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好统计工作心得体会
做好统计工作心得体会
古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纪律就是规矩,用之于规范秩序、规范程序的制度。规范大范围、大行业、大环境的纪律,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来制定。规范小单位、小范围的纪律用制度的形式体现。作为统计人员,不仅要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而且要遵守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是一条铁的纪律。除非上级决策有重大失误和隐患,否则任何人、任何单位均不得违背、均不得打折扣。作为一名统计人员,就是要毫不犹豫地服从领导的安排,不能拈轻怕重,瞻前顾后,再苦再累,也要勇挑重担。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统计人员,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有的学习精神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是不断进步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因此,作为一名统计人员,一定要发扬学习精神,遵循“活到老、学到老”的古训,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加强统计业务及相关知识学习,要学懂、学精、学活,增强理论功底,提高政治素养,扩大知识储备。要用科学理论知识武装头脑,为创新思路、举措、增强信心、决心提供不竭源泉。
二、提高自身素质
统计工作过程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五个阶段。无论是制定方法制度还是组织调查实践;无论是统计分析还是进行统计预测,都要求统计人员具备一定的统计业务知识、高等数学、数理统计方面的知识、要具备一定的会计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具备组织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要求统计人员要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统计报表、文字处理和统计资料的综合开发。这就要求统计人员具备以下能力:
(一)是要有业务能力。统计是一门科学,体系完整,内容博大精深,并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日益扩展。我们从事统计工作,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统计理论,而且要熟悉掌握一定的统计技巧,这样才能成为统计行业的行家理手。
(二)是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一大规律,人类也如此。作为一名统计人员,就是要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武装头脑,游刃有余地运用新的统计手段。
(三)是要具备写作能力。统计部门的工作就是处理统计信息。如何把这些信息研究、开发、表达出来,就需要有扎实的写作能力。
(四)是要有分析能力。统计工作是“针线活”,有一定的准确性。统计的原始资料是大量的数据,如何把这些数据加以整理,归纳出内在的规律,反映出潜在的问题,解释出问题的实质,靠的就是分析能力。
三、加强基础工作
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做到数出有源,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原始记录是通过一定的表格、卡片、单据等形式,对劳动工资情况所作的第一手数字或文字记载,是未经过任何加工整理的初级资料,它直观真实的反映情况。若将原始记录、统计台账资料比作源,统计报表数据则是流,只有源流,方可流长,只有源清,流才不浊。因此,要提高铁路劳动统计数据质量就必须从源头入手,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劳动统计台账。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内容要全面、详细,能够容纳劳动统计报表全部的指标内容,这样才能做到领导需要什么时候的数据就能随时提供,不至于因时间仓促而编造统计数据。同时上级业务部门要对企业统计基础工作加强检查监督,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保证原始记录、统计台账能够及时地如实填报和登记。
统计部门是一个服务机构,服务于职工利益、服务于公司的长远发展。统计工作人员理所当然要强化服务意识,为公司,为职工服好务,当好人民的公仆。同时要深入基层,深入第一线,了解掌握具体的情况。实践才能出真知,因此,作为统计人员,就是要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事物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供领导决策参谋
四、有责任心
也许在许多人的眼里,统计工作就是简单的数字加加减减,缺乏创造和激情,是一项琐碎而平凡的工作。但是通过人力资源部的统计核算工作,要深刻地认识到上报的各类统计报表要做到数据准确、资料齐全,否则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利益。为此,在工作中要始终抱着严谨务实的态度,细心、细心、再细心!认真、认真、再认真!将统计工作尽量做到一丝不苟,一数不差。由此深深意识到责任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对工作负责,让我养成了良好的与人协作、配合的意识和能力;对工作负责,使得别人增加了对我的信任感;也增加了我的自信心。用《责任胜于能力》这本书的经典之言来说,“这社会并不缺少有能力的人,而是缺少负责任的人”!
