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谈翻译》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22-03-28 02:41: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余光中谈翻译》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余光中谈翻译》读后感》。

第一篇:《余光中谈翻译》读后感

《余光中谈翻译》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余光中谈翻译》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余光中谈翻译》内容概要:翻译与批评、中国古典诗的句法、中西文学之比、几块试金石——如何识别假洋学者、用现代中文报道现代生活、早期作家笔下的西化中文、横行的洋文等内容……

《余光中谈翻译》读后感,来自卓越亚马逊网友:著名诗人、散文家、翻译家余光中先生译论散文二十余篇,既谈翻译,也谈现代中文。作者认为:翻译须用纯净的中文。以散文形式写译论,熔知性和感性于一炉。见解精辟独到,文笔优美清丽,各篇论文本身就是好文章,足以示范……

余光中谈翻译的读后感,来自京东网的'网友:打开此书一看,可称得上是余老的论文集有一半论文可谓历史悠久,是写给父辈们看的。第一篇与最后一篇相隔30年,时间相隔久得叫人要害相思。有一半论文是写在6070年代,语言上还有点古而未化后期的文章阅读起来就舒服多了,笔锋锐利依旧,余老对三十年代的作家的作品不慎待见,特别是朱自清写的《匆匆》,被批“不耐咀嚼不堪细析的少作”、“忧来无端的滥情之作”。余批评此文章“混乱不堪,之所以混乱,就是滥用代名词”、“今日读来,恍如隔世”。余老一向高傲,却给钱钟书钱老给与了高度的赞扬,在《论的的不休》引用了钱老的佳作,让人耳目一新。但此书有一半文章并不高明,甚至文中的观点也已经过时了,毕竟近40多年过去了,建议取其精华地阅读,因为余老有时恃才傲物,观点过激,叫人不能苟同……

第二篇:余光中散文读后感400字

余光中散文读后感400字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余光中散文》读后感,共3篇,希望大家喜欢。

《余光中散文》读后感1 在我读了余光中的散文花鸟后,我立刻对小小的鹦鹉起了由衷的喜爱之情,甚至把自己当做作者,给鹦鹉喂食、打理羽毛。但也为人类的残忍而感到羞愧。

在我读“蓝宝宝菜市上六块买来的,在我所有禽缘里,它是最乖巧最可爱的一只,现在即使有谁出六千元我也舍不得舍弃它的。”的时候,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作者对蓝宝宝的喜爱之情,因为蓝宝宝是最乖巧可爱的。从“现在即使有谁出六千元,我也不肯舍弃它”写出了蓝宝宝对我的重要性。小小的鹦鹉也有仇必报,有恩必报的心理。如果你平时对它不好,他只要能出来必定就回去咬你,如果你对他好的话,它不但会用小喙亲吻你的手指,还会把 “雀栗”与你一同分享。在我读“人类之间,禁止别人发言或强迫从千口一词,也就威武的了,又何必向禽兽去行人道呢?”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人类的残忍,为了让人语推行而违反了人道。这无所不载无所不容的世界属于人,也属于花、鸟、鱼、虫。我们不能为了私欲而破坏这个世界。

我觉得:我们应该保护好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小生物,不要再猎杀它们了,他们也有生命,它们也想人一样,有自己的父母。不要再让一个个无辜的生命惨死于人手!

保护动物就是保护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保护动物献一份力,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余光中散文》读后感2 读余光中先生的散文,可没有像读余秋雨的《行者无疆》那么痴迷,那么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的,开始时甚至有读不下去的感觉。记得刚读时,我是一篇文章得连续读上两遍才有点感觉。或许是本人的语言攻底薄弱吧,才至于读的那么累,那么辛苦。或许是他的文中好词接连,我得多读一遍才能有所消化。就拿我女儿挂盐水的时候吧,我为了磨蹭时间,就带上了它,却被女儿戏虐为装门面。她两瓶盐水挂完了,我呢,才只看了一篇而已。

如今,在暑假中,一个偶然的机会,再次捧起了它,却读得如痴如醉,感觉甚好,这个中的原因,我怎么也道不出个所以然来。就这样,接连着看了十多篇,还觉得意犹未尽。只是读到后来的小品文时,顿觉素然无味,也就搁置了。我想,读书,既然是乘兴而来,又何必败兴而归呢?也许,在以后的某一个时间段,我会喜欢这类文章的。那也就一切随缘了!

余先生的散文,我觉得首推那些类似游记的抒情散文,出于参加各种国际笔会的需要,他周游的好多国家,足迹遍至英国、西德、西班牙等国家,随着他的文章,领略了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我读后感慨颇多的是,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已经驾驭着汽车畅游各地。对我来说,那是个陌生的年代,当时的中国正处于贫困阶段,即使像今天我们自己也拥有了家庭轿车,我也觉得那是小时候根本不感奢望的事,更何况是在那个年代呢?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余先生的《自豪与自信——我的国文启蒙》对我启发颇多。像他高一那年教他的戴老夫子,教周郭颐的《爱莲说》时,如何摇头晃脑,用川腔吟诵,有金石之声。他认为,这种老派的吟诵,随情转腔,一咏三叹,无论是当众朗诵或者独自低吟,对于体味古文或诗词的意境,最具感性的功效。像他的父亲在他进中学后教他读的那些古文,如《谏太宗十思疏》、《留侯论》、《春夜宴桃李园序》、《吊古战场》、《与韩荆州书》……恰巧是我刚在《古文观止》中读到的,因此看到这些题目倍感亲切。他一直认为,不读旧小说难谓中国的读书人。我,也正在走这一条阅读之路,但愿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与大师之间的距离能多少近一些。到那时,再读先生的作品,也许会觉得更亲切些。

