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残联建设强基育人工程工作总结
X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坚持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和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为重点,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积极营造扶残助残社会氛围,全县残疾人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化、体育、宣传、维权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中央、省、市的全面肯定,连续两次被国务院残工委表彰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被中国残联、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全国残疾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残疾人特奥工作先进单位”,被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授予“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称号,被省政府残工委表彰为“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残联表彰为“全省先进残联组织”“国际奥比斯‘X儿童新视界’项目实施工作先进单位”,被市政府残工委表彰为“先进残疾人组织”,县残联也连续七年获全县年度综合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组织网络
基层残疾人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织保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坚持“没有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就不是科学的发展,没有残疾人的脱贫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残疾人的稳定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的工作理念,专题召开全县残疾人工作会议,对全县残疾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大力推进残疾人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县残联机构单列,核定编制
X名,配备理事长X名,副理事长X名(其中残疾人副理事长X名)。X个镇残联全部配备了专职理事长和残疾人专职委员。X个村和X个社区均成立了残疾人工作领导小组,选举产生了残疾人协会,配备了残疾人专职委员。全县形成了以县残联为主导、镇残联为骨干、村(社区)残协为基础、社组助残小组和志愿者队伍为延伸的残疾人组织机构和服务网络。社区及村残疾人协会组建率、活动场所开辟率和残疾人工作开展率达X%。做到了残疾人工作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残疾人的困难时时有人问、事事有人帮,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呈现出稳步推进、整体提高的良好态势。
二、完善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
(一)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坚持以小财政大民生的发展思路,将残疾人工作经费纳入全县财政预算,多方筹资、逐年增加,努力实现残疾人事业经费预算、资金划拨、专款到位、项目匹配“四优先”,妥善解决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待遇问题,将专职委员的工作补贴经费、教育培训费等全部纳入财政预算,镇残联、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全部纳入政府公益性岗位,享受岗位补贴和各种社会保险。社区残协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
X元,村残协专职委员采用工作补贴加低保加补助的办法,每人每年不低于X元。为全县X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发放工作津贴X.X万元。
(二)巩固完善专职委员管理机制。严格专职委员选聘程序,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对专职委员实行实名制管理。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组织参观学习、以会代训等多种方式,分级分层组织镇、村(社区)专职委员进行理论学习、业务技能培训和人道主义精神、职业道德教育,使镇残联理事长、镇村(社区)专职委员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和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进一步完善专职委员激励约束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镇残联与专职委员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岗位目标管理,坚持对专职委员的工作实行月督查、季考核管理办法,对表现突出作用发挥好的专职委员由县政府残工委进行表彰奖励。
(三)丰富强化宣传引导机制。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道主义思想宣传力度,创新推进残疾人宣传文化工作,争取全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进一步关注和支持。在各类媒体刊物上发表宣传残疾人事业的稿件X余篇,其中中残联网站登载X条,张掖日报发表X篇,扎实开展“助残日”系列活动,先后制作播出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巡礼专题片X部,发放残疾人政策法规宣传材料X多份,并开通县残疾人联合会网站,广泛开展残疾人事业政策法规和残疾人工作咨询宣传活动,使《残疾人保障法》、《扶助残疾人规定》等政策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四)逐步形成社会联动机制。县镇村残疾人组织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千方百计为残疾人排忧解难。县发改、财政、国土等部门优先安排残疾人建设项目、资金、建设用地。