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世同堂话剧观后感600字
四世同堂话剧观后感600字
何卓妍
今天,我接触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形式—北京曲剧,也身临其境的感受了一部名家名作,这就是全部由我们学校学生自己演出的北京曲剧《四世同堂》。
虽然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曲剧,可我很快就喜欢上了这种表演形式,深深的投入到了跌宕起伏的剧情当中。整部剧围绕着小羊圈胡同里的三个家庭展开,人物特色鲜明,祁老太爷是典型的老派市民,传统北京人的代表;
大赤包、胖菊子是旧社会邪恶与迂腐的典型人物;
冠晓荷、祁瑞丰等是新旧文化快速交替时夹缝中的一类人;
祁瑞全是中国文化新气象的代表,是乱世中的有志之士。
舞台上,每一位同学演的都是那么生动形象,以至于我有时觉得他们就是角色本身,完全忘记了他们都是我的同学们。短短的不到两个小时里,一部抗战时期北平生活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我跟着舞台上的人物、情节,一会儿发出会心的微笑,一会儿紧张着急,一会儿气愤不已,一会儿又感动的热泪盈眶。直到演出结束,我还深深的陷入剧情之中,久久回味。
这部戏剧,让生长在和平年代中的我更深切的感受了国家民族曾经经历的苦难,剧中人物不同的追求和命运,引导我去思考,当一个人面临国家民族大义、巨大的苦难和残酷的人性之时,应该如何取舍、如何勇敢的直面人生!
一部剧,认识一个时代。短短两个小时,社团学长们引领着我了解了北京曲剧、了解了《四世同堂》的故事精华。意犹未尽的我,期待着自己去细细品读原著,感受老舍先生的文字魅力。
四世同堂话剧观后感600字
C1903王文治
今天十二月十日,为庆祝建国70周年和“一二九运动”,我们学校的“老舍戏剧社”大戏——《四世同堂》在清华礼堂再一次公演。我们同学都很荣幸的观看了表演。
曾经读过老舍的《骆驼祥子》,但是《四世同堂》还是第一次接触,我对这次演出抱着一些好奇,特别是听说了戏剧社的同学排练一年只为这一次演出。
故事的背景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北平城,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北平一条胡同(“羊圈”)的老老少少在沦落为亡国奴之后发生的故事。剧团的表演非常精彩,有哀痛、有不幸,有关爱、有残暴,人性冷暖和礼义廉耻都跃然台上。这时刻在提醒着一件事:亡国奴,家国恨。
祁老人、祁瑞宣、大赤包、白巡长、小报童,正式这些普通人的平常故事再现了那个特殊年代,印证了什么是民族气节,作文m什么是虚伪无耻。“可爱的小妞子吃了掺土的面”这个情节让我久久难忘,联想起我们每天的饮食,那是一种怎么样的心酸呢?幸福的日子对那时的人们是多么的渴望。这让我想到,容易得到的东西就反而不容易让人珍惜。
“小羊圈”的人们的故事,又让我想起杜甫的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那时的人们一定也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祁家和胡同逐渐觉醒的人,再一次印证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句真理。老舍不愧是“人民艺术家”,我们学校的剧团成员就是“同学中的表演家”,我为他们点赞。
感人的小说,动情的表演,通过观看《四世同堂》,我体会到了历史事件中平凡人的故事,国破家难全,有人堕落,有人投降、有人抗争,有人行动,卑鄙和尊严都栩栩如生,国难见人心。
第二篇:四世同堂观后感
对一个人来说,最屈辱的莫过于丧失身为人的自由与自尊;而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最屈辱的莫过于国不国、家不家。但无论个人还是民族,屈辱永远是深烙于灵魂深处的耻辱标记。从古至今,文人们向来是屈辱前首先觉醒的一群人,身为民族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更是如此。他们的笔尖注定要为唤醒族人而划动,他们的觉醒注定将被翻身的民众牢记,舒先生的《四世同堂》就是这样一本书。
