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高中
高一地理必修Ⅲ
复习背诵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的基本特征:①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②区域内部表现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即整体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③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④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是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即开放性)
2.区域的空间结构类型: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
3.区域的空间分布形态: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4.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5.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是广义上的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指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6.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特征:
第三产业
比例
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
时间
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132或者123);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213或者
231)。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321”的格局。一般演变规律是从123到213再到231最后为321.区域发展阶段
7.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①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②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8.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①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特征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区内经济差异小,中心城市缺乏,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少,分布稀疏,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
②工业化的阶段的区域经济特征
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第二、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区域内部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区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为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区域经济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加速增长态势。
③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特征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已较高,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基础设施齐全,交通和通讯基本形成网络。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缩小,区域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案例:美国匹兹堡在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时以毛皮交易为主,因为临近五大湖水运便利,还有当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苏必利尔湖有丰富铁矿逐渐发展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从而走向工业化阶段,工业化使当地出现了环境恶化、地价上涨、资源衰竭、设备老化等问题,经过环境污染的治理、发展科技和交通、调整产业结构等走向了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启示:匹兹堡的三个阶段的转变告诉我们:区域一般会因为一些有利条件才会走向工业化阶段,工业化中不可避免的出现问题,积极主动解决问题才会走向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9.我国正处在工业化阶段,已经形成了多个经济发展核心,和多条经济发展轴线。如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沿线经济带、京九京广铁路沿线经济带。
区域发展差异
10.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东部:
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11.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①产业结构差异第一产业比重西部>中部>东部,第二产业东部>中部>西部,第三产业东部>西部>中部,产业结构东部最优。②工业化差异东部工业起步早,水平高。③城市化差异东部>中部>西部④对外开放程度差异东部开放最早,开放范围最大。
12.我国对外开放顺序:沿海--沿江--
陇海、兰新铁路沿线—沿边。
13.南方与北方的差异:我国的北方和南方是针对东部季风区而言的,其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区域特征、限制因素及发展方向
北方
南方
区域特征
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平原高原为主;以棕壤和黑土为主,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农业以旱作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工业基地有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和京津唐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结构偏重,交通以公路铁路为主,对外开放程度比南方低
多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地势起伏大,热量丰富,水分充足,以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广泛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主要类型为红壤和砖红壤,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能资源等相当丰富,农业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为水稻,区内有沪宁杭综合性和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工业结构偏轻,交通方式有水运、铁路、公路,对外开放程度高。
限制
因素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黑土冲刷,华北平原旱涝、盐碱、风沙现象严重。
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
发展
方向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
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治理污染
14.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①黄土高原的南界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⑨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和华南亚热带湿润地区界线
15.西部大开发范围及意义
范围:西部地带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和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
有利条件:①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②边境线长;
③国家政策支持;④社会环境好;⑤市场潜力大。
劣势条件:①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交通、电力、通信、水利设施不足);②人才、技术、资金匮乏;③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水土流失、旱涝灾害、地质灾害多发)。
方向措施: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②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③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④发展边境贸易;⑤进行生态建设,保护环境。
意义:有利于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有利于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有利于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改变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联系
