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得体会:作风建设贵在落实
作风建设贵在落实
加强作风建设,是推进科学监管、建设和谐机关的迫切需要。机关作风不正、干部作风不实、行业作风不良,会直接影响到药监系统的社会形象和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当前,全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正处于安全隐患凸显期、科学监管转型期、体制改革攻坚期、服务发展提速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强化宗旨意识、责任意识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廉洁意识,夯实机关作风建设恰逢其时,但关键在于抓好落实。
一要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为突破口,把作风建设落实到思想观念上。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结合当前全国上下广泛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重点用胡锦涛总书记提倡的“三个意识”(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中纪委十七届三次会议精神以及国家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武装系统干部职工头脑,创建学习型机关,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学习,找准差距和不足,拓宽视野,明确思路,坚定信心,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努力提高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接受局党组领导,自觉践行科学监管理念,自觉服务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大局,以先进的理念指导工作,推动药监事业健康发展。
二要以建设服务型机关为总抓手,把作风建设落实到工作推进上。要将作风建设与业务工作开展有机结合起来,作到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自觉把工作岗位作为服务平台,把执法权力作为服务手段,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确保人民群众安全饮食、科学用药作为第一目标,全力建设服务型机关。要结合“马上就办”、“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等效能建设活动,在工作中锤炼服务作风,在服务中推动工作开展,做到想问题周密细致、抓工作雷厉风行、干事情严谨踏实、搞服务热情周到,努力营造一种政治上同向、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同步的良好工作氛围,为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提供一流的服务。
三要以建设创新型机关为主攻点,把作风建设落实到业务创新上。要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解决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在系统上下大力弘扬敢闯敢试、勇担责任的精神,使全体机关人员在监管工作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工作手段、工作作风等方面努力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把“一线工作法”、“错休工作制”、“网格化监管”、“宣传奖励制”、“月调度月总结月考核”等一些在基层实践中摸索出来、行之有效的科学监管经验在全系统推开,不断开创药监事业的新局面。
四要以建设廉洁型机关为保障线,把作风建设落实到健全制度上。要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健全完善监督机制,不断加强和改进监管机制,完善好“收支两条线”制度,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监管资金的绩效审计和问责力度。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千方百计降低压缩一切“非监管”性开支,逐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反腐倡廉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腐败现象。尤其要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管好自身、管好下属、管好亲朋,带头开展学习、带头转变作风、带头廉洁自律,确保严格执法、阳光行政、科学监管、廉洁勤政,争做一名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地、中无愧于党和人民利益的优秀药监干部。
狂战诀 金莲别录 大唐流氓海盗 限制级召唤 让子弹飞翔 绝顶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作风建设贵在落实心得体会
xx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深刻指出: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并强调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人事部门是人事人才工作主管部门,是政府服务群众重要窗口。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影响工作落实,人事部门的一举一动关系政府形象。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人事部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加强作风建设内容很广、途径很多,重要的是要辩证地处理好作风建设与工作落实的关系,通过作风建设促进工作落实,通过工作落实带动作风建设。
要在落实中端正学习风气。注重理论学习是党一贯强调的思想,理论联系实际是党一贯坚持的学风。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习惯要靠工作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要靠实践形成。这几年,人事人才工作发展很快,涉及面越来越宽,如果不加强学习很难适应需要。因此,人事干部要自觉把自身学习与工作落实挂起钩来,在工作中发现知识盲区,在实践中发现能力短板,在落实中增强内在动力。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非所用、学用脱节是学风建设的“顽症”。解决的根本途径靠工作落实。工作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要充分利用人事人才工作这个平台,搞好理论知识运用,加强现实问题思考,注重实际问题解决,把偏的扭正、把断的连上、把缺的补齐、把弱的做强。要切实搞好学习成果的转化,使其内化为素质、外化为能力,真正实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相统一。