统计人员想问题、办事情都要摒弃个人利益、短期利益,用发展的眼光、遵循有利于全局的原则看待具体事务。当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全局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和全局利益为重。
五、求真务实精神
务实就是实事求是。发扬务实精神,就是想问题、做工作,不好高骛远,沉下心思,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统计人员要时每刻都要履行自己的责任,责任无人没有,责任无处不在。责任到底是什么,人们为什么对它敬而远之呢?对于统计人员来说,责任是一种信仰,就是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到极致,就是敢于负责和勇于承担。作为一名统计人员,尤其要树立一种敢于负责的理念、锤炼一种敢于负责的作风,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而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同时要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策应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变“等待式”统计为“主动出击式”统计,摈弃简单汇总上报为综合分析预测,充分发挥统计调查职能,综合运用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综合分析等统计调查方法,力争把统计数据搞准、搞全、搞实。
第二篇:如何做好统计工作心得体会
如何做好统计工作心得体会
统计工作是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各级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局长曾强调说:“做好新形势下的统计工作,必须坚持内创和谐、外树信誉、优质服务。”深化统计改革,全面提高统计服务水平,是广大统计工作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当前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并做到以下几个方
面:
(一)着力突破统计服务的难点
在各级党政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经济发展更加关注的新形势下,统计服务的超前性、主动性、针对性和及时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当前一些县统计局的服务中得到以下启示:
一要选贤重能,切实改革早已过时的论资排队的用人方式,加强统计部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现有资源的整合,要为那些能力较强、素质较高,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统计工作者创造施展才华的条件和环境,切实建立有利创新的利益分配制度。
二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以科学而诚信的制度鼓励基层统计人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要切实构建学习型单位,建立有竞争的学习模式和激励机制,引导基层统计干部加强政治理论和统计业务知识学习,使职工通过学习提高演说和写作能力。要加大职工在学习培训方面的投入,增强职工的统计发展与创新意识,结合实际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二)加强统计队伍和网络建设
无论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还是各行业的竞争,最终都是人才的竞争。为此,在加强统计队伍和网络建设过程中: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统计工作的“心本管理”。在推进统计改革与发展中,要切实建立民主管理和统计政务公开制度,充分相信和依靠职工,以制度提高职工参与统计改革与服务的积极性。
二要加强中青年干部的培养。要认真贯彻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从政治发展和经济利益各方面关心中青年干部的成长,鼓励统计部门中青年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面临的人才断层问题。
三要关心离退休干部的身心健康。要从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切实关心统计部门离退休干部的身心健康,构建和谐统计,让他们老有所为,促进统计事业发展。
四要提高统计网络运行质量和整体水平。切实争取党政重视,加大对县、乡统计网络建设的投入,尽快实现基层统计信息的网上传输,切实建立基层统计网络管理与运行机制,更好地为党政决策提供优质、及时、准确的统计信息和服务。
(三)加强统计先进文化建设
中华优秀统计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的文化、变革的文化、进取的文化。只要我们结合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科学发展观加以科学的继承、弘扬、丰富和发展,切实在新的体制和机制下,按照新的需求进行合理而有效的熔铸与淬炼,我们就一定能够在世界统计文化多样性和激烈竞争格局中,捷足先登世界统计文化高峰。创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最具时代性的中华优秀统计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时代的呼唤,我们必须在具有广度、深度、高度和精度的创新中,完成这一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多样性并存的全球统计文化生态,其本质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充满考验与选择的竞争机制。在这样的统计文化生态环境中,任何一种统计文化想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凸显自己的个性,形成自身的强势与优势。当前,建设统计文化的惟一办法就是创新、创新、不断地创新,真正从创新中实现统计文化的变革与升华。为此,一要加强统计文化的内涵研究,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用好用活统计资源;二要培育和发展统计文化生态环境,用创新的思路建立有利统计文化发展的载体和机制;三要建立推进统计文化建设的保障体制,切实解决发统计文化面临的政策措施、人才匮乏、经费投入等困难。
(四)加大统计调研与宣传力度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统计改革发展,提高基层统计服务水平,必须加大统计调研与宣传力度。
