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名著选读思考题总结
名著选读思考题
一、《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凯恩斯书中所提的“古典学派”与现在经济学界理解的“古典学派”有何不同?
现在我们一般根据马克思的区分方法,把1830年作为古典学派和其后的庸俗经济学的分界线。
现代古典经济学是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主要追随者包括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和约翰·穆勒。一般说来,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强调经济的自由,不能有政府的干预。而庸俗经济学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发展阶段,产生于18世纪末,大致结束于19世纪70年代。大卫·李嘉图把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发展到最高阶段后,随着资产阶级政治上的日趋反动,资产阶级经济学进入了以为资产阶级辩护为主要特征的庸俗经济学阶段,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西尼尔、穆勒、萨伊马尔萨斯等。庸俗经济学特别指专注于分析表面现象(如需求和供给)的著作,指忽视结构上的价值关系,也指不愿意以公正的科学方法探究经济关系,尤其害怕对潜藏在商品交换行为下的阶级关系的研究。这后一方面,使庸俗经济学具有辩护性,也就是说,它更感兴趣的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上的合理性,而不惜牺牲科学上的公正性。
而凯恩斯则把《通论》本书出版前一切正统的西方经济学称为古典学派。他认为在本书出版之前,各种正统的西方经济学虽然侧重点与关于共同方面的理论不同,如: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他们都支持无政府的干预,相信市场的“无形的手”,反对国家干预,提倡自由放任的原则。凯恩斯通过本书论证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因此根据是否需要政府干预经济,凯恩斯将不提倡国家干预经济的经济学派统称为古典学派。
2.“凯恩斯革命”是革谁的命?为什么?
古典理论。首先他否定了传统经济学萨伊定律即“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有效需求不可能不足,因而不存在经济危机,明确承认经济危机的存在及严重破坏性。其次屏弃了传统经济学的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机理,不相信市场机制的完善性和协调性,认为经济危机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而恢复均衡,坚决主张:采用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对严重的经济危机进行紧急抢救。同时否定了传统经济学在经济危机病因探索方面的“外因论”,转而寻找不稳定的内在结构,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在古典理论中,关于就业理论有两个假设前提,工资等于劳动边际产品与当就业数量为既定时,工资的效用等于该就业数量时的边际负效用。其中对于第二条假设也就是当就业数量为既定时,工资的效用等于该就业数量时的边际负效用,这个假设假定当消费不足时,总有某种客观的力量使投资填补全部的需求不足,然后凯恩斯认为,这个状态是一种均衡状态,一种最优状态。凯恩斯认为,如果没有外界的干预,经济不可能达到新增的投资正好等于缺失的消费,因为人们总是会保留部分流动性,来满足自己的其他需要。因此当存在有效需求不足时,那么古典理论的第二个假设条件就不会成立,从而经济不会遇到危机,即使经济处于低迷状态,也会自行恢复的结论也不成立。
3.凯恩斯对节俭的看法是什么?他通过什么例子说明他的观点。
凯恩斯反对一味节俭。传统的经济理论和社会道德规范认为储蓄、节俭是美德,极少宣传消费是善举,是刺激经济的良策。他引用过孟德维尔的寓言:蜜蜂社会由于追求奢侈豪华的生活而繁荣;又由于节俭而衰落。以此说明节俭往往对社会不利。
凯恩斯认为如果一个人由于失业而节俭,减少了支付能力时,他的减少了的支付能力会导致生产他不再能够购买的产品的劳动力中有进一步的失业人群。于是,情况会在恶性循环中越来越糟。他所能做的最佳的推测是,每当你节约了五先令,你就使一个劳动者失去一天的工作。节约五先令可以增加一个人一天的失业——以此类推。另一方面,当你购买产品时,你就增加了就业——因为你要购买某种产品,就必须有人来生产它。而如果你不购买产品,商店就会减少存款,也就不会再订货,就会有人失去工作。同时他举出了一个最极端的例子。假设我们全都停止花费收入,打算储蓄得多一些。那么,人人都要失去工作。不久以后,我们将无收入可言。没有人会多出一便士,最终是我们全都饿死——这是我们拒绝互相购买东西,拒绝彼此的服务的报应,因为那正是我们全体生存的方式。地方当局的职责也是一样,甚至更多些。
因此凯恩斯强调消费,认为更多的消费意味着更多的生产,那么就会刺激经济的发展,有望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
4.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有哪些?
凯恩斯把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分为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1.工资单位的改变。凯恩斯认为在技术、偏好和决定收入分配的社会条件均为既定的情况下,一人收入的高低取决于他所持有的劳动单位,即取决于他的以工资单位来衡量的收入。
2.收入和净收入之间的差额的改变。也就是补充成本,预期折旧超过使用者成本的部分。消费量取决于净收入,而不是收入。3.在计算净收入时没有计入的资本价值的意外变动。这一项目对消费倾向施加远为重大的影响。拥有财富的阶级的消费可以异常敏锐地受到它财富价值的意料不到的改变的影响。4.对时间折算的贴现率的改变,即现有物品和将来物品的交换比例的改变。同时,凯恩斯认为短期内,利息率的改变对收入不变的人们的消费倾向的影响不大。5.财政政策的改变。因为个人的储蓄倾向取决于人们所期望的将来的收益。6.人们改变其对现在和将来的收入水平的差距的期望。这一点对于个人影响很大,但是就全社会而言,可能会由于各个人改变期望的方向不同而相互抵消。以工资单位来衡量的总收入一般是主要的变量来决定作为总需求函数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消费量。
主观因素:1.谨慎,为了不时之需储备一笔准备金。2.远虑。为了以后的开支而准备的储蓄。比如:养老金。3.为了获得利息和财产增值,人们普遍认为以后较大量的消费量优于现在的较小量的消费。4.为了取得能逐渐增加的生活开支。5.为了取得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感觉以及取得能做出事业的力量。6.进行投机积累本钱。7.留下遗产8满足纯粹的守财奴欲望。
5.凯恩斯如何用资本边际效率阐述经济周期的原因?
经济周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消费倾向的波动,流动性偏好状态的波动以及资本边际效率的波动都起着作用。但是凯恩斯认为,经济周期的基本特征,特别是能使我们称它为周期的时间过程和时间长短的规律性,主要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波动。
资本边际效率不仅取决于现有的资本品数量的多寡和生产它现在所需要的成本,而且也取决于对资本品将来收益的现行预期。因此,对耐久性的资产而言,对将来的预期在决定新投资的最优规模上自然、而且是理所当然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危机的现象下降的倾向代替上升倾向的过程总是以突然和剧烈的形式出现,正是由于预期的依据捉摸不定,所以它才会发生突然和剧烈的变动。
繁荣阶段的后期特点是:对资本品的将来收益的乐观预期强大到足以补偿资本品数量的日益充沛、它们的生产成本的上涨以及可能出现的利息率的上升。当过度乐观和过度购买的幻想破灭时,市场价格会以突然和灾难性的巨大力量下降。此外,伴随着资本边际效率的崩溃而到来的对将来的惶恐和不肯定性很自然地促使流动性偏好急剧增长,从而导致利息率上升。资本边际效率的崩溃加上利息率的上升更进一步加剧投资的下降。
正是由于恢复资本边际效率并不容易,才使萧条状态难于治理,因为资本边际效率在目前系由无法控制和不停控制的工商业界的心里状态所决定。信心恢复远非控制所能奏效。
要想解释经济周期的时间因素,必须从影响资本边际效率恢复的因素上寻找原因。一既定时代的经济正常发展所决定的、耐久性资产的寿命,二多余存货的保管费。
6.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哪一个对走出经济萧条更有效?他是如何论述的?
财政政策更有效。按照传统的理论,只要利率恰当,储蓄必然全部转化为投资。因此,政府可以利用提高降低利率以此来间接控制投资的多少,从而起到影响经济的作用。但是凯恩斯认为认为,投资的数量不完全取决于利率,而主要依赖于预期的利润率。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的预期收益会发生递减,这就叫做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利润和投资数量关系时常显得不稳定,因为投资决策是根据对将来的成本和销售收入的估计做出来的,所以利润期望值会对投资决策起相当大的作用。不肯定性、风险、期望、投资者的态度和信心都会对投资决策发生影响。因此,储蓄金额多了,利率再下降,不一定就会直接引起投资的增加。因此,凯恩斯认为,一味降低利息率来刺激投资并未能始终奏效,有时投资可不受利率的影响,如果预期利润前景不妙,即使利息率再跌,只会造成储蓄多、投资少的现象。因为储蓄大于投资,所以导致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出于交易,预防,投机等目的,人们会持有一定量的货币。出于前两种目的而持有的货币对利率变化的反映是不敏感的,叫做完全缺乏利成弹性,出于第三种目的而持有的货币对利率变化的反映是非常敏感的,具有利率弹性。当面对面对全球经济下滑和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政府希望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强市场的流动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刺激出口、国内投资和消费,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是指当一段时间内即使利率降到很低水平,市场参与者对其变化不敏感,对利率调整不再作出反应,导致货币政策失效。这就是“流动性陷阱”。
对于财政政策,凯恩斯认为当国家扩大政府支出时,会扩大就业,扩大就业的部分会带动消费,从而更进一步的扩大投资,增加就业,这就是投资乘数效应。也就是当总投资增加时,收入的增加量会等于投资乘数乘以投资的增加量。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有关。当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时,投资乘数越大,那么由于投资的扩大导致的就业量增加幅度就会越大,从而政府支出的作用效果就越大。
7.凯恩斯写作《通论》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首先凯恩斯在第一编的第二章中否定了古典经济学的关于就业理论的假设前提,认为古典理论认为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的经济是一种理想,最优均衡的经济,而现实中的经济总是处于不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状态。然后凯恩斯在第三章中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不充分的就业状态,也就是分析了有效需求的理论。凯恩斯认为事实上,消费倾向和新投资的数量二者在一起决定就业量,如果消费倾向和新投资量造成有效需求不足,那么,现实中存在的就业量就会少于在现行的实际工资下所可能有的劳动供给量,而均衡的事迹工资会大于均衡的就业量水平的边际负效用。
接着凯恩斯在第三编中重点分析了消费倾向,影响消费倾向的各个因素,同时 凯恩斯认为在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一个比较固定的比率,即所谓的消费倾向,这个倾向必然小于1,因为人不会把所有的收入都用来消费。收入中去掉消费的剩余部分,形成储蓄。所谓储蓄,就是没有用于当期消费的收入。第四编中分析了影响投资量的因素。投资取决于两方面:一,资本的边际效益;二,利息率。在凯恩斯看来,所谓资本的边际效益,就是对增加一单位的资本品带来的收益的预期。由此,凯恩斯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讨论预期的问题,认为预期收益是影响资本边际收益的最大因素。关于利息。凯恩斯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不同的资本资产都有各自的利息率。对利息和利息率,一方面,他反对费雪的利息理论,即所谓利息是放弃现期消费的报酬。另一方面,他也反对李嘉图—马克思式的“利息率决定于利润率”的观点。凯恩斯认为,利息率与利润率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如果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好,即所谓的资本的边际效益好,人们完全可以接受利息率高于现在的利润率。同时还提出流动性陷阱,即利息率低到一定程度时,公众对利息率的进一步降低很不敏感。
通过种种分析,凯恩斯的主要目的是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最后一编,凯恩斯利用资本边际效率解释了经济周期问题。同时对一些其他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8.凯恩斯如何定义“收入”、“储蓄”和“投资”?
针对收入,凯恩斯提出了三种等价的国民收入的定义。
(1)
国民收入=消费+投资,他认为,国民收入=,其中,A为社会在一定时期(如一年中)的产品的全部卖价,为被企业家卖掉给其他企业家的部分,因此,=消费。是年终时的机器设备(包括成品和半成品)的价值,大致代表年初时的机器设备价值。如果为正号,那表明企业家在一年中进行了投资。因此=消费+投资
(2)
国民收入=。产品直接成本=F(要素收入=工资+利息+地租)+使用者成本;同时利润(企业家收入)=A-直接成本=A-F-U,因此,国民收入=全部居民的收入=F+利润=F+A-F-U=A-U
(3)
国民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消费=,储蓄=收入-消费=。
现行投资的意义必然是由于本期的生产活动而对资本设备造成的添增的价值。超过的部分,即。是由于该时期的生产活动而造成的资本设备的增加,从而也是该时期的投资。
收入等于现期产量的价值,现期投资等于没有被用之于消费的现期产量,而储蓄又等于收入超过消费的部分。因此储蓄和投资的相等是必然的结果。收入=产量的价值=消费+投资
储蓄=收入-消费
所以投资=储蓄
9.把装满钞票的瓶子放在废弃的矿井中,听任企业将瓶子挖出来。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什么?
