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教体局脱贫攻坚上半年巩固总结
根据县2020年第一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精神,我局切实贯彻执行《省教育与就业扶贫专项方案》,结合教育扶贫工作实际,狠抓控辍保学,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质量提升计划,现就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9-2020学年度全县中小学校共17所,其中:小学15所,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
在校学生数4122人(小学生2686人,中学生1436人);
教师353人(小学教师264人,中学教师89人);
小学净入学率99.8%,初中净入学率98.7%,小学五年巩固率96.98%,初中三年巩固率112.02%;
小学招生467人,初中招生501人。全县幼儿园15所,在园人数1286人,教师54人。
二、重点工作
(一)严格落实控辍保学责任
继续落实“六+二”长责任制”,建立完善“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和联控联保机制。受疫情影响,3个文化技能培训中心的100名辍学少年儿童于4月20日开学。落实辍学学生劝还、登记和书面报告制度。严格按照2018年县制定并下发的《县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600余份。
(二)基础设施建设
2020年计划投入资金2400万元。续建镇双语幼儿园,目前完成工程总量的93%;
投入资金2205万元,续建24所乡村幼儿园,投入资金225万元,目前完成工程总量的50%;
续建县中学教学辅助用房、学生宿舍、厕所目前完成工程总量的90%;
投入224万元,续建巨龙中心校学生宿舍、食堂,目前完成工程总量的95%;
投入170万元。续建赤土中心校教学辅助用房,目前完成工程总量的90%;
投入110万元,续建贡岭中心校教学辅助用房,目前完成工程总量的85%。
(三)落实教育惠民政策
1.稳步推进免费教育。大力实施免费学前教育计划,实施幼儿保教费,免费午餐补助计划,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三免一补”政策,确保应免尽免、应补尽补。生均公用经费4122人、351.3万元,1-6月份完成拨付80万元;
幼儿保教费97.18万元、1286人,1-6月份完成拨付53万元;学生取暖费4122人、82.44万元,1-6月份完成拨付38.19万元;
营养餐4122人、313.27万元,1-6月份完成拨付75万元;
寄宿制生活补助3136人、533.12万元,1-6月份完成拨付265万元;
午餐补助1265人、101.2万元,1-6月份完成拨付47万元。
2.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加强招生统筹管理。2020年计划招生“9+3”40名、中职20名;
完成州上下达富民安康高中招生目标,目前正在开展中考政策宣传。
(三)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3.资助高校生完成学业。一是在线申请特别资助;
对升入高职、专科预科、专科、本科预科、一般本科到重本的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升学当年每人一次性资助500,1000、2000、3000、4000、5000元;
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对全州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新入学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含高职、专科、本科),按照每生每学年4000元的标准给予资助,连续资助直到学业结束。2020年计划资助中职生200人、大专以上80人,资助金额42万元。截止目前,完成春季中职学生资助157人,资金7.85万元。大专学生资助时间9月份开学后开展工作;
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2020年计划完成生源地助学贷款60人,贷款金额42万元,贷款时间9月份开学后开展工作。
4.发挥教育基金作用。推动教育扶贫基金发挥作用,对贫困家庭学生开展资助,确保解决贫困学生在享受有关资助政策外的就学困难问题。2020年计划资助300名学前幼儿、义务教育、中职以上学生,拨付资金50万元。截止目前完成学生资助224人(其中,学前教育36人,义务教育186人,受疫情影响,目前尚未开展中职以上学生资助工作),资金16.68万元
(四)推动扶贫宣传进校园活动
使中小学生充分认识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了解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扶贫、脱贫意识。指导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计划的情况下,利用班会、团会等形式向中小学生讲解扶贫工作的背景、基本形势,政策,并通过学生向家长做好宣传。
完成时限:常态化
(七)推进对口帮扶成效
1、市对口帮扶
(1)县在岗教师培训学习工程项目年度投入帮扶资金30万元(含增量资金调增安排10万元),组织县中小学骨干教师10人次以上到市优质中小学跟班观摩教学,带班实习;
组织开展教育管理、教学专业人才培训4期100人次以上,推动帮受双方教学交流学习等,受疫情影响推迟到9月份开展。(2)县义务教育救助基金项目年度投入帮扶资金60万元,用于资助约100名品学兼优贫困农牧民学生,解决与义务教育直接相关的特殊困难。目前尚未拨付。
(3)县教师结对提升提能工程项目(全域结对项目),截止目前纳溪区教育体育局选派送教送培人员共计17人,为我县培训150余名管理干部与骨干教师,选派优秀初中毕业生10人到纳溪高中学习(招生工作未开始,9月份才能完成),创建了4个特色研修室与学校。
2、机电学院对口帮扶
加强对接,集团资助县教育奖励基金160万元。
3、市对口帮扶
加强与市教育局对接,已选派1名优秀教师到学校挂职学习。县中与市十一中已结对,继续做好学生联谊和送教工作(疫情影响,该项工作未落实)。落实好援建项目建设资金,已达成15万元资助意向。
(七)培训工作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根据国家、省、州对培训的要求,2020年计划完成教师国培、省培、州培、县培300人次。目前完成培训400人次。
(八)信息化建设
持续开展远程网络教学,加力推广智慧教育云平台,加快资源引进与开发,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向边远农牧区输送教育资源。今年以来完成金珠镇牧区重点寄宿制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采购与县中学课桌椅采购项目招投标工作,两个采购项目预算资金100万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实完善教育扶贫领导小组,指导各股室开展好教育扶贫工作。
(二)严格目标任务。严格按照方案中确定的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列出时间路线图,明确完成时限,责任落实到人,加快扶贫项目推进,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三)加强经费筹集。积极加强项目资金争取,保证中央和省级、州级、县级各类教育扶贫资金全面落到实处。
(四)加强氛围营造。借助政府网站、教育和微坛,以及教育网等各类网站,加强对教育扶贫教育的宣传,特别注重宣传教育扶贫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模范,增进社会对教育扶贫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篇:合山市2016年脱贫攻坚年情况汇报
