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岱道庵小学社区教育工作总结
岱道庵小学社区教育工作总结
近年来,在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遇到了许多复杂情况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和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重大课题。经过多年的实践认识到:要建立一套适应时代、行之有效的德育运行机制,就必须摆脱传统的、陈旧的教育思想束缚,改变自我封闭的办学模式,在加强和改进学校本身德育功能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学校与社会紧密结合,双向参与的一体化的育人体系。
一、我校社区教育的基本模式及特点
我校开展社区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是与向阳社区、岱道庵社区联系,开展教育活动。其特点有三个:
1、以学校为中心,学校掌握主动权,便于发挥主导作用。
2、参与各方自愿结合,互利互惠,广泛性强,积极性高。
3、学校容易组织,便于管理,具有广泛性,辐射面大。
二、我校开展社区教育的基本经验
1、重视德育一体化工作,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教育的一个主要工作目标是充分发动和依靠社会各界力量,挖掘和开发让区内教育资源,优化环境,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系统,构建普教、职教、成教组合而成的大教学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合成为让区教育网络系统必将促进教育优化组合,促进整个社区“两个文明”建设,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教育体系、大德育系统,形成一种同步同向的合力,才能发挥出最优功能,促进人们圆满地完成社会化进程。大德育系统、大教育系统和大教学系统要坚持布局合理、结构完备、体制多元以促进社区内教育的整体优化。
2、社区教育在量的扩展的同时,更重视内涵的发展。社区教育是一种以一定的社区地理区域,使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教育对象、教育内容、组织形式和教育功能等实现区域整体优化的活动和过程,其主要表现是:
(1)教育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学校逐步融入社区,成为社区福利事业和公益性事业的有机组织部分。学校面向社区办学、对社区开放。(2)社区内多类教育资源统筹开发,综合利用,开放动作,效益优化。
(3)社区内各类居民群体的多种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全体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艺术、道德和身体心理素质得到提高。教育促进社区发展的功能全面发挥,社区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全面进步。
3、社区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要把社区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社区教育成为地区实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协调地区教育、文化、提高市民素质的重要载体。社区教育既可拓展学校教育的视野让学生走向社会,让居民接受教育;又可提高地区居民素质,使受教育的范围、形式、对象都较学校教育大得多,其教育内容也丰富得多。
我校的社区教育工作开展了近一年时间,但仍有许多问题尚处在探索当中。《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支持和鼓励中小学同附近的企事业单位、街道或村民委员会建立社区教育组织,吸引社会各界支持学校建设,参与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探索出符合中小学特点的教育与社会结合的形式”。这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能否取得成功,大家都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开展工作”。学习、贯彻好《谈话),就要深刻领会《谈话》的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就要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就要树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的观念。我们将进一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为推进、完善社区教育工作不断跨越新的台阶!
第二篇:岱道庵小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岱道庵小学新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郑冉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是适应岱道庵小学发展、提高办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基本保证。为加强本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据师资队伍现状,特制定《岱道庵小学青年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一、青年教师培养教育的目标定位
要实现青年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必须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教育设立一定的目标。
政治素质目标。一是要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要自觉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二是要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要为人师表,以教书育人这一平凡而崇高的事业为荣;三是要具有创新精神,在学习和教学活动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勇于改革、大胆实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业务素质目标。一是应具备较高教学能力,新教师,第一、二年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熟悉所承担课程的基本情况,上好课;第三、四年应成为骨干教师。二是具有科研能力。既能进行深入的科研,授课又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才是理想的教师。三是要具有组织教学的能力。把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组织得有条不紊,引发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并创造出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四是具有教育疏导能力,在教学中能因材施教,适时疏导,有效地引导和感染学生,成为学生信赖的良师益友。五是具有语言表达能力。口齿清楚,发音准确,声音洪亮,富于感染力,能够把所传授的知识准确地表达出来。
业务素质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阶段:要逐步了解所学科目的课程标准、教材,能表述本学年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常规要求,熟知教学环节,能进行教材的一般分析,能指出章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初步掌握教学语言、板书设计,能写出合格教案。
第二阶段:要较熟悉所学科目的课程标准、教材,准确表述本学年的教学任
务及要求,基本掌握教学的几个环节,熟悉课堂常规,较自然地使用教学语言、设计和运用合格板书,能较好地进行教材分析,能较顺利地举行公开课。
文化素质目标。一是丰富的专业知识。应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有一个较为深刻透彻的把握,即对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学科的最新成果、攻关方向和研究动态都要掌握,并达到精通的程度。二是扎实的教育学知识。青年教师不但应该明白给学生“教什么”,还应该知道“为什么教”和“怎样教”。这就要求青年教师在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有扎实的教育学知识,懂得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正确运用教育原则。三是广阔的知识面。
