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史三书的读后感(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11-30 17:5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治史三书的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治史三书的读后感》。

第一篇:治史三书的读后感

治史三书读后感(一)

这两天认真看完了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这是一本好书,内容浅显易懂,直接详细,每一个关于治史思路方法的章节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令人受益匪浅。虽说作者是以自己的研究经历做例子,讲的多是中国史方面的内容,但是对于从无史学基础的我,却有很大的扫盲作用。比如,作者提到的考证的两种方式,即述证和辩证,校勘学的四种校对方式,对校,本校,他校和理校,都是很好的史学基础知识。至于其中的经验之谈就更让人收获良多。

然而,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并没有感到轻松。除了具体的经验方法之外,从这本书中我更体会到了治史的艰辛。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要专注执着。就像严耕望先生说的,世界上出过很多年轻的大科学家,大哲学家,但很少出年轻的大史学家。史学靠的就是日积月累,孜孜不倦,勤勉不怠,恒久坚持。只有经过多年努力之后,才能有所得。由此,更增我对于这门学科的敬重之感。

还有就是通读全文之后的产生那种历史感,颇为沧桑浩瀚。其中三分之一的篇幅写了钱穆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与作者之间的师生之谊,钱穆在我觉来俨然是一位让人无比敬仰而又非常遥远的大师。而通过文字我同样能感受到作者本人,一个很有些高傲不太和人的小老头,可是他在治学上是那么严谨,让人敬佩。然而,读到最后,我才意识到这位作者已经逝世快20年了,而文章是写于三十年前,那是我刚出生的年代。这一前一后,竟跨了一个世纪。这种绵延之感让我感慨不已。从文治史,薪火相传,每一代历史学人其实都背负着一定的使命来承担着历史的续写之责。或许真是让严先生给感动的,我竟隐隐有了一种责任感。在以前,我还认为历史学是一门与现实很遥远很无关的冷门专业,然而,现在我却渐渐有了这样的感觉,它对于人类的教育总是潜移默化,不加彰显的。就如春天万物萌发,看似凭空出芽,其实乃是风雨气候之浸润的缘故。

同样深有感触的是历史学人的渊博学识。在这一学期上欧美史学动态研究的过程中,此种感觉日益深刻。每位老师,都外表平凡,可是谈吐之间,治学之深之广让我赞叹不已。还有朱孝远老师,上他的课时总以为这是一个留洋归来,外语华丽,更多体现西方特质的颇爱碎碎念的男方小老头儿。可是,一日读他那本《如何学习研究世界史》时,不由大为改观。散文的笔触,诗化的语言,将历史研究这样严肃的学科写的那么唯美和高雅,温文尔雅之态鲜明地跃然于纸上,俨然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现代诗人。然而,当读到附录一《学史之道——兼论史家的萧散简远,妙在笔墨之外》,才知道一开始就看走了眼,其古文之功力,传统文化之博识,丝毫不亚于前者。由此对史学人才更增敬佩。

当然,在学习历史的这段日子,也有无奈。特别是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更有一种感觉,就是学术界的整体浮躁。记得一次课上,李剑鸣老师曾经感叹,这是一个全民平庸化的时代,精英再难出现。听后觉得无比落寞。事实确实如此啊。我深知历史这样一门学问如果没有像严先生所说的那种淡泊自甘,寂寞自守的心态是难以有所收获的。然而,如今这个时代,中国传统的权钱本位思维,再加上改革开放至今所附带产生的全民无信仰和极端物质主义,让整个社会变得如同一锅沸水,难以平静,每个人都在利益的道路上穷命狂奔。在我看来,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是多元的,其社会价值的衡量也应该是多元的。而如今,与人交往,只感觉大多人眼中,除了钱权,再无其他。就比如我家乡的亲戚,他们对于我读博,总是充满不解。再如我的一个外甥女,22岁的年纪,除了让她父亲的企业如何做得更大,赚得更多,除了如何能帮助她父亲砸钱,以便实现官职连任,从而为自家企业谋利之外,眼中再无其他。她认为,人生一切唯钱一字足矣。更要命的是,她的亲戚和朋友,莫不以此为榜样,无尽艳羡,心心向往之。我从来都未曾否认过物质基础的重要性,只是一个社会倘若以此为核心,就实在太可悲了。这是否就是如今中国再难出大师的根本原因?以建国为界限,去想一想这之前的五十年和之后的五十年,我们怎样去理解,在那个战火纷飞,国破家亡的年代,会有那么多大师接连出现,交相辉映?我们又如何解释,在战乱结束,国家一统之后的和平年代,学术成就和民族价值反而变得一片荒芜?我早已过了愤青的年代,但每想到这一点总是感到深深的可悲。

最后一点是外语的学习,特别是此次期末论文撰写过程中发现,外语学不好搞世界史真的很费力。以前确实低估了外语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今后要好好补一补了。另外,通过上个学期的学习,史学史和史学方法论这方面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在这个学期,我的计划是好好学习一下史实,特别是德国史方面。因为我发现,此前之所以找不到要研究的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于德国历史本身还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对于具体历史了解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新疑惑,那么应该就有可研究的问题了。

治史三书读后感(二)

在很多时候读一本书给我留下最大印象是对某种现象的大谈阔论,或者作者高深的思想境界,或者以独特的见解,一针见血的批评。而读严耕望的《治史三书》没有涵盖复杂大道理,更没有深不可测的哲理,以十分朴实又简单的道理告诉我们丰富的内涵。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咨询十分方便的今天,我对很多所谓的史学家看法也在变化,如同国学大师章太炎所说,社会上流行的那些失学通论史学研究法这类的著作,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处,因为,不管你道理讲的怎么明白,都不能代替自己去读原著。如果说他的话有些道理,那么我就想什么叫原著,如何理解原著的内容,在原著里原的成分又是占几分。曾在很多书本上不少人大谈原始社会部落生活和集体活动,我当时觉得十分纳闷,除非他是活在几千年前的怪胎,不然你如何知道那时候部落状况。记得曾在上中学时候历史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发问,什么是历史?没有人能回答出来,都以为应该有个比较规范的答案,而老师说历史就是正在过去的那一刻就是历史,其实历史本身的定义一样都是那么简单而老生常谈的东西,我总喜欢把问题想的复杂化,其结果是弄得是非对错难以分明。

