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林业产业增收工作总结[合集五篇]

时间:2020-11-20 10:4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特色林业产业增收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特色林业产业增收工作总结》。

第一篇:特色林业产业增收工作总结

忻州市偏关县特色林业产业在省林业和草原局有关部门的关怀下,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绿山富民为目标,通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特色林业的发展一年一个台阶。现就近年来我县林业产业增收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一县一策”集中攻坚深度贫困县的意见》,我县规划2018-2019年完成改造和新建设沙棘林10万亩,其中:现有沙棘林改造3万亩,宜林荒山荒坡新建4.9万亩,闲置耕地新建2.1万亩。该项目涉及9个乡镇的114个村委,覆盖贫困户4464户,贫困人口11423人。

(二)项目实施完成情况1、2018年实施完成沙棘林改造3万亩。该项目工程由县林业局负责组织,12支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承担完成,涉及合作社社员24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社员178人,签约合同总价款600万元。2018年当年经县级检查验收,规划的3万亩沙棘林改造任务全部完成。

2、2018年浅山丘陵区闲置耕地营造沙棘林2.1万亩。该项目工程依托2018年吕梁山生态脆弱区项目工程1.9万亩,重点区域造林项目工程0.2万亩。项目工程由各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由54支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承担完成,涉及合作社社员109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社员825人,签约合同总价款1604.4万元。

3、2018年吕梁山生态脆弱区项目工程追加任务实施完成2万亩。该项目工程由县林业局负责组织,由27支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承担,有合作社社员54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社员411人,签约合同总价款1528万元(亩均764元)。

4、2019年荒山荒坡新建沙棘林4.9万亩。(1)2018年吕梁山生态脆弱区项目工程追加任务实施完成1万亩。该项目工程由县林业局负责组织,由10支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承担,有合作社社员20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社员149人,签约合同总价款477.5万元(亩均764元)。(2)2019年吕梁山生态脆弱区项目工程实施完成1.9万亩。该项目工程由县林业局负责组织,由20支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承担,有合作社社员40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社员291人,签约合同总价款907.25万元(亩均477.5元)。(3)2019年蚂蚁森林项目工程实施完成2万亩。该项目工程由县林业局负责组织,由18支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承担,有合作社社员36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社员258人,签约合同总价款940.5万元(亩均470.25元)。

5、2020年实施蚂蚁森林项目工程实施1.5万亩。该项目工程由县林业局负责组织,由19支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承担,有合作社社员38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社员271人,签约合同总价款705.375万元(亩均470.25元)。

(三)扶贫带贫效果

1、当前效益

(1)2018年实施沙棘林改造3万亩。该项目工程实施,当前主要是劳务收益见效。12支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实施,有合作社社员24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社员178人全部受益。总投资600万元已全部兑现,支付劳务费270万元,其中:贫困社员劳务费162万元,人均9101元。

(2)2018年浅山丘陵区闲置耕地营造沙棘林2.1万亩。①劳务费收益:该项目工程由54支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实施完成,合作社社员109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社员825人全部受益,2018-2020年三年已支付合同价款1002.75万元。支付劳务费451.24万元,其中:贫困社员劳务费270.74万元,人均3281.7元。②农户补助受益:该项目工程在闲置耕地营造沙棘林,参照二轮退耕还林现行政策补助标准,按每亩1500元,对耕地承包经营权人进行补偿。共涉及9个乡镇33个村委(54个自然村),有农户1461户3914人,其中:贫困户625户1547人,实施面积9443.3亩。2018年-2020年三年共发放农户补助资金2428.755万元(2018年356.55元/亩,2019年400元/亩,2020年400元/亩),其中贫困户补助资金1092.16万元,户均17474.6元,人均7059.9元。

(3)2018年吕梁山生态脆弱区项目工程追加任务实施完成2万亩。该项目工程主要是劳务费收益,由27支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实施,有合作社社员54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社员411人受益,2018-2019年两年支付贫困社员劳务费共计412.56万元,人均10038元。其中:2018年贫困社员产生劳务费:247.5万元,人均6023元;

