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学观后感
孩子,你要慢慢跑
看了《赢在起跑线上》这集关于中国教育现状的教育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慨,而我,作为一位同处于这一时代的,选择了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为中国父母们为了孩子的前途而奔忙于寻找合适的学区房,教学条件优越的学校这一举动倍感触动,也替每日按着父母规划的步子前行的孩子们感到一丝的无奈和疲惫。但是在此,我不反对家长们渴望孩子们前行、进步的这一心态和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环境这一做法,而我想说的是,孩子你要跑,因为前进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目标,但是,你要慢慢地跑。
“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某些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这是法国教育学家涂尔干(E.Durkheim)对于广义教育的定义,而当下中国广大家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举动正是这一理论观点的真实写照。
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家长们为了孩子更好地发展,忙着送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利用各种社会关系让孩子进入口碑更好的学校,其目的,也正是使孩子身体、智力方面得到激励与发展,在此前提上,我们理应对此举措予以肯定。但是,或许是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之前纯粹的为了让孩子有所收获的事情,一时间变了味,成了家长之间的攀比。孩子参与各种活动不再纯粹地只是为了实现自我发展的途径,而是变成了一场不落人后的茫然追逐,赢在起跑线上成了家长们的目标。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完全否定家长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教育有其历史性和时代性,教育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会有所变化,但其目的和形式在本质上始终是一贯的,都是为了实现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协同发展。而作为社会发展未来的主力军---广大的孩子们,为了适应特定的社会环境对于自身的要求,你仍要前行,仍要跑,但是你要慢慢跑。
孩子,你要慢慢跑,一步一个脚印。面对每日满满的课外课程安排,部分孩子失了好奇,只剩无奈,将其仅仅视为每日的任务,快乐无从谈起。为了让孩子踏实、快乐地学习,家长首先要改正的是自身对于让孩子参与活动的急功近利的心态,不盲目,可以让孩子多尝试,从中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而这或许才是教育所期待的结果。而对于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孩子们,若是你有了可以初步独立思考能力,也不要忘记慢慢跑,在前行中发现知识所带来的快乐,走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不要因为他人的加速或是后退而失了自己原来的节奏和步伐。
“我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等这个小男孩把花束束好,用他五岁的手指。花绳绕过来,刚好要系上的时候,另一端又突然滑走了。孩子,你慢慢来,在淡水街明亮的阳光里,在石阶上,等你把花束好,用你的手指。”这是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里的一小段,它表达的是一位母亲对于成长中的孩子的耐心等待,而这句话在当下或许也适用,无论是为人父母或为人师表,亦或是即将走上讲台的我们,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和等待孩子的成长我们的必修学问。耐心等,用心听,陪着孩子慢慢跑。