16.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17.南水北调
①原因: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平衡。目前北方水资源缺乏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急待调水解决。
②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可以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
东线
中线
西线
调水源地
长江下游扬州附近
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
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
调水线路
江苏扬州经山东河北、到达天津
从湖北经河南、河北到北京、天津
从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将长江水调入黄河上游
有利条件
过黄河可以使用京杭运河自流输水,节省建设投资。
从丹江口水库到京津方向地势逐渐降低,可自流输水
调水量
较大
较小
大
水质
差
较好
最好
影响:①有利影响:缓解了北方缺水的状况,具有为工业、居民、农业供水;利于回升地下水位、保护生物多样化、缓解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不利影响:东线可能导致输水沿线土壤盐渍化产生。中线要加高丹江口水库,淹没耕地,需要移民。
18.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①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少,降水变率大,时间分布不均;②河流径流量少;③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工农业生产发达,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④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⑤水资源污染严重。
解决措施:①开源:合理开发地下水;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海水淡化;人工增雨②节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强水资源管理
19.西气东输
我国天然气丰富区: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陕甘宁地区。
天然气优点:干净、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使用方便。
线路:主体工程从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还包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湖北湖南。
地理环境的影响(意义):对输出地区:①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促进西部经济发展;②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④增加就业机会。⑤有利于完善西部基础设施。
对输入地区: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②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③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④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压力。⑤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20.西电东送
北线:
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火电输往京津唐地区
中线:
将长江中上游的水电输往华东地区(主要水电站有二滩、葛洲坝、三峡)
南线:
将红水河流域的水电输往珠江三角洲(主要水电站有天生桥、岩滩、龙滩)开发贵州等地火电为补充
水能丰富的原因:长江上游、红水河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河流流量大;而且位于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因此水能极为丰富。
意义:同西气东输。
21.产业转移及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①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劳动力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导致产业在空间上不断转移。
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企业的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企业家总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本也很高,成为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的因素之一。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③市场因素: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国家政策的不同,一个国家的产品销往另一个国家往往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企业为了避开这些限制,就直接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例如,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④其它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产业转移方向:①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因原材料价格、工资、地价、公用事业费用成本差异,转向内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可以环境、资源问题;
②台湾企业向大陆转移:为寻求廉价的劳动力、众多的发展机会、广阔的市场空间而进行的产业转移;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IT)产业
③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为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进行的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的规律:①不同区域之间:沿海
→
内地,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
②同一区域内: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再转向第三产业
产业类型: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
染严重等,都会促使企业进行产业的国际转移。也是转移的原因。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③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由转移国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或地区。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湘教版中的产业转移的影响:对转入区:①促进资源的开发,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②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③安排了劳动力就业;④但是加重了当地环境污染。
对转出区:①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②减轻了环境污染;③但是加重了就业压力。
实例:广东边远地区为什么具备显著的产业集群效应?
①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面临产业升级。②广东边远地区劳动力价格、房租、地价相对低廉,工业原料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③广东边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具备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和拓展本地资源型产业的能力。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荒漠化
22.概念: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
23.表现形式:动力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等类型。
24.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自然因素: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深居内陆和高山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达到,形成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②物质基础—地表多沙质物质疏松;③动力条件:多大风等;④地表植被稀疏,防风固沙能力差。
人为原因: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农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当⑤工程建设不注意环境保护导致地表疏松等⑥人口增长,环境压力过大。人为原因起决定作用。