一要建立统计工作的“跨越式”调研机制。县级统计局要在认真掌握各乡镇(街道办)基本情况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对村级统计工作运行情况的调研,切实帮助解决制度建设、业务培训、数据审核等突出问题;地(市)级统计局要开展对乡镇级统计工作运行情况的调研,及时总结基层成功经验,推进基层统计队伍及制度建设。
二要加强重点调研。进一步转变观念和工作方式,由主要领导牵头,组织力量对经济运行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统计调研,每季度写出1——2篇有情况、有数据、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着力用科学的数据分析区域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与趋势,超前为党政决策提供依据。
三要加强部门协调。要争取党政主要领导对部门统计工作的重视,建立和完善部门统计责任制和考核办法,改革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业务培训与信息沟通。
四要整合统计资源。一方面,要充分用好用活人口、经济、农业等各项普查资料;另一方面,要调动部门和基层广大统计工作者的积极性,用活月度和季度统计数据,加强非公经济、劳务经济、信息经济、文化产业等新经济运行情况的研究,为党政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与此同时,要加强与电视、报纸等主流新闻媒体的协调,主动与组织、宣传、教育、文化、出版、网络、共青团等方面的工作联系,树立统计改革发展中的先进典型,推进区域性先进统计文化建设。
(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统计人大胆创新
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华文化历来包含鼓励创新的丰富内涵,强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增强全民族的自强自尊精神,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演进与社会发展中,始终伴随着创新的弦歌与潮音,始终同伍于精神的拓进与文明的升萃,始终在坚韧的探求中创造着民族特色的精神粹质。其所蕴涵的新睿智慧、改革思想与进取精神,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在中华民族的创新与发展中,人才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只有在拥有了创造型人才之后,才能把创新从理念变为实践。而真正的创新型人才,特别是那些禀赋非凡的旷世奇才,往往不是用常规的方法所能够培养出来的,像达·芬奇、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曹雪芹、高尔基、鲁迅等。杰出的创造型人才,是任何堪称鼎盛的文化时代所不可或缺的。缺了他们也就缺了创新典范和领军人物,任何杰出的创造型人才的孕育与成长,最重要的外部条件就是必须要有良好的社会人文生态环境,必须确保其不受压抑和嫉妒,必须使其有条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与才智。为此,在鼓励统计创新中,一要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要建立和完善人尽其才的统计工作环境,用制度引导基层统计工作者创造性地开展统计服务。二要加大对统计理论创新的投入。把发展统计文化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摆在深化统计改革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大对统计理论创新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把建设新农村与统计理论创新有机结合,鼓励统计人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建功立业。三要加强学习与借鉴。要不断改变就统计而统计的工作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组织骨干力量从理性思维和推进创新的角度学习先进理论,考察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把封闭式统计转变为“阳光统计”,在充分整合统计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统计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升华。
第三篇:如何做好统计工作心得体会
统计工作是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各级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局长曾强调说:“做好新形势下的统计工作,必须坚持内创和谐、外树信誉、优质服务。”深化统计改革,全面提高统计服务水平,是广大统计工作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当前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并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力突破统计服务的难点
在各级党政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经济发展更加关注的新形势下,统计服务的超前性、主动性、针对性和及时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当前一些县统计局的服务中得到以下启示:
一要选贤重能,切实改革早已过时的论资排队的用人方式,加强统计部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现有资源的整合,要为那些能力较强、素质较高,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统计工作者创造施展才华的条件和环境,切实建立有利创新的利益分配制度。
二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以科学而诚信的制度鼓励基层统计人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要切实构建学习型单位,建立有竞争的学习模式和激励机制,引导基层统计干部加强政治理论和统计业务知识学习,使职工通过学习提高演说和写作能力。要加大职工在学习培训方面的投入,增强职工的统计发展与创新意识,结合实际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二)加强统计队伍和网络建设
无论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还是各行业的竞争,最终都是人才的竞争。为此,在加强统计队伍和网络建设过程中: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统计工作的“心本管理”。在推进统计改革与发展中,要切实建立民主管理和统计政务公开制度,充分相信和依靠职工,以制度提高职工参与统计改革与服务的积极性。
