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软件学院党建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河南大学软件学院党建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1学院领导班子建设
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是学院改革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学院党总支始终按照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目标方向,认真贯彻落实河南大学校党委工作意见精神,努力创建学习型、和谐型、服务型、发展型领导班子,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切实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着力建设一个具有历史使命感和战略责任感、能够引领和驾驭合作型、国际型、实用型软件学院发展的决策集体。
1.1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创建学习型班子
学院党总支坚持把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提高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把握办学方向、增强领导能力的重要途径,着眼于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着眼于解决学院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着眼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的成效,健全学习机制,突出学习重点,创新学习形式,注重学习实效,努力创建学习型班子,不断提升学院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
1.1.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
学院党总支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学习贯彻的主题,通过集中学习与自学研读相结合、专题报告与理论研讨相结合等形式,要求班子成员做到全面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切实提高领导班子的 1
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学院党总支认识到,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创建高水平实用型学院的实践,必须把学习不断引向深入,使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认识不断达到新的高度。为此,学校党委确定了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把政治理论学习同形势政策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结合的学习贯彻思路。2008年以来,领导班子认真学习了党的实践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报告,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五中全会、七中全会精神等中央文件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等。通过深入系统的政治理论学习,使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河南大学党委的战略部署上来,始终保持政治思想上的先进性,一心一意谋划学院发展,聚精会神搞好学院建设。
1.1.2 坚持学用结合,努力提高领导班子引领改革发展的能力
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坚持把指导学院改革发展、提高驾驭学院建设的能力作为领导班子加强学习的根本目的,把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发展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根本标准,把学习与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学院、怎样办”这一战略问题的思考结合起来,加强对学院改革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学院领导班子认识到,要把理论武装的成果用于指导学院发展的实践,必须把学习与解决学院重大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用科
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不断强化超越意识和竞争意识。2008年以来,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国际化等中心工作进行了专题学习和深入研讨。
1.2加强组织组织建设,完善组织机构
建立基层党支部,定期换届。放手让党支部创造性的开展工作,通过党支部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等活动,搞好凝聚力建设活动。搞好党员管理,注重党员的力量配置,让党员到重要岗位锻炼培养。积极引导党员向优秀党员学习,组织党员开展献爱心、帮困助学活动。做好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注重在一线、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建立健全完善各项制度,搞好党务公开工作。
1.3 加强作风建设,创建服务型班子
学院党总支坚持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院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充分认识班子作风建设对于学院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意义,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切身利益服务的宗旨,把师生员工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班子建设的重要标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做到虚心向师生学习、热心为师生服务、诚心受师生监督,努力创建服务型班子,不断增强校级领导班子服务师生员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学院党总支要求领导班子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着力解决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提高了领导班子在师生员工中的威信。
领导班子每年在制定学院年度工作要点时,都明确本年度要下力气解决的问题和举措,坚持每年为师生干一批实事、办一批好事、解
决一批难事。采取多种形式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爱心基金,建立并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加强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治理,做好我院安全稳定工作。
1.4 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创建和谐型班子
学院党总支坚持把加强组织制度建设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基本前提,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民主生活制度,完善党政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科学安排工作分工,团结干事、和谐共事、按章办事,努力创建和谐型班子,不断增强校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1.4.1 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科学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学院党总支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程序来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公开化,探索形成了一套适合学院特点的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有效运行机制。
学院党政领导班子不断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机制,党政联席会等各种会议的议事范围和议事程序,为保证工作高效运转奠定了制度基础。对涉及学院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问题实行集体研究,集体决策。认真落实 “三重一大”制度。
学院领导坚持做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表率,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及时沟通、共同研究。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重大事项,领导班子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少数服从多数,集体讨论决定。集体决定一经做出,领导班子成员都能按照集体领导、分工负
责的原则,在工作职责范围内,认真负责地开展工作,狠抓工作落实,既做到按照分工认真履职,又关心全局工作,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补台。
凡属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以及重大决策和重要改革执行前,领导班子都坚持发扬民主,通过各种形式充分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确保酝酿讨论更充分,决策决定更科学。不断推动民主治校。
1.4.2 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提高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学院党总支坚持把民主生活会制度作为加强校级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环节,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班子团结,切实解决班子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学院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学院领导班子每次召开民主生活会前,都根据学院工作实际和班子建设的需要,明确民主生活会的主题。2009年以来,围绕“提升治院执政能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主题召开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坚持会前征求广大师生员工对学院工作和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原汁原味向班子成员进行反馈。民主生活会上,班子成员都坚持以事业发展为重,以增进班子团结为重,做到畅所欲言,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事求是、查摆问题、找出差距、审视不足、加强整改。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实现了班子成员交流思想、相互共勉、增进团结、明确方向、共同提高的目的,增强了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增进了领导班子的团结和活力,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工作氛围。在2009年学习实践活动中,学校领导班子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前,通过发放意见表、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走访交流等形式,广泛征求了师生的意见和建议。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已经成为我院领导班子内部监督、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
1.5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清正廉洁的风气
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以身作则,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注重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坚持用党纪法规约束权力使用,在办学治院的各项工作中经受住了考验。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廉政责任承诺制度,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落实机制,每个聘期都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坚持实行“一岗双责”,根据每年校党委下发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切实抓好年度任务细化分解和责任落实工作。坚持把“述廉”作为年终班子成员述职的一项基本内容,自觉接受广大干部教师监督。
第二篇:2018学院党建工作自评报告
2018学院党建工作自评报告
根据学校《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党建工作考核办法》文件精神,xx学院党总支对2018党务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回顾,现根据自查自评的情况进行总结。
一、党政班子建设(自评分:19分)
主要做法:
1、思想作风建设(自评分:9分)
认真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根据国家重要时政、学校理论学习计划及xx学院工作实际,制订了xx学院理论学习计划。按要求定期开展理论学习活动,掌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本,共开展了4次理论中心组学习讨论活动,四次教职工学习教育活动,每期活动的主题、参与人员、主题发言等提前通知、认真准备,达到了提高思想素质、提升业务水平的良好效果。
立足建设团结务实的党政班子。一年来,领导班子树立大局意识、团队意识,定期商量沟通工作,责任明确、相互配合。对学校行政,做到认真执行上级各项规定和文件,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落实各项中心重点工作。对二级学院,做到主动担当、勇于作为、团结协作、全力投入。
在工作树立宗旨意识,深入工作实际调查研究。领导班子成员定期通过带课、带班,巡查、听课等方式深入师生中了解教育教学状况,通过座谈会、数据分析、专题研讨、深入班级宿舍等形式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中,列出焦点问题20条,党政班子采取专题讨论会方式,听取并收集教研室、教职工的意见反馈、改进措施。
2、管理能力建设(自评分:5分)
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参加学校“干部能力提升工程”
学习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将学习活动和分管工作结合,积极探索开展工作的有效性,二级学院各项工作有序运行,人才培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领导班子成员全年共撰写心得体会8篇,发表论文10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开展课题研究4项,《以改革发展为动力,创新高职院基层党建工作》获得常州市党的建设学会调研课题优秀成果三等奖,为常州高职院唯一获奖项目。
3、廉政自律建设(自评分:5分)
根据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领导班子认真学习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要求开展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带头查摆问题,进一步增强廉洁从政意识。工作中廉洁自律,学院各项工作做到院务党务公开;配合学校工作,领导班子按时按要求做好述职述廉,如实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各党支部认真开展组织生活会与民主评议党员;对师生有针对性的开展廉洁教育,xx学院教职工无违纪违规的不良行为。
不足和改进:
1、理论学习活动的深度和效果还要进一步加强。教职工主动进行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对职教发展理论和动态还缺乏研究,诊改工作的理念还需转变。
2、领导班子在管理能力上还需进一步提高。随着学校各项建设任务的推进,领导班子成员在忙碌工作中有时疲于应对,一定程度影响工作的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宣传工作(自评分:18分)
主要做法:
1、思想教育(自评分:7分)
围绕学校“服务、责任”的校园核心价值观,开展师德师风和学风建设活动。xx学院党总支统筹规划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坚定党员师生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xx学院党总支和行政密切配合,邀请纪占武博士进行了“立德树人
牢记使命”专题讲座。开展了“专业人才培养解放思想大讨论暨2018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总结大会”,邀请全国劳模吴淑玄、张忠参加专业人才培养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通过活动,学习劳模精神、传承工匠精神。组织全体教职工参观校史馆,重温学院发展历程,践行优良师德师风。学生工作围绕高质量发展大会及建校60周年契机,开展“爱校荣校”主题教育(七项),围绕创新创业开展“智造创新论坛”活动(六项)。专业+德育双答辩促使学生反思,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充分挖掘榜样力量,利用好七一表彰、教师节表彰、感动工程人物评选、校园之星推荐活动中,在宣传、榜样方面营造舆论氛围,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弘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践行核心价值观。xx学院劳模班、巴哈班等卓越人才培养平台,也时刻以劳模示范带动团队师生成长,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进行积极探索实践。
2、文化建设(自评分:5分)
在环境建设方面,尽管教职工办公环境相对其他二级学院比较简陋,但在一楼大厅宣传布置简洁清晰,基本反映xx学院总体概貌;能根据时节特点和工作重点定期更换宣传橱窗,展示xx学院师生的精神风貌和教育成果。2018,xx学院利用“感动工程”人物评选、七一表彰、大学生人物评选等时机,大力弘扬师生中典型人物事迹,配合宣传部、工会完成了焊接团队、巴哈团队、史维琴、夏小平、李书齐等老师的宣传材料制作,在师生中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制度文化方面,在《学生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的基础上,编制完成《xx学院党建工作质量手册》,理出党总支负责工作(党务、学生、工会、关工委、安全)等事项,工作职责清晰、工作程序规范、工作标准明确,促进了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3、宣传工作(自评分:6分)
积极拓展信息媒介的宣传渠道。xx学院网页界面和内容更符合二级管理及xx专业特色,及时对学院重要事项进行报道宣传,上传校院工作的有关信息,维护更新各项工作相关内容。今年xx学院
“官微”推送42期,积极传播正能量。各班级分别建立了班级QQ群、利用网络的功能进行交流、沟通,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建立了党总支、党支部活动微信群,及时传达相关精神、交流学习体会。
今年对巴哈大赛参赛团队的准备、比赛过程进行跟踪报道,对焊接师资团队进行宣传,都收到很好的舆论引导效果。共在校外主要媒体上发表正面报道6篇,在学院官方微信上发布微信3期。
不足及改进:
1、学院思想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制度的约束和引导,也需要文化的积淀,学院文化精神还没有形成鲜明特色,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主动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
2、学院诊改工作已经纳入常态化,2019,xx学院会以诊改为抓手,促进二级学院各层面转变观念。要认真学习把握内涵,配合学校规划,顺利推进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标准建立并形成自我诊断、自我改进、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真正推进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落地。
三、组织建设(自评分:18分)
主要做法
1、党总支工作(自评分:6分)
党总支委员由党政班子成员及学办主任刘莎同志组成,党总支委员分工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年初党总支围绕校院中心工作讨论党建工作目标,落实具体举措,与工作要点同步安排部署;每月根据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同时安排下月工作计划;党总支建立了例会制度,每月初召开党总支(扩大)会议,党总支委员与各支部书记参加,对上月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对本月重点工作进行布置,对焦点重点问题进行研究,对党支部开展各项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今年,以党总支名义开展了中心组集体学习活动5次,召开了党总支(扩大)会议10次(见会议记录,部分会议内容见网页),制定了理论学习计划、申报党日活动计划,完成了党建工作质量手册。
2、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自评分9分)
2018,各党支部委员会工作基本到位,各支委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独立工作的能力。各党支部委员在履行工作职责方面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支部工作由支部书记一人挑的现象得到了改变,各支部工作计划得以更好的落实。
本,各党支部根据党总支的部署,分别制定了本支部工作计划,各支部在党总支的指导下,按计划有序推进。每个月初开展集中的学习交流活动,按要求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学习活动;开展了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对支部工作开展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党组织政治生活、严肃党员政治纪律、彰显党员带头作用,让党员进一步明确身份,增强党性,学做结合,行为示范。
3、党员发展与管理(自评分:3.5分)
xx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共46人,党总支每年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党委组织部下达制定党员发展计划。在党员发展过程严格执行三公示三投票一答辩的规程,党员发展工作有序,今年共发展学生预备党员8人,新发展的学生预备党员在师生中口碑好、认可度高,在学生中起到表率作用。今年共有学生预备党员转正3人,通过预答辩,进一步坚定理想信仰,端正入党动机。从党总支到党支部层面,都按计划实施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按时交纳党费。
今年的党日活动“我行,请为我点赞”贯穿全年,真正把党日活动作为一个载体,使各支部党员全部参与到每个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过程中。使“班级制”学生党建工作模式由集中培养,向覆盖教育全过程进行扩展和延伸,也使新媒体运用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又一有效方式。
不足和改进:
1、各党支部工作情况存在差异。开展工作时党支部还未能完全克服对党总支依赖想法。下,还需进一步加强党支部支委会的作用,明确各支委的工作职责,以便更好的带动支部党员服务于专业建设中。
2、学生党建发展工作面临新的问题。新形势下,xx学院红星成长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培养模式和党建发展过程的规范化要求存在理解上的偏差,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并及时和上级党组织沟通,规范有序开展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3、学生党员组织关系转出遇到一些问题,因为生源地和学生就业单位不一致,导致组织关系转出困难,而外地学生回校参加组织生活也有一定困难,这部分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不能按要求保证。
四、制度建设(自评分:19分)
主要做法:
1、执行基本制度(自评分:10分)
根据党政共同负责制文件精神,严格履行党政共同负责制这一运行机制,严格议事规程,明确了领导班子各成员工作职责及分管部门和部门人员的工作职责。对二级学院大事要事,党政联席会定期商议、形成共识,认真执行。于此同时,党组织密切配合,做好组织保障和思想保障。
xx学院严格执行学校党务院务公开制度,在公开时间、公开内容、公开形式等方面已形成规范。根据《xx学院二级教代会实施办法》,2018年1月中旬,召开了xx学院第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学院工作报告和财务工作报告。年初,各党支部按要求开展了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党总支召开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政班子成员也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各支部的民主生活会。
2、健全运行机制(自评分:9.5分)
