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丛书读后感
读“丛书”征文
读丛书学名师——
读《我与小学数学》有感
单位:良乡二小
姓名:李娜
职务:教师
职称:小学一级
暑假到了,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读书,真是感到高兴。我再次捧起那本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吴正宪老师著写的《我与小学数学》的教育从书。为什么说是再次呢?以前因时间有限,我都是断断续续的看,而且看的走马观花,没有细细的品读。今天在这炎热的夏季,我能有专门的时间来拜读我最崇拜老师的著作,那种感觉如屡屡凉风,吹进我的心田。读着吴老师的一字一句,就如同走进吴老师的课堂,和吴老师一起感受面对学生点滴进步的激动与兴奋,面对教学工作的困惑与焦虑,面对问题学生的关爱与担忧。吴老师的课,我曾听过多次。她的课既活泼生动,又扎实丰富,给人以精神的享受和科学的启迪。然而在读这本书时我的眼前就会出现吴老师那苗条但坚韧的身影,我的耳鼓里就能听到吴老师那轻柔但充满情和爱的话语,我就能看到吴老师的那温和但能给你鼓励与信任的眼神,我就能欣赏到优秀教师身上所拥有的那种无穷智慧和力量的魅力。在读着吴老师的一个个教学故事,我深深的体会到她的教学改革决非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融入了她的教育思想和灵魂。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她把对事业、对学生浓浓的爱融进了课堂中。我从她为学生所创设的充满生机的数学王国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吴老师的伟大之处---真爱教育。
我被她娓娓道来的极富人情味的叙述感动着,叙述中列举的那么多的课堂教学实例不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吗?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孩子们的喜怒哀乐会与学习连在一起呢?我着着实实地进行了一次自我教学行为的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我面对着不论是勇敢热情、思维活跃、开朗大方的学生,还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谈、胆小忧郁的学生,常常是一刀切的统一要求。要求每一个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概念、公式、定理等。学生不得不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记忆,为的是共同考出理想的成绩。课堂之上缺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缺少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沟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体验到乐趣和成功的快感,忽视了学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课堂上我俨然是一个主宰孩子们学习命运的救世主。教材上有什么,我就讲什么,学生们就学什么;我叫什么学,学生就得会什么。行间巡视,我看的是孩子们的列式、答案是否正确,而从来没有用心观察过哪个孩子的脸上流露出惆怅和孤独,哪个孩子的目光里有不安和期待,我走进的是学生的行间,而不是学生的心间。课堂上我不遗余力地向学生传授书本上所
有的知识,每一篇文章、每一个例题我都要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似乎是一个容纳知识的容器,好象我讲得越多,学生的收获就越多。结果呢,却事与愿违,我教得很辛苦,学生却不爱学;我讲得很投入,学习效果却很不理想。我也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一条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全面发展的教学新路,但却不如我愿。教学中,自认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备得蛮理想的一节课,学生却不感兴趣,效果令人失望。为此,我深深地苦恼,原因在哪儿?我百思不得其解,读了这本书,吴老师鲜活的教改经验令我眼前一亮,那不正是我梦寐以求想达到的课堂场面吗?我仿佛也坐在了吴老师的课堂上,看到同学们怀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跟着吴老师一步步走进那充满生机的数学王国。课堂上,同学们时而紧锁双眉,沉思不语;时而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思维碰撞的高潮时时迭起,孩子们在学习中充分体会着参与的快乐,合作的愉悦。吴老师与孩子们倍受激励和鼓舞,抽象的数学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妙趣横生。