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学》读后感5篇

时间:2020-11-25 02:2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礼记.大学》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礼记.大学》读后感》。

第一篇:《礼记.大学》读后感

《礼记.大学》读后感范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礼记.大学》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礼记.大学》读后感1

自从从象牙塔进入五彩缤纷的社会之后,我才发现社会真的很大,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情、不一样的思想,世间万象进入了我的世界。我看到的“世间万象”大多是富有的家庭、别墅、豪车、美女、奢侈品,好像每个人都在追求这些,而我自己什么都没有,我总是不停地努力,甚至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最后自己还是一无所有,于是我不停地工作再工作,结果努力的成果与欲望的比例趋近无穷小。我开始困惑,开始纠结,开始愤懑,开始讨厌这个世界、讨厌父母、讨厌朋友、最后讨厌自己,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虚无的存在。

也曾回忆起自己在少年时的快乐时光,父母从来不管我,但是邻居家的奶奶每天都夸我能干,说我成绩好,会做家务,懂事,孝顺,会照顾弟弟。有时候看到可怜的乞讨者,还会把自己好不容易做小工攒下的零花钱都赠给了他。可是为什么长大了,这些都不再值得炫耀了呢?

最近有机会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读了一些儒学,原本我对儒学之类的书并不感兴趣,觉得深奥难懂,并且是天方夜谭,现在发现,儒学是伴随我们一生成长的明灯。其中最让我感受之深的是《礼记·大学》,很多人说《大学》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但是我看了之后,觉得它向我展示的是人生进修的阶梯,我从中受益匪浅。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是《大学》的三纲八目,是《大学》的核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的三纲,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古有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十五岁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这句话让我明白,小时候学习的知识和技艺比较简单和纯粹,算到当今时代,也顶多算到大学毕业,学习的终究是能够存活于世的最基本的本领。进入社会后,要学习的则是大学之道,穷理正心,修己治人,说到这里,我才明白,工作之后,我的努力早已偏离了方向,而是在舍本求末,哪怕就是得到了别墅、豪车、奢侈品,对自己来说也不过是活在腐朽上的寄生虫;在别人看来,也只不过称你一声“奢侈的有钱人”而已,对他们毫无意义。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意思是说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这是《大学》的八目,总结起来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照这八条人生进修的阶梯,我发现,毕业后,我不仅没有继续要求自我进步,反而退到了最原始的状态,就连小时候那最简单,最纯粹,最容易做到的事情,都做不到了。困惑、纠结、愤懑则是必然要出现的心理状态。

《礼记·大学》,为我打开了一扇重新了解自己,审视自己的心门,我经过自我反省,认为自己选错了追求的方向,人生的目标应该是让自己内心充实,让父母开心,让身边的同事朋友开心,让全天下的百姓开心,而不是过分关注于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反思后,我决定做一个全新的自己,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进修旅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礼记.大学》读后感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典诗文《大学》里的句子。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

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

《大学》的的宗旨,在于彰明人类天赋的光明纯莹的心灵,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再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人们的自觉,去除物欲,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而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对大学的纲领有所体会,自然便会立定人生志向,以此为生命的理想方向。确定了心中志向,便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干扰,就会至死不渝的去追求。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亲民的关系如同根本和末梢的关系。“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对大学纲领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自然距离大学之道的实现不远。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者一样,都被人用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这种君子之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

《大学》中“修齐治平”的顺序与此并不相同。文章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顺序不一样,境界也就迥异:“修齐治平”是“四有”新人们的个人修行之道,“平治齐修”则是“古之圣王”的基本国策了。这种国策,用一句歌词说,就是:“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礼记.大学》读后感3

我这个人不喜欢看书,特别是那种很厚的书,看几页就不想看了。可是,现在在大学就靠自己给自己充电,所以,只能强逼着自己看。最近老师要求我们看一些古代蒙学的教材,我看了《大学》,我觉得看过之后我整个人都变得有知识的气质了。真是应了那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书不仅对古代的学者影响深远,而且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也有很高的价值。

《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二篇,今单独抽出印行,说明它们有独特的价值。《大学》中提出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命题就深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称赞;“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方法,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其中“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的论述,反映了作者先进的经济思想,这些都值得我们很好地体会。所以命名为《大学》者,正如郑玄所说,“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

下面就介绍我读《大学》的感想。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作于春秋末年战国时期,写定于秦统一全国以后不久。它是我国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指有关政治、哲理的高深而广博的学问。《大学》依据孔子、孟子“仁政”的思想,阐明了新生的地主阶级“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文中提出三条基本原则(三纲)和八个方法步骤(八目)。“三纲”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大学》认为,人生来就是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后,“明德”被掩,需要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重新发扬明德,各心民心,达到道德完美尽善的境界。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关键。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后四目是“修身”的目的。

第二篇:《礼记·大学》读后感

读《礼记·大学》有感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也是一篇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其中《礼记》中的《大学》等篇系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所做,然而这中最让我记忆犹新是它的主旨内容“大学教育的内容、目的、步骤、方法及指导方针。这中不仅充满了中国古代的政治观和论理观,而且洋溢着儒家学者治学修身颇有的价值教育思想。”这让我觉得若人能够依照“大学”的教诲,进德修行,专研学问,就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一身将受益无穷。然而现在有着大学成长的我,却是小学思想,让我深感惭愧!