而在严更望的《治史三书》里,他以自身的深厚而丰富的经验来讲述治史方法和技巧,虽然很多针对性的例子和涉及到相关作者研究唐史及魏晋南北朝史,在阅读过程中难以理解。但这并不印象我对此论著的理解。在此书第一篇开头一节讲原则性的基本方法中探讨专精与博通的关系,专不一定能精,能不一定有相当的博;博不一定能通,能通久不一定有相当的博。为要专精,就必须要有相当的博通。各种学问都是如此,尤其是治史。因为历史牵涉到人类生活的各层面,非有相当的博通,就不可能有专而能精。就如作者所说因此就很难有青年史学家。这很明显地告诉我们要博通的重要性,特别是很多喜欢进牛角尖的学者,就凭看几本书和看个别的现象大胆推断。这类所谓的学者不仅大大贬低所研究领域的学术价值,更可怕是误导很多盲从的年轻人。因此在我看来专精只是我们所要发展的方向,要达到此目标必须以博通为基础,脱离的博通的专精仅仅是一味片面的看法和没有根据的道理。如同宗教学家缪勒所说只知其一,实其一无所知。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把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局限在很狭小的范围内,自己感觉什么都懂一点,而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要解决的问题时,却变得措手不及,我从下手。因而无法走向专业方向。比如我们身为一名研究藏传佛教的学生,对世界其他宗教没有总体的了解,怎么能证明佛教的教义和哲学是值得学习和研究。这点上很多人没有走出去看看,总在自己文化范围内评价自己。虽然在文化相对性上讲,一个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对待,但这些都必须在博通的前提下能够看的更加清楚。

在此书第二节上讲几条具体的规律里画龙点睛地告诉我们几条最基本的规律,每几条的内容看似没有任何特殊之处,而此书的最主要的特点也就是在这里。第一点谈到,任何时候尽量少说否定话,那么不显眼一句话如果不是事先没有谈到其学术价值,要我老实交代,此书在我的眼前停留的时间可能不会超过一分钟。后来细想默默感叹大师不平凡的智慧。接下来就是不要忽略反面的证据这更是说道我的心里,平时写写东西时总是尽量搜集有利的证据,因此达到自己所要证明的观点,而反面的证据不仅不屑一顾而且担心更多人能以此反驳。在接下来第三节里谈到我们目前最关心的问题——论题选择,带着从能找到一些答案或者帮助的想法去认真阅读。作者讲述了不少看法,其中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中作者谈到我们为研究工作,最好多做具体的问题,少讲抽象的问题。研究具体问题,用可靠的史料,下深刻的功夫,一定能获得客观的成绩,而且所获得成绩比较容易站得住脚。具体的问题似难实易,而抽象的问题似易实难,因为具体的问题可以肯定地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点对于我们最大的指导,至少是在我看来如此。其后谈自己的能力与材料的情况,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地选择题目,而要看自己的能力,长处。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和一时冲动去选择自己能力以外的题目,这就会使成为咨询烦恼!

总之,《治史三书》是严耕望毕生经验的总结,若能读懂此书中看似简单的大道理,对我们以后学习研究生涯少走很多弯路,并能受用一生的。

第二篇:治史三书高中读后感

【篇一:治史三书读后感

读罢《治史三书》,我对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历史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回溯过去,它是一个包罗万象,广博而渊深的世界。历史的每一个时间结点、每一处的空间,都包含了政治、经济、人文等等多方面的内容。如同一点延伸出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交织。而我们所能做的,是在研究某一处时勿断章取义。而以“面”钻研,条理系统化。在断代研究时以一点向前回溯,不断延伸,拓展,编织一个完整严密的网络。

历史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通过《治史三书》,我看到了一位执着执拗的老人——严耕望先生,他将几十年的光阴倾注历史,当一旦确定了自己对于史学的兴趣和理想,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已见光明的未来,投入了卷帙浩繁的史学殿堂。他以平实的语言,丰富的例子,把他的治史经验倾囊相授。

我们了解了如何将浩繁琐碎的史料聚集整理,组织成文,并将枯燥晦涩的史学转化为平实缜密的文字。史学者作为研究者,自己建立的研究重心代表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见解,万不可跟风,随波逐流,丧失自己的看法。史料是对一个时空,一个时代的记录。“喜新厌旧”,要不得,旧的史料中仍有许多值得挖掘之处。

除了治史经验,严耕望先生还传授了他在治史时的心路历程和人生经验,我受益匪浅。史学者需以客观的视角去看待一个时代,并融入自己的见解。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观点,所以虚心接受,勇于修改自己的不当之处是治史人应具有的品质。就如日本在中国史上的某些地方成绩比我们还高,我们在深思原因的同时,要尊重并汲取他们思想的精华。但历史就如科学,万不可盲目崇拜,每一个观点有足够明确的证据,我们才能将之作为我们的参考。整理史料的过程是一个怀疑的过程,在不同的史料中也许会有不同的看法、事实,而这正需要我们去辨别,改正。

治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旦选择了历史,就要有付诸一生的思想准备。严耕望先生告诉我们,治史需要有远大的志气,要做到勤、毅、勇、谨、缓、和等几点。在选择了历史,确立了未来的方向之后,我们需要制定严密的计划。光说不做只会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坚持就成为了我们所必须的。历史的兼收并蓄需要我们博览群书,每天固定的读书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和知识面。“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论文写作的经常中断会让我们逐渐丧失对文字的掌控能力。

曾听人说过,一个纯粹的人才最容易成功,因为他们将全部心力都倾注到了一件事上,心无旁骛。要想成为一个治史人,专心和努力是必不可少的。淡名利,避权位是先生的人生写照,他秉持着兴趣与求真的责任感、坚定力、戒浮躁,以开阔的胸襟谨戒执着。作为后辈,我们所能做到的,是承接先生的品格,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去面对历史,钻研历史。广博阅读各方面的书籍,向真正的治史人迈近。