2019年贫困社员产生劳务费:82.51万元,人均2007元。

(4)2019年荒山荒坡新建沙棘林4.9万亩。①2018年吕梁山生态脆弱区项目工程追加任务实施完成1万亩。该项目工程2019年由10支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实施,有合作社社员20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社员149人受益,2019年支付贫困社员劳务费77.355万元,人均5191.6元。②2019年吕梁山生态脆弱区项目工程实施完成1.9万亩。该项目工程由20支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承担,有合作社社员40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社员291人受益,2019年支付贫困社员劳务费146.97万元,人均5050.7元。③2019年蚂蚁森林项目工程实施完成2万亩。该项目工程由18支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实施,有合作社社员36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社员258人受益,2019年支付贫困社员劳务费177.75万元,人均6889.5元。

(5)2020年实施蚂蚁森林项目工程实施1.5万亩。该项目工程由19支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实施,有合作社社员38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社员271人受益,目前正在施工中,待验收结束后兑现。

(6)沙棘苗木繁育项目,2018年完成育苗140亩。1支林业专业合作社承担,有社员2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社员16人,2018年度投入资金120万元。其中:产生的劳务费37.8万元,每亩2700元。按照贫困人员劳务费占总劳务60%计,贫困社员当年产生劳务费22.68万元,人均1.42万元。

(7)沙棘收储场建设情况。县人民政府、各乡镇人民政府广开渠道,积极筹资,围绕沙棘产品收储销售及深加工,延伸产业链,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沙棘收储销售和深加工产业链中,到目前已建成陈家营乡八柳树村、南堡子乡北场村2个沙棘储存场,北场村沙棘储存场在2019年9月底已投入运营,八柳树村储存场在2019年11月上旬已投入运营,可带动全县沙棘产业就地增收,使主导产业真正发挥脱贫致富效应。

2、后期效益

(1)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全县改造和新建10万亩沙棘林,项目区人均占有沙棘林面积2.6亩,其中:贫困户占有面积达33.1%,贫困户的人均占有面积2.9亩。

改造和新建沙棘林一般栽后3年后亩产240-300kg。按2018年偏关市场收购价每公斤2元计,亩收入480-600元。以此测算:项目区年人均增收1248-1560元。其中:贫困户年人均增收1392-1740元。

(2)社会效益:项目建设不仅与当前市场需求适应,符合沙棘产业的发展潮流,有利于促进当地林业结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项目区贫困农户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周边农民增收,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3)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后,全县新增加沙棘林7万亩,项目的建设可改善山区土地结构,增强水土保持功能,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发挥林木资源的诸多生态功能。沙棘的规模化种植将有效地增加项目区的植被盖度,随着经营管理的推进,区域生态环境将步入良性循环,脆弱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四)主要做法

我县“一县一策”沙棘产业建设主要是采取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承担施工任务,合作社贫困社员通过参与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收益。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县、乡两级政府都成立“一县一策”沙棘产业项目领导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抽调专人,明确职责,将任务分解到人。

2、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针对沙棘产业项目,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县林业局召开专题会议3次,各乡镇人民政府也分别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为加强技术指导,确保整改质量,县林业局组织县乡技术员、施工单位负责人、贫困户等相关人员,邀请省级专家就沙棘产业项目管理举办技术培训班,提高沙棘产业管理操作技术水平。

3、加强技术指导,确保工程质量。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林业局按照各自承担的任务,实行技术人员包点负责制,加强技术指导,做到每个施工单位都有一名技术人员负责把关,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

4、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整改成效。为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县长曲俊安深入实地进行督导,县林业局贾贵如局长、张建国副局长带队,组织监理公司等相关技术员进行了多次督促检查。与此同时,去年9月19-20日省经济林管理总站就针对省委巡视组反馈的我县沙棘脱贫主导产业项目存在问题进行了专项督导,今年4月15日在省经济林管理总站王纯林科长的带领下,组织市、县有关技术人员就我县沙棘产业整改情况再次进行了督促检查,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5、广泛筹及资金,拓宽产业链条。围绕沙棘产品收储销售及深加工,延伸产业链,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沙棘收储销售和深加工产业链中,确保沙棘产业真正成为我县脱贫主导产业。