读《四世同堂》已是多年以前,对那时候的我来说,百卷的原本完全算得上是一本巨著,很难想象当时我是怎么完完整整的读下来的。说起来,它的作者舒先生与青岛,甚至与我的母校海洋大学都有着深切的不解之缘。我不确定是否我天生就与老舍先生、与青岛、与海大有着某种若有若无的缘分,但在最近偶然重读《四世同堂》之后,我唯一确定的一点,就是当年的我为何被它所虏获:对一个视祖国如生命的青年来说,家国天下永远该是至死不渝的信条,而民族的屈辱历史,必须被它的每一份子世代传承下去。
让我们暂且将这部作品的文学手法与精神意义割裂开。虽然这样很难,毕竟精神才是文学的根骨与灵魂,但你很快就会明白我这样做的用意。
地点是北平城的小羊圈,时间是一九三七之后,主要人物是四世同堂的祁家:以上就是这部小说的三要素。甚至不用太了解这本书,普通人就能从此看出这本书的沉重感。那是风雨飘摇的中国古都,是梁柱倾颓之下,饱含中华传统的世家大族在其中飘摇,个中的冲突足以挑起每一个中国人的阅读兴趣。老舍先生向来对北平充满浓厚的感
情,从字里行间,北平的人文生活,从只有那时候的北平才有的方言小吃等等物什里氤氲出来,但这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民最简洁的家国情怀啊。我慢慢吁了一口气,背负着历史的厚重,仿佛自己正置身于那个颠倒是非,硝烟弥漫的北平。
在漫长但平静的历史中,人性并不能得到明显的展现,但在矛盾如此激化的时代场景中,人性在一举一动中被表达的淋漓尽致。区区一个小羊圈胡同,就是当年全中国的掠影。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争权夺利本是人性中最常见但也最真实的欲望,但当个人欲望与国家大义冲突的时候,却罕有能做出正确选择的人。但就是这种时候,才能彰显出人性光辉的可贵。
做到了这些,已经可以算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了。但《四世同堂》之所以更算得上的巨著,是因为老舍先生不但揭露的人性,更反思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为什么拥有几千年灿烂文明的泱泱大国会被日本欺辱?四世同堂是传统中国人的家族理想,是历来为人们所崇尚的家庭模式,祁老人惟一可以向他人夸耀的资本。他尽一切去家庭的圆满,享受别人所没有天伦之乐,他对长孙瑞宣未经他的允许而放走老三感到不满,对瑞宣在中秋节日驱逐瑞丰不以为然,对儿子因受日本人的侮辱而含恨自杀深表愤怒,对孙女被饥饿夺去幼小的生命义愤填膺,他在忍无可忍之际终于站起来向日本人发出愤怒的呐喊,然而一旦抗战结束,他又很快忘掉了所遭遇过的苦难,对他的重孙小顺子说:“只要咱俩能活下去,打仗不打仗的,有要紧!即使我死了,你也得活到我这把年纪,当你那个四世同堂的老宗。”这才是这本书的真
实用意,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归根结底还是回到了对事实的追思,描写手法和内在精神在最深处是无法被割裂的,这才是伟大作品的唯一凭依。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战争对中华民族来说是耻辱不错,但这也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契机。异族侵略彻底将等级观念、宗法思想、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在内的家族文化彻底推上了风口浪尖。不纠正思想上的局限,觉醒就无从谈起;不打破四世同堂式的家庭理想,再多的人、再健壮的体格,也只能永远做看客甚至是奴隶。卷帙浩淼的中国文明,已经走到了必须变革的地步,这就是一个民族的复活祭,非要做出牺牲不可,非要有坚定的信念不可。可问题绝不仅止于此。四万万同胞,大无畏的亦有,苟且偷生、甚至窃国者侯的也不在少数。民族要觉醒,被唤醒的必须是绝大多数人。这种时候民族需要的正是一个旗手,文化人不足以担任于此,高呼自由民主的民族资产阶级亦不足以,历史把这个重任交给了起源于民众中共。事实证明,历史的这个决定算无遗策;迄今为止,党与家国民族已经牢牢的绑在了一起,中共也确确实实证明了,它无愧于人民交给他的这个艰巨而伟大的任命。