合山市2016年脱贫攻坚年
情况汇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5‟15号),中共来宾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来发„2016‟1号)等精神,为凝集全部力量,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有效的行动,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确保合山市2016年底实现脱贫摘帽目标。结合实际,制定了“脱贫攻坚年”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习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在云南考察时强调“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的一系列论断,严格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切实”(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指挥)和“四个一批”(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要求,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全力打赢扶贫攻坚战。
有发展条件和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增加群众经营性收入资产性受益,实现稳定脱贫。结合实际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着力抓好产业发展规划工作,重点培育特色产业,形成支撑贫困户稳定增收的产业。二是着力抓好资金筹措工作,通过专项扶贫资金和金融贷款、民间投资等各种方式,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三是着力抓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进培育和农民合作社建立建全工作,服务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辐射带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四是着力抓好产业发展的服务工作。各产业部门要积极主动发挥职能作用,为贫困村扶贫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信息和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促进产业带动作的发挥。
2.突出抓好就业扶持工作,解决2000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根据工作实际需求情况,加大就业帮扶力度。要加强实用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和谋生技能,增强扶贫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要建立完善职业培训、就业创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输出有组织、求职有服务、就业有技能、创业有平台、权益有保障。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采取更多便利化措施,积极引导农村贫困劳动力有序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促进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达到增收脱贫的目的。
3.突出抓好扶贫移民搬迁工作,解决1200贫困人口脱贫问题。要继续深化拓展易地扶贫搬迁“四种新模式”,即依托新农村建设进行搬迁安置、依托城镇化建设进行搬迁安置、依托
旅游产业进行搬迁安置、依托工业园区进行扶贫易地搬迁安置,通过优化整合资源,按照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有计划的组织异地搬迁。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扶持,实现搬迁贫困户异地增收发展的目标。
4.突出抓好教育扶贫工作,解决2000贫困人口脱贫问题。针对因学致贫的贫困人口,要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教育扶贫政策,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教育资金和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让贫困群众切实享受国家、自治区的教育惠民政策。深入实施“雨露计划”工程,切实解决农村家庭困难学生上学问题。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子女,从小学开始全程追踪到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学费全免、生活费补助和扶贫培训补助政策,免除贫困户家庭子女顺利就业,带动全家脱贫致富。
5.突出抓好社会救助工作,解决3000贫困人口脱贫问题。通过全面落实“五保”、“低保”、重大医疗求助等政策,发挥政策保障作用兜底一批,解决特殊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认真落实民政低保政策,逐步把低保线提高到扶贫线标准,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机衔接,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做好部门求助资源、社会组织求助项目与特困户救助需求的有效衔接,鼓励、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开展慈善救助。建立农村“三留守”人员动态管理工数据库,强化农村“三留守”和残疾人综合保障工作。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对于因病返贫的贫困对象,要纳入救助范围,研究调整有关救助政策,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有效
力度,不断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积极探索“特色基地+扶贫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链式扶贫新机制,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在贫困村落地生根,加快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村、种养户,积极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广西“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提高扶贫产业效益(详见附表
1、附表2)。
(二)深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到户工程。结合“美丽合山”乡村建设活动,加快推进和完善贫困村道路、饮水、住房、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到户,从根本上改善贫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详见附表