要在落实中培育亲民感情。解决好对群众的感情和态度问题,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保持党的优良作风的一把标尺。为什么过去战争年代干群关系那样密切,为什么现在和平时期有些地方干群关系比较紧张,能否联系群众是个分水岭。感情的建立不是腾空的,感情的维系不是虚无的,它需要有平台、有纽带,而这个平台和纽带就是工作,在工作中与群众建立起来的感情才是牢固和长久的。服务群众是我们人事部门的主要工作。作为人事部门领导干部,很重要的就是要通过这个工作平台与广大人民群众建立感情、加深感情,使服务过程变成培育感情的过程、改进作风的过程。当然,在服务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做好沟通工作。近年来,部分人事部门通过建立厅局长信箱、厅局长接待日、服务热线等办法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不仅解除了误解、羸得了理解,而且密切了关系、增加了感情,树立了亲民为民的良好形象,值得大力提倡和发扬。
要在落实中强化务实思想。人事人才工作点多面广,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没有务实思想很难保证工作到位。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三防”。首先要防飘。它的表现是凭主观意志办事、靠文件本本决策,其后果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脱离实际的东西终究经不起实践的检验。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纠正偏差,使我们的思想行为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基层情况。其次要防虚。它的要害是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其危害不容低估。基层是治虚治浮的最佳平台,落实是治虚治浮的最佳方法。人们常说,基层的同志最务实,因为在基层搞虚的工作做不成、搞假的事情群众不答应。在这方面应当多向基层的同志学习,自觉养成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良好风气。再次要防私。它的问题是以牺牲集体和群众利益为代价追名逐利,这一点群众很反感。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基层满意不满意、群众欢迎不欢迎作为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上不愧党、下不愧民。
要在落实中锻造实干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改进作风最有效办法就是实干。在工作中,要倡导“四种精神”。就是要有埋头苦干的精神,坚持深入一线,不搞蜻蜒点水,以亲知求实,以真知破伪,以深知去浅;坚持脚踏实地,不搞坐而论道,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工作落实;坚持常抓不懈,不搞一阵风雨,全面搞建设,反复抓落实;坚持一抓到底,不搞“半截子”工程,不解决问题不罢手,不达到目的不罢休。要有攻坚克难的精神,对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不是消极等待,而是有所作为。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迎难而上,积极解决;又要充分调动群众创造性,群策群力,共同解决。要有坚持真理的精神,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在真理与面子、原则与感情的选择上,不以个人的好恶论是非,不以利益得失论长短,不以关系亲疏定取舍。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坚持原则,勇于碰硬,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勇于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主动接受新思想,大胆借鉴新经验,不断研究新情况,努力解决新问题,勇于开创新局面。
要在落实中养成清廉生活。这几年,因生活作风不过硬而落马的领导干部不在少数。因此,生活作风建设不是小事。反思一些领导干部腐化堕落的原因,多与理想信念动摇、价值取向偏移有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崇高人生追求。通过追求牵引工作,通过工作丰富生活。如果领导干部都能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把心思摆放在事业中,就能有效抵制不良影响、远离不良生活,筑起拒腐防变的天然屏障。当然仅仅如此还不够。这是因为从一些领导干部腐化堕落的轨道看,不少是从小节不保、道德沦丧开始的。因此领导干部还要高度重视道德建设,切实做到匆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讲操守、重品行,克己慎行、防微杜渐,守住道德底线、抵御腐败风险。培养健康情趣是抵制腐朽生活的良方。在这方面人事部门领导干部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不仅有大批普遍群众、基层干部,而且还有不少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他们本身就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文明生活的先行者,这是一笔难得的财富。我们应当主动与他们多交流,提高自身素养,摆脱低级趣味,真正做有建树、有魅力、有情义、有诚信、有品位的领导干部。
第三篇:作风建设贵在常态化
作风建设贵在常态化
优良的作风是党的生命,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作风建设这根“弦”,任何时候都松不得。***指出:“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要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各级党组织聚集“四风”狠抓整改,下猛药整治作风顽疾,干部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广大群众最担心的是不良作风反弹,最盼望的是把改进作风的好态势坚持下去。因此,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使抓作风建设成为常态化。