《余光中散文》读后感 3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的散文代表作,正如《荷塘月色》之于朱自清。初读《听听那冷雨》,不由大惊:散文可以如此写?细读之则手不释卷。余光中曾戏称:“右手写诗,偶尔左手写散文,算是副产品。”但这样的副产品在当代散文家中有几人能出其右?诗一样的充满跳跃联想的语言是《听听那冷雨》的最大特色。作者在文中大量动用了迭字句。文章开始,就对雨作尽情的描绘: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一句就写出雨的形声。接着他跳跃联想,写道:······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雨伞撑着······这句奠定了整篇一种“忧伤”的基调。马上,他大胆想象:整个中国整部中国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这样下着雨。此时,我窒息般地感觉到余光中内心那种深深的乡愁以及爱国情怀。本文恰似一首长诗,字字句句,充满令人惊奇的诗的意象。作者笔下的雨时而是“黑白片子”,时而是“宋画”,时而是“一滴湿漉漉的灵魂”,时而是“温柔的灰美人”等等。作者凭非凡的才力和卓越的想象力,把乡愁化为种种意象,而意象又于作者的某段人生遭遇及心灵历程相连相融。可谓情丝和雨丝交织。余光中用诗样的语言对雨进行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方面感觉进行描写,字里行间,古诗韵味俯拾即是,例“牧童遥指”,“剑门细雨渭城轻尘”,“杏花春雨江南”。爱好古典文学者看本文,时时会心一笑。而喜爱现代风格的读者也不会失望,例“雨是潮潮湿湿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一句,已令许多所谓的现代诗人汗颜。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语言没有音乐味,何能成为作家?同样,思想不深邃,更是不成作家。余光中将思想完美融入语言,正如他所说: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当他的思想和文字相遇,美如盐撒于烛,会喷出七色的火花。我读书,常爱划句,但是读《听听那冷雨》,竟然摘不下一句,因为每一句话都这么美。文坛宿耆柯灵说:《听听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这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对中国文字和现代文学的表现力增加一点信心,也应该承认这在五四以来的散文领域中,算是别辟一境。评论毫无过奖,也深刻公道。

第三篇: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听听那冷雨观后感

余光中先生有一篇散文《听听那冷雨》,仅这名字就让人喜欢,引得人忍不住也想要写点什么。

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听窗外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心里该涌起多少回忆和感慨。李后主晚年的词里总是充满了雨声,绵绵的春雨,沥沥的秋雨,仿佛诉说着家破国亡的悔与痛。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浪淘沙》

“昨天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乌夜啼》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长相思》

这样的句子在国亡后后主客居卞京时俯拾皆是,但在早年的词作里,却几乎找不到关于雨的任何意

象。

从某种程度上说,雨天与黑夜具有同样的品质,它遮蔽了世界的喧嚣,让世界在雨声中回归单纯,同

时让心在雨中回归本质。也难怪,雨在很多文人眼中会成为一种感伤的情感符号,承担着演绎世事沧桑,抒发人生感慨的功能。关于这一点,最恰切的例子,大概要数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了。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眠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

星星也。悲歌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在这首词中,作者只剪取了听雨的三个片断,却表现了少年、中年以及晚年听雨的不同人生际遇和情

怀,特别是亡国后的悲苦心境,读来让人感同身受,无限惆怅。

不过同样是听雨,所得却会迥然不同。

“山中一夜雨,树梢百丛泉”,“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盛唐诗人的句子,洋溢着生命的欢快和喜悦。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到了晚唐,那雨声中更多的是离愁别绪和人生的凄苦感受,和那个时代的气氛一样。

当然,在雨声中的感悟,也与生命个体的气质相关,象苏东坡这样乐天知命的人,你很难在他的话语

里寻觅到雨中的哀愁。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月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雨来也无晴。”

这首《定**》是许多人都熟悉的,即便时光已逝去千年,我们仿佛还能看到东坡竹杖芒鞋在雨中吟

啸徐行的样子,这真是一个天真烂漫充满生命激情的人。作者在词前小注中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作此。要知道,这一年(宋神

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东坡正谪居黄州,处于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低谷期,但作者的笔下没有凄风苦雨,而是一派乐观开朗的心境。东坡一生还写过不少与雨有关的诗文——如《喜雨亭记》,“细雨斜风昨小寒”,“白雨如珠乱入

船”,但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东坡笔下的雨都是元气淋漓的雨,如同他的一生。对雨的迷恋似乎是中国文人的传统,你总能在他们的文字里听到若隐若现的雨声。

在现代作家里,周作人大约是对雨最情有独钟而情感又最为复杂的一位了。周作人喜欢雨,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苦雨斋”,有两本散文集分别叫作《雨天的书》和《风雨谈》。在《风雨谈》小引中,周作人说:这个题目我很有点喜欢。……我取这《风雨》三章,特别爱其意境。另在《雨天的书》自序二中,周作人写道:但这个题目我很喜欢,现在仍旧拿了来作这本小书的名字。《雨天的书》中有一篇十分著