3、附表4)。
(三)深入实施教育扶贫到村到户工程。不断健立完善贫困家庭教育补助政策,做到应补尽补。通过成立教育基金会等措施,加强对贫困户子女精准资助,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详见附表5)。
(四)深入实施扶贫培训到村到户工程。结合农村实际,依托职业技术学校、两广协作模式等各类培训资源,组织培训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能培训,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五)深入实施扶贫移民搬迁到村到户工程。深化拓展扶贫搬迁“四种新模式”,以市区为龙头,充分发挥市区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资源优势,带动市区、镇、村“三级联动”,2016年实现300户,1200人移民搬迁,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根据搬迁户意愿和选择,采取进市区进园区搬迁、镇搬迁、中心村搬迁(包括敬老院、养老院安置)梯度搬迁方式,有计
划的组织群众搬迁,并解决好农村群众搬迁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社会融入等问题,实现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可致富”的目标,防止群众回迁现象发生。
(六)深入实施金融扶贫到村到户工程。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小额信贷风险基金和奖励措施,以解决贫困户担保难、贷款难、发展难问题为主攻方向,通过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房贷、扶贫资金贴息、小额信贷等措施,以财政扶贫资金为牵引,撬动金融资本参与扶贫开发,服务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实现资金直接扶持到户,解决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问题。
(七)深入实施旅游扶贫到村到户工程。依托生态旅游、工业旅游等资源丰富、乡风民俗保存完好、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条件的优势,结合生态乡村建设活动,坚持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探索绿色产业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工业旅游扶贫等生态扶贫新路子。重点打造玉海休闲山庄、洛灵湿地公园、广西第一口矿井遗址和澳洲坚果庄园四个旅游项目(详见附表6)。
(八)深入实施社会扶贫到村到户工程。积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开发,深入推进定点扶贫工作和“百企助百村”活动,整合各部门、各行业、社会组织的资源集中投入扶贫开发,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形成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对2016年在合山市境内的公司、企业、合作社、能人大户等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吸收(带动)贫困户入股或者发动贫困户一起发展种植业、10
化贷款程序,提升金融支农服务水平,加快推动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增强农行、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功能,进一步推广小额信用贷款,推进贫困群众创业小额贷款工作。
(六)建立跟踪问效考核管理机制。把驻村帮扶成效和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绩效考核以及考核结合起来,实现驻村结对帮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把落实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摘帽工作作为全年综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合山市委督查室、市人民政府督查室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项督查,并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各扶贫建设项目的推进举措、资金使用、完成进度等进行督查,对贫困人口变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率等重要指标实时掌握,并定期向市委、市人民政府汇报。
五、强化组织领导,为实现精准扶贫提供坚强保障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自治区、来宾市、合山市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合山市农村工作全局,切实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强化扶贫机构、扶贫队伍建设,拿出硬办法、硬措施推进工作落实,坚决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
(一)强化领导责任。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机制,市委书记、市长为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领导责任,聚焦扶贫任务,做到重大问题亲自研究,难点问题亲自协调,重要决策亲自落实。成立合山市脱贫攻坚战指挥部,由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任、市政协主席任指挥长,市委副书记和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市长任常务副指挥长,其他班
子领导为副指挥长。领导指挥负责脱贫攻坚工作的指挥、协调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扶贫办,由韦家玲、覃智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从市委办、政府办、各相关部门抽调,具体负责合山市脱贫摘帽工作指挥组织实施、跟踪督查和考核评估。
(二)夯实基层基础。深入实施扶贫开发和基层党指挥组织建设“双推进”,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在体系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服务建设、资源优化、服务群众等方面统筹推进,把农村基层指挥组织建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抓好以村党指挥组织为核心的村级指挥组织配套建设,把党的基层指挥组织优势变成扶贫优势、指挥组织活力化为攻坚动力。
(三)强化群众主体。充分尊重贫困群众在脱贫致富中的主体地位和意愿,保障其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引导,推进观念转变,增强改变贫困状况、过上美好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镇村治理机制,认真落实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等制度和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等政策,强化群众监督、群众评议、群众参与,充分发挥贫困群众全过程参与扶贫攻坚、致富奔小康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
