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2020年公众安全感工作总结
按照《中共金山镇委员会关于印发金山镇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我社区结合实际,就今年提升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和落实,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一是及时贯彻落实。每及时召开两委班子会专题研究该项工作,明确了党委“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南门社区开展公众安全感测评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同时,抽调工作人员充实到公众安全感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公众安全感实施方案,按计划实施。三是落实包保责任。按照书记包五职、两委人员,两委人员包工作人员、村居民小组长、村居民小组长包户长的挂包要求层层落实,积极宣传引导干部群众正确理解公众安全感,配合开展工作安全感,有效地促进公众安全感工作的提高。
二、采取措施,严格排查
结合当前开展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开展进村入户、进居民小区宣传走访活动。
一是了解民情,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做到第一时间介入,把不安全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基层、解决在源头,确保社区上下和谐与稳定;二是各村统计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情况,交至领导小组办公室存档备查。三是积极做好宣传。上半年发放敬请接听12340电话,为平安金山点赞——致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公开信》计3000份,下半年发放《谢谢您!为平安禄丰点赞!——致禄丰各族人民的一封公开信》2500份。通过开展的统计走访和散发宣传单、利用电子屏、通知宣传栏宣传等方式引导固定用户共同做好测评调查工作。三是加强人员稳控。主要是加强对各村重点人员的事前稳控。在工作中,对无理缠访人员、问题长期没有解决的上访人员、重信重访重点人员,特别是对政府不满意、对社会不满意的人,都落实了长期的稳控责任,随时掌握信访重点人员动向,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化解其心中怨气。
三、警民联动、密切配合
切实加强与金山派出所的沟通和联系,配合派出所所结合辖区特点,加强重点地区消防安全、治安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督促整改落实;
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在辖区重点路段和交通要道加装37个摄像头,通过人脸识别、高清实时监控,从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确实加强公众安全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社区将一如既往地按照上级部署、群众意愿认真推进提升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将综治维稳平安建设工作进一步抓牢抓实。
第二篇:公众安全感调查报告
普洱镇2007公众安全感调查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年初政法综治会议精神,准确客观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对当前社会治安状况的评价,找准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和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总结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为镇党委、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依据,镇综治办就全镇2007的社会治安状况、公众对平安创建的满意度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调查报告显示,公众对我镇社会治安总体评价的满意程度达到了94.3%。调查表明,当前公众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是:社会治安、环境污染、教育问题、腐败现象、失业下岗、社会保障、两极分化和住房问题。公众最为关注的社会治安问题是:抢劫抢夺、入室盗劫、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外来人员违法犯罪、吸毒贩毒、制假贩假、流氓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和制黄贩黄。
本次调查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共抽取全镇三个村委会、三个居民社区,采用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走访了100户家庭,成功访问了100名符合抽样要求的16岁及以上人口的城乡居民,分别就公众对当前社会治安状况的心理感受、影响安全感的主要因素、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等16个问题展开了访谈。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及社会特征
1、性别比例:100名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占68人、占68%、女性32人、占32%。
2、年龄结构:本次调查以16岁及以上人口为对象。在被调查者中,年龄18岁以下的5人、占5%,18-28岁的15人、占15%,29-39岁的20人、占20%,40-49岁的30人、占30%,50-59岁的15人、占15%,60岁以上的15人、占15%。从被调查对象的年龄构成来看,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家庭生活主体的中青壮年人所占比重为被调查者总体的95%,他们对社会安全措施的认知和对社会安全的真实感受,体现了民情民意。
3、受教育程度:文盲2人、占2%,小学文化3人、占3%,初中文化5人、占5%,高中文化55人、占55%,大专及大学以上文化程度35人、占35%。
4、职业分布:公务人45人、占45%,文教科卫体人员20人、占20%,工人、职员、司售人员、服务人员20人、占20%,个体工商业者3人,占3%,离退休人员3人、占3%,无业失业人员3人、占3%,在校学生3人、占3%,务农工经商农民2人、占2%,其他1人、占1%。被调查对象涵盖了普洱镇的各个社会阶层和职业群体,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公众对当前我镇社会治安状况的总体评价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积极开展创建“平安乡镇”活动,加大了严打整治工作力度,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使我镇的社会治安状况有了明显好转,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调查表明,在回答问题“在目前的治安环境下,您感觉安全吗?”时,有65%回答“安全,有30%回答:“基本安全”。以上数据表明,有95%的公众认为社会、工作、居住、出行等方面具有安全感。但是仍有5%的群众反映“不安全”,5%的群众在回答“今年以来,您或您的家人(包括家庭财产)是否遭受过不法侵害时,选择了“遭受过”。
三、群众对目前居住地治安状况和一年前的比较评价
调查表明,95%的群众对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持肯定态度。认为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好”和“一般”的被调查群众所占比例分别为65%和30%,认为“较差”的仅为5%。群众对居住地治安状况好转的评价与对治安环境的总体“安全感”基本一致。
四、当前影响公众安全感的原因及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
1、公共秩序混乱居首位。通过近年来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我镇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刑事犯罪已不再是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首要原因。2007影响我镇群众安全感的主要原因依是:公共秩序混乱占60%,刑事犯罪占8%,交通事故占30%,火灾占1%,未回答占1%。分城乡看,由公共秩序混乱引发公众不安全感的情况,城市比农村高出8个百分点。可见,我镇迫切需要大力整治城市公共秩序。
2、社会治安仍是居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次调查以当前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社会治安、腐败现象、环境污染、社会保障、教育问题、失业下岗、两极分化、住房问题、其他问题等九个方面为重点,按居民关心程度及选择比例的顺序,当前公众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有:社会治安问题占55%,环境污染问题占40%,教育问题占35%,腐败问题占15%,失业下岗问题占28%,社会保障问题占22%,两极分化问题占15%,住房问题占10%,其他问题占5%。
城市居民较关心“失业下岗”、“社会保障”问题,农村居民较关心“教育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男性居民较关心“腐败问题”,女性居民较关心“失业下岗问题”。
3、“两抢”违法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在调查年列的八项违法犯罪活动中,根据群众的选择意向分析,突出的问题依次是:抢劫抢夺、入室盗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外来人员违法犯罪,吸毒贩毒、制假贩假、流氓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制黄贩黄。从城乡看,城市居民认为抢劫抢夺问题最为突出,农村居民认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和制假贩假问题最为突出。而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认为抢劫抢夺问题突出。且女性作为弱者,持此观点的比例高出男性3个百分点。
4、铁路、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的治安秩序欠佳。有20%的被调查者认为铁路、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的治安秩序差,其余认为“好”,“一般”和“不了解”的分别占30%,45%,和5%,这说明我镇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铁路、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治安秩序的综合治理,让更多的群众有一个更安全、放心、舒心的出行环境。
5、维护居民安全感仍存在薄弱环节。根据调查,30%的居民反映住地没有治安岗亭(警务站)或门卫室,20%的居民反映住地没有治安巡逻队(包括专职、业余等)。这说明居民居住环境治安仍需加强。
五、公众对政法机关工作的满意度评价
调查表明,群众对政治、综治部门的工作是较满意的,特别群众对公安机关(派出所)的工作满意度达到90%。
从群众对政法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的力度评价结果看,选择打击“不太有力”和“不力”的占20%,认为政法机关打击违法犯罪“有力的只占80%,说明群众普遍希望继续推进“严打”整治斗争。
六、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应采取的措施
1、重视发挥社区组织在维持社会治安方面的积极作用。城镇社区组织具用维护社区治安秩序、高处邻里关系、化解家庭及人际矛盾的作用和功能。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城镇社区组织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调查表明:社区协调组织在城镇群众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被调查者在回答“您或您的家人遇到矛盾纠纷时,您首先找哪个组织解决”问题时,有4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社区(村)协调组织”。
2、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调查显示,还有四成多的群众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高,缺乏配合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勇气。被调查者在回答“您或您的家人遭到不法侵害后是否向公安机关报警”,有80%的群众会“报案”有20%的群众选择“未报案”。
