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策读后感
读《中国策》有感
——如何解决“巨额”三公消费 《中国策》这本书是对新世纪中国在战略部署、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民生问题、领土主权、人文社会、生态环境、外交格局和改革方向等领域面对的种种成就和挑战进行了全景式扫描与透析,对中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成就与挑战逐个进行客观理性地梳理,是一部对中国当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集中分析解读的战略性、前瞻性、可读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的战略性著作。此书以理性精神和冷静客观心态审视当前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和历史贡献,审视当代中国面临的各种新问题、新挑战,是一部纵论天下不可多得的扛鼎之作。我就书中其中的观点“三公消费巨额数字是什么概念”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近年来,巨额的“三公”消费不仅仅给国家的财政带来巨大负担,其衍生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已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这一现象的持续存在无论是对干部,还是对社会、对人民都会造成持续的不良影响,百姓对此深恶痛绝,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书上说中国的三公消费每年接近9000亿元,占行政支出30%。这9000亿元,用来搞教育,则国内或将无上学难;若用于医改,看病难看病贵或将不再;若用于建民居,可使
千万房奴得到解放。若用于资助困苦的下岗工人和农民工,更可大庇天下寒士。”
“三公”消费的原意是为了公务而进行的消费,本来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之所以演变到今天的地步,最重要的一点是财政管理和监督长期不到位,缺乏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和监督机制,特别是缺乏强有力的预算约束。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夫弊政之大,莫若征赋乱而贿赂行”。这里讲的“征赋乱”,指的就是财政管理上的漏洞。许多腐败现象的产生与财政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有着密切的联系,“三公”方面存在的这么多问题就是一个实证。
治理“三公”消费,就要突破五个难点,推行五个“管住”,把有限的财政资金尽量用在“刀刃”上。一是管住“人”。众所周知,“三公消费”问题实质是特权问题,能进行职务消费奢侈享乐的大都是领导干部,掌握一定权力,尤其是“一把手”。“一把手”要率先垂范,做到不奢侈浪费,“一把手”做得好与差,其他干部都会效仿。二是管住“嘴”。狠刹公款吃喝玩乐风,纪检、监察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大工作力度,对利用公款吃喝玩乐的单位和个人从严查处,决不手软。三是管住“腿”。严格控制考察、出国。除上级党政部门统一组织外,自行外出的一律费用自理。对集体组织公款旅游、公款出国的,从严给以党纪、政纪处分。四是管住“车”。严格控制公务车的配置和公车私用。
治理“三公”消费,必须把管理与监督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不能光放“马后炮”,要加大事前、事中审查和日常稽查的力度,真正形成管理与监督并重、日常管理监督与专门监督检查相结合的监督工作新格局。
治理“三公”消费应突出人大的作用。“三公”消费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实施预算监督,行使审议权、决定权、监督权,具有唯一性、合法性、至上性,对实现党的方针政策,促进政府部门依法理财是带有强制性和约束力的单向监督,是不可逆的监督。其他预算监督主体则不具备这一特点。
治理“三公”消费,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十分重要。社会监督是不可忽视的监督力量,是促进“三公”消费领域廉政建设和政府部门自我监督的必要形式,特别是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监督,其影响之广、实效之快在“三公”监督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引导并运用好。
治理“三公”消费,财政部门、人大责无旁贷。有人说财政就是政府的账房、管家,此话不无道理,财政就是国家管钱袋的职能部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和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依法审查批准政府预算并监督其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人民行使管
理国家事务权力的具体体现,是对政府行政权力运行最重要的制衡和监督。但财政是国家的财政,全国人民的财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是受人民委托,代表全体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权力的,因此,要管好“三公”消费还要靠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真正行动起来,治理“三公”消费定会取得彻底胜利。
第二篇:《中国策》读后感
《中国策》读后感
陈洪霞
暑假期间我拜读了《中国策》一书,感触颇深。我们国家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关键的时期: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时不刻不吸引着中国人和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但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风险,改革中很多深层次和体制性的问题都开始逐渐暴露出来,中国的制度改革还有大量没有完成的议题。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目前正面临新的巨大考验:是否能更好的参与全球经济秩序重建;面对美、日、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陷入衰退和实力相对降低的机遇,如何重塑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大国地位,如何重塑世界权力布局,都是非常紧迫的重大课题。
作为一名老师,我对当前我国的教育问题及改革更加关注。在《人文策》中,我了解到了我国学术腐败问题、高等教育的现状、教育投入不足问题、农村义务教育仍是软肋问题、教育乱收费等问题,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年还无一个本土的诺贝尔奖得主。这些问题发人深省,让我深深感受到目前我们教育问题的严重性。