第二篇:教育学观后感
教学中要有温情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看了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最深的感触就是真切。作为一部很好的教育题材的电影,对将来要成为教师的我们有很大的作用。
故事讲述的是在音乐上失败、跌入人生谷底的马修,被调入一所名为“池塘之底”的学校,这所学校是一所充满问题的学校,这里的校长和老师信奉“行动——反应”的教学“理念”,如果有孩子犯了错误,全校师生都会因此牵连,肇事者将会受到暴力的惩罚;在这里禁止娱乐活动;就像监狱一样,就连家长的探访都有严格的规定。在这所学校里,我们看到的是冷冰冰的规定和孩子们木然的眼光,他们受到的辱骂和鞭子都只能使他们越来越叛逆。而教师似乎也认为孩子们无可救药,似乎做什么都是错的,和学生没有感情上的交流,只是用鞭子和体罚进行管制。孩子们和教师似乎是对立的仇敌一样,时时刻刻在互相防范。
但是“池塘之底”的孩子迎来了阳光的照耀,那就是马修的出现,马修的到来给学校带来一些温暖的变化。
在马修刚出现时,孩子们因为他的秃头而发出嘲笑的声音,在课堂上唱一些歪调来嘲讽他、哄抢他的皮包、在骷髅嘴里叼上香烟、画肖像来嘲弄他,面对这些孩子们的恶作剧,马修觉得委屈而又不可思议,但是他只是用幽默和温和、人性化的方式将其化解,而不是愤怒地进行惩罚。面对校长的质疑,马修也放弃了“行动——反应”的原则,而是本能地或有意识地用谎言宽容了这些孩子,这使得孩子们开始思考马修的不同,两者开始了心灵上的互通,马修从此渐渐用行动走进孩子们的心里。
这些孩子的自卑和恶作剧,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善良的赤子之心,也许是因为年少的轻狂和不被人重视的感觉才会做出那些事来使自己受到关注和发泄内心的不满。即使他们在别人看来是无药可救,没有希望了,但是马修却让他们写下自己的名字、年龄和梦想,这群孩子突然开始安静下来,大家开始想着自己长时间没有想过的理想,重新审视自己的心灵和内心的真实想法,用心的写下自己的梦想,仿佛看到了池塘之底的一缕阳光。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看到孩子们的叛逆,更要看到他们内心的渴望,也许他们需要的正是一种关心和重视,这样才能温暖他们彷徨的心灵,激发他们对梦想的憧憬。马修看到了孩子们各式各样的梦想,他从这些梦想中看到了自己的梦想,也看到这些孩子们乖戾嚣张的行为和粗鄙的语言下的柔软的一面,而马修作为一个被主流社会抛弃的对梦想抱有怀疑的教师,他们的相似性,使得她似乎此刻也开始慢慢理解这些孩子,更能感悟关心和宽容对这些孩子的重要性,因此走进孩子的心里也更加容易。这些使得我们理解、关心和宽容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学生的叛逆行为中用真爱和真心感受这些行为内在地深层次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用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鼓励和纠正,真正了解孩子们内心的想法。我从不认为体罚可以让一个叛逆的孩子变得温顺,而是要通过心灵的感化、用心与
他们沟通,让学生用自身的方式来来感受到自己的错误或是感受到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从叛逆转变为追求梦想。
夏丐尊曾说过“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虚空。”教育所最要紧的地方就在于用真情实爱去理解和宽容,这样才能打动学生,使学生真正从心底感受到温暖,愿意把他们真实的一面展示给自我和他人,获得进步和生命的转向。我们教师在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时,也要用爱和理解去感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能够看到生活中积极的一面,从学习、生活中感受到自身和事物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
孩子们在宿舍任意高歌以抒发内心的愤懑,即使跑调又无技巧,马修还是用音乐家对音乐的敏感和直觉发现了孩子们在音乐方面的优点,因此就连一个学生用唱歌的方式来嘲笑他时,依然能够压抑怒火而“念念不忘那首歌,唱得很差,毕竟还在唱”。对于一个失败的音乐家而言能够创作和唱歌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如果能够从音乐的魅力中让孩子们改变,让孩子们在池塘之底看到希望和热情,他甚至认为:他的音乐创作将和孩子们生命一起迎来新生。
