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1暑假里,我读了王维审老师的新书《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随着王老师的文字走进了他的教育生涯,了解到一段独特的心路历程,触动于他“在可以选择颓废的日子里,我没有放弃希望;在艰难的行走中,我始终坚守着最初的那颗心;在看似走投无路的时候,我用文字推开了教育的另一扇窗”的那一份坚持,也稍许明白了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方向,推开一扇适合自己的教育之窗,或许就能争取到一种自我的成长与成功。
就像海面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生活总存在着起伏波澜,教育之路也会有坎坷颠簸。在望亭中心小学工作不知不觉已经三年,刚被录取时的情景如今还历历在目,其实当时并不知道望亭这个地方的具体位置,只是从别人的口中听说过,似乎离我家很远,可没料到此后却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地去百度地图查了一番,果然是个偏远的地方,二十多公里的路程,这下可让我犯了难,不敢开车的我该怎么去呢?费劲心思查找去的途径,发现只有一辆851路公交车到那里,站牌上的七七四十九站路似乎在预告着这是一场漫长的“传道”之路,考验着我的意志是否坚定。
漫长的“公交车之旅”让我欣赏了一路的景色变换,起于繁华,归于宁静。终于来到这所学校,虽说是在乡下,不过学校很大,设备也比较现代化,跟印象中的那种乡下学校大不相同。这似乎也让我一路颠簸而动荡不已的心稍稍缓了过来,开始期待自己即将拥有的第一批学生,从花名册发下来的那一刻,我就在想象:那一个个美好的名字对应着的会是怎样一个个可爱的脸庞呢?
可这份期待如同昙花,只一瞬便无声地凋落了。朝着教室走去,老远就能听到闹哄哄的声音,刚走到门口,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无论男生还是女生,不是东张西望,就是转过身子和后面的同学讲话,有些甚至离开自己的座位跑到了老远的地方,没有一点点纪律,乱成了一锅粥。这景象无疑如一盆冰凉的冷水,浇熄了我内心的热忱,将我美好的理想境界拉回了残酷的现实,我今后就要与这群顽皮吵闹的孩子共度每个周一至周五了,这可实在让我高兴不起来!日后,这些孩子们更是用实际行动向我证实了什么叫做“没有最糟,只有更糟”,不光行为上无拘无束,学习上也让人忧心,作业完成相当马虎,漏写、不写的大有人在,与他们好言好语地谈过心,也曾狠狠地批评过,可是此类现象层出不穷,无法根除,着实让我束手无策,十分困扰。一学期就这么过去了,情况也并没什么好转。
今年的三月份,一个偶然的机会,与叙事者结缘,开始了一场写作之旅。既然是教育叙事,自然是需要收集写作素材的,我再次将目光投向这群顽皮的孩子,能不能从他们身上挖掘写可写的东西呢?观察,这是我需要做的第一步,希望发现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尽管我认为这个希望并不是很大,但还是尽力去做了,只要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都会观察他们有没有特别的举动。
事实证明,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让我印象很深的是不爱说话的小姑娘欣怡,她可是令人一直头疼的存在,开学几周后作业就完全不写了,问她什么原因也一声不吭,老师和家长都拿她没办法,可恼火了!可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在我的观察的过程中,却发现了她的另一面。
六月的天气渐渐炎热起来了,放学时欣怡却还没人来接。灼热的阳光下,暑期培训班的宣传人员向小朋友们分发着宣传的小扇子,欣怡接过一把扇了起来,她看看我,又停下挥动的手,将扇子递给了我,或许是觉得我站在太阳底下也很热,也需要这扇子来扇扇风。这孩子,还有点懂事的嘛!“你自己扇就好了,我不热。我们去阴凉的门卫处等吧。”看着阳光晒得欣怡有些睁不开眼睛,我静静地对她说道。没想到她却回答我:“陆老师,我想和你一起回教室。”有些出乎意料,不过想着回了教室也可以打电话给她家长,所以也就同意了。
与欣怡一同回到教室,值日生还在慢悠悠地扫地。跟在我后面的欣怡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我的面前,轻声地对我说:“我来帮他们一起扫地吧!”这个平时连作业也懒得做的孩子,竟然主动要求和值日生一起打扫,让我十分惊讶,不过还是同意了,让欣怡打扫一下相对扫起来比较容易的走廊。但欣怡遇到了一点小麻烦,虽然垃圾被扫到一处,可是怎么也无法将所有的垃圾都扫进簸箕里,依旧耐心地一遍又一遍扫着,她是真的扫得很认真,只是方法不对。我看着欣怡额上的碎发渐渐被汗水浸湿,接过她手中的扫把和簸箕,对她说:“我来吧,你看着哦。”我将簸箕抬起,与地面形成一个倾斜的角度,再用扫把将垃圾扫进簸箕中,一边向欣怡演示一边向她讲解方法。在扫的过程中,背后有一丝丝风吹来,不似大自然的风,虽然很微弱,但却给人带来了一缕凉意。回头望时,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欣怡已握着之前拿到的小扇子,挥动小手,正卖力地朝我这边扇着呢!看到这一幕,我的心里不禁为之一颤,久久无法平静,这个不肯写作业的“小恶魔”,原来也有那么“天使”的一面啊!其实她真正动手做起来还是有模有样的,或许我该想想办法让她在学习上也能那么勤快起来。
想到这儿,一直笼罩在心头的阴云渐渐飘散开了,教师和孩子本不该是对立的,我们不该只看到他们的缺点,一味地强制让他们按照我们的要求来做。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都有美好的一面,我们该做的是去发掘他们的美好、他们的独特,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更好地绽放这朵生命之花。
此后,我开始尝试着用善意的目光去注视每个孩子,不管他们有多么不让人省心,我始终相信他们有他们的美好,只要找到一个契机,他们一定会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健康快乐地成长!