6、完善收益方案,确保农户受益。各乡镇党委、政府结合各村实际情况,按照县林业局草拟的《沙棘脱贫主导产业项目收益分配方案》,以村为单位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收益分配方案,明确细化贫困户受益措施。推行了荒山荒坡沙棘林所有权原则上归村集体,闲置耕地沙棘林产权归土地承包户,经营权可以流转到合作社的制度,产业形成后的经营和管护由林权所有人负责,收益归土地承包户。

第二篇:发展特色林业产业的探讨

发展特色林业产业的探讨

摘要:特色林业产业是一种新型的朝阳产业。以实现生态增效,经济增收的“双赢”为目标。文章对夷陵区分乡镇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产业作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后续产业,从优势、原则、措施等进行探讨。供参考。

关键词:特色林业产业小康分乡

特色林业产业是一种以生态经济并重的的产业代替

传统产业发展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正确处理“国家要生态、地方要发展、农民要增收”三者之间关系的朝阳产业。

夷陵区分乡镇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立足自身优势,按照现代林业标准,高起点、高标准发展以花椒、木瓜、桑蚕为主的特色林业,形成特色林业经济格局,实现生态增效,经济增收的“双赢”为目标,打造小康分乡之路。

⒈发展特色林业产业的优势及现状。

⒈立地环境条件适宜。分乡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无霜期天,年降雨量,土壤类型以山坡黄棕土壤为主,适应花椒、木瓜等多种经济林木生长。

⒉具有丰富的林业资源优势。

⒈以花椒为主的木本药材产业初具规模。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已发展九叶青花椒多亩,木瓜多亩,目前已进入幼苗林抚育期,部分已开始挂果。引进的优质品种九叶青花椒具有光泽油润,清香四溢,麻味纯正,单株产量高的特点,一年定植,两年收益,五年进入盛产期,且盛产期可维持年以上。引进的木瓜品种优良,一年定植,三年挂果,五年进入盛产期,亩产可达元以上,效益十分可观等。

⒉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分乡自古以来就有蚕丝之乡之称。农民栽桑养蚕从中尝到大量甜头,形成以院庄为中心的桑蚕基地近亩。农民发展桑蚕积极性空前高涨。

⒊可利用土地多。大于的坡耕地有万多亩,急需退耕还林,有发展以花椒、木瓜为主的特色林业产业广阔的土地空间,并可实行荒山荒坡、田间地坎、四旁等植树,见缝插椒(瓜、桑),立体发展,面积可达到万亩以上。“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

⒋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花椒、木瓜等国内国际市场替力极大,集食用、药用、观赏于一身,用途广泛,不仅可以绿山,也可以富民,更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且花椒、木瓜、桑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耐旱、耐脊,适应性广,枝繁叶茂,形态优美,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极适合发展观光型林业。

基础设施建设完备,功能齐全。宜保路贯穿全镇,村、组全线贯通,条条相连。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全镇覆盖。

⒉特色林业产业发展的原则。

⒈立足自身优势是基础。发展特色林业产业要按照“有资源无市场的坚决不搞,无资源有市场的创造条件去发展,有资源有市场的千方百计搞上去”的原则把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与市场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启用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自然资源、现有技术资源,使各生产力要素形成最佳组合。如果别人做什么赚钱,我也做什么,盲目跟从,机械效仿只能以失败而告终,只有瞄准市场,找准本地传统林业和资源优势中的亮点,优先发展,大干快上,抢占先机,多想办法做大做强。

⒉适应市场需求是前提。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必须做到有的放矢,因市利导,先看市场“缺什么,要什么”,再思自己“该产什么,能产什么”。紧盯市场“补其所缺,投其所好”。按照发展变化的市场需求,灵敏地进行动态调整,并坚持把以经纪人为主的销售队伍建设和市场开拓作为重中之重,实现千军万马闯市场,解决“卖难”问题。