马修让音乐进入他们的生活,组建了学生合唱团,让孩子们在池塘之底听到了自己的歌声,从此音乐走进了他们的世界和灵魂,看到了单调的学院中的一抹不同的亮光和热情。孩子们开始显现出内心的真诚的一面。在合唱团中最吸引人眼球的非属莫杭治不可了,学校的老师形容他是“天使的面孔,魔鬼的心灵”,一向叛逆、敏感的莫杭治在音乐方面有突出的才能,但是他孤僻,只有在一个人时才会认真的唱歌,马修听到他美妙的歌喉之后感到很激动,“确信无疑,他的嗓子是个奇迹,预示着一种异乎寻常的音色”。莫杭治在合唱团中受到了马修的重视,他开始变得自信起来,但是马修并没有因为莫杭治有着卓越的音乐天分而纵容他,当莫杭治看到马修与母亲在一起是将墨水倒向马修的头上,因此马修惩罚了他——取消了他的独唱部分,莫杭治开始感到被集体孤立的无助,也从心里开始反思。当我们看到莫杭治带着充满抱歉、内疚和期盼的眼神看着合唱团演出时,我们感到了教育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莫杭治似乎明白了美好的东西失去时的痛楚,想要被原谅的渴盼。马修此时并没有吝惜他的宽容,将指挥朝向他,还给他属于他的独唱部分,两人配合得无比默契,莫杭治在高亢完美、沁人心脾的歌声中也得到了一种被谅解后的感动和对自己才能的自豪,懂得了感激的重要性。此时教育也显现了他的独特魅力,在适当的时刻用适当的方法,这样能使学生从中自我感受,自我批评,自我塑造性格。孩子们的激情演出也给了马修以满足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得我们看到了双方的变化,教师在其中也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提升了自己的教学品质,潜移默化改造孩子的过程也是一种对自我的肯定和改造。
此时教育的感染力也得到更加深刻的体现,教育首先是因为能给人带来快乐和享受才能体现他的魅力,我们看到当莫杭治丢了墨水瓶在马修的头上,同学们因此而将他孤立;校长也加入了足球队,就连刻板的数学老师也加入了合唱团,学校从之前的死气沉沉终于变得活泼开来,孩子们被马修的音乐所感动,脸上的忧愁和郁闷逐渐消失,代之以美好的笑容,内心变得开朗起来。教育的感染力不仅使学生的心灵发生了变化,更主要的改变了学校的那钟冰冷的氛围,这些对教育来说无疑是一种有利的环境,这样温馨的环境自然会培养出善良、内心柔软而充实的学生。
马修是通过音乐的敏感度来说开发学生们的潜能,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适当的敏感度来发现学生们的特长和潜力,让学生感到自信,对自己、学习和生活充满热情。
但是我们在影片中也看到了教育的另一面,那就是某些教师只关心自己的升迁,只关心资金,在教育面前这样的“行动——反应”使得教育的本来面目变得狰狞而使学生感到害怕,从来不会用爱心和情感来感化学生,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占用他人的辛勤劳动,为了逃避责任而将学生推入火坑。影片里的校长便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他为了争取经费,为了升级,在合唱团得到重视时,窃取了马修的努力,为了逃避责任,将蒙丹推入了监狱,将马修开除;在他眼里,只有权威才能让学生听话。
但是教育的积极作用已经产生了,当马修要离开时,孩子们害怕被校长惩罚而不敢去送马修,这对马修这样一位爱学生的老师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但是当马修独自一人经过教室的窗户时,飞出一只只写着孩子们美好祝福的纸飞机,作为老师马修感到非常的欣慰。孩子们的心灵显然已经受到了马修音乐的洗礼,已经学会了如何表达不舍和感激,这是马修教育的成功,也是应该从中学习的地方。最后当那个佩皮诺提着行李箱,想要让马修带走他时,马修犹豫了,但是最终还是带走了小佩皮诺,这也许是出于法国电影的温情,但是这也许是因为马修想要拯救这个小孩子,但是无疑马修的教育对这些小孩子产生了一生受用的影响。
这也告诉将为人师的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爱与宽容,心与心的沟通和理解才能真正打动自己与他人,充满爱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教学。在对学生的关爱中发现他们真正的能力,开发他们的潜力。在互动的教学中感受学生与自己的成长,在充满善意和鼓励的语言和行为下,使得学生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和感染力,最终找到学习的乐趣,对自己和生活充满热情和信心。