胸怀千古是文人墨客的基本要求,舒先生做到了;内外相济是文学作品的基本要求,《四世同堂》做到了。这部足以比肩《红楼梦》与《战争与和平》的巨著,我从未后悔被她所吸引、所虏获。每一个青年注定胸怀热血,这热血注定为家国天下所生、所流。这才是身为人的原则,这才是生命存在的鹄的。
第三篇:话剧《雷雨》观后感
话剧《雷雨》观后感
在上高中的时候我们便学习过曹禺的《雷雨》,对里面的情节、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简单叙述一下,《雷雨》描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崩溃。周朴园是这个封建大家庭的统治者,也是一个资本家。其妻蘩漪感到被压抑的苦闷,与继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受过一定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然而缺乏反抗勇气的周萍怯懦、自私,想摆脱与继母的这种不伦关系,又爱上了充满青春活力的婢女四凤,而蘩漪的儿子周冲也爱上了四凤。出于嫉妒,蘩漪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来领走四凤。侍萍正是30年前被周朴园引诱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而后又被遗弃的侍女。她是周萍的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第二个儿子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他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这些矛盾酝酿、激化,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是同母兄妹,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蘩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开枪自杀,善良的鲁妈痴呆了,绝望的蘩漪疯狂了,倔强的鲁大海出走了。罪恶的家庭崩溃瓦解了。
但我们都是从书中了解了《雷雨》,我也一直认为《雷雨》首先是一篇小说,然后是话剧。但现在才知道自己错了,《雷雨》是一出话剧。话剧和小说不同,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构造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而话剧则是由一个个性格不一的人所构成的故事。《雷雨》之所以会成为话剧名著,正是因为它成功的塑造了8个个性鲜明不一的人物。也是在看完《雷雨》之后才明白为什么大家如此推崇这部话剧,也惊叹于曹禺大师对戏剧的掌握。他巧妙地将一个大家庭几十年的恩怨情愁浓缩到一天来表现,浓缩到四幕,两个场景来表现。集中的地点和时间所表现的东西却并不单薄,有畸形的爱,突破束缚的勇气,人情的淡漠,世事的坚信和宿命的痛苦。围绕着八个人物,我看到的是整个社会的缩影。《雷雨》中具有尖锐的戏剧冲突。人物性格之间的冲突,有一个发生、发展、解决的过程,因而冲突是通过剧情来展开的。巧妙的情节能使剧情的发展和结局(即冲突的展开和解决)出人意料,难以推测,观众不能轻易见底。开头就让观众猜透结局的戏,是极其乏味的。为了避免浅而露底,应当安排好“结” 和“解”。“结”是悬念,是情节中令人牵挂悬想的环节,见于结局前的各个场次中。“解”是结局,是冲突的最后解决,见于剧情的末尾。在《雷雨》中,四凤进了周公馆,侍萍所极不愿看到的事情,偏偏发生了,而四凤又偏偏被周家少爷——她的同母异父的哥哥所玩弄,落入她母亲同样的命运。这就是一个“结”。正是这个结,把鲁家和周家两代人之间的阶级矛盾展现出来了。解这个结,是在第四幕悲剧高潮之中,当有着血缘关系以及乱伦的性爱关系的两个家庭成员聚集一起的时候,由向周萍复仇的繁漪和处于尴尬地位的周朴园给捅开了。这样的“结”和“解”构思得很巧妙,曹禺自己有这样的说明:“一部《雷雨》全都是‘巧合’。明明是巧合,又要人看戏时觉不出巧合,这就要写出生活逻辑的依据以及人物性格、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必然性来。”
