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1 23:2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策学习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策学习心得体会》。

第一篇:国策学习心得体会

计划生育国策学习心得体会

——历史组:张波

在组长的组织下,我们组认真学习计划生育政策。通过近阶段的学习,使我对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也为我今后工作理清了思路,拓宽了视野,下面我就计划生育学习谈谈自己的体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宪法还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而《婚姻法》则将计划生育作为一个基本原则确立在总则之中。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言,计划生育就是在全国或整个地区范围内,对人口发展 进行有计划的调节,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对一个汉族家庭或一对汉族育龄夫妇而言,则是有计划的安排生育子女。

计划生育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到21世纪初,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又做出了一些调整。由于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到达适婚年龄,在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1 只要能够牢牢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形势发展,适应社情民意,满足群众所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提高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都明确规范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方向,新的形势和任务也对人口计生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实践告诉我们,只有解决好人的问题,才是干好工作的根本,只有统一思想,才能形成协调发展的共识,只有凝心聚力,才能保障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整体水平,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和谐健康发展。

全面发展是指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即使人经济去了,但人口数量降不下来,出生人口素质得不到全面提高,仍然对全面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人口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发展问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放在首位,坚持现行的生育政策不动摇。只有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科学决策,才能确保人口目标的实现,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发展是否成功最终要看发展成果能否惠及最大多数人,要看多数人的创造性是不是得到充分发挥。人口计生工作是政策性很强的群众性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伟大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在现阶段,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要求与相当一部分群众的个人、家庭现实利益要求还存在一定的矛盾。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经过30年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少生了4个亿,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降至目前的1.8左右,实现 2 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40多年的社会抚养费较低,劳动力资源充裕,财富积累水平较高的“人口红利期”,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口环境,我们也要看到,人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7—22岁年龄组人口中,每年死亡人数近一半是独生子女,这些意外夭折,给其家庭带来难以承受的痛苦。在采取各种避孕、节育措施的育龄群众中,仍有少数手术并发症。

在农村还有近一亿家庭的独生子女教育面临种种困扰,每年有几十万女胎被选择性别中止妊娠,部分女孩的出生权和生存权受到侵害。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在工作、生活中遭到意外伤害。这些问题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分享”的要求不相适应,与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不相协调。在以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强调发展的公平性。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国家这个“大家”和人民群众这个“小家”的关系,既着眼于国家整体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又要切实维护好群众的个人利益和现实利益,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在实行计划生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每个人都因发展而获得利益,因发展而得到幸福,这是深入开展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任务。

第二篇:《中国策》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策》学习心得

赵雅兰

今年暑假我认真阅读了学校党支部推荐的《中国策》一书,感触很深。进入21世纪,无论中国国内还是世界格局均发生了迅速而深刻的变革。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同时全球化也迅猛地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为各国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本部著作对新世纪中国在战略部署、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民生问题、领土主权、人文社会、生态环境、外交格局和改革方向等领域面对的种种成就和挑战进行了全景式扫描与透析,对中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成就与挑战逐个进行客观理性地梳理,是一部对中国当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集中分析解读的战略性、前瞻性、可读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的战略性著作。此书以理性精神和冷静客观心态审视当前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和历史贡献,审视当代中国面临的各种新问题、新挑战,是一部纵论天下不可多得的扛鼎之作。

结合《中国策》的学习,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教师,下面就本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谈些心得体会:

一、进一步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是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科学的。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好实际教育教学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既要讲究科学,又要谋求发展。首先,树立好“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继续解放思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为人师者角色,更进一步融入教育教学,发挥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角色新定位,积极营造融洽、平等、民主、协商的课堂气氛,努力实现“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融入课堂新突破,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敢于创新和探究。其次,要在“教书育人”的职责上下真功夫,在实际细节上渗透体现,不断扎实工作,切实提高教科研水平,进一步改变工作作用,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重塑教育者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甘为人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无私奉献,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精神融入实际工作当中去,着力提高推进教育教学科学发展,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实际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学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促进和谐幸福校园新发展。

总之,我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提高各方面素质,将理论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争当表率,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忠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争创先进,以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第三篇:2010学习两会精神心得体会:教育公平首列国策

“促进教育公平”首列国策

另外,意见稿还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首次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资源倾斜农村

确保机会公平

对于该意见稿中首次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部长袁贵仁2月28日表示,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关键是机会公平。

