经济列车也跑不快。通过炒作“国家资本主义”限制中国发展的做法既害人、又害己,注定是难以得逞的。着用行为极其之恶劣,令每一个有着爱国之心的中华儿女发指!

第二篇:峭壁边缘 读后感

从《峭壁边缘》我们应该看到什么?

——读《峭壁边缘》有感

20120800303 陈玉敏 管理五班

亨利 保尔森,美国前财政部长,入主财政部之前曾担任高盛集团的总裁。就是这本书《峭壁边缘》的作者。

读一本书,最先就是了解这个作者的生平事迹。因为一个人的经历阅历,往往奠定了他日后的成就和对这个世界带来的变化。查找他的事迹便发现,他出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镇的农场里,1964年就读于达特茅斯大学,也是美国常春藤名校最佳橄榄球手之一。大四那年他认识了温迪,温迪后来成为了保尔森的夫人。1968年,保尔森进入哈佛大学商学院获得MBA学位。在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期间,保尔森出任总统幕僚助理和白宫内务委员会成员。保尔森的得意之作,是自1999年担任高盛总裁所取得的成绩。任职期间他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金融高手之一,一度被美国媒体冠以“华尔街权力之王”的头衔。2006年,保尔森接替约翰 斯诺,担任美国财政部部长。在他担任美国财政部部长后,很快,保尔森就面临着一大考验:拯救峭壁边缘的金融系统。就像这本回忆录向我们诉说的一样,历史上的那段“非同寻常的动荡时期。”

正如我们在书中所看到的,保尔森在书中解读了当时一个接一个的惊心动魄的事件――从贝尔斯登,到两房,到雷曼、AIG、美林、华盛顿互助银行、美联银行,再到美洲银行和花旗集团等等。特别是作为危机发源地和中心,美国政府如何应对处置这次危机,保尔森的回忆录提供了最全面最真实的解释。他向我们描述了危机中深陷其境的感受还有试图去分辨一些教训,从以让后来者避免重蹈覆辙。保尔森回首金融危机尤自心有余悸,他在书中如此评点风雨飘摇中的华尔街:“在崩塌的保险公司巨头、奄奄一息的购物中心、濒临破产的银行和几乎破产的汽车公司之中,美国人民目睹着一个比一个软弱无力的机构,一个比一个步履蹒跚的机构。”

书中不仅仅只是保尔森个人的回忆,也包括了与美国总统布什、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现任财政部长盖特纳的会谈。在书中,保尔森真实记录了自己和奥巴马、麦凯恩以及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佩林的谈话。保尔森最后的印象是,奥巴马“一下子就理解了他的意思”,而佩林却对经济危机和救市计划毫无概念。这或许能说明保尔森所在的共和党为什么会在大选中落败。从保尔森的书迹中我也对这些领导人有了更不一样的了解与认识。

在这一本书中不难看出保尔森是个自由市场的支持者,他也为自己救助美国国际集团及其他华尔街公司的决定进行了辩护。他认为,对于自由市场的支持者来说,在换作任何其他时候,他都会对政府采取的干预措施感到深恶痛绝,而这场史无前例的危机可能瓦解现代金融系统,作为响应危机的第一道屏障,美国别无选择、必须出手救助银行。正如我们所接触到的金融知识一样,政府这个“看得见的手”在某些情况下能某种程度上地弥补市场调节的缺点,从而使经济的发展走向正轨。在干预市场的过程中,有几种方式的选择:一是直接拯救身处困境的金融巨头。稳定市场信心,从而使市场在稳定之后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到轨道。这种方式背后的价值观即政府是“救火员”,采取的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救援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尽管这些参与者往往不是受危机影响最深、度日艰难的人;二是直接给与危机受害者援助,比如直接向因房价下跌而面临“负资产”的房主提供临时信用支持或房价担保。这种方式背后的价值观是纳税人的钱必须用在纳税人身上,而不应该给那些银行家,投行。

书中提到,从理论的角度上来看,对于历来崇尚市场“自由竞争”理论的美国政府来说,选择对雷曼不加任何干涉,任由其被市场“优胜劣汰”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然而书中回忆的那几年以来的贝尔斯登、房地美、房利美来看,美国政府对大型金额机构多采取政策扶植,甚至以国有化的方式进行拯救,雷曼兄弟同样是华尔街重要的投行大鳄之一,却不能列入援助名单之中,不免有所唏嘘。从全文来看,我们看到的是在08年美国金融里的常规被一次又一次地打破。