第三篇:教育学观后感
自我价值与管教平衡
“我和卢梭同样认为,没有必要去担心一个孩子在他的头二十年这期间的智力,在这一时期,人们应该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诗歌、音乐、和舞蹈,而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因为精神上的感受将伴随人的一生。” 这是邓肯自传中的一句话,我觉得说得十分有道理。邓肯在舞蹈教学中主张以心灵的感受领舞。在邓肯用其一生的经历为我们展现了个人价值的光辉,她对教育的看法也让我们大受启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引导学发现并发展自身的价值。教育是引导人发挥其自身自我价值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现实的教学或教育之中,我们往往会看到“管”、“教”不分的现象,以至造成受教者的自我价值流失。
看了三部影片之后,我对由管教失衡所带来的受教者的自我价值流失的问题深有感触。在《死亡诗社》中,由于为了迎合社会的需要,无论学校还是家长重理轻文,对学生学习诗歌进行管制,就主人翁之一的李尔而言,他极具戏剧表演的天赋,如果没有学校和家长的阻挠,让其发展,他很有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员。然而,事实却是因为家长和学校对他的管制,让他看到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致使他感到无比痛苦,最后竟选择了以了结自己的生命来结束痛苦;在《放牛班的春天》里,我们看到的是几名已经被体制化的教师,贪婪自私冷漠刻板的校长,和一位严格遵守校规、时刻准备惩罚学生的教官,这里奉行的是“行动——反应”政策,生活在这种以管代教的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冷漠,无情,叛逆,他们活着的唯一目的似乎就是与这里的一切做对抗,学生的自我价值不仅是被遗忘甚至几乎被消解了,直到马修老师的到来,以音乐教化了他们,他们的自我价值才得以重现,他们才看到了生活的色彩;在《看起来很美》中,因教育的体制化管理所带来的弊端变现得更明显。在那个特殊的是时代里,教条主义盛行,教育体制亦不免受其影响。老师盲目地遵循着陈腐的教育体制,孩子们全部被教化成所谓的“好孩子”,这结果“看上去很美”,然而其实质却十分丑陋。为了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学生们都不息做违背本心,做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主人翁方枪枪本性童真,聪明乖巧,这些美好的品质独特的个性却因为与体制教育的背道而驰而渐渐地被同化掉甚至出现了恶化,致使他用很极端的方式——捣乱来引起老师对自身的关注,这是一种强势而又极其无奈的展示己身存在意义的方式。三部影片所涉及到的教育体制或者都是因为受到当时各自的时代、社会的影响而产生的,但是它们共同反映出来的有关在教育过程中有关管教失衡所造成的学生自我价值被忽视、同化的问题却值得当代教育者深思。
无论是《死亡诗社》中剥夺个人兴趣一昧迎合社会需要的功利式教育,还是《放牛班的春天》里的严守“行动——反应”的规条式教育,亦或是《看上去很美》中的教条式教育,在我看来,这些教育不仅是失败的教育,就连像那样的教育方式是否算得上是“教育”都有待质疑,因为在这三部影片中学校或家长对孩子们采取的教育方式明显是“管”的色彩重于“教”的色彩。平时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之中我们常常会用到“管教”一词,似乎“管”就是“教”,“教”就是“管”,然而,依我看来,管与教绝不可混为一谈,管是管束,教即教导,关于叫有一定的区别:管理的核心是秩序,教育的核心是发展; 管理以约束为手段,教育以提升为手段;管理的目的是效率,教育的目的是塑造。用适当的管理来保证教育和促进教育是一回事,把教育看成管理或者基本上是管理,则完全是另一回事。在真正的教育中,管理只是辅助手段。教育姓“教”,不姓“管”。若然以“管”待教必然使学生的自我意识减退,消磨其个性,最后导致自我价值的流失。然而,什么才算是真正的教育呢?