我仿佛在茫茫的雾海中,发现了一支闪亮的航标,它使我找到了前进探索的方向。那份久违了的热情,再一次在我的生命中燃起。我明白了在教学中应该用心去感悟孩子们的每一丝变化,用情去激励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教育的课堂呼唤人的主体精神,让学生学会学习正是以学生为主体意识的体现。学会学习最关键的一步是首先要在繁杂的问题情境中捕捉信息,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信息提出质疑,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假设验证,从而证实提出问题的合理性。提出问题是需要学习的开始,孩子们能主动提出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说明他们已学会思考。这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要追求完美的结果,更应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学习。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要想让孩子们提出问题,教师应努力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满腔热情地鼓励孩子们敢想敢说的积极性。即便开始提出的问题有时幼稚可笑,漫无边际甚至离题万里,但也不能一言否定,应耐心地提示孩子换个角度再想想。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帮助,只有在良好的人际氛围中,孩子们才能大胆主动地提出问题。要想让孩子善于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关键是教师的引导。教师一要引导孩子们善于
在错综复杂的信息中抓住本质的东西,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善于从多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二要引导孩子善于从同伴的提问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要善于向同伴学习,学习同伴优秀的思维品质,学习同伴敢于提问、善于思考的学习态度,使孩子之间相互受到启发,一同进步,共同发展。
读后我想吴老师怎么一下子找到这么多鲜活真实的课例呢?待仔细想来才知道,这些都是吴老师平时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教学素材,吴老师是个有心人,不仅擅积累还乐于反思,更可贵的是她的持之以恒的做事风格。通过吴老师的著作,我更深刻体会到:一位优秀教师不仅是想方设法教好学生,而且他还会时时思考反思自己的优劣。从而可见一位教师要想不断进步与提高,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一个教师只有善于学习、不断反思自我、挑战自我、丰富自我,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实现人生的价值,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真的希望教师朋友们能读读此书,定会有些收益的。
第二篇:教育丛书读后感
《与英语新课程同行》丛书读后感刚拿到朱浦老师撰写的三本《与英语新课程同行》丛书时,感觉好厚重,不知从何看起,开始粗粗翻阅了一下,慢慢就被吸引了,了解到朱浦老师在书中简要回顾了中国英语教学的历史;涵盖了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理论结合实践地探讨了中小学英语教学;从英语学科本身的研究引申到英语学科外部的研究,既探讨了英语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教材、管理以及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学习方式、个体差异等,又探讨了英语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时代背景、国内需求、政策导向、语言发展等要素;在研究静态的教材、教具、备课、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的同时,研究了英语教学动态过程中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人机互动、人本互动等。
在《教学专题透析》中朱浦老师详尽地介绍了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英语教学的听课、说课与评课;课堂的教学语言;英语内容项目的教学;教学的方式与手段;教学的主要课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八个专题。