第三篇:衡水扶贫脱贫攻坚年推进方案
衡水市扶贫脱贫攻坚年推进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实施好扶贫脱贫攻坚年活动,打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按照全国、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准确把握扶贫格局变化和扶贫脱贫新形势新要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以提高脱贫质量和贫困群众获得感为核心,以“三个落实”为保障,以产业、就业扶持和政策保障为重点,以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为抓手,准确把握我市扶贫脱贫工作九个转变,加快形成扶贫脱贫工作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到2018年底,力争实现1.78万贫困人口脱贫、80个贫困村出列、2个贫困县(武强、故城)摘帽。
三、重点任务
2018年, 围绕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提高贫困群众自身发展能力,提高贫困退出成效,提高贫困群众参与度和满
贫计划,建立扶贫台账,精准确定脱贫路径,深化因户因人施策,有针对性落实到户政策。
责任部门: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卫计委、市教 育局、市住建局、市扶贫办,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完成时限:4月底
4.精准脱贫退出。各县市区按照贫困退出实施细则各项指标要求,逐项核实,严格执行“565”责任体系,细化操作步骤,实事求是抓好贫困退出工作。
责任部门:市扶贫办,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完成时限:11月底
(二)产业、就业扶贫脱贫行动
产业、就业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
1.完善产业扶贫体系。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的要求和高端绿色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突出围绕打造高端化、品牌化、规模化产业的目标,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统筹考虑贫困群众发展需求,着力解决扶贫产业结构单
一、大水漫灌等现象,引导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新型业态,按照市场运作的模式,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作用,带动更多的贫困户通过融入新主体、新模式和新业态实现脱贫致富。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展特色产业和县域经济,把产
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探索实施“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模式。(责任部门:市旅发委,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根据贫困户脱贫需求和地方资源,支持贫困户发展电商脱贫。(责任部门:市商务局,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依托扶贫龙头企业,引导和鼓励贫困户带土地、带扶贫资金、带劳动力组建合作社或入股企业,增加贫困户增收脱贫的渠道。(责任部门:市委农工委、市扶贫办,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大力推广饶阳县创新“政银企户保”做法,实施“政府搭台、银行参与、企户联合、保险兜底”的金融扶贫模式,实现有意愿、有能力、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信贷支持全覆盖,带动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增收脱贫。(责任部门:市金融办,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推动2018年底实现贫困人口产业项目全覆盖。
完成时限:10月底
2.强化就业扶持。鼓励大中型企业针对贫困群众开展服务外包,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鼓励县乡村企业优先录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公益性岗位就业,增加贫困户的就业收入。鼓励企业建立扶贫微工厂、扶贫车间和扶贫加工点,带动贫困户“零距离”就业。深入抓好职业教育,大力推广“职业院校+企业+贫困户”培训模式,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稳定就业率达到60%以上。
责任部门: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完成时限:10月底
源,因地制宜开展合理配餐,改善学生在校就餐条件;进一步完善贫困家庭学生救助机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辍学学生,贫困家庭学生享受“三免一助”比率达到100%。
责任部门:市教育局,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完成时限:11月底
4.加快推进危房改造。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进行全面排查,切实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旧房排查、录入、鉴定等情况的查漏补缺,优先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全部纳入危房改造计划,合理安排改造工作,确保2018年拟脱贫贫困户危房改造落实到位,切实改善农村困难群众居住环境。
责任部门:市住建局,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完成时限:11月底
(四)非贫困县工作提升行动
按照省《非重点县脱贫攻坚指导意见》,坚持机构到位、力量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着力加大非贫困县脱贫攻坚力度,源头、基础齐抓共管,实现脱贫工作的全面提升。
1.落实主体责任。非贫困县党委、政府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党政主要领导切实承担第一责任人责任,构建到乡到村到户的工作责任体系。
