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媒介融合发展心得体会
媒介融合发展心得 体会
我国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已近二十年,但媒介融合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就长沙来看,媒介融合已取得诸多重要进展,但作为国内唯一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长沙的媒介融合显然不能满足于此,还需面向未来,立足长远,从理念与实践上进行高瞻远瞩的谋划与探索。
一、拓展媒介融合内涵,树立更开放的媒介融合理念
媒介融合本义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与过程,主要是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的融合发展和新闻媒介的融合发展。万物皆媒时代,我们需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急剧变革中的媒介,从而拓展媒介融合的内涵。因此,半个世纪前,产生了“媒介即讯息”的观点。该观点认为媒介除了新闻媒介外,还包括道路、货币、服装、住宅、时钟、交通工具等一切承载信息的器物。也就是说,广义上的媒介包括人类用来传递与获取信息的一切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因此,广义上的媒介融合是指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与融合,包括媒介的形态、功能、所有权、组织结构、传播手段等要素的融合。
当前,万物皆媒已是社会共识,万物互联也正成为社会现实。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人人都拥有了“麦克风”,快速发展的 QQ、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与自媒体,已成为我们信息获取和交流表达的重要方式;支付宝、淘宝、百度、京东、美团等互联网 APP,在提
供服务的同时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大众的生活;抖音、快手带来了短视频的狂飙突进与无处不在,短视频正成为人们新的社交形式与生活方式。继续推进媒介融合,必须顺应传播科技与人类社会发展大势,突破固有的新闻媒介融合樊篱,探索新闻媒介与其它媒介、乃至社会其它系统的重组与融合,推动长沙在文化、经济、服务、治理等各个领域的融合发展。
二、推进媒介与城市的融合,建设“中央厨房”
城市,既是物质实体与物理空间的存在,也是媒介的存在。十多年前,就有专家提出“媒介城市”的概念,认为随着媒介技术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城市日益成为媒介与建筑的复合体,实现虚拟城市与实体城市的融合,建构着流动与可沟通的城市。
长沙是湖南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它汇聚和处理着众多资源与信息,吸引着人们从天南海北来此汇聚、交往并建立关系,记录着有关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并实现这些内容的存储、处理与传播。作为媒介的城市,长沙更是由各种关系网络建构起来的可沟通与交流的媒介空间。因此,“智慧长沙”“我的长沙”等 APP 的推出,可视为长沙对“媒介城市”建设的探索。可以肯定的是,“媒介长沙”绝不只是建设几家新闻媒体内部的“中央厨房”,更要坚持开放的媒介融合理念,充分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5G 等前沿技术,建设城市沟通交流、社会管理与服务的系统中枢——智慧、智能与数字化的“长沙中央厨房”。
三、正视媒介与人的融合,从人机融合走向人机文明
媒介融合日新月异,媒介与人的关系发展走向始终是其中的核心问题。在传统媒体时代,人类通过大众传媒获取信息,呈现出“人的媒介化”生存状态。但无论是传播者主体论、受众中心论还是传播者与受众双主体论,人总是处于主导地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新媒体的兴起,人类进入万物互联的网络化媒介社会,信息传播呈现“去中心化”形态,传播者与受众都成了传播关系网络中的“节点”,人与媒介则由人机互动走向人机融合,我们成了“媒介化的人”——被媒介技术嵌入身体的“赛博人”,“后人类”时代成为现实。其中,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当数智能手机,我们正日益享受“一机在手,生活无忧”的生活,手机则悄然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手的延伸。
长沙媒介融合中的人机融合发展方兴未艾,从市数据资源局建设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即可管中窥豹,“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则是人机融合的现实表现。但也必须正视其中的人类主体性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始终是主体”,我们必须坚持人在传播关系网络中的“节点”化主体地位,人机融合也要坚持以人为本,旨在服务于人,从而建设融合共生的人机文明。
第二篇: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的发展和媒介融合
<<中外电视史纲要>>课论文题目: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发展和媒介融合
姓名: 刘天兴 学号: 200908020094
年级专业: 09级广播电视编导二班
指导老师:王超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的发展和媒介融合
摘要: 20世纪2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就进行了电视新闻节目播出的尝试,早期的电视新闻直播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形式,只能是以零散、随意的方式播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时管制阻碍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电视新闻节目才重新恢复。20世纪60年代,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是电视新闻节目可到长足的发展。70年代是西方国家的电视新闻从影片形式向磁带录相转化的时代。从此世界进入了电子新闻采集的时代。80年代卫星新闻采集方式出现了。新闻可同步向全球播放。90年代,丰富的电视频道资源和激烈的新闻竞争,电视新闻进入了新闻频道时代。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开始于美国的《60分钟》节目,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次大的媒介融合。第一次是平面媒体与电视的融合,第二次是电视与网络的融合。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不仅获得了自身的创新与发展,也深刻的改变着观众看新闻、参与新闻的方式。