此外,保尔森在《崩溃边缘》一书中透露了金融危机爆发时,世界各国所持的态度。保尔森认为,当美国金融面临崩溃,世界金融体系走向灾难的时候,作为美国盟友的英国却背叛了美国,而俄罗斯也在美国处于金融危机时幸灾乐祸。唯有中国人,却坚持不卖出美国债券,为美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做出了贡献。而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局的变化,保尔森也做了如实的记录。

除了书中主要讲的金融事件之外,从保尔森回忆的字里行间,还有他应对金融危机时的行动和感想,不难看出他是个不害怕面对恐惧和挫折,有着敏锐的金融嗅觉认知能力,执着,强硬,但不乏温情的人。正如保尔森所说,他拯救的金融世界曾处于峭壁边缘,但幸运的是,倔强的保尔森并没有让金融帝国坠入深渊。

著名经济学家胡祖六对《峭壁边缘》的评语中提到,保尔森是“美国建国以来最有中国情节的财长”。我觉得重要的一点是保尔森的回忆录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而正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就是:峭壁边缘中造成美国经济危机的幽灵也是否在中国游荡着?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许多人也包括我都在思考:这些事如果发生在中国呢?可能发生在中国吗?中国将来要为自己的金融变局支付怎样的代价呢?

第三篇:“峭壁的边缘”读后感

今天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应该把我看到过的书,写写读后感!不然随着时间了流逝和岁月的蹉跎,作者书中很多经典且发人深省的思想容易忘记,“峭壁的边缘”读后感。我想是对作者和知识的亵渎,略加个人思想的记录可以更加提升自身思想的生化。

近来由于工作的安排,闲来无事。翻阅我那可怜的小书堆,及其前些日子在亚马逊购买的几本书,还有几本未读,随性拿起一本翻阅观之。

作者亨利鲍尔森《峭壁的边缘》

内容讲述的是他在担任布什总统那届财长期间如何应对08金融危机的事情记录,虽是带有记录性质的纪实文学。但作者力争带领读者亲身经历了他一个有一个的危机处理,读后感《“峭壁的边缘”读后感》。情节紧凑内容流畅,对于我这个经济领域的初学者来说,受益匪浅。阐述的道理实在且不缺乏专业。

作者通过自身曾在金融投资银行的经历和站在国家的利益出发,透彻的讲述了整个美国由于次级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源和结果。

同时也让我在这部书中寻觅到了一条隐藏的线索,那就是其实金融危机对于整个社会可能是负面的,但不一定对每个人是负面的。在08的金融危急中,看到了一个个并购,这些大型的企业不也是在经历了危机之后吞噬对方,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寡头垄断地位。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或者决策者,冒险一定是必须得,但其实对于他们更重要得时资产的安全性。如果我们始终保证这个底线,我想很多的企业会避免覆灭的危机。

第四篇:“核心边缘理论”文献读后感

“核心边缘理论”文献读后感

摘要:本文主要以《核心边缘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述评》、《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结构模式与实际应用》、《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入境旅游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以陕西省为例》等几篇文献以及网络资料为主要阅读文献,综合梳理了核心-边缘理论的读后感。

一、理论基本概述

核心-边缘理论是1966年由美国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在其学术著作《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系统提出来的。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由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组成,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核心与边缘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核心居于统治地位,边缘在发展上依赖于核心。“核心——边缘”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必然伴随着经济空间结构的改变。通过区域结构的转变将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成熟阶段、空间相对均衡阶段。总体上,核心-边缘理论提供了一个关于区域空间结构和形态变化的解释模型。归纳起来这一理论主要阐释了“不平等关系”、“区域扩散”、“空间结构地位”和“共同发展”这四个基本问题。

该理论起源于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问题中, 世界上对“核心-边缘”理论的研究均侧重于国民经济的宏观角度, 主要是运用该理论模型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聚进行分析讨论。与之相比,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国内研究主要是将国外基本理论与改革开放的实践结合, 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对策性研究, 基本理论研究相对不足。我国学者的研究多为对该理论在假设条件上的变化调整或者扩展研究以及实证分析。对“核心-边缘”理论从开始的经济全球化、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讨论, 逐步向区域内部产业协调、区域之间相互协调研究转移。随着区域规划的发展,边缘化的概念被不断泛化,从刚开始在经济领域之间的讨论, 不断向各个领域如人口、阶层、行业、移民等延伸。