政府支出对扩大有效需求的作用。凯恩斯认为,当非自愿失业存在时,劳动的边际负效用必然小于劳动的边际产品。前者甚至会远小于后者。对于一个长期失业者而言,一定量的劳动不但不会引起负效用,反而可以具有正效用。因此可以说明为什么“浪费式的”举债支出在得失相抵之后还是可以增加社会的财富。凯恩斯认为如果财政部把装满钞票的瓶子放在废弃的矿井中,听任企业将瓶子挖出来,那么,失业问题便不会存在,而且在受到由此而造成的反响的推动下,社会的实际收入和资本财富很可能要比现在多出很多。而且这种活动能不以被消费掉的方式来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它们不会由于数量充沛而降低其效用。通过政府的扩大支出还有乘数效用,因此对就业量的增大更有作用。
二、《自由、市场与国家》
1.布坎南如何看待经济学研究中的数学方法?(见第二章第4~5节)
数学观点抓住了我们过去把人当作效用或优先机能,而且含蓄地假定这些机能独立于人们作出实际选择的过程而存在。对本世纪这段时期中几乎任何地方受过经济学教育的人来说,要他们驱除作为数学观点特征的虚构解释和先决条件当然是困难的。要放弃那里确实存在“有效”资源分配的观念也不是容易“,在那里以外”就要由经济学家作概念规定,而根据效”资源分配的观念可以检验所有的制度安排。尽管出现对过程的重视与终结一状态哲学化相对立,经济学家将只是勉为其难地放弃他们成套工具中的重要工具。
2.布坎南运用“鲁滨逊
·克鲁索和礼拜五”的例子意在说明什么?(第四章第2节~9节)
在鲁宾逊漂流记中,礼拜五成为克鲁索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克鲁索也有很大兴趣获得这一部分的知识。他不仅获得了知识,也运用知识,这种知识使他能控制礼拜五的行为。当他这样做时,克鲁索将能根据他自己的条件改善他自己的生活状况。克鲁索和礼拜五这两位实证科学家正在发现他们环境的各个方面,进而来控制这个环境,每个人都要根据他自己的估价来改善他自己的生活状况。科学在运用时含有控制的意思,而控制对个人化的私人目的不一定导致双方都有所获。他们一个人或两个人的科学知识不管进步得怎样快,问题依旧是相互调整问题。从他们的例子中还引出了供选择的制度,每一个人可能会知道自然环境中所有要素的性质,每一个人可能在不同的相互作用环境中相当精确地塑造别人的行为。克鲁索和礼拜五为了探索两人相互有利的前景,必须想象出一个在某种意义上说与他道德等值的人。而且,他必须塑造相互作用环境的预计的工作特性,在这种相互作用环境中,各方行为要受经同意的行为规则的限制。
通过这个例子,还意在说明压制中的自利行为,对现代经济学家来说,他们中许多人都是财富的最大追求者。再回到克鲁索与礼拜五的例子,我们能够看到,他必然想象怎样能使双方在一个受限制或受束缚的环境中相互交往,在那种环境中双方均受自身利益所驱使,但实现这种利益则受互相同意的“
规则”的约束。任何人如果能更精确地预测他对手的战略,他就能“稳操胜券”。
在复杂的社会中,必须适当地承认统治者或政府的作用,统治者必须“执行法律”,“维护和平”,必须“把人们追求私利的行为纳入互利的限度内”。政治经济学的最后目的是使人们能分析在某种想象情况中们自己的行为,同时分析他人的行为,根据这样的分析来规定适当的或合意的种种限制,这些限制体现在指定给统治者实施的法律中。
还说明了一种统治者的模式,只有把“私人”看作是最大限度的追逐纯财富者,市场的法律构架才能设计出来。同样的原理告诉我们,为同样理由必须同样看待“公仆”。对处在代表国家行事地位上的人,如果要适当地设计出能制约赋予他们的权力的一些的法律,我们就一定要把他们看作是追求权利最大化的人。“公仆”和在市场中的人们一样,他们的行为可以约束在互利的限度之内。假使限制“公仆”的行为是适当的,就不必给予他们剥削他们同代人的权力。
3.布坎南运用“恒温器”的例子意在说明什么?(第五章第3节)
在一间房间里有三个人:A,B和C。每人对恒温器装置有不同的理想价值,譬如说分别为华氏的60.65和70度。因为技术上的必然,装置对三个人只能有同一个温度,于是对这个装置将有变动范围的冲突说明人们对于不同的事物拥有不同于他人的利益价值观,当二者的利益价值观不同时,就容易产生冲突。人们的喜爱受信念的束缚。个人所拥有的那套信念,先于利益的估价技机能,也就是说只有在信念合理的范围内,对喜爱东西的估价才是中肯的。我们容易接受不同的人对相同事物的不同估价,可是不容易接受不同的信念。因此关于不同的信念就存在潜在的冲突的可能。
倘若三个人的喜爱或利益似乎是合理的单峰的,那末简单的多数决定将产生中项价值的结果或65度装置。这个结果实际上是一种妥协,一种似乎合理地可接受的冲突的价值(利益、喜爱)的调解,如此而已。对于不同的利益观我们并不会歧视和贬低他人。因为它产生于决策规则,根据设想,这种规则是在为政治制定规则的某个法制阶段被同意的政府的作用范围就应仅限于“私人的价值(或利益)的不同空间”发生潜在的冲突的地方。政治学的机能之一就是建立起“道路规则”,有了它使怀有各种不同利益的个人和团体能追求差异极大的目标而不会出现公然的冲突。在这个制订规则的职能中,政治用制订明显和适当的界限的办法来消弥利益与价值中间的冲突,在这些界限之内个人可以行动,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法律代表广泛持有和普遍共有的道德价值的政治的转化。在许多方面,这样的价值看来类似科学的真理。但是,从这里强调的批判意义上说,即使是普遍共有的价值在范畴上依旧与真理不同,因为他们只产生于个人而且不是独立存在的。恒温箱的温度并没有独一无二的“真理”价值,可是为了降低冲突,政府的作用就是找到一种真理价值,并在塑造历史的过程中确定下来。这样在人们进行决策时,就会减少冲突。
4.布坎南如何比较和评价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日本?(第十一章第9~11节)
美国:80年代的美国,很少有扩展到国家单位范围的道德社会,国家单位具体表现为政治实体的中心工具,即联邦政府的所有权力和机构。个人往往与大于他们自己和直系家庭较大的社会发生关系和表示一致,但是这些社会的成员往往在地理上和人数上都是次国家规模的。所以,中央政府不可能号召或利用真正“国家利益”或“国家目标”的强烈意识。那些本身充当“统治者”的人,也没有多少“国家利益”思想,而且在“被统治者”眼中他们不具有这样的“利益”。那些掌握政权者和不居官位的追随者一样,如果说他们真的以任何恰当方式依附道德社会的话,他们认同的是各种不同的次国家团体。美国作为单一的社会不是主要依靠或沉重依靠它的公民之间的国家道德社会。它的历史传统说明,这个社会之所以有活力是由于它的公民在行为上坚持道德秩序的准则。自觉坚持政府制订的法律和规则十分普遍,包括自觉支付所得税。除了少数,政府不需要用强迫手段。但是几十年来,我们的道德秩序处于被侵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看来变成道德无政府主义者,他们似乎正在失去彼此互尊的思想,失去遵守普遍规则和行为典则的责任感,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侵蚀在继续或加速,美国国内社会安定必然在恶化。在美国,传统道德秩序的消蚀,政府本身也有一部分责任。由于中央政府试图在本世纪承担更全面的任务,这种任务必然含有或假定含有某种“国家利益”的性质,它在上边讨论过的社会公有观念中不可能得到道德上的支持。说起来有点矛盾,由于我们的传统道德秩序没有能力保证社会安定,即使在政治上要求资源份额继续增加,政府对普通公民生活的于预继续扩大,美国还是变得越来越难治理了。
日本:根据我的三个模式,日本显然比美国较少个人主义、较多社会公有意识。关于在现代日本的国家和地方的道德社会的相对重要性可能引起争论。当然,在一定程度上日本人的社会公有意识限制在对次国家的团体,特别是对雇佣他的公司,但是,无论如何,有许多理由清楚地表明,的确存在适当的国家道德社会。日本人共有一种使他们的行为犹如一个人的价值观念。“日本,结成一体的”这句话有真实的含义。日本那些不再与国家认同的个人和团体,他们的态度和行为有可能更客易发生转变。倘若这种一致性真的失去,这样的个人可能直接变成道德无政府主义者。倘若这样的场景真的展开,似乎不再存在明显的办法,通过它
日本可以不出现可能的国际冒险而重获国家道德社会的意识。
5.第十二章论述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在该书中我主要关心的是表明,在初始和法前阶段,契约协定会涉及在一个共同体中人们之间的权利和所有权分配的界定、保证和实施。我关心的是表明,这种权利和所有权的分配必然先于市场过程所包含的简单交易和复杂交易,这个市场经济过程最后决定最终项目或产值即最终商品与劳务的分配;现在我直接进入这个指定题目,并提出这个个人化问题:我现在拥有的对收入和财富的名义所有权是“公平”的吗?我有权利拥有这些允许我把价值转变成经济中其他人生产的商品、劳务和真正资产的可测量数量的所有权吗?当然,这些问题之所以是最古老和最深奥的,是因为它们最难获得满意的解答。在任何这种战斗或冲突中,“公平”问题必然变得混淆不清,并同纯粹个人利益混合起来。你也许要想抢走我的钱包,因为你需要钱。这完全独立于任何对权利或占有公平的考虑之外。如果你不能直接抢去这些占有物,你非常愿意让政府机构替你去做。我要保住我的占有物,因为我要保住它们,我相当乐意允许政府不让你通过暴力拿去这些占有物。在潜在冲突的双方,“公平”都完全不必介入。你的效用函数指出,你想将我的钱置于任何可想像的分配下;但由于受法律约束,你也许不去抢夺这些占有物。可是,如果法律直接或间接地失去效力.除非有附加的约束出现,否则你将抢走这些钱。在这些附加约束中,就有你对我占有物的“公平”的态度。因此,我们回到协定上来。什么是决定你是否赞同我的占有是“公平”的。我对这些占有物的权利是优于其他人的条件或特征呢?当然,有多种解答这个问题的方式,但我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所说的契约论者的答案上。在竞争者们的待定态度被辨识之前,一项“公平规则”是一项推进竞争的竞争者们一致赞同的规则。审慎地注意这个定义的含义:如果竞争者们赞同,一项规则就是公平的,这就是说,公平是由协定来定义的协定不取决于某种客观决定的公平。分配结果中的随机因素,从政治化混合经济中抽象出来的市场经济,出身、运气、努力和选择,复活节搜寻彩蛋竞赛:一个市场模拟,作为公平规则的障碍,禀赋、才干和能力方面存在可证明和被公认的差别,执行的问题,转让税,公立教育,公平参与机会,产品分配,竞争市场、前市场状况和后市场分配,政治规则中的公平。
6.布坎南对福利国家的观点是什么?(第十六章)
在本世纪中期,所有西方国家均出现完全成熟的福利国家。普遍同意有许多后果是意料不到和不合要求的。如果现在就应该采取步骤取消那种称为现代福利国家的社会制度。这种推断出来的主张要比仅仅对它进行非实际执行的历史上的估价更会引起人们的争论。例子:一个男人或女人得出结论认为结婚是做了一件错事;如果从来没有结婚,事情“就会好得多”。可是,这个男人或女人可能同时决定,既已经结了婚,离婚就不是合理可行的办法认为既然错了就把过去建立的制度取消,换一套新的制度,便会弄糟学者和实干家提出的建设性理论论述。初步建议:我要分清社会主义国家和福利国家的区别。社会主义国家具体表现为集体所有制 和经营生产性企业。福利国家从它的单纯形式说,没有这种所有制和活动。它是在私人所有制和市场指导经济的作用下实行一套集体决定的强制性的收入和财富转移办法。要把所有的转移,好象它们在功效上相同和在改革时有同样困难,就全都加以论述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将把直接论述的范围限于现代福利国家中单个最重要的转移,就是从经济中正在生产的成员转移给当前不生产的成员,主要是年金的领取人。改革标准:倘如一个现存的制度结构真正低效,必然存在某种改变或改革这种结构的方法,以使社会中全体人员或团体受益。维克塞尔提出的概念一致的试验为评价改革建议提供唯一站得住脚的规范标准(专业的经济学家承认维克塞尔标准和人们较熟悉的帕累托标准相类似。我宁愿使用维克塞尔标准,因为它把重点集中在潜在的一致意见和制度构成的变化上,而不是集中在更为形式的分配必要条件上)。现代税收转移制度的合计净负债长期一直上升,因为没有一个这样的制度曾经得到或有希望得到稳固的平衡。建设性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必须是,合计净负债应该在目前的水平,必须避免再增加“隐蔽的国债的发行”。我建议对持有权利的那些人,用本金个别地“付清”。我并不建议支付的负担加在当代纳税人身上。我建议为满足在这个制度内的个人权利的资金,可以用公开发行普遍认购的国债来筹措。这笔国债的长期的利息负担,由向现在和所有今后世代平均地征税来支付。他们付款直接进入一个基金组织,再由它最后提供他们自己的退休金。这些真正的“退休税款”应在种类上与任何强制征收的税收分开,后者征收后是用于支付由于旧制度停止显然有必要发行的国债的利息。改革的执行意味在不同时候出生的人必须不同地对待。在本世纪上半叶出生的人可以允许积累对社会的净正权利。这些权必须付给。但是,在同样相对经济地位中的人,他出生在现存福利国家结构取消以后,不必再为他积累同样的权利。这样一个人是不是有资格在新选择的再分配方案中作为一个净转移接受人,要由改革后阶段的重新估价全部再分配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的费用来决定。从较广范围来说,继续听任现存福利国家结构存在而不作实质性的改革,其代价要大大超过采取我所提出的决断性行动。基本问题在于现代西方国家的政治决策结构有没有能力采取显然是政治上可达到范围之内的决定性的改革。
7.第二十四章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功利主义的计算:现代新古典经济学最后摆脱了由边沁学派功利主义计算强加给它的哲学桎梏。但是不幸,功利主义计算仍旧是最大化的范例,在个人行为模式中占有中心位置,它仍是形成个人“节约”和社会或政治“节约”之间方法论上空白的原因。
工程学的激励:。从最终意义说,所有科学的目的全在控制和支持解决问题;但是至少在学术努力角度上,科学家可以为知识而追求知识。对照起来,工程师在解决问题中找寻他们存在的理由,或者在另一个时候向面临难题的决策者提出解决办法。在这个意义上,现代经济学家普遍直接或间接争取做个被公认的难题解决者、政策倡导者、政府顾问的角色。
名流的心理:为了使现代政治经济学摆脱这种“科学的”心理倾向(与上
边刚刚讨论的较简单的工程学迫切要求略微不同),要求比舍弃功利主义更多的东西。要求的是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政治学”学科的研究纲要的面貌,而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只是其中的组成部分。
自幼形成秩序的原理:这个原理表明,个人的分散行动将通过包含在执行财产权和契约的法律一政府制度内的互相关联的市场结构进行协调配合。这个原则对社会哲学的意义简单明了,只要个人行动能由必然出现的市场的分散组织来协调,那末用政治力量来协调或调和的必要性就减小了。只要市场发挥作用,就不再需要政府。市场能使人们在有自由和秩序的社会制度中相互作用,政府只要提供法律保护伞就行了。
制度改变的维克塞尔标准:政治经济学家抛弃了功利主义的价值标准,接受了能够辨认出来的个人是价值来源的先决条件,他就不能依照非个人主义,价值尺度排列出不同的制度结构(包括个人权利和要求的分派)。在这一点上克努特维克塞尔提出的契约论的框架显然能有帮助。
正义和现状:我理该强调,承认没有能力以非纯粹个人尺度去估价现状中
真正的再分配的变化,不应解释为向现存的权利分派提供伦理—道德的辩护理由。根据个人的私有价值尺度来衡量,那种现存的分派安排可能比一整套供选择的办法更坏。没有出现自愿的或一致同意的改革的潜势,这只是表明现存的分派安排是方向岐异的个人标量中的唯一存在的一点。
规则、终结状态和契约论的改革:支持体现合乎宪法的再分配的安排的规范论点,产生于同意在宪法或制定规则对话中的这些安排。这种论点不是也不可能来源于外部和超个人主义的价值尺度。
社会哲学中的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活跃地讨论社会哲学最终问题的必要的组成部分当然它不一定是充分的。政治经济学家只能间接有助于讨论这些宏大的问题。但是,只有懂得政治经济学的原理,这样的讨论才有深远意义。
三、《社会成本问题》
1.运用文中案例说明庇古《福利经济学》的相关观点。
A某工厂的烟尘给临近的财产所有者带来的影响的解决方法无论是要工厂主对其损害赔偿或根据排放的容量及其带来的损失金额征税或是责令工厂搬出居民区B是否值得去限制糖果制造商采用的生产方法并以减少产品供给的代价来保证医生的正常工作C牛的走失与产物产量的减少哪个更有利,a在对损害负有责任的定价制度下在牛引起损害且养牛者愿意支付赔偿费的情况下,赔偿费超过农夫使用土地的支出是令人满意的,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考虑边际替代效应,完全竞争会带来产量最大化有必要知道损害方是否对损害负责因为没有这种权利的初始界定就不存在权利的转让和重新组合的市场交易,如定价制度的运行毫无成本,产量最大化不受法律制度影响b在对损害不负责任的定价制度下将牛群规模从两头增加至三头养牛业产值的增加大于不得不支出的附加成本包括三美元谷物损失费牛群规模将扩大,D鱼类的损失的价值与带来河流污染的产品的价值的权衡
企业是通过市场交易来组织生产的替代物政府是一个超级企业通过行政影响生产要素的使用
福利国家多半扩大了免除赔偿损害的范围
2.作者对庇古《福利经济学》的态度是怎样的?
A政府在经济格局中不干预使产量最大化,国家行动改变自然趋势,铁路公司对火灾负责,社会净成品与私人净产品的区别,庇古分析错误,应比较社会总产品而不是私人产品和社会产品
无报酬的服务与无赔偿的损害
私人产品来自特定商业活动追加的产品的价值,社会产品等于私人产品加无赔偿的其他地方价值的下降
就私人产品与社会产品的差异而言把分析集中在制度中的具体不足之处,用机会成本来比较要素的既定结合带来收益与替代的商业安排,应考虑安排在各方面的总效应第二,通过比较自由放任状态和一些理想世界的比较来分析,这种方法导致思维的松散,所比较的替代对象的性质从来就不清晰,应将分析出发点定在实际存在的情况来审视政策变化的效果,对个人权力无限制的制度实际上就是无权力的制度,应将生产要素视为一种权利行使一种权利的成本就是这种权利是他人蒙受的损失,各种社会格局的运行成本市场机制或政府管理机制,转变成一种新制度的成本
3.科斯定理1的内容?运用文中案例说明科斯定理1?