25.荒漠化的危害:①危害土壤,使突然给肥力下降;②危害大气环境质量;③恶化北方生态环境,危害生物多样性;④造成耕地、草场退化,危害农牧业生产;⑤危害河、湖水库,使湿地减少;⑥危害交通、电力、通信;⑦危害人类经济发展和生存的基础空间。
26.防治对策与可行性措施:
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核心:防治荒漠化应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核心,(人教版:任何战略和对策都以消除贫困为核心),采取因地制宜的治理措施,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退耕还林还草等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湘教版内容)
通用答案:①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林牧业,改善土地不合理利用状况和提高植被覆盖率;②合理放牧,实行轮封轮牧,规定合理的载畜量,种植牧草;③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分配流域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④设置草方格沙障;⑤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当地可再生能源;⑥工矿交通建设要注意环境保护;⑦营造三北防护林网;⑧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的环境保护意识。⑨生态移民。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东北、西北、华北地区营造防护林,起到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作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2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②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植被稀疏;④地形起伏大;人为原因:⑤过度放牧与樵采,破坏植被;⑥不合理的轮荒开垦土地;⑦露天开矿。
解决措施:①修筑梯田、打坝建库。②植树造林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③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大力发展林牧业。④合理放牧。⑤大力发展农业技术。
⑥解决农村生活能源。⑦做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⑧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8.南方低山丘陵区和云贵高原地区分布有严重的红漠化和石漠化原因:自然原因是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形——山地丘陵为主,坡度大,易受流水冲刷;土壤——土壤保肥能力差,抗水蚀能力差。人为原因——主要原因:乱砍滥伐森林——生活能源短缺;
山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陡坡开荒种植粮食。造成严重的植被破坏。
措施:①解决当地能源如发展沼气,营造速生薪炭林等;②发展立体农业是解决红漠化和石漠化的重要措施。
湿地及保护
29.概念: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30.中国湿地类型: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浅海、滩涂湿地,人工湿地。
31.我国主要湿地的分布特点:我国湿地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总的状况是东部湿地多,西部湿地少,湿地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32.湿地的功能:调蓄洪水、涵养水源、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航运、旅游观光、提供农副产品及能源等。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
“天然空调机”
“天然水库”
“资源的宝库”等美称。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系统
33.洞庭湖湿地问题:湿地面积减小和湿地质量下降。
34.湿地面积减少的原因:①上游植被破坏严重,造成水土流失,大量流入的泥沙淤积;②人口的迅速增长,大规模的围湖造田;由于过度围垦、泥沙淤积导致湿地数量减少。
湿地质量下降的原因①水质污染问题突出,湿地质量在逐渐下降。②滥捕滥猎、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
35.保护湿地的措施:①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洞庭湖流域和长江中上游流域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保持水土;②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③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④防止湿地水污染;⑤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
36.内陆湿地如青海湖的面积减少的原因和措施:①是全球变暖,降水减少,蒸发变旺;②人们大量取注入湖泊的河流水用于灌溉和其它,使得注入湖泊的水量减少。解决措施是发展节水农业等。
37.三江平原沼泽:成因①降水多;②纬度高,蒸发弱;③河网稠密;④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⑤冻土广布,水难以下渗。措施:解决三江平原湿地破坏的措施是退田还沼泽。
38.洞庭湖被称为鱼米之乡原因:地处洞庭湖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耕作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39.自然地理条件:地形:上游为低山丘陵,中游为丘陵地形,下游为平原地形。上游地势高,起伏大,汇水快,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气候:地处中纬度,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暖,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
河流:气候特点使得容易河流流量大,冬春季节多暴雨,河流更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40.19世纪后期流域的开发及其后果:①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棉花带,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导致土地退化引起老棉花带衰落;②扩大耕地和获取炼铜用的木材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③炼铜企业大量排放SO2,形成酸雨环境污染许多生物消失绝迹。
41.田纳西河流域贫困落后的原因:暴雨频繁、洪涝多发是重要的自然灾害。生产不合理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退化严重,农业生产条件差。另外河流开发利用单一,仅限于航运。
42.发展优势: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河流流量大,流经区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煤、铁、铜资源丰富。
43.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
①成立田纳西河流管理局(TVA)
②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对全流域河道进行梯级开发。
梯级开发,修建水坝,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产生了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灌溉等综合效益。
③以电力工业为龙头,建立起以高耗能工业(如化工、建材、冶金等)为骨干的完整工业体系。
④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坡地—栽培果树、蔬菜
平原—种植玉米、棉花、大豆;发电厂附近—利用余热发展温室蔬菜水库—渔业
山地—林业
⑤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展旅游业。
44.治理成就:洪水灾害得到了有效控制,构建了庞大的航运网,拥有了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建成了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森林覆盖率高,旅游业发达,流域内人均收入达全美平均水平。
45.治理经验:
①设置全流域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②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③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④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长江洪灾
46.长江洪灾的原因:自然原因: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干流长;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47.防洪措施:在中上游:①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现有森林、营造防护林工程,保持水土;②修建水库。在中下游:①加固大堤;②修建蓄洪、分洪工程;③整治河道;④裁弯取直;⑤退田还湖等。⑥加强预报和监测,建立预警系统;
⑦.增强防灾意识,建立应急方案和防灾物资准备等。
48.长江三峡地区水能丰富的原因:流域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干流长,支流多,河流流量大;三峡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二、第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所以水能极为丰富。