3、公众认为目前增强安全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2007年,我镇社会治安状况有了比较明显的好转和改善。但影响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感的因素仍不同程度存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调查表明,增强安全感,当前应优先解决的问题,根据被调查居民的看法和意向,选择的结果及人数比例依次为:加强巡逻、加强青少年教育、公正执法,加强外来人口管理,提高警察素质、增加街面警力、迅速破案、鼓励见义勇为,可见,增强群众安全感应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政法干警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综上所述:通过近年来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大力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扎实做好平安创建工作,我镇治安状况得到明显好转,公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但当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刑事犯罪不断增多,社会治安状况离公众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应重视并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委关于开展创建“平安县(市、区)”活动的意见》要求,全面推进“平安县(市、区)”创建工作。二是要进一步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打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犯罪和爆炸、杀人、投毒、绑架等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继续排查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的治安问题,深入开展重点整治和专项整治。三是要加强基层安全创建工作。抓好警民联防、群防群治,建立起全方位的“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范网络和工作体系。加大治安巡逻力度,提高政法队伍素质,公正执法,高效履职。四是要继续做好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时的衔接工作,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把闲散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作为重点,在社区认真开展帮教活动。五是要抓好村居委会,乡镇、街道治保会、调解会等群防群治组织建设,重视发挥社区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云南省2008公众安全感调查报告
为客观公正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对当前社会治安状况、社会稳定状况和创建平安县(市、区)工作的评价,分析研究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为推进全省政法综治维稳和先进平安县(市、区)评选工作提供真实、公正、可靠的依据,受省综治维稳委委托,云南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于2008年12月3日至24日在我省部分县市就公众安全感和人民群众对综治维稳工作的满意率开展调查。本次调查覆盖全省十六个州市的四十五个县,共成功调查了10521位年龄在18—69岁且在本地居住了半年以上的居民,按照严格的科学抽样方法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我省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状况综合满意率为90.88%。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按居住地分组来看,城镇人口占70.59%,农村人口占29.41%;按性别分组来看,男性占47.23%,女性占52.77%;按年龄分组来看,16-30岁的占39.15%,31-45岁的占34.05%,46-60岁的占18.91%,61-69岁的占7.9%;按职业分组来看,工人、服务员、一般职工占17.74%,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占9.34%,专业技术人员、老师占11.97%,企业管理人员、厂长、经理占3.47%,个体、私营工商业者占18.36%,下岗、失业、待业人员占8.20%,离退休人员占6.98%,在校学生占4.51%,农民占16.58%,其他占2.85%;从受教育程度来看,不识字或者识字很少的占3.46%,小学学历的占12.84%,初中学历的占25.34%,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占27.72%,大专学历的占15%,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15.64%。
二、公众对当前我省社会治安、社会稳定及争创先进平安县(市、区)工作的基本评价
(一)总体评价
1、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我省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状况综合满意率为90.88%,这表明,2008年我省各州、市、县(区)党委、政府开展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以及创建平安县(市、区)工作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全省的社会治安状况继续呈现平稳,人民群众安全感保持在较高水平,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状况继续呈良性发展态势,争创先进平安县(市、区)工作效果明显。
2、在本次调查的十五个问题中,满意率较高的主要有:对当地开展平安创建的效果表示满意的占96.35%;认为自己和身边的人没有受到过黑势力的侵害的占95.96%;认为当地党委政府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的占94.17%;对当地有关部门在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时配合情况表示满意的占94.13%。
(二)分类评价
按城乡划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综合满意率差异较小,城镇居民的综合满意率为90.46%,农村居民的为91.88%,按性别分组来看,女性的综合满意率要略微高于男性,但差距不大,女性综合满意率为91.47%,男性为90.23%。
按年龄分组来看,61—69岁人群的综合满意率最高,为94.39%。各年龄段人群综合满意率度如下:16—30岁人群综合满意率为90.04%;31—45岁为90.67%;46—60岁为91.52%。
按受教育程度来看,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的综合满意率最高,为92.78%。其他各学历综合满意率为:不识字或者识字很少为89.50%,小学学历为91.01%,初中学历为91.10%,高中或中专学历为89.98%,大专为90.36%。
按职业分类来看,企业管理人员、厂长、经理的综合满意率最高,为92.37%,综合满意率最低的为下岗、失业、待业人员为89.68%,其他职业综合满意率为:工人、服务员、一般职工为91%,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为91.28%,个体、私营企业者,总体满意率为89.92%,专业技术人员、教师为91.28%,离退休人员为90.47%,在校学生为90.31%,农民为91.70%,其他职业为91.97%。
三、对争创先进平安县(市、区)工作的基本评价
(一)、分县(市、区)综合评价结果
在所选择的45个县中,各县(市、区)的总体满意率均在83%—97%之间。这说明云南省各州市以及县(市、区)当地党委、政府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以及创建平安县(市、区)工作方面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群众对创建平安县建设评价很高;同时也客观地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当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状况的真实感受是良好的。
(二)、分主题评价结果
在调查的15个问题中,前四个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对当地党委、政府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以及创建平安县(市、区)工作的评价,评价平均满意率为92.55%。这说明各地党委、政府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以及创建平安县(市、区)工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满意率很高。后面10个问题是反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当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状况的真实感受,从评价结果来看,广大人民群众对当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状况的感受是良好的,满意率达到89.66%。最后一个问题是对各州市推荐的县在创建先进平安县效果方面的评价,评价结果是所有问题中满意率最高的,达到96.35%,这说明各州市以及相关县在创建先进平安县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且到了公众的认可。
1、对当地党委、政府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以及创建平安县工作的评价
在这次调查中,集中反应当地党委、政府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以及创建平安县工作的评价有以下四个问题,见表1。
表1 对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评价项目
项
目
满意率(%)
A1、您觉得当地党委政府是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
94.17
A2、您觉得当地有关部门在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时配合情况如何?
94.13
A3、您觉得当地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是否满意?
89.85
A4、您觉得当地治安状况跟去年相比是否有进步?
92.08
按城镇、农村分组来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对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的评价差异较小,城镇居民平均满意率为92.62%,农村居民为92.41%.按性别分组来看,女性对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的评价要略微高于男性,但差距不大,女性平均满意率为92.97%,男性为92.10%。
按年龄分组来看,各年龄段人群对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评价的满意率差异不大,61-69岁人群评价略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各年龄段人群评价如下:16—30岁人群平均满意率为92.51%;31—45岁为92.11%;46—60岁为92.61%;61—69岁为94.62%。
按受教育程度来看,大学及以上学历对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评价最高,满意率为94.24%,评价最低的为不识字或者识字很少的群体,满意率为90.98%,其他各学历者满意率如下:小学为91.14%,初中为92.32%,高中或中专为92.12%,大专为93.46%。
按职业分类来看,机关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职工对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评价满意率最高,平均满意率为94.03%,其次是企业管理人员、厂长、经理,满意率为93.22%,评价满意率最低的为下岗、失业、待业人员,满意率为91.14%。其他各职业者评价平均满意率如下,工人、服务员、一般职工为92.96%,专业技术人员、教师为92.99%,个体私营企业者为92.51%,离退休人员为91.70%,在校学生为92.41%,农民为91.91%,其他职业为92.67%。
2、对当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状况的评价
在这次调查中,集中反应当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状况的有10个问题。相关问题见表2。
表2 对当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状况评价项目
项
目
满意率(%)
A5、您觉得您所居住的地方是否安全?
92.22
A6、您觉得当地杀人等恶性案件是否突出?
89.95
A7、你身边的人是否受到过黑势力的侵害?
95.96
A8、你及身边的人是否受到过抢劫、抢夺、盗窃等犯罪的侵害?
89.34
A9、您觉得当地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否突出?
84.29
A10、您觉得当地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好吗?
91.18
A11、您觉得当地流动人口犯罪是否突出?
86.64
A12、您觉得当地“黄赌毒”问题是否突出?
84.76
A13、您对当地集市、车站、酒吧、宾馆等公共场所的管理工作是否满意?
89.50
A14、您对当地的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工作是否满意?