邓小平说“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人师表不仅要知道其中的道理还应该实践。大学中“齐家”、“治国”、“平天下”看起平平几个字却蕴含着大道理,要想做到这些必须就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内心的诚实加上渊博的知识。

在这灯红酒绿的大千世界,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自身的修养,然而现在最缺失就是人们的道德品行。最近网上频繁报道女大学生失踪被劫案,这让我们在黯然失色的同时又有几分毛骨悚然,这不仅让我们觉得人们的道德沦丧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这不得不让我要向社会呐喊:“我们的道德品性去哪了?”然而这中又有当今大学生的一个问题:自己的内心一定要端正!《大学》把“慎独”作为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即“诚意”和“正心”的根本方法。”这中“慎行”就包括思想慎行和行为慎行。

诚恳待人是我们评判人行为道德的标准。说到诚恳待人就是心意诚实,然而心意诚实就是自我满足。社会上的不公平激起一些人心灵畸形,这就要我们时刻保持心态平衡和自我满足。

育人,首先自己应该饱受诗书的熏陶和拥有渊博的知识。然而又要做到“修己”即教育自己,“治人”即教育别人,修己治人是一个教育过程,也是一个政治过程。这时“大学”就告诉我们要“格物”即研究万事万物,推究万事万物,只有自己经历过才能教育好别人,这样才能达到“大学”的教育目标。

我们做到了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内心的诚实和拥有渊博的知识,难道还怕教育不好人,齐不了家,治不好国吗!我们这些学者就有重于泰山的责任与使命,然而社会就会出现相应的和谐!

以上是碌碌无为的我在这时光荏苒下,读了“大学”一书所写下的感受,希望能在我今后的学者道路上我能带着“大学”的宗旨去“格物”那套教育过程。

第三篇:礼记读后感

浅学礼记有感

时光流逝,转眼《十三经》结课。回顾这中华文化的十三部经书,真是让我感慨古人伟大的智慧。学习之中,《礼记》带来我很多启示,我想结合自己的感悟谈一谈。《礼记》中,既有历法、日常礼仪的内容,也有关于国家政治,个人修养的篇章。我将主要谈一下后者。

说到治国,必须提《礼运》这篇中孔子对大同世界的描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老实说,在上这节前,我刚学完中级党校。因此,看到这些文字,我脑海中浮现了共产主义社会。当今时代,我们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我认为实现它,最最困难的是人们的思想。孔子,在几千年前的那个乱世,就构建了大同世界的蓝图,实属伟大。文中所言的大道,即是实现大同的必要条件。这大道必包含着人民的思想境界。遥想舜治天下之时,舜那圣人般的德行加上智慧的治国方略,人民得以教化,国泰民安。那个时代,离大同世界也许很近了。再观今日,物质水平较那时可谓极大繁荣,但离大同世界的距离呢?显然,当今人们的思想变化了,或者说是价值观不同了,价值观可是人前进的风向标。在大同世界充满了仁爱,“天下为公”,把天下当成自己所有的,怜之爱之。当代中国,人们很多时候在为了金钱奔波。或许是我年少无知,不晓生活之艰难。可奔波是为了什么?日常生活基本需要?拜金主义带来的欲望?当代国人看的书籍中,很多一部分和赚钱有关。或许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需要人们大力投身于经济建设上来,造就了此等观念。长远观之,这样以来,离大同世界的距离似乎更模糊了,因为重于私利的社会是做不到“不独亲其亲”的。孔子当时觉得自己的大同世界更是空想,就提出了小康,这个“礼仪以为纪”的社会。当今,我们也在极力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提倡礼制仁义是有帮助的。对于大同,还是引用屈原的那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礼记中,《中庸》篇里讲述了为人之道,并和《大学》一起归入四书中。中庸这一思想,可谓古时君子的指导思想。为了更好理解中庸,我也阅览了一些课外书籍,上面提到,中庸是种人生哲学,一种人生观,主张做事不偏不倚,找到一种适中的解决方案。服从于“仁”的前提下,发乎情,止乎礼,学会克制,反对过火和不及。孔子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这种最高的境界实在难把握。我想,中庸是做事上,度的一个问题。就像大蛇打七寸一样,能否找到那个适度的七寸,那个度,很关键。这时又要提舜了,“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孔子如此的崇拜舜,“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舜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记得在我家乡郑州的商城路上路边墙上

印着一路的二十四孝图。印象中,之首就是舜了。在课上,老师也讲过舜“父顽,母嚚,弟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想想看,父母几番想害死自己,多么悲凉。每日面对这样的父母,舜毫不记恨,对父母恭顺,对弟弟慈爱,以德报怨,让家庭和以孝。圣人之举!如此家庭竟能和睦,也体现了舜的大智慧。他的两名妻子也是德才兼备,逝世后被人们尊称为湘神娥皇女英。

孔子在《中庸》中谈及了实现大道的美德,“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他也解释了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孔子强调智慧、仁爱、勇敢,这也是很多文人艺术家所提倡的。记得宫崎骏导演的《风之谷》中,女主角娜乌西卡这位少年,在危难时刻勇敢牺牲自我,用自己的慈悲和仁爱保护了家园,拯救了自然。她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化解了自然之神——王虫,对人类的仇恨。仁爱,这看似平凡而伟大的力量。西方的基督教中强调了,无论凡人犯下了多少罪恶,上帝永远永远向他张开怀抱,因为上帝爱他,上帝就是爱。心理学大师荣格曾言,“当爱支配一切时,权力就不存在了;当权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两者互为对方的影子”。仁爱,拯救的力量。

礼记在为人方面多次提及了真诚,在《大学》中,“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正如文中所言,真诚是不自欺,还要做到慎独,自欺欺人是小人所为。在我的生活中,我在一些情况没有做到真诚,不坦率,没有说出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而有所顾忌。现在想来,就如文中所说“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心里怎么想的,总会显现出来的。不真诚,久而久之,就到了城府极深的境地,只会疏远他人。选择真诚,当实在迷惑之时,采用中庸之道,会有帮助的。

