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建设工作总结[五篇]

时间:2020-10-31 00:20: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技小院建设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技小院建设工作总结》。

第一篇:科技小院建设工作总结

科技小院建设 工作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更加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攻坚克难。统一战线具有凝心聚力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能够在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首都统一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主动融入脱贫攻坚大局。北京市委统战部自 2018 年 5 月牵头在密云区西邵渠村建立首家北京科技小院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同志关于“北京科技小院是科技帮扶的样板,望坚持这种好做法”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齐静同志“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和“以点带面,连点成线”的要求,充分发挥组织者、协调者、推动者的作用,始终坚持科技是小院的“底色”,统战是小院的“特色”,通过“统资源、统标准、统人才、统平台”,蹄疾步稳,强力推动,不断拓展科技小院帮扶内涵,持续提升科技小院帮扶效能,升级“统”字牌科技小院,打造科技帮扶北京样板,组建了一支“带不走的帮扶工作队”。目前已在全市建成科技小院 41 家,助力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北京科技小院得到了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张裔炯的充分肯定:“北京市委统战部这项工作有创意、有成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等栏目,新华社北京分社、《北京日报》等众多媒体也广泛宣传报道了科技小院的经验做法。

一、“统”资源,实现模式可复制

管理模式联盟化。在原来以中国农大为主,相关单位密切配合,民盟和九三学社市委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市委统战部不断汇集智慧力量,打造科技帮扶“集团军”。形成了由市委统战部牵头,中国农大、市农科院、市农学院、市农职院、市科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支援合作办、市科协、相关区委等单位密切配合,民盟、九三学社市委积极参与的管理模式,成立“10+2”管理联盟,有效实现“小院共建、工作共商、活动共办、成果共享”。如市委统战部联合中国农大和市农科院共建小黑垡村科技小院,市农业农村局、大兴区委等单位配合,汇集各方力量,打造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模式,在全国首创林下胡萝卜种植。2019 年,仅林下经济就创收 70 余万元。

工作模式订单化。根据各区产业发展特点和各涉农高校专业优势,市委统战部在实践中探索出“各区点单,统战部派单,科研院校接单,联盟单位协同配合”的推广模式。市委统战部在聚焦低收入村的同时,面向周边村庄,设立“流动哨”,将科技帮扶由点到面拓展,充分发挥科技小院辐射带动作用。截至目前,已相继在密云、怀柔、门头沟等 9 个区复制推广 41 家科技小院,辐射带动周边 192 个村(其中包括低收入村 62 个),辐射低收入户 1700 多户,解决 1300 多人就业,实现农民技术培训 6500 余人次。

二、“统”标准,实现推广不走样

顶层设计定标准。北京市委统战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固化好的经验做法,形成《“北京科技小院”运行管理工作办法》,明确小院建设的原则和各单位职责,规范小院运行和管理机制。提供资金保障,由市农业农村局将科技小院纳入全市低收入村科技帮扶项目;市委统战部及涉农高校分别拨付专项资金,共同助力小院发展。同时,突出统战特色,建立民主监督机制,把民主党派助力精准帮扶与民主监督的职责相结合,创新民主监督模式,将科技小院作为蹲点监督基地,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服务模式高标准。高校师生或科研人员驻扎“科技小院”,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住在小院随时找得到,下到地里随时解难题,统一以“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为小院的服务模式,提供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服务,把技术给农民,让效果真落地,打通了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

在执行统一标准的同时,科技小院也因地制宜,实施“一地一策、一村一策”。如在门头沟白虎头科技小院,市农科院 8 个部门专家组团打造“百枣园”,推动林果经济发展,2019 年底,白虎头村提前实现了全员“脱低摘帽”,人均收入达到 4 万元以上。在延庆黄土梁村科技小院,北京农学院大力推广香草产业,辐射全乡 9 个村,2019年全乡参与香草产业的村民人均增收 1.6 万元。在房山周庄村科技小院,北京农职院开展食用菊种植,带动村内十余户困难家庭开办“菊花宴”特色餐饮,2019 年创收 123.5 万元,户均增收 12 万余元。

三、“统”人才,实现发展可持续

院士扛旗,专家组团。北京市委统战部不断汇集科技人才,以张福锁院士团队为主导,“一校三院”各学科专家交叉合作,整合相关院校的专家工作站、综合试验站、老教授协会以及市科协等专家资源,打出“组合拳”,形成集团作战模式,为小院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硕博接力,薪火相传。中国农大设立“北京科技小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专项,组建跨学科交叉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每年拿出 20 个专项研究生名额,保障每个小院都有驻村研究生,以博士带硕士、老生带新生的模式,形成源源不断的驻村工作队,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帮扶工作队”。