⒊依靠科技进步是动力。没有科技进步的强力支撑,特色林业产业就会在达到一定的“发展平台”后排徊不前,甚至逐渐失去了生命力而“默然失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长期占领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带动林业科技革命,以林业高科技武装林业,重科技、用科技,使产品达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新,你新我特”,实现“超前一步,永立潮头”。

⒋发展规模生产是关键。规模就是效益,有规模才有特色和竞争力。规模生产可以充分提高知名度,占领广阔市场空间,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等,综合效应具备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

⒊调整区域局,建设优势特色林业产业带。

⒈产业发展规模。特色林业产业应实施名牌战略,真正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形成区域特色。按照“花椒—草——畜—沼的生态模式建无公害绿色食品高产优质九叶青花椒基地万亩;按照瓜草(药)等模式,建立木瓜示范生产基地万亩;按照“林蚕联手、桑草(药)间作,蚕牧结合”的思路,发展蚕——草——牧——沼生态经济产业模式。发展桑树万亩,基地成熟后亩平均收入可达元以上,是种粮收入的—倍。

产业发展模式。特色林业产业建设应十分重视扶持和扶育中心基地和龙头企业。建立以大中坝为中心的花椒产业带,建立以院庄为中心的桑蚕

产业带,建立以分乡场为中心的木瓜产业带。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和“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是龙头扶持谁”的原则。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与林农结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风险共担、利益均占的利益共同体,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推进项目投入,按照不同建设内容确定投资主体,实现多元化多功能投资,采取“聚(聚民间资金)、争(争取项目投入)、引(招

商引资建设)等方式,本着“各尽其力,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各得其利”的原则,把人、财、物相对集中,积极构建捆绑式投入建设格局,走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民自主创业的新路子。

⒋特色林业产业发展的措施。

⒈转变观念,增强发展特色林业产业的紧迫感。发展特色林业产业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发展特色林业产业的重要性,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视野,树立产业化意识,不断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以新的思路、超前的意识、锲而不舍的精神,积极推动特色林业产业快速发展。

⒉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切实加强特色林业产业工作的领导,树立“一把手”抓产业的思想,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机构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把发展特色林业产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管理和考核,严格实行“定分管领导,定实施人员,定工作任务,定质量标准,定完成时间,定考核奖惩”的六定管理办法,形成“人人抓产业,个个谋发展”的好氛围。

⒊完善产业政策。在基本政策上坚持“谁造谁有,共造共有,允许继承,允许转让”和“谁投资,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完善林权制度,为经营者提供良好的开发环境和快捷、优质的服务,切实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经营者的管理积极性。

⒋搞好市营销服务。按照“山上办基地,山下办工厂,出外找市场”的思路,发展特色林业产业,构建崭新的营销网络。在加工环节上,通过采取订单农业,制定保护价等措施,强化企业与林农的纽带关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导带头和促进作用;在销售和市场开发环节上,坚持镇、村、公司、农户及协会等组织各方联动形成整体营销网络。

⒌加大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力度。以建设科技示范园区为平台,着力抓好科技链与企业链衔接,标准化与产业化建设结合,常规科技措施与新技术措施配套。努力发展科技示范片,培养科技示范户,实行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间,技术要领到人。并大胆探索科技人员和林农效益挂钩的“合同科技”新思路,并与科技院校联姻,共同开发,实现“抓园区带农户,育特色,促增收”。

⒍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扶持组建花椒、木瓜、桑蚕等产业行业协会,发挥其在产销衔接的作用,维护农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通过产业协会,协调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组织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同时与国家农业信息网、中国林业信息网等联网运行,形成技术、信息、营销“三位一体”的服务网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⒎实施品牌战略,打造民族特色。坚持打“民族牌”、走“特色路”,发挥地方优势中形成的民族特色品牌,建立无公害绿色产品基地,实行绿色产品标志认证,条件成熟时,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大中坝牌花椒商标等形成知名品牌。

⒌结束语。

特色林业产业基地建成后,积极拓宽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对外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和引进外资的规模,迅速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建基地,带农户,政府加强联系、协调和督办检查工作,及时收集特色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信息,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严格执行国家绿色产品质量标准,创建品牌,促进以花椒、木瓜、桑蚕为主的特色林业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转,推动特色林业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可带动旅游、运输、服务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防止水土流失,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利用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收入等,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为打造小康分乡作出应有贡献,打造出一条建设小康分乡的致富之路。