名的散文《苦雨》,其中有一段说:卧在乌蓬船里,静听打蓬的雨声,加上 乃的橹声以及“靠塘来,靠

下去的呼声”,却是一种梦似的诗境。说到底,周作人喜欢雨,是喜欢它造成的迷离的梦一般的诗境。然

而,梦终究不过是梦而已,在现实的苦雨斋中,周作人体会到的却不是诗意而是人生的琐屑无奈与苦痛。

当全国抗战的风雨声响彻神州之际,周作人却躲进他的苦雨斋里,但他编织的雨的迷梦很快就破灭了,他

不得不很快作出选择,走出了人生最不光彩的一步。或许,自那以后,夜雨敲窗之际,周作人听到的再也

不是诗意的雨而是人生的凄风苦雨了罢。

外国文人对雨的兴趣似乎不如中国的这样强烈,这可能也算中外文学的差别之一,至于其间的原因却

说不出。我所知道的唯一一本与雨有关的书是英国十八世纪的作家约翰•史密斯的《book for a rainly

day 》,译成中文也可叫作《雨天的书》,不知周作人的书名是否就来源于此。可惜的是这本书我没有见

过,只在诗人布莱克的诗集中读到了一节引用的话,据说作者是布莱克的好朋友。倒是一首清新的与雨有

关的小诗让人印象难忘,诗中写道:我的房间变暗/几乎是正午/深蓝色的天空/一块挡雨板,雨最后落下

来/疗治女孩的伤口/自悲伤变形的早晨/拯救她们……/我们在最后一阵细雨中舞蹈。这首诗名叫《女孩和

雨》,作者是英国的当代诗人佩内洛•夏特尔。这样一些写雨的零星的片断当然不能和中国源远流长的传

统相比,不过也可看出,雨的诗意的意象不是中国文学所专有,它是具有世界性的。

海德格尔说:人,诗意的栖居。这是一种至高的人文理想,但不可否认的是诗

意正被后现代的社会事

实所驱逐。雨也正在从我们的文本中消失,逐渐蜕变成一种纯自然现象。你很难设想一个居住在都市森林

中的人还有听雨的闲情逸致,即便有,他又能听到什么呢?大概只有雨滴打在坚硬的街道和水泥屋顶上所

发出来的那种单调乏味的声音吧,而那差不多是一种让人厌烦的噪音。谁还能体会到“雨打芭蕉读红楼”

诗意,谁还能听到雨在大自然中所演奏出的天籁般的音乐?也许有一天,雨只是天气预报中的一名词,而

我们所需要做的仅仅是——出门带好雨伞。

第四篇:余光中先生谈中文和英文[范文模版]

 他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先生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今天偶然在网上看到他的一篇文章《中文是最纯正的语言》,特别转载在这里!

特别拜托大家:一定要阅读十遍以上!

中文和英文,是我们每天都要使用的两种语文。中文不用说,我们都是中国人,这是我们的母语,每天都要用的。英文呢,现在也越来越实用了。英国在政治上走下坡路了,大英帝国早已解体,甚至于联合王国也有点问题。可是很奇怪地,英文却如此流行,简直要变成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可见,政治是经常变迁的,可是文化,像语言这种东西,却能够持久。英国人以前说:“我们宁愿丧失印度,也不愿意丧失莎士比亚。”意思是,一个民族的文学很重要。说这句话的时候,印度还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当时说这句话的人,没有料想到有一天香港也不是英国的了。可是,莎士比亚依然是英国的。

英文如此流行是靠英国吗?还是靠美国?我们现在研究一下,世界上以英文为母语的人有多少。英国本国只有五六千万人,大概相当于中国的一省的人口。以英文为母语的人,恐怕还是美国比较多。美国有两亿五千万人,加上英国人口大概三亿人,再加上人口少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等,以英文为母语的人口不出四亿。以中文为母语的人,多好几倍,不但在中国内地,而且在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甚至于南洋的华人地区等等,加起来有十二三亿。现在的世界,大家说已经全球化了,也有人反对全球化,但总之国际交流是越来越频繁了。如何进行国际交流呢?当然要靠语文。所以一个中国人,他学会了英文,虽然不至于无往而不利,也可说是非常方便的。我们学英文就很认真。现在内地也有学英语热。可是我们学了英语之后,如何对待中文呢?这是我们应该反省的。同时,语文的交流是比较复杂的。这不像货币的交流那么简单,只要挂牌说今天人民币对美金或者对港币的汇率是多少。语文的交流有很多阶段。

中文和英文最早接触的时候,很多英文字在中文中没有现成的词来表达。民国初年,梁启超写社论,写到了“民主”(democracy),他不晓得该用什么词来表达,干脆用音译“德谟克拉西”。欧洲各国,凡是受了拉丁文影响的,都有这个字:动词是inspire,意即“把生命力灌注到一个东西里面”;名词是inspiration,就是“灵感”。可是梁任公没有现成的翻译,所以他只好说“彦斯皮里存”。这是中文跟西文、英文最早接触的时候一种过渡的现象,这种现象还保留了若干痕迹,一直到今日。比如说我们要“抵制”某一国家的货品,有个“杯葛”的说法。这个“杯葛”就是从“boycott”音译过来的。此外,像“坦克”、“吉普”、“迷你”、“密斯”、“巴士”,都是音译而来的外来词。胶卷有叫“菲林”的,煤气叫“瓦斯”,发动机叫“引擎”。还有“作秀”——我现在就是有点“作秀”。(笑声)我们中文的词是很有意思的,比如“演讲”,英文是give a speech,动词speak或者talk,都是没有什么表情的字眼,就是“说”而已。而中文的“演讲”,可见你不但要“讲”,而且要“演”,要有点演员的本领,这就是“作秀”了。香港受了英国多年统治的影响,英文当然很流行,香港人讲广东话时就夹英文,所以香港的语言是非常复杂有趣的。你到小店去买饮料,小店叫“士多”,就是store;你去邮局买邮票,邮票叫“喜单”,就是stamp。香港最有趣的字眼,就是你去买草莓,或者在咖啡馆点一客草莓冰淇淋,怎么说呢?是“喜朵蓓蕾”。(笑声)就是strawberry。