科技农民,立地顶天。小院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既高度重视技术培训,又积极激发农户内生动力,为每个村至少培养一名“永久牌”科技农民,让科技的“种子”在农村生根发芽。这些农民,既接地气,又懂科技和产业,实现了“立地顶天”,实现了扶贫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立足农村这片广阔的舞台,发挥专长,服务农村,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两年来,北京科技小院已发表学术论文13 篇,其中国际高水平期刊英文 SCI 论文 4 篇。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同时,大力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让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理解“三农”艰辛,培养“三农”情怀,坚定

了服务“三农”的信心。小院发起者、民盟成员张福锁院士经我部推荐,获 2018 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北京榜样”2020 年 7 月月榜人物。2019 年 10 月 1 日,29 位服务“北京科技小院”的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受我部邀请登上观礼台,观看国庆阅兵,见证辉煌时刻。

四、“统”平台,实现效益再拓展

科技扶贫集聚效应明显。科技小院聚焦科技扶贫,在采用授课、田间观摩、科技长廊等多种方式普及农业技术知识,添加农村科技元素,提升农民科学素养的同时,还积极打造“统”字牌特色农产品。通过设计农产品包装,拓展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与网络平台、社区超市对接等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如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户红杏滞销,平谷北寨村科技小院协助村民开展网络销售,对接 5 家电商平台,发货 3.4 万箱,成功解决滞销难题。另外,小院还帮助农村通过信息管理打造智慧乡村典范。如大兴小黑垡科技小院协助村里建设网络化管理系统,设立“电子围栏”,提高农村信息化管理水平。

美丽乡村溢出效应初显。科技小院由科技助农向科技文化、乡村环境治理和精神明文建设等领域拓展,实现了精准帮扶和美丽乡村建设深入结合。如小院关爱农村留守群体,开设支教班,举办节日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加入农村基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队伍,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参与村庄交通卡口服务工作等。科技小院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中溢出效应初显,如密云西邵渠村科技小院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低碳生活”,开展集中培训,入户培训 800 余人,发放宣传单页 600余份;设计堆肥处理设备,将生活垃圾集中资源化处理,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治理。门头沟黄安坨村科技小院建立绿色无公害植保体系,农药施用量减少 40%,在降低农村环境污染的同时大幅降低种植成本。密云黑山寺村科技小院协助村里建立农林废弃物和餐厨垃圾处理工程,实现全村垃圾 100%循环利用;建立日处理 150 吨生活污水的湿地,美化人居环境。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下一步,北京市委统战部将继续整合资源,汇聚力量,完善“10+2”管理联盟;继续优化标准,积极推广,完成年底建设 50 家科技小院的目标;继续坚持扶智与扶志相结合,输血和造血相结合,打造“带不走的帮扶工作队”;继续拓展科技小院帮扶内涵,打造乡村文明新高地,扩大“溢出效应”。最终将北京科技小院打造成科学研究、精准帮扶、人才培养和乡村文明建设相结合的“统”字牌北京样板,为京郊农村精准帮扶和乡村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莘县科技小院启动仪式(共)

海大状元农科莘县科技小院启动

海大生物农科学院周江

莘县是中国蔬菜第一县,在种植技术日新月日的今天,用户缺技术更缺服务,海大状元农科莘县科技小院落户莘县,就是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服务,青岛海大农科学院具有百人的研究生团队,具有一流的农科技术,世界一流的科研设备,莘县科技小院的目的就是用高素质的人才服务创新莘县农业。

莘县科技小院主要提供3个方面服务:

1、提供现代化、精准化和智慧化的最尖端技术:研究生们带着更新更好的栽培、植保、水肥管理模式、装备和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莘县农业的生产效率,提高蔬菜品质,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从而提高莘县农业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2、提供配方施肥技术服务:测量土壤元素含量、化验植株营养吸收情况,根据土壤缺素情况和植株营养吸收情况进行配方设定,和用户协商,量身定做,真正的私人定制一棚一配方,同时构建用户蔬菜大数据体系,基于蔬菜不同的生长时期提供营养技术方案、植保技术方案。