(提示:定理1:如果交易成本为0,不管权利如何进行初始配置,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使这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
交易成本指外部性当事人建立交易关系,进行讨价还价、订立契约并督促执行所花费的成本。交易成本为零,意味着交易中上述几个方面的活动可以无成本地完成,这是新古典经济学隐含的一个基本假设。科斯文中,交易成本被称作“运用价格机制所需的成本”。
。在农夫和养牛人的例子中,该假设意味着:农夫和养牛人的权利都界定清晰,或者农夫拥有公共权利,养牛人无权让牛损害谷物,或者养牛人拥有公共权利,农夫无权阻拦牛群损害谷物。科斯第一定理在此表现为:如果养牛人和农夫之间谈判等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成本为零,则不管权利的初始安排如何,从效率角度看,农夫和养牛人之间关于“公共权力”的交易行为都可以使产权的配置达到最优。
在没有外部性和市场充分竞争等有关的“经典”假设条件下,养牛人和农夫的私人决策能够实现资源的最有效配置。
不存在外部性情况下,养牛的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完全一致
存在外部性问题情况下,由于牛群对谷物的损害,养牛人的私人成本和社会人成本不再一致。这时,养牛的社会成本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养牛人需直接承担的私人成本,一是牛群对谷物所造成的损害
1.对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的定价制度
当把“公共权利”界定给农夫时,养牛人无权让牛群损害谷物,如发生损害,则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种“定价制度”使谷物的损害内化为养牛人的生产成本,由此使养牛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一致。这时,养牛人私人决策的结果与社会最优完全一致,从而实现了效率的最优。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效率结果是在养牛人对农夫的损失给以赔偿的前提下才实现的。赔偿意味养牛人和农夫间的一种交易行为,即养牛人以相应的价值向农夫购买允许牛群损害其谷物的权利。这一权利由此构成养牛人养牛所必须的“投入品”之一,该投入品(实即公共权利)的价格由全额赔偿所决定,必然等于谷物边际损害的价值
2.对损害不承担赔偿责任的定价制度
这种定价制度意味着公共权利的初始归属为养牛人在养牛人不承担赔偿责任时,农夫是外部性损害的直接承担者。
在交易成本为0的情况下,不管产权的初始界定如何,即不管养牛人是否承担赔偿责任,农夫和养牛人之间的交易都能使产权的配置格局发生变化,并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配置,换句话说,产权的初始界定与效率结果无关,科斯第一定理由此得证。
4.科斯定理2的内容?运用文中案例说明科斯定理2?
(提示:定理2:交易成本不可能为0,所以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
一旦考虑到进行市场交易的成本,……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就会对经济运行效率产生影响。”即在交易成本大于0的现实世界,产权初始分配状态不能通过无成本的交易向最优状态变化,所以,产权初始界定会对经济效率产生影响。在农夫和养牛人的例子中,外部性问题表现为农夫种植谷物的权利和养牛人养牛的权利之间的交叠和冲突。权利的交叠使两项权利之间出现了一个公共区域,即公共权利。对农夫来说,公共权利意味着谷物不受无偿的损害,这是农民完整的种植权利的一部分。对养牛人来说,公共权利则意味着养牛人放养牛群的权利不受他人干涉,这也是养牛人完整权利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一物不能二主”,在两项权利交叠冲突的情况下,两项权利的完整并存是不可能的。
选择有效的产权交易方式,降低产权交易费用,是有助于改善经济效率的。科斯沿用康芒斯的观点,将交易的基本方式划分为:市场交易、企业内部交易和以政府为主体的交易。科斯对三种交易方式的描述和分析表明,完成同一交易活动,不同的交易方式有不同的成本;完成不同的交易活动,同样的交易方式也具有不同的成本特征,因此,在具体的交易活动中,应该选取交易成本最低的交易方式以增大经济效益。企业规模的确定中,企业内部交易方式和市场交易方式之间的均衡关系就是该思想的一个具体运用。诺斯在对经济史的分析中,也充分发挥了这一思想。他的分析表明,人类社会制度安排演进的一个主流就是经济活动主体在最大化自身利益的激励下,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来追求低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
5.简述牛损害附近土地谷物的案例?
关于科斯第二定理的第一层含义
科斯第二定理的第一层含义是:“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产权初始分配状态不能通过无成本的交易向最优状态变化。”这显然是正确的。以养牛者的牛对农夫的谷物造成损害的例子进行说明。
(1)养牛者对牛给农夫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发生牛群对谷物的损害,养牛者必须向农夫赔偿谷物的损失。如果交易费用为零,养牛者显然会向农夫赔偿牛给谷物造成的全部损失,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情况下,就不一定了。这里,关键的问题是,要得到在每一种牛群规模下牛群损害谷物的准确数字是很困难的。如果要得到这一数字,双方要就牛每次吃掉、踩坏的禾苗进行统计,然后根据每棵禾苗的平均产量进行加总,统计出牛群损害谷物的数字。如果牛群对谷物的损害不是成片发生,而是很小而不显眼,并且连续几个月,那么,要准确统计牛群损害谷物的数字就需要双方付出很高的代价。如果统计牛群给谷物造成的损害费用比牛群给谷物造成的损害费用还高,那么,对牛群给谷物造成的损害进行统计这件事就是不合算的。在这种情况下,对牛群给谷物造成的损害进行统计就不会继续下去。而没有牛群损害农夫谷物的准确数字,要养牛者完全赔偿农夫谷物的损失,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必然使养牛者私人最优决策的产量无法趋向考虑社会成本的最优产量。
(2)养牛者对牛给农夫造成的损失不承担责任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养牛者自动减少牛的头数,以降低牛群对谷物的损害,农夫必须向养牛者进行补偿。要使补偿交易达成,无论是农夫还是养牛者都必须对每增加一头牛给谷物的边际损害有完全准确的了解,否则,农夫不会清楚地知道到底应该给养牛者以多大的补偿,以使其减少牛的数量。养牛者也不会清楚自己到底应该向农夫要求多大的补偿才能避免损失。显然,无论是农夫还是养牛者都不可能准确了解每头牛给谷物的边际损害,要做到这一点是费用高昂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这就必然会使初姑的产权安排很难向有利于双方产值最大化的产权安排转变,帕累托最优产量难以实现。
关于科斯第二定理的第二层含义
科斯第二定理的第二层含义是:“权利的调整只有在有利于总产值增长时才会发生,而且必须在调整引起的产值增长大于调整时所支出的交易成本时才会发生。”科斯提出了两种权利调整的方式——用组织企业或政府管制代替市场交易方式。科斯认为,这两种权利调整方式同样是有成本的,只有在调整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企业或政府管制方式才会替代市场交易方式。
6.简述糖果商与医生的案例?
他继续使用机器生产带来的收入是否大于医生收入的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为零时,法院有关责任的判决对资源配置毫无影响
7.如何看待权利的法律界定和相关的经济问题?
如果市场交易是无成本的,则所有问题(衡平法问题除外)就是各当事人的权利的充分界定和对法律行为的后果的预测。但是,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当市场交易成本是如此之高以致于难以改变法律已确定的权利安排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此时,法院直接影响着经济行为。因此,看来法院应该了解其判决的经济后果,并在判决时考虑这些后果,只要这不会给法律本身带来过多的不确定性就行。甚至当有可能通过市场交易改变权利的法律界定时,显然也需要尽量减少这种交易,从而减少进行这种交易的资源耗费。政府活动的目的是把普通法不认为是妨害的活动认定为妨害,以此来扩大妨害法的范围。而且毫无疑问,有些法规(如公共健康法)便有此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政府立法都是如此。在这一领域,许多立法的效果是保护工商企业不受那些因受损害而提出各种要求的人的影响。因此,还存在着许多合法的妨害。福利国家多半扩大了免除损害赔偿责任的范围,而经济学家对此习惯于谴责(尽管他们趋向于假定这种豁免预示着政府在经济制度中的干预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在处理有妨害后果的行为时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简单地限制那些有责任者。必须决定的是,防止妨害的收益是否大于作为停止产生该损害行为的结果而在其他方面遭受的损失。在由法律制度调整权利需要成本的世界上,法院在有关妨害的案件中,实际上做的是有关经济问题的判决,并决定各种资源如何利用。据说,法院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常常(尽管不是很明确的)比较防止具有有害效果行动的收益与损失。但权利的界定也是法律制定的结果。我们还发现了对问题相互性的评价的证据。当法律规定增加妨害事项的清单时,诉讼也使那些在普通法上构成妨害的事情合法化了。经济学家所考虑的情形是要求正确的政府行为,而这实际上常常是政府行为的结果。这种行为不一定明智。但真正的危险是,政府对经济制度的全面干预会使那些对有害后果负有责任的人得到保护。
科斯第二定理通常被称为科斯定理的反定理,在社会经济实践活动中,交易成本为零的假定是很不现实的。市场交易一般都需要通过讨价还价缔结合约,督促合约条款的严格履行等,这通常是要花费成本的。所以,一旦考虑到市场交易成本,产权关系的界定与归属必然会对资源配置及经济效率产生影响。科斯进一步指出,在存在市场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的运行效率产生影响。权利的一种调整会比其他的调整产生更多的产值。但除非这是法律制度确认的权利安排,否则通过转移和合并权利达到同样后果的市场交易成本会如此之高,以至于最佳的权利配置以及由此带来的更高的产值也许永远不会实现。这被后人称为“科斯第二定理“.8.举例说明什么是交易费用?
(提示:新古典经济学以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经济为现实背景。在它看来,价格机制能够保证各种资源的配置达到帕累托最有状态。这意味着市场价格机制的运转是无成本的、无摩擦的,就是说,交易是不需要任何费用的。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利用价格机制的费用”)
四、《有闲阶级论》(第一至第四章,提示:电子版第四页的《评凡勃伦的阶级学说》中的(三)(点子版12页)有导读,可助你阅读。
)1.有闲阶层共同的经济特点是什么?而这一特点归纳起来可分为哪几项?(提示:电子版P5)
有闲阶层共同的经济特点是:总是属于非生产的。
整个有闲阶层在最初包含的是贵族阶级和教士阶级,还有两者的许多隶属分子。各阶级的业务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经济特点,那就是在性质上总是属于非生产者。这一特点归纳起来大致分为政治、战争、宗教信仰和运动比赛
2.有闲阶层对待妇女的态度怎样?有闲阶层中的妇女对自身的态度又怎样?
有闲阶级不允许把他与妇女等量齐观,他的劳动也不同于妇女们的苦工贱役,是不能作为一种生产工作,跟妇女们的工作混淆在一起的。如果把他的工作同妇女们的平凡的辛勤劳动相提并论,那就不免要贬低他的身价了。
有闲阶级中的贵族妇女一般是不参加生产工作的,或者至少是不参加
比较粗笨的体力劳动的。(从欧洲的贵族宫廷服饰可以看出,她们的衣服都是有腰封的,她们喜欢把自己塞在紧身胸衣里,它不仅昂贵,而且能使穿着它的女人们无法做任何有用的工作。从而体现出她们远离生产性劳动)
3.作者看来侵占与奴役的区别何在?(提示:电子版P15)
侵占与劳役的区别是业务上的一种歧视性区别,列入侵占一类的业务是可敬的,光荣的,高贵的;而其它不含有侵占成分的业务,尤其是含有奴性或屈服意味的那些业务是不值得尊敬的,低贱的,不体面的。
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凡勃伦总结道,在处于社会发展的原始阶段,团体还处于和平、定居生活的阶段,缺乏发达的个体所有制,人们体现成就的途径就是担任某种能够有利于促进团体生活的业务——缺乏竞争;而当团体由和平的野蛮生活状态到掠夺的生活状态时,竞争的机会和诱因也就大大的增加,要表现勇武精神,最确切、具体的证物是战利品,侵占成为公认的行动方式。(在这一文化阶段,公认为获得自觉自主的最可敬的方式是战斗,而通过掠夺和强迫而获得的用品和劳务,正是战斗胜利的符合惯例的依据。)用掠夺以外的方式取得任何事物,一个有身份的男子是不削一顾的。于是,有关生产工作或个人服务方面的劳务,也受到了同样的鄙夷。因此劳动就有了惹人厌恶的性质。
所以,侵占和劳役实质上的区别即是一种歧视性的区别。(精神的差别)
4.有闲阶级与财产所有权的关系?
在文化演进的过程中,有闲阶级的涌现与所有制的开始是同时发生的。财产所有制出现以后,人与人之间就发生了占有商品的竞赛。而人们之所以占有财产,财产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财产可以证明财产所有人比社会中其他的人占有优势,它是取得荣誉和博得尊敬的习惯的基础,是满足自尊心的必要手段,这就是说,在凡勃伦看来,占有财产(即财产所有制)并不是为了剥削别人,而仅仅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和自尊心。而这种虚荣心和自尊心,凡勃伦把它归结为有闲阶级产生的一个原因。
因此,两种制度实际上是同一套经济力量的产物。在发展的最初阶段,他们不过是社会结构中同样的一般事态的两个不同方面。
5.有闲阶级处于何种原因力图保持有闲状态?
为了证明其拥有的财富和权力以及文化演进中人们的思想习惯。
凡勃伦认为,有闲阶级认为要获得尊荣并保持尊荣,仅仅保有财富或权利还是不够的。有了财富与权力还必须能证明,怎么证明呢?这便引出了有闲阶级对于劳动的排斥。其之所以不愿意参加劳动,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和劳动阶级的不同。在习惯的劳动标准支配下,他们把参加劳动看成是有损体面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只有过有闲生活才能保持自鸣得意的心情(多么强大的心理暗示啊!),才能显示自己比别人优越。他们日常只是从事一些没有实际作用的脑力劳动(而这在后来被证明是文明的发展),如学习礼仪,讲求修养等。
缘由:在掠夺的文化时期,在人们的思想习惯中,把劳动跟懦弱或对主子的服从这类现象连接在一起的。因此劳动是屈居下级的标志,是一个有地位、有身份的男子所不屑的。而随着社会文化的演进,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公理的支持。财富通过不需要(排斥)劳动的方法得以证明后,不但可以深深的打动别人,使人感觉到这位财富所有人的重要地位,而且可以使这位所有人建立并保持一种自鸣得意的心情,在这一点上起作用也是不小的。
6.有闲阶级对待劳动的态度是怎样的?
有闲阶级认为参加劳动是有损他们的身份的,劳动不止是不光彩的,而且在道义上是不允许的,是同高洁的生活不相容的。他们坚决摒绝和禁忌劳动,摒绝劳动不仅是体面的,值得称赞的,而且成为保持身份的、礼俗上的必要条件。
备注:例子——法国某国王,据说由于要遵守其阶级的礼节,不失尊严传统,在烤火时由于火势越来越旺,而专管为他搬移座位的那个仆人刚巧不在身边,他就坚忍地坐在炉边,不移一步,终于被熏死了。但是他的牺牲却被其他有闲阶级认为保全了最高贵的基督教陛下玉体的圣洁,没有被贱役所玷污。而这在劳动的定义里几乎不存在了。
7.有闲阶级的消费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如此的消费心理?