稳步推进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建设,各项工作有计划、有落实、讲实效。各党支部按工作计划和要求组织学习、开展活动。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联系四个党支部,参与各党支部的组织活动。在党总支的指导下,工会围绕和谐校园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工作,在丰富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氛围、引导核心价值观、发挥民主监督权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分团委组织广大青年团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教育活动,分别从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文化育人四个方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动xx学院文化建设的成效。xx学院学术委员会在发挥专家教授的学术决策、重要问题咨询方面也在发挥作用。2018,xx学院关工委根据学校关工委的要求,保持“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好做法,在组织机构、办公条件、活动内容、制度建设等方面按要求开展创建工作。
不足及改进:
1、针对制度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还需不断分析研究,使各项工作更能体现规范性和科学性。
2、学术委员会作用的有效发挥还需实践探索。
五、工作业绩(学校赋分)
1、对学校党委布置的各项工作能够认真研究,坚决贯彻执行,不拖延、不扯皮、不敷衍。
2、仅仅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开展党建和思政,积极配合学院行政推进十三五规划实施,使党建工作成为二级学院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
3、指尖“微平台”,党建“新动力”获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成果奖。
4、xx学院焊接及无损党支部获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
5、“学劳模、展技能、提党性、做贡献”获得最佳党日活动二等奖。
六、特色项目
2018,xx学院在党建工作和思政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经过自我分析评价后,申报的品牌特色项目:标准化建设助力党建工作内涵提升
1、思想共识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政治前提;加强党建成效,专业党支部建设是基础;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是党建工作落实落细的保障;筑牢堡垒从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做起。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党建工作虽然有一些不能量化的指标,但常规党建工作是可以在时间、次数、内容、目标等方面进行规范,这也是落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体现,是不断改进和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效方式。
理清做什么?基层党建工作履职时,有些日常工作满足与上传下达,工作被动,不能主动、有针对性和实际工作有效融合,对程序性较强的党建工作内容把握不准,如何有效推进心中没数,工作效果会打折扣。
知道怎么做?党建工作头绪不少,任务多而杂,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少、兼职多,在具体工作中有规范参考,可以在推进工作过程中事半功倍。
明确达到什么要求。流于形式、务实不够是党建工作中会出现的问题,这样就会出现临时“写作业”的情况,对党建工作目标标准的设立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2、具体做法
按照《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院(系)党组织工作标准》要求,主要职责十二项,分别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政共同负责制,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领导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推动基层党支部工作,做好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做好干部教育管理工作,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群团工作,做好统战工作。我们编制手册内容就是这十二项工作的具体体现。
前期工作。成立工作机构,明确负责人和具体分工,定期召开会议研讨,讲此事纳入2018年xx学院工作要点并呈报质量办进行考核项目。召开相关人员会议,明确职责和工作要求。做好前期调研,学习他人经验,和自身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情况。定期交流,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编制工作手册。编制手册应坚持需求导向,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坚持可操作性,对上级政策文件、规定进行细化,依法依规。根据《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院(系)党组织工作标准》要求,将党总支责任内容和要求,结合二级学院具体工作情况,梳理出党总支负责工作(党务、学生、工会、关工委、安全)事项共
类,按工作认识、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流程等逐项进行编制和整理,特别是在工作标准方面,反复斟酌,尽可能在完成时间、开展频次、参与比率等方面进行量化,常规工作清晰了然,重点工作目标明确。
3、实施过程
手册制定重在实施,要将其落实到工作中。通过编制人起草,写出自己所做的,做自己所写的,这样相关人员对手册有一定的熟悉。开展培训,对自己分管工作的内容、目标、流程有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按照整、分、合原则进行目标任务分解。将学院年初制定的总目标结合二级学院工作重点,整合梳理成二级学院工作总体目标,并将其分解成不同的层次、不同岗位的分目标。形成任务明晰、责任明确、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无缝衔接的工作格局,做到事事有人办理,件件有人落实的局面,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学院总目标的实现。
制定工作计划跟踪表,对各类工作进行分解,对各项工作进行跟踪、监控,及时了解是否如期完成。各项工作实施过程中,对照工作手册标准和流程实施。每周学生工作会议,每月党总支工作会议,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PDCA循环)
4、成效及不足
明确常规党务工作的制度、要求、活动、内容,加强规范化管理,为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工作思路明晰,各项工作开展有序、有规,党支部两学一做常态化运行正常。
工作标准在量化数据还存在理解上的问题,有些只能在工作的时间、频次上进行要求,不一定真正反映工作的质量,工作标准还需认真斟酌考量。
没有涵盖所有的党务工作,比如党支部一些具体工作没有体现,还需党支部参与其中,对党建标准化工作内容进行完善和补充。
第三篇:2012软件学院就业工作自评报告
软件学院2012年就业工作自评报告
一、就业保障方面
学院有专门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每年根据人员变动情况适当加以调整(科大软件【2012】16号)。本曾子维院长任组长,宋广强副书记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学院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系主任,下设毕业生工作办公室,全体专职辅导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专项研究就业工作,设定奖励机制,评选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组织机构健全;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毕业生工作会议、毕业生就业工作调研会议、就业工作落实会议,召开就业相关会议10次以上;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走出校园拓展就业市场推荐毕业生,建立就业基地,就业工作措施有力;学院就业工作计划、就业工作总结齐全;学院每年从业务费中拨专款用于毕业生就业工作,工作计划能够得到全面落实。
二、就业指导方面
学院副书记宋广强定期组织辅导员学习《就业政策问答》,研究就业有关政策,相关人员认真参加每一次学生处组织的辅导员培训,对毕业生就业相关政策及时学习、研究、传达;2012年针对本院学生的就业指导讲座、报告6次以上;相关辅导员亲自组织学生上就业指导课,出勤率高;学院积极组织、动员学生进行项目就业,2012届毕业生中,刘兆勇等13名同学顺利考取大学生村官;史梦华、刘猛同学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获校一等奖,并且转化成为孵化项目,‚博雅书坊‛和‚校园花店‛目前运营得有声有色,成为成功创业典型;韩建华等同学在第十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三等奖2项;在世界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ACM大赛)中,我院包立军等同学2012获东北三省加内蒙古四省赛一等奖1项、辽宁省赛区二等奖和三等奖多项;鲍军国同学2012获得‚第八届‘博创·恩智浦’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东北赛区三等奖。
三、管理服务方面
上报学生处各项材料,包括资格审查数据上报、毕业生就业协议书鉴证、就业率上报、推荐材料填报、毕业生派遣等等,及时准确,无差错;日常工作落实到位、操作规范,有专人负责专项毕业生相关事务,人员组织好,业务能力强。
四、就业市场建设方面
曾子维院长担任我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在就业市场建设方面不遗余力。2011年是软件学院的‚就业市场建设年‛,延续到2012年至今,学院领导指派专人走访了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大连、沈阳等地,努力开创校企合作新领域;合作了IBM、东软集团、中软国际、华信集团、大建集团、海辉集团、北京达内、北京中关村、北京东华合创有限公司等大型软件企业和培训集团,兴办实习就业基地;积极联系离校毕业生,关注他们的就业质量,有跟踪调查问卷及调研报告;就业基地逐年增加,从 2011的18家发展到2012的20家,合作协议齐全;基地实习、就业学生逐年增加,从2011
年的102人增加到2012年的116人;积极联络用人单位参加学校及学院组织的招聘会,邀请到13家单位参加我校2012大型双选会,相关单位与我院毕业生达成签约;组织以本院为主的专场招聘会22次以上。
五、就业信息网建设方面
我院建有毕业生就业指导网站(辽宁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学团在线):http://202.199.240.66/rjxy/tw/Employment/Index.asp,栏目齐全,内容丰富,有专人维护和更新;另有班级QQ群要求毕业班学生每天登录,每次收到就业信息,第一时间上传到QQ群里;辅导员或者各班的就业信息员负责及时发布就业信息。
六、就业率方面
学院2012届毕业生实际签约率指标为75%,我院实际签约率为83.20%,达到标准;学院2012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指标为95%,实际完成就业95.21%,达到标准;学院2012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指标为93%,我院实际完成93.26%,达到标准。本科生实际签约率与考研率之和超过92%。
七、就业质量方面
2012我院本科升学及公务员17人,占12.06%,远远高于往年;就业质量好于往年,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都有一定数量的我院毕业生,相关单位如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软国际资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人大金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完美世界
(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中讯申软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呼和浩特铁路公安局、东北电业管理局、辽宁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中智沈阳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沈阳电力机械总厂、沈阳市邮政局、招商银行、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气象局、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分公司、万荣县纪委监委、西丰县成平满族乡人民政府、辽宁省气象局、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一工程公司、锦州市邮政局、中国铁路物资沈阳有限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中冶京城(营口)装备技术有限公司,等等。
八、工作创新方面
学院极其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调研,有适合学院特点的新思路、新举措,成绩突出,特色鲜明,对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较大贡献。
①‚3+1‛培养模式,打破了常规就业难的瓶颈束缚,摆脱了传统的‚坐、等、靠‛和‚扎堆儿‛的就业方式,赢得了宝贵的就业时间和就业空间,大力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②果断‚走出去、请进来‛,探索校企合作,既借鉴全国同类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先进办学经验,又看重企业经营理念,谋求合作途径,2011年开始我院红红火火地开展‚就业市场建设年‛活动,不断寻求发展契机;
③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理论型‛向‚理论与实践结合型‛并且更侧重于实践的方向转移。充分借鉴企业用人经验,学院鼓励教师增强
案例教学,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和企业家来校讲课,突出工程教育,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和能力,为专业就业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
④深入用人单位,全面建立实习基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软件学院的实习基地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无锡IBM、北京中关村、北京东华软件、大连安博、鞍山海汇,等等。截至目前,我院已建立实习基地20家,共接纳我院三届230余名毕业生实习,并且只要学生愿意,一些基地无条件推荐学生就近就业(如无锡IBM实训基地、沈阳华信实训基地)。学生们一致认为,在实习基地可以学到在学校没有条件触及到的有用东西,增加了许多实战经验。实习基地建设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⑤以ACM大赛为龙头,培养专业特色科技创新品牌,打造高质量就业平台。目前我院在校学生已经参加省级以上ACM大赛十数场,我校ACM团队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所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如前所述),对辽宁科技大学进行了给力的宣传。我院历届ACM大赛的领军人物就业层次都很高,例如许经伟同学就业于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年薪13万;李新亮同学就业于北京诗网科技有限公司月薪1.5万;金光华同学就业于北京乐动卓越科技有限公司,年薪10万;王晓同学工作于北京智者天下,月薪1.2万。我院2012级新生共236人,报名参加ACM训练的有120人之多,足见其影响之大。专业的深化学习与灵活运用自然有利于高质量就业;
⑥发动全院教师广开就业之门,不惜成本促进就业。学院不失时机地利用各种工作和业务往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努力推荐毕业生就业;学院鼓励教师创建学生实习基地,对创建毕业生实习及就业基地的教师给予相应的工作量津贴;学院每年评选一批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给予一定物质奖励;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所带学生就业率较高的,在工作量分配时优先考虑;
⑦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就业指导,为就业困难学生排忧解难。勤于付出、敢于付出,既是软件学院辅导员的常项工作又是特色工作。声势浩大的就业动员、大大小小的交流座谈、一对一当面谈心、QQ聊天、电话沟通,无不周全。我们的服务理念是‚学生利益无小事‛,我们的就业工作全年无休。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相关政策、本行业不同地区就业形势、面试技巧等方面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说明介绍,帮助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理念,努力帮助就业困难学生解放思想,切忌眼高手低,适时把握就业机会。
毕业生对辅导员就业工作评价较高。应届毕业生在校外实习期间,辅导员要经常问寒问暖,关心就业,首先与实习单位联系推荐就业,其次有了合适的用人单位信息则及时通知到相应学生本人,供其选择。
学院就业工作同行评价较高,一些就业经验为兄弟院系所借鉴。软件学院2012年就业工作自评得分:100
软件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2012年12月15日
第四篇:党建评估自评报告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建工作评估
自评报告
第一部分 党建迎评工作概况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78年,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职学院。学院前身为湖南煤炭干部中等专业学校;1990年与原涟邵、资兴矿务局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湖南煤炭职工大学;1994年更名为湖南工业职工大学;2003年6月申办高职学院;2004年4月,省教育厅报省政府同意筹建高职学院;2005年3月,省政府湘政函[2005]37号文批准正式建立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省煤炭工业局。学院是湖南省煤炭行业唯一一所高职院校、湖南省煤炭人才培训中心和国家“653工程”湖南煤炭人才培训基地。
自创办高职学院以来,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煤炭工业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党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臶,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了学院的健康、快速发展。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占地面积达202.3亩;校舍建筑面积85000m;固定资产总值1.9亿元;教职员工
2248人,全日制在校学生4000余人。全院共设有3个党总支6个直属支部,共有中共党员609名,其中,在职教职工党员166名,占在职教职工总数的66.9%;35岁以下专任青年教师中党员93名,占青年教师总数的71.5%,学生党员366名,占学生总数的9.6%;离退休党员77名。
根据《湖南省普通高校党建工作评估活动方案(修订)》精神,院党委从2010年起启动党建迎评工作,在认真组织学习,充分领会通知精神的基础上,坚持“重在基层,重在落实,重在实效”的原则,围绕“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思路,全面总结成绩,主动查找差距,积极优化整改,进一步扎实推进了党建工作。
(一)广泛宣传发动,深化师生评建意识
我院从2010年启动党建迎评工作后,院党委五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党建迎评的各项工作措施。为了切实提高广大师生对评建工作的认识,学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发动,召开党建工作迎评动员大会两次、工作督查讲评会五次,各教学系部也分别召开了党建工作迎评动员大会,号召全院师生站在学院发展的高度,切实做好迎评促建工作。院党委明确指出,党建工作评估的核心是为了促进学院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明确学院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从时代要求、国家需要和自身实际出发,明确办学思路和培养目标,创新办学模式和教育理念,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准确把握办学定 位,积极推进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实现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建工作评估是对学院党建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是进一步促进学院又好又快发展和再上新台阶的难得机遇,也是进一步促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争创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强大动力,要求全院师生员工按照评建工作的“20”字方针和“12”字原则,统筹安排,层层落实。
学院评建办及各部门相互配合,组织编印了《评建简报》、《迎评工作手册》,并广泛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橱窗、校园网站、校报等多种校园媒体开展党建工作迎评的宣传和报道。通过广泛宣传,广大师生对党建工作评估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牢固树立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建思想,充分调动了广大师生迎评促建工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为准确把握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学院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组织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邀请上级党组织领导及党建评估专家来学院作学术讲座和报告,组织系(部)党总支书记及各党支部书记培训。学院党委成员及评建办工作人员还经常深入系(部)及各职能处室,对党建迎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促检查,具体讲解迎评的工作方法和工作重点,研讨学院党建工作及规范化建设,确保了党建评估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二)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评建任务 为了保证评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学院先后印发了《关于成立党建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等文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秦裕武同志任组长,前任院长、党委副书记李兴业同志和现任院长罗先进同志(原任纪委书记、副院长)为副组长的党建工作迎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评建工作的组织与协调、任务分解与安排、评建工作的咨询与指导、督促与检查;各党总支也成立了相应的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总支书记任组长,负责党群工作的副书记具体负责,配备了专职的迎评工作联络员,形成了院、系两级评建工作协同作战的机制。领导小组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观念,并将各项评建工作任务分解到各总支(直属支部),落实到个人,提出了工作责任和工作要求,规定了具体完成时间和工作标准,确保评建工作任务真正逐项落到实处;明确要求各党总支(直属支部)及全体教职员工紧密结合实际,对照评估标准和要求,认真回顾和总结,实事求是地开展自评和整改;每月召开一次讲评会和专题会,及时总结、及时推动,以确保评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部分 学院党建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学院各项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一)把握大局,办学方向明确
1、全面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学院党委总揽全局,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武装全院干部师生。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并把党和国家的有关精神内化到《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和《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中,用以指导学院各项工作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院党委注重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型单位建设,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员教育培训、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政教育,切实做到了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作为学院党委决策上的指针、全体师生员工思想上的指导和行动上的指引。
2、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院党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坚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出并践行了“明理知行、精工致远”的校训,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放在首位,把训练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作为重点,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二)准确定位,办学思路清晰
