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普通话的心得与感悟集锦
学习普通话是每个中国人民的义务,学习普通话才能与别人更好的沟通,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普通话的心得与感悟,希望大家喜欢!
学习普通话的心得与感悟一
以前只知道英语有四.六级考试,从来不知道有普通话考试,上了中专班才知道,毕业还要普通话过关考试呢.是呀,身为一名教师,就必须用标准的普通话教书育人.通过学习感受颇多,学习普通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方言较重的人来说,由于舌头已经习惯了方言的发音,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舌前音和舌后音不分,俗读音与普通话读音更不一致.我在实践中总结出几点心得体会,在这里拿出来同朋友们共享。
首先多听、多说、多问,勤听普通话广播和收看新闻类节目,这类节目一般都是使用标准的普通话,通过经常性的收听和收看,对学习普通话有很大的帮助,这是一种拓展的学习方法.平日里我们不要错过机会.然后就是勤查字典.有些字,摸棱两可就需要查查字典,(别嫌费事),把它的拼音弄清楚, 尤其要注意一些字的多音与多义,这样才能发音准确。
最后一个比较深刻的体会就是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有人说:语言取决于环境。在一个大家都说普通话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近朱必赤。即使你方音浓重,逐渐你也会受其感染.通过学习普通话,使我受益匪浅。上课用普通话,课下交流也用普通话,自我感觉,我的普通话水平在不断提高。
学习普通话的心得与感悟二
从我校开始要求用普通教学,受到了强烈反响,学生老师的不适应,老师说起来吃力,学生听起来很难懂,特别是年龄偏大一点的老师,反对普通话教学,他们置之不理;有的年轻老师也认为,用普通话教学,怕学生听不懂,所以在领导强调时,他就普通话教学,会上不讲了,他也不用了。我呢,在师范学校时,学校的普通话要求是给100个汉字注音,能注音90个或90个以上为及格,注音对了,读出来就是不准。如果学校会上不讲用普通话教学,我自己一人用起来,别人认为我撒野,我自身想学普通话的想法就慢慢消失了。
走上教学生涯两年,一次外出培训,宣起了我学普通话的信心。那是,到贵阳花溪参加音乐教师培训,给我们上课的几位老师都是四五十岁的人了,她们的普通是那么标准,那么流利,我们也能听懂啊。不是有的老师认为的:用普通话上课,自己吃力,学生听不懂,害已又害生,到时成绩教不出来,还要挨批评,考核成绩低。但我深深认识到,老师普通话不标准,学生肯定听不懂,在心中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学好普通话。
正好赶上是大力提倡普通教学,老师们还要普通话过级,同一办公室的老师在我的说服下也来了热情。办公室里随处都能听到老师练习的声音,我在练习过程中发觉,除了苦练,还有一些做法值得借鉴。第一,教师之间互相练说。在同一办公室,一位老师读,其余老师边听边指出存在的错误。这样,让读和听的人都能加深印象,很快地记牢该读音。第二,师生互动。即老师督促学生说普通话并纠正其错误,学生督促老师的同时,也为教师纠错。第三,多读些拼音报上的文章等,锻炼说普通话的感觉。第四,不懂就查,我在办公桌上放了一本字典,遇到不认识或分不清读音的字我就查。第五,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有人说:语言取决于环境。在一个大家都说普通话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近朱必赤。即使你方音浓重,逐渐逐渐你也会受感染的。
这样努力,不得不使我们的进步很快,老师们,同学们,只要我们大家一齐努力,同心携手,就一定能把普通话说好,使她真正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交流的普通语言、通用语言。
学习普通话的心得与感悟三
记得我刚来_的时候,讲普通话很不准,咬字发音都会引来舍友们的笑声。因为在小学、初中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拼音学习。而且在小学的时候那些老师自己本身讲的普通话就不准。更何况教我们了。一直到中学基本上都用方言和同学交流。所以刚来琼台时讲普通话一点也不习惯。觉得有点别扭,特别是一些送气、不送气的声母,平舌和卷舌分不清楚,经常弄混,有时会把本来不送气的读成了送气的,平舌的读成了卷舌的。
初中时看到语文老师能不查字典就可以写出一些字的拼音,真的好羡慕啊,因为那时候我根本不懂拼音。
一年级时学校开设了语言基础课,但是上课的过程中并不是那么认真听,混水摸鱼。所以那一年我补考了语基,我记得补考时有一道题是用拼音写作文的,但对我来说还算是高难度的,我在试卷上写过这样一句话就是再也不补考语基了,那是我五年来唯一一次补考。
后来在_和同学接触的过程中慢慢纠正了一点点,有一年暑假我在家无聊时便拿起那本普通话书,看到书本上的介绍,才知道什么是声母、韵母。开始了解一些声母的真正发音,我把我经常读错的,弄混的声母写了下来,在读书进就会提醒自己注意,以便纠正过来。慢慢开始喜欢上了普通话,以前每天早上都有
早读,我每天早读时就会拿出普通话那本书来读,时间久后就变成了一种习惯。我发不准的音基本上都纠正了过来。自从参加了普通话培训之后,知道了自己读书过程中的一些小毛病。见识到了_老师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更加更加了学习普通话的信心。