92.79
按城镇、农村划分来看,农村居民普遍评价要高出城镇居民2.3个点百分点,农村居民总体评价满意率为91.28%,城镇居民总体评价满意率为88.99%。
按性别分组来看,男性与女性的差异不大,男性总体评价满意率为89.54%,女性总体评价满意率为90.94%。
按年龄分组来看,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大对当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评价满意率有上升趋势。各年龄段人群评价满意率度如下:16—30岁人群平均满意率为88.47%;31—45岁为89.45%;46—60岁为90.63%;61—69岁为94.07%。
按受教育程度来看,大学及以上学历者对当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评价满意率最高,为91.72%,其次是小学学历者,为90.43%;其他各学历的满意率分别为:不识字或者识字很少的88.81%,初中的90.05%,高中或中专的88.51%,大专的88.51%。
按职业分类来看,企业管理人员、厂长、经理对当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评价满意率最高,为91.41%,其次是农民,总体满意率为91.28%。满意率最低的为个体、私营企业者,总体满意率为88.25%,其他职业总体满意率为:工人、服务员、一般职工为89.68%,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为89.55%,专业技术人员、教师为89.98%,下岗、失业、待业人员为88.58%,离退休人员为89.48%,在校学生为88.86%,其他职业为90.99%。
3、各地区开展平安县建设效果评价结果及其排名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的45个县在开展平安县建设效果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满意率都在96%以上,有五个县满意率达到了100%。
按城乡划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对当地平安县(区、市)建设效果评价基本一致。城镇居民的综合满意率为:96.59%,农村居民的为95.77%。
从性别分组来看,男性与女性的满意率也基本相当。男性为:96.23%,女性为:96.46%。
按年龄分组来看,31-45岁的满意率最高,为97.11%,其次是61-69岁的,满意率为96.70%;16-30岁、46-60岁的满意率分别为:95.81%和95.98%。
按受教育程度来看,大学本科及以上的满意率为:97.54%,其他依此为:初中的96.72%;大专的96.39%;小学的96.20%;高中或中专的96.07%;满意率最低的是不识字或者识字很少的,为90.50%。
按职业分类来看,工人/服务员/一般职工对当地平安县(区、市)建设效果评价满意率为:96.38%;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为:97.54%;专业技术人员/教师为:97.33%;企业管理人员/厂长/经理为:98.62%;个体/私营工商业者为96.30%;下岗/失业/待业人员为:94.84%;离退休人员为:95.40%;在校学生为:96.41%;农民为:95.17%;其他者为:98.99%。
四、影响公众安全感的主要因素
在调查的十个关于影响当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问题中,青少年犯罪、“黄赌毒”、流动人口犯罪三大问题最为突出。三大问题的公众满意率分别为:84.29%、84.76%、86.64%,在十五个问题中排名后三名。
2008德阳市社会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
我市社会治安持续改善 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市2008年社会公众安全感调查由市政法委综合治理办公室牵头组织、德阳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具体负责调查实施,2008年9月至10月在全市六县(市、区)全面开展。通过对全市城乡广大人民群众对当前社会治安状况和公众安全的调查了解及真实评价,客观地反映了我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现状和变化,进一步揭示在经历大地震之后我市社会公众安全亟待解决的问题、隐患以及全市社会综合治理面临的困难和突出问题,提出建议、措施。
一、调查内容和样本分布
此次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城乡调查居民对全市社会公众安全的总体评价;客观反映影响社会公众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和当前社会治安状况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真实了解群众对创建“平安德阳”和综合治理宣传工作的知晓度以及对政法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满意程度等方面;收集整理调查群众对增加社会公众安全感的建议措施。
全市共抽取调查样本1240户,比2007年增加调查样本数量240户,调查样本扩大24%。调查样本的结构和分布客观地反映了我市城乡居民总体构成和分布的基本特点。从调查对象的性别看:男性占49.7%、女性占50.3%;从受教育程度看:小学及以下的占11.4%,初中的占35.1%,高中的占28.9%,大专及以上的占24.6%;从被调查人的职业或身份看:干部、职员占12.8%,企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占10.2%,个体、私营业主占8.7%,工人、司售人员、服务业人员占12.6%,务工农民占3%,离退休人员占6.6%,无业或失业人员占15.7%,在校学生占1.4%,务农农民占22.3%,其他占6.7%;从样本分布的区域分布看:城市690户,农村550户。其中:中江县280户,罗江县100户,什邡市、绵竹市、广汉市、旌阳区各200户(旌阳区包括旌湖开发区80户),二重、东电、东汽三大厂各20户;从调查对象居住状况看:居住在活动板房或帐篷占21.5%,居住在自有房或出租房占78.5%。
本次调查严格按照抽样调查的原理,以城乡住户为单位、确定年龄在18至60岁之间的城乡居民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为真实反映在大地震后城乡居民对全市社会治安状况和公众安全感受和评价,市政法委综合治理办公室和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严格按调查方案进行了入户调查、实地复查和问卷电话抽查等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保证了本次调查结果客观、可靠。
二、群众对当前公众安全感和社会治安状况评价
今年我市遭遇了“5.12”大地震灾害,党中央和国务院及时组织全国各方力量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家园,一方面抽调大量部队、警察以及其他救援力量进行施救和重建,国家对灾区人民在经济上、精神上和生活信心各方面落实政策、措施进行帮助,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亲临我市重灾县(市)指挥、慰问,对于灾区广大民众凝聚人心、恢复信心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市广大干部群众在灾难面前表现了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勇气和精神,自发组织了“共产党员服务队”、“群众救援队”、“民间慰问队”、“治安巡逻队”等各种救援和治安组织;我市各级政府在震后及时落实兑现灾区各项补助政策和重建措施,积极向重灾乡镇(街道)、村(居委)、各救助点派驻大量干部,帮助解决灾区群众困难、统一思想、维护社会稳定;各级政府继续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充实加强基层治安的力量,加强对基层综合治理工作宣传、巡逻、严打、专项治理等方面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公众安全感稳步提升
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公众安全感评价“很好”、“好”和“一般”的占全部被调查者的比重为94.36%,比去年上升了3.05个百分点,安全感评价满意率继续保持在九成以上。其中:评价“很好”的占27.26%;评价“较好”的占46.05%,评价“一般”的占21.05%。全市社会公众安全感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1.从城乡看:乡村居民的安全感高于城镇。在城镇的居民中安全感评价 “很好”、“较好”和“一般”的占93.62%,比上年提高3.22个百分点;在乡村的居民中感觉“很好”“较好”和“一般”的占95.09%,比上年提高2.89个百分点。城镇和乡村被调查者安全感评价“较差”和“很差”的分别占6.38%和4.91%,城镇居民安全感评价“较差”和“很差”的比重高出乡村1.47个百分点。尽管我市城镇和农村居民公众安全感评价总体水平逐年提升,但由于近年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外来人口急剧上升,城市管理难度加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引发和沉淀一些矛盾和问题,从而影响了城镇居民对社会公众安全感评价低于乡村。
2.从性别看:男性安全感高于女性。性别不同对安全感评价也不同,一般情况下,往往女性的安全意识更强、更关注。在本次的被调查者中,男性安全感评价“很好”、“较好”和“一般”的比重为95.94%,女性安全感评价“很好”、“较好”和“一般”的比重为92.47%,男性比女性的安全感高3.47个百分点。
3.从年龄看:老年组的安全感低于其他年龄组。在各年龄组对社会公众安全感评价中,50—65岁年龄组安全感评价为最低,评价“很好”、“较好”和“一般”的比重仅为88.24%,比全市居民安全感低6.12个百分点;其余18-29岁、30-39岁、40-49岁各年龄组安全感评价分别为97.24%、98.55%、94.39%,50岁以下年龄组对社会公众安全感评价都在94%以上,表明全市社会治安秩序总体良好。50-65岁年龄组安全感偏低,要求社会更加重视中老年群体公众安全,减轻其心理压力。
4.从教育程度看:受教育程度越高安全感越低。小学及以下安全感比重最高,评价“很好”、“较好”和“一般”的比重达99.29%;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群体安全感觉最低,评价“很好”、“较好”和“一般”的比重仅92.46%;受高中教育的群体评价“很好”、“较好”和“一般”的比重为93.02%;受初中教育的群体评价“很好”、“较好”和“一般”的比重为94.72%。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社会治安环境的关注和对公众安全的要求也越高。
5.从被调查者的职业看:务农农民安全感最高。调查结果显示:安全感评价超过94%以上的职业为学生、务农农民、工人、务工农民、无业人员,其中务农农民安全感最高为97.11%;安全感评价92%至94%之间的职业有职员、机关人员、离退休人员、私营业主;安全感评价91%至92%之间的职业为企业管理人员、个体工商;安全感评价91%以下的职业为服务人员和司售人员。安全感评价职业分布总体上反映了低收入职业的安全感高于中、高等收入职业。同时司售人员的安全感评价较低反映了司售人员对交通肇事行为增长而对公共交通安全的担心。