第三篇:2008年林业产业工作总结

2008年林业产业工作总结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发布机构:

文件编号:

四川省林业厅发布时间:2008年12月24日

一、2008年我省林业产业发展成效

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全省林业产业克服雨雪冰冻、地震灾害的困难及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林业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潜力更加凸显。据预测,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750亿元,同比增长

8.5%。发展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发展上台阶”的要求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林业厅党组按照“推进生态建设、加快产业发展、深化发展开放、维护安全稳定”的总体思路,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形成了《四川林业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明确了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及主要措施,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林业产业发展的指南,并受到了省委李崇禧副书记的批示表扬。接着,崇禧书记专题考察林业产业,就林业产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指示,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为林业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厅抓林业产业发展的信心。在此基地上,我厅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四川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拟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各地执行。

二是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针对林产加工能力快速提升、原料需求不断增加的的现状,我省抓住集体林权制度及分类区划改革的机遇,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拉动作用,撬动和吸纳企业、业主、林农及社会资金投入原料基地建设,使原料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共培育原料基地面积455万亩,其中木质原料林基地230万亩,竹林基地170万亩,特色经济林基地30万亩,麻疯树生物能源林基地25万亩。全省木竹工业原料林、特色经济林、生物能源林等各类基地总规模已达5800万亩。

三是产业投入不断增加,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在省委、省政府推进“两个加快”的大背景下,我省抓住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机遇,大力宣传林业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潜力,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推动加工能力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据初步统计,全省林业产业总投入约70亿元,其中省级财政直接投入3000万元、市县财政投入1亿元,企业、林农及社会投入68.5亿元。全省新增木竹人造板生产能力80万立方米,总产能达430万立方米;新增竹浆造纸产能31万吨,总产能达160万吨。在新增人造板及竹浆造纸产能中,单线生产能力最小的为10万立方米和10万吨,且均为国际先进的工艺设备,促进了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与优化升级。

四是市场体系逐步完善。随着林业产业化的深入推进,林产品市场及产业要素

市场逐步完善。成都经济区的富森美、红星美凯龙、府河桥、大西南建材城等林产品综合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功能逐步完善;崇州、泸州、宜宾、乐山及朝天核桃、大竹香椿、芬水竹筷等一批区域性、专业性市场相继建成。同时,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推开,我省部分市县先行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沐川、大邑、双流等一批县(市、区)建立了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林权拍卖等活动,活跃了产业要素市场,促进了林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全省初步形成了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相配套、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林产品及产业要素市场体系。

五是助农增收成效明显。随着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逐步深化,林业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的贡献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突出。在青川、沐川、叙永、长宁、崇州、洪雅、南江等地,林业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据初步统计,2008年农民从林业上获得的人均纯收入460元,同比增长13%。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2008年,在厅党组的统一领导和各部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产业处着力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林业产业发展研究。一是针对省委“两个加快”和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我处按照厅党组安排,在深入调研、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牵头撰写了《四川林业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上报省委、省政府,并下发各地贯彻落实。成为林业产业发展指南。二是编制了丘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实施方案和汶川地震灾区林业产业恢复重建规划。三是牵头编制了《四川林业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

(二)狠抓基础保障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了林业产业发展基础数据库,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准确的信息资料。二是狠抓产业统计工作。针对我省林业产业统计工作薄弱环节,进一步修改了统计指标体系,明确了统计口径,完善了统计方法。三是积极指导和协调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建立产业工作机构,据统计全省各市州有7个市州编办批准建立了产业发展机构,有3个市州林业局内部设立了专门产业机构,有10个市州林业局明确了抓产业工作的部门。181个县有8个县编办批准成立了产业部门,26个县林业局内部设立了产业机构,103个县明确了产业工作部门。