“熊孩子”小周,如同一只调皮的猴子,即便是排在队伍里也是极不安分的,不是伸手去拉前面同学的衣服,就是挤后面的同学,是个非常“难缠”的孩子。因为“难缠”,所以想要挑战看看,能不能让他也有所转变。恰逢“蒲公英作文比赛”,小周是被我“强制参加”的。虽然他平时是个顽皮的“熊孩子”,不过在写作方面还是挺优秀的,我决定让他试一试。
依稀记得在我宣布人选时,小周抬起头,那双充满灵气的眼睛睁得圆圆的,满是诧异。他在关键的时候总是保持着一贯的沉默,没有当场拒绝,我就当是默认了。课后,他悄悄跑过来,凑到我的身边,有些不解地问:“为什么要选我?”我坦然地告诉他:“虽然你平时真的很顽皮,不过我觉得你写作不错。”听了我的话,他低下头思索了一番,还是有些迟疑:“我不怎么想参加,我觉得自己写不好。”说完,他抬头望向我,神情闪烁。可他此刻的眼神,他的表情,他所有的一切,透露出的好像并不是他真的不愿意,确切地说,他有些不自信。察觉到了这一点,我对他开启了“鼓励模式”:“这次活动,是一个机会。获奖了,能证明自己的实力。即便没能得奖,那也没关系,还能体验参与其中的快乐,收获一些经验呢!”我边说边察觉到他渐渐有些动摇了,之前那不确定的目光渐渐透露出一丝决然。我“乘胜追击”:“现在就看你敢不敢迈开脚步了!”“好!那我试试!”清楚地记得最后的那句话,他是用极为坚定的语气说的,似乎在向我表明自己的决心,又似乎是在给自己打气。
从那天以后,经常可以看到他在教室里伏案写作的身影。周末,也在家和爸爸一起讨论一些写作技巧。果然,他没有让我失望,拿出了百分百的认真劲儿来对待,交上来了一篇令人满意的作品。
或许这件事也给小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竟然在作文本封面的姓名栏写下了“周选人”三个大字。这个名字,也许不光是表示了我选中小周来参加那次写作大赛。从那次活动以后,小周对待学习的态度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不光字迹端正了很多,写作文也更加用心了。或许“周选人”这个名字,还包含了对我鼓励他的感谢,以及对他自己提出的更高要求……小周或许想通过“周选人”这个特殊的名字,代替言语,来向我传达一些他不好意思开口说的话。
想到这儿的我,都被他深深地感动了。想不到我的一个小小的尝试,却让他有了如此大的改变,真是令人高兴!教育这条路还很漫长,但叙事者让我找到了适合自己成长的方向,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或许不公平的现实、痛苦的遭遇让很多人心安理得地选择了颓废,选择了随波逐流,选择了放弃成长,选择了甘于沦为平庸。但为何不像蚌那般接受并包容痛苦,在实现自我疗愈的同时,推开一扇适合自己的教育之窗,营造更美的生命姿态呢?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2暑期利用闲暇时间读了王维审老师的《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这本书,觉得受益匪浅,他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他在这本书中提到:无论在什么位置,你都需要反思。无论在什么时候,你都需要反思。这句话我觉得不仅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更是对作为教师的我意义非凡。作为一名奋斗在教育前线的人民教师,适时的反思对自己至关重要,人们以往常告诫自己走累了不妨停下来歇一歇,但是我们停下来真的只是单纯的休息一下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要做的是利用这片刻的歇息时间反思自己,思考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在教育的漫长路途中,我们需要反思,一节课上下来我们需要反思这节课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与学生的互动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一单元上下来我们需要反思这一单元学生学会了什么?学生的听课状态如何?下一单元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样一学期下来我更需要反思,这学期学生学习的成效如何?是否都达到了我们所期许的状态诸如此类的问题,所以教育需要我们时时反思,适时反思,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和学生取得双赢。
他在这本书中还提到:人终究都要成为自己,成为自己的样子。而要真正成为自己,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埋头于某件事中,在坚守中行走一段遥远的路程;必须依靠自己的意志,抵制住浮华的诱惑,在寂寞中独守一份清苦。教师在众多人眼里是一份清闲的职业,有别人所没有的双休日和寒暑假,但许多人所不知道的是,在这人人羡慕的眼光下,我们深知教育并不单单是这么简单,仅仅在教学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就让我们头疼的不行,我们会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家长和学生,他们的一言一行有时候真是让我们气的上气不接下气,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得平心静气地去解决问题,我们还得坚守在教育的这片沃土上,因为孩子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他们。