住房建设部门在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社区、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和场所等项目中,均把无障碍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同步设计、施工和验收。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加大对残疾职工、残疾青年、残疾妇女儿童和残疾老人的扶助力度。在残疾人组织的不懈努力下,构筑起了县、镇、村(社区)纵向一体,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加强阵地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一)狠抓基础管理活动。把基础管理活动作为推进“整体赶平均、共同奔小康”计划的基础性、经常性、长期性工作来抓,成立了由理事长任组长、副理事长为成员的“强基育人”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县残联建章立制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干部学习制度》《办公室职责》《机关工作人员行为准责》《第二代残疾人证核发鉴定工作制度》《领导干部服务承诺制度》等工作守则,明确了内部管理和日常工作。进一步规范了重大项目安排、资金审批拨付、资产登记使用的基础管理,增强基础数据管理和残联组织信息化服务能力。高质量完成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工作,举办残联干部和残疾人专职委员培训班,集中培训调查员
X名,对全县X名持证残疾人的基本情况、服务需求进行了系统的信息采集,并及时录入X省残联智能化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平台,全面完成残疾人动态更新工作。按照“符合一人、办理一证”的二代残疾人证核发工作的方针和总体要求,在全县全面推行“三个相结合”工作法,即把二代证办理与关心特殊群体实际困难相结合、把二代证办理与筑牢为民服务宗旨意识相结合、把二代证办理与政策宣传相结合,提高了办证速度和质量,截止目前,已办理发放第二代残疾人证X个。
(二)全面开展助残志愿者服务。全县建立助残志愿者联络总站X个、助残志愿者联络站X个、助残志愿者联络点X个,注册登记志愿者X余人,形成了以县残联为主导、镇残联为骨干、村(社区)残协为基础、社组助残小组和志愿者队伍为延伸的残疾人组织机构和服务网络。定期对特困孤寡残疾老人、特困残疾学生、残疾留守儿童等群体进行结对帮扶,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同时,充分利用节假日及传统节日,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以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受到广大残疾人的称赞和好评,丰富了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强化专门协会引领作用。紧紧围绕“三个活跃”的目标,县残联与肢残协会联合举办了“集善工程”“爱心助残”等系列捐赠活动,让残疾人更深入地了解健康资讯,养成健康保健的观念。依托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心理咨询室、聊天室、康复室、理疗室等,帮助残疾人进行心理康复治疗。在爱耳日、助残日、肢残人日等重大节日期间,各专门协会围绕节日活动主题,组织开展系列助残宣传咨询活动,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四、创新载体,解决残疾人实际问题
(一)突出项目建设“扶”残。全年共争取各类项目资金X.X万元。在X月X日举行的庆祝第二十六次“全国助残日”暨扶残助残捐赠仪式上,为残疾人捐赠价值X万元的服装X件,价值X万元的电动轮椅X辆,价值X万元的普通轮椅X辆,价值X万元的儿童轮椅X辆;在X月X日举行的爱心助残大型捐赠仪式上,为残疾人捐赠价值X.X万元的服装X件、价值X万元的助听器X台;在X月X日举行的“集善工程—(澳门基金会)助听行动”助听器捐赠仪式上,为残疾人捐赠价值X.X万元的助听器X套。在“两节”期间,走访慰问残疾人家庭X户。建成县残疾人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争取项目资金
X.X万元,对X名创业的残疾人大学生、X名开办网店的残疾人和X户零就业残疾人家庭分别给予了资金扶持。加强残疾人创业创新典型联系点培育工作,对县委确定的县润康源商贸有限公司阳光助残创业示范基地、县残疾人自主创业示范基地分别给予X万元、X万元资金扶持。
(二)加强康复服务“助”残。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认真落实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政策,积极开展X“光明行”白内障复明公益活动,筛查眼病患者X人,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X例。为X名残疾人进行了免费体检并建立了健康档案。为X名残疾儿童实施了免费康复训练,培训儿童家长X人(次),康复有效率和家长满意率均达X%。
(三)突出社保维权“护”残。一是全面落实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特困残疾人生活补贴、残疾老人生活补助和残联人轮椅车燃油补贴等惠民政策,共计为X名残疾人发放各类补贴X.X万元,其中为X人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X.X万元,为X人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X.X万元,为X人发放残疾老人生活补助X.X万元,为X人发放残疾人机动车燃油补贴X.X万元。二是开展全国助残日、法律援助进家庭等活动,不断提高残疾人自身的法律保护意识,共计开展残疾人法律法规宣传活动X场次,发放宣传资料X多份,咨询服务X多人次,办理残疾人维权案件X件(次),网络信访件X起,办结率均为
X%。三是举办盲人定向行走培训班,为X名盲人免费发放了盲杖,培训盲人及其家属X多人,提高了他们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突出特教文体“育”残。组织实施“扶残助学春雨行动”等活动,为全县中小学、学前班的X名残疾学生发放助学金X.X万元,全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X%以上。对考入大中专及本科院校的残疾学生给予X元的助学补助。大力开展残疾人文体活动,X幅残障儿童和平海报作品入选比赛,X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全省残疾人运动会,残疾人康复中心举办的以“爱在路上,相伴永远”为主题的庆祝“六一”儿童节文艺活动,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在全省首届辅助器具大赛中,我县选派的X名选手荣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