49.三峡工程建设的有利影响:
对下游地区:①汛期防洪,②枯水期灌溉,③改善枯水期下游水质质量;④减轻下游湖泊和河道的泥沙淤积。
对库区:①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形成库区旅游资源;②库区养殖;③发电,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环境;④.改善航运条件。
50.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①对上游河道和库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库区淤塞;②淹没耕地、文物古迹、旅游胜地、陆生植物、居民区、厂矿、城市、搬迁任务大、③库区地下水位提高,对于干旱地区易发生土地盐碱化;④水库、大坝建设会诱发新的水土流失、滑坡、水库地震等地质灾害;⑤阻断鱼类洄游线路
51.埃及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巨大的库容使埃及获得灌溉、发电、防洪、航运等多方面效益;
不利影响:①河口渔获量减少;②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瘠;③土地盐碱化;④海水对三角洲海岸侵蚀加重,海岸线后退;⑤库区及下游水质下降;⑥血吸虫病泛滥。等等。
52.河流航运价值大小原因:河流流量;②水流平稳与否③冰期长短④腹地范围和经济水平,人口疏密程度(即水运交通需求)等。
举例:莱茵河航运价值大的原因:河流流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水流平稳;没有结冰期,通航时间长;腹地宽广发达,航运需求量大。
53.不同的水利工程首要功能不同:如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工程任务是防洪,黄河上游龙羊峡等任务是发电,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是用于灌溉,黄河到太原的万家寨水利工程和丹江口水库的作用是调水。
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4.美国农业生产总体条件:自然条件:美国本土地处25°—49°N,大部分属
温带和亚热带,降水适中,水热条件适于栽培多种农作物;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社会经济条件:美国商品经济发达,追求经济效益成为其首要因素,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消费市场巨大,交通运输发达;国家的政策与法规扶持力度大;先进的科技与发达工业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保障。
55.美国农业最主要特征: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优点: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生产效率高,形成规模效益。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主要的农业带
56.乳畜带:分布在东北部五大湖沿岸,因为这里纬度高,气候冷湿,土壤贫瘠,不适合谷物生长,适于多汁牧草生长,美国东北部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生活水平高,对乳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
57.小麦带和玉米带:分布在美国中部平原,本地区地势比较平坦,有利于机械化生产,高温区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好,利于小麦、玉米生长;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同时,玉米是美国最重要的农作物,有多种用途,在美国大部分作为饲料,玉米带与畜牧带紧密联系在一起便于发挥优势。先进的科技和高度发达的工业,以及便利的交通,地广人稀也是重要的人为原因。
58.棉花带:分布在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地区,这些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热量充足适合棉花生长。
59.水果、蔬菜、灌溉农业区:分布在美国太平洋沿岸地区南部属亚热带地区,是夏季高温少雨的地中海气候,适合喜高温少雨气候的葡萄、柑橘的生长。夏季炎热干燥,降水稀少,发展蔬菜种植离不开灌溉水源。
60.灌溉和畜牧农业带:分布在西部高原山区,西部高大的山系阻挡了来自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使山脉之间的高原、盆地降水稀少,形成干旱、半干旱区,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需要灌溉才能发展农业,但是有大量牧草分布所以形成了畜牧和灌溉农业带。
61.美国农业发展中的问题①过度垦殖和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和“黑风暴”的发生;②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农业生态恶化,影响农产品食品安全;③高度的机械化生产,能源消耗大,农业生产成本高。
6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多种农业生产方式;制定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如限耕政策、休耕政策、补贴政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用保护性耕作方式,如免耕、休耕和轮作
鲁尔工业区的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63.鲁尔工业区兴起繁荣的主要区位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广阔的销售市场
⑤离铁矿区近(法国洛林铁矿、瑞典和俄罗斯等产铁国)
煤炭储量丰富是鲁尔工业区兴起的首要区位条件。
64.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①生产结构单一(以钢铁、煤炭等重工业为主导)。
②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廉价石油的使用,煤炭需求量明显下降。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钢国家越来越多;消耗量急剧减少)。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工业区衰退的根本原因)。
⑤环境污染严重,工业用地紧张(是新兴工业不愿到此落户的主要原因)。
年份
1800年
1900年
1985年
煤
0.75
铁矿石
1.8
1.3
65.鲁尔区的综合治理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从而促使本区经济结构的多样化。(这是综合整治的核心)
②调整工业布局。(钢铁厂搬迁到鲁尔区西部,在莱茵河沿岸港口布局钢铁企业)
③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
④发展科技,繁荣经济。(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对原有企业进行集中化改造)
⑤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66.辽中南工业基地
发展有利条件:地形平坦;辽河流过,水源便利;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附近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首要因素是煤铁资源丰富。
67.发展中的问题: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资源枯竭。
③技术落后、④环境污染严重。
68.振兴东北措施:同鲁尔区措施。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69.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煤田的煤层中还含有丰富的煤层气。
②市场广阔:我国是能源这些都为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城市相距不远,输煤、输电的距离较近。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70.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
①人均资源量少。
②人均能源消费量低。
③单位产值的能耗高。④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71.能源基地建设途径: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建设了大秦、焦日、神黄铁路)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能源生产结构的调整,促进了能源输出结构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了山西省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72.遇到的困难:环境污染严重、运输成本高、缺水、开采成本增加、市场竞争激烈、产业结构单一等
73.煤炭能源的综合利用途径:
①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主要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使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②山西省围绕煤炭资源进行了能源的深层次开发,交通和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能源的综合利用,(不仅发挥了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而且促进了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建设了万家寨引水工程大大缓解了太原、大同、朔州三个中心城市严重缺水的局面)。