身心素质目标。一是要有良好的认识品质,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表达能力、牢固的记忆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等。二是有丰富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就是对事业、对学生的内心情绪的体验,教师要善于利用和控制激情,保持明快的心境,这对教书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三是有顽强的意志,具有坚定的目的性、坚韧性和自制力。四是具有自信、公正、热情、富有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等积极的人格特征。五是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以更好地发挥大脑的智能潜力,更长时期地承担艰苦的创造性脑力劳动。
二、青年教师培养教育的对策
新形势下,青年教师的培养教育工作要以《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依据,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培养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建立促进青年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与开发利用以及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有效机制,不断增强我校青年教师工作的压力、动力和活力,不断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教育力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优秀、结构优化、素质良好、相对稳定、充满活力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
1.集中培训新教师,使其尽快进入角色。每年在新分配和新调入的教师到校后,抽调部分优秀教师对新教师进行统一培训,使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培训的内容可包括:(1)师德师风教育。主要是通过以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为主题的精神理念教育,使新到校的教师懂得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和言传与身教的关系;还可从教师形象、言行举止、师生关系等方面提出一定的要求。(2)理想信念教育。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一般都具有满腔的热情和十足的干劲;但面对实际情况却又充满疑虑,甚至缺乏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培训者要与他们交流、座谈,让他
们既面对现实困难,又对战胜困难充满信心,树立做一名优秀青年教师的坚定信念。(3)规范教学常规。新教师虽然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但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对于怎样开展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做到哪些方面,他们则不甚了解。为此,应该组织从教学计划、教学总结、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听课、教研活动等方面对他们进行了指导和提出要求。
2.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发挥对青年教师的导、帮、促作用,使其能够顺利成长。集中培训发挥了“导”的作用,但这只是宏观的“导”,我们还必须在教学实践的微观中去进一步的“导”,并在“导”的基础上开展“帮、促”工作。
(1)新老教师结对帮教:新教师到校后,安排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与新教师进行“结对”,指导新教师的教学常规,带新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新教师有了“师傅”,教育教学中的盲目性便可大大减少,效率便可大大提高。
(2)指导教师跟踪听课: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重点难点和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等问题往往不知所措。指导教师可通过上“示范课”以及听新教师课等多种形式,从备课、上课等方面,教会他们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他们处理教材、驾驭课堂、实施教学的能力,并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益的目的。
(3)定期召开交流会:交流会的形式可采取分科和合并交替进行;内容也可以多种多样,或让新教师交流各自的心得和体会,或让老教师交流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或请指导教师就新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治,以便让新教师们不断增强理论认识和提高实践能力。
(4)“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仅仅有校内教师的指导是不够的,为了增强他们的实践技能,我们有计划、有意识地组织青年教师走出校门,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同时,也可以请校外部分优秀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到校指导,并安排青年教师随堂听课。
第三篇:岱道庵小学地震科普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岱道庵小学地震科普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国家、省、市防震减灾工作的精神要求,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载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和互就能力,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
(二)规划目标
普及防震减灾基本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建立健全地震应急和救援保障体系,增强紧急救援力量,增强我校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综合防震能力。
(三)管理方案
1、加强校园基础信息调查提高学生对于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完善突发地震事件处置机制,提高教师、学生应急处置能力,制定并实施学校地震安全方案,推进避难防灾场所建设。
2、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防震减灾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校长亲自抓、少先队具体抓、各年级班主任齐抓共管的格局,形成一套强有力的安全管理网络。
3、将防震减灾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知识受教育程度;充分发挥校园网在防震减灾教育中的作用。
4、落实各项应急救援规定制度,保证从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系统内工作人员24小时通讯联络无障碍,学校工作人员轮流值班制
度,确保反应迅速,救援及时。
5、加强安全检查工作,学校严格执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时刻留心校舍安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补救、整改,防患于未然。
6、学校为周边社区防震减灾教育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岱道庵小学
2013-9-9
第四篇:岱道庵小学数学组高效课堂展示活动总结
岱道庵小学数学组高效课堂展示活动总结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新课程理念,全面了解课堂教学信息,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本学期,岱道庵小学数学教研组扎实开展了高效课堂展示活动。活动中,老师们精心准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尽显各自的风采,讲出了自己的特色,形成了独到的教风,为大家呈现了一节节异彩纷呈的高效课堂展示课。
1、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老师们认真研究教材,在把握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动手制作了精美实用的教学课件,有效地营造了问题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趣中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活泼新颖,趣味无穷。特别是通过这次展示活动,激发了一些教师研究、制作课件的强烈兴趣。