普通话考过后,我还是不会放弃对普通话的学习,会继续练习,我觉得我的普通话还有待提高,因为学海无涯,学习是没有尽头的,最后我想说一句话:会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可以改变你的人生。
学习普通话的心得与感悟四
学普通话是一件非常锻炼意志催人上进的事,我学习普通话最大的一点感受就是坚持。
练习普通话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点一滴去提高。可能起初你下了很大功夫在练习,但感觉不到它的效果,不用着急,关键是你要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
我对普通话起初不太重视,用普通话说话是在大学里才完全放开的。从小在家乡说方言已成为了习惯,就是上高中,也是一口流利的地区方言和老师同学交谈。除非在上课的时候,老师问问题时,被要求用普通话回答。因此,这一切的语言环境,给学习普通话带来了很大的干扰。
在南方,相对而言,普通话的说话群体处于弱势。在我们_,流行着这样一个说法“方言是隔一座山坳坳,就是一种不同的语言”,这显然有点夸张,不过在我们那地区,两个镇之间的方言发音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正是这样,我们就更有练好普通话的必要了。
我的乡音很浓很重,普通话摸底测试成绩不佳,在第一回的普通话测试中我没有报名。不是我没自信,而是我需要留更多的时间来为自己缓冲练习。
为了提高普通话,我在基于事实的清楚认识后,下定了决心要学好它。我早早购买了普通话的练习书,下了音频文件有事没事进行跟读练习。记得每回晨跑、晚餐后散步我都要边听边练习,每回睡觉前,就会静下心来,仔细地用心倾听别人富于感情的阅读,我把它形成一种习惯,听别人朗读就是一种欣赏。
这学期要考普通话了,我就开始进行冲刺练习。我告诉自己,每天无论多忙多累都要抽时间去练习。每天中午,吃完中餐,只要不下雨我都会拿着一本书,到树底下到草坪上进行边看边听边读练习,给自己纠音。在纠音的过程中,我尤其注意到了自己的平舌翘舌区分不明显。于是在平时说话的过程中,我会刻意地对那些忽视的细节发音加以改进。在口语联系过程中,偶尔也会在宿舍里闹出些笑话来,这更增添了学习普通话的兴致。
当我满以为自己的普通话进步很大时,拿着文章要普通话说得好的朋友给我测测,结果我还是犯了些不该犯的错误,比如兰花的“兰”字和南方的“南”字的发音,我往往就不能区分开来,这使我很受打击。我午睡躺在床上无法入睡,一个人细想想得烦躁了很久。“不,绝对不能够放弃,自己已是过河的小卒,只能进不能退”我告诉自己。以后,学习普通话就变得更加细心更加刻苦了。
生活中的很多道理是和学习普通话一样,学习的收获远远不止奋斗的过程及本身的提高,更是一种精神演练和提升。我学习普通话,学到的就是这点精神,用许三多的话说,就是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学习普通话的心得与感悟五
说起学习普通话,那我可是从幼儿园就开始了,没记错的话,我四岁就读了幼儿园小班,虽然幼儿园也读了三年,但正式的普通话学习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从声母到韵母再到拼音,感觉整个一年级的语文课都是在学习普通话的正确发音。
现在又开始学习普通话了,是因为我报名了幼教考试,普通话是必须通过的一关。在我们上课的大教室里,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全国各地的学生朋友,有些地方的朋友普通话不带方言,多练习几次就读的很好了,有些朋友的普通话带着浓重的家乡味道,甚至一听就知道他是哪里人,这种情况纠正起来就比较困难,个人感觉声母发音错误比较好纠正,一些差别小的韵母比较难纠正。而且我们都是成年人了,这种错误的乡音一时半刻还真的不好改过来,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所以,要寒冰融化,就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纠正-纠正-练习,如果有小窍门,则要记住一些区分的窍门。如果没什么诀窍,那就只能靠不断的复读,重复学习来巩固经验,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就是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要注意纠正发音,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保持正确发音,必要的时候可以放慢语速,但一定要将所学的正确发音应用到日常交流中。
不要害怕读错,大声朗读会更有效果,如果有别人指出你的发音错误,也不要难为情,改正过来就好,当错误越来越少时,发音就会慢慢的准确、流利。
学习普通话的心得与感悟5篇集锦
第二篇:团队训练心得与感悟
团队训练心得与感悟
有人说,时光如水,岁月如歌。时间过得真快,转瞬之间。团队训练已经都过去将近一周了。可是,我还依然能够回想起团队训练的点点滴滴:半分钟的自我介绍,组队并且在40分钟内选出队名、队长、队歌、队形和口号,还有最最让人难忘的导盲之旅„„从团队训练中,我感悟到很多道理,并且对自己的硕士生涯有了更好的理解和规划。