提高素质是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的基础。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转变干部作风,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首先要提高干部的思想认识。“心者,一身之主,百行之本”。在面临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四大考验”,面临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的严峻形势下,应不断强化对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作风养成教育,使之成为干部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以教育促进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增强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完善制度是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的根本。制度是作风建设的根本保障,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常抓不懈地落实各项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干部的行为。抓制度建设,就是要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将行之有效的常态做法进行提炼,并加以规范,形成结构合理的制度提醒。同时,要对各项制度进行梳理,对已有制度修改完善,分类进行适当调整和合并,并根据实际工作和机构、业务发展需要,补充建立相应制度,做到各项制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使制度体系既科学有效,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有约束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强化监督是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的保障。加强作风建设,靠自律,也离不开“他律”。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是保证干部作风转变的重要保障,也是构建干部作风长效机制的重要环节。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好的制度不落实,就会成为摆设。要坚持从领导干部抓起,促使各级领导率先垂范,从而形成正面的示范效应;要坚持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改起,多听群众的意见呼声,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要坚持从最能体现良好作风的具体事情抓起,勇于接受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要建立健全弘扬良好作风的机制,政绩考核要有作风标准,干部选拔要有作风导向,做到赏罚分明;要坚持一天不放松地抓,锲而不舍地抓,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
第四篇:制度:重在建设 贵在落实
制度:重在建设 贵在落实
制度是企业的家规,是所有从业者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完善的制度建设是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分析各类事故、各类问题产生的原因,表象看多为偶然,实质暴露的是制度和监管的缺失。
制度重在建设
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种制度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制度功能的整合,提高制度体系的整体功效。强化制度建设,要注意三点:
一是制度必须要具有针对性。毛泽东同志说:“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同样,我们制定出台相关制度必须突出针对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里的“的”就是我们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盲区,“矢”就是相关的制度规定。这些年来,我们在经营管理的各个流程、各个重点环节制定了不少制度,但为什么有的制度执行下来效果不好呢?除了落实不到位因素,还有一点就是制度缺乏针对性。不是制度这根“矢”天生有缺陷,就是找不到合适的“矢”来射现实问题这个“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在制定制度时没有做好调查研究,没有真正把握住问题的规律性,并且在执行中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及时进行修改完善。因此,在制度建设中,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找准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和盲点,以系统的和全局的意识强化各项制度在执行环节的相互贯通,及时制定完善覆盖所有岗位和经营管理流程的制度、规程。
二是制度必须具有实用性。制度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这种最合适的,也就是最实用的。实用主要是指制度要实实在在,切合企业管理现状,适合企业管理理念,符合绝大多数管理者的行为方式。这就要求我们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不要“假、大、空”式的辞语,少用伸缩性大的条文,增强制度表达的准确性。制度一旦制定出台,要有一个相对的稳定期,不能朝令夕改。同时,也要及时调整、修订制度中不适用的条文,不能怕麻烦,任何事情都没有一劳永逸的,要善于调整不符合实际的内容,增加新的要求。对只管一时一事的制度要及时清理,该废止的就废止。在转发推行上级的有关制度和借鉴先进单位的管理制度上,要学会取舍,取其精华,并加以改进,舍弃不适用的。这就是所说的制度要实用的关键所在。
三是制度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制度作为一项行为准则,是要求各个层面的人身体力行的。因此,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该注意,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合法,程序必须合法;规章制度的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既要定性也要定量。规章制度还要体现以人为本,既要科学也要合理,要切实做到人性化管理。反思我们以前的有些制度,有的规定的条件太理想化,甚至不着边际,只有圣人才能做到的却让普通老百姓去践行,明摆着不具有可操作性还要硬性推行,引起大家的反感甚至抵制。所以说,规章制度的制定要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另外,制度的制定,还要具体化、细化、量化,文字要通俗易懂,操作起来简便易行,尽可能做到可以制成表格分门别类填写打分,让每一个员工都会使用,保证其运用的经常性和可检查性,以达到预定的管理目标。
制度贵在落实
古人云:“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也就是说,任何一件事情,抓落实、见实效至关重要。加强企业管理工作,有了规章制度之后,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制度落实是做好经营管理工作的关键和保障,也是体现一个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风向标。在推进制度落实上,要做好五项工作。
一是要加大制度的宣传贯彻力度。制度出台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贯彻落实。要采取印制