在学习《礼记》的时候,想到了曾参加的一个训练营,在那里上了几天的关于《弟子规》的课程。课上,讲师强调了为人应“仁、义、信、礼、智”。《弟子规》包含了很多礼节,为人之道,毕竟是总结孔子的言论思想,和《礼记》有很多相同之处。《弟子规》作为古代教育儿童的经典,现代教学中几乎未提及其内容。想到了我的教育,中学以来,只学习课程要求的,为了应试;大学之后,课程几乎全是理工方面的,当然还包括思修毛概。在文化哲学艺术等人文方面接触的太少。尼采曾针对当时德国大学制度批评,认为沦为政府的工具,没让学生深入看待这个世界,看待自我,没全面发展。我想,大学中我们应该成熟,不是磨平自己的棱角,而是培养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用自己的心去理解这个世界,勇敢的认识自己。在今后的人生路途上,我会继续学习感兴趣的文化哲学艺术知识,并在行动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实践。篇二:礼记读后感

礼记读后感

假日响应领导号召,为自己充电,深入阅读了《礼记》,对其中的一些事例有一点感触,编录如下:

1、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

一天,其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感受:执行人和劳动者两个定义

执行人是法律上的法人的含义,强调的是自由责任能力,个体要对自己的事负责。执行人式的世界观有一个前提:每个个体具有“足够的”活力/自控能力进行需要的社会活动。执行人的定义是逻辑性的,只有按照前述前提定义个体性质以后,“平等的世界”才是逻辑完备的

劳动者是参与劳动的人,在社会化分工以后,更具体地说法是个体在合作关系方面的选择和表现。

劳动者的概念是通过发现总结而得的,而不是发明设计而得的(劳动者的概念是对社会分工的直接描述)读礼记就可以认定中国哲学在明确强调执行人和劳动者的区别。西方哲学中没有劳动者的观念,合作关系依靠责任关系来维系(于是西方人无法理解日本的终生雇佣制度!)执行人和劳动者两者都是功利性的/以合作角度研究人际关系。问题在于: 1)如何管理信用

社会合作中不可能的任何环节任何事情上,都允许个人以个人声誉做抵押的自做主张。于是将劳动者的概念强行合并入执行人的概念进行研究是否合适。2)如何界定自由人的范围

如果能证明社会中某些阶层不能(非主观不愿意)具有足够的自我调整能力,那么人际平等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于是执行人式的世界观只是逻辑理想,可能并不具备社会基础。-----两个定义对个体的要求

执行人的要求是信息灵通、良好公关、市场应变、资源调度、业务策略等等

考虑到执行人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后,劳动者最得体的要求是“谨礼”,表现在两个方面:职守和联想方向

联想是处理事情过程中个人第一时间内所能想到应对的方法。

执行人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1)因为执行人是由劳动者构成的,要求部分劳动者具有执行性的素质,以改善组织的执行能力。

2)因为执行人是由劳动者构成的,若干劳动者共同合作完成业务的执行过程,在法律上以劳动者为业务行为的最终责任单位。3)法律保护公司私有制的前提下,考虑雇佣关系后,可将执行人内部权利分配划分为三个层次:利润分配、理念共识、业务执行

利润分配是依赖所有权的比例进行的理念共识用于确立建立运营模式、业务执行的评价依据等内容的业务执行就是实际的执行力,是被雇佣者的权力 4)最大的所有权人对运营模式业务执行评价有决定权,一定不是每个被雇佣者都对理念具有发言权。

对于被雇佣的自由的劳动者一般性要求首先应该是“理念free”的。5)劳动者所做的事情仅限于业务执行是合理的。诸如对业务计划提供专业意见------组织生态

两种合作策略:身体力行、知难行易。前者是有几斤几两就完全发挥出来,后者是首先体会合作者的处境,然后做好配合工作

在正常严肃的合作关系中,应该是知难行易的策略 每个环节上都是明白人,那么运营的风险才能被真正分解到各个环节上

要求组织内每一个劳动者都能明白合作中的难点烦点,然后才能在待人小事上知其所以、谨礼得当,这就是扫屋之所谓

身体力行是在ceo对自己领导才能有信心的时候,敢于起用专才,这个时候组织业务评价等理念只能是由ceo个人确定的这样运营的风险其实是ceo自己把握的,如果他凭借个人判断强势地干涉下属相处的问题,必定是严重改变了组织生态,那么管理的根本动力是依靠个人魅力的领导。这种组织不够客观和严肃-----鲁梁论战

看了一些鲁梁论战的文章,这场论战从梁实秋留学归国开始,一直到鲁迅寿终正寝为止。核心问题是“人是否存在阶级性”的问题。

鲁梁论战基本上代表了李大钊以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之间,maks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文学界的对辩。

论战的第一个高潮是卢梭的关于女子教育的观点,卢梭认为应该坚持男女有别(按日后在家庭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为目标)的教育方式。梁实秋支持之,鲁迅反对之。