在参加这次团队训练之前,曾经听过一些学姐学长讲,团队训练就是做一些游戏,交一些朋友,因此我没有丝毫紧张,心态很轻松。刚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班级是将专业打乱、重新分配的,因此同学之间还是比较陌生的,大家都显得略微拘束。为了让大家互相认识、互相熟悉,让气氛更加活跃一点,老师提出了“半分钟自我介绍”的活动:全班同学站成两个大圆圈,内圈的同学按时针方向走动,每遇到一个外圈的人,就交谈半分钟,可以握手、自我介绍、聊天等。经过将近一轮的微笑,握手和自我介绍后,大家逐渐熟悉起来,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这项活动之后,老师简单介绍了一下规范的握手和交际礼仪,并和我们分享了经验,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沟通也正如此,发自内心的微笑,真诚的交谈和倾听,互相尊重,彼此信任,这些就足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了。只要尝试去做,用心去做,就会发现,交往是一件既简单又愉快的事。
之后,老师又安排了一系列活动和游戏,同学之间也彼此熟悉起来。通过抽签的方式,我们按扑克牌的四个花色进行了分组,我抽到的是梅花,大家都找到自己的队友之后,老师规定,在40分钟之内,经过小组讨论选出队名、队长、队歌、队形和口号,并完成演练,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小组展示。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到队伍建设中来,队长以他的热情主动和高超的沟通协调能力,激发了全队同学的想象力和凝聚力。通过这项活动,我感悟出一个道理,简单的说,就是人多力量大。水滴入海,才能成就浩瀚。我们也是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只有融入到一个团队中去,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团队精神,就是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互相帮助,分工协作,积极合作,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团结起来,共同奋斗。
下午的活动中,我感悟最深的,便是“导盲”活动了。在这个活动中,一个人要扮演两种角色,既要作为别人的“拐杖”,牵引着带着眼罩的同学上下楼梯,穿越一系列障碍物,并顺利达到规定地点;又要在其他人的带领下,自己带着眼罩,上下楼梯,穿越障碍物,到达目的地。老师把我们分为两组,按规定我先作别人的“拐杖”,之后再被“拐”。我很同意同班的一个同学的一句评论,“照顾与被照顾都是一种幸福。”作为“拐杖”的时候,要小心保护“盲人”的安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是进步和改变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平庸的生活状态,变得睿智、优秀与杰出。每一个人在世界上都不是孤立的,我们都会属于这样或那样的团体,属于社会,属于国家。社会和国家培养了我们,因此我们更要担负起社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被人“导盲”的时候,一定要完完全全地信任自己的拐杖,并与“拐杖”配合默契才行。信任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尤为重要,信任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中最基本的条件。有人曾将信任做了一些比喻,例如“信任是架设在人与人心中的桥梁”、“信任是震荡感情之波的琴弦”。可以说,交往与和谐的基础就是“信任”。
一天的团队训练很快就过去了,我在这一天中交到了很多朋友,学到了很多知识,感悟了很多道理。这一天,真的是受益匪浅。
第三篇:人民银行培训心得与感悟
人民银行培训心得与感悟
(李大龙:1988年8月生,滨州市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管理科,2015年毕业于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研究生)
2015年7月23号,我们一行从人行滨州中支出发经过7个多小时的车程,顺利抵达了美丽的人行郑州培训学院。由于是24号才正式开始培训生活,因此到达之后我们也有充足的时间去领会郑培的独特魅力,进入郑培的大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印有“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几个大字的标志牌,在标志牌的后面便是一个优美的小花园,在小花园后面的楼便是信息楼了,再深入学院的内部,培训楼和文体中心分布在不同的方位,错落有致,设计合理。这里不仅有标准的篮球场和足球场,更有塑胶跑道的操场,清晨和晚餐后来此锻炼身体也是不错的选择,在正式培训开始之前给我的感觉便是四个字:不虚此行。
2015年7月24号,满怀激动地心情的我开始了自己的培训生活,参加此次培训的包括河南和山东两省新入职的学员共有248名,上午8:30举行了培训班开班典礼,在开班典礼上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的金鹏辉行长发表了精彩的演说,在演说的最后金行长隆重的宣布“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2015年新行员初任培训班”培训正式开始!