(三)强化指导与服务。一是面向金融机构和投资商包装了一批林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及加工项目,促进了融资和全省的招商引资工作。据统计,全省林业产业发展总投入约70亿元,其中企业和金融机构投入约50亿元。二是重点做好全省新上的8个林板一体化和林纸一体化项目的咨询服务工作,帮助企业决策。促进企业投资。三是牵头做好西博会筹备与参展工作,较好地展示了我省林业产业发展成效,促进了项目签约。全省参展林业单位29家,面积800平方米,产品近百种。参展的竹结构抗震房受到省委主要领导及参观人员的一致好评,中央电视台作专题报导;签定合约金额2.5亿元。同时,认真做好对口援建的吉林省代表团的对口接待工作,受到了西博会组委会和吉林省代表团的好评。四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牵头开展了林业灾后重建大招商活动,共包装推出了林业产业化项目18个,这项工作尚在进行中。

(四)加强项目管理。牵头做好林业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指南的制定、项目申报及初选工作;配合计财处做好与财政的衔接与沟通工作,落实省级财政产业化项目资金3000万元,其中竹产业基地项目1600万元,木质工业原料林及经济林基地项目900万元,结构调整500万元。会同计财处与省财政厅同志一道,对林业产业化项目进行了检查指导。

(五)积极参与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一是开展灾后调研。年初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处及时组织人员对“两项灾害”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向厅领导呈报了灾情报告,其中地震灾害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报告,王厅长作了批示,厅领导传阅,为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参与救灾物资筹集。在厅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组织林科院、林规院援助岷江造林局和阿坝州林运司,及时为两个单位筹集了价值10多万元紧急救灾物资;组织国栋、南充富达、沪州林业局等企业和单位,为茂县林业局、卧龙特区等受灾单位筹集了人造板7万立方米、竹压板2万立方米、竹篾席100万平方米。我处姜贵腾同志在抗震救灾中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与有关人员一道,协调阿里巴巴集团援建青川县,成绩突出,被省人事厅、林业厅授予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我处联系的四川省林产工业协会也被省民政厅授予“四川省社会组织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

(六)狠抓安全生产。围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的主题,认真开展“百日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月”和“贯彻法规、落实责任”等安全生产活动。切实加强行业安全生产指导,强化直属单位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在今年 “两会”、奥运会期间和汶川地震后,先后多次深入重点地区和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指导,并会同后勤中心等部门,及时深入机关、企业和职工住宅,对涉及人民群众和职工生命安全的电梯、办公楼、学校、房屋等进行了安全检查,协调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对房屋安全进行鉴定。通过努力,全年全省林业行业没有出现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指标零伤亡,圆满完成了省政府下达我厅的安全生产控制目标。

(七)推动直属企业改革发展。加强对直属企业的资产管理和经营指导服务,制定了直属企业目标管理和考核奖励办法。一是按照金牛区西北村旧城改造方案,积极推动木综厂危旧住房改造,实行公转私和公产报批分步走,使752户危旧房住户纳入了旧城改造,子弟校、职工医院剥离等企业多年无务解决的问题也将一并得到妥善解决。二是积极帮助协调物资公司、林贸中心、大渡河造林局等单位土地转让、变性等工作。三是协调了直属企业债务豁免和资产处置等工作。四是协调了长江造林局、大渡河造林局水电开发补偿工作。五是组织直属企业参加了改制培训,探索了企业改制改革工作。六是指导直属企业做好项目包装与产业发展工作。

此外,我处还认真开展科学发展观试点实践活动,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行政效能建设工作,配合省人大、省政协开展了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和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调研,较好地完成了厅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宜。

第四篇:2013年上半年林业产业工作总结

2013年上半年林业产业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落实情况

1.协调落实政策。与市农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沈阳市2013年扶持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若干政策》,并主动与各区县联系,验收并奖励了符合政策条件的乡镇、合作社、协会、产业带头人,积极协调各区、县(市)和相关企业申报省级龙头企业、争取省财政对名牌产品奖励。