6.从县(市、区)看:重灾县(市、区)社会治安稳定,安全感评价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调查结果显示:2008分县(市、区)的社会公众安全感评价比上年均大幅度提高(见附表一),按安全感评价高低排序依次为:什邡市、绵竹市、罗江县、中江县、广汉市、旌阳区,社会公众对社会治安状况和安全感评价“很好”、“好”和“一般”的占全部被调查者的比重为:什邡市96%、绵竹市95.5%、罗江县95%、中江县93.57%、广汉市93.5%、旌阳区93.46%;什邡市、绵竹市、罗江县分别比全市平均数高出1.64、1.14、0.64个百分点。重灾市、县社会公众安全感评价较高,除了当地加强了对基层综合治理工作宣传、巡逻、严打等各项常态综合治理工作外,国家抽调了大量部队、警力、救援人员以及各级政府下派大量驻村干部对维护灾区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表一 :2008分管辖区域社会公众满意度评价对比
单位:%
2008
2007
全市
94.36
91.30
大旌阳
93.46
91.00
# 旌阳
91.67
91.00
# 开发区
95.00
—
二重
85.00
—
东电
100.00
—
东汽
100.00
—
中江
93.57
90.40
广汉
93.50
90.70
什邡
96.00
90.00
绵竹 95.50
92.80
罗江
95.00
92.50
(二)2008全市社会治安现状明显好转
大灾之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震灾害给维护社会稳定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造成的影响和难度,及时制定了《受灾群众集中安置区治安管理办法》,各级政法机关在加强综合治理常态工作的同时,重点开展了“地震灾害安置区平安创建”专项活动、“惩治入室盗窃专项措施”活动、专项打击传销活动以及民爆物品专项整治活动;在奥运会期间还进一步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清理、登记,对进京人员和去往火炬接力举办地城市进行登记管理;开创新一轮“平安德阳”创建专项活动,进一步稳定了灾区治安环境。全市社会治安秩序总体良好,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公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全市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调查当地治安状况与前三年对比,被访群众认为“有明显好转”的占71.21%,认为“和以前差不多”的占27.58%,合计占98.79%,比2007年上升0.29个百分点,认为“有所恶化”的仅占1.21%。
1、发生在全市市民身边的违法犯罪案件大幅度减少。在对“公众安全侵害行为”的调查中发现,“本人、家人受到过侵害”、“同事、朋友受到过侵害”和“亲身经历或者亲眼看到过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的行为大幅降低,比上年减少30.19%。其中:“本人、家人受到过侵害”比上年减少5.19个百分点,“同事、朋友受到过侵害” 比上年减少13.11个百分点,“亲身经历或者亲眼看到过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 比上年减少7.89个百分点。
2、未成年人犯罪、机动车被盗、吸毒贩毒等突出治安问题治理效果明显。根据调查访问公众对2008本地发生的突出治安问题选项回答结果表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机动车被盗、吸毒贩毒、破坏盗窃国家电力电信设备、寻衅滋事和打架斗殴等突出治安问题的案发和影响,与上年比较大幅下降(见表三)。被访群众在回答本地最突出的治安问题答案时,选择“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比重下降2.35个百分点,选择“机动车被盗的” 比重下降9.81个百分点,选择“吸毒贩毒”比重下降2.23个百分点,选择“破坏盗窃国家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备设施” 比重下降4.71个百分点,选择“当地称雄的黑恶势力” 比重下降1.22个百分点,选择“寻衅滋事和打架斗殴” 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进一步好转。通过各级政府不断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各级政法机构着力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政策措施,新一轮创建“平安德阳”建设活动已深入社区、村组居民,社会公众法律意识和参治意识增强,基层社区警务室、校园警务室、板房警务室和义务治安巡逻队、义务消防队、义务交通秩序维护队等基层治安机构、队伍已落实到社区、街道、校园,综合治理基础工作得到充实,社会治安环境进一步好转。
根据调查访问:90.89%的被访群众“看见违法犯罪行为发生”选择报警,并有近10%的被访群众表示要“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同时,有69.5%的被访群众表示参加过基层单位组织的“治安巡逻、轮流守护”行动。
有84.5%的被访群众知道平安德阳(平安安置区)建设活动的主要内容,其中:通过村组干部宣传占24.19%,通过广电报刊宣传的占45%,通过标语板报宣传的占18.6%,其他途径宣传占12%。
有近50%的被访群众熟悉居住区(安置区)的责任民警;有63.3%的被访者经常看到居住地(安置区)的民警、治安巡逻队和基层干部在开展治安巡逻。
(三)对政法部门和政法干警的满意度评价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被访群众对政法部门执法公正和基本公正的认同率分别为:公安局91.21%、法院91.13%、司法局89.60%、检察院89.52%。被访群众对政法部门和执法干警是否满意的认同率分别为:公安局90.40%、法院90.32%、检察院89.11%、司法局88.95%。2008,公众对公安部门执法公正和公安干警执法的满意度认同率上升到政法部门中第一位,一方面是公安部门和公安干警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社会公众对公安部门和干警在这次特大地震灾害中的英勇表现,满意度认同率很高。地震灾害及其影响成为今年全市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对司法工作和诉讼案件的关注度下降,同时今年发生的诉讼案件影响力相对较小,对司法局和检察院执法的满意度认同率排位下降有一定影响。
表二:对政法部门和政法干警满意度及公正性对比评价
单位:%
公正性评价
满意度评价
公安局
91.21
90.40
检察院
89.52
89.11
法院 91.13
90.32
司法局
89.60
88.95
三、当前影响社会治安和危害群众安全的突出问题
(一)盗窃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仍然是影响社会治安和危害群众安全最突出的治安问题。
尽管全市2008年全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机动车被盗等犯罪现象比例比上年呈下降趋势,但在本发生的突出治安问题构成比重仍然占较大份额。根据被访群众对当地发生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机动车被盗、吸毒贩毒、破坏盗窃国家电力电信设备、当地称霸的黑恶势力、入室盗窃、公共场所扒窃、自行车被盗、街面抢夺、寻衅滋事和打架斗殴等14项违法犯罪现象选择回答时,自行车被盗、公共场所扒窃、入室盗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机动车被盗等五项被受访群众选择为最突出的治安问题,选择比重分别为自行车被盗占45%、公共场所扒窃占39.03%、入室盗窃占31.94%、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占30.16%、机动车被盗占26.29%。(见表三)
表三群众对本地发生的突出治安问题认同率判断对比
单位: %
2008
2007
1、在当地称霸的黑恶势力
4.68
5.90
2、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30.16
38.90
3、入室盗窃
31.94
31.70
4、公共场所扒窃
39.03
36.10
5、自行车被盗
45.00
45.00
6、机动车被盗
26.29
36.10
7、街面抢夺
7.74
7.10
8、拦路抢劫、车匪路霸
2.42
6.15
9、寻衅滋事、打架斗殴
10.89
11.60
10、吸毒、贩毒
4.27
6.50
11、杀人、强奸、绑架、爆炸等暴力性犯罪
0.97
_
12、盗窃破坏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施违法犯罪
13.39
18.10
13、传销
6.05
_
14、其他(请注明):
1.53
1.54
注:11项和13项无2007调查数
(二)部分区域治安秩序存在薄弱环节
治安秩序按城镇和农村比较,城镇为薄弱环节。城镇居民安全感评价“较差”和“很差”的比重高出乡村1.47个百分点,城镇治安状况与前三年相比,认为“有所恶化”占1.59%,比农村高出1.23个百分点。
治安秩序按新城区和旧城区比较,旧城区为薄弱环节。德阳市区新城区主要分布在环绕旌湖和市开发区辖区内,市开发区的社会公众安全感评价“很好”、“好”和“一般”的占全部被调查者的比重达95%,比主要分布在旧城区的社会公众安全感评价高3.33个百分点。
治安秩序按管辖区域比较,二重工矿区为薄弱环节。二重工矿区的社会公众安全感评价“很好”、“好”和“一般”的占全部被调查者的比重为85%,低于全市平均水平9.36个百分点;安全感评价“较差”和“很差”的分别占10%和5%,比全市高出4.6和4.76个百分点;治安状况与前三年相比,认为“有所恶化”占10%,比全市高出8.79个百分点;受访群众对2008年本地发生的突出治安问题选择中,“自行车被盗”比全市高出20个百分点、“公共场所扒窃”比全市高出16个百分点、“入室盗窃”比全市高出3个百分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比全市高出8.2个百分点、“机动车被盗”比全市高出13.7个百分点。
(三)地震灾害给社会治安环境治理造成的破坏和影响逐渐增大
根据调查了解:地震灾害使我市一部份城乡居民失去了家园,许多家庭遭到毁灭性打击,出现了大量的“孤儿”“孤老”“孤残”三孤人员,失业人口大量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大幅降低,城乡居民生活困难户和特困户增多。尽管国家对灾区的住房坍塌住户无偿提供了居住条件,灾区政府及时落实了永久性住户补助和灾后重建措施,并对困难群众实施了临时生活救助和后续救助,这些政策在短时间内,解决了群众基本生活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但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随着灾区救助政策的兑现完毕后,一部份在未能纳入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贴的低收入户居民依然面临生活困境,一些因地震形成的各种问题可能引发新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逐渐成为主要的危害社会治安环境的不稳定因素。
四、改善社会治安环境和增强群众安全感的措施、建议