卢梭援引男女生理差别为证据称其为自然主义观点。我觉得这是不恰当的 1)美满的家庭生活必定男强女弱么

个人认为由于卢梭没有美满的婚姻,对于美满家庭生活的臆想的美化性的向往影响了他对“女子的社会性”的认识。2)何谓天生弱势

一个人躺卧在床上三个月,不坐不走,体能自然下降。退一步问,为什么雌狮比雄狮更矫健呢?蜘蛛也是这样。恐怕体能说也未必自然吧。

可能卢梭先生虽然倡导改革,但未必充分地认识了“改造”对于个人的巨大作用。3)社会非自然

在社会中出现国家制度后,人的基本行为标准当首推是道德法律,而不再是动物性的身躯体能。

所以体能上的弱势不应决定性地确定女子的道德地位,进而抑制其社会活动。这正是革命的余地。4)分析“执行人”和“劳动者”两个概念之间的辨析关系可以解决“人是否存在阶级性”的问题。因为执行人是必定有族群分类的,所以两个概念的关系之间直接确定了劳动者有多么强烈的阶级性。

“执行人和劳动者的关系”可以等价转化为“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也等价于“社会行为和孤立行为的关系”。

集体的定义必然包含了个人的定义,孤立行为在概念上也包含了全部的社会行为,所以这个题目在逻辑层次上是嵌套递归,因而没有必然的结论,不可强辩。认为“劳动者”应该无条件转化为“执行人”,或者认为“执行人”应该尽力追求转化为“劳动者”,我都没有意见。关键是如何区分这两个概念更容易被更多人接受。

再看鲁迅关于卢梭的几篇驳文则主要提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显然含有人身攻击的意图,而且举证不够切实。

鲁迅虽凭文笔即可称文人,但举证态度绝对算不上是学者。相对而言梁实秋先生则儒雅得多,鲁成名较早,而修养学识并不及梁。篇三:读《礼记》有感

读《礼记》有感

还记得孩童时代就经常听到那些耳熟能详的话“尊老爱幼”,“礼尚往来”“礼貌待人”等等。读罢《礼记》后才发现均出自《礼记》。《礼记》这部著作对我们在生活中处理人与人,甚至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应注意的礼仪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划,被世人成为“礼仪之邦”,从《礼记》中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从《礼记》中使我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它对规范我们的礼仪的作用。虽然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有着很大的差别,我们要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礼尚往来等,加以改造,这对于加强个人修养、协调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尊老敬贤,顾名思义,我们要尊敬老人,敬重有贤能的人。孟子说过:“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可以看出古代的这种传统礼仪,对于形成和谐的社会起着重要作用。老人们阅历深,见文广,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再加上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年轻人的照顾。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们应该主动为老人让座,并且多帮助老人,位老人创造各种方便条件。然而现代社会上很多人对待老人的态度十分恶劣,更别说尊老。恳切的希望大家不要让中华民族这种优良传统的礼仪丧失。

礼貌待人是在任何一个文明社会都十分注重的。礼貌是人类社会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最基本道德,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礼貌待人具体来说,主要有两点:

(一)与人相处,为善当先。《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如果表面是哪个恭敬热忱,而内心虚伪,或者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也就是说,我们待人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而不是巧言令色或者是一味巴结。

(二)礼尚往来,也是礼貌待人很重要的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礼记》中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现代生活中,与人为善和礼尚往来仍是处理好人际交往的关键,也是待人最起码的礼貌。因此我们要学会以礼待人,《礼记》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容仪有整是指一个人的仪表、仪态,它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容仪有整要求我们衣着容貌整洁,行为举止端庄,言语辞令得当??容仪有整不仅反映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向人传递着一个人对整个生活的内心态度。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做到一些基本的礼仪,如学会微笑,端正坐姿、行姿,注重个人的着装,讲究人与人之间的礼仪等等。从个人修养来看,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艺术。因此,真正

做到言行举止有礼仪规范对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因素。希望大家去看看《礼记》,多多感受老祖宗对礼的教诲,让人人懂礼、讲礼、用礼,使中华民族这个礼仪之邦真正做到“欲部穷

于物,物不屈于物,二者相待而长。”从而构建文明社会的风气。篇四:礼记读书笔记 《礼记》读书笔记

——《礼记》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这个寒假中,通过阅读我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让自己在专业课的学习能力上又进了一步。通过对中国儒家经典《礼记》的阅读。我深深体会到了礼记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意义,也明白了它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说起《礼记》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总会觉得带有某种戏剧性。它最初的身份不过是《礼》的附庸,而后来竟蔚为大观,而原来的“主子”则黯然失色。非独此也,不仅《礼记》一书作为一个整体日益走红,而且从《礼记》中剖离出来的《大学》、《中庸》2篇,更是红得发紫,被编入了朱熹撰写的《四书》。

在西汉时期,《五经》中的《仪礼》,并非《礼记》。但在西汉的政治生活中,《礼记》却显得非常活跃,而《仪礼》却相形见绌。例如《汉书·宣帝纪》:“元平元年四月,昭帝崩。秋七月霍光奏议曰:‘《礼》:“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无嗣,择支子子孙贤者为嗣。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后,奉承祖宗,子万姓。’奏可。”这是涉及立皇位继承人的大事,霍光从《礼记》中找到了理论依据。《礼记》的被重视,由此可见一斑。到了三国时期,《礼记》正式升格为经。《礼记》的升格,以为着

它已经取得与《礼仪》平起平坐的资格,已经摆脱了附庸的名分,蔚为大观。而随着《礼记》地位的上升,《仪礼》的地位则日趋式微。《北史·儒林传旭》:“诸生尽通《小戴礼》,于《周礼》、《仪礼》兼通者,十二三焉。”唐初,孔颖达奉太宗之命撰《五经正义》,《五经正义》中的《礼》已经不是仪礼》而是《礼记》了。换句话说,《仪礼》的《礼经》地位已被《礼记》取而代之了。此后,《仪礼》的地位更是每况愈下。