二要加强中青年干部的培养。要认真贯彻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从政治发展和经济利益各方面关心中青年干部的成长,鼓励统计部门中青年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面临的人才断层问题。
三要关心离退休干部的身心健康。要从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切实关心统计部门离退休干部的身心健康,构建和谐统计,让他们老有所为,促进统计事业发展。
四要提高统计网络运行质量和整体水平。切实争取党政重视,加大对县、乡统计网络建设的投入,尽快实现基层统计信息的网上传输,切实建立基层统计网络管理与运行机制,更好地为党政决策提供优质、及时、准确的统计信息和服务。
(三)加强统计先进文化建设
中华优秀统计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的文化、变革的文化、进取的文化。只要我们结合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科学发展观加以科学的继承、弘扬、丰富和发展,切实在新的体制和机制下,按照新的需求进行合理而有效的熔铸与淬炼,我们就一定能够在世界统计文化多样性和激烈竞争格局中,捷足先登世界统计文化高峰。创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最具时代性的中华优秀统计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时代的呼唤,我们必须在具有广度、深度、高度和精度的创新中,完成这一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多样性并存的全球统计文化生态,其本质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充满考验与选择的竞争机制。在这样的统计文化生态环境中,任何一种统计文化想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凸显自己的个性,形成自身的强势与优势。当前,建设统计文化的惟一办法就是创新、创新、不断地创新,真正从创新中实现统计文化的变革与升华。为此,一要加强统计文化的内涵研究,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用好用活统计资源;二要培育和发展统计文化生态环境,用创新的思路建立有利统计文化发展的载体和机制;三要建立推进统计文化建设的保障体制,切实解决发统计文化面临的政策措施、人才匮乏、经费投入等困难。
(四)加大统计调研与宣传力度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统计改革发展,提高基层统计服务水平,必须加大统计调研与宣传力度。
一要建立统计工作的“跨越式”调研机制。县级统计局要在认真掌握各乡镇(街道办)基本情况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对村级统计工作运行情况的调研,切实帮助解决制度建设、业务培训、数据审核等突出问题;地(市)级统计局要开展对乡镇级统计工作运行情况的调研,及时总结基层成功经验,推进基层统计队伍及制度建设。
二要加强重点调研。进一步转变观念和工作方式,由主要领导牵头,组织力量对经济运行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统计调研,每季度写出1——2篇有情况、有数据、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着力用科学的数据分析区域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与趋势,超前为党政决策提供依据。
三要加强部门协调。
第四篇:如何做好统计工作心得体会
统计工作是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各级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局长曾强调说:“做好新形势下的统计工作,必须坚持内创和谐、外树信誉、优质服务。”深化统计改革,全面提高统计服务水平,是广大统计工作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当前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并做到以下几个方
面:
(一)着力突破统计服务的难点
在各级党政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经济发展更加关注的新形势下,统计服务的超前性、主动性、针对性和及时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当前一些县统计局的服务中得到以下启示:
一要选贤重能,切实改革早已过时的论资排队的用人方式,加强统计部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现有资源的整合,要为那些能力较强、素质较高,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统计工作者创造施展才华的条件和环境,切实建立有利创新的利益分配制度。
二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以科学而诚信的制度鼓励基层统计人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要切实构建学习型单位,建立有竞争的学习模式和激励机制,引导基层统计干部加强政治理论和统计业务知识学习,使职工通过学习提高演说和写作能力。要加大职工在学习培训方面的投入,增强职工的统计发展与创新意识,结合实际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二)加强统计队伍和网络建设
无论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还是各行业的竞争,最终都是人才的竞争。为此,在加强统计队伍和网络建设过程中: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统计工作的“心本管理”。在推进统计改革与发展中,要切实建立民主管理和统计政务公开制度,充分相信和依靠职工,以制度提高职工参与统计改革与服务的积极性。
二要加强中青年干部的培养。要认真贯彻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从政治发展和经济利益各方面关心中青年干部的成长,鼓励统计部门中青年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面临的人才断层问题。
三要关心离退休干部的身心健康。要从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切实关心统计部门离退休干部的身心健康,构建和谐统计,让他们老有所为,促进统计事业发展。
四要提高统计网络运行质量和整体水平。切实争取党政重视,加大对县、乡统计网络建设的投入,尽快实现基层统计信息的网上传输,切实建立基层统计网络管理与运行机制,更好地为党政决策提供优质、及时、准确的统计信息和服务。