他表示,要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其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纲要提出,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财政部4措施

确保投入提升

丁学东又表示,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求财政重点保障的支出项目比较多,因此要实现4%的目标,难度不小。为了保障这一目标,财政部将有四项具体措施:

一是增强公共财政有效财力。今后几年要加强税收征管,保持财政收入的稳定较快增长,为实现4%的目标打下坚实的财力基础。

二是进一步协调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在年初财政预算安排中,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都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还要根据财政超收的情况增加教育经费。

三是大力筹措其它财政性教育资金。通过采取足额增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等措施,逐步建立政府多渠道筹措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长效机制。

四是要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管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增加的投入发挥出最大效益。

一纸纲要

还不足够

温总理曾说过,教育改革要“让人民看到希望”。近10多年来,内地教育产业化大行其道,读书上学却越来越多地被与金钱挂钩。富家子可以大把甩钱拣名校,但很多贫家子弟却因交不出学费而被迫辍学。这种现象令人失望。

在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产业的确能为政府“搵真银”(指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因此,产业化本身没错,但应有一个前提,就是本国公民已能充分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在贫困家庭为筹措子女学费发愁、农民工为自己的孩子无书可读绝望的时候,一味强调教育产业化,似有本末倒置之嫌。长远来讲,更将影响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

第四篇:学党章心系国策

学党章、心系国策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党章、心系国策。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了党章,确立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广大党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了每个角落,她们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创造一流业绩,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些事情总是要有人去做的,不如把困难留给自己”,“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们有这样的觉悟”多么朴实的语言,让我深深地感到,共产党员不愧是时代的中流砥柱,共产党员不愧是社会的中坚,共产党员不愧是民族的脊梁。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育龄群众服务,是我们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行动。在新的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发生了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根本转变,人口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中处于更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这一战略中,我们计生干部既肩负着贯彻党的计划生育方针、政策的重任,又履行着维护广大育龄群众实行计划生育合法权益的义务。计生干部如果缺乏高尚的政治品格,就不能运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就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会造成人口失控,超生反弹。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人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权益就难以保障。计生干部只有具备高尚的政治品格,才能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才能严格执行党的政策,才能做好“天下第一难”的工作。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只有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成为一名学习型的干部,才能跟得上时代涌动的潮流。在当前新形势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新情况,发生了新变化,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理念正成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的、满意的计划生育及生殖健康服务,维护和发展好育龄群众的根本利益正成为我们全新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手段。我们需要探索、需要掌握、需要熟悉的东西太多太多。计生干部只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才能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才能在广大育龄群众中体现当代计生干部特有的人格魅力。

也正是因为我们计生干部有了这种“把学习当作工作来对待,把工作当作学习来研究”的精神,我们把党的计划生育方针、政策、避孕节育基础知识和生殖健康常识送到了千家万户育龄群众的手中;“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生育观念;我们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宣传教育网络、技术服务网络和药具供应网络,优质的计划生育服务,赢得了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开展了“救助贫困母亲”、“关爱女孩”活动,把党的温暖送到了育龄群众的身边,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建立健全了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充分发挥了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架起了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在新的实践中把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地推向前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任务重、担子沉、责任大,需要我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的不断出现,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清贫质朴,不事张扬,需要我们乐于奉献,恪守执著。在计划生育岗位工作多年,广大计生干部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我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就拿我们的老党员

同志来说吧,她从参加工作就在计划生育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多少条村间小路上留下了她送药具上门的足迹,多少个村庄常见她技术服务的身影,无论走到哪里,作风总是那么干练,服务总是那么热情。她热爱计划生育工作,更关心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状况。为了提高全街道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的运作功能,不论是刮风下雨,无论是风吹日晒,总能看见她忙碌的身影。我们的计生干部,就是这般地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无欲无求。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岗位上用“水滴石穿”的精神诠释着我们的坚毅和执着。

从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因为在工作中锻炼了自己,在学习上塑造了自我。作为一名即将成为共产党员的我更应该学得更多,工作得更多,用热忱的服务,去赢得育龄群众的满意、信赖和赞同,用扎实的工作永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我要把这次(学党章)活动当作一次契机,深刻领会,加倍珍惜,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发扬光大,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第五篇:《大国策》读书笔记5