第一年踏上教育岗位的时候,班上就有几位经常犯错,很调皮的男孩子。每天处理他们的事情,我有点厌烦了。时间长了当他们又调皮惹事时,我的心情就特別差,一上来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批评。比如班上的小夏坏习惯特别多,老师的批评他当耳边风,处理他的问题真让我心烦。看了这本书,我觉得自己要反省了,这个孩子经常如此,说明已经养成了习惯,要改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更不是老师几句批评责备的话语就会有改变的。
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只是一味的批评,说教,只会令学生不喜欢你,恶化师生关系。这孩子软硬不吃,我再说再批评又有什么效果呢。我想今后我得尝试冷处理,首先要调整我自己的心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别让自己发怒。其次,我觉得自己要学会“忽略”他。正因为他毛病多,坏习惯多,我平时特别关注他,总是把他的大错小错都看在眼里。总是急于要改变他。将心比心这对他来说也是多么痛苦的事。改变是要过程的,我应该给自己的心一个缓冲的过程,别把孩子逼急了,慢慢来或许就能达到了理想教育的.结果。这样教育的效果或许会收获更多。
时候的我总感觉自己不像在教书,倒像调解员一样每天在处理各种乱七八糟的问题,处理完一波又来一波,就这样在解决问题中成长着,静下心来想想其实这也是一种为人师者的幸福吧!《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诸多良言至今还萦绕于心,带给我教育的启发,带给我人生的感悟,就让我在这份启发和感悟中且行且思吧!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3“在可以选择颓废的日子里不要放弃希望,在艰难的行走中始终坚持住初心,在看似走投无路的时候,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王维审老师的话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希望每一位教师能够坚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当你遇到命运的挫折时,可以换一种积极的心态和视角去对待困难,坚持自我更长远地走下去。
成为一名教师也不过两年的时光,在这两年里我每天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状况、新问题,我总是满腔热情地对待,或喜或忧总觉得忙碌亦幸福。还记得那时,我特别喜欢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虽然故事讲得青涩,但是在不断进步中自信之心油然而生。还记得那时,每当休假就会觉得无聊,觉得人生怎么可以碌碌无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热情被岁月逐渐冷却,从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就盼望着暑假,当暑假来临之时,每天祈祷时间过得慢些,再慢些。
“如果一个人能够把自己喜欢的事情持续用心地做下去,并在数年之后,仍然没有被现实的琐碎打败,那么这个人的魅力就是足够吸引人的。”在享受暑假的安适时,王维审老师的话点醒了我。当“坚持”被“懈怠”取代,职业倦怠感就悄然而至,一旦倦怠,职业的幸福感就随之溜走了。王老师在书中写道,“把喜欢的事情持续不断地做下去是坚持,当爱好被义无反顾地坚持下来,那就可以叫成功。”重拾那份“坚持”,我告诫自己要斗志盎然地走下去,争取做个成功的老师。
静水流深是一种自然现象,却禅释了人类心灵的最高境界。静,是生命的完满;水,是生命的本源;流是同生命的体现;深,是生命的蕴藉。成功是一个艰难的坚持过程。虽然成功需要的要素很多,成功最需要的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憋一口气,努力挺住,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而读到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故事,更像是一位智者,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方法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例如在初接手一个乱班时,他并不是一味的拿着自己的班主任的权威来压制学生,而是通过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激发他们。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一步一步的赢得了他们的心,从而使这个乱班最后的中考成绩名列前茅。
在最茫然失措时,王老师用文字记录下了生活中,教育中的一件件故事,写着写着,自己心中的愤懑竟然烟消云散了。把每一天发生的事都记载下来,哪怕等老了,再翻看一下曾经的回忆,可以笑自己的傻傻的坚持,但是这些毕竟都是青春岁月的记忆啊。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等老了,除了回忆将会一无所有。
王老师在教育工作之余,寻找到了自己教育的另一条路,也就是教育叙事研究。而作为普通一线教师的我们,也应该拿起手中的笔来,写写每节课上完后的反思,促进自己的成长,写写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记录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写着写着,心态渐渐平和下来了,不再为自己没有获得某项荣誉而捶胸顿足,做的更多的是反思这一现象后面的原因,学会反思问题的背后所存在的意义,也就救赎了自己的灵魂。在写作反思的路上,还不时的出现了一些小的惊喜,偶有文章的发表,给了自己一些鼓励与信心,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所行走的方向。