有闲阶级的消费特点为绝对的浪费性消费。这一点是与其为显示自己的优越和荣誉的心理为依据的。
他们通常喜欢消费奢侈品和生活上的享受品,他们可以无限制的消费财物,尤其是一些高级的财物,他们所消费的财物的品质也是经过挑选的,是特殊化的。对于食物、酒、麻醉品、住所、劳务、衣着、、装饰品、武器及其设备、娱乐品、神像等等,他们都是任情消费的,是挑最好的消费的。他们所消费的物品也是逐渐改进的。
他们的消费行为有利于个人的享受和福利,但更重要的是这里存在这荣誉,这种消费行为是光荣的,是富裕的证明,是博取荣誉的手段。
8.如何看待有闲阶级的仆从和门客出现的“代理有闲”和“代理消费”?
由来:随着财富的积累,有闲阶级在职能上、结构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于是出现了阶级内部的分化,出现了一个相当精密的等级制度,有些高门王族有充分的力量把有闲生活遗传给后代,由此产生了另一类人物——贫寒的有闲绅士。他们最终选择以投靠或效忠的方式,依附在大绅士的门下,这样他们就可以增加荣誉,从他们的保护人那里取得维持有闲生活的必要手段。于是这些人成了高级有闲者的门客、仆从,他们成了真正有闲阶级过剩财富的代理消费者。
在有闲阶级的代理有闲和代理消费的整个等级制度中有一个定则,那就是这些任务必须用这样的方式或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完成:要能够向主任清楚地显示,这种有闲或消费是属于主人的,由此增进的荣誉也是对主人生效的。这些人的消费和有闲所体现的是他们的主人或保护人的投资,目的是为主人或保护人增进荣誉。
说明:在回答以上任何一个问题时,最后都可以与中国的特定环境联系起来,在中国,普遍存在的是一种“仇富”现象,而在这种这种政治大背景下,有闲阶级的产生往往并没有发展开,而这造成的问题就是,一旦人们有了钱,便大量的消费奢侈品等绝对浪费品(穷怕了),这种偏于“报复性”的消费使得我国的消费结构在近几年发生了改变,这也是与中国的特定政策相联系的。
五、《各国的经济增长》(重点:第一章,第七章)
1.选题是什么?
分析研究国民产值及其组成成分的长期估量,总结各国经济增长的数量特征。
2.什么是非常规费用?
由于经济增长以及伴随生产结构的变动而带来了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对改变了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作出的特定消费支出是非常规费用。它包括经常性和资本化的非常规费用:经常性的非常规费用是对生活条件改变的消费反应(如:食品,医疗,卫生,交通);资本化的非常规费用是对工作条件的消费反应(正规的或职业训练性的教育费用)。
3.考察总产值的部门结构、劳动力的部门结构时,用了截面数据和长期趋势,为什么?
截面数据是指在一个时间点上(某一年)生产结构变化的国际对比;长期趋势是考察长时间内各国生产结构的状况。前者能够揭示世界当今结构中的重要差别,但是不能表明生产结构中的趋势,后者却可以说明这一趋势,经两者结合起来,有助于考察经济发展过程中份额的长期变动及其与截面联系之间一致性的问题。
4.“过去的一个半至两个世纪体现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这个时代反映了一组新的因素的出现,它们强大得足以支配长时期的增长”(P383)。这“一组新的因素”指什么?
物质与技术的变化更新;国家之间日益增多的相互依赖。
5.发达国家人均产值高增长率主要归功于何种因素?
归功于知识和科学
新知识与技术革命大规模应用于生产,生产率提高,导致生产结构的高变化率,而生产结构的高变化率对有用的知识和科学本身贮存的高增长率有绝对多必要的,这样就可以在高比率下导致人均产值和生产率的进一步增长。
6.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进程中,A部门、I部门和S部门呈现出何种共性?
A部门的份额显著下降,从初始几十年的40%以上降到今年来的10%以下;I部门的份额显著上升,从开初几十年的22%--25%上升到近年来的40%--50%;S部门的份额微微的而且不是始终如一的上升,有少数几个国家则是例外,如:法国,美国,加拿大,它们的S部门的份额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较明显的上升。
简介:
本书的写作目的是通过分析研究国民产值及其组成成分的长期估量,总结各国经济增长的数量特征,因而第一章通过数据说明各国经济增长的水平和变化。进而分析其原因,第二章介绍其原因之一:生产率增长是如何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特征的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第三至六章从截面考察和长期趋势两个角度分别考察总产值和劳动力的部门份额,横向纵向分析生产结构的变化与总体增长之间的关系。最后一章则是总结本书主要结论及其关连。
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
新知识新技术,鼓励创新。因为知识和科学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2)
资本的高利用,劳动力的素质,教育。因为生产率的增长有理由经济的增长。
(3)调整生产结构。因为生产结构的高变换率对有用的知识和科学本身贮存的高增长率有绝对多必要的,利于经济增长。
六、《经济发展理论》(重点:第一、二、六章)
1.“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是何涵义?举出3点说明
循环流转的均衡经济:不管你从哪一点追溯下去,都会发现市场参与者的每一项供给都会和另一个需求相对应,这是流转的含义。而在静态经济中,人们的生产与产量来自于过去的经验,这种“简单的再生产”使得所有有效供给和需求相等,这指的是不断重复过去生产经验的循环过程。熊彼特沿袭了瓦尔拉斯对一般均衡的重视,认为“均衡”是经济分析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均衡的概念纯粹是为了方便理论而做的心智构造。它本身并不存在于真实的经济世界。当经济学家言及“均衡”时,他指的是一种趋势。正如人们谈到“自由市场经济下,报酬率趋向于各地相等”一样。
例子:1)每一个农民都售出自己的全部产品,而当他自己消费自己的产品时,他就是自己的顾客,这种私人消费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的,即是说由通过减少对自己产品的私人消费可以获得的其他货物来决定;反之,私人消费的数量按市场价格来进行,就好象所说的这种数量实际上出现在市场上一样。因此,所有的商人全都处于农民的地位。他们全都在同一时候既是买主——为了他们的生产和消费——又是卖主。2)屠户出售的肉是多少,这要由他的顾客,比如裁缝,将要购买多少肉并按什么价格购买来决定。可是这又依存于后者的营业收入,这种收入又依存于后者的顾客比如制鞋匠的需要和购买力,而制鞋匠的购买力又依存于他所为之生产的人们的需要和购买力;如此等等,直到最后我们遇到那些收入来自将自己的货物售与屠夫的人。3)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是面包的消费者,而不是土地、服务、铁等等的消费者。可是如果我们把人们看作也是这些其他东西的消费者,那么我们就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各种货物在循环流转中所采取的途径。现在很明显,每一种商品的每一个单位并不总是象它的先行者在前一个经济时期内所经历的生产进程那样,经过同一的道路走向同一个消费者。但是我们可以认为,这种事情确实会发生,而不致改变任何实质性的东西。我们可以想象,年复一年地,生产力的永久泉源的每一次重新使用,目的均在于达到同一个消费者。过程的结果不论怎样总归相同,就象这种事情发生了一样。因此,可以说,在经济制度的某一处,一项需求可以说是正在等待每一项供给,在这个制度中没有一个地方是有商品而没有它的补充物,即为人们所持有的其他商品,这些人会根据从经验上确定的条件,用它来交换上面所说的货物。再根据所有商品都能找到市场这一事实,可以说: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就结束了;换言之,所有商品的卖主又以买主的身份出现,足够地去购买这些贷物,用来在下一个经济时期。
2.“创新”涵义是什么?
企业家进行的“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整个社会不断的实现了这种新的组合经济就得到了发展。
同时,新组合还意味着对经济体系中现有的生产手段做不同的使用,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去做新的事情,也就是把生产手段从循环流动中抽出来,并把它们分配到新的产品或者新的工艺上。从投资角度看,这种新的分配通常要通过信用来完成。在创新理论中他还明确了企业家的职能,认为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也就是创新。
他还把创新理论概括为一下几点:1)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他说我们所指的发展只是经济生活中并非从外部强加于它的,而是从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2)创新是一种革命性变化。他说这种革命性变化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3)创新意味着毁灭。4)创新必须能创造出新的价值。5)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6)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他把新组合的实现为企业,把实现这个新组合为职业的人称为企业家,企业家的核心职能不是经营管理,而是看其是否能执行这种新组合。
3.“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何在?
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经济周期是经济阶段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因,所以,技术变革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应当是带动引发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契机。信息化比工业化具有更强的全球性和扩散性,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次产业革命的发展速度,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完全有可能利用这种高速扩散性,通过采取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战略,发挥后发优势,赶超发达国家。熊彼特力图引入创新概念以便从机制上解释经济发展。他认为,可以把经济区分为“增长”与“发展”两种情况。所谓经济增长,如果是由人口和资本的增长所导致的,并不能称作发展。“因为它没有产生在质上是新的现象,而只有同一种适应过程,像在自然数据中的变化一样。”“我们所意指的发展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同我们在循环流转中或走向均衡的趋势中可能观察到的完全不同。它是流转渠道中的自发的和间断的变化,是对均衡的干扰,它永远在改变和代替以前存在的均衡状态。我们的发展理论,只不过是对这种现象和伴随它的过程的论述。”所以,“我们所说的发展,可以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这就是说,发展是经济循环流转过程的中断,也就是实现了创新,创新是发展的本质规定。
4.“企业家”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在商务革命时期,企业家担当了革命主力的角色,熊彼特本人也承认,企业家并非一个终身的头衔,即便是企业的创建者,也只有当他创造的企业在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时,才算是一个企业家,而一旦他所创造的企业成了因循守旧的批量生产商,他也就演变成了普通的老板或者经理人,不再是熊彼特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家了。另一方面,企业家也并非是创新唯一的实施者,按照创新的本质含义,科学技术人员的研发活动也可以算作创新,因为他们把大量的社会资源投入到了前所未有的探索活动中,并没有重复以前的工作。就连消费者也可能成为创新的实施者,因为人们已经认识到,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也创造附加价值,托夫勒因此发明了产销者这一词汇来强调消费者越来越多的价值创造职能,近年来有人提出了并行生产的概念来说明消费者对生产的深度参与,可以想想,随着经济学的发展,消费者的因素在今后完全可能体现到生产函数中。
5.经济周期是怎样产生的?
在创新理论的基础上,熊彼特又提出了他的经济周期理论。他认为,一种创新在扩散过程中,能刺激大规模的投资,引起经济高涨,经济高涨导致价格下跌,一旦投资机会消失,经济便转入了衰退。由于创新的引进不是连续平稳的,而是时高时低的,这样就产生了经济波动或经济周期。熊彼特综合了前人的观点,建立了三种周期的体系,认为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同时存在三种经济周期,第一种是长周期或称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每一周期历时50年左右,第二种是中周期或称尤格拉周期,每一周期历时10年左右,第三周期是短周期或称基钦周期,40个月左右。当然,熊彼特承认其他周期的存在,但认为三种周期的理论在分析现实情况时已经够用了。
三种周期中的中周期早在1860年就已经被法国的尤格拉发现了,所不同的是熊彼特用创新理论对三种周期所做的解释。熊彼特理论的精华在于对创新和企业家作用的阐述,熊彼特提出的创新性的破坏在今天人们解读信息革命的影响时仍然是一个关键的词汇。
6.经济萧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什么积极影响?
他认为萧条是对繁荣期的一个响应。繁荣则归功于企业家的创新。在创新过程中,企业家从银行取得无充分准备的信贷,进而投资生产。越来越多的新兴企业挤入这个新的领域,更多的产品充斥于市场中,利润则由于竞争趋于消灭,这是一个“建立新的均衡的过程”。新企业的出现导致信贷紧缩---新近创造的购买力消失。不景气的经济特征,在于通过力求均衡的机制,把繁荣所带来的成就扩散到整个经济体系。当创新性的投资耗尽,繁荣也就随之结束。而此时,企业纷纷面临失败的风险,资本品的难以为继,银行信用面对扩大的需求相对收缩。于是,萧条产生了。但是,经济萧条的时候伴随着通货紧缩,物价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是有短暂的好处的。
7.用200字的篇幅,为这本书写一个摘要。
熊彼特在发表了《经济发展理论》后,首次提出了他影响深远的创新理论,而后他利用概述再版以及出版其他著作的机会对该理论新型了不断的补充完善,是该理论成为了他经济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理论,并构成了他的许多其他理论的基础。他之处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往往通过创建新的企业来实现,新组合意味着通过竞争消灭旧组合。还意味着对经济体系中现有的生产手段做不同的使用,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去做新的事情。他还发现,从投资角度安,这种新的分配通常要通过信用来完成。在创新理论中,他还强调了企业家的职能,认为企业家的职能是实现这种新的组合。他还把创新理论概括成:1)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2)创新是一种革命性变化。3)创新同时意味着毁灭。4)创新必须能创造出新的价值。5)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6)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他的理论正确的强调了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然而却低谷了科学家。发明家和普通群众在产业革命中的作用。实际上,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推动社会前进的主力是不同的,只有在商务革命时期企业家才是主力。
熊彼特还指出资本是企业家和商业世界的桥梁,是企业家为实现新组合用以把生产指往新的方向,把各项生产要素和资源引向新用途的一种杠杆和控制手段,气职能在于为企业家进行创新提供必需的条件。利润是企业家实现了新组合的报酬,而利息便是这种报酬中的支付。
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的形成与创新活动有密切联系。新的组合不是像人们依据一般的概率原理所指望的那样,从时间上均匀分布,而是如果一旦出现,那就会成组或成群的不断的出现。创新活动时而高涨时而停滞决定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不是均匀的,时而繁荣,时而衰退,呈现一定的周期性。他在创新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经济周期理论,建立了三种周期的体系。
8.总结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信息技术引领我们进入创新的伟大时代,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经济周期是经济阶段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因,所以,技术变革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应当是带动引发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契机。美国的80
年代被称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个人计算机时代”,美国的90
年代被称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这20年就是美国信息技术创新的“成组成群出现”时期,大批新兴高科技中小企业应运而生,迅速崛起。现在,以美国的信息技术为源,信息技术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向全世界传播、扩散和渗透,强有力地推动着世界经济结构的大调整。信息化比工业化具有更强的全球性和扩散性,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次产业革命的发展速度,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完全有可能利用这种高速扩散性,通过采取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战略,发挥后发优势,赶超发达国家。创新时代呼唤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创新成功取决于“技术”与“体制”的配合。
珍惜企业家精神,造就企业家队伍。企业家不但要求自己是一个创新者,而且还应该发掘和鼓励创新者。否则,企业缺乏革新者,其竞争力和活力肯定会削弱和减退。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地通过对天资聪颖的雇员进行培训发掘创新者;
通过公司资助支持鼓励创新者;
通过给予一定的职权和报酬使创新者保持创新的活力。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其改革和发展自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任务。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进行产权改革,建立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能否创新出一种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依靠企业家本身的创新精神。因而,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就成为塑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主体工程的关键。进行企业制度创新,重视对企业家的长期激励,才能真正搞活国有企业。
通过一系列的科技政策,建立完整的创新生态体系
。针对当前我国创新动力、创新风险、创新能力、创新融资不足的问题,政府在政策架构上需要做的有: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科技开发及政府采购政策;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激励;健全创新合作机制,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进行技术战略联盟,实施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推进开放创新;重构为创新服务的金融体制,发展各类技术产权交易,构建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七、《国富论》(重点:第一篇)
1.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是如何论述分工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斯密模型不断着重强调分工,在各个不同的生产活动部门中都存在分工。并且,在各种工作中,甚至在同一种工作中,也存在着分工为了说明这一点,斯密举了著名的制针业的例子。分工使工作效率的提高有三方面原因: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
劳动分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高国家产出-----增加国民财富
2.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是如何论述促成分工的原理的?