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诞生。15年来,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经历了高收视、高关注后,也出现了弊端和不足。
关键词: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 媒介融合 网络 《60分钟》 《东方时空》 《日界线》
新闻杂志型节目是“电视屏幕上的综合性新闻性节目。它在固定栏目时间内采用杂志综合编排方式,以节目主持人的形式播出„„这类节目由主持人把内容串联为有机整体,并对重要的新闻作简要的评述,有利于充分发挥电视传播的优势。”
创立与第一次融合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创立之初,就有着媒介融合的特点。中央电视台于1993年5月1日创办《东方时空》,成为全国影响特别大的新闻杂志类节目。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是世界各大电视台的重要节目类型,它深刻地影响着观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这类节目借鉴杂志的特点是它借鉴杂志的综合编排方法,利用电视的传播优势和报道将不同样式和内容的新闻节目板块小栏目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
以《60分钟》为例,《60分钟》每期节目的开头部分是本期节目介绍,用几分钟的时间把当晚将要播出的报道中的精彩段落展示出来,以声音和画面的最佳组合来吸引观众。随后《60分钟》的记者们一个个出现在黑色背景前自报家门,每位记者分别担任自己采访的节目的主持人。
节目在形式上是一本打开的杂志,以大号字标明报道的题目,中号字注明制片人,下有几行小号字,似乎是杂志中新闻故事的报道。三则新闻报道结束后,主持人出现在黑色的背景上,以几句简洁而有趣的话引出当晚的评论。最后,主持人会出现在一张堆满信件的工作台前,介绍前几期节目播出后观众发来的不同的、甚至完全对立的意见。
整个节目由一只滴答走动的跑表来衔接各个小段落,它的出现既告诉观众还剩下多长时间的节目,又提醒观众30秒至1分钟的广告已经结束,报道即将开始。
这样的形式具有很突出的特点,整期节目用杂志的形式串联各环节,环节编排上极具杂志的特征,而正是这种“杂志式”结构,给予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紧凑而完整的特点,给观众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思维连贯性。可以说,杂志与电视的融合,最初的表现就在于此。
从内容上看,它不仅是播报新近发生的事件或突发性新闻,更是围绕着当前社会大众感兴趣的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较广泛深入的报道。
新闻杂志型节目于普通的报道节目的最显著区别就是其报道内容的深刻性以及话题的针对性。善于对事物本质进行挖掘,揭露表层之下的实质问题。杂志不同于报刊,不及报刊的时效性.所以可以注重多收集近期的重大国内和国际新闻,然后对事情进行大胆深入地评析,评析要有很高的水平,要能够切入重点,有自己的见解,大胆剖析实事真相。
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其中《百姓故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用镜头记录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关注处于社会转型之中的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是《东方时空》节目中最为接近大众媒体基本属性特点的,展示了普通人的生活,表达对每一个人的尊重,那种需要以平等和真切才能体现的尊重。这样的栏目并不是一般的人物专访,而是新闻节目的一种深入报道的方式。看似不如其他新闻节目的时效性强,但从节目对普通人的深入挖掘中,依然能展现出社会的发展进程,而展现出的问题的深度,是一般时效性新闻做不到的。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在诞生和发展初期经历的第一次媒介融合就是杂志与电视的融合,这种融合给予了电视节目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改变电视节目表现方式和内容深度的同时,也改变了社会和人们看社会的视角和态度。
网络时代与第二次融合
21世纪,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娱乐业迅速发展,电视无疑要顺应这一潮流,因此,新闻杂志型节目在娱乐节目迅速崛起的时代面临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各电视新闻节目之间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也迫使他们不得不对节目进行重组改革,力争在媒介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
许多新闻杂志节目选择了与网络的媒介融合。网络时代的到来,带来的普通人与媒体关系的巨大变革,民众不再是简单的接受讯息,更是媒体的参与者。电视互动情景剧和真人秀节目的迅速崛起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媒体只有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才能在网络时代生存下去。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日界线》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该节目于2006年开辟了一个特别板块,其中有一叫“抓捕变态者”系列,节目播出后获得了很大成功,收视率一路飙升。该节目组和一民间监察组织合作,其节目的初衷是旨在保护青少年免遭恋童癖者的性侵害。在这一节目中,由来自该组织的志愿者“扮演”未成年少年,在网上聊天室中与那些有恋童癖倾向的成人结识,然后,引诱他们某一时间到某处的一个房屋内与这些“儿童”会面。当这些“嫌疑犯”出现时,暗藏在屋内的摄像机就把整个场景都拍摄下来了。有人指出,这种行为使得《日界线》栏目记者充当的更多是执法人员的角色,而不是中立、客观的报道者。但正是这一引起巨大争议的节目内容激起了众多观众的兴趣。
“抓捕变态者”系列专题新闻节目包含新闻节目的元素,属于新闻节目的范畴,但与此同时利用网络,让普通人能参与到节目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节目的主角,这是新闻节目对网络营造的虚拟世界的一次大的利用。
网络的发达,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自然越来越高。作为对时效性要求不高的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如何在资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获得生存的空间,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必须保持其对新闻和社会现象观察的深度,并且把它发挥到极致,然后通过网络把节目更好、更快地传播到世界各地,也成为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的必然选择。
