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教读后感
家庭教育学课程论文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院系: 文理学院
班级:公管091班
姓名:崔 强
学号:33 号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看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本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事实上可能是完全错误的,从而大大地贻误了孩子一生的发展。
“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充满良知的妈妈也是一位懂教育的老师,她敢于直面教育问题,又深入地思考;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对现行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来,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被作者独到新颖的教育观念所吸引,并且对现行的家庭教育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书中记叙了许多关于作者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 “冒险”抵抗女儿学校老师的不良教育。比如为了和女儿一起抵抗老师的“暴力”作业,她替女儿写了几年的家庭作业;为了抵抗老师不正当的处罚,她宁愿女儿再次接受处罚,也不让女儿做本来就是错误的事情。女儿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和健康、成熟和自立,所有这一切都来自于这个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的教育。作者通过记叙自身的经历证明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只要真正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才。
我们都是经历过孩童时期长大的,当家长们一次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犯错,永远达不到他们理想的时候,他们有没有反思过自己的教育行为,愿不愿意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不满了,非打即骂,打骂的理由是充足又充分的,简直无懈可击。“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当家长们对孩子做思想工作时,总是在强调“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问心无愧。”良心和爱固然是必须的,但这毕竟主观,而且我想这也是一种比较自私的想法,因为你主观感觉是对得起自己,那孩子呢?如果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你再煞费苦心,也是失败的教育。家长们要求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而你们作有没有树立起自己的理想;大人们要求孩子从小认真学习,而自己有没有把“教育”作为一门功课来学习?如果没有,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孩子。
家长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他们犯了错误可以改,但孩子的生活却永远不能够从头来过。我们总是在强调一些客观因素,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中学老师抱怨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当孩子长大后真的祸害社会时,又有谁来为他负责呢?
“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针对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引导孩子体会学习的快乐等一系列问题,作者抓住孩子的心理,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 “考好了不奖励”等。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但是细读之后,你会发现作者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朴素的道理:要做好一件事,先要爱上它。
“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家庭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即将为人父母的我们,只有通过更多的学习,不断地对当下教育进行深刻思考,将来才能以更科学更完善的家庭教育来培养我们的子女。
第二篇:家教漫谈读后感[范文模版]
家教漫谈读后感(一)