二、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中的意义

“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的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个区域旅游的发展中,运用“核心-边缘”理论中的“多层极核模式”比较常见,运用“单核模式”和“平行多核模式”相对较少。由于中国一个城市或地区内的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对于其中一个旅游资源中又会派生出若干个子资源,这样,就形成了“多层”、“核”的结构模型。

“多层极核模式”在发展的初期,“中心核”必须聚集各种旅游的要素,比如吃、住、行、游、购、娱。必须让“中心核”成为该区域内旅游的绝对中心。到了旅游发展的中期,由于“中心核”的旅游要素过度集聚,导致了旅游成本的上升。直至后期,过剩的旅游要素逐渐从中心城市向边缘区域扩散和转移, 这就会促使边缘区域景区景点逐渐开发, 交通与通讯等服务设施逐渐完善,旅游收入增长速度逐渐加快,甚至超过中心城市, 从而形成次级和再次级旅游发展核心。

当单个“多层级核模式”成功发展的同时,多个在地域上平行的“核心-边缘”体系区域,也会形成一种联动的发展效应。所以,在区域旅游规划中,核心景观或者核心功能服务区所组成的景观群落的规划至关重要。其不一定非得在地理上占据区域的中心,但必须是该区域功能中心,必须是该区域的精品。

三、实际应用解读

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种“都市旅游圈”构造。“都市旅游圈”是指在空间结构上运用“核心-边缘理论”的结构特征,形成由内向外的“都市中心旅游圈”、“环城游憩旅游圈”、“远郊休闲旅游圈”圈层结构。人流互换呈现出 “围城”效应。它带来的直接利益是在集聚了众多旅游资源的中心城发展不停滞的前提下,又促进了或者带动了原本旅游资源未被开发的中心城边缘地带的旅游发展。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该区域的旅游将会快速发展,并呈现“核心与边缘”共同发展的局面。

“核心-边缘”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实践与运用,映射了当前中国旅游发展的前景。在空间的尺度上,国内旅游将呈现短途旅游、由核心区域转向边缘区域的趋势。

以陕西省为例,利用核心—边缘理论研究了入境旅游区域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变及关键影响制约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陕西省入境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发育典型;西安市入境旅游规模首位度十分明显,处于陕西省入境旅游区域发展的核心支配地位,其他城市处于边缘地位;入境旅游区域空间结构呈核心集聚型,核心城市的极化效应明显;陕西省各城市资源禀赋、经济规模、航空运输条件、对外经济联系、旅游接待能力等是导致这种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的关键影响制约因素。

文章得出结论:

1、利用首位分布原理和位序-规模法则分析发现陕西省入境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发育典型,证明两者可以能够很好地用来揭示旅游。

2、陕西省入境旅游区域空间结构的核心集聚过程明显,同时旅游空间结构形态仍呈现核心集聚型的特征。总体而言,核心集聚、不均衡性仍是陕西省入境旅游的最主要特征。

3、经过相关分析发现,城市资源禀赋、经济规模、航空运输条件、对外经济联系、旅游接待能力等是陕西省入境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影响制约因素。城

市入境旅游业发展水平要想获得快速提高,必须高度重视这些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

四、个人心得

边缘区域与核心区域不只是控制和依赖的关系,它们之间形成的空间结构机制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目前案例最多的旅游规划。边缘地带潜在的效益和边缘效应的强弱得益于所属核心区域本身的属性和规模,边缘地带的形态与效益直接反映出相邻异质主体空间的性质与发展动向。

核心与边缘资源的空间互补特性、产品价格竞争的优势、旅游交通网络的建设及边缘区人口数量的变化等等都与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及协同发展息息相关,这说明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存在着引领与带动、平衡与互补、支持与发展的关系。我国处于工业化和经济转型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将会在摸索中为世界提供更多经验和案例,结构主义将会得到更多论证。