经营信仰

一个国家可以包容各种思潮,但只能有一种国家精神。当前,整合文化,统一国家精神是当务之急。文化革命毁灭的恰恰是文化。文化残缺导致国家精神残缺。我国国力渐处于强势,精神上却渐处于弱势。马克思没有预见到全球化下的“一球两制”,这恰好为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江主席“三个代表”的思想也许可以称作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如果我们确信中国的崛起是一种历史必然的话,我们就不能把自己的目标仅仅定位在物质化的综合国力的强大上。一个没有统一的国家精神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族。

1)坚持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仰。不发达国家走向发达的每一次真诚的尝试,都指向社会主义。同样,落后国家走向强大的每一次努力,也指向社会主义。信仰就是激情。如果说现今世界上存在着新的资本主义精神,那也应当有新的共产主义精神。邦萨伊德说:“世界不是一种商品。”我曾说:“权力不是印钞机。但可以变出钱来。良心、人格、尊严不是商品,但常被当作商品出售。”这是对社会主义的一种反动。道德也是一种信仰,甚至是更重要的信仰。这正是江主席提出“以德治国”的精髓。西方认为:“亡党者,共产党也。”正是基于我们部分党员道德沦丧乃至信仰滑坡这一事实。有的人观望别人的时候总是谴责别人道德败坏,自己行动的时候却又在败坏道德。我们不能选择是否有个聪明的头脑,难道我们也不能选择是否有一副或好或坏的心肠?笔落在有坏思想的人手里比刀落在谋杀者手里还危险。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腐败成了中国最大的经济损失,最大的社会贪污,最大的政治挑战。贪官一日不除,社会风气便一日不会好转;社会风气一日不好转,贪官就一天也不会绝迹。

2)政治不能代替道德。道德也不能代替政治。与其混一,倒不如让二者保持必要的张力。改革的动力已经接近极限。我们需要新的刺激点。这就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所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变革不可避免。为了防止出现苏联、南斯拉夫等国的局面,必须在理论上和行动上做好充分准备,等待是没有出路的,改革就是稳定之一。政治体制改革是最根本的稳定。邓小平曾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把稳定看成目的,把维持现状看作是实现稳定的手段,这正是苏联解体的悲剧根源之一。过去我曾讲:中国的问题在边疆,边疆的问题在新疆,新疆的问题在南疆,南疆的问题在宗教。今天我讲:中国的希望在党内,党内的希望在中央,中央的希望在上层。政治体制改革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民主放权,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另一方面则是励精图治,巩固我党的执政地位,二者缺一不可。要改变万马齐喑的局面。人民会沉默,会沉思,但最擅长的却是接受。思想拒绝冗长。民主就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法治就是使听不见的声音被听见。有宪法并不等于有宪政。有了法律并不等于已经实现了法治。没有法治而强调道德,就等于践踏道德。

3)在动态中治国。古代中国之所以称为中国,大抵与中央主义有关。中国历史简言之就是一群人拥向中央,一群人逃离中央的历史。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都是在动态中而不是在静态中建立的。社会越运动,思想越深刻;社会越平静,思想越简单。

大国是不可能被消灭的。它的衰败也好,强盛也好,都只能从内部开始。对我国国家安全最主要的战略性威胁来自内部而非外部。即使外部压力再大,也只有通过与内部各种社会张力结合才能引发问题。经营信仰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攘外必先安内”。

狮子

这个庞然大物太重要了。注视着它就等于注视自己。每次美国总统上台都要牵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怕这个上,盼那个下。愁得睡不着觉。简直比美国人还着急。其实,美国就是美国。美国不是世界。你既不能把它全当真,也不能把它全当假。什么是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加上世界上最坏的。世界最强者也是最弱者。仅此而已。

1)中美不是敌人。中国的战略利益与美国的战略利益是一致性大于冲突性。既然美国把中国当成想象中的敌人,中国何必把美国当成现实中的敌人?中美双方舆论上的互相包装促使了两国关系的僵化。在美国方面是“妖魔化”中国,在中国方面是“理想化”美国。关系好时,两国都从所谓的“最好”的方面看待对方的战略意图;关系坏时,两国都从所谓的“最坏”的方面看待对方的战略意图。这便加深了误解,实际上,美国所有的战略都建立在利益基础上,而体制不过是维护其战略利益的工具。美国对中国,拉也是为了利益,打也是为了利益。中国对美国也应如此。历史证明,什么时候中国对美关系不好,中国外交在总体上就处于被动不利的局面;什么时候中美关系好,则中国外交就主动有利。“与美和则诸事皆好;与美恶则内外俱损”。我们还是要全力搞好中美关系。