无论外界如何浮躁,坚守住内心,唤醒那些沉睡了的因子,始终记得教育来时的路,对于自己的职业,怀揣着梦想,不失去希望,在未来某个时间,也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第二篇:推开新闻这扇窗
推开新闻这扇窗
——赴大众日报青岛记者站学习心得
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
作为一名新闻初学者,笔者常常会面临无新闻可写的困惑。今年上半年,受市委宣传部领导派遣,有幸去大众日报青岛记者站学习了8个周的时间,零距离感受了新闻作品从策划、采写、编印成型的全过程。笔者深深意识到只有培养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才能在“风起于青萍之末”时,敏感地感觉到它,从而写出好的新闻作品来。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新闻敏感呢?笔者认为 “身入”基层一线,勤动脑,勤动嘴,勤动腿,勤动笔,处处留心,这样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生动的新闻作品来。
一、脚板底下跑新闻
古代写作有句名言,叫“博观约取”,把这句话用于采访,就是说记者在采访中,要多搜集丰富的材料。“约取”首先要“博观”,第一手材料在新闻发生的现场,记者不到现场,根本无法得到第一手材料,所以记者要到一线采访,抓第一手材料。记者多深入基层,多深入一线,才能写出感人至深的新闻作品。在青岛迎接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市检查期间,市残联通知我随检查团到青岛市首家精神残疾托养中心采访,并提前发来新闻通稿和相关材料。对于记者而言,新闻通稿是个好东西,可以从中大体了解新闻事件,提取采访框架。而省事的记者直接就可以把新闻通稿发给后方编辑,然后跟着大部队走马观花的看看就可以。我决定把材料丢在一旁,重新采访。经中心负责人安排,我采访了专门从外地过来探望儿子的张师傅。不接触不知道,深入下去感人的事情真不少,从患者家属那里我了解到托养中心在贫困精神病人医疗救助、住院救助、安养和托管发挥的积极作用。用了近两天时间完成的《“一人托养,全家解脱” ——探访青岛市首家精神残疾托养中心》见报后,社会反响较好,有很多患者家属打来电话了解托养中心的收费等情况,中心的负责同志还专门打电话过来致谢。
二、会议当中找新闻
会议报道也是新闻记者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新闻记者除就会议报道会议外,还要学会从会议中寻找新闻线索,写出会议以外的新闻。
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是我到记者站后参加的第一个会议。主持人宣布获奖名单时,并没有提及科学技术最高奖花落谁家。开完会后,我感觉到有新闻可写。于是就联系青岛市科技局进行采访。经了解,评审委员会、奖励委员会认为2010推的候选人相对来说,比较弱一些,代表性不如往年,所以没有评选科技技术最高奖。我以此为切入点,当天就完成了700字的《科学技术最高奖首度空缺
青岛536万元重奖科技功臣》,后经站上记者传给后方编辑,第二天在《大众日报》2版刊发。
三、汇报材料挖新闻
汇报材料是对工作的总结,尤其是先进事迹汇报材料,其中有不少闪光点。记者在听取汇报材料时要学会从中捕捉闪光点,挖出新闻来。
在政务网上浏览各单位的工作动态,是我来到外宣中心之后的一个习惯。5月初,市农业局的一篇关于组队参加山东名优农产品香港精品展的汇报材料引起了笔者的关注。材料中提到我市旧店苹果协会在参展现场与香港一家贸易公司签订了600万的购销合同。按照常理,苹果在霜降期间才会进入盛果期,旧店苹果缘何独得港商青睐。当天我就联系了旧店宣传委员高赛花主任,经她沟通协调,电话采访了尚在我市旧店镇考察市场的港商代表和旧店苹果协会的负责人。我以《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发力 “旧店”苹果“联姻”港商 喜获600万元订单》为题,对旧店苹果和港商合作的前因后果进行了报道,并以此为切入点,着重介绍了我市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方面做得工作。该篇报道先后在大众日报县域版、青岛新闻网上刊发。
四、街谈巷议出新闻
街谈巷议顾名思义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别小看这东家长李家短,有时就有新闻。一个周末的晚上,我陪母亲外出散步。在公园遇见了一群练太极剑的老人。听在一旁休息的老人介绍,教他们的老师是市老年大学的老师,前段时间刚刚拿了国际冠军。国际冠军怎么在小县城教老人练太极剑?带着种种疑问,第二天我就电话采访了老年大学的办公室主任张照莲,并与该校的太极拳教师白瑞良取得联系。经了解,白瑞良是青岛一武术协会的副会长,因技艺超群,受邀组队赴香港参加比赛。因为活动官网和被采访者在参赛人数和比赛项目数上有出入,笔者还致电武术节组委会了解情况。4月26日,便民都市报以《“武林高手”香港夺金牌
平度5名选手在香港国际武术节获2金4银》为题编发了该篇报道。
五、互联网上找新闻
目前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都建有自己的网站,并通过网站这一便捷途径发布信息。网站上的信息包罗万象,并具有实时发布、更新及时的优势,只要稍加留心,不仅可以快速发掘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还可以了解许多与采访相关的信息,便于记者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5月9日,笔者通过百度新闻录入“平度”进行关键字搜索时,在滕州市政务网上浏览到滕州日报记者采写的一篇题为的《滕州市被列为全国首批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市》报道。记者在报道中称,山东省仅有滕州、齐河、陵县、郓城、平度等5个县市。笔者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新闻点,在与农业局联系确定信息真实性后,迅速组织材料,采访相关人员。5月12日,青岛日报头版以《胶东地区唯一部列试点