让我深受启发的是,朱浦老师在英语教学语言方面讲到:“一节英语课上,教师使用少量必要的母语,但能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用适宜的英语进行教学,而且通过语言设计,很好地落实语言目标,教学效果明显,那就是一节好的英语课。”
我觉得在双语教学中也是一样的,双语教学的基本模式分为“全浸式”、“半浸式”、以及“维持母语”三种模式,如果在双语课中全部用英语教学,学生难以听懂和掌握语言目标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那么这样的双语教学也是失败的,相反,如果教师在课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适当用母语,双语灵活运用,随时切换,学科教学本质上就不会受影响,这样的双语课反而是成功的。
另外,朱浦老师在英语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中介绍到英语教学游戏在课堂中的运用和操作,比如英语教学游戏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设定等,这让我感同身受,在我们音乐课中游戏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辅助教学环节,那么音乐游戏既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又要完成课堂双语目标,音乐课上设计一些此类游戏:我会把音符的学习变成英语儿歌,如:quarter note, good friend, black black head, long long body, when you see it,one beat;并让学生根据我的口令变换相应的动作,通过这样一个小游戏,学生不仅记住了音符名称,也了解了其实值并会拍奏相应的节奏。
总之,朱老师撰写的书中独到的见解与心得体会,使我得益非浅,这是一套对我们的双语教学很有帮助的好书,但是要完全读懂消化这本书,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还需要进一步的阅读和钻研。
第三篇:廉洁丛书读后感
偶然的机会,看完了这本廉洁教育读本,我不禁陷入了沉思中。
自古以来,有清官也有贪官,但是无论如何,大多数人都有真正的才华才能被重用。那么为什么会有两种人的出现呢,这才是反腐的根源。
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含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费、手续费)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到,在百度百科里有明确的“数额较大”四个字。
什么叫做数额较大呢,国家也有明确的分条规定。百度一下,你就知道,行贿在5000元以上,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五千元,也许在现代社会算不了什么。但是我们知道,九年义务教育为我们免去了很多费用。在某些地区,一年需交500元,5000元,可以供那里的一个孩子上完初中。
其实身边处处都有行贿。家长给老师买些烟酒化妆品,想让老师关照自己的孩子;下属给上司送块手表,替自己的妻子在公司谋个地位;A给B送来一枚奇石,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到B的妹妹的班级里上学„„我们都明白,却总是却让这些事情烂在肚子里。因为已经习以为常,所以并不会过于激动。
不拿公家的东西也是廉洁,但是小区物业才摆上的吊兰没有几天就一盆不剩。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正慢慢地走向衰败,原因很简单,炎黄子孙们辜负了先人的期望。曾经多少次地想,中国才应该是那个日不落帝国;曾经多少次地期待,睁开眼就是世界对文明古国的称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好好想想,先人给我们留下的是什么。
中国人,应该像青瓷一样,光滑清白,自然毫无污点;中国人,应该像玉簪一样,温润清凉,但也坚硬锐利;中国人,应该像喜马拉雅山上淌下的涓涓细流一样,纯澈透明,自有干净的心;中国人,应该像唐诗宋词中溢出的字词句段一样,牵着一行淡雅的诗,毅然面对一切„„老祖宗们在几千年前就料到了这一切,我们却忽视了他们给今人最真挚的提示。中国,辉煌的中国,当我们不再辜负她的期望,她一定会再一次站在地球的巅峰,傲然正视她美丽的历史,傲然地不再走向衰败与落寞。
第四篇:反腐倡廉丛书读后感
以案为鉴,警钟长鸣,筑牢拒腐的防线
————反腐倡廉读后感
读警示案例,思贪欲之害,只有律已方能拒腐。读廉政法规,思为官之责,只有廉洁方显本色。清风凉自林谷出,廉洁源从自律来。贪婪,是走向腐败的通行证;自律,是坚持廉洁的安全阀。“昨日堂上吏,今日阶下囚;囹圄悔悟多,只恨读书少”,这是多少贪官在狱中的体会。书到用时方恨少,此时才迟迟地得到领悟,但为时已晚。在读罢包头市机关工委推荐的《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读本》后,面对着一个个被糖衣炮弹无情击落的嵊泗党员干部们的违法案例,我心情沉重,活生生地例子才让人在事实面前面感到震惊和彷徨——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人啊!