2005年CBS新闻频道,宣布了自己的宽带网站计划。这对于试图网络化的电视频道,尤其是新闻频道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举动。而作为CBS的王牌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也是最早的新闻杂志节目,《60分钟》也在CBS电视台与网络的融合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该网站主要的服务,是通过提供众多的新闻报道视频选择,让浏览者有机会自己制作自己的网络新闻报道。这一举措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的编排不再是由编导说了算,普通观众在网络的一端,就能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编排自己需要的电视新闻杂志。这样的改变,不仅克服了电视节目单向传播与受众需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更加快了新闻的传播速度,提高了观众接受信息的速度和效率。
电视节目与网络的融合,即给网络时代给电视带来的新的机遇,也给观众接收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提供了更加个性、高效的途径。
融合与影响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在诞生和发展的历程中经历了这两次大的媒介融合。不仅让电视新闻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还深刻地影响着观众看世界的方式和习惯,在媒介融合不断加强,受众需求不断提高的今天,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应当还会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的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发展也很迅速,但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明星主持人”的匮乏、节目内容深度不够等等,在创办具有本国特色的新闻杂志型节目的路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
资料取材: 《中外电视史纲要》
《广播电视简明辞典》
《镜头里的第四势力:美国电视新闻节目》
第三篇:媒介融合含义、形式和发展态势的认识
媒介融合含义、形式和发展态势的认识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传播的载体(媒介)也在经历巨大的变革,从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直到手机。不过,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原本泾渭分明的几种媒介之间已经悄然兴起一场新的融合,即“媒介融合”。“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1983年他在其《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目前,在国内,媒体融合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报纸与网络的融合。1997年人民日报、新华社先后推出自己的网站人民网、新华网,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十几家传统媒体也紧随其后进行了颇具规模的跨媒体合作,推出了千龙新闻网„„今天,国内大大小小的报纸几乎都有各自的网站、各自的电子版。电视与网络的融合。2002年4月4日,新华网同北京电视台《荧屏连着我和你》栏目进行跨媒体合作。使网络和电视媒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合作的内容涉及《荧屏连着我和你》最新节目的内容实录、往期回顾以及访谈话题和观众的征集、编导手记、媒体评论、嘉宾手记等诸多内容。报纸与报纸的合作——报业联盟。2001年,西北五省区的主流都市报组建了一个互动联盟,成员包括三秦都市报、兰州晨报、新消息报、西海都市报、新疆都市报五家报纸。联盟成员在新闻宣传、广告经营、报纸发行等方面进行了合作。报纸和电视融合。2006年1月22日,大连日报社主办的北方体育报联合大连数字电视教育频道、大连沿海传媒有限公司创办北方体育报电视版,标志着我国第一家专业报纸电视版项目启动。其他媒体融合方式。如手机报、手机电视等。目前,各类报纸大多开设了自己的手机报。大部分由报社与电信部门合作。另外,还有报纸、电视、网络与图书出版业的融合,不同网站之间的合作等等。
随着媒介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媒介改革的深入,媒介融合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媒介融合将更加注重资本的纽带作用,近年来中国媒介产业发展过程中,资本运作形式逐渐趋于多元化,资本融合渠道在慢慢变宽。媒介产业的部分领域已经允许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进入。媒介可以通过媒介和企业合资的方式经营相关产业等方法解决媒介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媒介融合更趋向于多元化。西方发达国家媒介融合的突出特点是,信息产业的三“巨头”——电脑、电信和以电视为主的媒介行业不断地相互渗透和融合,呈现出多元化融合的态势。随着信息产业的技术融合和体制改革的深入,媒介融合将逐步纳入到更广阔的产业背景下来进行。“融合媒介”将更加注重拓展新的赢利模式。随着媒介融合的进一步发展,DAB移动多媒体电视、手机动漫、手机博客等“融合媒介”将逐渐成为青年受众所青睐的时尚媒介。媒介经营管理者正在探索新的赢利模式,以后这些新媒介的赢利渠道会越来越宽。媒介融合更加注重人性化服务理念。现代受众在信息消费中逐渐对信息的获取渠道、传播途径以及信息附加值等有更高的要求。“融合媒介”可以为受众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和“一揽子”解决方案,这样既方便了受众,也可以使信息产品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获得规模效益。
第四篇:媒介实习心得体会
媒体实习心得体会
能进自己早前就憧憬的媒体实习我觉得十分荣幸,这次的经历也让我收成很多。在这里不敢说给大家介绍教训,只是对自己实习到现阶段以来的一点心得体会,愿望可以取得大家的共识和互勉。
⊕实习不完整即是坐冷板凳,但坐冷板凳必定是实习的一局部
在没有实习之前就有所耳闻:实习无非就是做做卫生端端水,假如进报社就是看报纸看新闻。这并不完全准确,首先,服务工业发展到当初,卫生已经不须要实习生代为操劳,其次,看新闻不仅是实习记者的事,每位记者编辑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也要阅读消息,那不同的是什么呢?我想应当是做这些事时的角色定位和心态。比方看新闻,职业记者看的不是新闻,更不是寂寞,而是新闻后的新闻。我实习的媒体是杂志,因此更重视记者思考事件的角度与深度。
咱们实习生,资格浅经历少,思维的厚度也够不上老记者。再者,一个体系的固有状况不可能被一个新来的实习生攻破,因而刚开端做冷板凳也是必定的进程。为此我也没少心里不均衡过,然而当后来繁忙的时候反而回过来爱慕冷板凳时间了呢!呵呵。⊕新人第一次采访,碰一鼻子灰反而是收成做记者采访是粗茶淡饭,不论是电话采访、面谈仍是网络采访。我在这次的杂志社实习中并没有常常波及采访,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经历和领会。