3、提供定期不定期的进棚技术服务,随叫随到的现场诊断服务。

通过莘县科技小院博士硕士的带动,提高整个莘县农业行业的水平,淘汰一些落后的生产模式和供应关系,诞生出新的更加高效的生产和供应关系。

第三篇:科技扶贫典型交流材料:科技小院助推精准扶贫

科技扶贫典型交流材料:科技小院助推精准扶贫

中国工程院 张福锁院士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是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在扶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中心自 2009 年起,建立深入农村一线的科技小院,师生长期驻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紧密融合,构建“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为主要特征的“四零”农业技术服务和培训新模式,解决了小农户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在推动小农户技术创新、素质提升和农业新技术采用、促进小农户增产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一条科学家与农民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的科技精准扶贫新模式,在全国多个地方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得到社会各界积极评价。

一、基本情况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个显著方面是我国还有一定数量的困难群众与贫困地区。基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扶贫工作上升到战略的高度。

贫困群体主要是集中在偏远地方农村。造成贫困的原因除了与地区偏远、经济不发达有关外,也与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乏力、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现代农业技术传播不畅、技术应用率低、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对于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小农户而言,因其经营规模小、土地分散、抗风险能力低而导致生产经营效益低下、收入增长乏力,脱贫问题突出。因而,如何建立长效扶贫机制,解决产业科技支撑不足、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下、农业技术传播不足的问题,促进贫困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以及如何促进农民自身文化科技素质提升、构建高效现代农业技术传播渠道,就成为以精准扶贫、长效扶贫为核心的扶贫攻坚战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如何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和农民群众的增收不仅是党和国家关心的问题,也是农业科研院所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高等农业院校之一,中国农业大学将“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作为校训,鼓励在校师生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面临的由于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联系不紧密、甚至严重脱节而影响技术传播和应用,制约三农发展尤其是小农户增产增收的问题,中国农工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中心积极思考、不断探索创新服务三农的新模式。自 2009 年开始,在河北省曲周县首创科技小院,教师、研究生深入科技小院,科研与服务相结合,针对农业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和攻关,围绕优质高产高效目标,在农民地里,带着农民一起干,使技术能够得到迅速应用,惠及百姓,增产增收;利用驻村优势,开展“四零“培训和服务,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打破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米的屏障,促进了技术的高效传播及小农户增产增收。在科研和服务过程中培养研究生,使之成为有情怀、有理想、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一懂两爱”人才。九年多来,科技小院建立的模式不仅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连续发表创新成果,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获得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外,同时在推动高产高效现代农业技术传播和推广、促进农民尤其是小农户增产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精准扶贫的一种好形式。

二、模式简介

科技小院是建设在农村,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村级科技服务平台。科技小院以研究生与科技人员驻村工作,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和零费用服务于农户及生产组织为特色,以实现作物高产和资源高效(双高)为目标,致力于引导农民进行高产高效生产,促进作物高产、资源高效和农民增收,逐步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和农业经营体制变革,探索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科技小院模式以科研人员长期扎根基层生产一线、科研服务和人才培养相结合为基本特征。以“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服务群众为特色,致力于解决小农户增产增收的问题。

1.扎根基层,零距离接触三农,深入调研、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提高扶贫的精准性。针对小农户尤其是困难农户因接收农业科技信息渠道不畅而影响技术采纳进而影响增产增收的问题,科技小院师生长期扎根位于农村一线的科技小院,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与基层群众尤其是困难户亲密接触,建立了互信关系和紧密联系,打通科研人员和广大农民群众交流的屏障,便捷地了解他们实际生产增产增收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以此作为科技攻关和社会服务的突破点。