宣传贯彻手册、口袋书、摄制视频短片等多种形式,丰富规章制度的宣传贯彻载体;通过内部刊物、网站扩大制度宣传教育覆盖面;通过集中宣传贯彻和班前班后日常学习加深制度宣传贯彻理解。通过多种形式的制度宣传贯彻,让每一个职工都清楚自己的责任范围,了解熟悉工作场所管理制度,并能够以此为准则,在工作中自觉遵守,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尤其是各级管理人员要率先熟知制度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全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从而达到思想统一、服从指挥、自我管理、工作安全高效的目的。
二是要强化制度的学习培训。增强职工执行制度意识,提高职工管理素质,必须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培训引导工作,要让职工不仅有做好工作的愿望,更要有规范管理、安全操作的本领。一个省级石油公司每年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投入大约在几百万元,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能说不够多,关键是要保证培训的质量。在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上,要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制定完善培训计划,灵活培训方式,增加案例培训比重,力求培训的效果。
三是要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是保证制度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要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督办制度,定期不定期开展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制度是否健全,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各种制度是否熟知、制度执行的责任主体是否明确、执行的标准是否一致、执行的时限是否合乎要求等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制度的执行到位。纪检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要加强对制度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不认真执行制度、不及时执行制度和拒不执行制度的行为,促进各项制度的落实。要通过开通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开展下访活动等,拓宽畅通监督渠道。四是要把落实制度与《员工守则》宣传贯彻及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在企业众多的管理要素当中,文化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同时也是常常被忽视的。所以,要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就必须使全体员工都能认识到遵守制度的重要性,都能具备履行制度的能力和素质,并自觉地贯彻和执行。这种认识和行为的高度一致就是文化。员工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而改变广大职工日常行为模式的过程,也是形成整体组织文化的过程。基于此种认识,我们在抓制度落实上一定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与我们正在进行的《员工守则》宣传贯彻活动结合起来,让广大职工认同我们所倡导的重要观念和价值,并转化为执行制度的自觉行为。
五是要在执行制度养成上下工夫。制度是为了规范某种行为而作出的规范性要求,而落实好这些要求,需要执行者养成长期、自觉的执行意识。因此,加强执行制度的养成教育也是我们抓制度落实的一个重要方面。抓养成教育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以期达到最优的效果。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制度,为广大职工做出表率。其次,要加强制度执行的日常训练。因为习惯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而训练恰恰是最合适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不仅要苦练基本功,还要将训练方式多样化,尽量安排一些广大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寓教于乐,提高训练效果。第三,要明确层次目标,循序渐进。要区分开哪些制度是需要管理层熟知的、哪些制度是需要执行层掌握的,然后再分步骤进行有针对性的养成教育,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从最简单的开始做起,往往能帮助大家获取更多的自信,同时使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热情。通过坚持不懈的养成教育,力争使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严格按制度行事的观念,养成严格按制度办事的习惯,减少工作差错,为企业实现持续有效和谐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第五篇:重在建设 贵在落实
重在建设 贵在落实
——学习中央惩防体系《工作规划》的体会
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明确了今后5年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整体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各项工作。这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学习领会,我觉得,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深入贯彻执行《工作规划》,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必须全面贯彻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一句话,重在建设,贵在落实。