分工是人类天性中“用一种东西交换另一种东西”这种倾向的必然结果。这并不是任何契约的结果。斯密举了两只猎犬追逐同一只兔子的例子。人们几乎离不开他的同类的帮助,而且仅仅依靠人们的善意是无法得到这种帮助的,给我那个我想要的东西,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这就是交易的意义。要以倾向造成不同职业的人们在才能上的巨大差别,如哲学家和搬运工,交易倾向也使这种差异可以利用。人类之间的不同才能对彼此都有好处:他各自才能的不同产品,通过互通有无、以货易货和交换的普遍天性,从而形成一种共同财富----每个人都可以交换到他需要的其他人的才能所生产的产品。
3.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是如何论述货币的起源的?
分工一旦确立,人类就要靠交换来生活。物物交换的困难导致选用某种商品作为货币,如牲畜。金属因为耐久和易于分割二最终被采用。最早采用的金属都是没有印记的金属条块,以后加盖印记,表明重量和纯度。
4.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是如何论述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的?
联系:在同一时间和地点,商品的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之间存在正比关系。
区别:商品的民意价格即货币价格最终决定一切交易的合算与否,所以人们更重视名义价格。真实价格是抽象的,名义价格是具体的,相同的名义价格有时具有非常不同的价值。例如1586年以来,英格兰用货币规定的地租已经下降至四分之一,谷物地租比货币地租更稳定,但谷物价格引起的每年变化却很大。
5.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是如何分析商品价格的构成的?
商品的价格由三部分构成:工资、地租和利润。劳动数量最初是衡量商品价格的唯一尺度,也要考虑劳动的艰苦程度和非凡的技巧和智能。但当投入资本进行生产时,制成品的价格,除了足够支付原材料代价和劳动工资外,还包括企业家的利润。利润完全受锁头资本的价值的支配。土地私有后,在大多数商品的价格中,还要包括地租。这三个组成部分各自的真实价值,由各自所能购买或所能支配的劳动量来衡量。物品的制造,越接近于完成,气价格中,工资和利润的比重越大。工资、地租和利润是一切收入和一切可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一个人的收入,来自劳动的称为工资,来自运用资本的,称为利润,完全来自土地的,称为地租。
6.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是如何论述商品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的?
商品的自然价格,是生产。制造和运输他到市场所使用的按自然率支付的工资、利润和地租。商品出卖的实际价格,是他的市场价格。商品的市场价格,有时高于、有时低于、有时等于他的自然价格。如果市场上商品的供售量小于它的有效需求,那么商品的市场价格就会高于它的自然价格。反之,如果市场上商品的供售量超过它的有效需求,那么商品的市场价格就会低于它的自然价格。自然价格可以说是中心价格,一切商品的价格都不断收起吸引。各种商品的价格,不断趋向自然价格。但有许多商品,有时由于特殊的意外事故,有时由于自然原因,有时由于政策规定,其价格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大高于其自然价格,如垄断价格。但市场价格不可能长期低于其自然价格。
7.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是如何论述劳动工资的?
劳动生产物构成自然工资。在土地尚未私有化时,劳动的全部生产物属于劳动者。这种状态如果继续下去,劳动工资将随生产力的增大而增加,一切物品将变得低廉。但土地私有和资本积累后,劳动生产物中就要扣除地租和利润。劳动者的普遍工资,取决于劳资双方所订立的契约。劳动者的最低工资,要能够满足他和家人的基本生活。使劳动工资增加的,是不断增加的国民财富。所以最高的劳动工资不是在最富的国家出现,而是在最快的变得富裕的国家出现。劳动工资的增加会提高商品的价格,同时又会增加劳动生产力。使用较少的劳动生产较多的产品,促进分工和机械的发明,同时又会降低商品价格。
8.简述《国富论》第一篇的基本思想。
第一篇论述了分工是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原因,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熟练程度的改进、时间的节约、机械的发明。又论述了交换倾向是产生劳动分工的原因,讲述了分工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接着物物交换的困难导致了货币的产生,又论述了货币的作用。区分了商品的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考察了名义价格的变动因素。工资、利润、地租组成了商品的价格,区分了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讨论了工资和利润的区别,详细讨论了地租。
八、《资本论》(第一卷)
1、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跋中是如何论述《资本论》研究对象、方法和政治经济学阶级性的?
研究对象:《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本论》就是论资本,而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没有剩余价值就不存在资本,而没有资本也就不能带来剩余价值。所以,我们说资本范筹是《资本论》的中心内容,也可以说,它的中心内容是剩余价值。《资本论》是以英国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方法:总的来说,《资本论》的方法就是唯物主义辩证法。马克思把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创立了《资本论》的方法论体系。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具体运用。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就是阶级关系,因此政治经济学具有强烈的阶级性。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情况,是和当时阶级斗争的形势密不可分的。马克思指出:“只要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就是说,只要它把资本主义制度不是看作历史上过渡的发展阶段,而是看作社会生产的绝对的最后的形式,那就只有在阶级斗争处于潜伏状态或只是在个别的现象上表现出来的时候,它还能够是科学。”
2、如何理解《资本论》第一章中所说的:“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简单的价值形式中。”马克思是如何分析的?
x量商品A=y量商品B,(20码麻布=一件上衣)
最简单的价值关系就是一个商品同另一个不同种商品的价值关系。因此,2个商品的价值关系为一个商品提供了最简答的价值表现。
如麻布和上衣,在这里起着两种不同的作用,麻布通过上衣表现自己的价值,上衣则成为这种价值表现的材料。前一个商品起主动作用,后一个商品起被动作用。前一个商品的价值表现为相对价值,后一个商品起等价物的作用。这两种形式总是分配在通过价值表现互相发生关系的不同商品上。例如不能用麻布来表现麻布的价值。在等式中,若要相对表现上衣的价值,就必须把等式倒过来:一件上衣等于20码麻布。可见,同一个商品在同一个价值表现中,不能同时具有两种形式。一个商品究竟是处于相对价值形式还是处于等价形式,取决于他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还是表现价值的商品。
3、如何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第四章中所说的“因此,剩余价值的形成,从而货币的转化为资本,既不能用卖者高于商品价值出卖商品来说明,也不能用买者低于商品价值购买商品来说明。”
靠提高产品的名义价值,卖者不会致富。因为他们作为卖者所得的利益,在他们作为买者时又如数付出。假定卖者可以高于商品价值卖出商品,吧价值100的商品卖110,这样,卖者就得到剩余价值10,但他当了卖者以后,有成为买者。现在第三个商品占有者和它相遇,并且也享有吧商品贵卖10%的特权。那么商品占有者作为卖者赚了10.作为买者又要失去10。实际上,整个事情的结果是。全体商品占有者都高于商品价格10%卖出商品,这与他们把商品按其价值出售完全一样。商品的货币名称即价格上涨了,但商品见的价值比例仍然不变。
再反过来,从买者角度考虑,结果一切照旧。
4、如何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五章中所说的“包含在劳动力中的过去劳动和劳动力所能提供的活劳动,劳动力一天的维持费和劳动力一天的耗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前者决定它的交换价值,后者构成它的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是由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此商品的价值。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这个商品独特的使用价值,他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他自身价值的源泉。劳动力一天的耗费构成他的使用价值,劳动力一天的维持费构成他的价值。劳动力维持一天只费半个工作日,二劳动力却能发挥作用或劳动一整天。因此,劳动力使用一天所创造的价值比劳动力自身一天的价值大一倍。
5、如何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第十章中所说的“当一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例如衬衫便宜的时候,他决不是必然抱有相应地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减少必要劳动时间的目的,但是只要他最终促成这个结果,他也就促成一般剩余价值率的提高。”
绝对剩余价值:通过延长工作日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的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比例二生产的剩余价值。变得便宜的商品只是按照该商品在劳动力的再生产中所占的比例,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随着他的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的缩短而降低,这种必要劳动时间的全部缩短等于所以这些特殊生产部门中这种劳动时间缩短的总和。如果一个劳动小时用金量来表示是6便士,在一定的劳动生产力条件下,一天工资12个小时,创造12个产品,每个商品花费6便士的生产资料,此时每件商品总共花费12便士。若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每件商品的价值降到9便士。现在这个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他的社会价值,因此,采用新方法的资本家按12便士出售,他就实现了超额剩余价值。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他只有降低价格,才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例如一件商品卖10便士,他从每个商品上仍旧赚的1便士。对资本家来说,剩余价值总会这样提高。即使撇开后面这种情况,每个资本家都抱有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商品便宜的动机。
6、如何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第十七章中所说的:“在奴隶劳动下,所有权关系掩盖了奴隶为自己的劳动,而在雇佣劳动下,货币关系掩盖了雇佣工人的无偿劳动。”
在奴隶劳动下,连奴隶只是用来补偿他本身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的工作日部分,即他实际上为自己劳动的工作日部分,也表现为为主人的劳动。他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无酬劳动,相反,在雇佣劳动下,甚至剩余劳动或无酬劳动也表现为有酬劳动。假定一个普通工作日是12小时,劳动力的日价值是3先令,而这3先令是一个体现6个劳动小时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工人还要支付6小时的无偿劳动,即创造6先令价值的劳动有3先令价值。因此,体现工作日的有酬部分即6小时劳动的3先令价值,表现为包含6小时无偿劳动在内的整个12个小时工作日的价值或价格。
7、如何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十三章中所说的:“我们在这一章要研究资本的增长对工人阶级命运产生的影响。在这种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资本的构成和它在积累过程进行中所起的变化。”
有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假定资本的构成不变,也就是说,为了推动一定量的生产资料或不变资本始终需要同样劳动力,同时其他情况也不变,那么,对劳动的需要和工人的生存基金,显然按照资本增长的比例而增长,而且资本增长的越快,他们则增长的越快。资本的积累需要,能够超过劳动力或工人人数的增加,对工人的需要,能够超过工人的供给,这样一来,工资就会提高。劳动力的再生产实际上是资本本身在生产的一个因素。因此,资本的积累就是无产阶级的增加。在工人自己所生产的日益增加的并且越来越多地转化为追加资本的剩余产品中,会有较大的部分已支付手段的形式流回到工人手中,使他们能够扩大自己的享受范围。
8、如何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十四章中所说的:“这种原始积累在政治经济学中所起的作用,同原罪在神学中所起的作用几乎是一样的。”
这种原始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他的起点。有两种人:一种是聪明的、勤劳的,而且首先是勤俭的精英;另一种是懒惰的,耗尽了自己的一切的甚至耗费过了头的懒汉。神说中关于原罪的传说告诉我们,人怎样被注定必须汗流满面才得糊口;而经济学关于原罪的故事则向我们展示。怎么会有人根本不需要这样做。于是第一种热积累财富,第二种人除了自己的皮以外没有任何可以出卖的东西。货币和商品,正如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一样,开始并不是资本他们需要转化为资本。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它形成资本及与之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在原始积累的历史中,对正在形成的资本家阶级其推动作用的一切变革,都是历史上划时代的事情。
九、《人口原理》
1.马尔萨斯为什么说人口过剩是一个恒常的趋势?
繁殖是人类的天性,只要一有机会,繁殖能力就会发挥出来,然而生活资料是有限的,自然规律又规定食物是人类沈国所必需的,人口永远不能增加到超过可以支持它的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因而人口过剩是哟个恒常的趋势。
2.马尔萨斯是如何论述人口与生活资料增长之间关系的?
通过假设计算得出:如果人口没有受到抑制,每25年增长一倍,或者按几何比率在增加;假设实施最好的政策,大力鼓励农业生产,第一个25年的产量增加一倍,但在第二个25年期间,粮食产量不会增加到四倍,因为按照耕作进展的比例而增加的年产量,和以前平均增加的数量比较。是逐渐减少的,因而在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条件下,生活资料的增加基本是呈算数比率增长。两者的关系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加会有超过生活资料允许生活范围的趋势。
3.马尔萨斯认为消灭过剩人口最好的办法是什么?这些因素总体上以何种方式对人口过剩发生抑制作用?
最好的办法是人口抑制。包括积极的抑制和预防的抑制。预防的抑制是说在生育之前考虑收入能否养育子女,生活消费会有多大的改变等问题,这样可能会使大多数人不再尽早结婚;积极的抑制包括产生于罪恶或苦难的各种原因,这样活缩短人的寿命,如,不卫生的职业,剧烈的劳动,战争,瘟疫,饥荒等
这些因素总体上以道德的节制,罪恶,贫困迫使人口的数量降低到生活资料允许的水平。
4.马尔萨斯认为何种社会制度最有利于人口增殖与生活资料增长之间保持平衡?他为什么这么认为?
马尔萨斯认为,财产私有制是由人口自然规律的支配而产生的,是永恒的,不可消灭的。它是人口增长同生活资料增长之间,保持平衡的最有效的和最好的制度。在马尔萨斯看来,既然两性间的情欲必然存在,不能消灭,那么只有财产私有制和个人担负起养育子女的责任才可能使人们自制,不致妄行纵欲、生育过多的子女。如果实行财产公有制,人们一旦消除了贫困和饥饿的顾虑,人口增殖就会迅速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
5.马尔萨斯为何认为“生活上的节俭反而是中国和印度发生饥馑一个原因”?
节俭的风气被认为是一种美德,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通过这种方式人口被紧紧地压缩到生活资料的极限上,所有的生活资料都被分成若干个极小的份额分配给人们,其份额仅仅能维持生命,在这种情况下稍有歉收就会面临饥荒。
6.在马尔萨斯看来,英国的《济贫法》为何不能有效地减少贫苦人口?
①《济贫法》在效果上促进了粮食价格的上涨和劳动力实际价格的下降,用金钱改善一个穷人的贫穷状况,并使他们的生活过得比过去好,而不压低同一阶级中别人的生活是不可行的,因而它进一步促进贫困化。
②《济贫法》使的一个穷人在只能依靠政府接济生活,没有希望维持家庭的时候就可以结婚,使得人口增多,维持人口的粮食没法增加。这样造就了一批贫民。
③政府接济贫民粮食会减少社会其他成员应得的份额,同样是在鼓励更多的人走不自立的道路。
7.马尔萨斯认为,北美新殖民地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什么?未开化的民族为何会经常出现移民大潮?
在世界上比较开化的地方,如果人口过多,明显的补救方法是移民到那些尚未开化的地方去,这些地方面积大人口稀少。美洲地广人稀,当时英国经济发展较好,人口增长很快,有移民的需要,加上英国冒险家的热情欲望和英国本土的给予的充分接济,使得北美人口迅速增加。
未开化民族居住的地区往往是地广人稀的,而欧洲这些经济发展的地区由于人口的压力,在这些地方建立殖民地,当地居民就被迫移居到别地,不然生活或更苦难,因而未开化的民族为何会经常出现移民大潮
8.马尔萨斯为什么说“葛德文的平等制度只是想像中的一幅幻景而已”?