【篇二:治史三书读后感】

最近读了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肃然起敬。通过这本书,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坚强而纯净的“学术人”是什么样子的。我觉得这比任何史学研究方法都更重要。

在作者的中学时代,已经是崇尚理工科,大学文科毕业,多半找不到合适职业。本来作者的理科成绩,一直为师友所看重,由于兴趣的原因,他却决然投靠历史系。他当时的想法是:天下没有勤奋的人会找不到饭吃,只不过物质生活有好有差而已。

并写道:“初出学校那几年,诚然有过近于断炊之虞。但总的来说,仍是生活得不错,实处我预料之外”

我觉得,作者在高中时代,就能明确自己的志向,真是难能可贵。更可贵的是,他清楚的知道,承载这个志向需要付出的代价,并能能一以贯之,这要大智慧和大毅力。若无此智慧和毅力,难免随波逐流,碌碌一生。

正如作者的老师钱穆先生对他说的:“近人求学多想走捷径,成大名。结果名是成了,学问却谈不上。比如五四运动时代的学生,现在都已成名,但问学术,有谁成熟了!第二批,清华研究院的学生,当日有名师指导,成绩很好,但三十几岁都当了教授,生活一舒适,就完了,真么能谈得上大成就!你如能以一生精力做一部书,这才切实,可以不朽!”

“你将来必然要成名,只是时间问题。希望你成名后,要自己把持得住,不要失去重心。如能埋头苦学,迟些成名最好。”

通读全文,作者可以说是没有辜负钱穆先生的希望的,作者写道:“例如我目前所写历史地理方面的问题,三十几年前就已开始准备,中间二十年毫无生气,几乎无人知道我在做这种工作。但一旦开始写作,就每年可出若干篇……”在《唐代交通图考》的序言中,说“付出三十七年之岁月”

也难怪钱穆先生在1973年写给他的信中会说:

大陆流亡海外学术界,二十余年来,真能潜心学术,有著作问世者,几乎无从屈指。唯老弟能淡泊自甘,寂寞自守,庶不使入有秦无人之叹。

陆象山说过:“今天下学者,惟有两途,一途朴实,一途议论”,此书读罢,才能明白朴实之途是什么样子的。

【篇三:治史三书读后感作文

《治史三书》是著名史学家严耕望先生总结自己研究历史的经验谈。姑且先摘录几段以供明义:

“几年前有一位颇有名的史学界朋友告诉我:‘要用统计法治史。’这话本不错,但史学问题哪都是统计法所能解决的!”

“一个谨慎的史学家写专门论著时要勤于检书,只说一句话,没有把握,就得去查,不可信口开河!”

“例如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也要看些中国社会史、经济史、民族史、风俗史、学术宗教思想史各方面的书。这是一法,但不是最好的最基本的方法,因为这些书是通过人家头脑所提炼出来的东西。尽管是比较有了系统,但在你的学问中没有根。最好一方面多看这些书,更重要的是就基本材料从头到尾的侃,尤其是在初入门阶段。”

“我的想法,新史料固然要尽量利用,但基本功夫仍然要放在研究旧的普通史料上。”

“最主要的是把前人未明白述说记载的重要历史事实用平实的方法表明出来,意在钩沉,非必标新立异!”

“不但要随时勇于修正自己的意见与结论,对于别人反面的意见尤要能容忍,若人家证据确凿,优于自己的论据,更当决然放弃自己的意见,公开接受人家的意见。死抱着自己的看法,做无谓诡辩,只见其胸境狭隘而已。”

“尽可能引用原始或接近原始史料,少用后期改编过的史料。”

“青年时代,应做小问题,但要小题大做;中年时代,要做大问题,并且要大题大做;老年时代,应做大问题,但不得已可大题小做。”

“要达到‘充实而有光辉’的境界,最主要的做法仍是老生常谈的‘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通论性的文章当以作者自己转述为主,尽可能少抄原料,除非原料极其重要而且原文本极简要不繁,这样可使行文简练,使读者易于领受,至于专门研究性论文,则相反的以录引为原则,自己转述只作辅助,而且只限于不太重要处。”

“工作要诀:勤、谨、缓、恒、定、毅、勇。”

“社会科学理论只是历史研究的辅助工具,不能以运用理论为主导方法。”

以上仅为本人摘录出来的一小部分对自己较为有用的文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想深入了解严耕望先生的治史过程和途径,还需要通读本书,这里就并不是笔者可以作进一步阐述的了。

我在大学本科四年也读了不少书,从国史到世界史,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重新回到了国史的世界中。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中国的历史只可以用本国的治学方法来研究,西方的历史理论只能作为辅助,在关于历史的记述上,中西是一样的,并不是西方的就一定真实,其中隐晦之处不少于中国,只不过眼下吹捧西方有些过头了,不明所以的人自然而然觉得西方如何罢了。但并不是说西方的一概不用,精华的我们还是要吸取的,让其为我所用也是治学的一种方法。

但就整体来说,我现在读魏晋南北朝八史的时候,也仅仅是将有关职官、地理以及学术、民生等等重大事宜记录下来,但这样有个好处就是可以从中发现以前未能注意到或者是未能读到的材料,基本史料毕竟是基本史料,除却先秦史,其他朝代的历史都可以史料为基础进行研究,新史料能接触到的毕竟是少数,所谓“坐穿板凳”也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篇四:治史三书读后感】

在很多时候读一本书给我留下最大印象是对某种现象的大谈阔论,或者作者高深的思想境界,或者以独特的见解,一针见血的批评。而读严耕望的《治史三书》没有涵盖复杂大道理,更没有深不可测的哲理,以十分朴实又简单的道理告诉我们丰富的内涵。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咨询十分方便的今天,我对很多所谓的史学家看法也在变化,如同国学大师章太炎所说,社会上流行的那些“失学通论”“史学研究法”这类的著作,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处,因为,不管你道理讲的怎么明白,都不能代替自己去读原著。如果说他的话有些道理,那么我就想什么叫“原著”,如何理解原著的内容,在原著里“原”的成分又是占几分。曾在很多书本上不少人大谈原始社会部落生活和集体活动,我当时觉得十分纳闷,除非他是活在几千年前的怪胎,不然你如何知道那时候部落状况。记得曾在上中学时候历史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发问,什么是历史?没有人能回答出来,都以为应该有个比较规范的答案,而老师说“历史就是正在过去的那一刻就是历史”,其实历史本身的定义一样都是那么简单而老生常谈的东西,我总喜欢把问题想的复杂化,其结果是弄得是非对错难以分明。