一、进一步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加强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为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我市每年都组织开展一个“主题教育”活动,有力地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促进了全市政令畅通、依法行政和经济软环境建设。今年,我市又在全市机关组织开展效能建设主题教育,以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今后,按照《工作规划》要求,还要进一步抓好教育防范。要突出关键性。始终抓住领导干部这个重点,教育引导领导干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严格廉洁自律,在各种利益和诱惑面前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要突出针对性。紧贴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把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经常教育与专题教育、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要突出制度性。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把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培养、选拔、管理、奖惩等各个环节,形成廉政教育的的制度体系,增强廉政教育的刚性。要突出创新性。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创新教育载体,巩固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 “四上机制”,即:上荧屏、上广播、上报刊、上网络。要突出继承性。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在坚持廉政文化“六进”的同时,积极构建载体,拓展外延,丰富内容,开展廉政文化进医院、廉政文化进建设工地,促进各阶层、各行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进一步发挥制度的保障性作用
法规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的保障性工作。就市县级而言,主要是制度建设。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依照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要求,切实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努力形成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保证
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要突出抓好四个层次的制度建设:一是要围绕上级制定出台的制度进行细化,制定实施意见或方案;二是要从突出的不廉洁、不规范问题入手,研究、制定廉政风险点自我防范和外部监督制度;三是要对所属各地区、各部门制定的制度进行审核、把关,落实相关部门扎口管理;四是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按照省委组织开展的反腐倡廉制度规范执行的要求,把制度的贯彻执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落实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行政审批制度、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党务、政务公开制度等,以铁的纪律维护制度的权威性。研究制定制度执行情况考核评估办法,明确领导职责,确保各项制度执行到位。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制度,做到敢抓敢管,动真碰硬,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制度落实工作。特别是要深入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等层面下功夫,充分发挥责任制在反腐倡廉特别是惩防体系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三、要进一步发挥监督的关键性作用
加强监督、关口前移,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也是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干部的体现。在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把畅通民意、解决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用最新理论成果引领思想解放,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工作举措,从加强民主监督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多条绿色通道了解民情、倾听民声、解决民生、畅通民愿,推进民主反腐进程,形成了浓厚的惠民、亲民、爱
民的氛围,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面小康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多开门接受监督。在原有的信访举报电话、“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政风行风监督员等受理群众投诉的渠道基础上,组织有关部门建立网上举报信箱和网上回贴员队伍,组织政风行风监督员民主评议,形成立体式群众监督通道。二是沉下身寻求监督。建立并实施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制度、领导干部下访制度、党代表定期约见党员制度、党员联户帮扶制度、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三是请上门建言纳谏。规范全委会、常委会议事程序,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在讨论城市、交通重大规划和建设项目时,邀请有关部门、有关方面的专家参加。实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参加政府常务会制度。我们的不少工作才刚刚破题,还有不少工作才刚刚展开,更长远的工作,更艰巨的工作,还在后面,我们需要不断来进行完善,力求取得有新的突破。要进一步提高接受监督的认识,要坚决纠正“上级监督是对自己不信任、同级监督是跟自己过不去、群众监督是对自己不尊重”的错误认识,增强接受监督的自觉性,逐步养成一种在监督之下工作、生活的习惯;要进一步增强接受监督的勇气,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向党组织如实报告重大事项,按规定述职述廉,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要进一步营造接受监督的氛围,要加强广大党员的党性、党风、党纪和党内监督教育,实行党务公开,惩恶扬善,鼓励监督,对各种侵犯党员权利、压制批评和打击报复行为,坚决组织查处;要进一步培养接受
监督的能力,真正高素质的领导干部从来不会害怕监督,更不会拒绝监督。要强化法治意识,带头学法、知法、用法、守法,做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自觉接受各类监督主体的监督。
四、要进一步发挥改革的动力性作用