(一)加强法制宣传,进一步加大对盗窃财物等突出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1、加强法制宣传,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008,各级政法机构和教育部门继续进一步把 “学校警务”活动推进,学校周边社会治安环境已经有了明显改变,学生和教师的安全感评价大幅提升,但由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频繁发生,对社会治安环境和社会公众安全感的影响仍然十分明显,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落实好对有效降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各项措施,通过多种形式、多方渠道加强法制宣传,包括认真落实“警校共育”的具体内容,扩大对各级政法部门的职能宣传的影响,鼓励媒体部门加强对有关见义勇为青少年的维护法律尊严的先进事迹的报道,同时强化对未成年人出入“网吧”的管理,对传媒相关新闻报道加强审核、把关。
2、加大力度,打击侵害公众财产等突出违法犯罪行为。从近年调查资料来看表明(见表三),自行车被盗、公共场所扒窃、入室盗窃、机动车被盗等侵害公众财产的违法犯罪行为连续两年都被群众评为最突出的违法犯罪的治安问题,同时还有32.9%受访群众,认为政法机关打击违法犯罪“打击过轻”。针对近年来发生的最突出的侵害公众财产等违法犯罪行为应加大打击力度,在不同范围和区域内进行专项整治活动,特别是对违法犯罪行为频繁发生和相对集中的车站、市场、景区、街道、居民小区进行重点防控、综合治理。
(二)改善治安环境,落实综合治理措施
1、完善考核机智,畅通管理渠道。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城市的发展,部份工矿区已经被城市融为一体,形成了本企业职工、外来人口、本地居民和商业市场混杂一起的格局,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等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存在着交叉错位和相互推诿、扯皮等现象,为社会治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滋生条件。因此,我市各级政府应下决心解决管理体制问题,促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管理到位,责任明确。
2、加大基层治安的保障投入。我市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要实现城市经济实现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升级,必须加大的城市管理和综合治理的投入,尤其是对担负着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的基层治安的投入,要求各级政府根据社会和城市发展规划,充实和完善基层治安的力量和经费,为满足防控技术进步要求,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措施。各基层企事业单位和街道组织,也要增加相应的社会治安投入。对于灾区群众集中居住的活动板房区,由于居住人口众多,人员流动性强,治安问题隐患压力较大,社会矛盾相对集中,建议各级政府必须考虑落实社会治安专项建设资金,保证社会治安的投入,从源头上解决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
3、落实基层“平安创建”治理的措施。2008年我市开展了继续开展了 “平安创建”活动,通过创建新一轮“平安小区”和“平安安置区”将社会治安治理措施落实到基层。调查资料显示:受访群众对增加公众安全感首先要落实和解决的问题是“加强巡逻”,调查群众认同率达62.74%;其次是“加强青少年教育”,调查群众认同率为50.08%;第三是“加强外来人口管理”,调查群众认同率为29.19%;第四是“公正执法”,调查群众认同率为25.97%;第五是 “提高警察素质”,调查群众认同率为24.68%;第六是“鼓励见义勇为”,调查群众认同率为23.79% ;第七是“加强街面警力”,调查群众认同率为18.23%;第八是“加强单位、小区保安值守制度”,调查群众认同率为11.93;第九是“迅速破案”,调查群众认同率为11.77%;第十是“对犯罪多处重刑”,调查群众认同率为10.56%。通过以上调查结果表明,我们基层治安需要重点落实“治安巡逻”、“青少年教育”和“外来人口管理”的措施,同时加强群防群治、提高执法者素质、提升办案质量以及加大打击犯罪力度等方面的基础。
(三)关注灾区群众关心热点问题和特殊情况
关注和帮助解决灾区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困难,有利于消化社会不稳定因素、排除安全隐患。2008年超过半数受访群众关注物价上涨、子女教育、社会治安、居民收入问题、就业问题、环境问题六大社会问题,群众关注度分别为81.13%、73.47%、64.92%、54.44%、51.85%、51.13%。其他受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关注度分别为:医保问题49.44%、灾后重建44.52%、腐败问题22.66%、人口问题4.84%及其他0.48%。相比2007年,前三位排序没有变化,但由于地震给群众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居民收入问题、就业问题受关注程度上升,排位提前。各级政府和政法部门要根据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灾区面临的特殊情况,在落实综合治理措施方面做到管理和服务相结合、预防和治理相结合。
禄丰县公众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和国家致力抓好的一项工作。让人民群众来评价社会治安状况,评价各职能部门履职情况,进而找出、找准影响当前群众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我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推动平安和谐社会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2005年11月,根据州的统一安排,县统计局抽选了150户城乡居民安全感问卷调查,调查汇总结果显示,对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下和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90%的人认为“安全”或“基本安全”、“好”或“一般”,10%的人认为“不安全”、“较差”。调查中也反映出,我县的社会治安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希望引起重视。
一、调查基本情况
按照州统计局的要求,县统计局,县综治办认真研究,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金山镇五个社区55户城市居民和金山、土官、和平、高峰、一平浪、舍资、旧庄、广通八个乡(镇)24个村民委员会的城镇居民20户,农村居民75户,共150户城乡居民家庭,由我局派出八个人员对乡镇进行指导,对抽中的24个村委会的文书进行业务培训,再由主任、文书亲自对每个家庭中抽取一名年满16岁以上的人进行访问。在调查中我们严格按照调查方案的要求,必须由两人同时进行调查,并签字负责。
在被调查者中:男性占74%,女性占26%;16至29岁的占11%,30至49岁占68%,50至59岁的占14%,60岁以上的占7%;受过小学及以下教育的占17%,受过初中教育的占42%,受过高中教育的占18%,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占23%。在被调查者的职业中:工人占9%,公务员占12%,职员占9%,务农农民占45%,务工农民占3%,经商农民占3%,文教卫体人员占5%,个体工商户占4%,无业(失业)人员占6%,离退休人员占3%,其他占1%。
二、社会治安总体状况评价
(一)社会治安总体评价
对社会治安总体评价,调查方案设计了5个问题,调查结果如下:
1、在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下有50%的人认为“安全”,40%的人认为“基本安全”,10%的人认为“不安全”。
2、对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有49%的人认为“好”,38%的人认为“一般”,13%的人认为“较差”。
3、对当前那一类治安问题最影响公众安全感的问题,有34%的人认为是“公共秩序混乱”,30%的人认为是“刑事犯罪”,29%的人认为是“交通事故”有7%的人认为是“火灾”。
4、在被访者今年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与去年相比较时,70%的人认为“有明显好转”,27%的人认为“和以前一样”,3%的人认为“比以前差”。
5、被访者认为政法机关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有61%的人认为打击“有力”,38%的人认为“不太有力”,1%的人认为“不力”。
根据以上调查情况表明,90%被访者查对我县的社会治安状况是满意的,充分肯定了我县的社会治安总体状况是好的。
(二)社会治安环境的评价
社会治安环境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群众的安全感建立在对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秩序的真实感受上。通过调查,结果如下:
1、被访问者住地是否有治安岗亭(警务站)或门卫室,有49%的被访问者回答“有”,51%的被访问者回答“无”。被访者住地是否有治安巡逻,有77%的被访问者回答“有”,23的被访问者回答“无”。
2、在调查所在地的学校周围治安秩序时,有58%的被访问者认为“好”,34%的被访问者认为“一般”,4%的被访问者认为“差”,4%的被访问者“不了解”;在调查车站治安秩序时,有29%的被访问者认为“好”,51%的被访问者认为“一般”,7%的被访问者认为“差”,13%的被访问者“不了解”;在调查大企业(工厂、矿山)周边治安秩序时,有23%的被访问者认为“好”,45%的被访问者认为“一般”,5%的被访问者认为“差”,27%的被访问者“不了解”;在调查公共场所(商场、影剧院)治安秩序时,有35%的被访问者认为 “好”,48%的被访问者认为“一般”,6%的被访问者认为“差”,11%的被访问者“不了解”。
3、在问及对公安机关(派出所)、人民法院(法庭)、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司法所、法律服务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等五家机构的工作是否满意时。
(1)对公安机关(派出所)的工作,有17%的被访问者回答“很满意”,有15%被访问者回答“比较满意”,有51%的被访问者回答“满意”,有11%的被访问者回答“不满意”或“很不满意”,有6%的被访问者回答“不了解”。其中:对社区住地民警的工作评价情况是:
一是对“民警上门走访服务”,有11%的被访问者回答“很满意”,有10%的被访问者回答“比较满意”,有47%的被访问者回答“满意”,有9%的被访问者回答“不满意”或“很不满”,有9%的被访问者回答“不了解”。
二是对“民警服务态度”,有13%的被访问者回答“很满意”,有13%的被访问者回答“比较满意”,有55%的被访问者回答“满意”,有11%的被访问者回答“不满意”或“很不满意”有8%的被访问者回答“不了解”。
三是对“暂住人口管理”,有12%的被访问者回答“很满意”,有12%的被访问者回答“比较满意”,有45%的被访问者回答“满意”,有10%的被访问者回答“不满意”或“很不满意”,有21%的被访问者回答“不了解”。
四是对“调解邻里矛盾、纠纷”,有 19%的被访问者回答“很满意”,有10%的被访问者回答“比较满意”,有49%的被访问者回答“满意”,有9%的被访问者回答“不满意”或“很不满意”,有13%的被访问者回答“不了解”。
五是对“报案出警及时性”,有18%的被访问者回答“很满意”,有10%的被访问者回答“比较满意”,有55%的被访问者回答“满意”,有8%的被访问者回答“不满意”或“很不满意”,有9%的被访问者回答“不了解”。
六是对“案件回告执行情况”,有12%的被访问者回答“很满意”,有9%的被访问者回答“比较满意”,有44%的被访问者回答“满意”,有11%的被访问者回答“不满意”或“很不满意”,有24%的被访问者回答“不了解”。