2.健全组织机构。选调素质优、有担当、抓落实的精兵强将,配齐配优人员力量,提高非贫困县脱贫攻坚机构的制度化、规范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国土绿化三年行动,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推动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加强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设,改造提升“村村通”工程,为农民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确保所有贫困群众饮水安全。加快农村改水、改电、改气、改厨、改厕以及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下大力解决脏乱差问题,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和人居环境质量。
责任部门:市委农工委、市住建局、市环保局、市交通局、市水 务局、市卫计委、市供电公司,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完成时限:11月底
(七)项目资金管理规范行动
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机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逐年递增,并满足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幅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做好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加强对财政涉农资金的统筹、整合和使用。一是加快推进项目库建设,按照规定程序和标准进行项目立项,严禁从项目库外选择项目。二是加强过程管理,严格落实扶贫项目招投标、施工管理、验收报账等制度,对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和整合资金的保障进度实行定期通报,引入“双随机一公开”机制,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三是严格执行《衡水市财政
局、市卫计委、市住建局、市林业局、市金融办,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完成时限:11月底
(九)作风建设提升行动
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是脱贫攻坚的一项重点工作,要充分认识解决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盯紧“关键少数”,扭住“腐败”和“作风”两个重点,推动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将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集中力量解决扶贫领域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工作作风不扎实、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确保扶贫脱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坚持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围绕上级脱贫考核验收反馈意见,对照国家提出的6类25个方面问题,逐一对标查找,以问题促整改,以整改促提升。深入开展“四查、四看、四治理”活动,对各类问题线索,明确时限要求,限期办结到位。
责任部门: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完成时限:11月底
(十)强化扶贫队伍建设行动
强化扶贫干部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使命担当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一是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要加强基层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产业扶贫、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的作用,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
确保扶贫政策、项目、资金落地见效。工作中涉及多个责任部门的,第一个单位为牵头部门,牵头部门要建立健全沟通会商机制,做好牵头工作范围内的职责任务分工,协调推进工作任务的落实,同时牵头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充实方案中没有明确的部门为成员单位,以更好的推动工作的开展。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分工切实担起责任。
责任部门:市扶贫脱贫攻坚年指挥部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12月底
(二)细化任务分解。对照任务目标和考核指标,细化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把工作责任落实到岗到人,提高脱贫攻坚执行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相关责任人要以目标任务为重点,因地制宜完善具体措施,明确工作标准,落实到月、到季度,做到工作有落实、有结果。
责任部门:市扶贫办,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完成时限:12月底
(三)完善督查考核评估机制。加强督查巡查。将脱贫攻坚作为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督查内容,加大巡查力度,不间断开展明察暗访;市委督查室和市政府督查室对疑难问题、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督查。严格考核评估。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以考明职责、促落实、补短板、强作风。切实发挥好市扶贫办领导班子成员包县督导作用,对照年初既定工作任务目标,每季度一考
传工作深入开展,为打好扶贫脱贫攻坚战营造良好氛围。
责任部门: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扶贫办,各县市区党委 政府
完成时限:12月底
第四篇:2018年脱贫巩固计划书
脱贫巩固计划
——幼儿园:xx
一、基本情况:
通过走访,了解xxx家庭基本情况和贫困原因,户主xxx,69岁,家庭人口3口人,主要贫困原因是缺资金,xxx与xxx均患有老年慢病,长期服药,无劳动能力。
二、分析贫困原因:
两人常年有病,医药费用较大。
三、帮扶措施:
1、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宣传脱贫致富的先进点型和发展经验,帮助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展思路。
2、定期走访,帮助村民打扫家庭卫生,每逢节日为村民送温暖。
3、其常年有病,帮助联系医院,想办法想措施减轻他的医疗负担,防止因病、因贫弃医,如何走农合手续,定期检查,了解身体状况。
4、帮助村民发展养殖业,增加村民收入。
5、及时帮助贫困户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让其感受到党的好政策。感受党的温暖时刻在身边。
第五篇:巩固脱贫成果经验材料
巩固脱贫成果经验材料
XX县坚持以特色产业体系的培育壮大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通过招大引强、延链强链,健全与群众利益联结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夯实了强县和富民基础,推动产业兴旺向产业振兴推进。