尽管我们党对惩治腐败的力度不断加大,但仍有一小部分害群之马铤而走险,腐败类型由生活腐化型向贪婪攫取型转变。一小撮经受不住腐朽思潮和市场经济某些消极因素的诱惑,以至腐败堕落下去的腐败分子无视党纪、政纪和法律,目无组织纪律,胡作非为,贪赃枉法,拉帮结派,任人唯亲,不顾群众利益,造假骗官,纸醉金迷,不仅严重败坏了党风
政风,而且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了严重损失,把人心搞乱了,把社会风气搞坏了,把经济搞垮了,把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了。
国家干部不论职位的高低,手中大大小小都掌握有一定的权力。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行使得好,给人民谋利益,行使不好,则会侵害人民的利益。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我们是共和国的税官,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应该深感责任之大,切实做到对岗位负责、对人民负责。常言道:有所为,有所不为。“为”,要“为”百姓所为,“为”国家所为,“为”社会所为,真正把全部心智用在工作上、用在为群众谋取利益上。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国家干部面临着很多诱惑和考验,要抵挡住各种物欲的诱惑和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健康地成长,就必须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要求,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自身利益,永远做人民的公仆;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我们要多读警示案件,“常思贪欲之害”,要以桩桩件件活生生的案例为警示,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正确的人生追求,必须时刻分得清黑白,辨得清真伪,看得清是非,克已自律,严于自察,唯有这样方能“坦然看世界,磊落度人生”。
反腐败30年及现在存在的腐败严峻态势让我们感觉:如果不是按中央坚定不移的方针反腐败,腐败的态势要比现在还要严峻;如果要在认识上更深刻些,行动更坚决些,创新制度再多些,权力机构改革更快些,腐败态势也不会有现在这么特别严峻。我们不能轻言已经找到反腐败的成功路子,不仅群众不认可,而且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腐败滋生蔓延的严峻态势已经得到遏制,为此我们一方面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在思想上、行动上、作风上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增强公仆意识,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另一方面要树立强烈的党的意识,要与党同心同德,一言一行都要维护党的形象和威信,既要对党的事业充满信心,又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积极推进自己担负的各项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二0一二年 九月五号
第五篇:学丛书读后感
尊重学生,让师爱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
——读《爱心与教育》
在我的书柜二层的中间摆放着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一书,书皮已经磨旧了,在一排书中并不起眼,但我经常要取出来翻看,从中获得许多启迪。
刚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过要逐字逐句的去推敲、细读,但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所感动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我深深震撼了,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渐渐的我开始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我第一次意识到所谓的平淡是平庸、是无为。书中李老师对后进生万同的感化和关心使我对这位教育家肃然起敬。这份长达五十页的教育手记是我看到过的最感人的一份教育手记,一个老师能花费这么多的心思在一个孩子身上,而且做了详实的记录,这是我们都很难做到的。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和信心。
这本书从多方面研究了怎样搞好教育的问题,举了很多实例;每当我在班级管理中遇到难题,在与学生相处中感到困惑,在与家长沟通时有些障碍,我总是赶快取出这本书,从中寻求解决之道,而它也从未让我失望。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书中谈到了与学生相处的问题。以前,我总以为能及时处理班级事情,把班级管理好,这样就算是不错了,可是当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之后,我发觉自己的看法错了。在这本书中李老师说“教育着是美丽的,教育的美,美在理解,美在机智,美在创新”,李老师提出的观点“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更具体地说,是人的心灵”这些话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想自己平时忙里忙外,一会儿处理学生吵架,一会儿整顿班级纪律,只知道把今天的事情解决好了,但却没有思考过如何了解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读了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后,我深深感受到:与学生以心换心是
作为一位教师能得到学生信任的关键。教师不能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更不能满口教训学生,而要用亲人般的情怀去关爱学生,用教师般的严厉去要求学生,这样才能走向学生的心灵世界。