(2)对人民法院(法庭)的工作,有14%的被访问者回答“很满意”,有9%的被访问者回答“比较满意”,有49%的被访问者回答“满意”,有11%的被访问者回答“不满意”或“很不满意”,有17%的被访问者回答“不了解”。
(3)对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有17%的被访问者回答“很满意”,有8%的被访问者回答“比较满意”,有51%的被访问者回答“满意”,有2%的被访问者回答“不满意”或“很不满意”,有22%的被访问者回答“不了解”。
(4)对司法行政机关(司法所、法律服务中心)的工作,有16%的被访问者回答“很满意”,有13%的被访问者回答“比较满意”,有54%的被访问者回答“满意”,有5%的被访问者回答“不满意”或“很不满意”,有12%的被访问者回答“不了解”。
(5)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的工作,有22%的被访问者回答“很满意”,有11%的被访问者回答“比较满意”,有47%的被访问者回答“满意”,有7%的被访问者回答“不满意”或“很不满意”,有13%的被访问者回答“不了解”。
根据以上调查情况可以看出,通过多年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我县社会治安环境逐年好转,社会治安总体环境良好,大多数群众感到满意。
三、群众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对增强公众安全感的意见
只有充分了解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社会安全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使广大群众安居乐业。
(一)群众关注的主要问题
1、在日常生活中,公众所关注的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有22%的被访问者最关注“环境污染”问题,有17%的被访问者最关注“社会治安”问题,有17%的被访问者最关注“教育”问题,有13%的被访问者最关注“社会保障”问题,有11%的被访问者最关注“腐败现象”问题,有7%的被访问者最关注“住房”问题,有6%的被访问者最关注“失业、下岗”问题,有4%的被访问者最关注“两极分化”问题。
2、对目前社会治安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调查,有22%的被访问者认为“外来人员违法犯罪”现象突出,有 20%的被访问者认为“入室盗窃”现象突出,有16%的被访问者认为“制假贩假”现象突出,有13%的被访问者认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突出,有12%的被访问者认为“吸毒贩毒”现象突出,有12%的被访问者认为“抢窃、抢夺”现象突出,有3%的被访问者认为“流氓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现象突出,有2%的被访问者认为“制黄贩黄”现象突出。
3、对当前政法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39%的被访问者认为“效率不高”,有7%的被访问者认为“工作推诿”,有6%的被访问者认为“执法不公”,有5%的被访问者认为“态度生硬”,有5%的被访问者认为“其他”,有4%的被访问者认为“警容风纪不整”,有2%的被访问者认为“耍特权”,有14%的被访问者认为“贪赃枉法”,有30%的被访问者“不了解”。
根据以上调查情况表明,目前群众最关注的治安突出问题是“外来人员违法犯罪”排在首位,其次是“入室盗窃”,再次是“制假贩假”,第四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第五是“吸毒贩毒”。群众最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是“环境污染”排在首位,其次是“社会治安”,再次是“教育问题”,第四是“社会保障”。群众普遍认为当前政法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依照突出程度是“效率不高”、“工作推诿”、“执法不公”和“态度生硬”。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居民关注的是居住地附近的“环境”,和“社会治安”,子女的“教育”,和自身权益、分配、医疗以及今后的“社会保障”、出行的“交通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充分表明城乡居民需要更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已对我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各有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对加强我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增强公众安全感的几点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广大群众十分关心我县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就如何增强公众安全感提出许多建议。有26%的被访问者认为应当“加强巡逻”,有21%的被访问者认为应当“加强外来人口管理”,有11%的被访问者认为应当“加强青少年教育”,有11%的被访问者认为应当“公正执法”,有8%的被访问者认为应当“提高警察素质”,有6%的被访问者认为应当“增加街面警力”,有6%的被访问者认为应当“迅速破案”,有6%的被访问者认为应当鼓励“见义勇为”,有3%的被访问者认为应当“改进警察装备”,有2%的被访问者认为应当“改善警民关系”。
另外,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比如:在回答“您或您的家人遇到矛盾纠纷,您首先找那个组织解决”的问题时,79%的人首选“社区(村)协调组织”,12%的人选择“政法机关”,9%的人选择“政府有关部门”,这表明法律意识宣传不到位,仍然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不愿或者不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遇到矛盾纠纷时,往往采用“自己”的方式解决。还有,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17户居民遇受过不法侵害,却有4户未向公安机关报案。不断加强我县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还将是我县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认真解决好的重大问题。一是要不断强化部门职能,扩大对群众的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二是不断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加强我县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践证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一项弹性较强的工作,抓与不抓,抓的强与弱、好与不好,都会及时显现出来。三是各有关职能部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善服务态度,牢固树立起良好的部门形象。四是依法从快、扎实有效解决好最影响公众安全感的“公共秩序混乱”、“刑事犯罪”、“交通事故”、“火灾”等方面和目前社会治安中最为突出的“外来人员违法犯罪”、“入室盗窃”、“制假贩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方面的问题,真正做到常抓不懈。五是不断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正面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新人,为打造平安禄丰,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2008年陕西省公众安全感调查报告》昨公布连续7年治安满意率上升
■排名有先后
两个区域满意率较低
通过地理位置分析,我省社会治安满意率较低的县(市、区)仍然主要集中在两个块状区域:以西安为中心,辐射陇海铁路一线成为一块,此区域内是陕西的门户和经济政治中心,人口流动量大、社会治安压力大,居民对社会治安水平期望更高;另一块则是陕北油、气、煤产区——神木、佳县、米脂、子洲、绥德、清涧,该块区域近几年经济活跃,发展速度快,同时有的县域也是通往塞北的交通枢纽。
除了客观原因外,也有主观的原因,如:平安建设工作发展不平衡,领导重视程度不高,基层基础工作措施不扎实,“两抢一盗”案件较高等。因此,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应区别不同的情况,摸清不同地区影响治安状况的不同规律,采取不同的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昨日,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08年全省公众安全感调查情况。此次公众安全感调查结果是基于对全省60245个有效样本的调查。
2008年全省社会治安满意率为89.32%,这是公众安全感的重要指标之一。自2001年我省开始进行公众安全感调查以来,这是连续第7年保持上升势头。
最满意:社会治安状况“有好转”
数字:
对今年我省社会治安状况的评价情况,调查显示,认为2008年社会治安比上年“有明显好转”和“有好转”的人数占65.38%,认为2008年社会治安状况较上年“变化不大”或“没有变化”的占29.06%,仅有5.55%的人认为2008年社会治安状况“比上年差”或“比以前差很多”。
分析:
说明2008年我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特别是创建“平安陕西”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多数群众的认可和赞同。
最担心:娱乐场所治安差
数字:
对当地主要公共场所治安状况的评价情况中,有26.53%的群众认为娱乐场所治安最差;集贸市场位居倒数第二,达20.73%;居民区的治安情况居中,为20.40%;车站与学校周围的则为17.03%和15.31%。
分析:
在车站、娱乐场所、集贸市场、居民区和学校周边等五类主要场所中,公众对学校周边、车站治安状况评价好于上年,仍保持在第一、二位。群众对娱乐场所的治安状况反映最差,其次是集贸市场和居民区,与去年基本一样。
最痛恨:撬门、砸锁、偷东西
数字:
在盗窃、黄赌毒、流氓黑恶势力、抢劫抢夺、恶性犯罪等五类犯罪活动中,有近六成的群众认为盗窃现象最严重;有22.31%的群众认为黄赌毒最为严重;再次是抢劫抢夺,为10.60%,比去年略有上升;认为流氓滋扰和恶性犯罪严重的群众仍然不到10%,比上年略有下降。
分析:
人民群众仍然更多地关注发生在自己身边或与自己有直接关系的人和事,对社会治安的感受更自我、更实际。也说明盗窃、黄赌毒、抢劫抢夺等犯罪活动对公众的安全感影响最大。因此,应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对“两抢一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和防范力度。
最关心:居住场所要安全
数字:
在调查公众对经常出入的公共场所的安全、居住场所的安全、交通安全、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等哪个方面的安全最为关注时,有31.88%的人表示对居住场所的安全较为关注,排在第一位,有27.39%的人表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最为关注,排在第二位,这与上年相比,第一、二位互换了位置,但仍然最高。