学院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坚持“立德树人、质量立校、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先导”的办学理念,坚持“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推动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的工作方针,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专业设臵,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明确办学思路。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坚持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进步;坚持改革创新,促进质量和内涵的全面提升。
2、明确服务对象。立足湖南能源产业发展需求,面向湖南“调结构、转方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3、明确培养目标:为我省能源行业生产、建设服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4.明确特色建设方向:对接湖南能源产业,加大煤炭类专业和太阳能专业建设力度,使其成为全省示范特色专业,争创省级示范性(骨干)高职学院。
(三)真抓实干,事业快速发展
近三年来,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校园环境大为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1、校园建设逐步完善
2008年开始启动校园扩建工程以来,学院先后投资约1.2亿元加强校园建设,使校园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院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校园占地面积由80多亩增加到202亩;建筑面积由4万多平方米增加到约9万平方米,新建了一座教学楼、一座食堂兼室内运动场的综合楼、一栋实训楼、一个图书馆和三栋学生公寓;新添臵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近两千万元;开办专业由原来的9个增加到现今的21个;在校学生由原来的10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4000余人。近几年来,共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36个;我院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通过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学院已建成省煤炭人才培训中心、国家“653工程”湖南省煤炭人才培训基地,现正加紧建设由财政部支持的煤炭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
2、办学效益与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一是经济效益明显增强,办学年总收入由组建初的670余万元增加到现在的4200余万元。当前,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312万元,固定资产总值达1.9亿元;二是社会效益,近五年来,培养、培训各专业、各类型学生万余名,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院还采取岗位培训、送教上矿等途径,为省内各煤矿培训安全等方面专业技术人员6000多人次,为我省煤炭企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为我省煤炭事业健康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积极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改革”和“专业教学目标管理”等方面的教学改革,致力于探究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生每年参加全省职业技能竞赛连续取得优异成绩,2010年参加全省职业院校专业技能抽考,数控专业和会计专业分别获得全省第四名、第六名的的可喜成绩。2011年获湖南省职业技能大赛参赛队团体三等奖。学院矿山资源类等专业毕业生具备明显的就业优势,其他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近三年,毕业生当年就业率都稳定在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认可度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调查中,“良好”以上的占到90%以上。在2010年省教育厅就业工作专项督查中,我院就业工作被评为良好等次。
3、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通过“外引内培”,学院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现有在职教职员工248人,专任教师117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35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71人,专任教 师中有“双师型”教师60人,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辅导员配备合理,现有专职辅导员21名,师生比接近1:200。
4、科研工作取得较大进步
我院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项目开发和社会服务工作。注重产学研结合,组织教师开展技术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活动,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近几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67篇,立项的厅级以上科研课题共37项,获得省级以上教育教学优秀论文及科研成果奖76项,其中,获得省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获市厅级奖20余项。
5、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能力不断增强
学院积极争取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落实了正常的资金拨款渠道,近三年来共争取到预算内拨款2400万元。学院积极筹措资金,开源节流,与银行建立了良好的银校合作关系,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四)深化改革,构建创新机制
在办学过程中,学院党委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积极推进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1.实施院系两级管理模式改革
2009年以来,积极推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制定了《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 案》、《系部人员配臵和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系部教学管理实施办法》、《系部津补贴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在院系二级建制的基础上,明确系部的责、权、利,将部分人事权、财权、物权下放,将原有以职能部门为主体的教学工作管理模式变为以系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使系部在学院总体目标、原则的指导下,拥有足够的自主权。现在,学院的三系一部已真正成为充满活力、相对独立的二级单位。
2.实施岗位绩效考核
学院从2009年开始实行考核制度。当年的上半年印发了《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绩效考核办法》,并试运行,下半年,修订了学校岗位考核工作办法,制订了各具体工作岗位考核细则,印发了《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岗位考核实施细则》,10月份,绩效考核工作全面实行。各部门以考核为抓手,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上水平、上台阶,教职工纪律观念、制度观念明显加强,工作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2011年,学院根据具体情况,对各项绩效考核制度进行了修订,并相继印发了《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绩效考核办法》(修订)、《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岗位考核实施细则》(修订)。今年还开始实行部门目标管理改革,绩效考核制度深入推进。
3、推行劳动分配制度改革
在执行“绩效考核办法”的同时,学院还出台了《岗位津贴发放办法》、《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各 系部相应制订了具体的津贴发放操作细则,在全院实行优绩优酬工资制,坚持兼顾教学、管理、后勤等各方面人员的利益,适度向教学一线教职工倾斜,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分配原则。
4.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积极推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使富有管理经验、工作能力和奉献精神的教师走上管理干部岗位。2009年,通过新一轮全员竞聘,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充实进了中层干部队伍,使干部队伍力量得到了加强,结构更趋合理。现在职的34名中层干部都是通过竞聘选拔。坚持每年对中层干部进行考核评议,建立健全了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制度,确保干部队伍的健康、持续发展。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全员聘用制。进行定员定岗,明确岗位职责、上岗条件,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通过改革,优化了人员配臵,理顺了管理流程,严格了工作纪律,强化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调动了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确保稳定,构建和谐校园
学院的安全稳定工作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多年来未发生重大的刑事案件,未发生有重大影响的政治事件,未发生重大的火灾事故,学院的教学、生活和工作秩序正常。
1.党委重视,组织健全。党委始终坚持“安全为第一责任,稳定为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把维护校园稳定、保护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纳入学院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综治(维稳)工作领导小组,由院党委书记秦裕武任组长,前任院长李兴业和主管保卫工作的副院长朱奇卫任副组长,其他副院长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综治维稳办公室,党政办主任兼该办公室主任,保卫处长、学生处长、三系书记为副主任。综治(维稳)工作领导力量得到了显著加强,工作力度明显加大。
2.建章立制,明确责任,完善工作机制。
为了做好学院综治和维稳工作,陆续健全了各项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维稳处臵机制。先后制订了《安全工作管理规定》、《门卫工作管理规定》、《校园网络管理规定》、《户籍管理办法》、《暂住人口管理办法》、《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校园综合治理和维护校园稳定工作信息报送制度》、《学生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校园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校园突出性群体事件应急预案》等,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我院还借鉴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的办法,实行综治和维稳工作的“一岗双责”,要求各级领导对所管辖范围内的综治和维稳工作负责。自上而下都签订了责任状,在全院构建起综治维稳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 面,确保了我院综治和维稳工作目标责任到位、领导力量到位、日常防控到位。在日常工作中,学院坚持书记、院长带头抓,分管副院长重点抓,保卫处等相关工作人员专门抓,各职能部门领导分片包干抓的综治工作机制,形成了全院综治(维稳)工作群防群治的防控网络。学院切实加强对综治维稳工作的领导,做到了指挥领导有力、目标责任到位、防控形成网络、问题发现及时、矛盾化解有效、工作富有成效,确保了校园的平安稳定。
3.加强宣传力度,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学院树立了“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确保平安”的工作理念,切实加强普法教育,增强师生员工的法律意识,组织师生员工学法用法,增强干部依法行政,员工和学生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以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为载体,通过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校园网、宣传窗、校园广播、演讲比赛、专家讲座、党团活动等宣传工具和宣传途径,切实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和综治维稳知识宣传,提高平安创建的质量和水平。
学院时刻警惕邪教组织对学院的渗透活动,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反邪教”教育活动,引导和教育师生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保了学院无任何邪教事件发生。
在全院师生共同参与下,我院内部治安秩序良好,人心 安定,基本上实现了“五无”,即无政治案件和重特大刑事案、无重大疑难治安案件、无火灾、无重大责任事故、无群体性事件。“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目标得到初步落实。2010年,被评为省煤炭系统综合治理优秀单位。
二、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确保了对学院事业发展的坚强领导。
(一)加强领导班子组织建设,优化领导班子结构
1、充分发挥党代会作用,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组织建设。
2005年学院升格组建高职学院,上级党组织任命了学院党委班子成员:秦裕武任党委书记,李兴业任党委副书记,罗先进任纪委书记,朱奇卫、洪丕庆为党委委员。几年来,党委班子精简、作风优良、工作高效,带领全院教职工在高职教育的园地辛勤耕耘,使学院逐渐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今年11月25-26日,学院召开了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共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和新一届中共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新选举产生的党委班子成员为:书记秦裕武、副书记罗先进、委员朱奇卫、洪丕庆、黄霞春,在新的班子带领下,学院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
2、领导班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廉洁勤政。学院领导班子现由5人组成,其中党委书记1人,党委副书记、院长1人,副院长3人(其中一位兼纪委书记,一 位兼工会主席)。班子成员勤政廉洁,理论水平高、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具有副高职称4人。近年来,班子成员主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其他省级项目2项。党委积极配合省煤炭工业局做好班子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按期参加省局党组的政治学习及会议,每年接受省局党组的考核考评,在省局组织的班子考核中,群众评议满意度历年均在90%以上。
3.建立后备干部队伍,实行滚动管理。
学院党委十分重视后备干部的选拔与培养教育工作,专门制订了《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暂行规定》,2010年学院党委向上级推荐了10名副院级后备干部培养对象,还确定了16名中层正职后备干部培养对象,制订了《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中层正职后备干部培养办法》。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对后备干部严格考核,实行滚动式管理,每年根据思想政治素质、廉洁自律、组织协调能力、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等方面的情况,对不称职的予以调整,及时补充优秀人才。同时坚持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采用实践磨砺、挂职锻炼、外出考察、参加上级培训和学院举办干部培训班等,加强对后备干部的教育与培养。
(二)切实加强理论学习,提升领导班子理论素养 1.以党的指导思想作为班子思想理论建设的根本。学院党委始终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始终坚持用“三个有利于”的观点判断学院工作的是非得失,始终坚持以群众是不是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以坚持党章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作为党员教育的基本准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思想理论建设的有力武器。及时认真学习党的文件精神,党委成员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撰写了学习心得,坚持把学习科学理论与指导学院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党委在思想上保持正确方向。
2.建立了中心组学习制度,将学习计划列入了党委工作计划。
学院制定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中心学习小组,对学习的时间、形式、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每年都制定了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并列入党委工作计划。针对所学内容,中心组成员都事先搞好自学,做好课题调研,带着问题学,着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做到了中心组学习有计划、有考勤、有记录、有检查;并注意运用系统学习和重点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和调研相结合的办法,确保学习效果。学院党委中心组成员学习时间每年不少于15天,参学率不低于85%。
3、选派班子成员参加理论培训 学院党委分批选派领导班子成员脱产参加湖南省委党校、省委教育工委党校的培训学习,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中除1人外,其余均参加了上级单位党校、干部培训班的培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理论水平,为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坚持党委集体领导,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 1.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学院始终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按照《湖南省高等学校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试行)》办事,实行党委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领导体制。院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形成了既各司其责又相互支持工作,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多年来,院党委集体研究工作和问题时,严格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十六字方针,始终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部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对涉及学院全局的重大决策、涉及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点事项,院党委在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研究,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后再行实施。
2、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学院制定了《中共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工作制度》、《中共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若干规定》、《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及大额度资金使用的 实施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确保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党委会议、行政会议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正确处理好了党委和行政的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3.加强民主监督管理。
院党委、行政坚持依法治校,不断完善党内政治生活和行政管理的各项制度。对干部任免、人事安排以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重大问题,都做出了相应的民主监督管理规定。一是坚持由分管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思路和方案,党委集体研究决定;二是坚持重大决策、重要举措等的前期公示制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三是坚持重大事项向群众通报,对涉及学院改革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提交职代会讨论、审议,充分发挥职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四是设臵“书记〃院长信箱”,疏通了联系群众的渠道;五是纪检监察对群众反映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对各项重大开支进行认真审计,财务部门严格按财务制度审核经费使用。
(四)加强领导班子制度建设,不断规范各项工作 1.领导班子的各项制度建设健全
“按规矩办事,用制度管人”是学院一贯的工作作风。院党委十分重视领导班子的制度建设,坚持健全集体领导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制度和有关工作制度、廉洁自律和联系 群众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等并认真贯彻执行。
2.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
学院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党委民主生活会,做到会前深入各二级单位广泛征求意见,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党委委员;会中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畅所欲言、坦诚相见;会后党委班子成员如实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并对自身工作进行整改,做到了会前有计划、会中有记录、会后有整改。同时,领导班子成员坚持参加双重民主生活会:院领导既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认真听取党员对自己的意见和评议;又参加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听取班子成员和教职工的意见和评议。
(3)坚持民主评议制度
学院党委结合年终考核,坚持每年对班子成员和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院领导面对干部群众述职、述廉,由干部群众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民主评议,其结果作为干部考核和任免的主要依据之一。2009年、2010年,省煤炭工业局考核组在三教学楼一多媒体教室召开了2009和2010学院省管干部和副院级干部述职考核大会,对省管干部及副院级干部在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了考核,班子成员分别进行了口头述职和书面述职,述职结束后,省局考核组抽调部分中层干部、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普通职工代表和离退休老领导等根据被考核人的述职报告,结合平时了解 掌握的情况,以无记名方式填写了《民主测评表》。连续几年来,我院党委班子成员的考核结果均在称职以上。
(五)加强班子作风建设,树立领导干部良好形象 1.高度重视领导班子作风建设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八个坚持、八个反对”,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书记与院长报告会、民主生活会以及分散自学与集体讨论等,开展经常性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使领导班子成员树立起了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了领导联系基层制度、领导接待日制度,注重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委班子成员通过学习提高和身体力行,进一步坚定了政治立场,增强了党性修养,提高了政策领导能力,把党委建设成为了一个政治坚定、作风过硬、政绩突出、群众拥护的领导班子。