2.科技攻关和服务紧扣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通过技术支撑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小农户脱贫。促进农村和农民脱贫的关键是建立可增产增收的农业产业,产业兴旺才能建立农民脱贫的长效机制。为此,科技小院采取了两个思路:一是所开展的科研工作紧紧围绕所在地农业主导产业,解决其实现高产高效的关键制约性因素,通过解决制约性技术问题,促进小农户增产增收。例如,曲周县白寨科技小院通过研究和推广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在增加农户小麦玉米产量的同时,节约肥料和机械成本,实现了节本增产增效;曲周县王庄科技小院针对当地农民以粮食生产为主,生产效益低下的问题,带领群众生产优质麦种、生产石磨面粉,大大增加了生产的经营效益和农民收入。二是大力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例如曲周县后老营科技小院针对当地西瓜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茬严重、品质不佳、市场缺乏的问题,通过研究西瓜嫁接技术、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推动西瓜合作社发展以及帮助村里建立西瓜交易市场,推动了当地西瓜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使后老营村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曲周县相公庄村科技小院通过技术研究和推广,帮助该村解决了苹果授粉差、坐果率低、品质差的问题,还带着农民外出考察山东等地苹果种植先进经验,提高了当地苹果产量和品质提升,带动了村域苹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由于产业兴旺,得到县里扶持,建设成为美丽乡村,村容村貌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山东省乐陵市科技小院通过科技攻关,着力解决当地优势产业改变态度优化环境的五步法技术扩散新模式,促进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向小农户扩散。一是针对农民抗风险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强、接受新技术慢的特点和“眼见为实”的心理,依托科技小院,将农业技术示范田建在农民的田里,通过零距离集中展示技术效果,吸引农民,引起他们的兴趣;二是针对广大农民尤其是小农户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和接受能力较低的问题,采用多种方式,向农民普及农业技术,增强他们对技术的了解;三是针对广大农村地块分散、机械化程度低等制约农民应用技术的问题,通过推动农民自发联合、合作社和土地流转等方式,实现小块地并成大块地,实行“大方操作”,推动规模化经营,降低农业机械和生产资料采购和劳动力成本,打消农民采用技术的顾虑。四是在农民应用技术过程中,利用教师、研究生驻村便利条件,或通过科技喇叭、科技小黑板以及微信、手机短信等及时提醒农民应用技术,或深入田间,向他们提供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服务,解决他们技术应用中的困难。最终,实现了技术的快速传播和应用,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的问题。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例如,2012 年东北春玉米产区玉米黏虫大爆发,给东北农民造成巨大损失,梨树科技小院研究生在田间调查时发现了黏虫暴发的情况,连夜写成调查报告及解决方案,报告给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使得梨树县得以及时发出全县预警,为全县范围内灭虫防灾赢得宝贵时间,将玉米黏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给农民挽回巨大的经济损失,事后,县农业局为科技小院送来“虫口夺粮,功不可没”锦旗。

4.标本兼治,扶贫与扶智、输血与造血相互结合,建立扶贫的长效机制。世界人力资源理论开创者舒尔茨认为“改革穷人福利的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土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科技小院在研究、推广高产高效技术解决小农户增产增收问题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民科技培训和培养农村科技人才,推动扶贫(研究推广高产高效技术促进增产增收)与扶智(开展广泛的农民培训紧密结合),输血(推广技术)与造血(提升科技素质)的紧密结合。针对广大农民尤其是小农户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和接受能力较低的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在日常的研究中,方案与农民一起讨论,与农民一起实施,试验就在农民地里开展,与农民一起干,既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应用性,又使得农民和科研人员一起成长。二是为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科技小院探索建立“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为原则的多元化农民科技培训方式,利用科技小院、农民家里、村委会、小学校、农村街巷等不同地点采用面对面讲课、田间观摩、科技长廊、科技胡同等多种方式,向农民普及农业技术,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他们自我提高、进步的能力。例如,曲周科技小院先后两次开展了面向全县 342 个村的入村农民科技培训,不仅向农民传播各种作物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还向他们传播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传播农业绿色发展、产业振兴的理念,先后开展各类培训 700 多场,惠及群众近3 万人。而全国科技小院网络累计开展农民培训 1500 多场,培训农民 6.7 万 人次。为了培养“永久牌”农村科技人才,还依托科技小院开办农民田间学校,招收农村科技骨干,对他们进行系统性的培训。

三、推广应用

科技小院模式的探索和应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和积极评价,其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也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同。自 2009 年第一所科技小院在曲周建立以来,目前已经在全国 24个省市区建立了 93个科技小院。全国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指出:科技小院既是引导农民致富的一条新路,又是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的一种新模式。自科技小院建立以来,科技小院模式被云南、贵州、新疆和吉林等地政府所采用,作为精准扶贫的新模式。

1.云南省镇康县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镇康扶贫科技小院。2016 年 12 月 6 日,中国农业大学在云南省镇康县木场乡建立扶贫科技小院,江荣风教授和崔振岭教授带领博士后后王红叶、博士尹宇龙入住科技小院,在当地政府和学校支持下,围绕档期贫困山区特色产业冬桃发展,深入调研,听取农业生产发展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详细了解了病虫害发生的类型、挂果面积、修枝剪枝方式、施肥用药等情况,并就提高农民管护意识、改善生产方式、科学施肥、提质增效等问题给出合理化建议,为制定和优化全乡农业产业发展寻找方案。通过产业带动群众增收、促进脱贫,取得明显成效。