首先是预约采访,实在挺难的,因为我第一次帮老师预约采访是接洽一家京城有名的高等健身核心,因为当时准备不足加上那边的职员又特殊咄咄逼人,(有经验的人都晓得健身房的人个个都是伶牙俐齿)几回下来我已经失去了信念,大范围的企业部分间又存在断层,我的电话时常就被一转再转,到后来我也不知道与我对话的人是什么部门什么职务了。第一次的预约采访失败告终,还好老师并没有过多责备我,而表示出一种师长特有的苦口婆心。
接着是外出采访,次数也未几,但第一次印象非常深入。为了不因“学生像”被怠慢而因此“表演”一个成熟记者,我穿上了高跟鞋。又因为采访地点距离估量过错,我一路走了从前,到了那边就发明脚底两个水泡。这个故事教导人们,出门采访前一定要估算好需要挪动的间隔,不在双脚支持范畴之类就不要抉择步行,而所有会产生的可能性都要斟酌到。
⊕意外的收获只给有预备的人
我进杂志社之初并没有“带的老师”这一说,这点可能比拟报社、电视台有所不同,由于周刊的性质所致,关注的事件不那么繁多和平白,编纂们有本人明白的分工,记者也都很少到单位,各自跑着各自的选题,每周选题会的那天是单位里上座率最高的时候。后来总编善良地给我先容了一个老师,于是才有了一些记者能够做的工作。
但是,天上掉的机遇往往是很常见的,因此有时光多和记者编辑说谈话就是机会垂青于你的前期保证了,当然不能在人家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凑上去,那只会事与愿违。
其次,“筹备”不单单只有良好的人际关联哦,踏实的专业才能跟常识贮备才是老师重视你,释怀你交给你义务的终极保障。
首页12尾页篇二:新闻媒体报社实习总结
教学实习总结报告
陈 刚
(新闻112,2011122088)
实习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港日报社
实习时间:2013年7月17日至8月17日共一个月
实习基本内容:在报社,我主要是新闻的采访与写作。同时由于是经济部主要做经济新闻的采访和写作。实习主要是:看报纸、写作新闻和新闻采访。实习总结: 这次实习是从7月17号开始的到8月17号结束,整整用了一个月时间,在这一个月里我主要是做新闻的采访与写作方面的工作。
实习真的很快,现在回想起来好像昨天还在报社里。还记得我第一天去的样子,所有东西对我来说都是新的,而且第一天实习的时候超紧张,在报社都没敢去吃饭。不过这可以说是我第一次真正的进入社会,当我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真的很紧张。大家都做自己的事情,当我进去的时候只是礼貌性得看我一眼,好一点的给我一个微笑。我不尴不尬得走到老师面前等候发落。不出意外得第一天的任务就是看报纸。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办公桌,虽然不大,但是我还是挺满足的。
实习就这么开始了,可是实习似乎并不是很忙,一连几天我都是在无所事事中度过的,偶尔老师给我一个任务,哪怕是很小的任务我都大动干戈,搞的发生什么重大事件一样。实习了两天后,到7月19号,我有了一篇新闻稿件在报纸上发表了,那个其实我也没做很多,多数都是老师做的。
在报社,主要是看报纸,各种类型的报纸,由于被分在经济新闻部,我会主要看一些经济类的新闻。了解一些经济的专业知识,在写作中体现。其实看报纸是一件很考验耐心的事情,需要静心看报纸。第一个星期真的如噩梦一般。在办公室里你会感觉自己完全是多余的,没有人会理你。而且老师们在你面前侃侃而谈,但是任是没有你插嘴的份,第一个星期就在这么浑浑噩噩中度过,当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完了!完了!这个暑假完了,难道每天在这里做空气。那还不如回家。说真的,我真的有想过不干了,回家算了。就当我完全对实习失去希望的时候,在第二个星期,我迎来了我的第一次采访,接着的几天采访任务很多,每天的采访时间很长。在这些采访后,我必须做的就是写稿子。老师每天都会让我写一些消息,模仿报纸新闻,看报纸写消息。他让我在平时可以将一些通讯改写成消息,模仿报纸新闻的格式,套路的写作新闻。然后老师说,自己平时可以写一些散文,老师还让我跟着他一起写一些言论类的报道。这次实习总共有十几次采访,写作方面,尤其是对消息的写作得到了很多的锻炼。
老师会经常让我写一写消息随着实习的不断推进,我做的工作也越来越多,写新闻方面也由消息的写作逐渐向写新闻时评过度,学习到很多新闻消息和其它题材新闻的写作。实习中,我觉得我被锻炼最多的还是新闻采访方面。在实习中,我去采访了施工现场,采访过农作物的收成,采访过政府机关会议,采访过街道办。各个类别的人都有接触,在新闻采访中也接触了很多类型的人。实习的主要工作是新闻写作,新闻采访。在实习中,我主要是看报纸和新闻采访写作的工作。
这次实习我收益良多。实习中我了解到其实写稿子也是从模仿开始的,多看报纸也是练习、学习写作新闻的一种方式,必须要先从会读开始,才能在报道中模仿精髓写出好的报道。再者,看报纸我知道了一些和书本上学到的差不多的东西,当然,在报纸的写作上也有很多和我们学到的不同的地方,比如,在写作的语言上,一定要避开有争议的字眼,争取不带来矛盾等等。
写稿中我知道了写作新闻要把握好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适合报纸的整体风格,要和报纸的性质相符合,了解报纸的主要受众,迎合受众的要求。在消息的写作中要把主要的事件写进题目里;写作消息要把重要的东西写在前面,背景之类的可以写在后面,也可穿插其中;语言方面要注意所要发表的报纸的性质,避免矛盾词汇,说话要灵活圆润。在写稿子之前要对事件有准确的把握,真实准确的说出事件的全部。把报道呈现给读者,让读者获得这一消息。写稿子的时候遇到自己不确定的信息不可以自己臆想,一定要想有关人员进行确认后方可下笔定稿,这个很重要。不管写消息还是写其他任何类型的新闻都要真实准确,用词巧妙。对于新闻的写作方面要处理好语言,应该用好语言,不能有激化矛盾的词汇语句出现。注意报纸的性质以及这份报纸的受众的喜好。这样才会写出大家都喜欢的报道而又不是水准,同时还能把事实呈现给读者,真实可信。采访让我知道了采访以一种聊天的方式更能使得双方放开坦诚相待,这样就会采访得到更多更有用的消息,真心挺好的。采访还让我知道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采访的时候一定要把对方所说的话记下来,这样在写稿子的时候才不会因为忘记信息而写不出重点,找不到好的角度。在会议采访中,观察最为重要,随时做好会议笔记,整理会议的过程。对于会议的走向要有个深度的把握,对于会议的高潮要准确把握,对于会议中的突发事件要及时关注。
作为一个记者要上至领导下至劳动者都要进行深入体会,要承担好自己的职责,不怕苦不怕累,将最新的消息及时准确的反馈给人民。作为一个记者,强壮的体魄是必备的。要做好政府工作的宣传,让人民了解政府的工作。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很重要。了解一些专业知识是采访中必不可少的。所以平时一定要多看书,多了解各种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采访中有话可说,让受采访者敞开心扉。记者要成为一个通才,必须要多看书,了解更多的知识。
这次实习报社老师给我的是优秀,但是 我觉得还是有很多不懂和不足的东西。实习中总共有包括《市区日供水量突破27万吨 供水部门积极应对用水高峰,“深度处理”二期投用改善水质》、《海滨大道55个项目 整治出新完工》、《80后建设者“三过家门而不入”》等共17篇作品,发表于《连云港日报》多期的多个版面上。主要是a版和b版。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点最新体会:我一直告诫自己要努力在平淡的工作中保持斗志,我现在发现思考总结是保持斗志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时常用文字梳理自己思想一步步成熟深刻的过程,能很好的起到自我激励的效果,从而保持斗志!篇三:广播电视媒体实习总结