生了上述戏剧性的变化。清代学者焦循《礼记补疏序》说:“以余论之,《周礼》、《仪礼》,一代之书也;《礼记》,万世之书也。《记》之言曰:‘礼以时为大。’此一言也,以蔽千万世制礼之法可矣!”何谓“礼以时为大”?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与时俱进。这句话精辟的道出了《礼记》日益走红的根本原因。我国素称礼仪之邦,而赢得这个美誉的最大功臣应是《礼记》。《三礼》之中,《周礼》原叫《周官》,是讲中央政府的设官分职的,严格地讲,和礼仪有点不搭界。/《仪礼》是讲礼仪的。它一共讲了15种人生礼仪,好是好,问题是它讲的礼仪基本上已经变成了僵死的教条,后世很少与有人问津,时过境迁,已是明日黄花,可谓有历史意义而无现实意义。在礼仪文明形成的长河中,唯有《礼记》与时俱进地陪伴着我们。

《礼记》是讲究礼仪的百科全书。在中国书的海洋里,最具有此种功能的书非《礼记》莫属。平天下需要讲究礼仪,治国需要讲究礼仪,齐家需要讲究礼仪,修身也需要讲究礼仪。最高统治者需要讲究礼仪,一般士大夫需要讲究礼仪,普通百姓也需要讲究礼仪。无论你的身份是什么,都有你需要讲究的礼仪。这些礼仪在其它书中你或者看不到,或者看到的只是一部分,而在《礼记》中你都可以看得到。比较而言,《礼记》最切近人们的生活,他离我们并不遥远。

举些例子来说吧:

从共产党的十二大开始,“小康”、“小康社会”、“小康水平”、“小康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词语不仅高频率的出现在各种媒体 上,而且也深深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一部部落实在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而“小康”一次的取义,便是癞子《礼记·礼运》。

我们看到土葬时所用的棺木前方写一个大大的“奠”字,我们看到花圈中央也写着大大的“奠”字,这是为何?或曰:“这是表示祭祀亡灵的意思。”那么为什么不干脆写一个“祭”字,让人一看就明了呢?《礼记·檀弓下》说:“奠以素器,以生者有哀素之心也。”孔颖达疏云:“奠,为始死至葬之时祭名。以其时无尸,奠置于地,故谓之奠也。”朱熹《仪礼经传集解》云:“自葬以前,皆谓之奠。其礼甚简,改哀不能文。而于新死者亦未忍遽以鬼神之礼事之也。自虞以后,方谓之祭。”由此可知,葬前之祭,只能叫奠,不能叫祭。我们看到的棺木和花圈,都是在下葬前,所以只能写“奠”。

如今的中国高校一般都有校训。校训的文字一般非常简练简洁,寓意深远,耐人咀嚼。一般是8个字,多者16字,少者4字、2字。而很多大学的校训都和儒家经典有关。其中,尤以与《礼记》者有关者为多。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3、香港大学:明德格物。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又云:“致知在格物。”

4、香港城市大学:敬业乐群。

《礼记·学记》:“三年视敬业乐群。”

校训中有取于《礼记》者甚多。我们知道,校训是格言,是座右铭,它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培养目标。它不仅镌刻在学校最醒目的地方,以期达到警示作用,而且嵌印在每个学子的脑海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这么多高校的校训不约而同的选自《礼记》,这至少表明在中国教育界存在着这样一种共识,《礼记》是一部充满人文主义色彩的儒家经典,在塑造中国未来的栋梁的国民性的事业中大有用武之地。

当然,《礼记》中也有糟粕。例如《礼记·郊特性》说:“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就是所谓“三从”,束缚妇女的三道紧箍咒。再如《礼记·昏义》:“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就是所谓“四德”,古代妇女砥砺自己的标准。总而言之,《礼记》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在继承这份文化遗产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古人的智慧渗透过千年的时间,为我们的社会生活提供指引。篇五:读礼记 学记有感

读《礼记 学记》和《劝学》有感-----------隆昌地区中学 孟昭勇 利用寒假的时间,我阅读了《礼记 学记》和《劝学》,其中:“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一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可以说感触颇多。这不禁使我想起平日里学生考试后,当课代表把批好的试卷发下去时,发到试卷的同学脸上却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好象各个都得满分似的,而且都忙着在打听、比较其他同学的成绩。当时我想:他们为何不先去查查失分的原因。难道考试的目的是求个分数?试卷分析课是为了让他们相互比较分数的高低?

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分析试卷的目的又是什么?是否如同学所理解的呢?

我们知道,考试作为教学的一种方式,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种常用的方式。那么,什么是“教”呢?只有弄清“教”的目的,我们才能明白作为教学方式之一的“考试”的目的以及“分析试卷”的目的。《礼记 学记》中对教育是这样定义的:“教者,长善而救其失也”。中国的古圣先贤早在几千年前就说出了教育最重要的两个主轴——“长善+救失”。教育的的目的就是长养学生好德行,保持学生的好习惯;纠正学生的过失,导正学生的不良习惯,端正学习态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那作为教学的其中一种方式“考试”,它的本质和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它决不是为让学子们争个你高我低,比个我强你弱。而是通过考试明白我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习惯是否良好,学习方法是否正确?还有哪些不良习惯和方法影响自己的学业。“分析试卷”的目的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上的查漏补缺,而是清楚:这次考试,我得分部分是因为我发挥了哪些好习惯和好的学习方法,以便继续保持——长善;失分的地方是因为哪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所造成的,以便及时的改正——救失。如果我们教师选择错了“分析试卷”和每次考试的目的,那么,可能是事倍功半,——老师辛辛苦苦改出试卷,学生拿到试卷后无所谓;甚至老师忙着在讲台上说答案,台下的学生却无精打采,“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因此,我们教师在学生考完试之后学会首先做到:长“对的同学的善”,救“错的同学的失”。请做对的几位同学展示答案,这样,一方面长养和肯定了他们解题的好的方法,同时也可弥补他们或许因总分不高而产生的自卑,有时甚至会增强他们学这门功课的自信;另一方面对于答错题的学生,他们通过借助对的同学的答案和思路,自己分析出错误的原因,达到了“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的效果,同时也加深了对此类题目解题方法的摸索和归纳。