2.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学院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和《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廉洁自律行为规范》等制度,落实责任,防腐拒变;党委每年均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实行院领导对所分管或联系部门(系、部)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制,做到了作风建设责任有主体,层层抓落 实的良好格局;并采取多种形式对责任制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和检查,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上出实招,求实效,多年来,学院风清气正,未发现有严重的违纪现象。
3.抓好党风党纪教育
近年来,学院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内法规和中央、省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如2010年11月,党委书记秦裕武同志为全体党员及领导干部上了《增强党员意识,加强党性锻炼,为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的党课;2010年12月,院长李兴业同志为全体教职工作了《克服无关意识,约束爱好行为,把住清廉关口》廉政教育报告;今年11月4日,党委书记秦裕武同志为全院党员干部讲授了题为《党性修养与廉洁自律》的廉政党课。2009年,学院获得省委教育工委颁发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奖”。
4.切实做好纪检信访工作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纪检信访工作,要求纪检监察部门做到信访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严格执纪执法,做到有案必查,执法必严。同时,成立了信访工作室,与学院党政办公室合署办公。近几年,学院没有接到群众举报来信。
5.认真落实基建和大宗物资采购招标投标制度 学院制定了《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基本建设管理办 法》、《学院建设工程、维修工程和大宗物资采购招标投标暂行规定》等,并认真贯彻落实。凡学院的基建和大宗物资采购都实行招投标制度,并对基建和大宗物资采购进行监察。
(六)健全干部选拔监督机制,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不断改进和规范干部选拔、教育、培养、考核、监督、使用及管理制度,造就了一支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
1.健全选拔配备机制,优化队伍结构
学院党委始终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和程序选拔任用干部,制定了《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实施细则》,依据学院的发展规划,通过竞争上岗、竞聘演讲、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党委讨论、任前公示等程序选拔中层干部,不仅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而且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的透明度,逐步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公开、公正,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选拔配备机制。2009年7月,学院组织了新一轮中层干部竞聘上岗,进一步优化了学院中层领导队伍。
2.构筑监督考核机制,规范干部行为
学院在干部的选拔、教育、考核、监督、使用及管理等方面职责明确、制度健全。出台了《中层干部学习制度》、《干部廉政谈话制度》、《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领导干部重大事 项报告制度》等多项文件,严格执行干部定期考核制度。学院定期举行中层干部述职报告会,年底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对中层干部开展考核。通过强化干部管理工作,既增强了中层干部的责任意识,又提升了中层干部的形象。3.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提高队伍素质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干部队伍的培训,在制定学院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干部队伍建设目标,党委的各计划中有干部培养、培训的具体工作安排,采取调训、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对中层干部进行培训。学院每年举办中层干部培训班,有计划地选派领导干部外出考察、学习锻炼,参加省委教育工委党校脱产学习,以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科学管理水平和决策判断能力。同时,支持和鼓励中层干部参加学历教育,提高文化程度和知识水平。如:资源系主任兼总支书记参加过三年脱产博士生学习;近两年来,先后有就业处处长、学生处处长经贸系主任、教务处副处长、信息系副书记等参加了省委教育工委党校的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学院干部队伍的思想素质和理论修养得到较大的提高。今年12月,学院组织对中层正职后备干部进行了2011培训,并进行了考核,院内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三、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构筑了坚强的基层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
(一)党委重视,机制健全
1、建立完善基层党组织。院党委高度重视系党总支、党支部建设,结合我院实际,专题研究部署,于2006年11月建立了系党总支及直属党支部,成立了3个党总支,6个直属党支部。加强对系党总支及直属支部的领导和指导,领导深入基层掌握党总支工作情况,了解党员思想状况,及时将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带到院党委,进行研究解决,并及时将党的各项工作任务传达和落实到各党总支和各党支部,保证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充分调动了系党总支和直属党支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实施基层党组织目标管理责任制。
院党委建立了一年一次对基层党组织进行目标管理考核、评选与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制度,2011年“七一”建党90周年之际,院党委组织各党总支及直属支部认真进行了目标管理考核和民主评议党员,通过考核和评议,评出了2个先进基层党组织、26名优秀共产党员。在考核中,全院党员合格率达到了100%。
3、建立了党委成员联系总支、支部制度。建立了院党委委员联系总支、支部工作制度,党委书记秦裕武联系机关党支部,党委副书记、前任院长李兴业联系资源工程系党总支,现任院长罗先进联系教务党支部、工厂党支部,党委委员、副院长朱奇卫联系经贸社科系党总支、思政党支部,党委委员、副院长洪丕庆联系信息工程系党总支、老干党支部、离退党支部。
(二)组织健全,工作规范
1、合理设臵基层党组织。
学院原只有5个党支部,升格后,院党委根据我院专业特点,分别成立了资源工程系党总支、信息工程系党总支、经贸社科系党总支,和以公共课教学部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支部,教务处、科研处、继教处、图书馆成立教务支部,机关处室成立机关支部,实习工厂成立工厂支部,在离退休老干部中成立老干支部。
2、总支、支部组织健全。
随着学院规模的扩大和党员队伍的发展,院党委对系党总支及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党总支书记和系主任由一人担任,配臵党总支部副书记一名,保证了党建工作落实到位。健全了总支委员会,总支委员由系副主任及优秀专业教师、辅导员担任,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党性强,乐于奉献。同时按照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要求,三个总支所辖均成立了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全院共有3个党总支,6个直属支部及6个教师、学生支部。
3、及时做好换届选举。
按照《党章》规定,对任期期满的党总支及直属支部及时进行换届选举,2011年10-11月全院3个党总支、6个直属党支部任期已满,全部进行了换届,选举了新的总支委员 会和直属支部委员会,并根据党员人数情况,设立总支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纪检委员、宣传委员等职;确保基层组织机构健全,结构优化合理。
4、严格组织生活,强化党员意识。各党总支、党支部普遍建立了“三会一课”的组织生活制度,党委组织部加强检查督促,确保了每个党组织一年一次民主生活会、一年一次民主评议党员会。尤其是民主评议党员,收到了良好效果。每个党员向党组织汇报一年的工作,采取党员自评、互评和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法,进行民主评议,对党员的教育深刻,监督有力,收到了提高党员整体素质的效果。
(三)分类指导,加强管理
1.认真做好党员教育工作。院党委宣传部制订党员教育计划,每个月下发《政治学习安排表》,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七大以来的重要文献,定期邀请省内知名人士和党政领导干部作专题辅导报告。给每个党支部、每位党员发放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学习资料,供各党总支和直属支部组织理论学习。近三年来,党建理论与形势政策学习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都 及时、深入地发动党员学习。党总支、党支部也分别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不断探索新的学习方法,积极交流学习心得。
2.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为了保证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学院制定了《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对会前、会中、会后的全过程都提出了具体程序和要求。民主生活会对充分发挥总支和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促进班子团结、支部建设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3.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各总支(直属支部)每年都对所属党员进行了民主评议,党员先自评、后互评,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了党员的整体素质。
4.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学院大部分教职员工实行了聘用制,不愿意在学院工作而离岗的已解除了聘用关系。个别停薪留职的职工党员,也向挂职单位开具了临时组织关系介绍信。除少数工作单位尚不够稳定的党员组织关系暂留在学院外,绝大多数学生党员毕业时,党组织关系与就业关系一同转出,实现了流动党员管理到位。
5.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和特色主题活动。多年来,院党委积极组织全院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委结合对党总支的考核工作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每年都坚持进行评比和总结,评出先进党总支、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 产党员,进行表彰奖励。2009年以来,共评选和表彰8个先进基层党组织,76名优秀共产党员,树立了优秀组织和优秀党员典范。同时,各党总支和党支部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有的召集学生座谈,听取学生意见,进行启发教育;有的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公益活动;有的组织党员到革命纪念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有的利用党员活动日开展党员下学生寝室活动,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开展为特困学生捐款捐物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6.严格党费收缴和使用管理。院党委要求各党总支、党支部及全体党员按照《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中组发„2008‟3号),按标准交纳党费。院党委组织部认真管理党费,坚持按规定使用党费,上缴党费。
7.党员的“先进性”表现突出。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和各项规章制度,在教学、科研中逐步形成了以党员教师为带头人的学术群体。共产党员在学院发展、建设和稳定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学院的学术骨干绝大多数为共产党员,近几年来立项的各级科研课题大部分由党员教师主持。在学院快速发展的这几年,每次学院面临诸如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技能抽考等重要工作任务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十分明显。党员教师经常深入课堂、寝室,对特殊群体学生作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积极为家庭贫 困的学生捐款捐物,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在就业上进行帮扶。学院成立了学生心理咨询室,举办心理讲座,开展心理咨询。一部分党员长期坚持在心理咨询室值班,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坚持标准,优化结构
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党的队伍,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学院党委始终坚持把在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作为党员发展工作的重点,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将党员发展工作列入各级党组织重要议事日程。针对学院大学生年龄偏低的特点,党委提出了“一年级加强培养教育,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个别发展;二年级重点发展;三年级慎重发展”的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思路。制定了《中共湖南职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员发展工作规划》等文件,建立了以党组织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规章制度为保障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体系和责任制。为了进一步落实发展工作重点,使党员发展工作按计划、规范进行,修订了《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实行了党员发展公示制。制订了“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重新规范了党员发展工作流程。建立并规范团组织推优入党工作。学院党校每年举办四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每期培 29 训时间均不少于20学时,加大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力度,为党员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党员发展数量明显增长,党员发展质量不断提高。2009年发展学生党员124人,2010年发展学生党员125人,2011年发展学生党员117人,许多优秀学生通过培训发展和考核成为了党员,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成绩明显。
截至2011年9月30日,组织关系在我院的党员共有609人,其中,在职教师党员166人,占在职职工人数的65.1%学生党员366人,大学生党员占大学生总数比例的9.6%,35岁以下专任青年教师党员共有93人,青年教师中党员所占比例为71.5%。离退休党员77人。
四、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不断创新,彰显了立德树人的职业教育根本宗旨。
(一)精心组织领导,构筑保障体系
1.提出“围绕中心抓党建,构建和谐促发展”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
院党委提出了“围绕中心抓党建,构建和谐促发展”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学和离退休老同志一起参与,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成立了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制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和德 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和计划,有制度,有布臵,有检查,不断开创了学院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2.定期讨论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
党委每年年初都要召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制定党建工作计划,统一部署全年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任务;根据会议和计划要求,各有关职能部门相应制定思想政治工作计划,并组织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学院还于2010年成立了党建和思政研究会,加强理论研究,提高工作实效。
院党委班子成员、相关职能部门及行政干部经常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分析思想政治工作状况和师生员工的思想状况,不定期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会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3.齐抓共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
院党委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关工委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纵向贯通,横向联系,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形成了全院共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如,院工会和离退休工作处充分发挥和调动离退休党员同志的积极性,让老同志老有所为、发挥余热,通过集体座谈、个别交流等方式参与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后续教育和发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丰富教育内容,突出全员育人
近年来,学院党委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31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加强对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理论教育,引导全院师生员工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矛盾,加强学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1.加强了政治理论学习。一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是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准确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学习高校管理知识及高职教育教学理论,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院科学发展的问题,创新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战略思维以及科学决策的能力,引导广大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加快学院科学发展。三是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四是学习党史知识和党的理论知识。围绕建党九十周年庆祝活动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重温党史,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
风,学习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学习英烈英模和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做到有学习笔记,有学习心得,有学习效果。在学习方式上,一是以个人自学、小组研学、每周一下午集中学为载体深入学,二是以中心组学习会、领导专题报告会为载体推动学,加深了广大师生员工对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方针政策深刻内涵的理解。
2.每年定期开展一次“理工读书月”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建设全民读书、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党组织,配合湖南省开展“三湘读书月”活动,我院自2009年起,每年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开展读书月活动,倡导“全院师生阅读,共建文明理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读书活动进部门、进课堂、进宿舍,活动开展两年多来,提高了影响力,逐步打造成为文化建设的强势品牌。平时大力提倡师生员工多读书、读好书,开展每天学习一小时,每月精读一本书,每年至少写一篇学习心得的“三个一”活动,切实加强了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我院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水平。
3.制定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计划,建立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立体化体系。学院根据形势发展的特点和师生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计划,并进行了具体的布臵,有督促和检
查,从而使德育工作得到了贯彻落实,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学院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包括党办、宣传部、学生处、团委、工会、各教学系、思政课部等部门的德育工作机构。各职能部门既各负其责,又协调配合,形成了学院对师生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有效机制。
(三)创新教育形式,确保教育实效
加强对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理论教育,引导全院师生员工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党的信念,增强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坚持长期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思想教育活动,确保教育实效。
1、院党委高度重视。院党委非常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制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施方案,课程设臵、师资配备和教学时数符合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大力深化教学改革,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我院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7人。学院善于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高职称和高学历的优势,经常开展教研和科研活动,通过上公开课、相互听课、集体备课和召开学生座谈会等方式,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并及时补充新理
论成果,保证高质量地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案。
我院2009年12月28日成立了思想政治研究会,定期或不定期专题研究思想政治工作。2010年,院党委下发了《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对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件的目标任务、领导体制和任务考核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做到有制度,有布臵,有检查、有保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体系。2010年和2011年开展了院级党建与思政课题申报立项,共申报14项,立项7项,结题2项。