74.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环境问题:能源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开挖地表,破坏植被,产生水土流失;燃煤、洗煤等产生严重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开发煤炭消耗大量水资源,造成缺水状况等。
治理措施: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三废”的综合利用;④加强绿化;⑤做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75.城市化的主要标志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76.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第一阶段: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初期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77、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的具体表现
城镇人口多,比重高,达70%,城数量多、密度大,城镇经济实力较强,外来劳工所占比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比较完善,供电、供水和通信水平居全国前列。
78、珠三角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的优越性:
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专业镇经济,在分散经营的情况下,实现规模生产,便于降低成本;提高了知名度,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便于销售;便于分工协作;便于政府的管理。
79.珠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契机)。②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③良好的区位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这样的区位条件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④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亲密的血缘关系。改革开放以后,广大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利用他们在海外的各方面关系,通过投资、引商、引资,为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80.工业化进程:1979~1990年为第一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珠江三角洲地区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但是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挥政策优势和侨乡的优势,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等,建立了一大批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这一阶段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所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外资额增长相对较慢;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所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也相对较慢)。
1990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随着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政策优势已不明显;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也逐渐丧失。在新的形势下,劳动密集型产业已不能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进行产业升级。20世纪90年代,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珠江三角洲地区又一次抓住了机遇,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l/3,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81.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①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②1,3,5
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③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82.“三来一补”的主要特征
三来一补是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外商提供:资金、生产设备、技术指导、原料配件图样;当地提供:优惠政策、土地、劳动力、服务设施,工厂:加工、组装
8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①产业结构层次偏低,②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③耕地被大量占用,④能源供应不足,⑤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84.对策:①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的整合和升级,加强地域分工。
②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乡空间结构,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③加强规划与管理,完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保护好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④加强城市生态发展,有效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⑤推动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
⑥合理规划城市发展模式。
⑦解决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实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到珠江三角洲。
85.从地理角度考虑,同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劣势主要表现的方面:
①经济腹地范围比长三角小、②地理区位不如长三角优越、③大城市为依托不如长三角密集、④科技力量不如长三角雄厚、⑤经济基础不如长三角好等。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86.含义:遥感是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并通过分析,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即对遥远的地物进行感知。
87.系统组成: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接收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88.分类:根据运载工具可分为航天、航空、近地遥感;根据辐射源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遥感;根据电磁波波谱范围可分为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多谱段遥感;根据应用领域可分为大气、海洋、地质、资源、环境、农业、林业遥感。
89.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中的重要应用领域有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农业资源等的调查。它具有以下特点: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的信息量大,可减少调查的盲目性。
90.遥感在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环境灾害监测包括环境监测和环境灾害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及时了解环境与灾害的动态变化,对环境与灾害实施监测并作出相应的评价和预报,为环境和灾害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91.概念: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具有在陆、海、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它能够实时测量“四度”:经度、纬度、海拔高度、速度。
92.基本组成:全球定位系统(GPS)由空间星座、用户系统、地面控制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93.工作过程:GPS卫星发送导航定位信号,地面控制系统对卫星进行监测和调控,用户系统接收GPS卫星发射的信号进行导航定位。
94.GPS的主要应用领域:GPS以其高技术的含量及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而广泛应用于众多的领域。主要应用领域有军事、导航、交通管理、农业、旅游娱乐、城市管理等方面。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
95.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96.组成部分:硬件设备、GIS软件、地理数据、GIS人员、应用模型。