因为私有制的废除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势必刺激人口迅速增长,而生活资料的增长总是有限度的,低于人口增长速度的,所以即使建立起这种美好的平等的社会制度,也会很快趋于土崩瓦解。马尔萨斯认为,葛德文所犯的“重大错误是将人类社会里所难免的一切罪恶和贫困,几乎都归咎于社会制度”。在马尔萨斯看来,尽管社会制度确实也是产生社会罪恶的一个原因,但是,这种原因如果同自然规律及人类情欲所造成的祸害这个更为根深蒂固的原因相比,实在是微乎其微,并且仅仅是表面上的原因
《通往奴役之路》
1.哈耶克为什么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是一个伟大的乌托邦?(第二章)
实际上,哈耶克把民主社会主义宣扬的目标作为一种“伟大的乌托邦”来讽刺,揭露了“民主社会主义”本身存在的矛盾。哈耶克在书中引用托克维尔的话:“民主在本质上是一种个人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民主是赋予每一个人价值(在自由中寻找平等);而社会主义则使每个人成为一个工具(在约束和奴役中寻找平等)。
为了解除“社会主义具有独裁主义性质”的这种疑虑,其解决方法就是:引出一种“新自由”的允诺,即经济自由。(在这个意义上,自由变成了权力和财富的代名词)这个允诺实际上就是指“不同的人在选择余地上现存的巨大悬殊将被消除”。(也就是平均分配财富的旧要求的代名词)
然而,俄国的例子(苏联解体)告诉我们,以民主手段实现并维持社会主义,确实属于乌托邦,它不仅不能实现,而且为之奋斗还会产生某种背离初衷的东西——极权主义的、纯粹消极的,非经济的、不自由不平的的社会。
(备注:我认为,哈耶克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是基于:戈尔巴乔夫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使苏联解体。)
2.哈耶克是否认为集体主义就等同于社会主义?他如何阐述二者关关系?(第三章)
哈耶克认为社会主义类属于集体主义,是集体主义的一种,因而符合集体主义本身的一切东西也必定适用于社会主义。(解释说明与集体主义的共同点:要满足更大程度的平等——由于不能满足所有人得利益的客观事实——找一些所谓的“专家”来代表所有人得利益——必然造成“专家”在制定政策时利益权衡往自己靠拢而造成极权——即集体主义)对比之下,社会主义为了充分而迅速地达到其终极目标如更大程度上的平等和保障等,意味着废除私有企业,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创造一种“计划经济”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中央的计划机构取代了为利润而工作的企业家。所有要求“为使用而生产”代替为利润而生产的那些人都需要计划。于是怎么分配利益,分给谁,分多少,即强制力量的控制者和计划中个人和集体在利益上矛盾便日益突出了。于是在政府的统一计划下,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权力的集中,与集体主义道路相一致。
我认为,哈耶克在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分析上缺乏对比,两者关系阐明含糊不清,只能从“计划”中找寻两者的从属关系。
3.哈耶克认为经济的中央计划会导致什么样的必然结果?为什么?(第四章)
哈耶克认为经济的中央计划会导致竞争的消失,垄断及极权主义的形成。
一、中央计划经济是怎么来的?——————中央计划论只要来自于马克思的“产业经济论”,即当技术的改变不断增加时,竞争便不断削弱,而留给我们的唯一选择是私人垄断组织的控制生产还是政府管理生产。
(超大范围的规模经济)二、反驳————————哈耶克反驳道:垄断的形成往往并不是由规模大成本低形成的,它是通过互相串通的协定而形成。
而当协定失效时,竞争的条件是可以恢复的。(多样性和选择的自由物质福利
即期和远期)
三、论据之竞争的消失、垄断的形成。
———————大企业通过互相串通的协定而形成并为中央计划的公开政策所促进,到处以低价位挤垮和排斥小企业,各个过程会持续进行到每一个产业中只留下一个或至多不过几个巨型企业为止。各个企业单位调节它们自己的活动去适应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的事实,继而促成他们各自计划的相应调整。从而造成了竞争的消失和垄断的形成。四、论据之极权的产生————————由于人人都有需要但是不能都能完成,于是就需要对这些既定目标加以权衡(计划)——专家的产生,他们往往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使他们自己最关注的目标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导致极权的产生。
4.哈耶克是如何论述经济集中决策与民主之间的关系的?(第五章)
矛盾的关系。一国通过经济集中决策(使分配均等化等)走向民主,而民主政体建立后,集中决策又会导致独裁。
哈耶克认为,由于每个人的个人目标与一个总体的单一计划必然存在矛盾,那么在此基础上,如果一个民主主义采取一种经济集中决策(计划)的方针,为了消除计划目标所带来的不一致性,就必然借助于独裁和权威。民主,其本质上是一种手段,一种保障国内安定和个人自由的实用手段;集中计划要在很大程度成为可能的话,独裁本身是必不可少的,计划与民主之间的冲突只不过起因于这个事实,即对经济活动管理所需的对自由的压制来说,后者是个障碍。(例:一个民主的议会,像商议普通议案那样对一个全面的经济计划逐款进行表决和修改,是毫无意义的。大家自由发表各自观点往往是达不成共识的)
在一个依赖中央计划行使其职能的社会中,将一个少数人的意志强加给人民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个少数将是人民中间对有争议的问题能达成一致的最大的集团(极权的产生)。如果这在一个民主制度下,是不可能达成的。
5.哈耶克如何看待集体主义制度下的法治问题?(第六章)
集体主义类型的经济计划必定要与法治背道而驰。计划当局不能约束自己只限于给陌生的人们提供机会,使他们能够随心所欲的利用这些机会。它不能事先用一般性的形式规则约束自己以防专断,并且,计划当局必须经常地决定那些仅仅根据形式原则无法得到答案的问题,同时将不同的人们的需要区分出尊卑轻重。最终需某个人的观点来决定哪些人的利益比较重要,这些观点就必定成为那个国家法律的一部分,即政府的强制工具强加于人民的一种新的等级差别。
经济方面,政府只限于订立适用于一般类型的情况的原则,如果政府必须指导个人行动以便达到某种特定目的,它的行动就必须根据当时全部环境来决定。因此,政府计划的越多,对于个人而言计划就变得越困难。(例在公平分配方面,要为不同的人产生一样的结果,必须给予他们不同的待遇)
道德或政治方面,集体主义制度下的法律,不在仅仅是一个供人民使用的工具反而成为立法者为了他的目的而影响人民的工具。政府不再是一个旨在帮助个人充分发展个性的实用的机构,而成为一个这样一个机构——它把它对一切道德问题的观点都强加于其成员,而不管这些观点是道德的或非常不道德的。在这种制度下,“会为那种歧视和压迫政策提供无限的可能性”。
6.在哈耶克看来,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是否是一致的?为什么?(第七章)
不一致。
美国最著名的经济计划者之一蔡斯曾说,在一个有计划的社会里,“政治民主是能够保持的,如果它把自己几乎仅限于经济事务的话”。但作者反驳道这种保证是完全不可靠的。经济自由,作为任何其他自由的前提,不能是那种社会主义者允诺给我们的、免于经济劳心的自由,也不可能是只能通过解决个人选择的必要性和权利才能获得的自由;经济自由必须是我们经济活动的自由,这种自由,因其具有选择的权利,不可避免的也带来那种权力的风险和责任。
备注: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寻在纯粹的经济目的(除了守财奴),严格的说,并没有什么“经济动机”,而只有作为我们追求其他目标的条件的经济因素。而这种因素所带来的权力是无限量。
7.哈耶克为什么说“各种政治意识形态都会一致地支持中央集权”?(第八章)
答:哈耶克认为,经济动机是市场经济下人们为了达到其他目的的唯一手段,而经济计划的结果意味着对人们所有目标的手段的控制,由此产生的权利将是没有止境的,谁拥有了这个权利,谁就控制了一切,而在这种极权主义的情况下,一切的经济的、社会的问题都将变为政治问题。
当经济动机转化为政治意识形态后,也就是当政府一旦负起整个经济生活的任务时,不同的个人和集团都要得到应有地位这一问题,事实上就一定不可避免成为政治的中心问题。由于只有国家的强制权力可以决定“谁应得到什么”,所以唯一值得掌握的权力,就是参与行使这种管理权。一切的经济或社会问题都将变成政治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只取决于谁行使强制之权,谁的意见在一切场合都占优势。
而且各种经济现象之间密切的相互依存使我们不容易使计划恰好停止在我们所希望的限度内,并且市场的活动所受的阻碍一旦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计划着就被迫将管制范围加以扩大,知道它变得无所不包。(比如,要想收入分配合理,总会损害一部分群体的利益,而这就需要进一步的集权,使得政府管制范围进一步扩大)
8.如何理解“那推动人类思想发展的原动力,之所以能够正常运转,并不在于每个社会成员是否有能力思考和写作,而在于每一种观点或判断是否可以被人们批评。”这句话?(第十一章)
答:哈耶克在书中说道,社会计划所指向的目标,是一个单一的目标体系,要是每个人为这个单一体系服务的有效方法,就是通过宣传使每个人都相信那些目标。而在一个极权主义国家,完全改变了宣传的性质和效果的事实是:一切宣传都为同一目标服务,所有宣传工具都被抽调起来朝着同一方向影响个人,并造成了特有的全体人民的思想“一体化”。(量变-----质变的过程),其方法就是创造一种“神话”(隐喻共产主义),来说明其行动合理性。他容易信奉那些似乎能够为他和他的伙伴所共同持有的偏见提供合理性的理论(即所谓的伪科学)。
在这种情况下,对真理的无私的、客观的探求都不可能得到许可的,而为官方意见辩护成了各门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的唯一目标,凡是对政府的怀疑与批评都被压制和禁止,最终导致了“真理的末日”(kind
of
绝对)
十一、《平等与效率》
1.怎样理解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平等与效率对当前我国的现实意义。
平等权利和不平等收入的混合结果,造成了民主的政治原则和资本主义经济原则之间的紧张关系.有些大获市场奖励的人,用金钱来谋取额外的权利帮助,而这些权利本应市平等分配的..在这条路的许多岔口上,社会面临着选择:或是以效率为代价的稍多一点的平等,或是以平等为代价的稍多一点的效率.照经济学家的习惯用语来说,出现了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抉择.美国社会弘扬人的价值,保障所有公民都享有法律和政治上的平等权利.然而,我们的社会又同时指出:“找一份工作干,否则就挨饿“,“不成功,便遭难“.它告诫人们应该安分守己,但又驱使人们在竞争中出人头地,它所颁发的各种奖励,使成功者喂养猫狗的食物甚至胜过了失败者哺育他们后代的食物.2、金钱对权利的侵犯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回答。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穷人对诉讼费用无法承担,b金钱与政治权利,贿赂,竞选筹款
3、奥肯是如何理解市场经济的作用?
财产的权利与自由,保护政治权利;收入建立在对产出的贡献
奥肯把市场评价为一个权力分散和有效率的系统,它能够激励和引导人们努力生产,能够促进实践与发明;然而他坚持,其它各种价值必须得到保护,以免受到金钱尺度这个潜在暴君的侵犯.他坚持许多权利和权力不能用金钱来购买.市场经济有助于保护政治权利,以抗衡国家的侵犯.私有制和私人决策约束了政府的权力——或更准确地说,约束了政府决策人物的权力——及由此而来的侵犯权利范围的能力.4、在一个集体化的美国经济中,平等和效率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对资产所有者的资产补偿实行大大低于市场价值推行国有化,社会主义实质性的收入再分配;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生产非效率;官僚主义
5、机会不均等的来源及表现?
收入不平等,天赋能力的遗传,家庭的不利地位;工作机会:获得资本
6、机会均等与收入平等的关系
机会平等被看作是实现社会收入公平的根本途径,这种源于现代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把社会成员的经济平等规定为机会平等和结果的公平。机会平等的意思是,所有具有工作能力的人,其就业、投资、职务升迁、赚钱盈利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作为竞争主体他们都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结果的公平指个人的努力与所得的对称。一个人只要有能力,勤奋努力,抓住机会,就可以从低收入者进入高收入者行列,所以机会平等可以促进结果的收入公平。
机会平等意味着对身份特权的否定、对财产权的有效保护、对未来均等机会的开放。
7、漏桶原理的含义是什么?奥肯所指的漏出量包括哪些方面?
奥肯认为通过社会的收入再分配从而达到社会保障的目的会出现以下弊端:
1.收税时打击了赋税人的劳动热情:
2.由于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使得有一部分人不劳而获,从而失去重新就业和摆脱贫困的动机。
实验发现:从富人征收的每1美元税收,实际上使穷人的收入增加50美分,其余的都消耗在勤奋程度下降和管理成本上。再分配从而出现了一个漏洞。
漏出量a再分配的非效率包括税收和转移支付的行政管理成本
b行政管理成本;工作积极性;储蓄和投资
8、如何在有效率的经济体中增进平等?
所得税;联邦支出的改变;援助低收入阶层;转移给老年人;年轻的穷人;无父亲的家庭;实物援助;就业机会;平均化的政治,福利制度
十二、《自由选择》(重点:第一、二、三、九章)
1.弗里德曼认为价格机制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要点:(1)价格制度自动有效的传递情报(举例)
(2)提供一种刺激,促使人们采用最节省成本的生产方法,把可得到的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目的。精确情报的有效传递,如能刺激有关的人去根据这种情报采取适当的行动。价格还提供另外一种刺激,使人不仅按关于需求增加的情报行动,还按关于最有效的生产方法的情报行动。
(3)决定谁可以得到多少产品——即收入的分配
。收入也取决于他拥有的每一种生产资源的多寡,取决于市场为使用这些资源确定的价格。
2.政府的作用包括哪些方面?
(1)
保护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免遭外国人或自己同胞的强制
(2)
保护人们不受肉体的强制,而且还包括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调解纠纷.制定一般性规则,也就是制定自由社会的公民在进行经济和社会活动时应遵守的规则,以便利自愿的交易(例子,私有产权)
(3)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例子:严格自愿的交易生产某些货物和劳务花费太大:
第三者影响“外界的”或“邻居的”影响会使“市场失灵”,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让受到影响的人得到补偿或付出代价,因为这样做费用太大;第三者被强加了不自愿的交易)
(4)保护那些被认为不能“负责的”社会成员(孩子,疯子等弱势群体)
3.实行自由贸易的经济原因和政治原因是什么?自由的国际贸易和国内竞争的关系是什么?
经济原因:反面①限制进口,创造就业机会是错误的,我们可以创造任何数目的工作,真正的目的不光是要有工作,而且要有生产性的工作,意味着将有更多的货物和劳务供消费的工作。②出口好,进口不好是错误的,因为在自己家里,你一定愿意少付多得,而不是相反,可是在对外贸易中,这却被称作“收支逆差。
③关税保护美国工人的高生活水平,免遭廉价工资的不公平竞争是错误的。某一部分工人可能因为国外制造出了新产品或改进了产品或是外国生产者能够更便宜地生产某些产品,而受到损害。但这同其他美国公司制造出了新产品或改进了产品或是发现了更节省成本的生方法而给某一部分工人带来的影响,并无区别。实际上这就是市场竞争,正是依赖于市场竞争美国工人的生活水平才得以提高
正面:相对有利条件原则
政治原因:政府干预大多数会使贸易谈判成为政治事件,普遍存在的是冲突而非合作,但是自由贸易会带来和平。关税得得限制会歪曲价格制度传递的信号。
关系:自由贸易有利于消除国内垄断,国内竞争有利于自由贸易的进行。
4.弗里德曼认为造成大萧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萧条是政府在一个从一开始就被赋予责任的领域里的失败造成的。这个责任是“铸造货币,调节它与外国货币的价值”。当时经济萧条,美联储应当在公开市场上大规模购进证券,这是本该采取的关键行动,但是美联储忙于系统内部权力斗争,没有采取该行动.5.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国度增加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机会均等”,即每个人应该凭自己的能力追求自己的目标,谁也不应受到专制障碍的阻挠.与自由不存在冲突。平等和自由是同一个基本价值概念——即应该把每个人看作是目的本身——的两个方面。结果均等即每个人应享有同等水平的生活或收入,而且应该结束竞争。结果均等显然是与自由相抵触的。努力推进这种均等,是造成政府越来越大并使我们的自由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
6.造成通胀的原因是什么?治理通胀的措施是什么?