而在严更望的《治史三书》里,他以自身的深厚而丰富的经验来讲述治史方法和技巧,虽然很多针对性的例子和涉及到相关作者研究唐史及魏晋南北朝史,在阅读过程中难以理解。但这并不印象我对此论著的理解。在此书第一篇开头一节讲“原则性的基本方法”中探讨“专精”与“博通”的关系,“专不一定能精,能不一定有相当的博;博不一定能通,能通久不一定有相当的博。”为要专精,就必须要有相当的博通。各种学问都是如此,尤其是治史。因为历史牵涉到人类生活的各层面,非有相当的博通,就不可能有专而能精。就如作者所说因此就很难有青年史学家。这很明显地告诉我们要博通的重要性,特别是很多喜欢进牛角尖的学者,就凭看几本书和看个别的现象大胆推断。这类所谓的学者不仅大大贬低所研究领域的学术价值,更可怕是误导很多盲从的年轻人。因此在我看来“专精”只是我们所要发展的方向,要达到此目标必须以“博通”为基础,脱离的“博通”的“专精”仅仅是一味片面的看法和没有根据的道理。如同宗教学家缪勒所说“只知其一,实其一无所知。”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把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局限在很狭小的范围内,自己感觉什么都懂一点,而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要解决的问题时,却变得措手不及,我从下手。因而无法走向“专业”方向。比如我们身为一名研究藏传佛教的学生,对世界其他宗教没有总体的了解,怎么能证明佛教的教义和哲学是值得学习和研究。这点上很多人没有走出去看看,总在自己文化范围内评价自己。虽然在文化相对性上讲,一个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对待,但这些都必须在“博通”的前提下能够看的更加清楚。

在此书第二节上讲“几条具体的规律”里画龙点睛地告诉我们几条最基本的规律,每几条的内容看似没有任何特殊之处,而此书的最主要的特点也就是在这里。第一点谈到,任何时候“尽量少说否定话”,那么不显眼一句话如果不是事先没有谈到其学术价值,要我老实交代,此书在我的眼前停留的时间可能不会超过一分钟。后来细想默默感叹大师不平凡的智慧。接下来就是“不要忽略反面的证据”这更是说道我的心里,平时写写东西时总是尽量搜集有利的证据,因此达到自己所要证明的观点,而反面的证据不仅不屑一顾而且担心更多人能以此反驳。在接下来第三节里谈到我们目前最关心的问题——论题选择,带着从能找到一些答案或者帮助的想法去认真阅读。作者讲述了不少看法,其中“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中作者谈到“我们为研究工作,最好多做具体的问题,少讲抽象的问题。研究具体问题,用可靠的史料,下深刻的功夫,一定能获得客观的成绩,而且所获得成绩比较容易站得住脚。”具体的问题似难实易,而抽象的问题似易实难,因为具体的问题可以肯定地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点对于我们最大的指导,至少是在我看来如此。其后谈“自己的能力与材料的情况”,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地选择题目,而要看自己的能力,长处。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和一时冲动去选择自己能力以外的题目,这就会使成为咨询烦恼!

总之,《治史三书》是严耕望毕生经验的总结,若能读懂此书中看似简单的大道理,对我们以后学习研究生涯少走很多弯路,并能受用一生的。

【篇五:治史三书读后感】

人生可能就是这样,可能你曾经很向往某种东西,但是当这种东西如果真的降临到你身边时,当你和他们近距离接触的时候,或许你就能体会到它的另一番风景。人事如此,学习亦如此。当我拿到《治史三书》的时候,我曾想过如何去想尽办法逃避它,它带给我的不是曾经津津乐道的历史故事、名人轶事,而是烦躁的理论,沉甸甸的说理。我不得不承认,我的确是极不情愿的看的。但是,我也必须承认,我的确是被这本书吸引到了。它的厚重,它的专业,或许这才是历史的魅力,真正值得我们热爱的历史的魅力。

严耕望老先生是我崇拜的几位大师之一,在我的印象中,大师们的世界我应该不懂,但是这本书改变了我的幼稚看法。老先生把历史研究、论文写作等好多方面的道理用质朴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给我将来的历史研究、论文写作指明了一个方向。

关于历史研究,我个人总结先生的观点可以理解为两点:

一是“全面”。这一点可以从先生的“原则的基本方法”体现出来。先生一针见血,指出了在历史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先生也指出了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解决。他的“专精”与“博通”的理论可谓精辟,这两者可谓互为前提,个人以为博通是专精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真正的大师专精的肯定不是一个方面。他有这么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看人人所能看到的书,说人人从未说过的话”。是啊,我们都应当博览群书,历史就是以博览群书为基础。但是无论做什么事情,创新都是必不可少的,拒绝人云亦云,拒绝迷信权威。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我惊讶于大师们的思想是如此的相通。其他方面的指导依旧字字珠玑,耐人寻味,鄙人只是寻章摘句,自家之言。

二是“谨慎”。这一点在他的“几条具体规律”和关于论文的种种理论得以充分体现。“谨慎”的原则在史料选择方面可谓尤为重要。历史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可改变,在于它的阴差阳错。无论做什么方向的历史研究,我们都应当谨慎引用史料。用一颗谦卑的心去面对历史,用一颗虔诚的心去感受历史的奥妙。这是尊重史料的编纂者,尊重每一个历史人物,尊重每一段沉甸甸的历史。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论文是不可能逃避的一个问题。尊重、虔诚、谨慎,这是一份社会良心,是一份对历史的良心。

我想,不管我们读什么书,专业书也好,畅销书也罢,最重要的是要吸收他的正能量,融会贯通,从而应用到生活与学习之中。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治史三书》值得拜读。