2、教育方式方法多种多样。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五育人”工作,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现代信息网络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大大提高我院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一是重视思政课建设。根据《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标准》(试行)的要求,学院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力度,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在内容上,积极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课程、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并重视把中央的最新精神、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社会实践的最新问题等,及时地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在形式上,按教学任务开设的思政课程由原来的46节调整为36节,其余10节与辅导员一起组织开展各种有意义的主题活动,教学形式生动化、课程评价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近三年来,全院共有
185名团员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127名团员被评为优秀团干,23个团总支或团支部被评为优秀团组织,有612名优秀团员参加学院党校培训学习,其中有364名优秀团员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二是形成了“五育人”工作的良好氛围。教书育人、管理育书、服务育人、活动育人和环境育人的工作格局在全院师生员工中深入人心,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切实的保障。近三年来,“五育人”评选共推选出84名院级先进个人,其中教书育人36名(43%),管理育人37名(44%),服务育人11名(13%)。通过“五育人”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投身到“五育人”工作实践中去,自觉履行“五育人”的神圣职责,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业绩。
三是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经常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员工业余生活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对家庭困难、生病住院、婚丧的教职工进行慰问,每年对离退休同志慰问两次,努力为师生员工办实事、办好事,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工作及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3、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实效。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生产育人、为人师表;学生学习认真刻苦,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
一是制定了社会实践活动工作计划,根据形势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每次社会实践活动都精心组织,有通知、计
划,工作完成后及时总结,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还能有效指导后续活动。而且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学院特色、专业特色相结合,做到有声有色,有的放矢。
二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建立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立体化体系。学院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包括工会、党办、宣传部、学生处、各专业系、政教部、团委等部门的德育工作机构和互联网体系。根据部门职能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形成学院对师生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有效机制。
三是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系统内容。既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又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既有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的教育,又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既有民主法制教育,又有道德品质、劳动和审美教育;既有形势与政策教育,又有心理健康教育。如组织到烈士公园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邀请知名专家来学院进行人文素质讲座;通过电影展、电影周等方式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等教育宣传;对年满十八岁的学生进行成人教育;利用有纪念意义的重大日子和节日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教育宣传活动。
(四)营造文化氛围,加强环境熏陶
我院立足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大力研究借鉴优秀企业文
化,培育具有职业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并以文化建设引领学院内涵发展。
一是做到以人为本,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思想,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关心教职工全面发展,充分调动了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个个关心学院发展,人人参与学校管理”的良好氛围。全院师生员工保持和谐、健康、上进和爱岗敬业的精神状态,勤奋工作,努力学习,树立了师生的良好形象。
二是着力打造五个文化品牌。近两年来,我们重点打造了包括以“君子莲”大讲堂为代表的人文文化品牌、以“爱心传承活动”为代表的爱心文化品牌、以学生奖助学金和教职工“卓越贡献奖”评选活动为代表的激励文化品牌、以弘扬敬业精神,培养职业素养为代表的职业文化品牌、以实施校园美化、亮化工程为代表的环境文化品牌。在职业文化品牌的打造上,各教学系部根据不同专业所对应的行业、企业文化,营造职业文化氛围,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是提高广大师生的参与意识。浓郁深厚的校园文化所渗透弥漫的精神氛围,离不开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我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全体教职员工都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来,在教学、管理和服务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院工会坚持每月
至少开展一次小型活动,每年开展一次大型活动。每次活动前,都通过公布栏、教育行政办公系统和校园网进行宣传发动,营造活动声势;开展活动后,又及时在学院院报、学院网站进行报道,影响重大的及时向省煤炭工业局、上级工会和新闻媒体报道。通过开展各类形式多样、意义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及宣传报道,不仅使校园文化建设氛围日益浓郁,丰富了广大教职员工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改善了工作生活环境,而且提高了学院美誉度,扩大了社会影响。
五、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加强,进一步夯实了党的组织机构。
(一)组织严密,机构健全
党委非常重视组织机构建设,按照高等职业院校基本要求和学院实际情况,党务部门设臵有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统战部、学生工作部、思政课部和纪检监察处,机构健全。办公室设备齐全,经费有保证,岗位职责明确。党委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精,创新精神强,经验阅历深的干部从事党务工作,这些同志既安心又尽心,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我院党委办公室与宣传部统战部合署办公,组织部与人事处也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但各部门均能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开展工作、履行职责、高效运转。
我院纪检与考核合署办公,且配备有专职纪检干事,负
责检查、监督学院各部门遵守、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学院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工作条件,接受党委和上级纪委的领导,以预防为抓手,以考核促工作,认真地开展党内纪律检查和全院绩效目标管理考核工作。
(二)办好党校,为党育才 1.党校组织机构健全
业余党校为院党委下设机构,挂靠院组织人事处,主要职责是对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和对党员进行教育,是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要培训基地。目前,学院党委书记秦裕武同志担任党校校长,院领导班子成员、副院长朱奇卫同志担任党校常务副校长,党委办公室主任、组织部长和学工部长任副校长,院团委书记任党校办公室主任。党校办公室负责培训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培训学员的管理及结业考核、颁证等工作。
2.建立了一支思想理论水平高、专兼结合、动态管理的党校教师队伍
充分利用了学院现有的教学资源,保障了党校教学的正常有序开展。一是业余党校教师队伍的结构以兼职教师为主,选聘了领导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及退休老同志等11名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结构较合理、素质较好的师资队伍,为提高业余党校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及时组织兼职教师对
党的基本知识、新《党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十七大精神等的学习,加大对兼职教师的送培力度。
3.培训经费有保障,党校办班正常化
学院每年都要给党校安排专项经费,纳入财务预算,保障党校培训、日常活动正常进行,保证教学设施、教学资料的购臵,改善教学条件。党校严格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的要求,各类培训教育班规范有序地正常开展,制定了培训教育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教学计划。2010年以来,业余党校每学期举办两期培训教学,基本满足了在校大学生和广大教职员工参加党校培训的需要。
4.加强了业余党校的各项制度建设,重视业余党校培训质量
根据我院的具体情况,制订和完善了《党校工作管理规定(试行)》、《关于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业余党校的规范化建设,使之更符合我院的实际。
我院一直高度重视业余党校的培训质量。学员们通过党校学习培训,普遍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党章和党的指导思想的认识与了解,明确了入党的要求,端正了入党动机,同时,这种学习培训也是对学员的思想和个人修养等方面的一种良好考察和引导,督促学员们更加积极学习党的知识,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为入党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党
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还注重加强学习检查和考核,学习培训质量稳步提高。近三年来,学院党校共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0期,240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培训。
(三)队伍精干,务实敬业
党委始终把党务、政工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学院“三支队伍”建设的重点之一。第一,机构设臵到位,人员编制适度,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第二,建立一支精干的“专兼结合”的党务、政工干部队伍。现有党务、政工干部24人,专职党务干部16人。第三,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每年选送部分政工干部参加省委教育工委党校的学习及挂职锻炼。第四,关心专职人员的晋级、工资、福利待遇。党务、政工专职干部一部分由于没有参加教学工作,不能参加教师系列的职称评审,学院党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他们面向研究员系列、政工师系列评定职称。职称评审通过后及时聘用。由于各方面工作的落实,对于稳定队伍、发挥积极性,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第五,逐步实行干部轮岗任职培养。拟从事党务工作的干部一般要有行政工作经历,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干部要有党务工作经历。通过这种方式,我院干部基本具有大局意识,团结协作能力。
根据湖南省人事厅、财政厅、监察厅《关于规范省直机关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津补贴有关问题的通知》(湘人发[2004]44号)文件精神,按照“绩效优先、兼顾公平”
的原则,参照兄弟院校经验,结合我院实际,2009年分别制定了《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绩效考核办法》、《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岗位考核实施细则》。坚持按劳分配、优劳优酬、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原则。
为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2010年,我院制订了《后备干部选拔与培养工作暂行规定》,院党委书记亲自抓后备干部工作,院党委每年至少要研究一次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并公示了首批中层后备干部正职名单。
六、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形成了全院师生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统一领导,切实注重群团组织建设 1.设立群团组织机构、配齐配强领导干部
学院党委十分重视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成立了院工会、基层分工会、院团委、系团总支、院学生联合会(简称学联)、系学生分会等群团组织,并严格按条件和程序考察选配群团组织的领导班子。院工会主席由党委委员、副院长担任,并配备了1名专职副主席,成立了女职工委员会。院团委和学联由党委委员、副院长分管,团委设专职书记1名和专职干事1名。学联设主席1名、副主席2名。
2.深入研究群团工作
党委领导定期听取工会、共青团、学生联合会等群团组
织的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群团工作,帮助解决群团组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支持并指导群团组织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依照国家法律和本团体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3.院团委、学生联合会积极开展有益青年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教育活动和文化体育科技活动
组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如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开展“诚信”演讲比赛、读书征文比赛等。每年举办一届文化艺术节,组织开展网页制作大赛、歌舞比赛等活动。全面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近百名学生参加2010湖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的礼仪服务工作,学院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在联系青年、教育青年方面的组织优势,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取得显著成效。近几年来,学院的群团组织健康发展,群团工作朝气蓬勃,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充分发挥了在群团组织在党群间的桥梁纽带作用。2009年院团委获“湘潭市五四红旗团委”光荣称号、湘潭市十佳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称号;2010年,学院资源工程系工程测量技术1091班获得湖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机械设计与制造1093班获得湘潭市“五四优秀团支部”、院团委获得湘潭市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民主治校,积极推进教代会、工会建设 目前,我院教代会制度健全,已经制订了《教职工代表大会章程》等三个制度。2005年至2011年,按照工作安排,44 每年召开了一次教代会,各年教代会中所有提案得到100%落实,2011年教代会的提案上报院党委后,学院组织全面落实。教职工代表的产生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精神执行,教师和行政人员的比例合理,产生程序合法,代表素质高,能够积极反映教职工心声,认真履行代表权利和义务。教代会充分发挥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为广大教职员工和院党委、院行政之间搭建了相互沟通的桥梁,使群众的呼声得到实质性的解决。特别是近两年,教代会在学院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的决策、贯彻执行中发挥了不可代替的积极作用,增强了全院教职员工的政治觉悟和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工会组织健全,工会委员会集思广益,为工会工作的开展献计献策;工会分会主席对工作认真负责,圆满地完成了工会布臵的各项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积极开展工作。工会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学院领导和教职员工的肯定和赞誉。工会经费和活动场地有保障,工会每年一次大型活动、每月一次小型活动正常进行,离退休教职工生日费、重大节假日福利正常发放,生老病死得到及时慰问。积极维护广大教职工合法利益,充分发挥了工会组织、引导、服务、维护群众的作用,使工会真正成为群众心目中的“和谐之家”。2009年,获得湘潭市女职工工作先进单位、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称号;2010年,获得湘潭市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光荣
称号和离退休干部“唱响心声”红歌赛铜奖、湘潭市“园丁杯”教职工篮球赛冠军等荣誉。
(三)以党建带团建,促进共青团工作蓬勃发展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学院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学院党委十分重视团委的工作。几年来,院团委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开展共青团工作,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的共青团工作卓有成效。
1、团委高度重视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四学”建设稳步推进。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委广泛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组织团员青年学理论、学党史、学党章、学先进,“四学”落到实处,共青团共建校园精神文明走在前。
2、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两年来,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以活动为载体,集中开展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活动。为纪念“五〃四”运动八十九周年,以“弘扬五四精神 肩负历史使命”为主题,先后召开了“五〃四纪念大会暨表彰大会”、举办了“我爱祖国,我爱青春”大合唱比赛、“重温入团誓词”宣誓活动。为了庆祝建国60周年和建党90周年,先后举办了“忆祖国光辉历程”大型宣传展览、“祖国万岁”暨迎新生大型红歌会、“我爱我的祖国”演讲比赛、“爱我中华”征文比赛、“中华道德名言”现场笔会及展览、“爱国主义电影展”展
播如《复兴之路》、《第一书记》,“国庆文艺晚会”、“廉洁文化”书法比赛等。
3、高度重视大学生德育教育。除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外,两年来利用党校、团校等阵地培训学员2000余人次,并把建立理论学习小组和开展活动情况纳入团总支、团支部考评内容。两年来,经常开展主题班会、报告会、讨论会、演讲赛、征文、辩论赛、书画展览等活动,并充分调动系团总支、班级团支部、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的积极性,支持他们承办常规活动和面向全院开展活动,让同学们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以青年学生为主要读者的《湖南理工职院报》创刊以来成为学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反映同学心声,发表学生文学作品,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园地。院广播站、宣传橱窗等宣传媒体也及时反映学生思想和学生活动。
4、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始终坚持将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注重发挥各级团学组织和广大同学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紧扣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精心策划推出各种类型文体活动。两年来,举办了“五四”文艺晚会、“迎新生〃庆国庆”大型文艺晚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为了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多次邀请知名学者、教授和成功学子为团员青年做专题学术讲座,让团员青年在浓烈的文化氛围中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自
身的修养,也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另外各类体育比赛、书画展、漫画展、摄影展等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5、学院十分重视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充分利用学生自发的社团组织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学生社团管理规范,社团活动健康、丰富,现有包括街舞协会、跆拳道协会、棋艺协会等在内的22个学生社团,会员3592人,社团经常举办各种讲座、活动和比赛,并使社团活动真正成为学生课余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6、学院把学生社团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学院出台了《社团管理工作条例》,加大了对社团的管理力度,建立了申报、审批、管理以及表彰制度,对社团负责人要求严格,慎重选拔,并要求其政治可靠,专业技能精湛,一些重大的全院性的社团活动必须有老师亲自参加、指导。随着社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专业实践类、文艺爱好类、体育爱好类、科技创新类、志愿服务类等各具特色的学生社团,引导社团定期开展各种文娱、体育、科技、交流活动,以丰富的活动吸引学生,并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如:“创业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书法协会”“街舞协会”等,通过与兄弟高校学生社团进行沟通、交流和学习,部分社团在兄弟院校中有一定知名度。
(四)坚持服务学生,加强学生会工作与建设 1.学院党委十分重视学生联合会的建设和工作
48(1)建立健全了学生会各级组织机构。一是合理设臵院学生会内部职能部门。院学生联合会现设立了主席团和十五个部(队),参与管理全院学生各方面的工作;二是各系学生分会内部职级和班委会内部职级的设立与院学生会相对应,以便垂直管理。
(2)确定了学生组织管理与指导人员。院党委确定了副院长朱奇卫分管学生管理工作,学生工作处和院团委具体指导与管理学生会。院党委为学生会配备了一名专职指导老师,具体指导学生会的工作,同时院学生会所有学生部门均配备了对应的学院职能部门,进行指导与管理,如学习部接受教务处管理,体育部接受体育课部的指导,生活部接受后勤处的指导,宿管部、女生部接受学生工作处的指导等,学生会在指导部门与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效果显著。各系学生分会工作和班委会工作接受系团总支、辅导员具体管理和指导,工作同样开展得有声有色。
(3)认真组织学生会主要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每年不定期组织学生会主要干部进行培训,并以团学干部培训班的人文素质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团学干部的素质修养和综合能力。
(4)学院领导经常性参加学生会组织开展的重大活动,把握了学生会工作方向,有效地解决实际困难与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会活动的有效开展。如:国庆晚会、毕业生晚