实习总结
实习到现在,有小半年了,在外面经历了一些事,也感悟到了一些,很多在学校觉得理所当然的,发现在社会中未必如此,十年磨一剑,这剑是否锋利,是不是宝剑,还是只是样子货,唯一的检验方式,便是在这火热的新闻一线,用现实的烈火淬炼,让自己成熟。下面是二十一条自己的小感悟,希望自己能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继续进步。
第一,跟着老师跑和自己跑是两个概念,跟着老师跑是一个学习的心态,而自己出去跑很多事情就得自己拿主意,下决定了。司机老师和摄像老师陪着自己东奔西走,跑了一天,累得要死,最后稿子还发不了,这个愧疚感和责任感是很强烈的一种压力。虽说不是不成功,便成仁,但是还是有很大的危机感。所以要求自己尽快的成熟,尽快的成长起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第二,现实中碰到的问题远远比书本上写的解决办法要多,当第二天要出
去的时候,真的不知道明天会遇到什么情况,会采到一个怎样的信息,唯一能做的是提前做好准备,联系好采访对象,做好提前的案头准备工作。要不等过去再找是很需要时间的一个过程,去陈家渡的那一次就是他们的人都去忙拆迁了,联系了好久才找到一个人介绍大概的情况。所以提前的案头工作一定要做足,要不过去了在很短的时间内一紧张,就完了。既浪费时间,又得不到信息。
第三,做报道的时候要把握好导向,搞清楚自己从属的媒体的性质和定位,知道什么可以报,应该怎么报,都是很有讲究的。要学会融入联播的报道语境和报道方向,不然只会南辕北辙,越努力离目的地越远。这个需要对中央的政策和现实环境有相当的了解,这条路上,我还要努力学习,边学边走。
第四,当开始做一个选题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个选题的核心是什么。比如
说菜价,这次做的过程中犯的很多错误,就是因为没有理解这次做采集的核心在哪里。对于这方面的把握,我还很需要学习。譬如,第一次做把重点放在了菜的质量安全上面,第二次又偏离在城镇化合农资用品方面,就
是第三次,还是有点跑,对于一个选题核心的把握,既要考虑它的事件背景,又要联系党的相关政策,这是个很有内容和学问的,需要相当的水平。第五,在自己不懂得时候,要请教老师们。学会融入集体,运用集体的智
慧。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在做菜价调查的时候,老师们都给了相当多的指导和建议,在实际采访过程中,老师都提供了很多建议和素材,真的是很感谢这些帮助过我的老师们,对于一个刚刚迈进电视新闻行业的新人来讲,老师们的建议和帮助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第六,做新闻的时候,不应该只停留在事情的表象上。譬如,菜价涨了,不因该只停留在涨了多少的具体现象上,而是应该尽可能的挖掘更深层次的原因,为什么涨了,什么时候会回落,是不是正常的市场状态下的涨价,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或许是调查采访的关键。第七,想要获得成长,还是应该到一线去。只有上了战场,经过了战火的洗礼,一个菜鸟才能成长为一个真正的能够担当的战士。掩盖在平时温和环境下的软弱、脆弱、缺点和不足,会在这个实际的过程中被放大,一个又一个的显现出来,阻碍你去成长和进步,这个克服的过程,就是一个成长和进步的过程。
第八,细节为王,注重细节是这个时代成功者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之一。
这个世界上的新闻事件很多,大概的五个w大家都很清楚,讲的也会相当明了。这时候对于线索、细节的挖掘便很考验记者的功力了。作为刚开始做新闻工作的我,对此体会尤其深刻。每一个看似简单的细节身后都可能隐藏着让你难以置信的大事件,而对于细节的认真的挖掘会让自己的稿子呈现一种比较全面、详细的面貌,而那些细节更为打动人,更有传播效果,让自己的稿子更为生动。
第九,全力以赴,狮虎搏兔,做每一篇报道是都要用心,百分之百的认真
和努力。无论是短消息、长消息还是人物专题,都必须得认真。粗枝大叶的态度和得过且过的想法会让自己的稿子单薄很多,甚至很多时候会错过很多机会。
第十,在报道一些已经报道了很多次的事件的时候,要学会寻找新的角度,譬如手机实名制。关于手机实名制的探讨和争议已经蔓延了将近一年多,很多的信息,关于手机实名制的意义和具体实施内容已经成为了众人皆知的二手信息,在这个时候还要继续做手机实名制,自然要寻找新的角度。在9月1日当天做的话,自然是第一批手机实名制实施之后的新用户的感受如何了?这样以个体的感受作为切入口,每一个人吧都是独一无二的,二手的信息经过这个独特的人的转化,至少会有点新的味道。第十一,注意休息,电视工作是一个不定时的工作,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有
没有活,或者说是明天早上有没有活要做。但唯一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必须及时休息,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晚上下不了线,早上起不来床,是每一个人成功的障碍。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做什么,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作,效果都会好一些。另外,早睡早起有利于身体健康,一个好的身体也是我们工作所必须的。病恹恹的,干什么都没有精神。
第十二,到达实习单位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融入环境。不要因为自己是实
习生就觉得有多少距离,只要在新闻工作单位,你的身份就是一名记者了,虽然是实习记者,但你干的活却是和老师们一样的,不要因为这个而给自己做不好事情找借口。不管是联系采访对象还是真正的出去采访,都要注意,你是以你所在的平台的记者的身份去的,这样的平台在一定的时空中都是有相当的口碑和社会影响力的,在过程中学会身份认同,平台的身份会给自己减少很多障碍。
第十三,当做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事物相互之间的联系。
别像猴子掰包谷,边掰边扔。记得这些联系,没有前因哪来的后果,不一定要写出来。但是自己必须清楚,不要浪费自己的心思。
第十四,注意自己的穿着,不同的单位对于穿着的要求不同,一定要自己了
解清楚,别犯了忌讳自己还不清楚。新闻报道有其严肃性,一般要求记者穿正装,比如要穿长裤,上半身穿的t恤或者衬衫要有领子,胡子的话要刮干净,发型的话不宜太潮。这个主要是男生的要求,女生不明。第十五,采访的时候力求全面,凡是自己想到的,一定要多一点细心和耐心。
因为一旦自己采访结束了,再次补充的话是相当麻烦的事情。事件进程了解、人物同期采访、记者出镜、相关信息和材料,一定要全面,怕少不怕多,别让一时的懒惰造成自己更多的遗憾。
第十六,电视新闻记者的文字能力很重要,不写好稿子,配好解说,一篇新
闻是不可能编出来的。同样是传达信息,更优美、更富有修辞气息的传达方式无疑更令人喜欢,自然效果就更好一些。文笔的锻炼和提升时一个漫长的工程,多看多读多写,尝试不一样的表述方法,用恰如其分而又精彩的语言写作,这个很重要。
第十七,同样,熟练的画面编辑能力也是声画一体的立体传播中重要的一环,画面编辑的基本规整是必须做到的,没有夹帧、黑场这都是必须的,这个都是基本功。更多的是进一步的学习和锻炼,对于画面组接中节奏和虚实的把握这都需要下很大的功夫,看相关的理论书籍,看很多拍的很棒的电影,吸取它们的知识,让自己获得进步。其实,新闻也可以拍的很美,前提是你足够用心。
第十八,有些生活中的常识和技能是必须掌握的,或许以前和自己的生活接