一、聚焦产业基础,提升巩固成果成色。
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产业体系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产业体系更加清晰。做强传统产业。坚持“中国•XX品牌家居产业基地”的定位,木制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由最初的板材粗加工业发展培育成现代家居产业,规划品牌家居产业园,引进曲美、欧派、索菲亚、大自然、皮阿诺等6家上市企业落户XX,健全“原料供给—成品制造—家居定制—市场推广”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体系,带动六个乡镇专业园区发展和吸纳就业,全县家居及木制品行业1700多家,产业链产值突破300亿元、带动就业8万人,全省唯一获批的“河南省木制品进出口基地”;推动民族乐器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各类民族乐器及配套企业219家,从业人员1.8万余人,年产各种民族乐器70万台把,音板及配件500万套,年产值20亿元。做大特色产业。坚持以蜜瓜、红薯、花生XX“新三宝”特色产业为抓手,塑造“拼搏XX好产品”,推动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发展蜜瓜、红薯、花生3万亩、8万亩、25万亩,创建国家级蜜瓜产业强镇1个、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1个、省级蜜瓜湖羊种养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354家合作社和215家家庭农场带动8.4万余人参与发展和增收,全县土地规模流转率达到60%以上。重点培育“奶牛+肉羊”产业体系,累计带动5.5万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做优生态产业。树立“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理念,依托光大、格林美等,与乡村生活垃圾分类结合起来,推进收储运和循环利用一体化,树杈秸秆、畜禽粪便、电子废弃物等都实现“变废为宝”,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建设河南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用经营城乡的理念建设美丽乡村,引导村级股份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参与投入乡村建设,吸引社会资本入驻XX,灵活实施“旅游+”战略,推动黄河湾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利用滩区高滩搬迁村,发展文旅、康养等产业,按照“滩内种草、滩外养牛,以畜定草、草畜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规模化流转、集约化经营,发展紫花苜蓿7万亩、燕麦草1万亩、杂交构树1万亩、青贮玉米4万亩,亩均增收400元左右,直接带动群众就业3000多人,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群众也获得收益。二、聚焦利益联结,激发群众参与动力。
坚持创新发展,增加群众增收渠道的多元化、科学化。注重模式搭建。健全“龙头企业做两端,农民群众干中间,普惠金融惠全链”的产业增收模式,积极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围绕研发繁育,做强产业链顶端,围绕品牌塑造和市场销售,做强终端,在产业发展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注入金融支持,为产业带动提供有力支撑;充分利用群众的土地和劳动力两个优势,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户就业”“土地流转+农户”等多种机制,带动群众实现增收。产业项目带动。围绕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链条、带动就业、实现稳定增收为目标,按照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投入产业发展不低于50%的标准,精准谋划产业项目,明确联农带农机制,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强项目全过程监管,采取干部带头,鼓励引导村内种养大户、合作社先试,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引导就业等多种形式,带动群众参与,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资产受益带动。凡财政资金投入的产业项目,财政投资部分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权属归村集体或国有,进一步明确经营主体或单位的管护主体,制定管护制度,确保资产可长期使用、长期受益。并明确资产收益比例,30%收益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70%用于带动农户发展。近年来,XX县共形成经营性扶贫资产3.888亿元,受益9900余万元,累计带动1.3万户脱贫户稳定增收。三、聚焦服务保障,焕发产业发展活力。
制定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助力产业发展。注重政策引领。为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支持农业企业参与蜜瓜、红薯、花生产业发展,针对农业企业建设设施大棚项目总投资300万元以上,县财政按照项目最终投资额50%进行奖补;针对农业企业投资蜜瓜、红薯、花生产业深加工项目新上生产设备投资1000万元以上,县财政按照设备最终投资额30%进行奖补,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激励带动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增收致富。强化金融支持。坚持“政府引导、金融支持、企业发展、风险保障、群众受益”的多元化金融扶持模式,在产业发展中,针对脱贫群众、监测对象有小额贴息贷款,针对一般农户有普惠授信贷款、兰惠快贷,针对受洪涝灾害影响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豫农担—救灾贷,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政银担”贷款、精准企业贷款等金融扶持政策,使群众发展产业资金有保障。累计发放普惠授信贷款4.6万笔19.6亿元,促进了群众的产业发展、稳定增收。提供全面服务。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大力支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提升,组建蜜瓜、红薯和花生产业组,重点围绕“新三宝”产业发展和技术服务需求,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服务,帮助农户熟悉掌握农业实用技术,在115个脱贫村选派产业发展指导员468名,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137个,绿色食品认证数量达到108个,有机农产品认证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3个,我县成为河南省第一个绿色食品破百县,“拼搏XX好产品”获得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