会、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院党委领导均出席活动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5)充分发挥学生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院学生会实行每周例会制度,指导老师听取学生会各部门工作汇报,同时学院每学期组织一次院、系、班三级学生干部会议,将学院的改革发展方针、举措,通过学生干部传达给每一位学生;学院还经常召开学生党员座谈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征集学生党员对学院建设的建议;每学年召开一次学生会工作总结表彰大会,适时表扬先进,总结经验。
2.按照大学生联合会制定的“章程”,独立自主、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学生联合会根据学院的具体情况,设立了主席团、组织部、资料部、学习部、宣传部、纪检部、生活劳动部、宿管部、纠察部、志愿部、文艺部、网络部、体育部、女工部、礼仪队和大学生记者团等16个部门;各个部门都能按《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联合会章程》顺利开展工作,切实履行了“三自”宗旨。如学习部为参加全国长线自考的学生服务,在教育部门统一领取准考证明,及时发布有关自考的信息,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性的举办一些学术交流和学习讲座,积极引导我院学生努力学习,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生活部成立了“伙委会”,加强了学生对食堂的监督管理,50
第五篇: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学院基本情况..........................................................................1
一、基本情况.........................................................................................1
1、历史沿革........................................................................................1
2、校区基本建设及环境美化............................................................2
3、实训基地建设................................................................................2
4、教学经费投入................................................................................3
5、专业建设........................................................................................3
6、师资状况........................................................................................4
7、社会影响与荣誉............................................................................4
二、办学思路.........................................................................................5 第二部分 人才培养工作成效与特色....................................................7
一、依托行业、整合资源,打造学院事业发展平台.........................7
1、理顺办学体制,排除发展障碍....................................................8
2、发挥行业优势,构建校企合作平台............................................8
3、整合行业资源,促进校企互利双赢............................................9
二、校企互动、分层递进,推动“双师素质”队伍建设.................9
1、引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着力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9
2、提高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建设高质量“双师素质”队伍......10
3、夯实基础、分层递进,完善教师队伍结构..............................11
三、规范管理,过程监控,完善多元化质量保障体系...................12
1、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的体系建设,建立质量控制标准..............13
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学工作持续改进..........................13
3、实施多元化评价,完善质量保障体系......................................14
四、全程合作、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5
1、深度融合,深化课程建设与改革..............................................15
2、立足行业,加强重点专业和专业群建设..................................16
3、全程合作,创新“工学合一”人才培养模式..........................16
五、资源共享、分类建设,推进“双化型”实训基地建设...........17
1、着力职业能力提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18
2、创设职场环境,建设企业化校内实训基地..............................19
3、合作共建,建设课堂化校外实训基地......................................19
六、促进就业、服务社会,扩大社会影响力...................................20
1、明确责任、加强指导,提高“双率一度”..............................20
2、产学合作、互惠双羸,增强社会服务能力..............................21
七、德能并举,以德为先,提高人才综合素质...............................22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22
2、强化服务意识,满足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需求..................23
3、拓展第二课堂,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24 第三部分 评建工作情况........................................................................25
一、提高认识,全面动员...................................................................25
二、周密部署,真抓实干...................................................................26
三、以评促建,成效显著...................................................................27
第四部分 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28
一、存在问题.......................................................................................28
1、教育经费的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28
2、师资队伍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28
3、实训基地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29
4、精品课程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29
5、高职教育理论学习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29
二、整改措施.......................................................................................30
1、争取教育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30
2、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30
3、密切联系合作企业,深化实训基地建设..................................30
4、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构建优质教学资源库..............................30
5、探索高职教育发展,适应学院可持续发展需要......................31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苏教高„2008‟16号)、《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规划>的通知》(苏教高„2009‟39号)以及省教育厅《关于做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通知》(苏教高„2011‟19号)等文件精神,我院从2009年12月21日起,全面启动迎评工作。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学院开展实事求是的自我评判,凝炼办学亮点,查找分析问题,加快内涵建设步伐,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总体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院评估领导小组对照新一轮评估指标体系逐一自查和自评,形成本报告,请专家组予以审核。
第一部分 学院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1、历史沿革
学院是一所由南京机电产业集团举办的全日制、公办、市属普通高校,分中央门和沧波门两个校区,其中沧波门主校区位于麒麟科技创新园内。学院可溯源至两所独立设臵的行业、企业办成人高校,一所是1982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委批复备案、南京市机械工业局组建的南京市机械工业局职工大学,后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南京机械工业职工大学 ;另一所是由原江苏省电子工业厅主管、— 1 —
七家原电子工业部在宁直属企业联合举办的南京电子工业职工大学。2006年4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发文正式批准(苏政复„2006‟33号)两所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市属专科性质的学院。2009年7月,学院两个主办单位(南京机电产业集团和南京三乐集团)对学院资产进行了重组,由南京机电产业集团以现金方式收购原南京电子工业职工大学全部资产,理顺了学院的管理体制,为学院的发展解决了管理上的障碍,学院成为南京机电产业(集团)公司的全资直属单位。
2、校区基本建设及环境改造
目前,学院拥有沧波门和中央门两个校区,学院占地总面积186,667㎡,建筑面积129,880㎡。今年五月份,在南京机电产业(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学院自筹资金近3000万元,启动了校区基本建设及环境改造工作。新建图书馆、报告厅、实训楼以及两栋办公楼;对学院校门、行政办公楼、礼堂及校内环境进行改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3、实训基地建设
按照高职教育对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学院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办学的优势,在学院教学经费总体不足的前提下,根据专业建设需要,挤出资金加大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建设、优化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两年多来,学院共投入700多万元,建成57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其中5个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集中精力,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利用主办单位的企业资源来弥补校内资源的不足,到目前为止共建有96个校外实习基地。校内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2572万元,保证了学院
常设专业的基本技能训练在校内完成;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对已经建成的96个校外实训基地按核心、紧密、和半紧密进行分类管理,吸引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2010-2011学年中,学院校企合作单位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研讨与修订、专业建设研讨以及学院课改、教研活动达170余次,接待学生量为3719人次,学院安排指导教师或学生管理人员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参与教学指导、检查和管理共491人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我院相关专业的认识实习、教学参观、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教学经费投入
近年来,学院教学经费投入不断增加,确保各项教学建设与改革的需要。2010-2011学年学院总收入3,981.820万元(不含社会企业捐赠或准捐赠),总支出3,729.58万元,其中用于教学经费支出1,936.81万元,占全学年总支出的51.93%。近三年,投入图书资料经费达500万元,学院图书馆藏书24.6万册,生均图书47.67册,生均年进书量7.27册,中文纸质专业期刊370种,外文纸质专业期刊5种,较好地满足了教学与科研的需要。新增万方和读秀两个电子数据库,电子图书总量1650GB,生均电子图书327.38MB,图书馆建筑面积3500㎡,可容纳235人同时阅览,建有60座的电子阅览室,读者可方便快捷地利用馆藏资源。
5、专业建设
学院共设“三系一部一院”,即机械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基础部、继续教育学院。系(部)下设11个教研室。拥有
25个专业(不含方向),课程322余门,其中A类课程50门,B类课程193门,C类课程79门。在学院2010-2011学年所开设的课程中,B类课程和C类课程的比例达84.47%,其中院级精品课程立项38门,验收认定院级精品课程17门。6个重点建设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检测技术及应用、网络系统管理、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其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控技术、网络系统管理为品牌特色专业。
6、师资状况
根据2011年数据采集平台统计,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4129人。专任教师154人,生师比达到16.72:1。其中,高级职称35人,占专任教师比为22.73%;中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比为21.4%。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57人,占37.01%,具有学士学位的教师68人,占44.16%;“双师素质”教师人数为11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2.08%。为丰富实践教学,学院聘请了183名校外兼职教师(含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所承担的课时量为21717学时,较2009-2010学年增长了89.09%。此外,学院还安排了16名校内兼课教师和12名校外兼课教师,主要是承担公共基础及专业课的部分教学任务。
7、社会影响与荣誉
组建高职院以来,学院利用企业(行业)办学优势,加快内涵建设步伐,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总体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学院的办学质量得到社会认可。据麦可思(MYCOS)数据有限公司(第三方)发布的《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先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2010报告》统计,我院的2009
届毕业生,在全省57所公办高职院校的就业竞争力指数排名中位列第22名;2011报告中,我院的2010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数排名上升了12位,就业竞争力指数升至第10名。2010被被评为“南京机电产业集团振兴机电建功立业先进单位”。学院同时还是“国家级机电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机电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南京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江苏省安全生产培训机构”等人才培养基地。
二、办学思路
学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贴近行业,加快发展。践行“知行合一、自强不息”的校训,着力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综合职业能力。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江苏乃至华东地区机械、电子设备及产品制造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据此指导思想和办学目标,学院明确了办学定位。
1、发展目标定位
以“机电及相关行业高职人才培养”为核心,逐步渗透到现代制造业和相关服务业,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与辐射功能的高职院校。最终形成一所规模适度、优质高效、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
2、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好、实践能力与奉献精神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办学目标定位
以机械、电子、计算机类专业为主体,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省内领先的高等职业院校。
服务领域: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机械、电子设备及产品制造行业,形成以机电、数控、电子、网络等专业(群)为主体的专业体系,满足产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办学规模:坚持“规模和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学院的办学规模为“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5500人左右”。
办学水平:加大办学投入,加快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着力提升内涵和质量;依托行业办学优势,着力打造办学特色,确保达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要求。
4、办学层次定位
以培养专科层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体,兼顾企业职工培训,适度发展成人教育。
5、专业建设定位
根据产业结构变化对应调整和设臵专业,改革课程体系,广泛开展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结合、工学结合之路,建立“全程合作、深度融合”的专业建设机制,加强专业服务能力和专业教学标准建设。重点建设好机械类、电子类、计算机类的专业发展平台,全力打造3-5个品牌专业。根据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的产业发展规划,逐步增设4-6个新专业。
6、服务面向定位
扎根行业、立足南京、面向江苏、辐射华东。
7、人才培养定位
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岗位(群)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根据学院“十二五”规划和学院发展定位,确定学院未来的发展规模,即全日制高职在校生保持在5500人,每年招生规模达1800-2000人左右,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0%。注重行业培训、成人教育,为机械、电子设备及产品制造行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第二部分 人才培养工作成效与特色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办学优势,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长期探索、总结、凝练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依托行业、整合资源,打造学院事业发展平台
作为学院主办者的南京机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原南京市机械、仪表、电子三个工业局合并组建的大型国有企业,下辖企、事业单位120余家,年产值近400亿,所涉领域覆盖了学院现有主干专业,这为学院依托行业、整合资源,打造事业发展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1、理顺办学体制,排除发展障碍
学院是由两所行业举办的成人高校合并升格而成。建校初期,由于两校的人、财、物隶属不同,难以形成发展合力。为排除阻碍发展的体制障碍,经集团公司董事会研究、并报请南京市国资委同意,以2800万资金整体收购原南京电子工业职工大学全部资产,使学院成为南京机电产业集团全资直属单位。并以此为契机,顺利完成了学院的事业单位登记注册、人员劳动关系变更、建立了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学院管理模式,为学院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2、发挥行业优势,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学院利用行业办学的优势,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打造“工学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发挥主办单位南京机电产业集团对下属企业的管理功能,利用学院与企业之间原有的历史关系,根据企业性质、规模、产品、设备与技术以及校企间合作的内容不同,选择集团内优质企业,按照“核心型、紧密型和半紧密型”三个层次分层建设的原则,开展专业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人才交流、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资源共享等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初步形成了以“校企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特征的“工学合一”校企合作新模式。同时,通过参加集团公司经济、科技和劳动人事工作等会议,了解行业经济、科技以及人力资源发展动态,为学院构建了校企业间的交流互动平台;积极参与南京机电行业协会和南京机械工程学会的活动,成为会员,并被推荐担任两会常务理事单位,与集团公司内外企业之间有了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同时,鼓励并推荐教师参加相应的专业分会,目前已有44名专任教师成为机械工程学会正式会员,为教师与企业专业科技人员的交流提供了更
大的空间;发挥集团公司的干部培养和交流机制的作用,每年派员定期参加集团公司举办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并利用交流机会到企业任职锻炼,为校企深度合作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3、整合行业资源,促进校企互利双赢
根据学院专业建设要求,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选择集团内南京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南京工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与学院建立核心型和紧密型的合作关系,配合企业经济发展,开展专业共建、共同培养高职人才,在服务企业、培养企业紧缺人才的同时,为学院创建具有鲜明行业办学特色的“工学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撑。
利用集团公司所属,设在学院的国家级机电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所,开展各类中高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在服务企业、提升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时,锻炼了师资队伍,改善了办学条件。
二、校企互动、分层递进,推动“双师素质”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学院办学质量的关键。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石和学校事业发展的支柱。学院重视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结合学院自身条件,外引内培、校企互动,努力打造“双师素质”队伍。
1、创造有利条件,引工程技术人员进校,着力打造高素质兼职教师队伍
学院源自两所企业办的独立设臵成人高校,曾经直接参与举办的大型企业近二十家。在学院有过教学经历的一线生产技术人员数以千
计,这为学院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提供了相对充足的资源保证。