中西方对教育概念的诠释各有不同,中国早有“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然而,基于中国的“上施下效”式的教育具有教育无视儿童或学生的地位和作用的弊端,我更偏好于西方对教育概念的阐释。西方现代教育的基本概念告诉我们,教育是一个引导出来的过程,而非灌输。教育应该是建立在儿童或学生的天性的基础上的,教育工作者要相信成长的内在力量,走向光明是人的本性。成长和发展是人的本性—— 一个孩子自身必定已经具有学习的能力和愿望。所以我认为,教育的真正本义应该是帮助孩子实现其学习的愿望,将身上已具备的能力发挥出来,教育应该是一个引导孩子将自身内在的价值外化的过程。在对学界对教育概念分析的结果中,我们得知,“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却没有真正理解这一含义或是他们过于注重教育的目的性和意识性,以至于将教育的本质目的:以人自身为直接的目的忽视了。上面曾经提到过的错将“管”取代“教”的现象就是对人自身价值忽视后的恶果。
“管”与“教”在教育过程中的失衡,会导致学生自身价值的流失。施教者如果一昧知道管,而忽视教,学生的个性发展便会受到约束。现实生活中,因为管重于教而造成的类似于方枪枪的性格突变,李尔自杀还有池塘之底里的学生表现叛逆的例子并不鲜见。刚刚结束的高考让我们想起了中国教育中根深蒂固的“填鸭式”教育,这种教育只是一昧追求学生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德智体群美”的教学内容,它并不具备西方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引导发展学生天性的教育理念,这种填鸭式教育,只注重管理,不注重培养,学生自身的才能很容易被覆盖了。说到管理,我们不得不提及惩罚,俗话说:棍棒之下出孝子,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是在当代教育之中,教育界并不提倡以惩罚的方式来管教受教者,而是以奖励方式取而代之,如果以惩罚的方式进行管教,严重者会导致受教者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最后很可能会造成他们以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像《放牛班的春天》里面的猛丹一样选择火烧池塘之底来释放内心的怨恨,又或者像《死亡诗社》里的李尔一样选择自杀来逃避现实这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例子。在这个意义上看,管教的不平衡,其造成的后果是远远超出学生价值的流失的。
然而,我们却不能就此定管束在教育过程中的所起的作用。教育需要管理并不无道理。就现在的教育形态看来,制度化的教育成了当今最普片的教育类型。学生作为被教育的对象统一被放置在学校或者其他形式的教育机构之中,由于施教者面对的不是一个学生,而是一群学生,这里面就必然涉及到教育的效率问题,为了让教育效率得到充分的体现,各种规章制度必然会随之产生,而这些制度就意味着要依靠一定的管理来执行。另一方面,就个人的成长发展而言,人的成长往往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受教者好比一棵树苗,每一名“园丁”都不能保证这些树苗不会有长歪的一天,而加强管理则可以防止这些树苗长歪或摧毁,因此“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便成了必需的一环。
管教平衡,对个体价值的实现以至社会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教育的价值主要包或本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两种。所谓本体的价值也就是对受教育者自身的价值的实现。相关的教育理论指出,教育的本体价值体现在教育促进个体化的价值和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价值两个方面,而后者受管教是否平衡的影响更大。教育在个体个性化过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其主要包或三点。第一、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第二、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独特性;第三、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适度的管为教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教育过程中把握好管与教的平衡,则有利于教育对个人价值的实现,从而发挥教育在个性塑造和对受教者自身价值发掘方面的作用。个体价值的实现又会促进教育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因为个体价值实现的主要体现是能力的发展、个体独特性的形成以及人的创造性得以开发等积极的方面,而这些积极的方面就是构成人才的因素,各种人才投入到社会之中,最终会促进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全面发展。这充分体现着管教平衡的重要性。
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动物,在教育的过程中,每一个施教者都不应该将“人性”遗忘掉,注重学生自我价值的发展与培养,从区别好管与教的概念,把握好管与教的关系开始。
第四篇:《天那边》观后感(教育学)
电影《天那边》观后感