分析:
在今后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群众居住场所的群防群治工作和学校周边的安全防范工作。
公众对政法机关存在问题的反映排在第一位的是办事效率不高,排在第二位的是服务态度问题,说明近两年来我省在解决政法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规范执法行为、整顿纪律作风方面收到了成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同,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调查显示,2008年公众对创建“平安陕西”活动的知晓率为61.21%,比上年的53%增加了8.21个百分点。
■测算更科学
治安满意率怎样测出来
覆盖全省107个县(区)的所有乡镇(街道)
调查有效样本量为60245个,样本量最少的县也在400个左右
调查方法均委托省统计信息咨询中心
今年5月和10月,省综治办先后两次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公众安全感”调查活动。
两次调查,均委托省统计信息咨询中心,采取目前先进的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CATI)进行。以乡镇、街道办事处的电话局向号为样本框,生成完整的电话号码库,根据概率抽样原理,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号,按照所抽号码进行电话访问。除汉中市上半年因地震影响未调查外,其他市及杨凌示范区两次调查样本量相同,两次调查的平均值为2008年调查结果。调查覆盖全省107个县(区)的每个乡镇(街道),样本量最少的县(区)也在400个左右。
调查内容7个方面16大项85个小项
今年的调查内容共涉及有16个大项85个小项,概括起来,着重调查了公众对我省今年社会治安状况的评价;对当地主要公共场所治安情况的评价;对当地各类违法犯罪表现情况的评价;对政法机关打击犯罪力度的评价;最关注的安全问题;对政法队伍存在问题的反映情况;对创建“平安陕西”活动的知晓情况七个方面。
调查对象均在当地居住一年以上
调查的对象均为在当地居住一年以上,年龄在18周岁至65周岁之间、无精神缺陷和明显敌对情绪的居民,调查有效样本量为60245个。
按年龄构成分:18到29岁的占17.98%,30至39岁的占22.44%,40至49岁的占27.33%,50至59岁的占22.41%,60至65岁的占9.84%。
按文化程度分:初中及以下占58.48%,高中占19.98%,中专占5.04%,大专占10.55%,本科占5.62%,研究生及以上占0.32%。
按职业身份分:党政机关干部及职员占12.33%,企业管理人员及职工占12.13%,个体工商户占11.48%,农民占45.92%,在校学生占2.22%,无业人员占8.17%,离退休人员占5.52%,其他占2.24%。
按居住地分:市政府所在地城区占11.80%,市政府所在地郊区占5.90%,县城区占20.95%,乡镇所在地占13.96%,农村占49.22%。
第三篇:公众安全感实施方案
关于印发《XXX乡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各乡直单位:
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将《XXX乡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XXX乡人民政府
2011年10月27日
XXX乡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
实施方案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政法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乡广泛凝聚全乡、社会各界力量,以提升公众安全感为着力点,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有所提升。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不断提高全乡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全面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和谐平安石槽,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平安创建工作要求,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广泛凝聚各村、各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力量,齐抓共管、群策群力,进一步加大宣传、加强打防结合、安全防范、纠纷化解的力度,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工作有效开展,特成立XXX乡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具体组成员如下:
组长:(党委书记)
常务副组长:(党委副书记、乡长)
副组长:(党委副书记)
成员:(副乡长)
(武装部长)
(党政办主任)
(派出所长)
(司法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综治办,由XXX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各项活动的具体协调和指导。
三、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
1.进一步强化工作分包责任制,包片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包村干部是具体责任人,村委支部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切实将提高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做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2.主要领导要切实负总责,亲自部署亲自抓落实,包片领导要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3.严格实行责任追究。12月份的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抽样调查结果将作为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及村两委负责人的年终考核奖励依据。被抽查到的村,如安全感满意度没有达到上
级要求标准,各扣除年终目标奖1000元,包村干部扣200元,包片领导扣300元,同时取消各种评先资格。若安全感满意度达到上级要求标准,各奖励500元,包村干部奖100元,包片领导奖200元,同时优先考虑各种评先资格。
(二)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知晓率
1.会议宣传。各村、单位要及时组织召开提升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工作的动员会议和广播会,并制定实施方案。形成全乡齐心协力提升公众安全感的浓厚氛围和工作合力。
2.标语宣传。各村、单位要适时在人口密集处、交通要道等地悬挂提升公众安全感宣传标语。每个行政村悬挂横幅标语不低于2幅,张贴墙纸标语不低于20幅;每个乡直单位悬挂标语不低于3幅。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广播会、板报之类的宣传工具广泛开展宣传。
3.入户宣传。通过进村入户宣传乡党委政府在创建“平安石槽”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向群众释疑解惑,疏导群众不满情绪,以实际行动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任。要把我们希望群众支持配合的工作告知群众,激发群众创建“平安XX”的热情,促使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
(二)加强巡逻防范,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见警率
1.强化专职巡防。乡综治办、派出所要精心组织治安专职巡防队员开展巡逻,案件多发的区域、时段,特别是农村集市为重点,预防和减少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犯罪,提高见警率。
2.开展义务巡防。乡综治办、派出所要组织各村义务巡防队队员开展巡逻,利用队员对辖区地形熟、人员熟,情况清楚的优势,展开巡逻工作。
3.严格巡防值班制度。派出所、乡治安专职巡逻队要严格遵循每星期排定的治安巡逻值班表,乡专职巡防队每天巡防由一名乡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村义务巡防队员每天巡防由一名村委班子成员带队,按照“白天巡逻街面、夜间巡逻沿线”的要求,白天进村入户开展治安服务,晚上专职和义务两支巡逻队伍协同配合,做到岗点有人值守,路上有人巡逻,提高治安巡逻频率。
4.加强单位内保。各单位要切实做好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切实做好单位值班、值勤、巡逻工作。各学校要实行封闭安全式管理,要配专职保安员担任门卫。
(三)加强治安整治,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感
1、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犯罪,提高打击“两抢一盗”现行犯罪的能力。结合我乡实际,重点打击盗窃财物、牲畜,盗窃破坏电力、通讯设备等犯罪活动。同时,加强对影响群众安全感、群众反映比较大的偷盗案件的侦破。
2.认真开展校园周边整治活动。由综治办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彻底整治侵害师生安全的各类问题,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同时,把学校及周边环境的交通安全、食品卫生隐患问题也列入整治范围。
3.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要加强对重点人员(肇事精神病人、刑释人员、老上访户、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管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司其职,采取人文关怀与强制管理相结合的手段,使之他们不为社会制造事端和隐患。
四、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各村、单位要针对辖区内的实际情况全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辖区内的公众安全感指数和群众满意度。决不能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来对待这项工作。