其次,长“错误同学自己的善”,救“错误同学自己的失”。分析试卷中往往会发现有相当部分的题目都是因学生的不良习惯、不恰当的解题方法而造成了失误。对于此类学生“有心非”而造成的错误,若老师一味的满堂灌的强调解题方法,可能学生不易接受和消化。我们不妨让他们自己先“长养自己的善”——我错的答案是依怎样的思路得出来的;后再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的“失”。因为即使答错了题目,但答错题目的过程中一定也有学生的“善”,不妨利用这一点,老师鼓励他们讲出错误答案的来由,达到“强而弗抑”的效果,让学生们借长养自己的“善”中去发现自己的“失”,以达到不断的完善自己,取长补短。

当然,不管是分析对的题例也好,分析错误的题例也罢,一定要启发学生来思考,让学生参加讨论。因为这是分析学生自己的答案,展示出来的都是学生自己的答题例子,就会最容易激发他们兴趣,最容易引起他们的参与讨论的欲望,也最容易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长“教师自己”的善,救“教师自己”的失

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曾精辟的讲到了“教育”的本质,“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本质是要以身作则。因此,分析试卷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老师自己反省教学上存在的优点和不足的机会,通过试卷的分析衡量自己教学上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方向和教育理念的标准,而不是将分析试卷课看作是又一次批评学生的机会和衡量学生好差的尺度。古语云: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若我们明白了“教”的目的、“教”的本质,那相信每一次的试卷分析课将是一道和谐的教学风景线。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行为,一个人的行为决定他的习惯,一个人的习惯决定他的性格,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命运。而当我们对试卷分析课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时,相信我们收获的将是累累硕果。

第四篇:礼记读后感

篇一:礼记读后感

闲暇时我常常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桌旁,一边品着绿茶,一边慢慢研读着《礼记》这部古代经典,那淡淡的茶香与书香顷刻间在心脾间交融、弥漫、缭绕,足以令我心旷神怡、如痴如醉,读着,读着,我仿佛回到了遥远的古代,正在与古代圣贤品茗与对话。

《礼记》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着作,在历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论语》,比肩于《孟子》,又远超于《荀子》。这部书可谓是包罗万象,它以礼乐为核心,所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礼记》在唐代就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则被列入‘十三经 ”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由此可见《礼记》这部书的重要价值。《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为“三礼”,对中国 文化 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我反复吟读着这段文字,深深地被文字中所蕴含的那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所感染。“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所以人们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不只把自己的儿女当做儿女,这样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壮年人有贡献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无偶、年幼无父、年老无子和残废的人都能得到供养,这样的社会就叫做大同世界。”孙中山先生就曾提出“天下为公”的思想,主张为了老百姓,建立一个民有、民享、民治的民主共和社会。这段文字,并不会因年长日久而失去光泽,至今读来,它仍发出道道金光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表达了我们每个人对对美满、公正的大同社会的强烈向往。

翻开我的笔记本,本子上摘录的第一句话便是《礼记》这部书中的一段文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句话的原意是:“要广博地学习,对学问要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我经常将《礼记》中的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并时常用这句话教导与勉励我的孩子和我身边的年青朋友。“博学之”即讲学习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也将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这句话时常提醒我在工作中注重学习,不仅要精通业务知识,还要广泛学习其它方面的优秀书籍,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做一个“一专多能”的人,此外在平时还要多与身边的同事朋友沟通交流,学习他们先进的工作方法,对于工作生活中的难题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此外,光学习理论和书本知识还不够,还得多实践、多锻炼,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在这部书中,我也了解到了古代的儒学家们对古代礼仪制度的一些认识,诸如礼的起源和礼的作用,古代人对冠礼、聘礼、祭礼等礼仪规范的解释。可以说,《礼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礼教文化的成熟。这部书对于现代中国社会中的礼仪礼节仍有很好的启示和教育研究意义。当然《礼记》中的部分文字也含有全力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及顽固宣扬男尊女卑的思想,这些思想是不可取的,需要我们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进行对待。

总之,《礼记》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国学经典,就像一壶好茶,需要慢慢细品,才能感受到那沁人的芳香。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将在书海里不断徜徉,撷一缕淡淡的书香。

篇二:礼记读后感

一提到四书五经之类,条件发射地想到愚昧、封建、老古董。近来,看得多了,发觉孔家店被我们莫名地打到,因为提到国学,人人都可以说三道四,但是真正耐心读下去,试图去认真了解流传千古的文章背后的人就少得多啦,姑且算是无知者无畏。

当下流行的西式学习和教育,和我国古代大相径庭,东西教育差异之大只能慢慢体味啦。西方以自然科学为代表的学习分门别类,循序渐进,所有的学科在一套完善的理论世界内蓬勃发展,并且通过对数学工具的使用,让知识的学习一切都井井有条。我国古代的教育体系,更多地强调个人修行,强调对悟的理解,对于如何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似乎没有一条明确的道路遵循,没有一个可以重复训练、可操作的育人大-法。给我的感觉,古人的学习方式,有些灵童似可瞬间得道升-天,而愚钝之辈则无醍醐灌顶的机会。