2.优化产业布局。一是为进一步优化我市林业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林业综合经营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全面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经局党组研究,决定成立林业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二是与于洪区、铁西区经济技术一起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沙岭等地区家具集散中心的企业进行走访,从林产业的角度帮助企业联系贷款贴息、品牌培育等,为企业做好服务,尽可能地推动东北家具集散中心更大的集聚作用,使得周边地区一些相关企业迁入该区域。三是积极与沈北新区东北国际木材交易中心接触,了解市场状况,积极协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主动与兴宏迪、朗森等原望花地区木材加工企业联系,协助解决新址选择和搬迁问题,推动东北地区最大木材交易市场的形成。四是报送国家林业局集体林地林下经济和林药、林菌相关内容,完成省林业厅关于经济林和林地森林中药材发展规划有关统计,修订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发展旅游业的若干意见(草案)》”相关内容。

3.完善服务平台。一是搭建商贸平台。按照省厅的要求,完成了林产品网上交易博览会等展会的项目征集、科企对接等工作。二是扶持重点项目,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生成技术含量高、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的项目,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比如为天峰生物、百世木业争取项目升级贷款补贴123万元,为企业项目优化升级解决了实际困难。

4.强化品牌效应。一是做好名牌产品推荐工作。建立了企业品牌数据度,选择11家林业企业拟推荐参与2013辽宁省名牌林产品评选。红星美凯隆总经理陈雪梅获评“雨生杯”首届辽宁林业产业人物荣誉称号,沈阳宏发企业集团家具有限公司等11个企业的林产品被授予首批辽宁省名牌林产品。二是加强林产品质量监管工作。配合国家质监总局、国家林业局完成对全市15家地板企业、10家细木工板企业的抽检工作;并为省质监局、省林业厅对我市地板、刨花板、细木工板企业进行质量抽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同时与市质监局接触协商,拟按照国家两局要求对全市木材、家具市场共同进行林产品质量抽检,拟抽检结果在《沈阳日报》等媒体予以公布。三是对申报“辽宁特产之乡”的乡镇进行初审后向省林业厅推荐候选乡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缺乏有效调控手段。

一是总体布局不尽合理,产业集聚效应尚不明显。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林业产业初步形成了产业格局。但由于各地在发展林产工业项目上,特色不够鲜明,产业同质化程度

高,尤其是木材加工业。且有些地方在培育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急于求成,在企业发展及招商引资中一味求全,把大量“小而全”、关联度不大的企业集中到同一区域内。这样只能构成大量企业在地理上的自然扎堆,内部缺乏产品上下游的纵向分工和包括相关支持企业的横向分工,且易导致县域产业配置交叉雷同,同一集群内企业都在大量生产同质产品,区域间和集群内难以很好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二是产业布局难以调控。各地出于保护地方利益,乱上项目,争占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给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产业退出机制,一些产能过剩,或者不符合导则规定的企业或项目,难以有效退出。且林业部门也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林业产业发展导则难以落实。

2.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科技支撑不足。一是木材加工为主的木质资源利用型产业仍占较大比重,以森林生态休闲旅游等为主的非木质资源开发利用产业仍发展不够。二是精深加工产品少,初级产品占80%以上,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更少。林业科研成果不少,但转化为实际生产的不多,科技对林业产业的贡献仍不足。

3.木材供给问题突出,后续资源难以保障。

一是总量供需矛盾仍较为明显。随着这几年我市林业产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以木材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的发展,给我市的木材原材料供应带来的很大的压力。原材料的供需矛盾,带来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进一步给林产加工业的持续发展带来较大压力。二是结构性供需矛盾突出。我市本

地木材原料供给能力较差,且森林资源总体质量差,中幼人工林多,近成过熟林少,结构性和阶段性供求矛盾十分突出。阔叶材、大径材等仍依赖进口或者外地导入。三是木材原料市场难以规范。随着林产加工企业的发展,全市木材原材料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导致木材原材料来源乱象环生,对林业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形成阻碍。

4.林地经济需要进一步开发,存在问题十分突出。一是认识不高,农民的认识不高,认为收利小或受前几年栽植中草药的失败的影响而缺乏信心。二是投入不足,沈阳市林地经济潜力巨大,全市有600万亩的林地,其中200万亩以上都可以开展林地经济,但是目前林地经济扶持政策投入相对投入不足,限制了林地经济的大发展。三是项目不成熟,林下经济没有更多的外地经验去借鉴,靠自己去挖掘,找到好项目也很难达成共识。四是技术推广力度不够。五是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配套。六是缺少龙头企业带动。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协同国家木制品检测中心、省林业厅驻鞍山木制品检验检测站有重点的开展地板等木材加工企业的检测工作。