【篇六:治史三书读后感】

严耕望先生在学界一直以治学一丝不苟,规模宏大且考证精密著称,被誉为“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治史三书》就是严先生传授治史经验的三本小书的合集,分别是《治史经验谈》、《治史问答》、《钱宾四先生和我》,前两个部分主要是谈及一些治史的经验,最后一部分是回忆作者跟随钱穆宾四先生学习的日子。

全书的第一部分为《治史经验谈》,这部分主要是谈一些研究的方法、原则,使用史料的注意事项及论文写作的一些内容。作者以其自身的体验告诉我们治史的原则在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具体问题为先着,从基本处下功夫;固守一定原则,不依傍,不斥拒,能容众说(包括各种理论与个别意见),随宜适应,只求实际合理,不拘成规。而方法就是:坚定意志,集中心力,以拙为巧,以慢为快,聚小为大,以深锲精细为基础,而致意于组织系统化。目标在:真实,充实,平实,密实,无空言,少皇论,但期人人可以信赖,有一砖一瓦之用;若云文采,非所敢望,光辉则心向往之而已。这些都是作者一生治学之经验,意在告诉我们做学问一定要踏实,细心,不可急功近利;史学意在求实,不可妄自臆断。首先作者谈到了“专精”与“博通”的问题,作者认为二者应该同时具备,史学本身的博通于史学专精的研究是很重要的。而对于断代研究作者认为不能把时间限制得太仓促,研究一个朝代,至少要对三个朝代有着很深刻的了解。作者还通过大量的例证告诉我们如果断代研究只局限了一个朝代那这很有可能会出现致命的错误。历史学是一个联系的整体,所以作者强调要集中心力与时间作“面”的研究,不要作孤立“点”的研究,要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风抢进。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历朝历代所修正史即为基本材料。作者认为对于正史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通读的,只有这样才能对这一个时代的历史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而且不易遗漏一些重要的史料。作者治学一向以严谨著称,而作者最值的我们学习的地方就是他肯踏踏实实的将正史通读,而从正史中寻找问题。作者强调要看人人所能看到的书,说人人所未说过的话。新的史料极其难得,我们不能总是寄希望于新的史料,而是要善于在旧的史料中寻找出新的问题。我们要注意普通史事,即历史上一般现象,不要专注意特殊现象,普通现象才是社会的群像,历史的主流,应为史学家所把握。作者还强调原始史料的重要性,在利用史料时要尽量引用原始史料,而不是经过人为改写或转写过的史料。

通过对严先生治史经验的总结,我们不难看出,先生一生治学都是用一些在常人看来是很笨拙的办法,却做出了很多自认为聪明的人永远也无法超越的成绩。先生肯坐冷板凳,肯一字一句的去通读正史,这都是很多人不屑去做的事情,可最后事实证明只有这样踏踏实实的方法才是史学研究的正道。

在接下来的《治史问答中》,先生就前一部分的观点又做了深入的解答,而且谈到了一下自己的兴趣点,而且作者还认为宋史可以是青年大展拳脚的园地。这部分仍是关于治学的一些方法、建议,但核心思想和第一部分是一样的,所以这里就不再赘述。

第三部分是《钱穆宾四先生与我》,主要讲的是作者跟随钱穆先生学习的经历和一些感悟。严耕望先生一生一直跟随着钱穆先生,所以很受先生器重,在作者的笔下让我们认识了一个身为人师的钱穆宾四先生。在这里我们同样看到了民国时期史学界的繁荣景象,看到了那时思想的自由。那是的北大同一门课可以有很多教授开设,然后每位教授都会讲述自己的观点,一种百家争鸣的氛围中,钱先生的《国史大纲》就是在北大讲义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可谓中国通史著作中的精品。据作者回忆在钱先生的第一节课时,就说历史学有两只脚,一只脚是历史地理,一只脚就是制度。中国历史内容丰富,讲的人常可各凭才智,自由发挥。只有制度与地理两门学问都很专门,而且具体,不能随便讲。但这两门学问却是历史学的骨干,要通史学,首先要懂这两门学问,然后自己的史学才有巩固的基础。正如先生所说制度和地理正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敲门砖,只有充分把握这两个领域才有能力去做其他方面的研究。

总之,本部书对于历史学习者是一笔财富,作者以其一生的治学经验为我们讲述历史研究的方法,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求实,永远都是历史研究者应该追求的;严谨,永远都是历史研究者应该具备的品质;踏实,这是历史研究的根基。

第三篇:为学与做人之楷模——读《治史三书》有感

为学与做人之楷模

——读严耕望《治史三书》有感

闵行中学 范江

张耕华教授曾说这本书值得放在床头,时常翻阅。我有点好奇,它究竟讲了什么,值得如此细细体味?暑假读过之后,我才发现,该书的确有味。从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一位具有传统德性的现代学人风范。严耕望先生学问之深,方法之精,文字之美,对学术之诚,对师长之情,对私德之严,都令人产生深深的敬意。

严先生是伟大的历史学家。这本著作讲的也是如何治史,是个人的经验之谈。张耕华教授说该书较好的总结了中国治史的传统方法。老实说,我对历史研究尚未入门,对严先生的观点缺乏评价的能力。读过此书,第一印象便是严先生的学问精深。余英时先生赞扬严先生集“四大家”的优点于一身:规模宏大如钱穆,辨析入微如陈寅恪,平实稳健如陈垣,有计划和恒心如吕思勉。这是极高的评价,当然也符合事实,绝非同门的吹嘘之词。严先生计划逐次撰写《唐代交通图考》、《唐代人文地理》和《国史人文地理》三部著作,都是规模宏大之作。他的《唐代交通图考》,属于断代专史,也是为通贯的国史人文地理研究打基础。严先生精细的辨析在书中比比皆是,治史经验中举出的例证基本都属于此类。严先生治史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律,如“慎作概括性的结论”、“少说否定话”、“不要忽视反面证据”、“转引史料必须检查原书”等等,体现了他平实稳健的为学之风。严先生将计划作为治史的经验之一,恒心作为工作要诀之一,都是出自亲身体验。他的《唐代交通图考》从收集资料到成书,前后耗费五十余年,无计划、无恒心焉能成功?