这样说来,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很难保持它原来的风貌,因为跟其他的语言接触、摩擦、交流,就会发生一些变化。我们的中文,其实自古到今,是受外来影响比较少的一种语言,可还是有变化。我们想一想,一个现代的中国的读书人,他是不是只懂一点英文呢?也不见得。我们每天写的数目字“1、2、3、4”,不是中文,而是阿拉伯字码。我们学习的英文,里面有许多被英文所归化了的拉丁文字眼。最常见的就是简写etc.,意思是“等等,等等”。我们读18、19世纪的英文,那里面的拉丁文就更多了,因为英国人把拉丁文当文言。再比如法文,我们到饭店里去点菜,菜单menu就是从法文里来的。很多法文的词句,比如说fait accompli(既成事实)、coup d'etat(政变),大量地进入英文。

好了,你旅行到美国去,飞机在西岸降落,那个都市叫San Francisco,这个名字不是英文,是西班牙文。旧金山的街道名很多都是西班牙文的街道名。然后你到洛杉矶去,英文叫Los Angeles。Los,其实是西班牙文定冠词的多数,阳性;Angeles就是西班牙文“天使”的意思。Los Angeles就是“天使城”。你要学音乐、练钢琴,很多音乐术语都是意大利文的:快板,allegro;行板,andante;慢板,lento。如果你到欧洲去,有几个字各国都是一样的,比如hotel、police、toilet,总是很相似的词翻来翻去,不必翻译就能明白。因此我们可能每天都会接触到各国语文。比如你去超级市场去买一样用品,是外来的,它就可能用6种语言来说明如何使用,诸如此类。你只要眼睛放亮一点,好奇心强一点,就可以学很多东西。

那么我们中文有没有受外来影响呢?当然是有的。蒙古人统治中原、满洲人入关,虽然影响不大,因为他们汉化得比较厉害,科举也还是用中文。可是我们看电视,这个是“贝勒”,那个是“格格”,还有“福晋”、“额娘”,好像又有点满洲化的样子。如果你去读《西厢记》,这里面就有点蒙古化。张生看到美人崔莺莺,惊为天人,那个戏词怎么说的呢?“颠不喇得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罕曾见。”(笑声)美人见了很多,像这样的美人还是少见。可是这“颠不喇得”,就是蒙古文。对中文影响比较大的,是梵文。佛家的经典中有很多梵文,音译成汉文之后,也进入了汉语。我们最常见的,比如“菩萨”、“罗汉”、“浮屠”、“涅槃”、“和尚”等等,都是梵文的音译,都是外来语。但是即使是梵文,也并没有进入我们的教育制度。不像英文,已经进入了教育制度,成为考试的科目。这影响就极大了,因此中文受英文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到很多中国人说话、思想、写文章,甚至不大像中文,像英文更多些。

英文现在好像是世界语了,可是它比起中文来只能说是一种很年轻的语言,而且它很不纯。中文,几千年来相当纯,因为同周围的文化比起来,我们的文化还算是强势文化。碰到另一个强势文化——印度文化,虽然受到一定影响,可是那时候我们的文化体制很强,影响不是太大。而英文,本身是一种很复杂的语言。你拿一本英文大辞典来看,字的后面常常附一个框框,解释这个字的来源。这门学问叫做“字源学”(Etymology)。你去看这一部分,就会有很大的发现、很有趣的发现,因为一本英文大辞典里面,恐怕有一半都不是原来的英文,而是外来的、继承改进的。

英文可以分成几个时期:从公元5世纪到1100年,这是Old English时期;从1100年到1500年这400年,是中世纪英文,Middle English;我们学的英文所谓Modern English,其实是从1500年以来的这500年。真正讲古老英文的人,不在伦敦,而是在今日的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因为在外来民族的压力之下,他们搬到边区去了。Modern English时期最早的200年间的英文,我们也读不懂,比如莎士比亚的英文,我们是要看翻译、注解才能懂的。