《工作规划》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和改进惩治和预防腐败各项工作,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情况,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破解工作难题,使反腐倡廉建设更加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更加富有实际成效。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工作规划》贯彻落实,必须深化改革,深入研究腐败现象发生、发展规律,预防、惩治规律,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逐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条件。《工作规划》在这方面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包括推进干部人事和司法体制改革,推进行政管理和社会体制改革,推进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和相关改革等。深化体制机制制度改革,这是促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根本措施,也是防治腐败的根本措施,一定要积极而又扎实地加以推进。现在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我觉得,各项改革必须明确两个并行不悖的基本目标:一是要有助于促进构建充满活力、提高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另一个是要有助于促进构建有利于防治腐败、减少消极腐败现象发生的体制机制,从而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可
靠的体制保障。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不是好体制,不利于防治腐败的体制也不是好体制。
五、要进一步发挥纠风的抓手性作用
纠风工作侧重于遏制,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抓手。《工作规划》要求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加大纠风工作力度,健全防治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当前,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工作,要加大力度解决物价、环境保护、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强化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的监管;继续治理教育收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知”与“行”的关系,积极探索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的内在规律性。“知”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行”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知”来源于行,又对“行”起指导作用,并在“行”中升华。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自觉将“知”与“行”有机统一起来,使之相辅相成,推动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工作有效开展。二是要正确处理“点”与“面”的关系,提高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的有效性。在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工作中,要坚持科学的思维方式,正确处理点与面的关系,实现点和面的有机结合,努力避免盲目性,提高针对性,实现有效性。在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部门、行业作风建设工作中,要注意抓住重点,积极发现“亮点”,善于发现典型、自觉培养典型、关心爱护典
型、大力宣传表彰典型,真正使“亮点”更亮,典型更好,充分发挥典型的导向示范作用。三是要正确处理“破”与“立”的关系,充分体现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的时代性。“破”是“立”的要求和前提,“立”是“破”的延伸和目的。没有“破”的胆识和创举,“立”如沙滩建塔,难于成功;没有“立”的魄力和建树,“破”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要把领域拓展与方法、制度创新结合起来,从源头治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正确处理破与立的关系,树立新的建设理念。要督促有关部门强化行业监管,建立健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继续强化“评、纠、建”一体化的政风行风评议机制。针对每个政风行风综合评议中群众反馈的问题形成《意见反馈通知书》,下达各纠风重点部门限期落实整改,并将整改措施向社会公布。结合实际,继续组织开展“万人百企评机关科室”活动,加大评议结果的充分有效运用,提高综合评议的社会影响力。加快建设以政府信用为主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着力构建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
六、要进一步发挥惩处的震慑性作用
推进《工作规划》的落实,惩治这一手始终不能放松。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积极发挥县委反腐败协调小组的作用,加强全县反腐败组织协调工作,旗帜鲜明地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和执法部门严肃查处各种腐败案件。抓好办案工作,关键是坚持四条:一是要突出查案重点,在查办大案要
案上下功夫。要继续突出查办违反中纪委八项禁止性规定案件、商业贿赂案件和有影响的大案要案三项重点。二是要依纪依法办案,在提高案件质量上下功夫。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和纪律意识,把依纪依法、文明安全办案的要求贯穿于案件检查工作的全过程。认真研究违纪违法案件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提高查办案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正确运用政策和策略,加强对办案工作的内部管理和监督,加大对办案工作正面宣传力度,注重查办案件的社会效果。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推进审理创新上下功夫。加强案件审理和申诉复查工作,继续坚持和完善全面协审、审理助辩、申诉听证制度,深入推进审理文书改革。四是要发挥治本功能,在提升办案效果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以大要案件调查报告、剖析报告、整改报告、警示教育报告为主要内容的“一案四报告”制度,对大要案、典型案件及有影响的案件,深入剖析案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认真分析案发原因及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上的原因,掌握发生腐败现象的规律,提出应吸取的教训及整改建议,督促发案单位建章立制,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努力实现查处案件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纪 效果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