第五篇:《走在教育的边缘》读后感

《走在教育的边缘》读后感之一

《走在教育的边缘》的简介:我们研究教育,我们首先进入教育情景之中,被教育对象化。我们经由教育研究来显现我们对人世的关切,显明我们在世界存在的基本立场。我们的思考与言说虽然不足以改变教育、改变世界,但它至少可以成为我们生命存在的痕迹,成为我们存在的见证。我们不求感动别人,但我们至少可以无怨无悔,因为我们自己在过程中曾经被深深感,为我们自己的真诚投入,为我们所理解的教育事情本身,为我们与与遭教育世界的充满人间温情的血脉联系„„。本书是大夏书系之一,是一部关于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的实用文集。整部文集分坚持理想、沉思现实、叩问心灵几个部分收入了众多关于教育的颇有见地的论述,适合教育工作者参考学习。

偶然得到了这本《走在教育的边缘》,因为成为了自己的书,所以也没急着去看,反而将它搁置一边任其生灰尘.直到一天翻开,我就觉得非要看完不可了.这本书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教育,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教育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全书以一个“教育”字贯穿始终,这不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需要的吗?

教育究竟是什么?它像空气一样,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但又因为它无影无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而面对我们的教育,教育,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走在教育的边缘》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教育,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教育就没有教育.”《走在教育的边缘》中,把教育比成很多东西,的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教育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教育”是没有限制的.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教育,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

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师教育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把学生当亲人的老师.当安利柯的先生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教育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教育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

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与他.虽然我无法做到这位先生的如此坦诚,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学生了.两个学生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会凭我直觉判断,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评那个我心目中的差生.却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学生在暗自垂泪,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不再是个好老师.宽容和尊重学生,“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先生们给的我另一个启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只要目的达到,又何必在意学生是否接受了惩罚.常有家长拽着自己不听话的孩子,慷慨的对老师对老师说:“他(她)要是不听话,你就狠狠的打.”时代发展到21世纪,我只能把这话理解成为善意的谎言.教师不适合充当暴力实施者,面对一群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我们需要的是充分的精力去打一场持久战,师生之间的一次簇膝长谈恐怕对于部分学生收效甚微,所以在师生之间建立一条“有情,有意,有恒”的道路,则更行之有效.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教育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形容教育的定义,但是我知道,拥有教育的人,付出教育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同样,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教育.当我们把教育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教师,更会把我们当作朋友,兄弟,父母.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总之,教育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被教育的人才懂得去教育人,教育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拥有教育,很多问题都可能在教育的暖流里溶解.这就是《走在教育的边缘》给我的启示.《走在教育的边缘》读后感二

《走在教育的边缘》是我读刘铁芳先生的第二本文集。这本著作,研究的问题深入、具体,有些理性和沉重感。本书为三方面:坚持理想、沉思现实和扣问心灵。每一方面的题目就给人以灵魂深处的思维跳跃。学习了这本著作后,有一点感受。首先我们必须认清我们的学生:他们的意志品质尚未形成,自制力较差,因而导致某些学生对有些错误明知故犯,甚至一错再错。他们对道德评价标准掌握不准,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导致某些学生犯了错误也不知错在哪里。所以教师要宽容

他们,宽恕他们的过错,允许他们犯错误,理解他们,并能容纳各种类型的,特别是有缺点、犯过错误、伤害过自己的学生。

教师用“宽容”对待学生,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形象,会使师生关系更融洽,交流更多,教学的效果自然更好,教书育人的目的也就容易达到了。

要用好宽容,那么对于学生所犯错误,教师应努力做到:课上出现问题,尽可能放在课后处理,切忌在课上就和学生计较起来,甚至把学生赶出教室等;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不可随便停其课,或把他赶回家和家长一起来校承认错误、作出保证等,这既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也会招致学生及家长的反感

正如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言:我们应该模仿天上的太阳,它把光、热与生气给予整个世界,让凡是能够生存、兴旺和能够发芽的东西都可以生存、兴旺和发芽。老师的宽容与谅解造就了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更造就了一颗颗健康明朗的心灵,在老师的宽容之下,同学们会看到希望的曙光,在老师的善意的尊重与信任中,同学们会更加自律与自强,充分发挥内在潜能,日异其能,岁增其智,创造一个完美的人生。