触不多,不怎么了解,但现在,很可能就是必须掌握的了。譬如:坐车如何系安全带,对于车辆品牌型号大概的一个认知,这些以前都不怎么注意,现在却是经常要碰到,回避不了那就只能掌握。无论是否愿意,你都要接触很多,学会很多。
第十九,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记者是个杂家,这句话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
很难。三教九流、诸子百家要想都像《赤壁》中诸葛亮都那么略懂一点,背后要付出的功夫绝对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每次跑的新闻都可能是一个自己从前并不怎么了解的领域,可能有很多自己不了解,在这个过程,要强调的是学习力。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才能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基本的流程。当然,平时的知识积累是必须的,书到用时方恨少。
第二十,一定的英语能力是必然的,英语、驾驶、计算机都是要掌握好的工
具。在日益开放的中国,你在采访过程中遭遇老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任何电视台都没有给某记者配备翻译的想法和做法,所以男儿当子强,自力更生,学好英语是无法逃避的现实要求。
第二十一,最后,在寻找住处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找寻可以上网的地方,永远
不要脱离网络,不要脱离资讯。和学校、学院的联系,很多事情学院都是在网络上通知的,记得经常查看自己的邮箱。上网少玩游戏,多看点资讯,你所了解的很可能就是自己下一条就要做得新闻。
总结了好多好多,可这些只是新闻工作要注意到的冰山一角,很多业界和学界的前辈写了成千上万本数以百万字的书,也没把这个行业给说的一清二楚,我不过一个刚刚在电视新闻工作中泡了不到一年的新人,感悟也只是这么一点点,唯一的希望是不断地学习,改正错误和缺点,力求做得更好。最后,一个忠告送给自己: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07广电班:
吕凌云篇四:最新媒体类实习总结 2010年暑期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重点参与和信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影视包后期的制作。了解了影视的性质,为毕业设计做了个定位,为更好的做出这个毕业设计去学习了promire等软件,解决了毕业设计的技术问题。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宣传片剪辑的制作,和这使得我离影视后期这个行业又迈出了更大的一步,因此我更坚定了自己做影视后期这个行业的决心。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情况介绍
本人2010年7月10日到8月10日在山西和信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实习,通过实习对影视后期的制作这方面市场的总体竞争环境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通过面试我进入了山西和信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了一名实习生。刚开始我就主动要求,接触多方面的工作。想借此来提高自己的实战经验,来弥补在大学期间所欠缺的。山西和信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是专业从事影视制作、电视栏目运营、品牌策划与推广、广告设计制作与发布、大型文化活动策划组织的新兴文化创意企业,而这方面恰好是我的兴趣所好。把自己的一些设计观念溶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是我的设计理念与实践所追求的。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
实习的第一项任务就是为一个企业的推广宣传片做剪辑。对于影片的剪辑从开始的强劲斗志到后来的丧失信心,让我明白更多的关于专业的知识。作为企业形象宣传片,更多的是体现企业的经营理念,以及企业的总体特征。而不是完全的体现个性化设计理念。接下来就是芦芽山景区推广的策划,我是第一次参与策划这方面的活动。在策划中,感受最多的是“品牌”两个字。
对于品牌的认识程度并不高的我,在设计时没有考虑更多整个行业的各个环节。提出确实可以给商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只单纯依靠概念的偶然性太大,容易抄袭,并缺少系统性与连续性。如果企业是品牌驱动型的,就可以依靠系统、科学的品牌管理,将概念转化的品牌核心价值在消费者心目中广泛传播,建立起强有力的品牌联想与品牌个性,取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设计之前,就应该把“品牌”完善,在整体的品牌战略指导下整合宣传文案。在文案的大体方针下,设计动画。只有这样才能准确高效的完成对外的品牌宣传。品牌的竞争定位:认清自己在市场中的品牌地位,才能确定自己在市场中的品牌走向。清晰而准确的定性分析对于制订营销宣传策略、确定音视频设计风格等营销行为都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我以此为鉴,在休息时间对品牌目标群体集中度做了较深的了解。品牌的传播集中度的定位:从传播的起点和终点,包括传递过程,都有一个集中的焦点。不要把品牌计划浪费在太多的方面,而是集中在一个点上对受众形成最大的冲击,这样才能让相关的品牌工具发挥最大的功效。从策划、创意、文案写作、设计、拍摄、动画,到后期合成和媒体投放,贯穿始终的只有一点一滴集中,就越可能照亮目标。在实践中,品牌形象和品牌识别这两个概念经常被十分遗憾地混用。营销专家普遍认为,品牌识别更多反映的是品牌物理的、“硬”的特点;品牌形象则是人为赋予的、市场接受的、“软”的品牌属性。简言之,树立一个电视频道的品牌的目的,是围绕某种与品牌内涵相吻合的品牌形象去建立尽可能长期的品牌忠诚。创造一个品牌合适的形象需要长期的努力;纠正一个不恰当的品牌形象,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大的努力。不恰当的品牌形象,就是指品牌形象分散、多维,而不是仅指负面的品牌形象。这种纠正实际上是自己以往的传递分散进行否定并抗衡,不但不事倍功效,而且是一种重复浪费。
四、取的的经验及收获
有关媒体工作者的素质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下面仅从我在电视台的实习经历,我自己最深的体会只有一点: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老话,但经久不衰。作电视媒体这一行,饿着肚子加班是家用便饭,熬夜写方案策划就是夜宵。三四月拍外景要顶着海边的大风。才几天功夫,我这副“弱柳扶风”的骨架便招架不住,叫苦连连,几乎到了形容憔悴、垂垂老矣的地步。后悔自己没有趁年轻时候锻炼锻炼。我是办公室里最年轻的,可是却是最易疲倦的。敬业的精神也是不可或缺的,你绞尽脑汁出来的上百个策划方案,只会被选中一个。而为了这个方案你会搞到心力交瘁。如果没有良好的思想准备和精神状态,还是另寻高就吧。实习,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千淘万漉虽辛苦,就算被磨练得遍体鳞伤,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