严先生的治史方法精炼而富有启发性。以工作要诀为例,他提出“勤”“谨”“和”“缓”“恒”“定”“勇”“毅”八字诀,言简意赅。严先生对“恒”、“定”的解释给我很大启发。读书治学“勤”字为首,严先生也说学术研究需勤读、勤思、勤抄、勤写、勤听、勤讲。然而,他认为“恒”比“勤”更重要,让我颇感意外。“不怕不太勤,只怕没有恒。”一时之勤,不是真勤。一时之勤,人人都可以做到,而要持之以恒就难了。严先生认为自己并不是顶勤,不熬夜,不加班,每天按时就寝,生活极有规律。进入老年,每日真正工作时间不超过五小时。但能集中精力于学术,每天坚持,日积月累,故能有所成就。读到此处,我想到民国史学家张荫麟。张先生极有才气,然生活无规律,常熬夜苦读,在病中依然书不离手,以致英年早逝,甚为可惜。若张先生能悟到“恒”之价值,稍抑其“勤”,当可延寿,其中国通史不至于写到东汉就戛然而止!严先生对“定”的解释是“坚定力,戒浮躁”,一心向学,如老僧入定,不为名利权位所诱。近年,我动了读书之念,然常感到事务繁多,时间不足。曾屡次拿起书本,然终不能坚持。现在想来,时间不足,每天挤不出两小时吗?事务繁多,不可以舍弃一些吗?归根到底,还是恒心与定力不足!惭愧!惭愧!

严先生的文字简练而优美。读此书时,常感觉文字不一般,作者必定是精心修饰。严先生谈到学术研究要“缓”,著作写好后,先放一放,待反复修改后再去出版。他还对某部作品的仓促发表而遗憾。相比之下,这部书应是不断打磨的产物吧?严先生对文句的结构、韵律似乎都有讲究。谈到自己的治史方法,他说:“坚定意志,集中心力,以拙为巧,以慢为快,聚小为大,以深锲精细为基础,而致意于组织系统化。”此句与古文的句式类似。全句由七个短句构成,前五个都是四字词语,后两句也尽力对得整齐。这是美丽的汉语,未受欧化语言污染之汉语。全书中类似的文句比比皆是。即便单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此书也值得反复咀嚼。

严先生诚心向学,是一位纯粹的学者。余英时先生的评价“以学问的追求为人生的最后目的”是中肯之语。为学术研究,他“淡漠自甘,寂寞自守”。他选择了史语所,因为这里可以埋头专心读书。他说只要“内心能把持得住,不怕坐冷板凳,不为外物所牵,不为权位名利所役”,在史语所的环境中,能有相当成就是可以预期的。他专心做学问,一切都不计较,“不想多赚一分钱,不想增加一分知名度,避开任何不必要的活动。不兼课,不出席会议”。成名后,也避免讲学,极少出席会议。为学术,他减少娱乐。每天只看一种报纸,至多一节电视。为学术,他选择清贫。即便每餐只吃青菜,他也坚持不到香港新亚书院,因学术基础尚未巩固,不想为事务所扰。为学术,他避让权位。他坚辞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之席,只为减少事务,能专注于学术。生活可以随遇而安,工作必须随时努力!为研究唐代历史,他读尽了能找到的所有史料,留下了逾二十万张摘录卡片。他的著作都是规模宏大,考证细密,耗时耗力。他撰写《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耗时二十年,撰写《唐仆尚丞郎表》耗时九年,撰写《唐代交通图考》耗费一生的精力。他以一人完成了在欧美、日本需要集体努力才能完成的伟业。严先生的生命为学术研究而存在。

严先生重情谊、知感恩。他写的回忆文字,感情真挚,充满了对师长们的感激。钱穆先生是他的老师,与其有长达五十多年的交往。严先生的研究方法、治史方向、处世原则都受钱先生影响极大,故他对钱先生感情最深,感激之情最浓。大学毕业,初到齐鲁研究所,钱先生一天之内到其房间看望五六次之多,“诚恳关切,宛如一位老人照顾自家子弟一般”。事过五十年,依然记忆犹新。写到此处时想必当日的情景一幕幕如在眼前,然先生已逝,“不禁涕泪交流,不能自抑”。分别数年后,1949年在台湾见到钱先生,未能深谈,见“先生健康良好,私心欣慰”。关切之情,溢于言表。最令人动容的是严先生对老师晚年的陪伴。钱先生虽名满天下,晚年亦不免枯居寂寞,尤其缺乏可以畅谈学术之人,甚是苦恼。从香港回到中研院工作后,两年间严先生每月拜谒,座谈甚久,给予老人巨大的安慰。1989年钱先生已精力大衰,常见浑噩。严先生虽不喜社会活动,为随侍老师左右,毅然赴东吴大学讲学三月。期间,每周谒候,“无论先生神智如何”,“都侍坐颇久”。做学生者能如此,难得!不只对钱先生,对其他师长严先生也抱有不尽的感激之情。王星拱的推荐之恩,他“铭肌刻骨”;傅斯年秉公录用之德,他感念不已;王世杰的关心照顾之情,他牢记在心。严先生自述生活甚有规律,何以仅享年80?原来为纪念傅斯年先生,他打破生活习惯,常熬夜赶写论文,遂致疾病。其后,又频繁参与新亚对钱先生的纪念活动,以致难以复原。严先生岂能不知这样做之害处?但为纪念有恩于己的先辈,甘愿付出,其重情如此!因严先生的离世,他宏伟的研究计划未能实现,给史学界留下无尽的遗憾。