9天的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13个与培训有关的讲座;(2)学员互动,包括学员破冰和学员论坛;(3)习唱行哥——我们是团结拼搏的鲁豫央行人;(4)素质拓展训练、趣味运动会;(5)结业典礼、行歌比赛等。
首先,来看一下一系列的讲座。通过讲座(1):人民银行的组织体系及职能,了解到了目前我国人民银行的历史背景、发展演变、组织体系及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各项职能,让我们对人民银行有了一个更为明确的认识。通过讲座(2):执行力与团队建设,了解到了态度是高效执行力之本、团队是高效执行力之要、行为是高效执行力之法,这对于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提高自身的执行力给出了借鉴意义,同时对于团队建设有了初步的认识,认识到了团队在工作中的重要性。通过讲座(3):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了解到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性,人民银行作为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有义务和职责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确保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通过讲座(4):公务礼仪规范与训练,了解到了更多关于礼仪方面的知识,比如着装的基本规范、适度的手势等,这为日后我们走向工作岗位,更好地为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提升自身良好的形象与素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讲座(5):人民银行法和央行核心业务介绍,了解到了目前人民银行肩负着实施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服务三大重要职能等内容,为日后将理论与工作实际相结合铺平了道路。通过讲座(6):宏观经济形势及货币政策,了解到了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究竟是采取怎样的货币政策来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讲座(7):人民银行办文规则及公文写作,学习到了公文格式20要素、公文标题基本原则和主要问题等内容,为日后在工作岗位会写公文、写好公文打下了基础。通过讲座(8):安全保密知识教育,了解到了在人行对所从事的工作进行保密的重要性,对提高安全保密的意识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讲座(9):人民银行电子支付结算基本知识,了解了我国的支付体系的构成、非现金支付工具、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以及支付体系监管等内容。通过讲座(10):树立廉洁勤政意识,做优秀央行员工,认识到了在日后工作中自始至终保持廉洁勤政意识的重要性,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讲座(11):情景模拟:职场情商培养与挫折应对,通过电视访谈、电视辩论赛及案例分析等形式的情景模拟教学提高了学员与媒体沟通的能力,同时对培养职场中的情商有更深的体会。通过讲座(12):货币发行基本知识,了解到了货币发行工作目标、人民币发行概况、人民币发行业务、人民币销毁业务及人民币管理业务等内容。通过讲座(13):工作和人际交往中的沟通技巧,了解到了在话语沟通中应该掌握的基本原则,比如或然不必然、向前不向后、严明不严词及该禁不该说等。这些讲座,对丰富我们的业务知识,提升我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来看一下学员之间的互动环节,主要包括学员破冰和学员论坛。学员破冰活动分不同的小组展开的,在小组内男学员与女学员互相“配对”来介绍对方,采取这种方式不仅加强了“配对”学员相互之间的交流,还将考验介绍双方二人在小组各成员面前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加深组内学员之间的认识,是一个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的活动。学员论坛活动同样是分不同的小组展开的,每组邀请了相关的老师负责解答组内学员的问题,而学员可以提出一个自身最关注的问题,同时就“如何实现角色转变,成为合格的央行人”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该活动中每位学员都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在活动的最后,被邀请到的老师就学员提出的问题归类整体并做出了相应的解答,是组内学员受益匪浅。