(三)加强统计先进文化建设
中华优秀统计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的文化、变革的文化、进取的文化。只要我们结合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科学发展观加以科学的继承、弘扬、丰富和发展,切实在新的体制和机制下,按照新的需求进行合理而有效的熔铸与淬炼,我们就一定能够在世界统计文化多样性和激烈竞争格局中,捷足先登世界统计文化高峰。创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最具时代性的中华优秀统计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时代的呼唤,我们必须在具有广度、深度、高度和精度的创新中,完成这一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多样性并存的全球统计文化生态,其本质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充满考验与选择的竞争机制。在这样的统计文化生态环境中,任何一种统计文化想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凸显自己的个性,形成自身的强势与优势。当前,建设统计文化的惟一办法就是创新、创新、不断地创新,真正从创新中实现统计文化的变革与升华。为此,一要加强统计文化的内涵研究,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用好用活统计资源;二要培育和发展统计文化生态环境,用创新的思路建立有利统计文化发展的载体和机制;三要建立推进统计文化建设的保障体制,切实解决发统计文化面临的政策措施、人才匮乏、经费投入等困难。
(四)加大统计调研与宣传力度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统计改革发展,提高基层统计服务水平,必须加大统计调研与宣传力度。
一要建立统计工作的“跨越式”调研机制。县级统计局要在认真掌握各乡镇(街道办)基本情况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对村级统计工作运行情况的调研,切实帮助解决制度建设、业务培训、数据审核等突出问题;地(市)级统计局要开展对乡镇级统计工作运行情况的调研,及时总结基层成功经验,推进基层统计队伍及制度建设。
二要加强重点调研。进一步转变观念和工作方式,由主要领导牵头,组织力量对经济运行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统计调研,每季度写出1——2篇有情况、有数据、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着力用科学的数据分析区域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与趋势,超前为党政决策提供依据。
三要加强部门协调。要争取党政主要
领导对部门统计工作的重视,建立和完善部门统计责任制和考核办法,改革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业务培训与信息沟通。
四要整合统计资源。一方面,要充分用好用活人口、经济、农业等各项普查资料;另一方面,要调动部门和基层广大统计工作者的积极性,用活月度和季度统计数据,加强非公经济、劳务经济、信息经济、文化产业等新经济运行情况的研究,为党政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与此同时,要加强与电视、报纸等主流新闻媒体的协调,主动与组织、宣传、教育、文化、出版、网络、共青团等方面的工作联系,树立统计改革发展中的先进典型,推进区域性先进统计文化建设。
(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统计人大胆创新
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华文化历来包含鼓励创新的丰富内涵,强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增强全民族的自强自尊精神,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演进与社会发展中,始终伴随着创新的弦歌与潮音,始终同伍于精神的拓进与文明的升萃,始终在坚韧的探求中创造着民族特色的精神粹质。其所蕴涵的新睿智慧、改革思想与进取精神,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在中华民族的创新与发展中,人才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只有在拥有了创造型人才之后,才能把创新从理念变为实践。而真正的创新型人才,特别是那些禀赋非凡的旷世奇才,往往不是用常规的方法所能够培养出来的,像达·芬奇、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曹雪芹、高尔基、鲁迅等。杰出的创造型人才,是任何堪称鼎盛的文化时代所不可或缺的。缺了他们也就缺了创新典范和领军人物,任何杰出的创造型人才的孕育与成长,最重要的外部条件就是必须要有良好的社会人文生态环境,必须确保其不受压抑和嫉妒,必须使其有条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与才智。为此,在鼓励统计创新中,一要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要建立和完善人尽其才的统计工作环境,用制度引导基层统计工作者创造性地开展统计服务。二要加大对统计理论创新的投入。把发展统计文化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摆在深化统计改革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大对统计理论创新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把建设新农村与统计理论创新有机结合,鼓励统计人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建功立业。三要加强学习与借鉴。要不断改变就统计而统计的工作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组织骨干力量从理性思维和推进创新的角度学习先进理论,考察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把封闭式统计转变为“阳光统计”,在充分整合统计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统计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升华。
第五篇:如何做好统计工作心得体会
怎样做好统计工作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决策主体越来越多元化,经济结构和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复·