姓名:张 森班级:09思政6班学号:2009644611
该电影围绕一个农村支教的话题展开,刚刚大学毕业的许晓萌和男友江可可一起来到湖南边远山区“水咕噜乡水咕噜村水咕噜小学”当三个月的支教老师。在这里,他们真正体验到了农村教育的落后和孩子们渴求知识的欲望。看了这部电影,我有很多想法,但是感触最深的是农村教育的不公平。
农村教育不公平的表现
电影中,支教的生活是艰苦的,没有好的住宿条件,没有电视,电话没有信号,没有任何娱乐,只有背朝大山,脚底泥土,没有可口的饭菜,吃顿肉都是那么的艰难„„学生只有一间教室上课,没有硬件设施,这些落后的条件,让人难以接受。在现实中,这样的学校还是有很多的,这说明农村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我也是农村来的,自己也知道什么是落后。
(1)教学设备落后
1.基本设备学校应该具备教室、桌子、凳子、黑板,这是最起码的教育设施。然而,现在部分农村地区,连这些设备也出现完善的困难。教学楼简陋,存在安全隐患问题;黑板粗糙,木板漆黑而成;桌子长木板,无抽屉;凳子与桌子一样,只是高低放置的不同而已,甚至有从家里自带的现象。与城市教学设备齐全的教室相比,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2.现代设备在农村,文科教育更多的需要多媒体,而理科更多的需要实验器材。但是,这些对于农村,基本处于零设置状态。可以说,农村教育基本是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知识接受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死记硬背。又如,音乐课上,只有流行音乐的传唱,没有乐理的讲解;体育课上,只有体操的锻炼和篮球的训练,没有其他体育器材的教学。
设备虽然是传授和接受知识的双向媒介,但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设备因素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否则,农村无法实现素质教育。
(2)教师配置不均衡
1.教师人数的不足没有教师是无法形成学校的,同样,教师人数的不足也促成教育的畸形发展。在农村小学,普遍存在一个学校两个老师负责一个班等现象,甚至一个老师负责几个班。在电影中,罗老师不仅是老师,还是校长,还是学校大厨、保姆等等,简而言之,校长自己当,教导主任自己当,教师自己当。农村教育的这种现状,与城里学科专任或学科专研来说,教育质量是很难得到保证的。
2.教师结构的失调除了人数不足,农村还存在教师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现象。即一个学校存在相对过剩的教师人数,但有某学科缺乏专业对口的教师。在农村里,除英语以外的文科教师较多,而理科教师较为欠缺。这种情形,学校一般把专业对口教学的教师安排之后,剩下的教师在其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下也去“胜任”非专业的欠缺科目教师教学。这是教育教学上的张冠李戴,结果导致这些滥竽充数的老师只能敷衍教学了。
3.教师地位的失重教师地位,不仅包括教师的精神制度问题,而且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从实际行动上对教师价值的真实肯定。但是,教师目前存在来自这些实实在在的可感压力:学生的人权和保护压力,家长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压力,行政领导的政绩压力等等。这些因素阻碍了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会让教师流于形式,甚至让教师疲于教学,从而产生跳槽改行的想法,不安心教学,不乐于教学。这些也是导致教师流失的因素之一。
4.教师待遇的不公“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教师的原则,但在市场经济大环境里,特别是知识就是力量下,只要求教师精神食粮的富足,已经有点不切实际。除了教师职业与其他行业的薪酬较为低少外,最严重的是同一地区城市与乡村教师待遇上的不公,更影响了农村教师的稀缺。因此,要保证教师乐往农村教学,安于农村教育,必须从待遇上切实体现出农村教师的优越性,至少从这一方面来补偿他们的心理失衡。
(3)学生配置不均衡
1.重点与非重点目前,教育存在重点与非重点的人为设置,学校分有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学校内分有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从而促成教育上的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的两极教育。相对来说,重点里多数是优秀的学生,他们学习基本上没有多大阻碍,可以自学完成,他们是善善相长。非重点则是后进生的集中处,他们难以消化课本上的基本知识,特别是无法形成学习互动,更谈不上取长补短,结果是破罐破扔,也殃及任课老师的积极性。
2.招生范围比例中国的招生制度就存在问题,因为在招生上,出现倾斜政策:教育服务半径,高等学校招生的属地大比例。教育服务半径,是指户口就近学校读书的教育管理制度。如果不在服务范围内,须支付一定的借读费,从而阻碍教育的公平共享。
解决农村教育不公平的建议
(1)强化政府责任,加强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基本实现“普九”的现状下,政府应由过去的非均衡发展教育策略转移到均衡发展策略上来,处理好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公平之间的统筹和协调。