政府过度发行货币造成货币供应量增加。而政府这样做的原因是:第一,政府开支迅速增加;(通过征税和向公众借款来增加政府开支,在政治上是不高明的做法。我们许多人欢迎政府增加开支,却很少有人欢迎增加捐税。政府向公众借款,会提高利率,从而减少私人对资金的利用)。第二,政府的充分就业政策,(首先,人们认为政府开支有助于增加就业,政府税收会减少私人开支,从而增加失业。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就业政策往往使政府增加开支、降低税收,用增加货币量的办法而不是用征税或向公众借款的办法来弥补由此产生的赤字。其次,联邦储备系统不用资助政府开支的办法也能增加货币量。它可以用新制造的高功率的货币买进已发行的政府公债,从而增加货币量。这使银行能够发放更大量的私人贷款,因而人们认为联邦储备系统买进政府公债有助于增加就业)。第三,联邦储备系统执行的错误政策。(联邦储备系统的政策在人们要求实现充分就业的压力下不但具有通货膨胀的倾向,而且这种倾向由于该系统试图追求两个互不相容的目标而变得更为严重。联邦储备系统有权控制货币量,它在口头上赞成这个目标。但是却把心用在控制它无权过问的利率上。结果货币量和利率都大幅度波动。这种波动同样具有造成通货膨胀的倾向。)
7、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是什么?
通货膨胀主要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由货币量比产量增加得更快造成的。也就是货币供应量过度增加。
措施:降低货币增长率,缩减政府开支,但是会造成较高的失业率和缓慢经济发展的副作用,要缓和这一副作用,第一,事先宣布一项政策并实施,给人们时间作出调整,取信于民。第二,合同条件将根据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自动进行调整。
8,弗里德曼《自由选择》导言的主要内容。
介绍了两套思想:一是斯密《国富论》中交易双方自愿并能得到好处,交易便能达成,即经济自由;二是杰斐逊《独立宣言》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思想,即政治自由。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的结合是19世纪美国经济繁荣的原因。大萧条之后,政府干预越来越多,威胁着自由,直至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认为一个日益强大的政府迟早将摧毁自由市场给我们带来的繁荣,摧毁独立宣言庄严宣布人类自由。推崇上述两人的政治自由和经济自由,反对政府干预。
经济学经典名著选读复习资料
1、什么叫纯产品?魁奈的纯产品学说?
所谓纯产品,指农业中生产出来的产品,减去补偿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种子等)和生活资料(工资等)后的剩余产品。纯产品是自然的赐予,他作为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
纯产品学说实际上是重农学派的剩余价值学说,以交换的等价性原则为前提。魁奈认为财富是能满足人们需要而又具有出卖价值的物质产品,但财富又不是在流通中由贱买贵卖增加的。因为在完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只有彼此价值相等的东西才能互相交换。魁奈转而从生产领域寻找价值的源泉。他区分了财富的增加和加算。他认为农业生产的产品,减去补偿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种子等)、生活资料(工资等)以后还会有剩余。这种剩余产品就是纯产品。纯产品的创造是财富的增加。在工业生产中,产品的价值是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之和,没有纯产品出现,因而只有财富的加算。所以,农业是提供财富的惟一源泉。农业之所以能提供纯产品,完全是土地或自然力发生作用的结果,是自然的赐予。纯产品作为地租支付给土地所有者。实际上,魁奈的纯产品是以地租形式表现的剩余价值。
魁奈的纯产品学说混同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又把使用价值归结为自然物质;错误地把农业看成是惟一的生产部门。但魁奈在纯产品形式下研究了剩余价值,第一次把剩余价值看成是来源于生产领域,从而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奠定了基础,这是他的伟大贡献。
魁奈纯产品学说的缺陷:片面地将农业劳动看成是唯一的生产力的,而将其他产业劳动看成是不生产的,并将纯产品归结为土地自然力的产物,是上帝通过土地所赐予的。
2、《国富论》的主要理论有哪些?与《资本论》相比。这些理论的缺陷是什么?
主要理论
:
(一)、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那是起因于人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及易货系属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经由剩余产品之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此等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私利与公益之调和。
他列举制针业来说明。“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制造不出来。”
分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方才可能。
(二)、货币理论
货币的首要功能是流通手段,持有人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其它物品。当物物交换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后,商品的价值就用货币来衡量。这时,便产生了货币的另一功能-价值尺度。亚当斯密也谈到货币的储藏功能、支付功能。但是,他特别强调货币的流通功能。
(三)、价值论
提及价值问题,亚当斯密指出,价值涵盖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前者表示特定财货之效用,后者表示拥有此一财货取另一财货的购买力。进一步指出,具有最大使用价值之财货,往往不具交换价值,水及钻石是其著名的例子。不过水与钻石价值之比较是百年之后边际效用学派才圆满解决此一问题。
(四)、分配理论
亚当斯密的分配论,是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及土地地租自然率之决定理论。
亚当斯密指出,尽管雇主拥有抑低工资的力量,工资仍有其最低水平,此一最低水平是劳动者必须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假定社会工人需求增加或工资基金提高,工资将高于最低水平。就另一角度言之,一国国富、资本或所得增加,将促使工资上涨,工资上涨则促进人口增加。
资本利润之高低如同劳动工资,决定于社会财富之增减,资本增加固可促使工资上涨,却使利润为之下降。亚当斯密指出,假定商人投资同一事业,因为彼此相互竞争,自然致使利润率降低。
地租系指对土地使用所支付的价格。亚当斯密认为,地租高低与土地肥沃程度及市场远近有关
(五)、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累积是大量进行分工必备的另一要素。分工的扩张与生产效率的提高跟资本的总额成正比。资本的累积必须在分工之前进行,因为分工需要使用许多特殊的设备与机械料,在在都需要以资本来购取。分工愈细,工具的需要愈多,资本愈显得重要。透过分工过程,可增加劳动生产量,提高国民所得,增强国民储蓄意愿与能力。
(六)、赋税理论
亚当斯密提出四大赋税原则,即公平、确定、便利、经济。
公平:一国国民应尽可能按其能力以支持政府,亦即国民应按其在政府保护下所享有的利得比例纳税。
确定:各国民应当缴纳的税捐,须确定并不得随意变更,缴纳时期、缴纳方法、应付税额,都应对纳税人清楚宣示。
便利:一切税捐,都应在最适合于纳税人的时间与方法收之。
经济:每一税捐都应善加设计,务使公民缴付国库以外,在他的财力上受到最少可能的激动。
2、什么叫萨伊定律?萨伊的价值论有何特点?
3、萨伊法则或称赛伊法则的意思是说,每个生产者之所以愿意从事生产活动,若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对该产品的消费慾望,就是为了想将其所生产的物品与他人换取物品或服务。
萨伊否定生产过剩的存在,提出了著名的“供给能够创造其本身的需求”的观点,即所谓的“萨伊定律“。萨伊认为商品买卖实质上是商品交换,货币只在刹那间起媒介作用。产品总是用产品来购买,买者同时也就是卖者,买卖是完全统一的。因此,商品的供给会为自己创造出需求,总供给与总需求必定是相等的。局部供求不一致也会因价格机制的调节而达到均衡。
萨依的描述表达了定律的某些假设前提:在以产品换钱,钱换产品的两道交换过程中,货币只一瞬间起作用。当交易最后结束时,我们将发觉交易总是以一种货物交换另一种货物。由此可见,萨依定律需要有两个假设前提,在不同时间点之间,货币的价值是稳定的。货币仅作交换媒介,在流通过程中一般不涉及对货币无了期的储藏。
(对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的销售理论的称谓。19世纪上半期的英法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曾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进行过一场论战。萨伊的销售论是论战中的一种主要理论。萨伊的销售论把产品的销售归结为产品与产品的交换。他认为在产品换钱、钱换产品的两个交换过程中,货币只起瞬间的作用,当人们在交换结束后将会发现,产品总是用产品来交换的。所以,在交换中,每一个卖者同时也是其他商品的购买者,供给(出卖产品)会给自己创造出需求(购买别人产品的欲望和能力)。从全社会看总供给一定等于总需求。如果市场上一些产品缺乏销路,那只是暂时现象,自由竞争会进行自动调节,使各种产品的供求趋于平衡,产品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不可能出现的。萨伊从上述原理中得出四个结论:
(1)
生产者越多,产品越多样化,产品便销得越多、越快、越广泛。
(2)
一个企业办得成功,就可以推动或帮助其他企业获得成功。
(3)
购买和输入外国货物不会损害国内的生产。
(4)
仅仅鼓励消费无益于商业,因为困难不在于刺激消费的欲望,而在于
提供消费的手段,所以刺激生产是英明的政策,鼓励消费是拙劣的政策。
萨伊的销售论强调供给会创造需求,长期以来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信奉,并被称为“萨伊定律”。萨伊定律的根本错误在于混同了资本流通与简单商品流通,又把简单商品流通归结为物物交换。)
(二)萨伊的价值论
萨伊不同意斯密的劳动价值论,说它忽略了资本和自然力的作用,他提出了效用、供求和生产费用决定价值的价值论
1.效用是各种财富的内在价值的基础和来源,物品的价值是由物品的效用决定的。
2.商品价格的高低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虽然供求变动决定着价格变动,但供求对价格的作用有一定限度即生产费用)
3.萨伊的价值论综合楼效用论、供求论和生产费用论:以效用为决定价值的基础,以供求决定价值的变动,以生产费用决定价值的最低限度。
萨伊认为生产只创造效用(物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力量),物品的效用是物品价值的基础,劳动、资本、土地(自然力)共同创造了产品的效用,从而创造了产品的价值,还用工资、利息、地租这三种收入组成生产费用来构成价值。
4、李嘉图在劳动价值论上有何贡献?同时他又有哪些问题无法解决?
他首先接受斯密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同时批评其断言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没有使用价值的观点。正确地指出使用价值虽然不是交换价值的尺度,但对交换价值来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一种商品如果全然没有用处,总不会具有交换价值。他实际上认识到了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来自两个源泉:一是它的稀少性;一是获得它时所必需的劳动量。如名画、古钱等其价值由稀少性决定,不过这类商品数量很少。书中指出商品价值由劳动决定的原理只适用于可以由人类劳动不断生产出来,不受限制地参加竞争的商品,这类商品占绝大多数。
李嘉图始终坚持耗费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批评一切与其相矛盾的观点,进一步阐述了商品价值量与生产时的耗费劳动成正比例,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的原理。
他着重批评斯密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他赞成商品价值要分解为三种收入,同时指出不能倒转过来又认为三种收入构成交换价值,并详细地证明工资、利润和
地租的变动不会影响商品的价值量,只影响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因此,商品价值分解为三种收入,并不改变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
商品的价值不仅包括直接投入的劳动创造的价值,还包括生产时耗费的资本的价值;资本就是生产资料,它的价值也是由劳动创造的。他指出生产资料,例如机器的使用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它只是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生产的商品中,由此证明唯有劳动创造价值。
李嘉图还指出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每个人生产商品时实际耗费的劳动量决定,同质同量的商品在市场上只能卖相同的价格,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
李嘉图也论及了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计量问题。他指出在市场上通过竞争、讨价还价,必然会使困难程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的劳动折算为倍加的简单劳动。
把劳动价值论发展到了资产阶级限界内可能达到的最高程度。
但由于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他遇到了两个不可克服的矛盾。
第一个矛盾是资本与劳动交换和价值规律的矛盾。书中认为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工资是劳动的价格。依据这一观点,如果资本与劳动的交换是等量劳动相
交换,就无法说明资本家所得的利润由何而来;如果二者相交换,资本家所得不仅能补偿资本还有利润,那么交换必定是不等价的,与价值规律是相矛盾的。作者不能区分劳动和劳动力,因而不能对此矛盾作出科学解释。
第二个矛盾是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和价值规律的矛盾。两个数量相等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如果剩余价值率相同,按照劳动价值论二者生产出来的商品必然价值量不同,剩余价值量不同,利润率不同。但书中又认为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显然,如满足这一规律的要求,商品就不能按劳动决定的价值出卖,二者存在着不相容的矛盾。书中在考察工资涨落会不会影响商品价值的变动时遇到了这个矛盾,因而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价值规律应当作一定的修正。但为了坚持劳动价值论又宣称这种修正是暂时的例外,不影响价值规律的成立。
5、西斯门第是如何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要性?该理论有何缺陷?
西斯蒙第从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对资本主义经济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资本主义不以人的享受而以财富作为经济活动的目的,从而造成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把财富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完全无视了人。在他看来,政治经济学应从政府事业的角度看,把人们的物质福利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也因此,他反对经济自由主义,主张依靠国家政策来调节社会生活。西斯蒙第指出了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他认为,个人进行生产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的,消费决定生产。在交换经济中,消费决定生产表现为社会需求先于并决定供给。由于人的消费依存于他所分配到的收入,因此,收入最终决定着生产。他指出,生产决定收入,但生产出的产品只有在实现以后才能变为收入,收入决定支出,支出决定消费,如果支出不能购买全部生产物,就会出现过剩生产物。所以,收入虽由生产决定,但它却决定着下一次再生产,也即最终决定着生产。他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利润,生产者应用机器,相互竞争,造成生产的无限扩张;而资本主义不公平的分配制度,使财产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小生产者和工人,即广大劳动者收入不足,收入不足导致消费不足,从而使国内市场越益狭窄,生产和收入比例遭严重破坏,产品实现问题最终会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爆发。
他仅把它归为消费不足,并仅仅是个人消费品的消费不足,并不能真正揭示经济危机的原因。由于他的小资产阶级眼界限制,他不能找到消除资本主义弊端的正确道路。他虽不想回到中世纪状态中,但他仅能在过去的社会中找寻其理想社会的原则,因而他要求用宗法和行会原则组织社会经济,以节制资本主义,建立符合小生产者利益的一种社会。
6、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论”的主要内容、特点及意义?
主要内容是:
①对古典派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他批评古典派贸易学说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他认为,这种学说是一种世界主义经济学,它抹杀了各国经济发展与历史的特点,错误地以“将来才能实现”的世界联盟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把各国的经济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他认为,各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在经济发展的前三个阶段必须实行自由贸易
;当处于农工业时期时,必须将贸易政策转变为保护主义;而经济进入发展的最高阶段,即农工商业时期时,则应再次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只有这样才可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否则将不利于相对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
②提出“比较成本说”不利于盟国生产力的发展。提倡生产力论,指出比较成本论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李斯特正是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出发,主张在农工业时期的国家必须采取保护贸易的政策。李斯特说:“保护关税如果会使价值有所牺牲的话,它却使生产力有了增长,足以抵偿损失而有余。”
③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由于贸易保护对某些人的个人利益会造成损害,因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指导国民的经济活动,并且要在国家的干预下实行保护政策。
核心:一国实行贸易政策的原则是,其贸易政策必须同本国工业发展的进程相适应。
论述:(1)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都要经历5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2)不同时期应该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例如,在农业时期,一国可以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输入农产品,自由输出工业品,一方面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培育工业基础。在农工业时期要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对本国有发展潜力的工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防止外国的竞争,实现本民族工业的建立与发展。在农工商业时期,当本国的工业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以后,可以采取自由贸易政策,并用先进的工业品打入别国市场,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机会。(3)关于保护工业的选择。李斯特所主张的贸易保护并非是对所有工业的保护,而是对有前途的工业采取贸易保护。(4)在保护时限上,李斯特主张的贸易保护也不是持续性的,而是暂时性的。(5)在保护方式上,李斯特认为,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应该是关税。
(2)作用:①李斯特保护贸易学说在德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起过积极的作用。它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势力的斗争。②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存在许多缺陷。首先,他对生产力这个概念理解是十分错误的,对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分析,也很混乱,其次,他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是错误的,歪曲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过程。③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是积极的。其保护的对象是以将来有前途的幼稚工业为限,对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利益也予以确认。换言之,他主张以保护贸易为过渡时期,而以自由贸易为最后目的。其保护也是有限的,不是无限期的。李斯特的理论对经济不发达国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首先,李斯特的国际贸易学说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从重商主义分解出来的资产阶级国际贸易学说的两大学派——自由贸易学派和保护贸易学派的形成。
其次,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不仅对德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为经济较落后的国家指明了一条比较切合实际的国际贸易发展道路,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再次,他把对生产力的研究放在首位,以生产力理论同古典学派的绝对成本说和比较成本说分庭抗礼,用保护贸易理论来抨击自由贸易理论,用历史发展阶段论和民族主义来反对英国古典学派的世界主义;强调保护的过渡性和有选择性,且最终目的是实行自由贸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7、什么叫“经济财货”?门格尔在价值理论的分析上有何特色?