暑假期间有幸读到这本书,这本书共八章,有68封书信组成。每一封信都有标题,如:“家庭是学校的第一道染缸”“做孩子的良师益友”“轻声细语批评效果好”“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干部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为家庭分忧能使孩子更坚强”“听孩子把话说完”“训子莫在广众下”“布什的夫人为孩子读书”等等。
《家教漫谈》深深的吸引了我,正如魏书生在序言中所说:“一个好人的身后,必有一位好长辈给过他终生受益的教诲;一个坏人的背后,也往往有一位不称职的长辈给过他一辈子都难以摆脱的误导。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教意义重大,为人父母者,责无旁贷。
对我感受最深的是”引导孩子把学习当成享受“这一篇文章。针对我儿子的情况,我只要求他完成作业,并没有给他灌输:把学习当成享受的思想。以至于他有时候厌恶学习。我这学期要学着魏书生的做法去引导我的孩子和我的学生,让他们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从一点一滴做起。比如:背课文,我要让孩子们体会到背诵的快乐,让他们写出背诵课文是享受,写作业整洁,让他们体会到作业干净,整洁的好处。而不是一味的去要求,去勉强孩子们。教育他们高层次的享乐观,把学习,把劳动,把完成作业当成人生的第一享受。
家教漫谈读后感(二)
《家教漫谈》是伟大的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奉献给广大家长的一部书信体的家庭教育专着。本书举例典型生动,分析精辟透彻。作者不是在说教,而是在和读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书中洋溢着激情,搏动着爱心,蕴涵着哲理,富于故事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读来令人心灵震撼,精神振奋。
魏老是经师,更是人师。他的家教之道独树一帜,已使众多家庭获益匪浅,本书是家教理论和实践的结晶,别具一格,父母儿女都爱读,是家长学习的极好教材,对提高下一代的素质具有很好的作用。
书是这么介绍的,我读这本书却有着涌自心灵的感慨:
一个称职的父亲(母亲),就要善于扮演多种角色,可以是严父,可以是慈母,可以是良师,可以是益友,可以是心理诊疗医生,可以是图书管理员,可以是运动场上的教练。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我能够扮演的角色越多,我和孩子的感情就会越深,我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就越高大,我自己也生活得越快乐,对人生会感悟得越来越透彻。成功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
当然,一位父亲要把这些角色都塑造得很逼真、很成功,是不可能的。但我站在这些应该进入的位置上,就比不顾孩子的需要,不管孩子的心境、处境如何,一律板着一副严厉的面孔,只知道批评和训斥要强得多。
这些角色里面,我觉得最难扮演的是孩子的良师。因为我的职业总是无形中把我带进严肃的课堂,面对一个不够上一年级的孩子,总是束手无策。
作为一位教师加班主任,我更感于此。
一位成功的班主任,一定是学生教育和家长工作方面的双赢者。每次和家长交流,这本书总是在背后默默地为我出谋划策,让我在棘手的家教问题面前,化险为夷、多云转晴。
我告诉爱训斥孩子的家长:”伤树不伤皮,伤人不伤心。“孩子的自尊心稚嫩的,如果由于我们的批评方式不当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那是得不偿失的。若您该训斥为轻言细语,一定会感动孩子。
我建议独断专行的家长:孩子也是个完整的社会人,他很渴望能自己做主,请您慢慢把做主的权利还给孩子。否则,孩子就会像压制太久的弹簧,有朝一日,承受不住强大的压力,突然爆发,那将不堪设想。
我对不满孩子的成绩而愤怒的家长:后进生也能成就大事业。经济头脑在学习成绩中是看不到的,孩子的潜能是需要发现并很有耐心培养和等待的……
每当我微笑着面对家长时,我总能感受到一股来自内心的兴奋:对方的配合真默契!当我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总能倾听到飘自远方的感激:这样的策略真神奇!每当我享受为人父亲的快乐时,我总会分享到不同家庭家教成功的愉悦!
第三篇:家教周报读后感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成才,教育子女是一项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家教周报读后感。对我自己的孩子来说,我认为,首先要让她成为一个感到快乐的人。
这个“快乐”显然不是指吃得好,穿得好,而是指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充分体验到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而且还充分体验到来自纯真友谊的快乐,来自温暖集体的快乐,来自野外嬉戏的快乐,来自少年的天性被纵情释放,青春的激情被随意挥洒的快乐……
从《生命的花朵为何早谢》一文中看到,广州某中专生毕业前夕吊死于教室,据说是因为找工作受挫;顺德一名初三男生半夜在家中上吊,只因爸爸藏起了他借来的游戏机;而江苏金坛女生吉云丽之所以喝下剧毒农药,却是因为她成绩较好,考试时被一名男生抢占了座位,后被老师怀疑作弊而面子过不去……这一桩桩令人震惊和痛惜的事件中给我们的教育敲起了警钟。