2)美国战略重心并未向亚洲转移。美国眼睛盯的是世界。中国眼睛盯的是美国。不能认为中国把美国当成主要对手,就以为美国也把中国当成了主要对手。不能以为美国在意识形态上把中国当成主要对手,就认为美国在整体战略上也把中国当成了主要对手。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但战略关注点不止一处。它的战略重点不在亚洲,并不等于不在亚洲打仗。它最关注欧洲时,两场战争却都是在亚洲打的。它的重点在欧洲,并不等于欧洲就没有和平。美国对现今世界强调的是秩序而不是统治。它不会统治世界,也无力统治世界。它倡导的是由美国主导下的合作,而非对抗。对中国和俄罗斯,美国的基本做法还是拉你参加它的秩序,条件是你必须遵循它制定的游戏规则。这种游戏规则绝不能简单地定义为“邪恶”的。与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包括以苏联为首的所谓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相比,这种秩序具有较大的合理性,这也是它的接受度比历史上同类霸权要高的原因。我不怀疑美国处心积虑要使中国改变颜色。我怀疑美国是否真的有一个以肢解我国为目标、以军事扩张为手段的对华战略?现在美国不会对中国发动战争,更不会打核战争。核战争把东半球变成废墟。美国要废墟干什么?如果非要说有核战争危险,那么也是在前苏联的庞大核武器库被彻底销毁之后,核战争才有真正可能。

3)中美间结构性矛盾。主要是由意识形态不同而延伸出来的主权问题。美国“挟人权以令主权”。中国则是“主权高于人权”。中国近代饱受欺凌,主权屡失,于是主权成了中国人民心目中最神圣的东西,不能碰。这个矛盾解决不了,也不必解决。每位美国总统上台都要高举人权这面旗,而后又悄悄收起。历史上美国总统入主白宫和离开白宫时对中国的看法总是不一样的。东方不是西方的复印品。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印度尼西亚接受西方的援助,并接受了美国开出的“条件”,最终带来的是**和国家解体。马来西亚则拒绝了美国的“药方”,因此也拒绝了自由化。西方的自由化导致民主。东方的自由化总是导致**。

中美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利益冲突。多极化并不意味与美国对抗。多极化虽然与美国的战略利益有矛盾,但问题归问题,合作归合作。

下载国策学习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策学习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计划生育是国策

    计划生育是国策——第十三课《持续和谐发展》第一目渭滨区宝桥中学罗丽芬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陕教版七年级第十三课《持续和谐发展》中的第一目《计划生育是国策》,通过具体......

    环境保护是国策

    环境保护是国策,人人践行我先做。 节约电气水资源,低碳生活成准则。 不用衣服暂不买,节约粮肉酒少喝。 外出走路坐公交,每月少开一天车。 不用电梯走楼梯,减排健身莫错过。 木制......

    《大国策》读书笔记45篇

    知雄守雌 知雄而不称雄,是一门高超艺术。中国现在有点像领导者。领导者的自豪和悲哀都在于时刻被人注视。把众人的目光集中到自己身上,是一种功夫。把众人的目光从自己身上分......

    《大国策》读书笔记3

    战略产业 江泽民主席用古人的话告诫我们:处非常之时,干非常之事,需非常之人。何谓非常之时?我的理解有三点:第一,世界格局猛烈变化。第二,中国国家环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安全过。......

    《大国策》读书笔记2

    前几日,读了一位专家的观点,大致是说,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崛起”,加上现在这一次,一共是九次“崛起”。我对这个观点持严重的保留态度。这个观点几乎就是随心所欲地对待历史,企图......

    《中国策》读后感

    《中国策》读后感陈洪霞暑假期间我拜读了《中国策》一书,感触颇深。我们国家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关键的时期: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时不刻不吸引着中......

    中国策读后感

    读《中国策》有感 ——如何解决“巨额”三公消费 《中国策》这本书是对新世纪中国在战略部署、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民生问题、领土主权、人文社会、生态环境、外交格局和改......

    中国策—欣[推荐]

    《中国策》读后感 ——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必先是一个“廉价政府” 最近20年,中国经历了力量快速增长的过程。如何看待这一过程以及如何评价这一新兴力量,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