严先生的个人道德堪为世之楷模。除去前文中提及的重情谊、知感恩,在本书中还有不少表现。严先生自谓以道家自处,以儒家待人。以道家自处,意在不与人争,清心寡欲。其座右铭的上半句“生活随遇而安”也是体现了此意。知易行难,严先生则知行合一。他自述青年时期有过极困苦之时,依旧怡然自得。初到台湾,两家同处一室,每日只能以一盘青菜佐餐,他也不觉凄苦。在史语所工作19年,成绩卓著,他却从不为自己争取利益。1969年严先生休假回中研院工作一年,领导欲为叙薪,为其婉谢,只利用少量研究经费维持生活。退休后,放弃高薪的特约职位,选择了新亚研究所的微薄待遇。严先生一生“淡名利,避权位”,生活简朴而单纯。以儒家待人,意在忠恕。忠者,尽心为人;恕者,推己及人。在书中,严先生记录了钱先生的一段教诲:“不仅在读书,为人更重要,应该„„留意人事。为人总要热情,勇于助人,不可专为自己着想!” 严先生的确是这样做的。他待人真诚,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对他人的嫉妒,佯装不知,毫不挂怀。凡对人有批判之语,他皆隐去其姓名。严先生的待人处事之法,给了他安宁的心境,平静的环境,对其学术研究应该有不少帮助吧。

最后,读到余英时先生的悼文,心中若有所失。前文中严先生还在畅谈治史之法,还在追忆先辈,为其离去而悲痛。翻过一页,别人又在悼念他!我才又忆起严先生已然逝去,心中不免伤感。严先生虽已驾鹤西去,其文字依然展现了他的卓越的品德与精深的学问。读其书,如当面聆教,倍感亲切。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第四篇:人生三书读后感

人生三书读后感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人生三书读后感,欢迎阅读参考。

人生三书读后感1 前段时间读罢龙应台人生三书:目送,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

算是三本散文书籍,记录了大部分她与自己的父母、子女间的点点滴滴,细腻,感动。

人生会有很多机遇,经历越多的人,思想越沉稳,写出的文字如行云流水,安安静静,却真实而又感动,由于xxx战败,龙应台先生随家人逃离家乡,踏上陌生的土地,从此开始另一种人生,后来又经历出国,经历爱情,经历为人母,到为了事业回归台湾,所以她有太多的话想说,太多的感悟要表达。其实作家也好,文人也罢,都要有丰富的经历,可以由自己的脚一步步走出来,也可以用自己的眼在书中一字字看出来,但目的都是为了激发自己内心沉睡的灵魂,这种灵魂应该人人都有,不过是有人活的迷茫,活的愚钝,最后让那灵魂永远的沉睡,而一部分人通过不断的发掘与锻炼,最后灵魂觉醒,它来代替自己表达自己,说出了很多可以让人品味的话,写出很多深沉而内敛的字。

看她的书,当时都有自己去写作的冲动,想把生活用艺术色彩的文字记录下来,可以让自己后世品味,也可以用来感召他人。其实我更想有如此清晰犀利的心境与眼光,可以发现生活中被自己忽略的美好,很想多年以后回味当初,看着细腻清晰的字迹,可以回到当时,可以再年轻一次,再把生活真真的复习一次。所以还是先养成日记的习惯,记录下每次的美好,用键盘记录下对我很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或者偶尔的想入非非。人这一生要活的认真,不能眼睛一闭一睁,茫然的走到尽头,如果那样的话和没有来过此遭又有什么分别。更加勤奋吧,加油。

人生三书读后感2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细细的品读。龙应台的文章万丈豪气,也率性犀利。她的文字万丈深情更有一个母亲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

其中《亲爱的安德烈》第五封信中写到:你小的时候,我常带你去剧场看戏,去公园里喂鸭子,在厨房里揉面团,到野地里玩泥巴,采野花,抓蚱蜢,放风筝,在花园里养薄荷,种黄瓜,去莱茵河骑单车远行。现在你长大了,自己去走巴塞罗那,看建筑,看雕塑。安德烈,我和席慕容的看法是一致的:上一百美学的堂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弄脏自己的裤脚。玩,可以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我想以上说的这些正和沙龙让孩子游学,在大自然中感受冬去春来,在大自然中观察植物,在大自然中感受生命的可贵相吻合。

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也是爸爸妈妈的希望。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前程,将来能有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但是想让孩子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只有父母先做到认真读书,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孩子才能爱上学习,每个优秀的学生后面一定有一个优秀的家长。

人生三书读后感3 已经不记得有多久,忙碌着自己所谓的这事那事,没有静下心来用心去看书,这次读龙应台的人生三书,读的过程中与孩子就书中内容时不时地讨论交流一番,惊喜地发现这是一个亲子沟通的好桥梁。

《孩子你慢慢来》描写了孩子童年的成长,叙述内容虽然都是平常之事,她却总能在一件件小事中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看完此书,看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德国幼儿兴趣教育与我们应试教育之间的差别,但是,感慨过后,更多的是开始反思自己,在孩子教育上,我总是过于急躁,很多时候缺少朋友式耐心的沟通,欲速则不达。

《亲爱的安德列》叙述了她在孩子青春期,采用书信的方式与儿子沟通。在孩子的教育上她是一位充满智慧的母亲,阅读她们的书信,敬佩她与孩子之间毫无障碍的话题,更敬佩她为人父母却始终如一跟孩子像朋友一样平等对话,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内心虽然充满爱与担忧,却通过一句句看似蜻蜓点水的对话,让孩子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体会明白母亲的用心。我的孩子也在成长,作为家长担忧的事情太多太多,却没有找到一个真正好的方法。

《目送》讲到父母的暮年,旅行的见闻,友人的约会等等,文字朴实无华,没有歇斯底里的情绪,却让我心头产生无数共鸣,情不自禁联想到自己的父母,从小到大,从小学到大学,每一次回家,每一次离家,都有两双关切的眼神在背后,而少不经事的自己往往选择了忽略。现在自己也有了孩子,才回味起当年那关切的叮咛与目光背后的担忧。工作后,似乎越来越忙了,有时出发连再见都懒得说了,不敢去想与父母相守的日子是否一天天在减少,虽然无法阻止生命进程的客观规律,但至少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多陪陪他们,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岁月,他们扶着我长大,我陪伴他们老去。

看完三本书,想说的话很多,孩子一天天长大,在他们年少的时候可以多一些爱的呵护,而现在,她也是一个中学生了,我更多的是要以身作则,教会她生活的技能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如何能让她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遇事有自己的判断力,懂得如何取舍选择等等。