2.贵州省六盘水市科学技术局借鉴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模式与罗盘水师范学院和水城县委宣传部联合建立“六盘水市科学技术局台沙科技小院”推动当地精准扶贫。2018 年 1 月 1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一个科技小院“六盘水市科学技术局台沙科技小院”在水城县杨梅乡台沙村揭牌成立。采用市科技局 + 六盘水师范学院 + 水城县委宣传部 + 村支两委四方联手的方式共建,科技小院借鉴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经验和成熟做法,结合杨梅乡台沙村实际,统筹多方资源,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零门槛”服务台沙村,帮助该村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探索提升当地农民科学种植水平,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通过政府项目支持、学校技术支撑、引进食用菌种植、中药材育苗等科技项目示范,吸收贫困户参与,引导走科技型农业发展之路,助推脱贫攻坚。

3.吉林省通榆县与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新洋丰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通榆五井子扶贫科技小院。2016 年初,由吉林日报社协调,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新洋丰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参与组建通榆县五井子村扶贫科技小院。吉林农业大学硕士生落户在“扶贫科技小院”,长期进行技术指导。该扶贫科技小院把校、政、企、农充分融合到一起,提供了一个改变农民传统种植观念、引导农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物质与科技相结合的扶贫平台。扶贫科技小院利用高校资源,开展测土配方工作、农业知识技能培训、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种田,使农民特别是贫困户扭转老观念,接受新思想,从而提高认识,达到“精准扶贫、科技扶智、思想扶志”的目的。具体做法,一是组织贫困户建立高产高效示范田,由肥料企业为 10 户贫困户免费提供种子、化肥等,由扶贫科技小院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并重点帮助其中的 3 户特困户,同时通过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及研究生通过科技培训、田间指导带动周边 30户贫困户科学种田,形成帮助 3 户、扶持 10 户、辐射 30 户的扶贫效应。二是走“互联网+”之路,配置电脑,连线上网,与中国农业大学专家进行面对面咨询和沟通。三是种植大户带动贫困户,由新洋丰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出台奖励措施给予奖励,并组织他们到中国农业大学、湖北新洋丰集团等相关企业和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和考察。

4.新疆农科院在新疆建立 13 个精准扶贫现代农业科技小院,助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2017年 5 月 11 日,新疆农科院在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阿亚克浪喀勒克村农科院种子科技小院等 13个新疆现代农业科技小院揭牌。这 13 家现代农业科技小院分别在疏勒县、温宿县、阜康市、乌苏市、和田县、岳普湖县、尼勒克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等地建立。涉及谷子、马铃薯、棉花、葡萄、鲜食玉米、核桃、红枣、饲草等经济作物。科技小院围绕这些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开展精准扶贫。新疆现代农业科技小院将与 “访惠聚”工作紧密结合,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脱困。

科技小院实现了农业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实现了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的紧密结合、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发展的结合、科研人员与广大小农户的紧密结合,促进了现代绿色高产高效农业技术的研究、传播和应用,推动了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一种科技支撑产业、推动扶贫脱贫的新的有效模式。

第四篇:2010年小院镇对台工作总结

2011年小院镇对台工作总结

2011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和区委台湾工作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我镇积极完成区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安排的各项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首先,我们建立健全了对台工作领导机构,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张小红、镇长李勇分别任正副组长的“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党委副书记卢明钢专抓此项工作。二是制定计划,把对台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定期研究。三是镇党委书记张小红、镇长李勇定期召开办公会,重点听取对台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对台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有研究,有决议,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

二、加大宣传力度

首先,我镇党委、政府组织镇村干部认真学习对台方针政策,了解重大涉台事项,了解两岸发展形势。

三、加强对台经贸和交往交流

今年,我镇积极主动开展涉台经贸活动,积极开展涉 台引资和引进项目工作,支持台胞台属与台湾的交流,积极开展并支持各项涉台交流活动,重大涉台事项主动向涉台部门报告。

四、妥善处理信访及突发事件

正确处理台胞台属信访问题,对他们反映的问题高度重视,能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做出明确答复并主动与涉台部门联系,遇涉台突发事件及时向涉台部门报告。

五、2012年工作打算

1、继续深入贯彻学习党和国家有关对台方针政策和法律规章,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对台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2、围绕小院经济发展,扎实做好对台经济工作。

3、继续加强与台胞、台属的联系和交往工作,为台胞台属办实事。

4、加强涉台知识教育,加大对台宣传和调研。充分发挥对台宣传员的作用,以网络、新闻媒体、报告会、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台知识和政策的宣传力度,着力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政策,促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