2.配合省林业厅做好首届辽宁林业产业人物的颁奖及媒体宣传工作。

3.做好辽宁林产品网上博览会沈阳展区的布展工作。4.做好全市林业产业调研工作。

5.做好林地经济和企业典型的深度宣传工作。

6.成立沈阳市林业产业协会。7.完成双进双解工作任务。

第五篇:林业产业信息

全市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作开展成绩突显

自2009年末全市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结束后,市林业局将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作,做为继续完善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全力以赴组织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9家,林业专业协会15家,带动农户1322户,入社成员平均每户年增加收入2000元。开展较好的有阜蒙县国华乡百益红枣专业合作社、细河区亿林林业专业合作社、海州区南瓦天赢蘑菇专业合作社和彰武县西六乡天宏树莓专业合作社等4家。9月21日,省林业厅在阜新召开了全省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验交流会,期间参观了国华乡百益红枣专业合作社和细河区亿林林业专业合作社,市林业局在会上做了工作经验介绍。

在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作中,市林业局主要采取了以下五项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全力组织实施。成立了以局林改办为主的工作组织,局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将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工作做为全局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加强工作调度,认真组织开展。二是借鉴外地经验,因地制宜运行。自2009年至今,组织有关人员到抚顺、朝阳等地开展学习活动4次,同时对我市实际情况开展调研活动5次。通过开展学习和调研,明确了全市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工作重点和思路。三是强化扶持服务,培育合作组织。结合实际,重点在项目、信贷、财政等方面,对全市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予以支持,促进全市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迅速的建立和发展。四是加强信息引导,提升技术含量。在推进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中,注意开展多层次、多角度信息服务,为农民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做好服务;定期聘请专家,集中或分散对合作组织会员进行技术培训,向农民传播新的经营理念。五是创新培育模式,激活合作潜能。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地培育各种林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内部组织结构,指导合作社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制定《章程》和实施细则,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引导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提升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水平。六是促进合作联合,发挥合力效应。鼓励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纽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发挥“建一个组织、兴一份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作用。

下载特色林业产业增收工作总结[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特色林业产业增收工作总结[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林业产业规划

    黄花乡林业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11月15日)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甘肃省《林业产业发展纲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和......

    创建产业特色村工作总结

    桃花溪村创建临安市“绿色家园、富丽山村” 产业特色村工作总结桃花溪村位于临安市西北部,毗邻著名的国家4A级景区浙西大峡谷景区,风景秀丽的浙西天池景区贯穿境内。这里空气......

    林业局林业产业及科技工作总结

    林业局林业产业及科技工作总结 今年,我县林业产业和科技工作认真落实“生态立县、产业XX县”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委县、政府“221工程”(“两棵”树:银杏、油橄榄产业;“两只”......

    林业产业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合林发[2008]89号 二00八年林业产业工作总结 市林业局: 今年我县林业产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林业局的精心指导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市上下达的各项工......

    林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林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林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是云南省林业重点县,全省66个天保工程县之一,近年来,县紧紧抓住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两大工程的实施,坚持“生态立......

    林业产业十二五规划

    林业产业“十二五”规划 经济林资源状况 科左中旗有林面积380万亩,其中低产林面积100万亩,经济林面积1.2万亩。在经济林中 (1)干果类面积0.1万亩,年产量0.21万公斤。主要以山杏为......

    睢宁县林业产业调查报告

    睢宁县林业产业调查报告 根据徐州市农业委员会的文件精神,为做好我县的林业产业调查工作,我们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林政站站长为副组长,林政站全体人员、乡镇各林业技术人员......

    林业产业发展讲话稿

    林业产业发展讲话稿近几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州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州生态林果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生态林果产品、俄色茶和林下产品等加工业发展昂首起步;森林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