平度跻身全国首批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试点市》为题编发了该篇报道。
除了数量庞大的网站,各类BBS、Usenet、论坛、贴吧,也为记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信息源,为新闻从业人员快速发现新闻线索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条件。
“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巧遇,实际上是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的磨练,和“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求索。作为一名新闻战线上的新兵,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必须不断培养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提高捕捉新闻的能力,练就一双识别新闻的慧眼,担当起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不要让发生在身边的新闻悄悄溜走。
杨发鹏
第三篇:开启另一扇窗美文
有本叫做《庞城末日》的书里面有这样的一个情节――意大利古城庞贝里有位卖花女叫倪娣雅,她虽双目失明,但并不自怨自艾,也没有垂头丧气把自己关在家里,而是像常人一样靠劳动自食其力。
不久,维斯维沙大火山爆发,庞贝城面临一次大地震。整座城市被笼罩在浓烟和尘埃中,昏暗如无星的午夜,漆黑一片。惊慌失措的居民跌来碰去寻找出路,却无法找到。但倪娣雅本来看不见,这些年又走街串巷在城里卖花,她的不幸这时反而成了她的大幸,她靠着自己的触觉和听觉找到了生路,而且她还救了许多人。因为她可以不用眼睛安全如常行走,她的残疾已成为她的财富。
上苍真的很公平,命运在向倪娣雅关闭一扇窗的同时,又为她开启另一扇窗。
世上的任何事都是多面的,我们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个侧面,这个侧面让人痛苦,但痛苦却往往可以转化。
有一个成语叫做“蚌病成珠”。这是对生活最贴切的比喻。蚌因身体上嵌入粒砂,伤口的刺激使它不断分泌物质来疗伤,到了伤口复合,旧伤处就出现一颗晶莹的珍珠。
哪粒珍珠不是由痛苦孕育而成?
任何不幸、失败与损失,都有可能成为我们有利的因素。
第四篇:家长义工----打开教育的另一扇窗
家长义工----打开教育的另一扇窗
田心小学家长工义制经验介绍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出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全社会都来关心和保护青少年的成长,已达成共识。因此,把家长和其它有识之士纳入学校合作伙伴范围之内,合理利用家长资源,整合社会力量,尝试开放的办学格局,已是大势所趋。
一、美国校园家长义工带来的启示与借鉴
美国的校园里到处活跃着家长义工的身影,给田心小学两位曾在美国海培的李银军校长和王树宏副校长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看到在美国的一些学校,他们把学生家长看作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邀请家长协助制定教育计划、学区教育目标,各学校成立了“家长志愿者协调委员会”,征询学校需要什么教育资源,设法满足教师的教育需要。家长走进校园,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了解学校教育的发展,很好地发挥了家校结合的功能,也为我们田心小学的家长义工走进校园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二、家长义工成为田心小学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
我校于09年5月成立了家长义工队。目前,学校家长义工有158人,设教学组、关爱组、安全护卫组、故事妈妈组,已全部上岗
开展工作。各组工作开展得都非常出色。其中,关爱组家长义工利用放学后时间,与班级后进生进行交流谈心,并对一些学科问题进行辅导,效果显著。教学组的家长义工进入到羽毛球课、书法课、数学课、英语课等进行辅助教学,跟帮学困生,效果显著。故事妈妈组是做得最突出的,队伍素质最高,发展最整齐。他们每周到校指导学生阅读,进入班级讲故事,参与学校及沙头角图书馆的培训、活动,义务到社区及林园、东和等小学讲故事,组织亲子阅读。安全护卫组。主要是在中午及下午放学时段,在学校大门口进行校门秩序管理和交通协管,做好一至四年级放学时段家长接送学生的交接工作和无家长接送学生过马路的安全保护。引导、提醒、纠正交通行为,消除孩子的交通隐患及对重大活动进行秩序维护等。在学校的一些大型活动中,如学校英语课题结题会,会议的接待工作,区科技节的作品解说,校文艺汇演后台秩序维持、参与学体育竞赛裁判工作等,他们活跃在田心小学的校园里。家长走进校园做义工,不仅为孩子树立了认真负责、助人为乐、爱心奉献的榜样,也有效增强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力量。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 认真筹备,精心组织实施。学校在组织开展家长义工活动前,要对本校的班级家长情况做认真调研,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关工委会议,论证学校开展家长义工的可行性,然后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可操作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制订家长义工章程,包括家长义工队名称、口号、组织架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服务时间地点、服务要求等具体事项。明确了分管部门和责任行政人员,搞好建