再次,贯穿培训全程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那便是习唱行歌——我们是团结拼搏的鲁豫央行人。一方面,通过反复习唱如此坚定、豪迈的行歌,我们也感受到了作为鲁豫央行人中一份子的荣幸,加强对央行精神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习唱行歌不仅增强了组内学员之间的配合,更增强了团队意识。
还有,素质拓展训练和趣味运动会也是培训中重要的一部分。素质拓展训练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比如分组想组训、分组排节目等,不仅考验我们的脑力和身体素质,更加强了彼此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趣味运动会则通过拔河、“挤眉弄眼”吃薯片等趣味活动也给大家带去了欢乐,同样是有意义的。
最后,在培训的最后一天举行了行歌比赛和结业典礼。在行歌比赛中各组学员嘹亮而又不失庄重的歌声响彻整个礼堂,而在本次结业典礼中,各种精彩的节目也是穿插其中,不仅有相声、话剧,还有小苹果等曲舞,雅俗共赏。
通过为期9天的培训,尽管时间不长,但是在这期间,我们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业务知识,加强与不同学员之间认识和交流,更增强了自身的团队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我想这对于未来我们走向工作岗位都会有极大的帮助。
第四篇:试用期工作心得与感悟
试用期工作心得与感悟
通过近三个月的工作,使我对电梯的安装、质检、维保等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和理解。
刚入职,进行了三级安全培训,培养了我的安全意识。经过安全理论和实操考试,使我加深了电梯安全操作规范。
后来,到了安装工地,通过看安装手册和工人师傅安装电梯,熟练的掌握了电梯每个部件安装的来龙去脉,从井道测绘,放置样线,厅门、导轨、轿厢等安装,到后期的电气件安装和布线等,使我将零散琐碎的东西更加系统的理解。通过安装过程学习,我发现安装过程中最关键的点在于开始的样线放置,和局部部件安装过程中要明白谁以谁为基准,一定要先把位置找对,以及后期校正非常重要。这次安装实践学习为今后能够更好的胜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安装结束后,去了南阳大修。遇到了好多问题:如开门不平齐,地坎间隙都偏小,堵门不反开门,安全钳开关不复位,厅门自闭力不够门锁接触不良,双杠等。这些问题在几位大修师傅面前很轻松的解决,但有一个小问题花了好长时间通过排查最终找到原因。就是更换靴衬后,轿厢变动,使电梯在多层关门后厅门锁不到位。这使我明白,在今后的工作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并不是每一种情况都能有把握去解决,因此一定要培养一种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归类整理,以便后期使用快速解决故障。
接着,去了维保部。起初和徐朋飞一块保养电梯,如:打扫机房、厅门、轿顶、底坑等卫生,检查缓冲器油位,更换靴衬,油盒加油等。让我明白,做电梯保养一定要不怕苦不怕累。后期和徐鹏飞、王润洁一块去龙城年检电梯,调整电梯舒适度和称重调整,清洁接触器,调整抱闸检测开关,去中骨医院更换钢丝绳等,这期间增加了我们深厚的友谊。
最后,跟着魏杰去建业和烟草局检梯子,熟练掌握了质检流程,以及明白了一些不合格项该如何去调整。如:有一台梯子如果轿厢压缓冲器的话,滚动导靴会碰到涨紧轮板。原因是缓冲距过大,在缓冲器下增加墩子减小缓冲距即可解决问题。来南阳独立检梯子的时候,亲身动手实践,利用了之前掌握的技能,如:(1)做完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后,安全钳未自动复位,打机房检修,电梯动,到轿顶检修,电梯不动。通过排查,是安全钳开关未复位。(2)还有一个是做完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后,忘了复位电气开关。机房检修,电梯动,到轿顶检修,电梯不动。到机房测安全回路,发现116处没电,115处有电,得知限速器开关没有复位。(3)电梯显示JU,到机房检测,发现门锁不通,短接厅门锁,上轿顶检查厅门锁,发现14楼厅门锁电气触点未接触,最终发现是厅门自闭力不够,轿门带动厅门返回后,厅门自闭力不够,不能带动厅门继续关门。
通过这几个月的实践,感觉自己成长了好多。最深的体会是今后工作过程中在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后还要不断加强实践,完全掌握这门技能!