法国北部有两个大半岛:大的叫Britannic;小一点,像一个手指指着英国的叫Normandy。在公元1066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诺曼底公爵威廉(William,Duke Of Normandy),领兵攻打今日的英国,进入伦敦,成为英国人的国王。这一年在中国是北宋,苏东坡30岁。(笑声)此后的几百年,法国人就坐在英国的王位上。这种政治的征服带来了语言的变化,从此法文大量地进入英文。你对一个女孩说:“How pretty you are!”意思是“你好漂亮”。你要是说:“How beautiful you are!”就是“你好美”。“美”比“漂亮”要高级一点,beautiful是法文来的,而pretty是土英文。(笑声)英文里面的单音节字眼,往往是土英文,是Old English。雄才大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他演讲的时候专门拣单音节的字眼。丘吉尔是读古典文学的,他说英文有800个单音节的字,Odd syllable,只要运用得当,音调铿锵,表情十足,就可以成为一个大演说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希特勒的轰炸机轰炸伦敦,形成危机。丘吉尔召开内阁会议,研究在敌机来袭的时候,怎样让老百姓赶快把灯火熄掉,也就是“灯火管制”。内阁大臣都是牛津、剑桥毕业的,饱读古文,也就是饱读拉丁文,他们想出来的都是音节很多的字眼,有的大臣就提议用the elimination of illumination。(大笑)哇,这个很有学问呐!丘吉尔说:这不行啊!你话还没讲完,炸弹就落到头上来了!(笑声)太长了,不要用拉丁语根的字眼,用我们土英文。他就说用lack out,一片黑就完了。(笑声)

1066年以后,英文受法文的影响很大,包括很多拉丁文也通过法文而进入英文。举个例子,英文中“牛”是cow,“羊”是sheep,“猪”是pig,可是“牛肉”却不能说是cow meat。做了菜之后就变成另外的名称,变成了beef,mutton和pork。中文很简单,“牛肉”、“羊肉”、“猪肉”,后面加个“肉”就完了。为什么英文这么不厌其烦?那是因为被征服的英国的牧童,在田里面看羊看牛的时候,是用土英文说的。“Oh, this is a cow.That is a sheep.”可是把这些肉烧好了,端上桌子给法国主人吃的时候,要用法文了。“Beef is served.”所以英文里面其实有好几套文字,一本大字典里边,拉丁文语根或者来源自法文的字,多得不得了。那个字越长、越像有学问的样子的,越是拉丁来源的。英文里有kith and kin,意思是“五亲六戚”,这是土英文。可是另外有个字眼consanguinity呢,也是这意思,指“血亲关系”。这个词五个音节的,一看就知道有来头有学问。果然是从拉丁文来的,con是相同,sanguis就是血液,nity就是名词的语尾。

我们再来看看英文的星期是从哪儿来的。Saturday、Sunday、Monday不用说了,很多国家都相同。可是英文从星期二到星期五,都好像是“某人的日子”。如同说“Toms day”、“Marys day”,Tuesday就是Tue的日子,Tue是北欧神话里的战神。Wednesday,Wednes是北欧神话里最大的神,相当于南欧的Jupiter。Thursday拼法本来是T-H-O-R,他是北欧神话的雷公,星期四应该打雷。那么星期五呢,Friday纪念Frigga,她是大帝的妻子。可见英文的星期是从北欧来的。那么月份呢?都是从南欧来的。一月January来自罗马神话的门神,我们进一个房间先到门,所以进入一年,先到January。四月April,是希腊爱神的名字Aphrodite来的,相当于罗马的爱神Venus,所以“April is the month of the love”,“dedicated to the goddess of love”。六月June是以大神Jupiter的妻子来命名的。她丈夫很不正经,她常常要发脾气,所以叫Juno。

英文里还有些中文字。最出风头的两个中文字,不但在西方,甚至在非西方的语文里,都要用我们中文的发音。茶是中国的特产,英文的tea是从“茶”来的,不过不是用普通话的发音,而是闽南话。厦门人“茶”的发音是“得”,“喝茶”叫“立姆得”。中国的这个“茶”大概是从水路运到西方去的,英国人当然读别字了,“得”就变成tea,匈牙利人也叫tea。可是还有很多国家都叫te,无论是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都是闽南的发音。可是,如果你到斯拉夫民族的国家去,斯拉夫文“茶”的写法好像英文的C-A-J,J是读i的短音,读音就是chai。很多东欧的国家都管“茶”叫chai。有人说,海路去的就叫“得”,陆路去的就叫“茶”。另一个字是“丝”,英文里silk就从“丝”来的,拉丁文叫做seda,然后各国稍微有点变化,大概都是绕着“丝”这个拼法。另外还有一些中文进了英文,比如做苦力叫coolie,功夫kongfu,普通话mandarin,人力车rickshaw。有一个字眼不必传过去,还是传过去了,叫麻将mahjong。中国人有一个动作也进入了英文,就是磕头kowtow。诸如此类。

我们从上面可以看出,英国文化是一个复合的、复杂的文化,由很多外来因素组成的文化。

接下来我要说一下英文跟中文的不同。我在美国教过中国文学,一些美国孩子的中文实在不好,只能用英文翻译来读中国文字。有一天我教到一首诗,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大家都会背了。我把它翻成英文,先用意译,一看就懂。然后直译,所谓literal translation,我希望美国的孩子知道中文诗原来的风貌是什么样,字的次序是怎么来的。比如“松下问童子”,直译“pine under ask boy”。这样一来呢,美国孩子立刻糊涂了。奇怪!“松下问童子”,谁在问呀?没主词。“言师采药去”,谁在发言?谁在回答?“只在此山中”,谁在山中?“云深不知处”,更不知道是谁了。都没有主词,你们中国人怎么知道这一句讲张三,那一句讲李四呢?我就说我们的头脑比你们好,比你们好一点。(笑声)其实,这是中文的文法的关系。我们看上下文就得了,往往不觉得需要主词。我们问候朋友时说:“饭吃了没有?”我们不说:“你吃饭了没有?”也不说:“饭被你吃了没有?”(笑声)英国人、美国人看着就觉得没头没脑的句子来了。可见英文的文法中重要的字眼,我们认为可有可无,甚至没有还好一点。这是中文、英文很大的不同。