其次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停留在有望升学的学生身上,应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自由、健康的发展。要用自己的爱教学生学会爱。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育人”,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懂得做人的道理,促其形成健康的心理,最终使他们以健全的人格在社会上安居乐业,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人才。新课改也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在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是教师应该关注的对象,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就是真爱、平等和公正。身为人师,应该拥有一个满浸着人间大爱的灵魂,真正地爱着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牵挂他们。没有爱的教学是苍白的,不懂得爱的教师是贫乏的,因为爱是教育的真谛。同时关注学生,就要平等地善待学生,尊重他们。公正地对待学生,是我们教师人格的体现,是现代教育的理念。我们要让每个学生看到一生的希望,要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爱,一个都不能少。偏爱

一小部分学生,往往会伤害一大部分学生的心,严重影响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要珍惜学生心灵中闪光的东西,以他们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意志品质方面较差的学生,作为教师,不要歧视他们,相反给他们以格外的关照。而且,对于这些学生,激励永远比批评更奏效,让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是至关重要的。公正地善待每个同学将会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爱戴,也将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的、积极的影响。

读后感之三

也许是因为自己从事了多年的小学教育之后,感觉自己每一天越来越多的沉溺于琐碎而庸常的日常教育生活,发现自己的教育生活状态有些疲劳且单调乏味,感觉作为教师个体的生命状态低迷,竟然茫然明天该如何做教师?这个寒假,我选择阅读了现代教育学家刘铁芳先生的作品《走在教育的边缘》。

初次阅读,大致了解到刘铁芳先生被世人称作“现代教育家”,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教育改革的弄潮儿,他喜欢在时下流行的教育观点之中来一点反向的思考,他认为,世纪之交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更注重形式层面的改革,而不是教育内涵本身的深化。深度体制化之中的教育日渐成为一种越来越精致的技术,而不关心这种实践样式本身的教育价值与意义,教育缺少了内在的灵魂。他认为,在一个话语时尚、口号迭出的时代,应更多地关注教育的基本问题,如,什么是教育?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应关注每一个教育行为的价值意义,以期在观念层次面逐步超越教育的工具主义和技术主义,从而努力提升教育的品格。刘铁芳先生喜欢在教育改革的热潮之中来点人文幽怀,他提出教师职业道德选择有两种基本模式:“为”教育而生存;“靠”教育而生存。靠教育而生存,教师职业为教师提供人生的基本保障;为教育而生存,教育事业成为教师人生的基本内涵。在社会日益走向职业化的今天,靠教育而生存实际上是大多数教师的基本生存姿态,把教师看成一种职业,踏实工作,履行教师职责,从中获取正常的回报。而当一个教师能从教育活动中找到人生的快乐,并逐步把个人生命融入其中,把教育实践看成实现个人生命价值的舞台,用个人生命充实教育实践的同时,教育也成了充实个人生命内涵的基本形式,教师生命与教育实践逐步融合,靠教育生存逐步转向为教育而生存。“靠”教育而生存,教师可能很“敬业”,但未必会“乐

业”;为教育而生存,在“敬业”的同时,也必然是“乐业”的。他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工作的基本目标乃是精神成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是把教育对象当做教育常规中的加工对象例行公事,而是把学生看成活生生、拥有独立、平等人格的个体,倾其身心与学生相处,积极与学生进行智慧、情感、人格交流、融合,对学生充满信心和期望,把学生生命视作与自我生命息息相关的个体。刘铁芳先生是个“独守在寂寞的书橱边,秉持心中那一脉细细燃烧的理想之火踯躅而行,黾勉以求,无怨无悔。”的人。

最初阅读此书,是感悟教育家眼里的“教育”,庆幸教育家就在我们同一个城市。也因为阅读此书,竟有缘也有幸听刘铁芳先生直面解读《走在教育的边缘》。更感谢于他赠送麓山叙事《追寻有意义的教育》排解我前面的忧思。我相信在今后教师的岗位上步伐会比今天更轻快!