杂,党和各级政府越来越需要掌握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详细信息,以便全面、准确、客观地了解和把握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引导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国民经济运 行情况,从而也越来越需要掌握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详细信息。因此,统计作为提供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信息的重要工具,受到了国内与国外、政府与公众、学者与官员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因此统计工作又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一名统计人,要敢于迎接挑战,不仅要完成本职工作,而且要做好本职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统计人。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统计人,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发扬五种精神
一是学习精神。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是不断进步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因此,作为一名统计人,一定要发扬学习精神,遵循“活到老、学到老”的古训,变为适应社会需要我读书为主动的我要读书建设社会,持之以恒,孜孜不倦。
二是团队精神。发扬团队精神,就是要求我们在做好本职岗位工作的基础上,齐心协力,紧密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本
单位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是求真务实精神。务实就是实事求是。发扬务实精神,就是想问题、做工作,不好高骛远,沉下心思,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
四是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一名国家工作人员应有的品质。奉献精神,对于统计人来讲,更有着特别的意义。统计工作服务的是宏观决策,着眼于事务的总体,无权有责,清苦、贫寒,没有奉献精神就无法干好统计工作。
五是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久不衰的源泉,是统计部门前进的长远动力。作为统计人,要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策应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变“等待式”统计为“主动出击式”统计,摈弃简单汇总上报为综合分析预测,充分发挥统计调查职能,综合运用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综合分析等统计调查方法,力争把统计数据搞准、搞全、搞实。
二、强化五种意识
一是服务意识。统计部门是一个服务机构,服务于公众利益、服务于长远发展。统计工作人员理所当然要强化服务意识,为政府,为公众服好务,当好人民的公仆。
二是大局意识。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摒弃个人利益、短期利益,用发展的眼光、遵循有利于全局的原则看待具体事务。当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全局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和全局利益为重。
三是进取意识。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夹杂着各种各样的思想、人生态度和处事标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作为统计人,要在各种困难面前,锐意进取,勇往直前。
四是纪律意识。古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纪律就是规矩,用之于规范秩序、规范程序的制度。规范大范围、大行业、大环境的纪律,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来制定。规范小单位、小范围的纪律用制度的形式体现。作为统计人,不仅要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而且要遵守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五是服从意识。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是一条铁的纪律。除非上级决策有重大失误和隐患,否则任何人、任何单位均不得违背、均不得打折扣。作为一名统计人,就是要毫不犹豫地服从领导的安排,不能拈轻怕重,瞻前顾后,再苦再累,也要勇挑重担。
三、提高五方面的能力
二是适应能力。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一大规律,人类也如此。作为一名统计人,就是要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武装头脑,游刃有余地运用新的统计手段。
三是写作能力。统计部门的工作就是处理统计信息。如何把这些信息研究、开发、表达出来,就需要有扎实的写作能力。
四是分析能力。统计工作是“针线活”,有一定的准确性。统计的原始资料是大量的数据,如何把这些数据加以整理,归纳出内在的规律,反映出潜在的问题,解释出问题的实质,靠的就是分析能力。
五是调研能力。调研就是调查研究,就是深入基层,深入第一线,了解掌握具体的情况。实践才能出真知,因此,作为统计人,就是要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事物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供领导决策参谋。(**县统计局)篇二:做好统计工作心得体会
做好统计工作心得体会
随着房建系统改革的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决策主体越来越多元化,经济结构和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各级领导越来越需要掌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的详细信息,以便全面、准确、客观地了解和把握经济运行状况,制定正确的改革政策,引导房建系统又快又好地发展。因此统计工作又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一名统计人,要敢于迎接挑战,不仅要完成本职工作,而且要做好本职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统计人。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统计人,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的学习精神。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是不断进步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因此,作为一名统计人,一定要发扬学习精神,遵循“活到老、学到老”的古训,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加强统计业务及相关知识学习,要学懂、学精、学活,增强理论功底,提高政治素养,扩大知识储备。要用科学理论知识武装头脑,为创新思路、举措、增强信心、决心提供不竭源泉。