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正如李老师所说的“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自己一生的追求。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却很难!李老师让我明白到: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记得我曾教过一个家中几代单传的男孩子。他在爷爷奶奶心中的地位是可想而知的,真是“顶在头上怕歪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从一年级起,早晨不起床,爷爷奶奶帮助穿衣服、喂早点,七十多岁的爷爷骑三轮车送他上学。放学了,小孙子看到早已躬身等候在门口的爷爷,却说:“去、去、去,谁让你来了,跟屁虫!”和老一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父母却一直闹离婚,不管这孩子,致使他在这畸形的环境中成长。就是这样一个没有良好的学习、行为和道德习惯的学生,成为了我的学生。进入四年级,我抓住建立“孝心班”这个好机会,让他观察爷爷送他上学时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爷爷的辛苦,逐步告诉他应当怎样尊重老人,怎样自立,怎样努力学习,在学校有意安排他做一些如擦黑板、扫地等看似简单,但对于一个什么都没干过的他却很困难的事,并号召同学们和我一起帮助他,使他逐渐学会了为大家服务的本领,感受到与大家共享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渐渐地,他开始主动为同学、为集体做好事,洒水,出板报等。以前他最头痛的就是上学,现在不上学就着急。就这样,在我和学校同学们的关心、帮助和尊重下,他由一个只懂让人疼的学习、纪律落后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懂得疼人的好孩子,好学生。期末还在同学们一致同意下被评为“学有特长”星。
李老师还让我懂得教师不应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人,而应成为学生之中的人。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尊重教育对象,即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生价值,尊重并发展他们的自信心和个性。与学生保持相互尊重的关系,用尊重、友爱、宽容、谅解的态度对待学生,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我在工作中尊重学生的人生价值,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应有的权力。班集体的事多和他们商量,使他们能够在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生活,处处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本学年四年级开展“孝心班”主题教育。我与班干部商量后,他们一致提议,我们要用行动表现对长辈的孝心,在家庭做孝敬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
班干部又组织同学讨论,征求老师意见,最后落实“孝心班”将围绕公民道德教育要求,同时又要结合儿童的特点,在教育上纵向把握情感、意识、行动三个阶段,把孝心教育引向深入。第一,运用形象的教育形式,培养孝顺长辈的情感。通过组织学生聆听学生家长的报告,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了解长辈对社会的贡献,了解长辈养育自己的辛苦,寻找老人的困难。并利用宣传栏,宣传历史上名人志士,英雄豪杰的“孝”心,使学生懂得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使“孝”字深入人心。第二,通过比较的方式和榜样的力量,增强孝敬意识。教师、班干部深入社会、家庭,了解学生的表现,并将了解情况进行分类整理,布置在“孝”心专栏里。定期评比孝心好孩子,树立榜样。第三,开展多种教育活动,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组织开展“把孝心献给长辈”、“我为孝心班添光彩”、“争当孝敬好孩子”等活动,引导学生把爱长辈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从而深化了教育主题。
整个活动设计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由对父母的爱到对老师的爱,最后到对社会的爱。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爱祖国,爱人类,爱整个地球。正是在这次活动中,恰逢学校号召同学们为残疾人捐款。一听说这件事,大家就积极行动起来。张琦捐出了每天的零用钱,连续三天共32元;里雪的妈妈享受低保,家里本来就不富裕,可她也捐出了2元钱,她说:“我们家虽然钱少,但人人健康,比起残疾人来,还是幸福多了。我能够帮助他们,心里挺高兴的。”就这样,全班共捐款155.5元,为残疾人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在读书中我还明白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自信就象人的能力的催化剂,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到最佳状态,进而将人的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接受鼓励而产生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外因内化。在不断的适时适度的鼓励与赞赏中,学生得到了一种肯定,满足了他们的自尊感和成功感,在愉悦的情绪中认识是非标准和集体对个人的规范要求。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更是如此。在我帮助刘昭晟的过程中,了解到他很聪明,喜爱轮滑,常和妈妈到俱乐部滑冰,还被教练看中。于是在学校组织轮滑培训班时,我和他及家长达成协议,学习时踏实认真,家长就支持他参加培训班,否则就停止。以后,我又多次鼓励他,表扬他,并把他的特长介绍给全班同学,几个爱好轮滑的男生迫不及待地向他请教轮滑的技巧,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自信。他的良好表现形成良好的循环。在全班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他有了被尊重,被赏识的感觉,再也不用以打闹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了。一学期下来,他不仅不打架了,而且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学期末,他由于进步显著,还被同学们评选为“学有特长星”。
教育,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读了李老师的书让我明白到“随意或许是一种美丽,而执著却是一片更灿烂的云彩”。反思过去越来越觉得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有着更多的惰性。读了这本书,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激荡,也会让爱心与童心在我的心中留存的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