我再举一个例子。李白的《静夜思》,如果用英文说,就是“我床前明月的光,被我疑惑成地上的霜;我举头看看那明月,我低头又思念我的故乡。”自然没有原诗那么好了。“学生必须爱国”,这是很好的一句中文。可是英文不能说成“Student must love country.”这是不地道的英文。往往要说成“A student must love his country.”你看,凭空多出两样东西来了!一个是indefinite article,不定冠词;一个是personal pronoun,所有格。对中国人来说,“一个”学生爱国,“三个”学生爱国,“五百个”学生也爱国,我犯不着讲多数少数。爱国当然是爱自己的国家,不会爱到日本去(笑声),也不会爱到印度去,犯不着战战兢兢地说“我的”国家、“他的”国家。中文好像潇洒一点,英文呢,好像认真一点,不过有时候显得啰唆。比如中文说“他比班上的同学都高”,这没错。英文就不能说“He is taller than the students in his class.”这错了。正确的说法是“He is taller than any other students in his class.”好精确啊!但是也啰唆。

再比如,英文有个连接词很重要,就是and。英文说husband and wife,father and son,mother and daughter,teacher and student,中文则是“夫妻”、“父子”、“母女”、“师生”,根本不需要这个连接词。我们不能想象一个地道的中国人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以及茶。”(笑声)可是英文一定要这样说:“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They are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好像他们特别怕这些字失去了联络。我们就很潇洒,和盘说出来就完了。

我再举一个例子,英文里的很多意思都可以用make表达,比如make a policy(制定政策)、make money(赚钱)、make fire(烧火),还可以make love。“You can make just about anything.”中文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make一下的,可是我们受了英文的影响,也接受了这样的说法。比如“关于这件事情,校方还没有作出决定吗?”我们本来是说:“这件事,校方决定了吗?”用一个动词就够了,不需要“作出决定”。现在动词“决定”就虚伪化了,变成一个抽象名词。“兄弟两人吵了一夜,最后是哥哥作出了让步”,本来我们说“最后是哥哥让步”,就一个简单明了、很有力量的动词。现在这些动词全部都靠边站,要“作出”来做一个没有表情的动词,后面跟一个抽象名词。“作出贡献”、“作出牺牲”,就是不能“贡献”、“牺牲”。这是中文受了英文的影响,慢慢地在变化,变到了我们不去思考它的一个程度。

英文喜欢用one of these(„„之一)这种说法。《老残游记》以前的中文都没有什么之一不之一的,可是现在就很流行了。如果你带一个同学回家,介绍给母亲说:“这是小张,我的好朋友之一。”那么你妈妈心里想:“哇,你有几个好朋友呢?”或者报上介绍画家,登一幅《江上秋色》,说是李可染名画之一。李可染有很多画,犯不着说“之一”。这“之一”是西方人的思维,讲到一样东西都要把它跟同类照顾一下。如果你说“西施是中国最有名的美女之一”,好像很精确,可是你没有跟我说你心目中的中国美女有几个,是七分之一呢,还是十个中间的一个,仍然是含糊的。所以英文看起来很客观,很精确,其实也不见得。“Michael Jackson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singers in the world.”好像很精确,其实most famous singers已经到顶点了,可是one of又把他降下来了。降到哪儿了?也不知道。英文是不是比中文精确呢?未必!你说李白是中国非常有名的大诗人,而不必说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因为“最伟大”是很容易定位的,就是到顶点了,而“之一”又把他降下来了。降到哪儿呢,你没有说五个还是八个,我也不知道。所以我们学英文要努力学正宗的英文,同时也不要忘记中文。

中文是比英文更古老的一种文字。我刚刚分析过,1066年法国人去攻打英国的时候,英文还在变化之中,还没有怎么成形。在公元开始的时候,也就是耶稣那个时代,世界上还没有英文这个东西。我们学英语固然是要努力地学,说得实用一点,我们可以和外国人打交道,说得超越一点,我们可以学习英国的文学。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中文,中文是一种非常优美、非常伟大的语言。看看我们的成语就知道了,我们的成语都是中国语言美学的结晶。随意举个例子,比如“千军万马”、“千山万水”、“千秋万代”、“千方百计”等等这些四字成语,都是调好的音调,平平仄仄。“千山万水”就是形容山和水很多。难道过一座山就碰到十条河吗?谁要说“千水万山”,也没有什么不对,过了一条河就看到十座山,也无非是山水很多、路途很远的意思。可是“千水万山”不符合美学,平仄仄平,不好听。“千军万马”也是如此。一个兵要骑十匹马吗?可是我们就很顺口地说“千军万马”来表示军队之多,因为平平仄仄很好听,好听就容易记,读起来顺口,听起来入耳,就流传下来。这就是中国语言的美学。谁也不会说“他千计百方要害我”。