一提到《礼记》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不过一般的同学都是对它皱眉头,鄙夷之。因为一想到礼,就会联系到三纲五常,君君臣臣之类的腐朽思想啦。观后才知,我冤枉古人啦,古之“礼”包罗万象,即不是送礼的礼也不是非礼的礼,而是和“道”一样,有着丰富的内涵。

一般同学都知道,四书五经的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可能不知道《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这里要说的《学记》也是《礼记》的一篇,非常有名,但今人不太熟悉罢了。

《学记》讲述了古人对学习的理解,是高度概括的,没有实际操作的教条,可以看作是古人对“教育”“学习”的纲领,如《共-产-党宣言》对共-产主义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告诉无产阶级怎样从资本家手中夺取权力。前途是美好的,道路嘛,自己去摸索吧。

文章开宗明义,第一句就解释为什么去“学”,去接受“教育”:化民成俗,可以理解为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风俗习惯,这应该是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不同时代自有不同解释,我想一般应该是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吧。

虽有至道(道这个东西,内涵丰富,太玄,非三言两语说清楚),不去学习,也不能“知其善”。古人对学无止境认识很透彻,知道“学然后知不足”,发奋地学习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不知道的东西,有人越学越感无知也是这个原因,这也解释无知者无畏;巅峰对决,只有功力深厚的人才知其中的深浅,莽夫是看不出门道的。古人对“教”和“学”的认识,不像现在这样割裂,现在老师高高在上,一切都对,学生的质疑总被当做不听话。古人知道“教学相长”,将教和学统一起来,学生和老师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学生之间也可以互为师学,所以有同学一时无法理解某些知识点,如果你知道的话,不妨将你的理解分享出来,在教别人的时候,你的认识也会更上一层楼。现在的学生不仅缺乏不耻下问的勇气,连虚心请教的一并抛弃啦。

或许古人愚昧,对一切未知的东西心存敬畏,对于学习也当做神圣的事情,所以才有至圣先师的孔夫子,被当做祖师爷祭拜。

学习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不可揠苗助长,所以“未卜禘[dì],不视学,游其志也”,意思是说时候未到(还没祭天)的时候,天子(领导)不能去视察学校,这样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游其志”,发展个人的志向。

我觉得对老师的作用,古人认识的更加深刻,老师要“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无论老师还是父母,对学生的志向之类,别整天批评,要多多观察的学生,少发言,在适当的时候才加以指导。像现在的父母也不要孩子上两天学就问去逼他考清华北大,烦死啦。

求学的人有四个经常犯的错误: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是指学习的时候,或贪多不求甚解,或学习一点点就容易满足,或将学习看做太容易不下苦功夫(伤仲永之类的神通),或自我设限不求进步。这四点学习的人和教学的人都要明白,产生四种错误的心理不同,要对症下药。

古人对老师的评价高,所以即使皇帝,对自己的老师要“无北面”(和老师,别用君临天下那套礼仪,尊师)。现在教师的神坛已经走下神坛,成为谋生的一种职业,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也out,一去不返啦。

更多的内容,这里不再一一展开,不过《学记》这篇文章还是值得复读。古时的一些文章,酣畅淋漓,一气呵成,隐喻恰当,道理明了,不似现在一些无病呻吟的文字,毫无深意,只能凑字数,凑页数换RMB。虽然读这些书不能令你身价倍增,也不算一种找工作的技能,但是陶冶情操方面比一个数学公式强多了。在十几年的西式教育下,穿梭在古人的文字间,完全不同的感受,别有一番惬意。

第五篇:礼记读后感

礼记读后感

假日响应领导号召,为自己充电,深入阅读了《礼记》,对其中的一些事例有一点感触,编录如下:

1、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

一天,其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感受:执行人和劳动者两个定义

执行人是法律上的法人的含义,强调的是自由责任能力,个体要对自己的事负责。执行人式的世界观有一个前提:每个个体具有“足够的”活力/自控能力进行需要的社会活动。执行人的定义是逻辑性的,只有按照前述前提定义个体性质以后,“平等的世界”才是逻辑完备的劳动者是参与劳动的人,在社会化分工以后,更具体地说法是个体在合作关系方面的选择和表现。

劳动者的概念是通过发现总结而得的,而不是发明设计而得的(劳动者的概念是对社会分工的直接描述)

读礼记就可以认定中国哲学在明确强调执行人和劳动者的区别。西方哲学中没有劳动者的观念,合作关系依靠责任关系来维系(于是西方人无法理解日本的终生雇佣制度!)执行人和劳动者两者都是功利性的/以合作角度研究人际关系。问题在于:

1)如何管理信用

社会合作中不可能的任何环节任何事情上,都允许个人以个人声誉做抵押的自做主张。于是将劳动者的概念强行合并入执行人的概念进行研究是否合适。

2)如何界定自由人的范围

如果能证明社会中某些阶层不能(非主观不愿意)具有足够的自我调整能力,那么人际平等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于是执行人式的世界观只是逻辑理想,可能并不具备社会基础。

-----两个定义对个体的要求

执行人的要求是信息灵通、良好公关、市场应变、资源调度、业务策略等等

考虑到执行人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后,劳动者最得体的要求是“谨礼”,表现在两个方面:职守和联想方向

职守就是仅做份内的事,如果发现别人的不足可以出于友谊做一个提醒,不要干涉别人的决定。

联想是处理事情过程中个人第一时间内所能想到应对的方法。

执行人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1)因为执行人是由劳动者构成的,要求部分劳动者具有执行性的素质,以改善组织的执行能力。