2.加强领导,逐级落实,进一步强化责任分包制。包片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包村干部是具体责任人,村委支部书记是直接责任人。主要领导要切实负总责,亲自部署亲自抓落实,包片领导要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将提高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做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3.强化督查,严格实行责任追究。本次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抽样调查结果将作为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及村两委负责人的年终考核和各种评先依据。工作领导小组将通过明察暗访、重点督查等方式对方案中要求的各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领导重视,行动迅速,组织周密,效果明显,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高的村和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并优先考虑各种评先资格。对不能按照要求安排落实工作,行动迟缓,措施不力,工作流于形式,应付差事而影响全乡位次的实行经济处罚、诫勉谈话和停职免职,并取消各种评先资格。
2011年10月27日
第四篇:公众安全感自测
各街道综治办:
根据市综治办关于“公众安全感测评工作”的紧急通知,请尽快抓好落实。中央和省将对公众安全感进行电话方式测评,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公众安全感建设,进一步加强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切实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为全区综治工作绩效和公众安全感争先进位打下坚实基础。
另请参照《安全感调查表》(附),认真组织自测,并于10月11日下班前将已经采取的提升安全感措施和自行组织测评的结果报区综治办521室。要求各街道综治办请按照每个社区电话测评20人(户),如实填写、逐项汇总后将登记表报送至区综治办521室。
公众安全感调查表
一、在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下,您感觉安全吗?
1.很安全2.安全3.基本安全4.不太安全5.不安全6.说不清
二、您所在的居住区有没有治安巡逻、联防保安、护村护院等活动?
1.有,效果不错2.有,但活动不经常3.从来没有
三、您认为您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与去年相比怎么样?
1.有明显好转2.有好转3.和以前一样4.比以前差5.比以前差很多
四、您认识居住区的责任民警吗?
1.熟悉2.认识但不熟悉3.不认识
五、您所在的居住区内发生矛盾纠纷,是否有人及时调解处理?
1.有人及时调解处理2.有人调解但不及时3.无人调解
六、您知道正在开展的平安创建活动吗?
1.知道2.不知道
七、您或您的家人是否参与了平安小区、平安村(社区)及其他形式的平安创建活动?
1.是,参加了2.没有参加3.不了解
八、总的来说,您对您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是否满意?
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太满意5.不满意6.说不清
九、您不满意的原因(八、回答“不太满意”、“不满意”者回答):
第五篇:公众安全感实施方案
芦洲乡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
实施方案
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政法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乡广泛凝聚全乡、社会各界力量,以提升公众安全感为着力点,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有所提升。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不断提高全乡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全面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和谐平安芦洲,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平安创建工作要求,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广泛凝聚各村、各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力量,齐抓共管、群策群力,进一步加大宣传、加强打防结合、安全防范、纠纷化解的力度,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工作有效开展,特成立芦洲乡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具体组成员如下:
组长: 郑高
常务副组长: 冷淑梅
副组长: 晏员牯
成员:胡献忠
康益民
彭小毛
罗咏梅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综治办,由晏员牯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各项活动的具体协调和指导。
三、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
1.进一步强化工作分包责任制,包片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包村干部是具体责任人,村委支部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切实将提高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做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2.主要领导要切实负总责,亲自部署亲自抓落实,包片领导要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3.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抽样调查结果将作为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及村两委负责人的年终考核奖励依据。被抽查到的村,如安全感满意度没有达到上级要求标准,取消各种评先资格。
(二)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知晓率
1.会议宣传。各村、单位要及时组织召开提升公众安全
感和群众满意度工作的动员会议和广播会,并制定实施方案。形成全乡齐心协力提升公众安全感的浓厚氛围和工作合力。
2.标语宣传。各村、单位要适时在人口密集处、交通要道等地悬挂提升公众安全感宣传标语。每个行政村张贴墙纸标语不低于5幅。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广播会、板报之类的宣传工具广泛开展宣传。
3.入户宣传。通过进村入户宣传乡党委政府在创建“平安芦洲”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向群众释疑解惑,疏导群众不满情绪,以实际行动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任。要把我们希望群众支持配合的工作告知群众,激发群众创建“平安芦洲”的热情,促使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
(二)加强巡逻防范,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见警率
1.强化专职巡防。乡综治办、派出所要精心组织治安专职巡防队员开展巡逻,案件多发的区域、时段,特别是农村集市为重点,预防和减少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犯罪,提高见警率。
2.开展义务巡防。乡综治办、派出所要组织各村义务巡防队队员开展巡逻,利用队员对辖区地形熟、人员熟,情况清楚的优势,展开巡逻工作。
3.加强单位内保。各单位要切实做好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切实做好单位值班、值勤、巡逻工作。各学校要实行封
闭安全式管理,要配专职保安员担任门卫。
(三)加强治安整治,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感
1、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犯罪,提高打击“两抢一盗”现行犯罪的能力。结合我乡实际,重点打击盗窃财物、牲畜,盗窃破坏电力、通讯设备等犯罪活动。同时,加强对影响群众安全感、群众反映比较大的偷盗案件的侦破。
2.认真开展校园周边整治活动。由综治办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彻底整治侵害师生安全的各类问题,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同时,把学校及周边环境的交通安全、食品卫生隐患问题也列入整治范围。
3.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要加强对重点人员(肇事精神病人、刑释人员、老上访户、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管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司其职,采取人文关怀与强制管理相结合的手段,使之他们不为社会制造事端和隐患。
四、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各村、单位要针对辖区内的实际情况全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辖区内的公众安全感指数和群众满意度。决不能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来对待这项工作。
2.加强领导,逐级落实,进一步强化责任分包制。包片
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包村干部是具体责任人,村委支部书记是直接责任人。主要领导要切实负总责,亲自部署亲自抓落实,包片领导要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将提高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做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3.强化督查,严格实行责任追究。本次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抽样调查结果将作为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及村两委负责人的年终考核和各种评先依据。工作领导小组将通过明察暗访、重点督查等方式对方案中要求的各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领导重视,行动迅速,组织周密,效果明显,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高的村和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并优先考虑各种评先资格。对不能按照要求安排落实工作,行动迟缓,措施不力,工作流于形式,应付差事而影响全乡位次的实行经济处罚、诫勉谈话和停职免职,并取消各种评先资格。
2011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