孩子们只有在情感、人格和人性各方面都得到较健康的发展,才能自然地体验到做人的尊严,并在不自觉中理解到生命的可贵。
作为家长,应从小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不能向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要让他们懂得做人首先要有平常心,然后才能谈论进取心,人生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只要孩子人生愉快,道德高尚,快快乐乐这就是成功,读后感《家教周报读后感》。
记得我的孩子在2岁在左右时看书就爱撕,那么小的孩子如果当时吓唬她不去撕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就扼杀了她的好奇心,形成今后害怕动手的胆怯心理,而懒于动手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大脑的发育,影响智力的发展。
这时候我认为正确的教育应该加以引导,因此我就弄些花花绿绿的纸,和她一起撕纸,折叠成各种各样的纸形花样。
后来我发现孩子上幼儿园时,动手能力特别在做手工方面比同龄孩子要强很多,形成了自己的特长。
还孩子以快乐,这应该是充满真正人道主义的素质教育。这快乐包括创造教育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人生的快乐,青春的快乐。
无论孩子今后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使她感受到生命的可贵,生活的充实和快乐。
------------------------
今天唐老师发下来一份报纸,这份报纸的名字叫做〈〈家教周报〉〉。我觉得这份报纸内容写的非常好,它里面主要写了一些中小学生要关注的问题,这份报纸的总编辑是方梅。
报纸上面的第一版是新闻,第二版是亲子,第三版是习作,第四版是益智。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习作版块,这一版块里面全部都是作文,我可以从这些范文中学到很多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还可以增加我的词汇量,让我对写作文越来越感兴趣了。
在这份的作文版中我喜欢一篇作文名字叫《第一次雪上“飞翔”》。文中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第一次玩滑雪,一开始写出了小女孩在低级区练习的无聊和偷入中级区的“苦难”。
在教练的训练和自己努力下能在中级区滑的比较顺畅了,这时教练要她去高级区滑滑看,小女孩非常的害怕在教练和家长的鼓励下鼓足勇气走了上去,小女孩已一个完美的动作完成了第一次雪上飞翔。
我非常喜欢这份报纸,在我休息时读一读这些习作让我感觉身临其境,在我寂寞时会给我快乐。
希望大家也来读一读这份《家教周报》。
第四篇:《快乐家教》读后感
这 是一位教授父亲的家教全记录,《快乐家教》读后感。在自题中,他写到“快乐孩子,孩子的童年应该快乐;快乐孩子,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成长;快乐孩子,使家庭快乐,社会快乐;快乐 孩子,为了孩子将来永远的快乐!”在孩子的快乐成功里,我们看到了他家教的成功。那他的理念是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一、一切从婴儿开始
1.记住父辈们
记不记住父辈们,实质上是一个能否关心除自己以外的他人的问题。在家里养成小集体观念——考虑家庭的每个成员,到社会中,才有大集体的观念,才有可能做到关系社会,关心国家。
2.充电,为了孩子也为自己
如今,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教育孩子,对年轻的父母来说,都是大姑娘上花轿——第一次,也是永恒的第一次,没有“下次”,心里不免有点惊慌失措,教育,只能成功!
以已昏昏,又怎能使子女昭昭?所以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多了解一点别人的经验,多看一点有关教育的书籍,多琢磨一点自己的教育方法……
充电,为了孩子也为自己……
3.从降临的第一天开始……
一般人会认为,只有孩子懂事了,才可以教育,否则岂不是对牛弹琴?
错了,无论从孩子大脑发育的速度,还是智力吸收的程度,都是人生的最佳时期,因此孩子来到人世间的最初几年,是教育的最宝贵的黄金时光。
教育,从孩子诞生的第一天开始……
4.尽情地听,他什么都懂
5.尽情地看,他什么都要
6.尽情地玩,培养动手能力
7.尽情地想,拓宽思维空间
8.规矩从小定
二、他甚至是个顽童……
1.竞争中求生存;2.“健忘”;3.“多动症”;4.惹是生非;5.见球就迷;
6.可怜天下父母心
三、先成人,后成才
在儿童成长的各种社会环境因素中,较之学校环境、社区环境和交际群体,家庭环境的影响最大。具有的权威人士的调查,从社会总的情况分析,假如设定各种社会环境影响为100%,一般来说,家庭环境的影响占67%,家长的行为耳濡目染,对孩子的影响潜移默化,读后感《《快乐家教》读后感》。家庭的教育,主要是品德的教育。做人,是做学问的基础,是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1.家教的新挑战;2.做一个有志气的人;3.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4.心中有他人;5.告诉孩子,钱是什么;6.炼就气质;7.不能不“管”
四、沟通
父母们常常苦恼:孩子是自己生的,是自己养的,自己要求他们怎么怎么,难道过分吗?