再比如说“山明水秀”。水当然很秀美,山凭什么“明”起来?山又不是太阳。如果说“山秀水明”,“水明”是很通的,水是亮亮的,“山秀”也可以说。可是我们偏偏要说“山明水秀”,那就是符合中国对仗、平仄、铿锵之道。又说“红男绿女”,这又不是什么大学问的成语,“红男”平平,“绿女”仄仄。可是女性向来是与红色联想,“红粉知己”、“红袖添香”、“红装”等等,女人很少配绿色。可是我们却说“红男绿女”,那就是平平仄仄而已。不过偶尔有一点例外。成语里有一个词,我觉得完全不合中文美学。这个四字成语就是“乱七八糟”。你想,按照平仄对仗,本来应该说“七乱八糟”,可是我们偏偏要说“乱七八糟”。这真是乱七八糟!(笑声)我这个漫谈就讲到这里,接下来我朗诵一点诗,几首我自己写的诗,再朗诵几首英文诗。我觉得诗歌应该读出声音来,所谓“朗诵”,不朗往往不对,不一定要高声,也可以低声,要看这个诗的具体内容而定。我们古代的读书人,读书都是朗吟的,有一种特别的腔调。这种吟法,跟西方的诗人朗读英文诗、法文诗不一样。(诗略)(热烈掌声)(完)

第五篇:谈英文资料翻译

谈谈英文技术资料的翻译工作

陈道元 2002年4月

(阅改一些年轻同志技术资料译稿后的一个讲话)

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要走向世界,中文英文的翻译工作越来越重要了。一般的翻译工作有别人干,我们自己的技术资料的翻译看来只能由我们自己承担,没有其他办法。

今天要谈三点:翻译工作的原则、这次改稿的示例和技术资料的编排格式建议。1翻译工作的原则

我国的翻译工作是从将梵文佛经翻译为汉文开始的。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一位吴支谦翻译佛经,并提出直译、意译问题,主张意译。后来东晋的鸠摩罗什、隋朝的真谛和唐朝的玄奘又翻译了大量佛经。这三个人被称为佛经三译家。

清朝末年的翻译家严复在他翻译的天演论中说:“译事三难:信、达、雅。”后来人们就把“信、达、雅”作为翻译工作的原则和标准。信、达、雅,也就是忠实可信,达意通顺,文字优雅。“信”— 翻译的基础

翻译不是写文章,不能自己随心所欲地写,而应将原文正确如实地表达给读者。

进行翻译工作,要求译者具有相当的中文、英文和资料涉及的专业水平。如三个条件不具备,自己写不好中文,看不懂原文的外文和专业技术意义,怎样将它表达给读者?

即使三方面有一定水平,还要认真阅读原文,正确理解它的意思。需要准备详细的好的字典、词典,包括通用的字典、词典和专业的字典、词典。要有查字典的习惯,有点问题就查字典。生僻的、自己原来不认识的字固然要查字典,有时一些常用字在一定场合有特殊意思,和自己熟悉的不大一样,也需要查字典,通过查字典常能帮助你找到适当的意思。年青同志熟悉电脑,可能习惯用电脑上的字典、词霸。按我自己的经验,这些字典、词霸只能起辅助作用,不能作为主要工具。有一个有名的例子:30年代鲁迅有一篇文章,批评当时有人将Milky Way译为“牛奶路”,其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天河、银河。银河还有一个英文字galaxy,看来也是从构词成分galacto-(乳的)转化的。这例子是翻译工作中的笑话。我们要注意不要在自己的翻译文字中出现这样的笑话。要注意原文中正面还是反面的意思。不要因为疏忽大意,将反面意思译为正面意思或相反。因此,有点疑问就要查字典,甚至不是一本字典,要反复揣摩,将原意尽量弄清楚。

“达”—翻译的主干

译者要将原文或作者原意用文字表达出来给别人看。单正确理解它的意思还不够;还要将它用适当的中文形式表达出来,让读者明白,不要把话说得颠三倒

四、疙疙瘩瘩、含混不清。

要注意英文语法和中文语法的区别。翻译时不要拘泥于英文原文的语法。例如,英文常用倒装句,被动式;中文常用“顺装句”、主动式。如认为改变原文语法形式好,就将它改过来。

要用标准的、习惯的常用词,不用自造的、不常用的生僻词。这可以使文字准确、自然、不别扭。

“雅”— 翻译的加工

对于文学作品说来,文字优美非常重要。特别是诗,既要意思好、意境美,又要朗朗上口,真 1

不容易。技术资料的翻译比文学作品的翻译当然容易得多。但是也应作到文字通顺、语言规范、条理清楚。这是对任何文字的基本要求。就这一点说,技术资料的“达”和“雅”是近似的。

常有人认为翻译文章就是有些别扭,读起来不舒畅,自己翻译也不讲究了。其实这样的译文不是好的译文。好的译文应能作到象是译者自己写的通顺文章,读起来很舒服,甚至是一种享受。例如,新闻不算是文学作品。“参考消息”上登的都是翻译稿,我觉得那文字写得好,很通顺,象是中国人自己写的原件那样。

要作好翻译工作,就要细心推敲文字,要让它达到自己应有的水平。不能初译出来自己都不想再看一看,不尽量改得好一些,就交了出去。那是对工作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 有损形象、浪费青春。以这样态度作任何事情,都只会觉得是负担、苦恼,感受不到劳动后获得成绩的乐趣。

信、达、雅应综合地体现在译文中,不能割裂开来。有人说翻译有两种:意译和直译。简单地说,意译是按意思翻译,直译是按文字翻译。按信、达、雅的要求,意译和直译是统一的。不能不对应于原文文字只把意思说出来;也不能照原文字面翻译不管意思表达是否恰当。对于技术资料翻译工作说来,更应该是这样。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介绍在台湾的一位翻译家余光中,他在一次讲话中提到翻译文字不应“西化”问题。他举两个例句:贾宝玉向林黛玉说“事实上,林小姐,我真的很爱你!”或“林妹妹,其实我真疼你!”这两句话意思完全相同,也都符合中文语法,但前者就比后者“西化”得多。还有位朋友告诉我一个西方电影的一个场面,一个人向刑场跑来,对正要行刑的刽子手大喝一声:”wait!”中文译为“刀下留人!”显然这比译为“等一会!”恰当得多了。这样的翻译应是“信、达、雅”高度结合的。