最后套用龙应台的那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最后说一句:你快乐,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第五篇:《群书治要360》读后感

诚信谦虚正己

——《群书治要360》读后感

世界上一切资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长安传承百年,正是以长安精神为载体,锤炼百年的精、气、神,凝聚为长安领先文化,历经坎坷与挫折,在历史的浴火重生中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当今汽车行业里中国品牌的领头羊。可以说,文化就是长安的生命,文化就是长安的力量之源。品读《群书治要360》一书,让笔者对此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体会。

《群书治要360》一书整理了历代帝王治国的资政史料,它汲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而成,每一篇、每一节都犹如一场文化盛宴。书中关于诚信、谦虚、正己的阐述对于当前我们企业文化建设更是具有借鉴意义。

一、“诚信文化”建设

“诚信为本,信誉至上”,这是企业经营的生存之道。《群书治要360》中提到:“唯君子为能信,一不信则终身之行废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君子能坚守信义,因为一旦不守信义,那么一生的作为都将被世人所否定和唾弃。同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生存之道也离不开诚信。因为不诚信经营导致企业一蹶不振,甚至破产关门的案例数不胜数,这其中不乏实力雄厚、几代传承的老店。以2008年的“三

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为例,一个同样历经几代人半个世纪的奋斗,在同行业创造了多项奇迹、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之一的三鹿集团,因为不诚信经营而顷刻间毁于一旦。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值得警惕和思索的教训。而长安汽车在近期CS35机油乳化事件中的表现,正是坚持了“客户为尊、员工为本、诚信敬业、持续改善”的领先文化价值观,使得长安汽车赢得了口碑,赢得了市场。这深刻地说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保持诚信经营,才能成为一个“君子”企业,才能长久地得到人们的认可。所以,我们要把“诚信”文化建设放在头等重要的位臵。如加强“诚信”文化的内外部宣传。对内,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诚信文化”的宣讲和贯彻,形成公司内部的“诚信”氛围;对外,以服务为突破口,加强“亲情服务”建设,赢得市场口碑,树立企业诚信形象。

二、“谦虚文化”建设

“满招损,谦受益”,这也是《群书治要360》中再次给我们的警示。长安愿景是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企业。长安,要想在一个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实现世界一流汽车企业的愿景,没有谦虚谨慎的求学态度是不行的。“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要成为一家一流企业,就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根本做起,脚踏实地,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不好高骛远。当前我们一直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各

项对标学习活动,取长补短,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这正是敢于正视自身的不足,勇于挑战自我,改善自我的表现。但是,还应该看到的是,我们对标学习的力度还是不够,深层次的缺陷没有从根本弥补,仍是我们未来发展的瓶颈。以领先文化引领,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态度时刻不能松懈。

三、“正己文化”建设

《群书治要360》中对领导的率先垂范作用也极为重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日常工作中,如果领导者本身言行不正,即使下了命令,员工也不会服从遵守;领导者如果本身言行端正,能做出表率模范,那么不用发号施令员工自然起身效法,政令也会畅行无阻,最终会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这要求领导者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修养。长安汽车近年来也一直致力于领导力提升工作,将领导力提升作为领导干部考核一项重要指标,这对长安领导干部整体素质水平的提升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将领导力提升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是长安实现管理提升、效率倍增目标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俗语有云:老友如老酒,愈久愈香醇。企业亦如此。只有经历过风雨沧桑的洗礼,沾染历史韵味的企业才会积淀下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文化,才能历经久远而传承不息。《群书治要360》中提到“夫物速则疾亡,晚就则善终”,这句话揭示了想要取得成功,急功近利只会“欲速则不达”。文化的积淀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经历岁月沧桑锤炼后形成的精华。诞生在风起云涌的洋务运动中的百年长安,历经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的洗礼,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大潮的席卷,以及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革命的冲击,这150余年的历史,为其发展积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长安领先文化中讲求“引领汽车文明,造福人类生活”的历史使命,就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有着百年历史文化企业应具备的自信与自豪。长安,这个有着深厚文化传承的企业,也必将在历史的车轮中散发它独有的魅力与光彩!

当前长安汽车正处于改革发展,深度调整的新时期,只有紧紧把握长安领先文化精髓,不断汲取领先文化的滋养,时刻保持长安“自我批判、激情创新、科学理性、勇于奉献”的精神,才能笃行时代赋予长安的历史使命。

下载治史三书的读后感(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治史三书的读后感(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查三治

    “三查三治”个人整改材料 认真学习"三查三治"专项活动文件精神,在“三查三治”专项活动剖析查摆阶段大力整治队伍中存在的“得过且过”、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为、慢作......

    群书治要读后感(精选多篇)

    正心明志,传承经典——《群书治要360》读后感《群书治要》是唐初谏官魏征、褚遂良受唐太宗之命,从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采摭群书,剪截淫放”而编订的一部巨著,为......

    龙应台人生三书读后感450字

    前段时间读罢龙应台人生三书:目送,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算是三本散文书籍,记录了大部分她与自己的父母、子女间的点点滴滴,细腻,感动。人生会有很多机遇,经历越多的人,思想越沉......

    《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

    《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1 在图书馆兜了两年,每次瑟瑟去检索学校网站检索,永远都是“已借出”状态,没想到最后是微信读书让我圆梦了,感恩~安德烈,习惯了德国自由的生活,真切......

    《香港史》读后感

    《香港史》读后感 从17世纪开始,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严重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大量白银被掠夺,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使清朝政府的经济出现严重危机。而香港逐渐成为英国......

    《道教史》读后感

    《道教史》读后感 09文秘一班李志力学号:09205021036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智,强之曰:道。” “道”文化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

    《自然史》读后感

    《自然史》读后感1 这个星期,我开始看布封写的《自然史》,这是一本关于自然、科学、道德伦理的著作,共有36卷。布封,法国人,一个博物学家、作家,也是一位思想家。他坚持以唯物主......

    秦汉史读后感

    《秦汉史》读后感 出于对中国历史的爱好,在今年暑假我读了钱穆的《秦汉史》此书不但又加强了我对秦汉历史的熟悉也加深了我对秦汉历史人物的认识,同时给了我很多人生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