第五篇:童年的小院

童年的小院

老城中心小学

李庆红

我们这代人的童年,没有各式的玩具,没有机会游览,更不会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可是如果你认为我的童年单调乏味,那就大错特错了。小院,就是我快乐的天堂。

那是老家屋后一处荒废的院子,四面墙都没了,里面栽了许多杨树和梧桐树以及香椿树,更难得的是,还有一棵枣树。它们棵棵长得枝繁叶茂。每年的麦后,爷爷在小院里都垛好大一个麦垛,那是我家一年的柴火了。

当春姑娘刮来第一缕春风的时候,我在老家的窗户上向小院望去,惊喜的发现麦垛旁那一丝若隐若现的春意,于是我欢笑着向小院跑去,小心翼翼的扒开麦秸,嗬,不止一棵呢!于是我天天叮咛着爷爷,春天来了,快点给我拧个小哨呀!小哨终于拧来了,在家人的欣赏中,我卖弄的使劲吹着,常勾住小伙伴羡慕的眼光。

夏天是小院最热闹的时候,白天我在小院里东挖挖,西找找,看到小小的孔,就用小铲子向下挖去,不一会儿便有一个圆圆脑袋的小东西被挖出来了,那是蝉,雨后的小孔特别多,挖出的蝉也就特别多。倘若天气晴朗,蜕化的蝉便在树上知了知了的叫个不停,奶奶便用竹竿和铁丝绑上一块布,做成筒状,待蝉停下,用竹竿悄悄靠近,然后猛地一扣,哈哈,那蝉便落入网中了。玩累了的时候,便在两树之间栓根绳子,一个简易秋千便做成了,荡来荡去中,一天的时光悄悄流去。

秋天的小院到处是落叶,不等大人来扫,我们早就拿了针线,挽个结,用针一片一片的把那些落叶穿成一字长蛇。小院里的大枣是我们盼了一个夏天的宝贝,现在终于可以摘了,在大人的怂恿下,我很顺利的爬上去,得意的边吃边往兜里装,要等树下的小伙伴请求,才吝啬地扔下一个两个来,于是在伙伴的争抢大枣中获得了些许的成就。

冬天来了,呼呼的北风使我们这些调皮的孩子望而却步,小院却依旧热闹,麦垛下是我们孩子的地盘,常常把麦垛滚得不成样子,一使劲爬上去,再一鼓劲滑下来,北墙根下晒太阳的老头老太太常鼓动我们来个一对一对决,看谁家的孩子最勇敢,谁要是不经闹生气了,我们便一个一个的从她面前走过,还要郑重其事的递过一根麦秸,倘若她不接谁的麦秸,她便是生谁的气了,谁就要驮她回家了。为了有人驼我回家,我经常在奶奶到小院拿柴火后装作生气的样子由伙伴们送回家。

可惜年龄到了,我终于要被父母送去学校了。再见,我的小院!再见,我的乐园!

下载科技小院建设工作总结[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技小院建设工作总结[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院》教学设计

    《小院》教学设计 《小院》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比较熟练地利用6-9的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2.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

    长长的小院美文

    小时候,我总喜欢躺在院子中央月亮门的台子上,看看院东头,再看看院西头,看看院东头的月季花,是否已经开出了清香的朵儿,再看看院西头夕阳下的无花果树,是否已经长满了风致的叶子。那......

    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建设工作总结

    伊宁县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建设 工作总结 2008年,伊宁县优质高效养牛技术集成推广项目获自治区科技兴新办立项,项目建设期为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两年多来,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

    云南省“十一五”科技平台建设工作总结

    云南省“十一五”科技平台建设工作总结 (一)云南省“十一五”地方科技平台建设的总体情况 1.科技平台建设的总体思路 按照新时期国家科技工作方针,围绕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

    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

    一、课题简介 1、课题来源 本课题是柳州市科技局以柳科综字[xx年]8号文件下达给我们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并以xx年010601-5号签订了《广西柳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

    一、课题简介 1、课题来源本课题是柳州市科技局以柳科综字[XX年]8号文件下达给我们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并以XX年010601-5号签订了《广西柳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建设科技创新型企业工作总结

    晨光院是科技先导型企业,科研基础设施完善,在生产过程中实行DCS控制系统,在设计部门推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管理上全面实施ERp信息化管理,具有完整的科研开发、工程设计、项目......

    农家小院教学设计

    农家小院 教学目标 1, 结合“农家小院”的具体情境,经历寻找信息,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巩固除法的意义。 2, 能够运用乘法,除法与“倍”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