二是提高自身素质。
统计工作过程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五个阶段。无论是制定方法制度还是组织调查实践;无论是统计分析还是进行统计预测,都要求统计人员具备一定的统计业务
知识、高等数学、数理统计方面的知识、要具备一定的会计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具备组织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要求统计人员要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统计报表、文字处理和统计资料的综合开发。这就要求统计人员具备以下能力
2、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一大规律,人类也如此。作为一名统计人,就是要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武装头脑,游刃有余地运用新的统计手段。
3、具备写作能力。统计部门的工作就是处理统计信息。如何把这些信息研究、开发、表达出来,就需要有扎实的写作能力。
4、有分析能力。统计工作是“针线活”,有一定的准确性。统计的原始资料是大量的数据,如何把这些数据加以整理,归纳出内在的规律,反映出潜在的问题,解释出问题的实质,靠的就是分析能力。可以看出,铁路统计工作是一个知识密集型工作,要求一个合格的统计人员要同时要具备统计、会计、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现在统计人员达到这一水平的为数不多,要全面提高劳动统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进行业务技术培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培训造就一批既懂统计、会计、经营管理,又能熟练利用计算机的高素质复合型的统计队伍。为产出高质量的统计数 据提供人员保证。
三是加强基础工作:
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做到数出有源,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原始记录是通过一定的表格、卡片、单据等形式,对劳动工资情况所作的第一手数字或文字记载,是未经过任何加工整理的初级资料,它直观真实的反映情况。若将原始记录、统计台账资料比作源,统计报表数据则是流,只有源流,方可流长,只有源清,流才不浊。因此,要提高铁路劳动统计数据质量就必须从源头入手,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劳动统计台账。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内容要全面、详细,能够容纳劳动统计报表全部的指标内容,这样才能做到领导需要什么时候的数据就能随时提供,不至于因时间仓促而编造统计数据。同时上级业务部门要对企业统计基础工作加强检查监督,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保证原始记录、统计台账能够及时地如实填报和登记。
统计部门是一个服务机构,服务于职工利益、服务于公司的长远发展。统计工作人员理所当然要强化服务意识,为公司,为职工服好务,当好人民的公仆。同时要深入基层,深入第一线,了解掌握具体的情况。实践才能出真知,因此,作为统计人,就是要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事物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供领导决策参谋
四是有责任心:
也许在许多人的眼里,统计工作就是简单的数字加加减减,缺乏创造和激情,是一项琐碎而平凡的工作。但是通过人力资源部的统计
核算工作,要深刻地认识到上报的各类统计报表要做到数据准确、资料齐全,否则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利益。为此,在工作中要始终抱着严谨务实的态度,细心、细心、再细心!认真、认真、再认真!将统计工作尽量做到一丝不苟,一数不差。由此深深意识到责任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对工作负责,让我养成了良好的与人协作、配合的意识和能力;对工作负责,使得别人增加了对我的信任感;也增加了我的自信心。用《责任胜于能力》这本书的经典之言来说,“这社会并不缺少有能力的人,而是缺少负责任的人”!
统计人员想问题、办事情都要摒弃个人利益、短期利益,用发展的眼光、遵循有利于全局的原则看待具体事务。当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全局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和全局利益为重。
五是求真务实精神。
务实就是实事求是。发扬务实精神,就是想问题、做工作,不好高骛远,沉下心思,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统计人员要时每刻都要履行自己的责任,责任无人没有,责任无处不在。责任到底是什么,人们为什么对它敬而远之呢?对于统计人员来说,责任是一种信仰,就是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到极致,就是敢于负责和勇于承担。作为一名统计人员,尤其要树立一种敢于负责的理念、锤炼一种敢于负责的作风,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而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同时要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策应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变“等待式”统计为“主动出击式”统计,摈弃简单汇总上报为综合分析预测,充
分发挥统计调查职能,综合运用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综合分析等统计调查方法,力争把统计数据搞准、搞全、搞实。