立队伍、完善制度、具体安排、科学组织等工作,真正发挥了家长义工组织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2.加强宣传,坚持自愿参与原则。一般来说,家长对学校教育都具有关注的热情和参与的愿望。这是广大家长参与学校义工活动的根本动力。但家长义工毕竟是一项新生事物,家长对其内涵、意义、作用知之甚少。为更好地调动起家长参与义工服务的积极性,我们大专项宣传。同时,家长的参与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在进行义工活动前,我们发动家长自愿报名,让家长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空闲时间等参加学校义工服务项目。具体是在每学年开学第一周召开新生家长会时,由学校德育处组织家长动员会,发放学校统一印制的报名表,报名表列出家长义工队工作选项和服务时间选项,由家长自愿选择打钩。学校德育处在每次动员会后,组织力量将所有自愿报名的家长义工信息录入电子表格,并分班级传送给相应班级联络员和分队长。
3.建立家长义工组织机构,实行分层管理。
我校家长义工队是在学校行政、家长委员会、关工委的领导下成立,由学校德育处组建,学校分管副校长主管,联络处设在德育处。设总队长1名,副总队长1名。下设若干班级分队,分别设负责人2名,由校方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班级义工分队队长为各班班主任,其名称冠班级名称。在管理上,实行归口领导。第一个层面是学校家长义工队,由德育处根据报名家长的专业、特长、爱好及有闲时段统一分编若干专业组,如安全护卫组、教学服务组等。第二个层面是家
长义工队班级分队,由分队长(班主任)在德育处统一安排下工作。分队长班主任亦可在家长义工自愿的情况下自行作出安排。具体分为四个组,一是安全护卫组。主要是在中午及下午放学时段,在学校大门口进行校门秩序管理和交通协管,做好一至四年级放学时段家长接送学生的交接工作和无家长接送学生过马路的安全保护。引导、提醒、纠正交通行为,消除孩子的交通隐患及对重大活动进行秩序维护等。二是教学服务组。具有相关学科专业知识,走进课堂,协助教师组织教学,辅导学困生,科目不限。为第二课堂批改作业,在下午放学时段组织班级学困生听写单词、背诵课文等。三是故事妈妈组。热爱阅读,在指导孩子阅读方面有一定的经验,能够到校指导学生阅读,并参与学校图书室的整理,参与学校及沙头角图书馆的培训、活动,义务到社区讲故事,组织亲子阅读。该项目与沙头角图书馆合作进行。四是心灵关爱组。主要为学习困难与情感困惑学生提供沟通服务。4.建立培训制度,加强义工服务指导。家长义工来自各个行业,各个专业,有很多是家庭主妇,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因此有必要对家长义工做系统的培训,我们通过分阶段,分层次,分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家长进行培训,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义工服务基本知识、学校规章,学会听课、辅导学生、值日等基本方法,明确家长义工的服务职责、服务要求等,提高服务质量。我们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专业培训,我们和沙头角图书馆进行合作,由沙头角图书馆聘请专家对义工进行培训、还外出香港学校与家长义工交流等形式,加强家长的培训,提高家长服务意识。制度实行之初,家长义工的眼睛往往只会盯着自己孩子的班级,甚至只盯着自己的孩子,我们逐步的引导家长树立全局观念,明确家长义工是为全校学生服务的,从而自觉做到按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参与义工活动,服务全校师生。
5.建立与社区联合制度,提升家长义工层次。我们与盐田义工联建立合作,对在学校义工活动中表现优秀的义工,将家长义工在学校服务的工作量纳入区义工组织统计范畴,使优秀家长义工的工作得到社会义工组织的认可,同时也给优秀家长义工评星升级创造机会和条件。
6.建立评价表彰机制,激发家长义工工作热情。学校和教师应及时总结家长义工活动的经验,一方面可将有限的实践成果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可从失败的案例中找出问题,商讨解决方案,使家长义工制不断完善。我们建立了家长义工服务登记制,每次服务后及时做好服务表的填写;每学年(或学期)根据家长义工参加学校服务记录的工作量,将参加服务时间较长、工作成效优良的家长评为优秀义工,召开总结表彰会予以鼓励。同时,每学期初举行优秀家长义工经验交流会和新义工入会仪式,以优秀义工的事迹影响新员工,开拓学校家长义工工作新的局面。
三、建立家长义工队的重大意义
推行家长义工制,建立良性的学校与社区、家庭的互动机制,有效引导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学校管理,是现代学校发展的一个方向。