2)因为执行人是由劳动者构成的,若干劳动者共同合作完成业务的执行过程,在法律上以劳动者为业务行为的最终责任单位。

3)法律保护公司私有制的前提下,考虑雇佣关系后,可将执行人内部权利分配划分为三个层次:利润分配、理念共识、业务执行

利润分配是依赖所有权的比例进行的理念共识用于确立建立运营模式、业务执行的评价依据等内容的业务执行就是实际的执行力,是被雇佣者的权力

4)最大的所有权人对运营模式业务执行评价有决定权,一定不是每个被雇佣者都对理念具有发言权。

对于被雇佣的自由的劳动者一般性要求首先应该是“理念FREE”的。

5)劳动者所做的事情仅限于业务执行是合理的。诸如对业务计划提供专业意见

------组织生态

两种合作策略:身体力行、知难行易。前者是有几斤几两就完全发挥出来,后者是首先体会合作者的处境,然后做好配合工作

在正常严肃的合作关系中,应该是知难行易的策略

每个环节上都是明白人,那么运营的风险才能被真正分解到各个环节上

要求组织内每一个劳动者都能明白合作中的难点烦点,然后才能在待人小事上知其所以、谨礼得当,这就是扫屋之所谓

身体力行是在CEO对自己领导才能有信心的时候,敢于起用专才,这个时候组织业务评价等理念只能是由CEO个人确定的这样运营的风险其实是CEO自己把握的,如果他凭借个人判断强势地干涉下属相处的问题,必定是严重改变了组织生态,那么管理的根本动力是依靠个人魅力的领导。这种组织不够客观和严肃

-----鲁梁论战

看了一些鲁梁论战的文章,这场论战从梁实秋留学归国开始,一直到鲁迅寿终正寝为止。核心问题是“人是否存在阶级性”的问题。

鲁梁论战基本上代表了李大钊以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之间,MaKS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文学界的对辩。

论战的第一个高潮是卢梭的关于女子教育的观点,卢梭认为应该坚持男女有别(按日后在家庭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为目标)的教育方式。梁实秋支持之,鲁迅反对之。

卢梭援引男女生理差别为证据称其为自然主义观点。我觉得这是不恰当的1)美满的家庭生活必定男强女弱么

个人认为由于卢梭没有美满的婚姻,对于美满家庭生活的臆想的美化性的向往影响了他对“女子的社会性”的认识。

2)何谓天生弱势

一个人躺卧在床上三个月,不坐不走,体能自然下降。退一步问,为什么雌狮比雄狮更矫健呢?蜘蛛也是这样。恐怕体能说也未必自然吧。

可能卢梭先生虽然倡导改革,但未必充分地认识了“改造”对于个人的巨大作用。

3)社会非自然

在社会中出现国家制度后,人的基本行为标准当首推是道德法律,而不再是动物性的身躯体能。

所以体能上的弱势不应决定性地确定女子的道德地位,进而抑制其社会活动。这正是革命的余地。

4)分析“执行人”和“劳动者”两个概念之间的辨析关系可以解决“人是否存在阶级性”的问题。因为执行人是必定有族群分类的,所以两个概念的关系之间直接确定了劳动者有多么强烈的阶级性。

“执行人和劳动者的关系”可以等价转化为“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也等价于“社会行为和孤立行为的关系”。

集体的定义必然包含了个人的定义,孤立行为在概念上也包含了全部的社会行为,所以这个题目在逻辑层次上是嵌套递归,因而没有必然的结论,不可强辩。认为“劳动者”应该无条件转化为“执行人”,或者认为“执行人”应该尽力追求转化为“劳动者”,我都没有意见。关键是如何区分这两个概念更容易被更多人接受。

再看鲁迅关于卢梭的几篇驳文则主要提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显然含有人身攻击的意图,而且举证不够切实。

鲁迅虽凭文笔即可称文人,但举证态度绝对算不上是学者。相对而言梁实秋先生则儒雅得多,鲁成名较早,而修养学识并不及梁。

下载《礼记.大学》读后感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礼记.大学》读后感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节选)《礼记》

    大学(节选)《礼记》 一、释题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 程颢、程颐兄弟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

    礼记读后感[5篇模版]

    礼记读后感 篇一:礼记>读后感闲暇时我常常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桌旁,一边品着绿茶,一边慢慢研读着《礼记》这部古代经典,那淡淡的茶香与书香顷刻间在心脾间交融、弥漫、缭绕,足......

    诗经和礼记读后感

    诗经和礼记读后感 诗经和礼记读后感1 《诗经》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集。以前叫《诗》,被读的人奉为经典,才叫《诗经》,也叫《诗三百》。《诗经》的.内容......

    《礼记。学记》读后感

    2013年教师读书随笔征文大赛读《礼记.学记》有感龙口一中A区当我还不是教师,但正在努力变成教师的路上奋斗时,我最先接触到的有关教育的书籍就是《学记》。当时,只是对照着翻译......

    礼记学记读后感

    礼记学记读后感(一)在还没有学过《学记》之前,就曾听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教学相长”,而在仔细学完《学记》后才真正领略到先人的智慧以及这篇文章的伟大。《学记......

    礼记大学翻译及原文

    《礼记·大学》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所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礼记大学翻译及原文,欢迎阅读。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

    《礼记》

    幻灯片1 《礼记》 幻灯片2 《礼记》简介  内容:  《礼记》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记录战国秦汉间儒家言论,特别是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  性质:儒家经典之一  (早期《论》;晚期......

    礼记大传读后感大全

    礼记大传读后感 《礼记》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着作,在历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论语》 ,比肩于《孟子》 ,又远超于《荀子》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