学院每年从合作企业中聘请一线的能工巧匠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教育教学工作。经过多年的筛选,兼职教师稳定在200人左右。为了保证企业兼职教师参加教学教研活动,学院调整了作息时间,周日与周五对调。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之间有了足够的交流与沟通时间,互相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近年来,在学院兼职教师队伍中,对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年龄在40岁以下、教学效果好的,通过集团公司转为专任教师的人数近20人,其中多数已经成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2011年学年校外兼职教师183人,他们主要来自于三乐电子集团、南京熊猫电子集团、南京第一机床厂、南京嘉环公司、南京汽轮集团等南京知名企业,兼职教师授课总计21712课时。
2、提高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建设高质量“双师素质”队伍 学院注重双师队伍建设,制定了《教职工进修培训管理暂行办法》,对教师的培训进修、挂职锻炼、在职读研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提供相关的资助政策。充分利用企业办学特点,校企双向互动共同培养,出台《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试行)》,加强专任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顶岗实践和挂职锻炼力度,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类行业资格和职称资格的培训考试,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岗位能力,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将教学、生产与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紧密结合,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做到博学与专精兼取,教学与实践并举。2011年,学院有43名教师参加了各类在职培训,51名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79名教师获得了各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专业教师就有36名。
3、夯实基础、分层递进,完善教师队伍结构
学院脱胎于企业办成人高校,在90年代末,师资队伍出现断层,导致学院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专业结构不尽合理。针对现状,学院本着“夯实基础,分层递进,逐步完善”的思路,从两个方面着手,狠抓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在不断提高教师“双师素质”的基础上,打造“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职业岗位能力”三合格的双师型专任教师队伍。二是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制订了学院教师 “普通教师→双师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进阶式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采取措施,创造条件,切实培养,促进教师成长。具体采取了以下做法:
首先,制定相关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学历提升,逐步提高我院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专业理论水平;通过内培外训、教学竞赛、课题研究、创新实践等多种措施培养、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研水平;制定学院师资发展规划和个人发展规划,对专业教师有组织的开展以任务驱动方式进行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取得各级相应专业的岗位技能等级证书,并据此进行考核。此举促进了教师“双师”素质的大幅提高,为顺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基本保证。
其次,依托核心型和紧密型校企合作单位,结合学院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需要,积极推进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工程。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安排骨干教师赴专业对口企业的相关岗位,有任务有目标地进行各种形式的生产实践,如脱产实践、业余挂职、假期轮训、项目研发、技术改造和技术应用等。实践证明,此举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也是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措施。
第三,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这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制
高点,也是重点和难点。学院源于成人高校,多年来在教师教学与教科研、教师使用与培养等关系处理上,受教学经费和条件的制约较大。但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的培养工作,在基本建设任务重、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逐年增加教师培训经费,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以各种形式重点培养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到目前为止,初步形成了能够担当院级专业带头人作用、牵头组织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具备标杆示范作用的专业带头人16名、院级名师7名。
近两年来,学院先后安排赴企业锻炼学习的教师总数超过90人次,基本涵盖了专业及专业基础教师队伍,取得岗位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师79人,双师素质教师111人,青年教师中参加学历提升的27人,专任青年教师(45岁以下)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教师占专任青年教师比例超过40%,教师在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5篇。
三、规范管理,过程监控,完善多元化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是学院提供“四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企业满意、社会满意)服务的基石,更是学校的生命线。近两年来,为适应以“工学合一”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模式多样性的特点,逐步完善和建立了校内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双线监控、四级管理”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工学交替、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企业和社会参与为特征的教学质量监控和反馈机制,充分体现了质量监控方法的多样性、针对性、准确性,监控措施的过程性、多元性和监控反馈的指导性。
1、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的体系建设,建立质量控制标准 学院加强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制定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方案》、《教学督导工作条例》等文件。采用“双线监控、四级管理”的校内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模式。以“院长—教学副院长、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教务处—系(部)--教研室—全体教师”作为教学管理监察院控运行活动线;以“院长—教学副院长、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室—全体师生”作为教学督导监控运行活动线。实行“院级监控重在目标、系(部)监控重在过程、教研室监控重在岗位、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四级质量管理的机制。
学院建立了由听(观)课制度、督导听课制度、教学秩序督导巡视制度、教学秩序巡查与通报制度、院级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系(部)级学生信息员反馈制度、教师教学业务考核和业务档案制度、学生评教制度与教师评学制度、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等制度组成的学院质量监控制度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管理规范化,强化了质量意识。修订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标准等教学建设质量标准,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实践教学(含顶岗实习)质量标准等教师教学质量标准,学生成绩考核标准、毕业设计标准等学生学习质量标准以及各类部门管理标准,切实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
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学工作持续改进
(1)学院加强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学院督导室对学院的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调研)和指导;教务处加强对教学过程(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的质量检查与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的审议;学院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了解教学情况。
(2)强调系部对日常教学工作的监控,包括对教师教学文件、教学进度、考试试卷的审查和对课堂教学的听课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教学质量控制起了关键性作用。
(3)做好学生的评教工作。通过学生对教师测评和学生教学座谈会的形式,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评教结果的意见由系部反馈给任课教师,并督促改进。
(4)建立教学质量奖惩机制,教师教学质量作为评优、职称晋升的主要依据。
3、实施多元化评价,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通过领导听课、督导听课、学生评教、教师互评、企业评教等方式着重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以多元化的评价手段,通过教师评学、学生评学、企业评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通过社会评价和第三方调查评价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质量考核覆盖面94.8%,学生参与度99.88%,同行参与度94.16%,社会参与度92.35%。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公司对学院各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对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找准问题、拟定对策、持续改进,并以此作为衡量各系部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有效地推动了学院整体人才培养质量大幅度提高。
四、全程合作、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深度融合,深化课程建设与改革
学院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省教育厅关于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教高【2008】15号)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牢固树立质量立校理念,扎实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先后出台了《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方案》、《教学督导工作条例》、《教师教学工作规程》、《院级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以特色专业、重点专业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在我院全面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对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近几年来,各专业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深入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广泛征求行业和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合理构建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臵、调整教学内容。邀请企业专家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商定教学设计、制定教学目标、合作开发课程,力求与企业深度合作,将行业(企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岗位规范融入到课程标准之中。专业核心课程按照对应主要工作岗位,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如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与江苏邮电建设工程公司合作开发《网络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软件技术专业与江苏微软、中兴软件两家公司联合培养软件开发、测试人才,全面按照职业需求设臵课程;数控技术专业用南京第一机床厂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成功做法合作开发《机械产品质量管理与控制》课程,作为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和其他机械类专业的选修课程。目前,学院已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27门,并且每年通过召
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工作会议,对联合开发和引进的课程进行修订与完善。
2、立足行业,加强重点专业和专业群建设
学院以“服务行业、服务园区”为功能引领,建立了专业建设与开发的调控机制,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调整和设臵专业;建立了重点专业建设机制,初步形成了重点专业建设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了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的机制,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目前,学院招生专业16个,初步形成了机械工程、电子与电气工程、信息技术和艺术设计四个专业群,重点建设数控技术、检测技术及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网络系统管理、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等6个专业和数控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网络系统管理三个院级品牌特色专业。以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发挥特色专业的辐射示范作用,提升整体专业建设水平。
学院根据行业以及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找准专业建设优势,立足特色,服务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创新专业建设与发展模式,重点构建“123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模式,即“1接轨、2融合、3共建”。1接轨是指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接轨;2融合是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融合;3共建是指共建课程体系、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训基地。实现学校和企业共建、共育、共管、共享、共赢。
3、全程合作,创新“工学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紧紧依托主办企业集团,以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具有我院特色的、以校企共同培养人才为特征的校企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据高职发展的理念,结合我院自身特点,不断探索、深化内涵、努力践行,初步形成了有一定特点的“工学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工学合一”----将企业人才需求与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确立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制定体现“工学合一”----将企业各岗位的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将职业岗位标准、职业资格标准与课程标准相融合,以此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努力践行“课岗融通”; 人才培养过程实现“工学合一”----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促进人才培养过程的深度融合;人才培养环境体现“工学合一”,强化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企业化”与校外“工学交替”与“顶岗实习”基地的“课堂化”建设,努力创建工学合一的人才培养环境;教师角色的“工学合一”-----致力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模式探索,倡导赴企业教师胜任生产、科研、管理,进课堂兼职教师精于言传、身教、育人;学生身份的“工学合一”,爱岗敬业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石,学院学生一入学就明确“准员工身份”,从入学教育开始,注重专业与岗位的兴趣与爱好培养,注重教室与校内学训场所、学校与校外实训基地之间的“学生与员工”身份转化,加速“身份合一”。
五、资源共享、分类建设,推进“双化型”实训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为了保障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根据专业设臵和实践教学需求,本着“优势
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与“核心型、紧密型和半紧密型” 三个层次校企合作单位,分类共建 “综合型、专业型、普通型”实训实习基地,根据校企双方以企业生产活动和岗位职业能力为基础,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发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和实训教材,同时将企业文化和岗位规范与教学规范相互融合,共同打造“企业化的校内实训基地”、“ 课堂化的校外实习基地”。
1、着力职业能力提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为满足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学院把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核心环节,纳入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中。按照基础技能实训、专业技能训练、综合素质训练的顺序,建立了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循序渐进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为保证“工学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学院利用行业办学的优势,以核心型、紧密型合作企业为平台,按照学生职业成长规律,围绕学院实践课程体系,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第一,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建设标准,按照企业化的理念进行设计,共同建设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第二,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工学交替实施方案和实训计划,并签订工学交替实习协议书,规范和约束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对学生实训过程的控制,保证工学交替的顺利实施;第三,改革实践教学评价方式,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对实践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改革,重点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职业能力训练与职业素质养成相结合; 二是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三是企业评价和学校评价相结合。
为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运行,规范实践教学各项工作,学院相继出台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工学交替校外实习管理办法》、— 18 —
《毕业设计工作管理规范》、《课程设计工作管理规范》、《实践性教学环节实施细则》、《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实验实训教学工作管理规范》等规章制度,使得实践教学工作有章可循。
2、创设职场环境,建设企业化校内实训基地
按照各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学院着力构建具有职业氛围、功能齐全、配臵合理、初步满足各专业实训教学要求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教学设备总值达2572万元(单价500元以上的设备),建有电子与通讯省级校内实训基地1个,各类实验实训室57个。学院结合现状和外部环境条件,在实训基地建设的机制创新上做文章、下功夫,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企业化运作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如学院电子工程系与南京长江无线电厂合作共建的以生产真实电子产品的“生产型实训基地”; 机械工程系与南京第一机床厂合作共建的机械产品加工“模拟车间”;信息工程系与南京神骏设计制作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神骏装饰室内设计“工作室”,利用网络系统管理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资源成立南京机电系统集成公司虚拟公司和南京启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两个“虚拟公司”。
企业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仅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促进职业素养养成,而且为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3、合作共进,建设课堂化校外实训基地
学院依托行业、企业办学平台,利用行业(企业)资源优势,通过校企合作,按照“专业对口、功能齐全、规模适当、就近实习”的培养原则和“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建设原则,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总数达到96个。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
践教学要求,以企业实际生产活动需要和可提供的实践条件为基础,按照课堂教学的要素设计校外实践的各个环节,并与合作企业共同组织实施实践教学活动,努力实现“校外实习基地课堂化”。电子工程系与南京三乐电气有限公司、索尼数码(无锡)有限公司和南京飞腾科技有限公司等核心型企业共建电子类专业校外实习基地;机械工程系与集团公司下属企业南京汽轮电机集团、南京第一机床厂、南京工艺装备厂共建相应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信息工程系分别与江苏微软、中兴软件、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采购中心、江苏禾竺动漫公司共建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生产实践活动,实现以职业能力训练、职业素养养成为主线,贯穿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学知识、练技能、做产品,学练融合,把学习过程融入生产过程之中;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负责指导学生校外学习,按照企业真实的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
六、促进就业、服务社会,扩大社会影响力
1、明确责任、加强指导,提高“双率一度”