在看话剧中也看到了许多经典的片段以及其中体现的人物形象,比如周朴园在认出侍萍 时的对话,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刚才还是一个温情脉脉,俨然在感情中不能自拔的性情中人,但立即就撕破了多情的面纱,露出了冷酷的本质;因为以周朴园之心度之,他感到了名声和利益的威胁。这个转变完全是人的本质使然,语言无法掩饰得了。周朴园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鲁侍萍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周朴园(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无情又无义,再也伪装不下去了,便化为语言,绝!摆架子,树威性,即使在不是自家人面前,也无法自持。既封建,又资本家;钱是可以解决一切的,他本能的以为。在这里,语言是灵魂的直裸。人物语
言不需经过修饰,本质而又本能,非他莫属,这就是高度个性化再比如当周萍打了不认识的亲弟弟鲁大海一记耳光时,侍萍说:“萍,萍,你凭什么打他„„”这里利用“萍” 与“凭”的谐音表达了母子之间的复杂感情。其潜在的意义是:“他是你的弟弟呀,你怎么能打他?你这样哪像我的儿子!”又如,周朴园迫使周萍向他名义上的后母、实际上的情妇下跪求她喝药时,繁漪急促地说:“我喝,我现在喝!”喝完,“哦„„”的一声哭着跑了下去。这里的潜台词,把喝下人生的苦药那种无可奈何、极其痛苦和愤恨的情感充分地表现出来了。正如曹禺大师所说,一部《雷雨》都是巧合,看完之后觉得与其说是巧合,倒不如说是意外,就像那意料之中的意外,一切的一切都充满了前因后果。看完了戏剧之后,感觉有点沉重,但转眼一想,虽然我们不知道下一秒的意外、巧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但我们终究活在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的珍惜身边的每一人、每一天、每一分快乐。光阴飞纵,岁月飞逝,消逝的永远消逝了,再不可能回头。存在的还依然存在,只有存在的才是真实的。人不能总活在过去,只有把握好现在,才能够不遗憾过去。也许有一天当我们当浮华落尽,容颜老去,那时才会发现,人生最需要的是平静和快乐的心情,简简单单、无忧无虑。
第四篇:话剧《谭嗣同》观后感
话剧《谭嗣同》观后感
《谭嗣同》—— 一部同时以历史题材、大学校园为背景,又结合了历史剧以及校园轻喜剧的大型青春励志话剧,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关注。终于,这天我们迎来了期待的一天,五月四日晚上,在这个激情四射的夜晚,我们在学校组织下观看了此作品,整个过程又重新燃烧起了我们年轻一代沸腾的热血。
话剧《谭嗣同》构思独特,在展现戊戌变法恢宏的历史场景的同时,融入了一段谭嗣同穿越历史时空,现身于现代大学校园的小插曲。剧本综合现代叙事与清末史 实,重点刻画谭嗣同在现代语境下的种种荒诞表现,尤其是当他站在今天的视角上提前知道了戊戌变法失败的结局之后所面临的艰难抉择。其中话剧出现了这一幕:在戊戌变法失败前夕,谭嗣同在一个偶然事件中穿越时空,来到了21世纪的现代大学。在大学里,他遇到了一群大学生,和他们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并提前知道了戊戌变法失败的结局。于是,大学生劝他不要再回到过去,但是他谢绝了大学生善意的劝告,毅然回到过去舍生赴死,成为了为中国革命牺牲的第一人。因为他明白,自己所代表的慷慨激昂的斗志正是当下青年所需要的。我为之肃然起敬。