如何教育我们的学生?如何为国家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如何在每天的教学中渗透教育理念?这是我一直以来都在思考的问题。因为,我发现,我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并不知道每天学习是为了什么,目标并不明确;甚至是我自己,每天的目标只是让学生会做几个题吗?我们老师的目标到底是为了让学生考试拿高分?还是重点培养孩子们发挥其潜能?我想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因为这也关系着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个党员一盏灯,一个党员一面旗。”尤其作为教师党员,面对的是广大青少年,其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们,我想我也只有以身作则、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给孩子们树立榜样,才能给孩子们一个好榜样,树立一面旗帜。为此,我会努力做到:
1.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组织上、思想上、行为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三个代表”的学习者、宣传者、实践者,做一个坚定、清醒、有作为的共产党的人民教师。
2.无私奉献,要善于从本职岗位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我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做到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以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宗旨,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用文明的语言、务实的作风、耐心负责的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来展现我们人民教师高尚的品格和人格特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对每一位家长负责,对全社会负责。
3.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育理念,把一颗忠心献给学校,一颗爱心献给学生,一颗痴心献给教育,一颗信心留给自己。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学校、学生服务的积极态度,始终把党的教育事业、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我将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了一座无言的丰碑。
4.刻苦钻研,提升教学水平。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不断地向“博学多才”这一目标靠拢,成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使自己成为学生佩服的教师,使自己的教学理念永远处于教学改革的前沿。
总之,我将以与时俱进的态度,以发展创新的眼光,不断塑造自己的灵魂,时刻听从党、学校的召唤,做好一名“人民教师”,为国家的前途与发展尽绵薄之力。
第三篇:《中国策》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策》学习心得
赵雅兰
今年暑假我认真阅读了学校党支部推荐的《中国策》一书,感触很深。进入21世纪,无论中国国内还是世界格局均发生了迅速而深刻的变革。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同时全球化也迅猛地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为各国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本部著作对新世纪中国在战略部署、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民生问题、领土主权、人文社会、生态环境、外交格局和改革方向等领域面对的种种成就和挑战进行了全景式扫描与透析,对中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成就与挑战逐个进行客观理性地梳理,是一部对中国当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集中分析解读的战略性、前瞻性、可读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的战略性著作。此书以理性精神和冷静客观心态审视当前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和历史贡献,审视当代中国面临的各种新问题、新挑战,是一部纵论天下不可多得的扛鼎之作。
结合《中国策》的学习,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教师,下面就本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谈些心得体会:
一、进一步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是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科学的。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好实际教育教学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既要讲究科学,又要谋求发展。首先,树立好“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继续解放思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为人师者角色,更进一步融入教育教学,发挥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角色新定位,积极营造融洽、平等、民主、协商的课堂气氛,努力实现“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融入课堂新突破,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敢于创新和探究。其次,要在“教书育人”的职责上下真功夫,在实际细节上渗透体现,不断扎实工作,切实提高教科研水平,进一步改变工作作用,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重塑教育者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甘为人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无私奉献,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精神融入实际工作当中去,着力提高推进教育教学科学发展,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实际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学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促进和谐幸福校园新发展。