第五篇:有效备课的心得与感悟
有效备课的感悟与心得
备课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和优选教学方案,以保证学生顺利而有效地学习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它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同时,认真搞好备课,又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发展教学能力的重要保证。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因而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实践到课堂教学中来,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面对新课程,教师该如何备课呢?那么如何搞好备课? 一.备课过程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以往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因而备课的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习得,技能的训练上。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总之,要从学生的发展着眼,真正在备课的每一环节都想着学生的发展,想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在真情的涌动下,回归教育的真实,回归生命发展的自然。
2、解读并超越教材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这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否则,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角色,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将课上出新意和深意。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必然僵化,学生必然厌学。另一方面,教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既然是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教师要摈弃那种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总之,教师在备课时,既要钻进教材之中仰视解读,更要高居教材之上审视并超越教材。只有这样,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3、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成过程。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并不是说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僵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有教学方案的设计,还要在教学方案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教师可以设定教学目标,但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认知,还应该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其他维度;目标要有弹性,要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教学设计重全程关联式策划,重从何处开始,如何推进,怎样转折等。这样的设计,较以往精细的提问、预定的标准答案,写下教师上课的每一句话,计算好教学过程每一环节所需时间的教学方案来说,留下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才使教学贴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使师生积极互动,发挥出创造性来。
二、备课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五个环节:
备课作为教师上课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已引起众多教师的浓厚兴趣,并就如何搞好备课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笔者认为,教师搞好备课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在“备教材”上下功夫。教师在“备教材”过程中要着重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确定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明确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注重研究和解决教材中的难点,在突破难点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结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
2.在“备学生”方面做大文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重视对学生的了解,教师要对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学生的特点要了如指掌,从而使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师在“备学生”的过程中应突出地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二是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3.在“备教法”上努力寻求自己的特色。目前的教学方法种类很多,如讲授法、发现法、问题法、讨论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和长处,但谁也不能绝对地说哪一种方法好,哪一种方法不好。某节课可能只运用一种方法即可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另一节课就可能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另外,从学生的角度讲,不同的教学对象,即使是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也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每个教师在选择教法时切忌生搬硬套,而应注重研究所选用的教法是否能更好地体现愉快教育的原则,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真正设计出灵活适用奏效的优良教法,才能真正体现出每个教师自身的教学特色,否则,即使已被众多教师公认的教法,如孤立地运用,或机械地运用也都难以奏效,甚至适得其反。
4.在“备练习”方面精心设计,有的放矢。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紧密围绕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要做到有的放矢,要注重方法的灵活多样。目前在课堂练习中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重讲轻练,教师的主导作用“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不只限于以课堂练习来体现)显得薄弱;二是练习题设计的盲目性很大,缺乏较强的针对性;三是课堂练习的量偏大,学生手忙脚乱,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四是课堂练习题单调,无层次和坡度;五是教师在学生练习中忽视矫正错误这一环节,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鉴于此,建议每个教师在实施课堂练习时注意以下几点: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获取练习的反馈信息;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讲解,对出现的错误必须纠正;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同时也应对有余力的学生辅之以富有思考性或综合运用的题目。
5.在“备作业”上要做到精心挑选,适量适度。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备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在逻辑体系来确定课外作业;二是在内容上要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在形式上做到由模仿到独创,由典型以变式,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三是要注意把掌握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做到通过作业掌握知识,通过作业训练技能;四是注意适量。作业的布置要少而精,作业的重点应针对学生易混淆、易忽视的教学重点内容;五是要注意适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要做到难易适度,要体现出梯度,并提倡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不同的作业。
在谈及“备作业”这个问题时,笔者要特别提出的是作业的批改和讲评。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三个“不及时”,即不及时收作业、不及时批作业、不及时讲评作业。显而易见,不论教师在布置作业前花了多少心血,并预期收到满意的效果,但若如此“不及时”则必将枉费心思。因此,教师对待作业要及时收、及时批、及时讲,要特别注意搜集通过作业反馈回来的重要信息,并建议每个教师在教案的备注或后记栏内记录好这些信息,真正发挥作业信息的重要作用。
三、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有关备课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前面也谈及一些,但有几点笔者还想概要地提出来(限于篇幅,不再详述)仅供同仁们商讨。1.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更多地注重教学对象的可接受性。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教学对象即所教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要努力使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变不易接受为容易接受。任何好的教学方法一旦脱离了与其适应的教学对象,都可能变得无能为力。
2.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际。常言道,备好课,不一定能讲好课,因此教师备课必须以自己依此能讲好课为首要前提,每个教师的知识结构、个性品质和思维方式都各有千秋,因此盲目效仿或生搬硬套必将出现事与愿违的结局。
3.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活动的教育性。教学不单纯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而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备课时不仅要考虑到如何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要注重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和个性品质,自觉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实现教书育人的主要渠道就是课堂教学渗透,这一点已经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在备课时研究和设计课堂渗透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课堂渗透绝不能是生硬的、穿靴带帽式的,而必须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只有深挖渗透素材、钻研渗透艺术,才能真正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