纵观历史,谭嗣同作为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之一,所提出的大部分主张必定不为大多数百姓所接受,如剪掉辫子、穿便装等等。因为清朝长期闭关锁国,国民的思想都过于封建和封闭,甚至愚昧无知,所以当国民听到了新的声音必定认为谭嗣同等人物所提出的主张是异端邪说,所以才会有谭嗣同赶赴刑场时老百姓对戊戌六君子乱扔剩菜等垃圾。但,毕竟,谭嗣同给中国带来了新声音,带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新思想。我认为新思想的来临很重要,对于闭关锁国的中国来说,就像对于干涸土地的甘霖。其次,谭嗣同等人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希望能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当发现光绪帝没有实权的事实后,请求袁世凯发动政变,而袁世凯的利益和掌权者的利益也密切相关,于是袁世凯背叛了谭嗣同等人。因为袁世凯的背叛,而打草惊蛇,惊动了慈禧太后的利益集团,于是,谭嗣同等人的维新运动只能画上休止符了。若未寄希望于袁世凯,未打草惊蛇,谭嗣同继续兴办学校、搞经济、培养维新政治群体,可能又有另一番景致了。
爱与恨的交织,情与理的交融,忘记与铭记的沉思,组成了这一曲英雄的悲情交响乐,弹奏出这一阙惊天地、泣鬼神的绝唱。谭嗣同,这位在几千年封建王朝即将土崩瓦解、灰飞烟灭的前夕,提倡“革去故,鼎取新”,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奔走呼号、英勇献身的“戊戌六君子”之一,中华民族永远的英雄。他的笑声,在时间的长河里化作汹涌的波涛,永远澎湃!他死后,革命运动风起云涌,革命志士前仆后继。历史不会忘记,历史让我们铭记,那段屈辱的岁月中,发生过多少凄美的故事,凄美的故事背后,又有多少不屈的灵魂。
“戊戌变法”虽然时间很短,可是就是这短短的时间内我们看见了中国的希望,看见了这么多爱国之人。是的,他们已经成为历史,可是在对今天的影响中,谁又能说你忘记了还有一个戊戌变法,还有无戊戌六君子,还有一个谭嗣同呢!
第五篇:钱学森话剧观后感
话剧《钱学森》观后感
2012年9月19日,话剧《钱学森》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菁菁堂隆重上演。故事以钱学长与夫蒋英的回忆开始,从一折小小的纸飞机引出这场话剧。画面忽转,1937年,国难当头,当局却不作为,国立交通大学的爱国青年们愤慨出声,钱学森目睹一位伤员不肯接受治疗执意回战场,伤员最后句句重复的那句话—多造飞机,也深深影响了钱学森。毕业后,钱学森立即赴美留学,以救国。在美求学期间,钱学森坚持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敢于挑战权威在圣诞夜勇敢坚持指出老师冯·卡门的计算错误。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坚持回国,在政府监禁,老师劝阻,海军部次长金贝尔的威逼利诱下,钱学森毫不动摇回国的信念。最终,在周恩来总理的帮助下,冲破障碍,回国投身国防科技事业。在导弹基地,钱学森勤勤恳恳严谨认真,体恤下属,为国防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最终在1964年6月29日带领一代“航天人”将东风二号甲载核导弹成功发射。当结尾的结尾拉开序幕,一个声音缓缓传来,“我钱学森,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为祖国做出种种贡献”。
钱学长的一生令人心生崇敬,当钱学长说:“科学家是有他的祖国”之时;当钱学长深情出五星红旗时;当蒋英女士挂起那红旗、唱响那《义勇军进行曲》时;当钱老夫妇在码头决意要回国时;当钱老站在船头深切地呼唤着祖国时……心动不为其他,只觉得艰辛,不易后的回报如此珍贵,爱国,一个被大家现在很随意就说出的词,其实如此崇高,如此难得,在那时,钱学长回国不能为他带来什么物质,但他却毫不犹豫,毫不动摇,放弃名利,一心为国。在剧终,钱老与交大的同学合影,也体现了钱老的精神传承下来的希望。
想想最近的钓鱼岛事件,多少热血青年走上街头,游行示威。空有一腔热血,不足以使我们前进,或许我们需要做的,更应该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更加实际的行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自己的一份力。虽然不可能每个人都像钱学长般卓越优秀,不能走出一段令人称道,流传于世的人生,但只要发奋图强,无愧于心,便能实现人生价值,不荒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