学院目前招生专业16个。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行业经济特点,依据学生就业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确定招生专业及招生规模,逐步形成了以机械类、电子类专业为主体,多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对就业前景好,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适当的扩大招生规模。由于江苏高考生源呈逐年下降趋势,学院及时调整思路,结合近年各省生源分布情况及我院录取、报到情况,对生源质量不高,报到率相对较低的省份缩减或取消了计划,对生源充盈,报考录取率高的省份加大计划的投入量,确保生源稳定。随着内涵建设不断深入,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声誉和办学影响不断增强,学院生源一直比较充足,录取分
数线一般超过省控线80分左右。今年,学院计划招生1800人,第一轮投档率93.85%,报到人数1616,报到率90.08%。
学院始终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通过实施“就业一把手工程”和“就业院系二级化管理”,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在就业方面,始终将“双率一度”(对口就业率、高端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考核指标,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协议就业率大幅度提升。截止到2011年8月31日,学院2011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接近98%,其中协议就业率超过了92%。与此同时,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断攀升,据第三方(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调查统计显示:我院毕业生半年后的收入逐年稳步增长,2010届毕业生半年后人均收入2658元,较之我院2009年提高了近十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二。在该公司的另一项就业综合竞争力指数中,我院在省内公办高职院中的排名也从2009届的第22位,上升到2010届的第十位。
在创业方面,作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出台了《学院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利用学院现有条件,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实践中,以模拟车间、虚拟公司等作为学生创业教育平台,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为他们将来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已经有十余位毕业生成功创业。
2、产学合作、互惠双羸,扩大社会影响
学院依托行业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以南京机电产业集团、南京三乐集团为基础、延伸至省内行业企业,围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理念,学院与96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其中与49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利用南京市
机电行业协会、南京市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身份,结合我院专业技术优势,对南京众德利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南京长江无线电厂、南京开关厂、海信(南京)电器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利用南京机电产业集团和南京三乐集团所属的两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发挥“国家级机电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级机电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南京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等四大基地的功能,积极开展社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2009-2011两学年累积开展社会技能培训9841人次,中级、高级工培训与技能鉴定7857人次;依托“两大机构---江苏省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和南京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 每年开展约1000人次的安全电工、电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上岗证”的培训与考证工作,为社会培训输送600多名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另外,学院加强与江苏省技能鉴定中心、南京市技能鉴定中心和相关区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政府主管部门的联系和合作,为其辖区内相关企业员工开展技术培训工作,承担相关考务工作,每年承担江苏省职业资格鉴定统考近6000人次的考务工作。
七、德能并举,以德为先,提高人才综合素质
针对新时期培养对象的特点,学院积极探索职业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实施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计划,并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纳入到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坚持“德能并举,以德为先”的原则,全面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 学院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
职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2010年,专门成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该中心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以“两课”的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建设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南京第一机床厂和麒麟街道等校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以丰富的、生动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把思政教学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激发了学生对思政课程学习兴趣,为学生自我道德修养的完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学院积极做好学生党员的组织发展工作,通过党课,普及党的知识,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宣传与发动工作;通过党校,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水平,端正入党动机;两年来,有近30%的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37名学生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强化服务意识,满足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需求
近年来,学院先后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大学生生活服务与管理中心”以及“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直面学生需要,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直接为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就业前途等方面的问题或困惑提供专业的咨询与服务。中心除进行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外,还设立了“专家工作室”,专家定期来校,对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全面和专业的指导。“大学生生活服务与管理中心”,由后勤处、学工处和物业管理公司安排专门人员联合办公,专门设立办公室和专线电话,重点关注学生的食宿状况。该中心重视学生的声音,指导伙管会、宿管会等学生组织,了解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及时解决,有效提高了服务效率,增强了学生满意度。“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配合学生规划
职业生涯,指导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就业机会与创业渠道。
3、拓展第二课堂,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以积极向上,展现大学生风采为主导,以学生社团组织为载体,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在课堂之外同样也发挥出了育人的功效。经过几年的建设,基本形成了学院、各系、社团三个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学院每年开展主题活动,如每年的迎新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法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运动会、一二.九大合唱、十佳歌手大赛、星级宿舍创建、大学生综合才艺展示、社团巡礼等。各系结合专业特点及学生兴趣组织系列活动,如制图大赛、操作技能大赛、电子DIY大赛、网页制作大赛、生涯规划大赛、书画作品大赛、主题征文比赛、英语单词、表演比赛等。学院现有各类学生社团16个,课余时间,他们的身影跃动在校园的各个场所,学生的个性及潜能在社团这个平台上得到了很好的展示与开拓。
主题班会是学院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形式,是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重要阵地。学院制定了《学院学生主题班会组织管理办法》,从班会的主题确立、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在各班常规主题班会的基础上,每学年在全院范围内组织主题班会评比,达到强化主题教育效果、锻练学生能力的目的。
社会实践活动是第二课堂中的重要部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实际体验作为一个职业人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从中感受作为一个社会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通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了解社会,加快成长,更加珍惜眼前的学习时光。
第三部分 评建工作情况
我院从2009年12月启动迎评工作以来,全院上下思想一致,凝心聚光力,高标准开展各项准备工作,力争通过迎评创优促进学院的全面发展。
一、提高认识 全面动员
评估是对学院办学和教育教学的一次最全面、最完整,最详尽的检阅,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要求严格。为了做好本次迎评促建工作,学院成立了以院长和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迎评促建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迎评促建办公室,在学院形成了院、系两级评建工作的组织网络,负责全院评建工作的统一策划,各项评估指标的落实,评估材料的准备、收集、整理等,并负责协调各部门的迎评促建工作,有力地保证了学院评建工作的扎实推进。学院为此召开了四次全院教职工评估动员大会,进行宣传发动,进一步使广大教职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认识这次评估工作对于学院发展的重大意义。
“迎评”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工作进一步规范,质量意识进一步的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还有利于引导学院沿着正确的办学方向,不断深化改革和开拓创新,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同时,评估还可以促使学院发现发展中所存在问题,对照评估指标体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抢占先机,实现学校的振兴。因此,评估工作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对学院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针对新一轮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要求,评建办公室在学院评估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认真研读评估文件和评估指标内涵,将评估的二级指标和主要考察内容分解到有关部门,各单位对所承担的任务也相应做了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两年来先后邀请了教育评估专家、课
程研究专家和课程开发专家近20人次来校做专题辅导报告;在学院网站上开辟了专门的迎评促建网页;编印了“迎评促建工作简报”;广泛地宣传发动和务实的迎评工作,使全院评建氛围更加浓郁。党政之间团结一致、群策群力,互有分工、各有侧重,学院各部门、各环节都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的职责职能出发,投身到了迎评的各项工作中去。
二、周密部署 真抓实干
为适应高职学院新的发展形势和办学要求,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文件精神,我院本次评估以实现目标评估向过程评估转变、硬件设施评估向软件(内涵、质量)建设转变、被动评估向主动评估转变为要求,通过专业剖析、听(说)课评比、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分析、分项自评以及学院自评,发现问题,找准差距,分析原因,明确对策,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学院先后制定了《学院迎评实施方案》、《评建工作手册》、《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工作实施方案》、《迎评材料准备要点》、《专业剖析实施计划》、《教师说课实施计划)》等文件。完成了《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分项自评报告》、《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分析报告》等文件的撰写;评建办在各部门上报基本材料的基础上,迎评主材料以及各项支撑材料已基本到位;评估所涉及的各项数据和观点的相关原始材料也都收齐。学院还要求各教学部门认真执行专业剖析和说课方案要求,做到“每个专业都要剖析,每门课程都要说课”。进行了6轮说课活动和5轮专业剖析;发布了40余期迎评工作简报; 编印了评建学习手册;组织了对文件的学习和考试;进行了学生满意度调查,并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及整改时间,及时对学生进行反馈。有关迎评工作的各系部教学文件,实验实训资料完备统一,档案规范,各种支撑材料齐备,基本按照原定的计划与安排稳步推进。
三、以评促建 成效显著
“评”是手段,不是目的,关键在“建设”。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围绕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建设工作,评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使全院各级干部和广大教职工对评估形成了正确的认识,对评估20字方针和评估文件的内涵加深了理解,质量立校意识、规范管理意识得到了进一步贯彻。二是加深了对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认识,进一步探索高职教育规律,端正了办学理念,明确了办学定位和奋斗目标,规范了办学行为,提高了办学水平,促进了学院持续健康发展。三是推动了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备、实验条件有了进一步的改善。近两年来,累计投入实训基地建设的经费超过700万元,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四是全面实施师资队伍建设“青蓝成长工程”,培育了一批专业带头人为引领,骨干教师为主体,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五是深化了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着力建设重点专业,打造特色专业,全面完成了各专业课程标准的修订、梳理工作,确立了专业带头人,组建了课程团队等,并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推进了项目课程改革;六是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实践体系已经形成,新建和完善了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成96个校外实习基地;七是健全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体
系,教风、学风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都有了进一步提高。八是创新院系两级管理新体制,全面实行了岗位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人事改革,逐步建立了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两级管理体制,极大地激发了教职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和工作热情。九是加强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积极开展行业培训,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
迎评促建工作给学院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广大教职员工看到了学院美好的未来,也更加坚定了教职员工投身教育办好高职教育的信心。
第四部分 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通过自查、自建和自评,我们感到,虽然在人才培养工作各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院的人才培养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必须在下一步工作中尽快加以整改。
一、存在问题
1、教育经费的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
2006年4月,两校合并组建为高职院校时,学院的经费渠道保持不变,仍采取自收自支的模式,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学生的学费,导致教职员工人均收入偏低,教学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2、师资队伍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经过几年的建设,学院师资队伍整体结构日趋合理,但教学团队、— 28 —
专业带头人的整体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科研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学院专职教师队伍中,在行业企业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数量不多,教师的中、高级职称比例偏低,初级职称比例偏大。
3、实训基地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
学院依托校企合作平台,与合作企业共建了5个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和96家校外实训基地。存在问题是:在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方面,数量偏少,只能满足部分专业校内企业化实训需求;在校外实训基地方面,虽制定了《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办法》,但跟踪管理力度仍显不足。
4、标志性教学成果建设需大力加强
近年来,我院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标志性教学成果不足,省级及以上精品课程、品牌特色专业和教学名师有待实现零的突破,省级及以上实训基地偏少,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的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5、高职教育理论学习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学院进入普通高职教育领域时间较短,教职工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不够深入,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思路、规律等认识还不够到位。
二、整改措施
1、争取教育经费投入 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
加强与市政府有关部门、主办方的沟通与联系,争取教育经费投入;拓展资金渠道,多方面筹措办学资金,力争教育经费达到国家合格标准。
2、发挥行业办学优势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加强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培养与引进力度;建立专任教师的“双导师”制度和“三合格”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与考核办法,通过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提升教师科研实践能力。
3、密切联系合作企业 深化实训基地建设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密切联系合作企业,加大投入力度,新、改建校内实训基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满足更多专业的企业化实训需求。拓展合作企业数量,建立更多核心型、紧密型的合作单位,丰富校企合作方式,同时,建立实习基地巡回访查机制,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管理体系。
4、整合资源,重点突出,加强标志性教学成果建设
按照省级、国家级标志性教学成果的相关标准,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重点加强与核心型和紧密型企业的合作,建立“双方联动,双岗交替、双向发展、互惠共赢”机制,大力推进项目(课题)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重点抓好师资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和校本教材的开发。
在着力培养院级教学名师的基础上,加大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以特色专业、重点专业建设为抓手,按照“123”专业建设模式,提高专业建设能力和水平。“十二五”期间,力争在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等方面实现零的突破。
5、探索高职教育发展 适应学院可持续发展需要
继续组织全院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精神,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全体教职工对高等职业教育及其规律性的认识。同时,要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的探索和实践,优化整合现有专业结构,动态发展专业建设,以适应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有一种精神,叫做“坚持”。这种坚持和坚韧,就是我们学院发展全过程最真实的写照。依靠无怨无悔的坚守、顽强不息的拚搏、默默无闻的奉献,我们身负改革开放走向深入后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持久阵痛,不仅没有被历史的潮流淹没,更没有在教育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激烈竞争中被淘汰,而是越做越强,不仅为社会广泛认可,更得到了主办单位、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赞赏和大力支持。这是一段历史,是所有“职大人”付出的心血甚至是毕生的代价所书写的历史。今天的机电人为自己曾经拥有的这段历史而感动、自豪,也必将成为我们新一代机电人永远传承的精神。
借此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良机,学院将进一步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文件精神,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充分吸纳各位专家的建议和意见,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过程
中,全方位、多层次推动学院的快速发展。决心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和南京机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关心下,在各位专家的指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全院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力争把学院办成一所规模适度、优质高效、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与辐射功能的高职院校。立足机电行业,服务地方经济,面向江苏,辐射华东,培养大批既具备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又具备较强的应职应岗能力,团队与市场意识好、创新与奉献精神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机电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