50年代初期,我20多岁时候,曾翻译一本俄文小册子“电唱机”,约两万字,投稿到人民邮电出版社。不久,出版社将我稿子前面相当一部分以铅笔修改了,寄了回来。说我文字还通顺流利,但有的地方译得不严谨,甚至译错了。让我参照修改部分,把全稿改好,再寄过去。我读了修改部分,看到自己的不足,修改了稿子再寄给出版社,出版社将它出版了。这次经历使我体会到翻译既要通顺表达好意思,又要认真翻译文字,对我以后翻译工作的帮助很大。我永远忘不了也永远感谢那位为我认真改稿我又不知名的老师。

技术资料原文作者的文字工夫不一定很高,我们自己也不全都比他差。原文没有把话说清楚,少说或多说了一些话,或层次、条理安排得不好,这样的情况是会出现的(文学作品中可能少些)。怎么办?根据“信”的原则全按原文翻译吗?不!综合考虑“信、达、雅”三原则,我们应该在译文中对原文不足处作必要的补充改正(不是修改原文,那是既成事实)。这样作不是不忠实于原文,而是更忠实于原文所要表达的技术内容,忠实于读者。

信、达、雅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我们的译作不可能作到绝对的信、达、雅,但只要译者自己明确这样的要求,按这方向努力,翻译水平就会越来越好,以至达到一定的境界。这是肯定的。最近看“东方时空”关于中国足球的节目,说到米卢有一顶著名的帽子,比赛时米卢一定戴它,上面写着一句话:Altitude is everything — 态度决定一切。这话非常好。这是米卢的根本原则,其实也适用于其他工作。作任何事情都应该认真努力,有了这样的工作态度,总会有相应的成果。

因此,翻译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有人说翻译工作没什么,电脑都可以翻译。我不相信这话,也不会因这样一句无知的话影响自己对翻译工作的认识和兴趣。可能将来能用电脑作一定的翻译工作,但那水平不会很高。因为两种文字语言各有其复杂多变的规律,不可能象1+1=2那样对应。翻译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劳动,而是费脑筋的有创造性的工作。如果说不能用电脑创作或翻译小说,当然也不能用电脑作出好的技术资料的翻译。

这里说的是翻译工作的原则,有通用性。不仅适用于外文译中文,也同样适用于中文译外文。但是,由于我们的母语是中文,对外文不够熟悉,将中文译为外文作到“信”就不错了,作到“达”“雅”更加困难。我们中国人很多人的英文很好,但对外的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单位还是请了不少外国专家。请他们干什么,这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最好请懂中文和技术的外国人帮助我们将中文资料译成英文资料。当然,这样的外国人是不容易找的,一般需要我们自己翻译。这就要求译者自己首先熟悉这种专业的英文技术资料,熟悉有关的原理和术语。否则,对于勉强将中文译成英文的资料,不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不都看不懂或看起来太费劲吗?例如,要是将前面的例子反过来,将中文的天河、银河译为sky river, silver river,有谁看得懂呢?不又是笑话吗?

(下略)

下载《余光中谈翻译》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余光中谈翻译》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史记谈文言文翻译

    “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提供了史记谈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学好语文有所帮助。《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首先是一篇文言文,其次才......

    余光中先生的猛虎与蔷薇读后感

    调 和——读《猛虎和蔷薇》有感 高一(14)瞿诗宇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题记 中国几千年而来的文化,其中阴阳乃为重要之部分。便连那武侠小说中,最上乘的内功心法......

    乡愁余光中阅读答案(优秀范文5篇)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书是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我坚信,只有让我们的灵魂融入书的海洋,让书的内容融入我们的生命,才能有一个比水海更为广阔的心灵空间!下面小编给大......

    乡愁 余光中 导学案(优秀范文5篇)

    乡愁 余光中导学案 总课时 2 课型课时 预习展示2课时 第一课时内容 朗读训练 教者 课型 预习展示课 授课时间 目标 正确划分诗的朗读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读诗歌 导学过程 知......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人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都会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可,究竟人生是什么? 季老在这本书中用数十篇千字随笔解读了他的人生......

    现代作家余光中的诗《寻李白》读后感

    ★余光中的《寻李白》读后感:我从小就爱背李白的诗,那诗中飘出的灵气曾带给我多少童年的憧憬,,读后感《现代作家余光中的诗《寻李白》读后感》。 昨天读了《寻李白》,台湾诗人余......

    英语翻译:谈信息时代的翻译

    英语翻译:谈信息时代的翻译一、不译则亡翻译是国际间理解的钥匙,据说,西欧的文明归功于翻译者(据L.G. 凯里,1979),可见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翻译。在未来的世界里,也许一个文化族群的存......

    谈作文读后感

    谈美读后感600字(一)美学,往往会给人一种略带神秘的色彩,我一直以来都以为美学如同其他高深莫测的哲学。读完这本谈美书简后,我发现这是一门带有人文主义色彩的的美学,值得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