(一)家长义工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我国内地中小学现行管理体系中,家校互动途径可谓不少,如建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设立校园开放日、举行家长会和家访、校园网开设校长信箱等。这些途径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其组织松散、时间有限,多流于表面,针对性和时效性均较差,局限性显而易见。消除以上弊端,家长走进校园做义工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它不仅是对家校合作方式的一种有益尝试,是家长对教育尽责的一种表现,而且是社会重视教育的进步体现,有利于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协调和情感沟通,是学校朝文明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从我校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来看,家长义工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家校合作模式,有利于促进家长、教师、学生间的和谐,有利于促进家长、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有利于实现全员教育和全程教育,值得我国中小学认真借鉴和广泛推行。
(二)家长义工制丰富了学校教育资源
我国“421”型的家庭构成,决定了学生家长是一支数倍于学生的庞大教育队伍。而家长文化结构多样,分布于社会各个行业、阶层,显然是一笔巨大的教育资源。推行家长义工制,学校可利用家长的个人优势,更充分高效地开发校外教育资源,使某些社会资源为学校免费或优惠使用。如我校擅长打羽毛球的家长进入学校羽毛球队做助教,做医生的家长为学生开设生理课、健康饮食课,做交警的家长为学生开设交通安全课,在教育系统工作的家长为其他家长开设家庭教育讲座等,不仅具有极高的专业性,而且会有很好的实效性。如我校举行大型活动时,许多家长义工自愿担任解说、摄影、摄像的工作;
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时,家长们主动提供各种材料,为孩子们创造学习和接受良好教育的条件;一些家长义工利用其职业优势和自身技能,为学校学生提供参观和活动场所。我校地处沙头角中心区,校门前有四条分岔路,学生上下学时间交通拥堵,以往学校行政、教师值班人手不够,有了家长义工后,他们和学校人员一起在学校大门口进行秩序管理,引导、提醒、纠正学生交通行为,有效杜绝了学生交通意外事故的发生„„家长义工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成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力量。
(二)家长义工制改进了学校教育管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指出:“吸收社会各方面参与决策是改进教育系统的管理方法之一,也可能是一个重要手段„„应该创造条件,使地方一级的教师、家长与公众之间更好地合作。”实践中,绝大部分家长都非常关心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尤其是低年级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表现出的热情极大。他们希望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自己对学校管理和教学的意见、建议,比如通过在QQ群留言、参加家长会、开放日到校参观等,有些家长则直接向班主任和校长反映建议和意见,并希望自己的建议被学校采纳。实际上,家长进校做义工,能更多地发现学校管理中的问题,更好地对学校工作献计献策。如我校试行家长义工制一年多,先后收到建议42条,其中90%被学校采纳,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优化。
(三)家长义工制实现了家校教育同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家长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向教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是间接而不全面的。义工制为家长走进学校、全面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创造了条件,给家长和教师近距离深入交流提供了平台。通过到校从事义工服务,家长可以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运作情况,全方位地了解自己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的环境和状况,证实或改变对孩子的看法,增进对孩子的理解和沟通,进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我校实施家长义工制度后,家长积极与教师探讨孩子教育问题,支持和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从吃好每顿饭、带好每件学习用品、上好每节课、完成好每次作业、做好每次值日生入手,积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教育过程中,家长们充分感受到学校教育能否顺利进行,学生在校表现怎样,都与家长有密切的关系,由此形成与教师一致的教育意见,真正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统一。
(四)家长义工制密切了父母子女关系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使学生看到了父母全新的一面。共同的生活体验,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了共同的话题,为双方进行深层交流和了解提供了契机。如我校一名学生在学习及性格发展上都非常不错,可母亲对其仍然总挑毛病,母子关系有些疏远。后来,这名母亲到校做了一名教学组的义工。参与辅导一名班上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后,她对自己孩子的看法得到了改变,对儿子宽容认可了,母子关系有了根本性的改善。