中央和各级政府应当有责任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等手段,自上而下地承担起义务教育公共拨款的责任。这有利于建立合理的义务教育财政责任分担机制,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的稳定供给,从而切实保障全国义务教育乃至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2)加大对新《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形成人人学法、懂法、贯彻法的氛围新《义务教育法》的制定,把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根本指导思想。
我们必须加大宣传新《义务教育法》的力度,形成全民学法的新风尚,学会用法律保护自身的权利,尤其是在农村偏远、贫困地区。同时,要加大对政府执行新《义务教育法》情况的监督,形成从上而下和从下而上的双向监督机制,从而真正保证新《义务教育法》落到实处,成为惠及农村义务教育的强心剂和稳定剂。
(3)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共享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在基础教育尤其
是义务教育的管理上,应该实现区域的资源共享,促进教育资源在区域内的流动。”这是普及义务教育的一条有益经验,要注重教师的合理流动,这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要采取措施对优势教育资源或优秀教师进行轮换和定期培训;要对各校的校长和骨干教师进行统筹调配,执行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年限相互轮岗的制度,同时要彻底打破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之分,把义务教育纳入到实施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或专项拨款的方式,大力支持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和远程教育。另外,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共享,除了教师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外,对一些办学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也应该实现区域内一定程度上的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设施的作用和效益。
(4)建立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观念新《义务教育法》进一步强调了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无论是在经费保障上,还是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上都作了一些新的规定和措施,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实施。随着人们对新《义务教育法》认识能力的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免费措施的实施,经费保障机制的执行,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观念的建立等等,农村教育的辍学率将有所降低,升学率有望攀升。即使是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和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都在法律层面上予以体现,确定了流动人口子女居住地人民政府要为他们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这将会对城市化进程的平稳推进起到关键作用。
在当代社会,教育正是改变国运、改变家运和改变个人命运的基本之道,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谐之道。所以,建立完善的教育保障体系,不仅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进而保障社会公平,而且在稳定社会、维系民心,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当前比较有利的环境下,促进农村教育的公平发展不会再是一种奢望,而成为一种可能,农村教育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第五篇:教育学原理——电影观后感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09—20 10学年第 二 学期)
课号: 033HI0A00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改卷教师:学号:084773236姓名:张芳芳得分:
教育的第一步是“融入”