97.工作过程:地理数据的输入、存储,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输出等环节。
98.GIS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城市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生态环境管理。
数字地球
99.“数字地球”是信息化的地球——地球的虚拟对照体。数字地球以地理坐标为依据,具有多分辨率的、海量存储的、可多维显示的信息系统。通过获取地球的大量数据,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图形图像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进行数字化重现和预现,是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虚拟地球。数字地球的问世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00.东北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101.东北农业发展条件:气候条件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于夏季,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地形、土壤条件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东北地区包括高原、平原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从而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社会、经济条件: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不仅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一些工业部门本身就是以农产品为原料,如亚麻纺织、毛纺织、乳品加工等。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
东北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与周边国家相比,东北地区在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这一方面使得东北地区农业经营规模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102.农业布局特点:
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条件存在着差异。因地制宜地组织农业生产,就形成区域内各具特点的农业布局。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①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这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玉米分布非常普遍,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减少。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随着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②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等。大小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林区。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盛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③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放牧畜牧业区。
103.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目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商品粮基地具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
突出特点: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②地区专业化生产: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是商品化的前提。玉米主要分布在松内平原、小麦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水稻主要分布在纬度相对较低热量相对较足的辽河平原。东北商品粮基地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104.东北农业发展问题东北地区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有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
105.农业发展方向东北地区有条件建设成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和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化区域。
①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其农业发展的重点是: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②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其牧业发展的重点是: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③山区农业发展方向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发展重点是: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106.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这种农业生产模式有效地保护了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使中部产粮区的粮食就地转化.中西部地区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各自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107.基塘农业:珠江三角洲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低洼易涝的地方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在塘中养鱼,基上种甘蔗、栽桑树或种果树,利用蚕粪、蔗叶等养鱼,塘泥肥田,构成珠江三角洲特有的蔗基鱼塘、桑基鱼塘、果基鱼塘和花基鱼塘。(主导因素是气候和地形)
第三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108.森林的生态功效: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森林还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方面的环保功效。因此,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109.分布: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其中60%分布在巴西境内。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110.破坏的危害:森林面积减少,大气CO2含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①②③④⑤⑥⑦
11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热带雨林对于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①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具有固定碳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肺。②热带雨林还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其对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影响的重要。③雨林又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112.热带雨林的脆弱性:气温高,造成雨林地区的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较快,土壤中的养分再循环也快,造成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地区土壤十分贫瘠,因此雨林也被称为“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雨林一旦遭到人类破坏,养分必遭强烈淋洗而丧失,地表植被就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113.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影响: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在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主要包括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大规模移民,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以及采矿、水利和修建亚马孙公路建设。移民亚马孙平原使数以百万计的东北部难民迁移到亚马孙地区,对热带雨林造成极大破坏。
114.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对热带雨林必须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