(五)家长义工制树立了孩子学习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家长的言行对孩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到学校做义工,让孩子从小受到服务社会、贡献社会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这种价值观的影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同时,家长对学校的奉献还能增强孩子的自豪感,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我校二(1)班沈禹含同学对做了家长义工的妈妈说:“妈妈,我为你感到自豪!你在家那么辛苦,给我们做饭、洗衣,辅导我学习,还要抽时间来做义工,很了不起!我以后要好好学习,照顾好妺妺,不让你为我们操更多的心。我还要向妈妈学习,乐于助人。”可见家长参加学校义工服务对孩子的良好影响。
结语:
我校在“三结合”教育方面,创造性地将家长以义工形式引入学校教育,融汇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是一种大胆的探索,是一种管理的智慧,是一种教育的创新。它架设了学校、家庭联系的桥梁,它不仅让家校联系多了一份和谐,也打开了教育的另一扇视窗,使我们的教育更加现代、开放、民主。
田心小学
2011年10月30日星期日
第五篇:打开心灵的另一扇窗
打开心灵的那一扇窗
古人说:“诗言志”,所谓言为心声,古人做诗,乃是发于真情。古人留下了许多的脍炙人口的诗章,都是他们内心真情的告白,可以这样说,给我们留下的优秀作品,没有一部不是具有真真的感情的。
但是,我们也常常听到有的教师在报怨,现在的学生真是不好教呀,个个写的作文没有真感情,词不达意者也太多了,好像学生就没有哪一点值得我们肯定的。我们的学生真的丧失了这种童心真心吗?我要这样说,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欢欣鼓舞,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只是生活经验少了点嘛,词不达意,模棱两可,也不是不能原谅。只是他们的感情没有表达出来而已,闷在心中罢了,我决定让他们自由自在地表达出来。
流行歌曲风传校园,是什么原因呢?我思索着这个问题,那一首首动人的歌曲,学生唱得是悦耳动听,不知要迷倒多少痴情的少男少女,当我听到这些动听的歌曲,禁不住也轻轻地哼上几句,再看看那些歌词,简直是可以与舒婷相比,往往不有过而无不及。的确,歌词是那样优美,感人,句式是那么的错落有致,不像平时平淡无味,是多么的具有诗意,既然歌曲可以打动学生,那么散文诗也可以的,考虑到散文诗可以打动学生,因为它不仅离我们很近,而且学生平时还是经常用到它们。我决定利用散文诗来开导学生,打开他们禁锢的心灵,放飞他们快乐的翅膀。
我通过查资料,找到了一首同时代的学生所作的散文诗《我喜欢》,在课堂上朗读《我喜欢》 我喜欢冬天的阳光
在迷茫的尘雾可展开。
我喜欢那份宁静的淡远,我喜欢那没有喧哗的热,我喜欢看秋天里摇曳的芒草,在山坡上,在水草边,白得那样凄凉,美丽而且孤独。
我也喜欢梦,喜欢梦里奇异的享受,我喜欢一种花儿,是绽开在人们脸上的。
我喜欢他们美好而宽阔的额头,以及活泼清静的眼神,我喜欢 生活,而且喜欢我心中充满了这么多的喜欢。
同学们看到这些句子,一下子来了感觉,张三一下子就站起来说了一大串我喜欢,说完了,同学们给他热烈的掌声,我也深深感动了,他怎么说得这样好呀,平时不是一句话都说不完全吗?我表扬了他们,他也显示也了高兴的样子,这时,同学们更有激情了,个个争着说。我在一边也指导他们,除了我喜欢的东西,还有其它的吗?同学们换种角度思考一下,我出了另外几个题目让他们写,《我赞美》 《我渴望》 《我陶醉》 《我感动》 《我幸福》 《我呼唤》等,同学们兴致更浓了,马上就要作诗的样子,一个个坐在座位上,一时望望天花板,一会儿又眨着眼睛,像星星,他们在思索着童年的高兴事,津津有味品着,我边指导学生边写,写好了的同学马上走到讲台前,尽情朗读自己的作品,看到同学们那么天真活泼的样子,好像又回到了几年前,下课了,同学们还想再写,为了激发大家的兴趣,我要求大家天天写一首散文诗交到广播室广播,同学们照做了,我特地收了几个同学的,他们写得很有特色。《我陶醉》
清晨,阳台上的花儿争香斗艳,薄雾笼罩大地,我轻轻躺在椅上,陶醉在花香之中。
夜幕降临,星星点缀着夜空,月光洒向大地,我静静坐在床上,透过窗户,仰望星空,我陶醉在月色之中。
我翻着一页 一页的发黄的书,心随事起伏,情随情节澎湃,我陶醉在书海中。多么优美的语言,多么感动的诗句呀,难道这不是儿童天真心灵的体现吗?
另外还有一位同学写到《我思念》 我思念童年,我思念无拘无束的生活。
我思念我的启蒙老师,是他,教会了我怎样学习。
我思念我的妈妈,思念她给我讲《丑小鸭》的故事,一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时,我总是禁不住留下的眼泪,我多么想妈妈回来呀,妈妈,你的女儿想念你。
分明是,她的眼里闪着晶莹的东西,事后才知道,她的爸爸出了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了,只有妈妈辛辛苦苦一个人养活五个人,在前年也离开了她们,一家人日子过得艰难。多么感动的事情呀,我看到有好多的学生都在那儿抽泣,同学们被感动了,教室里一片哭泣声
其实,同学们的心灵是多么的美好呀,是多么的富有童真呀,只是我们常常听到老师谈到学生的作文时,都是在说语言不优美,空洞,说大话,假话,难道说他们的语言还不美吗?我觉得这是在我们所谓的大人老师的禁锢下,不能说真话了,没有语言了,其实他们的语言多么纯朴,让我们打开他们美好 的心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