这学期的教育学原理课上,老师安排我们连续看了两部教育题材的电影《死亡诗社》和《孩子王》,分别是由美国导演彼得·威尔和我国著名导演陈凯歌导演的。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两部经典的电影,也都不由自主地发表过自己的感想,网上一百度就会有很多的帖子。但是今天,我要写的观后感是:教育者必须要融入到受教育者当中去,这样才会有教育的成效,或者教育成效才会更加的明显。
《死亡诗社》中,新英格兰的一所贵族学院,它重视传统和观念保守,始终坚持四大信条:传统、荣誉、纪律和卓越。虽然在这样的教育准则下,学院的升学率相当的优秀,但是我敢肯定,这样的条件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有缺陷的,是不完美的。因为有自己的梦想都不敢去实现,有自己心爱的女孩都不敢去追,连最起码的胆量都不具有。这样成长起来的人才,光凭满脑子的学问,试问他们如何去施展,如何去运用。然而幸运的是,影片中出现了一位可敬可亲可爱的老师John Keating,他的出现,一切都逐渐变得那么美好,学生除了好好学习,还有了冲刺梦想的勇气,追心爱女孩的胆量等等。《孩子王》就如大家的评论,它就是中国版的《死亡诗社》,派去支教的知青一改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让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再只是“埋头苦读”。
这两部影片中的教育成效,我认为完全来自于两位优秀老师的独具一格的教育方式,那就是抛弃许多老师的那种高高在上的,令人生畏的传统的老师身段,真诚的融入到学生群体当中,从学生的立场来施教。《死亡诗社》中,John Keating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向学生介绍许多有思想的诗歌;提倡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孩子王》中,那位知青虽然是教初三学生,但是由于发现学生识不了几个字,就从头开始教他们识字,写作文也是鼓励式的,让学生在获取一点点的自信中进步。
从开始牙牙学语的幼儿园,然后是小学,初中,高中,直到现在的大学,我们不可否认,很多教师都是在复制同样的工作,复制着同样的教学模式。上课铃响了,捧着教科书进教室,形式的说了声同学们好,然后开始自导自演的讲台剧,下课铃响了,就理所当然的走了。这是教育的一种悲哀,不逃避教育也参加了市场竞争的局面,但是教师至少还是要有工作的热情的,尽全力将本职工作做好,那就是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学生不是机器,而是与大家一样,都有思想活动的。假如每次看到老师是一副严肃,不可亲近的表情,他们会感到有距离感,不敢靠近,不敢交谈,害怕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如果相反,师生之间以朋友相待,学习上的问题,包括生活上工作上的问题都可以真心的交流。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学生与老师之间不再有距离,就会变得很亲近,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很轻松,很乐意,当然教师施教起来也会轻松很多,或许还会当成是一种乐趣。就如《孩子王》中的王福,刚开始时他也是与知青教师保持一定的距离,只敢偷偷的瞄几眼,顶多就是傻傻的看几眼老师,后来,知青教师的教学风格使王福改变了。他敢拿老师的字典作为赌注,在今天写出明天的作文。虽然最后王福是输了,但是他敢拿自己的思想与老师交流,这就是教育的一种进步。我认为老师就应该主动的融入到学生中去,成为他们的一员。
学生也是有感情的,虽然开始大家都是陌生人,只是为了一个目标,大家才在一起工作生活。但是只要师生间互相坦诚,很快就会是最好的朋友。我记得初中的英语老师,她总是会与我们聊起她的人生经历,讲她的现在与未来。我们也会与她交换真心。初三那一年,她的丈夫忽然送去了杭州做一个大手术,情况不是很乐观。但是英语老师为了不拉下我们的课程,赶回来上课,在上课的过程中,两位同学无意间开了小差,由于人类的本能吧,她发现后就感到了委屈,立马哗哗哗的眼泪下来了,身体立马靠在门上,捂着脸哭泣着,向我们诉说着他丈夫情况。我们发现她真的很伤心,很害怕万一。那一天,她的头发真的白了一半,那一刻,我真的体会到了什么叫一夜白发。从那一天开始我们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在进步,英语成绩刷的提高了好多好多。因为我们爱我们的英语老师,我们想让她快乐幸福,我们就用自己的真实行动来表达。就如《死亡诗社》中的结局,老师要被迫辞退时,他们没有其他挽留的本领,就全体站上桌子声援老师。可见John Keating已经成了他们当中的一员,学生想要为他负责。
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在我看来就是成功与否的关键。作为一名学生,当然更能体会学生的心理活动。有时候遇到一脸凶相的老师,不易亲近,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厌恶,课上不愿意认真听讲,课后不愿意多思考,然后殃及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如果遇到一位朋友一样的老师,我们学生会认为学好该门课程是我们表示对老师友好的最佳方式,学习上一不小心失误了,还会感到自责。暗自下决心下次要好好努力。
当然,以上的观点只是作为一名学生暂时的想法,或许错误,或许正确。但是实践出真知。自己也选择了师范专业,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在认真思考后的基础上付诸于实践,与学生真正的做到成为一个小家庭,和睦,相亲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