财货:与人类欲望满足有因果关系的,并且在人类认识了这个因果关系后,在事实上具有获得此物以满足欲望的力量时代物。
经济财货:供不应求的财货
财货的需求量大于支配量大关系——现代法律秩序的经济起源,也是财产的所有权制度的起源
(二)价值理论的分析
1、价值本质:价值的本质是主观的(价值既不附属于财货,也不是财货应有的属性,更不独立存在,它只不过是人们对于财货在维持其生命与福利的重要性上所下的判断,不存在于经济人的意识之外——经济财货有价值,非经济财货没有价值)
2、价值量:在于人们所认为的财货在满足欲望的意义大小的差别
3、高级财货的价值:由它所生产出来的低级财货的预期价值的价值所决定的(生产物的全部预期价值等于为了生存它所耗用的高级财货的现在价值、资本的利用价值、以及企业家活动的价值的总和,因此,生产物的全部预期价值减去后两者之和,才是高级财货现在的价值
他提出理论经济学应当研究“财货与人类欲望满足之间的因果关系”,亦即人与物在消费中的心理反映关系。他从人对财货的满足欲望从而对人的生命和福利所具有的意义的评价中引出价值,并由此论述了主观价值论的基本观点。照他的意见,人们认识到自己所支配的一定量财货对于满足欲望具有一定意义,该财货便获得了价值;一切财货的价值都不过是它们在人的欲望满足上所具有的意义的显现;价值量的大小是由财货满足欲望意义的大小决定的。他强调财货价值的本质和尺度都纯粹是主观的,极力否认生产中耗费的劳动同商品价值有任何联系。在他看来,价值既不是财货本身的属性,也不能独立存在,而是人对财货满足欲望的意义的判断,因而“它绝不存在于经济人的意识之外”。
8、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上,庞巴维克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的价值论、时差、利息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缺陷是什么?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庞巴维克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物质财富的相互关系”。他认为人类的欲望是各种各样、无穷无尽的,而自然提供的满足欲望的物品是有限的,因此便产生了经济问题,产生了如何经济地使用物质财富的问题,人类欲望与满足欲望的物品的关系便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庞巴维克是以边际论“苦乐心理”学说为依据,把个人心理动机归结为追求享乐和避免痛苦,认为追求享乐、避免痛苦就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动力,政治经济学应从个人追求享乐、避免痛苦的欲望中寻找社会经济的一般规律。因此,他认为政治经济学是完全从属于心理学的学科,是实用心理学。在他看来,客观经济规律不过是个人心理状态的外在表现;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如价值、价格、利息、工资等不过是表现个人心理感受的概念,他就是从个人心理出发来研究经济问题,探讨经济生活的普遍规律的。边际效用价值论是庞巴维克最主要的经济理论,他认为价值论是研究物品与物品欲望满足之间的关系,即人对物在消费中的心理反应关系。
(二)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
①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他认为价值分为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主观价值是主体、本质,客观价值是其产物。主观价值论和客观交换价值。
②价值由人们的主观评价而定,他否认价值是商品的内在属性。物品只有具有希缺性时,才会引起人们的主观评价而具有价值。
(三)时差利息论
庞巴维克把利润、利息、地租等各种剥削收入都归结为人在不同时期内对物品效用的主观评价不同的结果。他批评利息的“使用理论”,他认为产生利息的交易仍是一种商品的交换,存在所有权的转移,他把所有物品分为两类:直接满足欲望的现在物品;满足将来欲望的将来物品,两者存在价值上的差别,这种差别是一切资本利息的来源。他把两者的差别归结为人们对现在物品的主观评价较高。庞巴维克把利息分为三种形态:①借贷利息,利息的一般形态。②企业利润,利息的特殊形态。③耐久物品的利息,也即租金
9、马歇尔在竞争理论上的分析有何特点(特色)?
马歇尔对“竞争”研究也比较深入,在《经济学原理》导言中,他指出:竞争可以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他认为“竞争”这个词充满了罪恶的意味,而且还包含着某种自私自利以及对他人的福利漠不关心的意思。
马歇尔认为人的自私性在古代同样存在,近代不过是“有着有意的自私自利的特点”,他认为“近代的特点是有意识性而不是自私性”。同样近代具有的有益的无私奉献之心,在古代同样存在但只不过古代不具有有意性的特点。有意性自觉性成为现代自私、无私的特点。
马歇尔一方面说竞争充满了罪恶,另一方面认为限制竞争会生成特权阶级,他说了这么多,实际上是通过评判竞争,推出一个词:经济自由。他认为经济自由是近代企业和产业的特征,不含有任何好的或坏的道德评价的意味,只是一个更有远见以及更为谨慎和自由的选择。经济自由的观念实开自由主义之先河。
马歇尔的竞争理论把竞争建立在“恶”的基础之上,最后走向了一个极端,他认为,如果将竞争与为公众利益义务无私工作的积极合作相对比的话,那么即使是最好的竞争形式也有害,“在一个人人都十分善良的世界里,竞争就不会存在了”。
10、维克赛尔在货币理论上与萨伊的面纱理论有何区别?
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结合新古典时期的经济学家大多接受了萨伊的观点,将资本主义视为一种实物经济,否认货币对经济过程有实质性的影响。在他们看来,市场是完备的,所有商品的交易都在组织完备的市场中进行;人们关于市场的知识也是完备的,所有交易者对所有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的状况、现期价格和未来价格的状况,都有充分的知识。这样,资本主义经济就不存在所谓的”不确定性”。在一个确定性的世界中把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是没有必要的,货币的作用仅仅是媒介商品交换,只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起着转瞬即逝的作用,对实际经济活动不产生影响,货币只是”一块遮挡实际经济力量活动的面纱”。与此相对应,整个经济研究分成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两部分。价值理论研究商品的供求与商品相对价格的关系以及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的决定,即实物经济领域的问题;货币理论研究货币数量与绝对价格的关系以及绝对价格水平的决定,即货币经济领域的问题。前者由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体系来表示,后者则表现为著名的剑桥方程式,从而使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截然分开,形成所谓”两分法”。
维克塞尔称一些经济学者往往不顾货币在实际上所起的作用如媒介交换、投资与资本转移等,而动欲将其抽去后所演绎出来的经济规律,直接应用于货币起着这些作用的现实情况。维克塞尔强调指出:“货币的使用(或滥用)事实上对实物交换和资本交易起了强烈的影响。因为货币–––例如政府纸币–––的发行,将可能破坏巨额的实物资本,将可能使整个经济生活陷于绝望的混乱。并且,这一类事情在实际上不知发生过多少次了。但对货币和信用,若能合理地加以利用,则亦颇能促进实物资本的形成和全部生产的增加。这话并不是说货币与信用本身是实物资本或可以代替实物资本,而是说通过货币和信用,可以限制现在的消费,换言之,即可诱发或强制–––这种强制虽然不是无条件的好–––人们的储蓄,借以促进实物资本的现实的增加”。
10、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现实意义?
(一)企业家的本质是创新
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5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市场;(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因此“创新”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念:它严格区别于技术发明,而是把现成的技术革新引入经济组织,形成新的经济能力。熊彼特把新组合的实现称为企业,把以实现新组合为基本职能的人们称为企业家。
(二)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
只有企业家实现创新,“创造性的破坏”经济循环的惯行轨道,推动经济结构从内部进行革命性的破坏,才有经济发展。创新引起模仿,模仿打破垄断,刺激了大规模的投资,引起经济繁荣,当创新扩展到相当多的企业之后,盈利机会趋于消失,经济开始衰退,期待新的创新行为出现。整个经济体系将在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构成的周期性运动过程中前进。
(三)创新的主动力来自于企业家精神
他指出,企业家与只想赚钱的普通商人或投机者不同,个人致富充其量仅是他部分目的,而最突出的动机来于“个人实现”的心理,即“企业家精神”。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包括:建立私人王国,对胜利的热情,创造的喜悦,坚强的意志。
(四)成功的创新取决于企业家的素质
首先要进行观念更新。
其次,企业家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1预测能力。组织能力。说服能力
(五)信用制度是企业家实现创新的经济条件
所谓资本,就是企业家为了实现“新组合”,用以“把生产指往新方向”、“把各项生产要素和资源引向新用途”的一种杠杆和控制手段。
熊彼特所谓的信用,指的就是企业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随时使用的支付手段。换句话说,信用就是专为以实现创新为目的的企业家而创设的货币资本。信用使得个人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不依靠继承的财产而独立行事。因此,信用对于新的组合是首要的。而这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才具有。熊彼特进一步分析指出,当资本主义经济进入相对发达阶段之后,资本市场的建立和良好运转成为实现创新的基础。
现实意义;
信息技术引领我们进入创新的伟大时代
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经济周期是经济阶段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因,所以,技术变革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应当是带动引发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契机。
创新时代呼唤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倡导者和实现者,正是企业家的创新活动促使科学技术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了产品、产业结构的转变,并进而推动了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实现了经济发展。企业家是创新活动,乃至经济发展的灵魂。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当是创新时代的第一要义。
创新成功取决于“技术”与“体制”的配合。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入,人们日益发现,供给和需求都是创新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而技术与制度的相互配合则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保障。
11、庇古在边际私人纯产值与边际社会纯产值上的观点是什么,并由此提出哪些主张?
庇古用边际私人纯产值和边际社会纯产值的关系来说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边际私人纯产值指私人增加一个单位的投资后,投资者收入所增加的值,也就等于边际私人纯产品乘以价格,或者说是生产者支出的边际私人生产成本与增加投资带来的边际私人收益的差额,边际社会纯产值指社会增加一个单位的投资后收入所增加的值,也就等于边际社会纯产品乘以价格,或者说是社会支出的边际社会生产成本与增加投资带来的边际社会收益的差额,如果把个人投资作为社会投资的一份,边际社会纯产值就是在边际私人纯产值之外再加上由于这种生产给社会上其他人带来的利益或损失。换句话来说,个人的生产活动给社会带来的有利影响是边际社会收益,个人的生产活动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是边际社会成本,两者之差即为边际社会纯产值。如果在边际私人纯产值之外,社会还得到了好处,则边际社会纯产值大于边际私人纯产值;反之,如果在边际私人纯产值之外,社会受了损失,则边际社会纯产值小于边际私人纯产值。如果边际私人纯产值与边际社会纯产值相等,则社会资源配置达到了最优状态。
庇古认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通过竞争与资源自由流动最终会使边际私人纯产值等于社会纯产值。但是,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边际私人纯产值与边际社会纯产值往往并不相等。
主张
庇古主张由政府对资源配置进行干预。其干预办法包括:对事关全局的产业,如铁路、电力、自来水等实行国有化,由政府经营;对不适于国有化的产业实行特殊鼓励和特殊限制的政策,例如对引起污染的产业征以重税,而对农业这样收益大的行业进行补贴。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等等。
13、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上的三大心理规律?
第一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所谓边际效用消费倾向递减,是指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最末一个货币收入单位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在减少。第二个心理规律是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所谓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是指人们预期从投资中获得的利润率(即预期利润率)将因增添的资产设备成本提高和生产出来的资本数量的扩大而趋于下降。
第三个基本心理规律是所谓的灵活偏好。灵活偏好规律是指人们愿意保持更多的货币,而不愿意保持其他的资本形态的心理法规。
14、萨缪尔森的税收思想是什么?
(一)税收性质
“在决定如何向他们自己征税时,人民实际上所决定的是如何把满足社会需要的资源从各个家庭中取出,从他们所拥有的企业中取出,以备作为公有物品和劳务来使用。”在这里,萨缪尔森指出了政府的税收是来自对私人部门的征收,这是税收的第一次再分配;另一方面,他认为,政府取得的税收主要用于转移支出,这是第二次再分配。“国家也在福利转移支付上花钱,把钱给予社会上某些人,以便用于他们的私人需要。”他进一步分析,税收的上述两次再分配是对社会有利的,是公平的,因为税负是“落于富人,而不是穷人”,“落于有形资源(如土地和财产),而不是劳动力所有者身上”。十分明显,萨缪尔森企图通过对税收经济性质的分析来说明资本主义国家是一种公平分配,它抹杀了资本主义税收的根本性质,掩盖了资本主义国家税收的真正来源。
(二)税收原则
萨缪尔森对传统理论中的“利益原则”和“牺牲原则”两个税收原则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两个原则固然重要,但他们却存在选择上的困难。“设想甲乙二人一切相同,其唯一不同之处是乙的财产和收入为甲的十倍。这是否意味着乙为警察保卫缴纳的税款的绝对量应和甲一样?或者为了支付警察费用,乙应缴纳同一比例的收入?或者,由于警察需用较多的时间来保护富人的财产,境况富裕的乙必须用收入的较大比例来付税才算是偿付了他在警察费用中的公道分额?”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采用兼顾两个原则的公平合理原则,分别按横的公平和纵的公平征税。“对于情况相同的人征收相同的赋税;对于情况不同的人,征收不同的赋税。”为此,一国应采用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
(三)税收影响
一是影响收入分配。
萨缪尔森是通过洛伦茨曲线来说明税收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的。二是税收对劳动力的影响。
在一些场合,如劳动力工资较低或税率较低,所得税可以刺激劳动者努力,而在另一些场合,如累进税率较高,所得税则可能妨碍劳动者努力。三是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萨缪尔森认为,累进税会给风险投资带来不利影响,累进程度越大,这种影响就越大。但是,累进税同时也有对这种影响的抵消作用,因为“税款取自仅仅花费其增长的收入的微小部分的节俭的富人,而不取自花费其一切的穷人。以此而论,累进税可以把消费的力量保持在高水平”。消费水平高,自然对投资有利。四是税收对消费和国民收入的影响。
萨缪尔森认为,税收对消费的影响是巨大的,政府增加税收,使得“我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将降低,而可支配收入的降低又使我们减少消费支山”。他分析到,消费支出的减少必然使消费曲线下移,较低的消费曲线自然相交于较低的国民收入曲线,导致国民生产总值的减少。结论是,税收的增加对消费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国民收入下降。15、为什么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因,联系实际谈谈对这一原理的认识与体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社会发展的动力应从社会内部去寻找。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是全部历史的基础;生产关系作
为生产的社会形式由生产力决定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方面,并以生产关系为中间环节,构成两对社会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是单一的,而是经济、政治、思想诸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在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中,各种动力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意义,其中经济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归根到底起决定性作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一、这两对矛盾是其它一切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规定和制约其它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第二、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构成社会的基本结构,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规定了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基本面貌。
第三、这两对矛盾运动过程所体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构成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这二个规律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就是生产实践的能力,而生产实践能力就是人解决自身发展与自然力之间的矛盾的能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就是人们在劳动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是指: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上层建筑依赖于经济基础,又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上层建筑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的或进步的力量;反之,就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阻碍社会前进的消极的或反动的力量。当上层建筑严重地阻碍经济基础实现变革的时候,上层建筑的革新,对于经济基础的发展就有巨大的反作用。
比如现在的金融危机,那是因为现在的金融机制存在着问题,危机也让人们看到或重视了这个机制,解决这个矛盾之后才能从危机中走出来,以后可能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这部就是进步吗。
社会的和谐是相对的,而矛盾是我们这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客观存在的,矛盾是运动和转化的,我们只有在运动中摸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矛盾的转化与运动中求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