“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 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许看不惯企业之间残酷的竞争,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领导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自己的提议或工作不能得到老板的肯定。做不出成绩时,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领导的眼色同事的嘲讽。而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轻松。常言道: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五、实习心得与体会
一个月的实习生活把我拉回了现实。感谢公司对我实习期间的关照,让我学到的远远超出了一个月的价值!在实习期间开始真正接触和了解这个行业。当真正了解栏目包装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有点力不从心,因为传媒品牌的重建是个巨大的工程,要创造高的收视率,要提高广告收益,需要对其它栏目的市场调查;需要对电视观众进行分析;以及创造适合自己频道发展的思路。在做设计的过程当中,我感受到了以前做作业时从未感受到的挫折,在遇到许问技术难点的时候不知如何解决,这让我觉得彷徨不安,此时此刻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自己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少太少,还好在总监以及同事的帮助下,将问题一一解决。这时我才明白团队的力量以及重要性。因此,无论是技术上的还是生活上的,我也收获了许多。
第五篇:媒介融合时代电视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媒介融合时代电视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内容提要】传媒格局的调整与重组,一方面为电视产业提供了壮大发展的契机,另一方面,它也带来调整重组过程中电视产业必须面对的诸多问题。如何应对这场大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当前电视业面临的一大问题。笔者在对当前电视产业微宏观环境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提出自己看法。
【关键词】媒介融合 电视产业 创新发展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传媒格局进行着新一轮的调整与重组:新的媒介形态产生;传统媒体之间以及新旧媒体之间出现“竞合”的态势;传媒产业在组织结构、营销策略、业务形态、发行渠道、市场规制、产业链等方面谋求重新布局,新的传媒格局正在生成。
传媒格局的调整与重组,一方面为电视产业提供了壮大发展的契机,另一方面,它也带来调整重组过程中电视产业必须面对的诸多问题。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的现状
媒介融合带来了电视产业环境的巨大变化。对电视产业环境进行审视,我们发现当前电视产业在微宏观环境方面具有如下优劣势。
(一)优势
1.政策扶持。21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国家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推出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推进。2001年,第一次明确提出积极推进集团化建设。2009年,“强调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的交替、文化产业跨区跨行并且做大做强、吸引社会资本以及建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①。2010年,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②。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明确了“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③的发展目标。在此期间及之后,党和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文件,政策惠及范围基本上涵盖了已有的文化产业领域。电视产业也随之获得了宽松的发展环境,获得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机遇。
2.电视市场巨大,节目生产能力极强,网络覆盖率高。据2011年的统计,全国电视覆盖率达97.82%,全社会电视机拥有量高达4亿台,以城市为主的有线电视用户也达到1.64亿户,数字电视用户从无到有,达到4527.86万户。另一方面,电视节目制作数量比10年前(2001年)大幅增长86.7%,2011年全国各机构共制作节目时长264.19万小时,播出节目时长1495.34万小时;电视剧制作由10年不到1万集增涨到2011年的14942集,年制作量成为世界第一。④
3.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受到资本市场青睐。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消费市场的持续繁荣,电视节目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尤其在“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明确了将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⑤后,传媒产业迅速成为新的朝阳产业,受到各方资本市场的青睐。国家政策对资本准入门槛的降低,将盘活传媒资本市场,为传媒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4.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等电视新媒体涌现,电视节目播放呈现“零时空” 特性,节目播出平台趋于多元化。节目制作水准大大提高,视听效果更加震撼,节目生产周期缩短,精细化的节目生产与差异化的定制节目成为可能。
(二)劣势
1.体制规制的约束。我国现有的电视管理体制仍然存在管办一体、政企不分的情况,政府既行使管理权,又直接参与经营,市场自主调节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政府?Φ缡雍砩喙δ艿闹厥右皇蹦岩耘ぷ?,经济功能重视不够,产业意识缺乏。电视产业按行政级别分级建制,多头管理,资源浪费严重,同时导致各利益群体无序竞争,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合作。电视台实行严格的国有,不允许民营电视机构开设电视台,传播渠道在资源配置上也存在严重的浪费。管理体制上的障碍使电视产业跨地区、跨媒介和上下游产业资源整合比较困难,电视产业还未完全导入市场,资本进入受限。
2.新媒体兴起,消费市场分流严重。随着网络市场的发展壮大,电视市场受到冲击。数字技术与网络的结合,带来新媒体的崛起,传播的即时性、便捷性、零时空特性使网络等新媒体迅速分流受众群,尤其年轻受众流失严重。传统的电视产业格局面临技术、市场、组织结构等多方面的转型。