孩子同样是人,同样是家庭的一分子,让孩子在家庭里感觉到平等,体验到宽松的民主氛围。平等才可以对话,平等,大家才可以心平气和地讲道理,做父母的应该尊重自己孩子的人格尊严,尊重孩子的权利,孩子也应该体贴父母,尊重父母的劳动。
1.尊重,从自己做起;2.“家庭协商会”;3.理解孩子的天性;4.孩子需要的是耐心;5.给孩子信任感;6.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家庭的主体;7.别总以为自己是对的;8.孩子需要心灵的沟通
五、男儿当自强
如今的社会既公平,大家机遇相等,又无情,不行就是不行,不行就会被社会残酷地淘汰出局。
孩子必须从小参与社会,参与竞争,在挑战总形成坚强的性格……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3.重在参与;4.挫折也是一笔财富;5.钢,需要在社会的熔炉中炼就;6.社会——汲取动力的源泉;7.研究,从日常开始;8.永远做孩子的后盾
六、呵护兴趣,因势利导
对 “烦人”的孩子,与其“禁”,还不如“导”,“导”是唯一的明智之举。孩子有自己的志向,有自己的兴趣,有自己的潜能,他们不可能按父母给他们规定的模式 去发展。作为有知识、有理想的一代父母,不应该去干涉孩子健康的发展,父母全部心血和深深的爱应该表现在全力支持孩子自己塑造自己。
1.激发兴趣;2.发现兴趣;3.呵护兴趣;4.揠苗焉能助长;5.因势利导6.换一种“比”法;7.不补课;8.让孩子本人塑造自己
七、英语怎么学
1.学习英语走自己的路;2.从外国人学中文谈起;3.学英语,也这样做;4.听,输入一个一个“音符”;5.模仿,编进一个个“程序”;6.背出来,就是自己的;7.不是“英语角”胜似“英语角”;8.“哑巴”的克星;9.家长——引导孩子英语学习的中枢
八、时间就这么多
1.三本教科书的启示;2.惜时光;3.减压;4.睡眠,比什么都重要;5.在运动中成长;6.放松,放松,再放松;7.去“粗”取精,优游题海;8.别打疲劳战
九、真正含义上的第一步
1.“美国是外国学生留学的首选”;2.留学,谨防陷阱;3.自己的路自己走;4.真正含义上的第一步
这本书不仅把作者教育孩子的过程记录下来,更给了他人教育、引导孩子的参考方法。它让我们从日常生活中,找出科学的育儿方法:要进入社会,要懂得竞争,要做敢于走自己路的社会人……
第五篇:家教误区读后感
读《千万别走进家教误区》后有感
作为一个刚刚踏入校门孩子的家长,大家的感觉可能都很困惑,尤其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几乎都在应用试验小白鼠的方法,孩子的成长可是经不起试验的,等你总结了正确的方法,也许已经太迟了,方法不当可能断送了孩子的前途。刚入校门的孩子几乎是一张白纸,正确的家庭教育能使这张白纸绘制出宏伟蓝图。
读了这本书后才让我真正感觉到我们在很多地方已经走在了家教误区的边缘:“不让孩子做家务”、“放大孩子范的一点小错误”、“拿孩子与天才少年去比”、“为孩子太多的提问而烦恼”、“不给孩子自己解决困难的机会”、“歧视苦力劳动”、“只言传不身教”等等。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下一代的家教思路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家长也要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要将我们这一代的教育方法照搬到下一代的教育当中去,真理也有被推翻的时候,“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这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教子方法,读后如饮甘泉,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明白了一些道理:目标不宜太高,跳一跳够得着就好;汇聚十条小溪,成就一条大河;重负和痛苦中读书,不如轻松和快乐下论道;过分的呵护溺爱会让孩子无法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