读后感之四

也许是因为自己从事了多年的高中教育之后,感觉自己每一天越来越多的沉溺于琐碎而庸常的日常教育生活,发现自己的教育生活状态有些疲劳且单调乏味,感觉作为教师个体的生命状态低迷,竟然茫然明天该如何做教师?这个寒假,我选择阅读了现代教育学家刘铁芳先生的作品《走在教育的边缘》。

初次阅读,大致了解到刘铁芳先生被世人称作“现代教育家”,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教育改革的弄潮儿,他喜欢在时下流行的教育观点之中来一点反向的思考,他认为,世纪之交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更注重形式层面的改革,而不是教育内涵本身的深化。深度体制化之中的教育日渐成为一种越来越精致的技术,而不关心这种实践样式本身的教育价值与意义,教育缺少了内在的灵魂。他认为,在一个话语时尚、口号迭出的时代,应更多地关注教育的基本问题,如,什么是教育?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应关注每一个教育行为的价值意义,以期在观念层次面逐步超越教育的工具主义和技术主义,从而努力提升教育的品格。刘铁芳先生喜欢在教育改革的热潮之中来点人文幽怀,他提出教师职业道德选择有两种基本模式:“为”教育而生存;“靠”教育而生存。靠教育而生存,教师职业为教师提供人生的基本保障;为教育而生存,教育事业成为教师人生的基本内涵。在社会日益走向职业化的今天,靠教育而生存实际上是大多数教师的基本生

存姿态,把教师看成一种职业,踏实工作,履行教师职责,从中获取正常的回报。而当一个教师能从教育活动中找到人生的快乐,并逐步把个人生命融入其中,把教育实践看成实现个人生命价值的舞台,用个人生命充实教育实践的同时,教育也成了充实个人生命内涵的基本形式,教师生命与教育实践逐步融合,靠教育生存逐步转向为教育而生存。“靠”教育而生存,教师可能很“敬业”,但未必会“乐业”;为教育而生存,在“敬业”的同时,也必然是“乐业”的。他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工作的基本目标乃是精神成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是把教育对象当做教育常规中的加工对象例行公事,而是把学生看成活生生、拥有独立、平等人格的个体,倾其身心与学生相处,积极与学生进行智慧、情感、人格交流、融合,对学生充满信心和期望,把学生生命视作与自我生命息息相关的个体。刘铁芳先生是个“独守在寂寞的书橱边,秉持心中那一脉细细燃烧的理想之火踯躅而行,黾勉以求,无怨无悔。”的人。

最初阅读此书,是感悟教育家眼里的“教育”,庆幸教育家就在我们同一个城市。也因为阅读此书,竟有缘也有幸听刘铁芳先生直面解读《走在教育的边缘》。更感谢于他赠送麓山叙事《追寻有意义的教育》排解我前面的忧思。我相信在今后教师的岗位上步伐会比今天更轻快!

下载在边缘 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边缘 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峭壁边缘》读后感:奇谭:前车之鉴

    奇谭:前车之鉴——《峭壁边缘》读后感齐越《峭壁边缘——拯救世界金融之路》是亨利。保尔森在卸任美国财政部长后出的一部自传体著作,主要讲述了他作为财政部长组织参与拯救20......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读后感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读后感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读后感1 因为此书初识程浩,看完后便趁着冲动,到百度搜索程浩,希望能够对他能够有更加直接的了解。看完这些,看到了个更加真实的程......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读后感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和《生命的单行道》,两本书的名字都那么有诗意,也同时有一种悲壮和凛然。作者坦言:“上帝给了我太多理想,却忘了给我完成理想的时间。”他已经不在这个世......

    《走在教育的边缘》读后感二

    《走在教育的边缘》读后感二 《走在教育的边缘》是我读刘铁芳先生的第二本文集。这本著作,研究的问题深入、具体,有些理性和沉重感。本书为三方面:坚持理想、沉思现实和扣问心......

    情殇在融雪的边缘散文

    寂静中的旋律却颤动着生命的灵动;起伏的山峦逶迤着流连的故事。难道是机敏的雪豹,会跻身于此,在山皱褶的悬崖之边;难道还是棕熊,正蹒跚蛮横着不可一世的傲慢、不威自怒的尊严?不,不......

    站在世界的两个边缘读后感[精选五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站在世界的两个边缘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走在教育的边缘》读后感(5篇范例)

    《走在教育的边缘》读后感1《走在教育的边缘》是我读刘铁芳先生的第二本文集。这本著作,研究的问题深入、具体,有些理性和沉重感。本书为三方面:坚持理想、沉思现实和扣问心灵......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读后感[五篇]

    在阅读完一本名著以后,这次阅读让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在写读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