3.电视传统产业链单一。传统电视产业主要以内容生产为核心,以广告收入为根本利润增长点,以家庭为主要收看模式,产业链形式单一。从产业主体来看,缺乏大型的电视产业集团;从营利模式来看,传统的广告营利仍占主流,其它增值业务有待开发,后产业链业务格局没有形成;从经营理念来看,“内容至上”仍居高位,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现代营销理念尚未完全确立。电视产业链需要进行横向一体化与纵向一体化的整合,提高运作效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4.版权问题。文化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节目版权得不到保护,直接影响电视产品生产、图书音像市场及衍生产品市场的开发。
二、电视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一)推动规制创新,强化产业意识,整合顶层管理机构,制定电视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电视产业创新有待国家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推动。政府主管部门应强化产业意识,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增强市场机制自发的调节作用,减少对产业领域的直接行政干预,通过高效、完善、规范的管理办法,把握既定的产业发展方向,达到产业发展目的。在当前,就需要促进媒介管理主体的整合,通过统一的媒介管理机构,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杜绝多头管理。2013年,国务院将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这是国家以职能转变为核心,对媒介管理主体进行整合的重大举措。电视产业要做大做强,需要有基于全局性的战略考虑。从电视产业来看,相关部门应会以整个国家电视产业为主体,对电视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全方位设计,并对战略的制定、实施、评价进行全方位管理。
(二)完善电视产业链,推动跨区域跨行业的横向产业链并构与纵向产业链整合,尤其重视后产业链开发,实现资源的叠加效应
媒介融合对电视产业链的重构与整合提出了要求。在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电视产业集团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链条,寻找能够维持长久竞争力的发展战略。传统电视产业主要以内容生产为核心,以广告收入为根本利润增长点,以家庭为主要收看模式,在“碎片化”时代难以应对新媒体的冲击。这就需要重新完善并整合产业链,一方面推动跨区域跨行业的横向产业链并构,另一方面整合纵向产业链,从而打造电视产业的全产业链格局。从横向产业链并构来看,就是要推进电视产业与出版业、电影、音乐、游戏、旅游、艺术、网络、新媒体等相关产业的协作以及各区域间电视节目制作、运营、播出等机构的协作,完善不同主体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将竞争格局引向“共赢”为主的格局,实现价值增值。其中尤其要注意“台网”融合发展。从纵向产业链整合来看,电视产业集团应重新审视新媒介环境下电视产业链的上下游,研究制定增长型战略,实现一体化增长。这就要求以内容产品制作为核心,寻求制作、运营、平台、渠道、播出等环节的协同效应,在广告、付费电视、多平台联营、衍生品经营等利润生成部分谋求新的价值增长点。在内容生产层面,充分认识节目的周期性规律,在保证实时播出节目的同时不断策划推出新节目。在内容制作上,认识到细分市场的重要性,借助现代化的数据挖掘技术,深入分析受众信息,细分受众,为受众提供定制节目和服务,提高受众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建立长期的营利关系。在利润增长上,寻求与网络、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的合作,针对不同传播平台,差异化生产同一节目,提高同一内容生产在不同平台播出的叠加效应,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提高利润率。同时重视后产业链开发,开发以品牌电视节目为核心的图书、音像、服饰、玩具、旅游、主题公园等业务,实现产品的附加值,产生资源叠加的放大效果。
(三)有效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本运作来扩大规模、做大做强是电视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外电视产业扩大的重要手段就是资本运营,即“允许媒介兼并有高增长价值的企业而实现增值,允许电视业上市融资,允许电视企业收购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允许其他企业资本投入电视产业经营。”⑥“国外电视跨国巨头的超速扩张,无不是与资本的参股、控股、兼并、收购有密切的关系。对于缺乏资金投入和资本管理的电视业,这是最佳的出路。”⑦中国传媒业在市场化进程中,也在逐步放开资本的准入政策,传媒业正在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我国电视业现已打破原先的财政拨款方式,具备了初步的资本运营能力,在融资渠道上,通过吸引金融资本、吸引业外资本、成立上市公司以及创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获取资本支持。在投资方向上,实行多元化产业经营,合理分配投资,获取资本收益。但当前电视产业在资本运作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要大步发展,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放开政策规制的限制,另一方面也需要学习先进的国际媒体产业集团的经验,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电视产业要在网络与新媒体的强势冲击下获得长足发展,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必须在政策规制的改革下进行。要建立现代新型企业制度,以市场为导向制定战略规划,以优质与高效率的内容生产打造核心竞争力,以现代营销理念进行市场开发,注重产业链的横向与纵向整合,实现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经营,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将电视产业做大做强。
注释:
①《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全文发布http://.⑥⑦文硕、张小争、李晓萍编著.《电视营销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7)第1版.作者简介:李茂华,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广播影视文艺学专业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文艺与文化
编辑:长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