古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纪律就是规矩,用之于规范秩序、规范程序的制度。规范大范围、大行业、大环境的纪律,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来制定。规范小单位、小范围的纪律用制度的形式体现。作为统计人,不仅要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而且要遵守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是一条铁的纪律。除非上级决策有重大失误和隐患,否则任何人、任何单位均不得违背、均不得打折扣。作为一名统计人,就是要毫不犹豫地服从领导的安排,不能拈轻怕重,瞻前顾后,再苦再累,也要勇挑重担。京铁联建人力资源部2010.10.11篇三:如何做好企业的统计工作
谈谈如何做好企业的统计工作
由于统计的职能侧重于通过数据资料,来反映和描述企业的经营活动,不是直接掌控企业管理某个过程的实际业务,因而在企业管理处于粗放管理状态,企业内部呈现一言堂和长官意志时,统计工作往往不被重视,甚至把统计看成是为了完成国家统计报表上报任务才设置的职能,是可有可无的,成了企业的负担。但是,如果我们的企业家们是真心实意地要抓管理,降低消耗,节省费用,减少成本开支,提高产品产量和产品质量,那么就一时一天也离不开统计数据资料,就必须运用统计分析、统计预测方法,就必须运用统计数据的记录、分析和描述手段来监控、描述经济活动的过程。可以说,在对经济活动和经济指标的分析方面,统计是最方便、最有力、最有效的方法和最基本的手段。
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统计资料是企业制定经营计划,进行科学的经营决策的基本依据,统计核算是加强产品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完善企业经济核算的重要手段。统计数据,是企业制订劳动定额、产品消耗定额和经营计划的基本依据和基础,统一管理统计数据资料,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统计信息传递系统,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完善监督考核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根据《中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工作,对如何进一步做好统计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全面加强统计工作,配齐统计人员。公司应在综合部门设立一名专职综合计划统计人员,负责组织全公司综合计划统计工作,侧重做好员工出勤、劳动
工资、绩效考核、安全生产和经营计划完成情况的统计工作。负责组织指导各车间、各部门的业务统计,统一管理各种统计报表资料,开展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工作。各部门和生产车间原则上应配备兼职统计人员,兼职统计必须以统计工作为主兼做其他业务,全面完成部门和车间的统计工作。其中:由于经营部门承担着从供方——企业——到顾客价值链(或称供应链)的管理业务,因此,必须配备一名有专业能力和水平的专职或兼职计划统计人员。
2、由综合统计统一管理、发布各种统计数据。今后一律由公司综合统计承担对外(对政府、对新闻单位、对企业)提供统计报表资料的任务,不准数出多门。其他部门非经综合计划统计同意,不准对外提供统计数据资料。今后公司对部门工作进行考核、检查、评比和总结,原则上一律以综合计划统计提供的数据为准。当业务统计与综合统计发生矛盾时,应查清事实,协调解决。对不能协调解决的,必须维护综合统计的权威。
3、提高统计工作的时效性和权威性。公司综合统计有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要求,独立的向各部门、各车间进行统计调查,查阅各种文件、各种原始凭证,业务凭证和有关的票据,收集各种统计信息资料。各部门、各车间应积极予以协助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刁难、推委、搪塞和拒绝。为使公司综合统计人员全面了解生产经营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综合计划统计人员有权列席参加生产经营方面的有关会议,包括生产经营调度会议,经济核算会议,经济活动分析、质量分析会议,生产经营计划会议等。
4、综合统计人员,应根据企业管理的实际和领导的要求,在公司内设计一套综合反映企业采购、生产、质量、消耗、营销、仓储和效益情况的内部报表,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全面的向总经理提供统计报表资料,完成各种统计调查、统计分析任务。指导各车间、各部门的统计业务工作,培训指导各车间、各部门的统计人员。定期公布企业生产经营、质量目标和绩效考核的数据,开展统计分析核算,运用统计监督,为公司领导指导工作提供依据。
5、建立强有力的统计信息网络。为在不增加非生产人员的前提下,做好企业的各项统计工作,建议由车间班组长兼任生产统计;由产品质检人员兼任质量统计;由仓库库管员兼任仓库统计;现将各部门、各车间统计的主要职责确定如下: 1)车间统计:主要是生产、消耗统计;负责产品品种、产量、产值、质量、生产进度的统计和产品质量的核算;负责原材料、燃料、设备、动力消耗的统计
及单位生产成本、车间生产成本的核算;负责对工人出勤、劳动工时、生产定额、设备利用完成情况的统计。
2)业务部门统计:主要是采购和库存的统计,负责公司原材料、燃料、设备、零配件和外协配件等生产用或非生产用物资采购、供应、调拨、库存的统计、记录和核算。主要负责采购合同订货数量、价格、金额、合同执行情况、货款结算情况的统计与核算;负责公司产品销售量、销售额的统计与核算;负责营销广告发布数量、广告发布费用的统计;负责建立产品用户调查档案和客户档案;
3)质量部门统计:主要是产品质量的统计;负责公司产品质量、原料利用率、产品合格率、返修率的统计与核算;负责公司质量目标、质量指标及质量计划执行情况的统计和记录;负责原材料、产品及零部件质量检验检查情况的统计和记录,通过统计掌握产品质量问题的分布、原因,描述和监控产品在不同生产工序的状态。为加强和改进质量管理、制订纠正措施提供依据。
4)财务部门统计:主要负责成本和采购价格的统计;做好公司大宗原材料采购的价格统计、价格数据的收集和比价、询价工作,结合会计报表,进行产品生产成本、消耗费用、原料采购价格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统计与控制;负责公司企业资产、负债及营业外收支情况的统计。
总之,各车间、各部门应根据上述统计业务,建立有关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内部报表制度。
6、各级领导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与支持,确保统计人员有足够的时间从事统计工作,为统计人员提供必要的业务学习、培训机会与条件,保持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性,以确保统计工作的连续性。把各车间、各部门统计工作完成的怎样,作为考核车间、科室全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凡不能按时按要求完成统计工作的,部门负责人、车间主任个人不得评为先进、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