总之,我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提高各方面素质,将理论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争当表率,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忠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争创先进,以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第四篇:中国策—欣[推荐]
《中国策》读后感
——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必先是一个“廉价政府”
最近20年,中国经历了力量快速增长的过程。如何看待这一过程以及如何评价这一新兴力量,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但这些分歧并没有减少人们对中国的兴趣,相反地,中国越来越深入地进入了人们的“问题意识”之中。通过《中国策》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在这样的时期,这个大国面临着对其身份的焦虑,渴望肯定的情绪变得非常强烈。青春期的敏感伴随着对力量的自我感知,从而造成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情景。在这样的时刻,尤其需要理性的呵护和关照。在笔者看来,理性的反应是不陶醉于力量,不停留于力量,而是把眼光从力量上转移开,对力量作出反思。
现在,中国政府越来越强调民生,对民生的投入也确实在增长,民生投入是一个左手倒右手的游戏,在高昂的行政费用面前并没有特别的价值。书中强调如何把一个昂贵政府转化成一个廉价政府呢?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断言,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后,建立的政府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最廉价的政府”。现在看,不是这么回事。媒体对政府及官员浪费和腐化的报道:全国公款吃喝3700亿元,公车消费3986亿元,公款出境旅游2400亿元……一笔笔庞大的政府开支,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这些政府开支很多是无缘无故的浪费。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的体制不合理导致的。
温家宝总理指出,当前反腐倡廉建设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较大差距,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政权的性质就可能改变,就会“人亡政息”。总理表示,要推进行政经费使用管理改革。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今年继续实行零增长。禁止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加强车辆编制管理,清理和规范越野车购置和使用。
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超标准使用和豪华装修办公室,使用公款和利用机关影响购置、搜罗奇花异石和高档艺术品装饰办公区域……此类现象屡见不鲜,虽然因此饱受诟病,但似乎很少上升到反腐倡廉的高度。温家宝总理将这些纳入今年反腐六大工作之列,显得别有深意。
公款浪费以及由此衍生的职务侵占,被人习惯性称为“不落腰包的腐败”,正因为“不落腰包”,因此很容易被公众忽视、容忍和谅解。然而,这种行为不仅使公共财产和公众利益遭受损失,而且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及威信。更为重要的是,如此奢靡之风显然与当前大力倡导的节约型社会背道而驰——建设节约型社会,首先就必须建设节约型政府。节约型政府不仅是政府自身良好形象的体现,更会对社会起到积极的示范意义,从而引领社会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进程。
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必先是一个“廉价政府”。任何浪费都因人而产生,浪费者所掌握的公共资源越多,其所造就的浪费也可能越大。杜绝奢靡浪费,建设节约型政府,首先需要从约束公权力着手。在逐步完善相关监督和问责机制之后,不仅政府部门内部的浪费可以得到遏制,对于其他各行各业所存在的浪费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节约型政府的另一重意义在于,将有利于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与公款浪费、豪华办公室等“显性浪费”相比,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重复或越位所造成的“隐性浪费”同样不容忽视。管理体制性的节俭就是最大的节俭,建立廉价的节约型政府,必然意味着从“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转型,由此需要政府部门大力推进管理创新、转变政府职能、降低行政成本,从而实现“廉价政府”的制度保证。
当前政府转型的目标是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由此意味着政府与公民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公民依法缴纳税收。从这种角度来看,政府节约与否不仅体现出对资源的态度,更是直接反映出对待纳税人的尊重与否。建设节约型政府,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能耗,而且体现出对纳税人的税金以及蕴涵于其中的劳动价值的尊重。立足反腐倡廉的高度,杜绝细微之处的跑冒滴漏,其积极意义并不在于单纯的厉行节约,更是体现出了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由此打造的节约型政府,在有效降低公共服务成本的同时,还将有助于不断提升其自身的服务质量。在追求服务成本最小化的同时,实现公共服务最大化,这本身就是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题中之义。
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实际操作中,反腐败不仅需要统筹布局“大处着眼”,同时也离不开防微杜渐“小处着手”,如此才能构筑起强大的反腐制度体系,真正实现温家宝总理所说“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第五篇:环境保护是国策
环境保护是国策,人人践行我先做。节约电气水资源,低碳生活成准则。不用衣服暂不买,节约粮肉酒少喝。外出走路坐公交,每月少开一天车。不用电梯走楼梯,减排健身莫错过。木制筷子塑料袋,拒绝使用勿延拖。电器不用拔插头,纸张双面印写刻。不用纸巾使手帕,教材重用效益多。精心挑选装修料,使用劣材酿大祸。垃圾除净环境优,资源再生财富扩。单独回收废电池,防治污染应庆贺。噪音烧烤民不安,积极举报法律握。吸碳排氧多植树,育草栽花皆绿色。随地吐痰不文明,到处排便违规则。室内卫生勤打扫,清洁美观心开阔。按时开窗常通风,吹走浊气阳光射。动物昆虫是好友,和谐相处感情热。环保低碳志愿者,事事带头功劳赫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不洗马 桶盖~~~
。气候变暖及控制,地球家园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