2、发挥自身优势,讲出自己的特色
老师们教学思路新颖,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在教学中,注重了自身形体语言的运用,使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起到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刘梅老师的《圆柱的表面积》一课,思路清晰,语言亲切。善于组织和调控课堂,善于开拓学生思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学得生动有趣。虽言语不多,但十分精当。学
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拓宽了思路,发现了规律,掌握了学习方法。
3、让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在本次展示活动中,老师们的课上得都很成功,这与课前精心备课是分不开的。老师们不但精心地备教法、学法,而且老师们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创建了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如三年级的李冬梅老师,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在课上非常注意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刘桂东书记执教的《正负数的认识》一课,上课伊始,他首先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两组相反意义的量。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呈现出多种不同的记录方法。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正负数的表示方法。为进一步巩固对正负数的认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正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他运用了多种活动方式,在实际生活中举例说一说等,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体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的认识过程与情感意志活动过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构成了数学教学中一个自然而和谐的统一整体。
4、为学生提供大量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去探索、交流、发现,从而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王校长执教的《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她先通过有趣的故事引入,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几组分数的分子、分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数的大小有没有变化?在猜测与动手操作验证中,逐步感知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最后在概括与运用中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形成了清晰的认识。每一个活动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5、注重小组合作形式的学习
本次活动中,老师们都特别注重学生的互动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集体备课的力度,开展听评课活动,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五篇:2009年道北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总结
2009年道北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总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和家庭幸福,还还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注和重视。随着中发文件的出台,全党全社会掀起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高潮,我道北社区统筹协调,动员各方力量,展开未成年人教育工作。下面把一年来的工作简单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我们道北社区成立了未成年人教育工作领导班子:由社区书记、主任和持证的几名社会工作师组建起了道北社区未成年人教育领导小组,形成有组织管事,有专职人员落实的工作局面。
二、制订计划。我们在年初制订好工作活动计划,规范制度,坚持每月碰头一次。专人负责工作记录,全年活动排好计划表。把握时机、见缝插针,切实抓好下一代教育,培育好“四有”新人。
三、发挥优势 切实搞好道北社区的关心下一代工作。
1、发挥道北社区人才优势,切实加强道北社区班子队伍建设。我们在加强领导队伍的同时,把辖区中热心于做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党员、教师、老科技工作者、积极吸收到关心下一代工作志愿者队伍中来。例如:社区大众小学校长王社军、又为社区中小学生上爱国主义发挥革命传统课程;又如社区退休教师陈载、盛龙梅在学生暑假期间主动辅导学生跳舞、唱歌,讲革命故事;又如退休干部汤龙泉主动教育外来民工的子女在暑假期间如何遵守交通安全、注意环境卫生、要安份守纪开展一些积极向上的暑期活动。
2、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街道社区关工委利用暑假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我们开办了小学生兴趣班。请退休老师教美术、书法、文艺、古诗、写作。同时,请吴江市国土局褚局长到社区为中小学生讲“学会感恩、学会做人”的感恩教育;请党校领导讲“八荣八耻、崇尚科学”讲座;请退休老干部讲发扬革命传统,激发爱国热情,珍惜幸福生活,抓住机会学习。利用社区图书室、健身场地。图书室每天向中小学生开放;健身场地一到傍晚和双休日,儿童、青少年锻炼身体的人很多。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环境对社区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文明习惯起到很大作用。
3、发挥社区功能优势,做好事办实事。一是积极宣传大额合作医疗保险政策,使社区青少年都参加医保,以减少因病致贫失学的风险;二是对弱势群体、困难居民帮助。例如:社区居民倪新荣下岗后屋漏偏逢连阴雨,2002年突然一场大病瘫痪在床,靠妻子打零工维持生活。其儿子倪晨读书开支根本无着落,面临失学危险;还有居民倪三毛丈夫车祸身亡,上有老下有小,女儿还要读书。这时社区及时为这2户申请办理了低保,街道社区关工委领导在年底对困难学生家庭进行走访,送去补助金。所有做的事都使这些困难家庭感受党和政府的关心、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社区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上做了一点工作,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紧密围绕全面打造“历史文化古镇吴江城市副中心-----震泽。扎实、有效、努力地开展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为构建和谐社区而努力。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2009年道北社区在区社区办、车站街道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遵循“关注留守儿童、关心边缘儿童、发挥优势、营造氛围、强化领导、制订计划、分头实施。
震泽镇八都街道办贯桥社区 2008年11月17日
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情况
以暑期青少年教育工作为舞台,全面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为充分发挥社区在未成年人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推进学习型街道创建工作,街道开展了以“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文明使者,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阳光教育工程”,从“培育队伍”、“创新载体”、“巩固阵地”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力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加强面向青少年的国情教育、生态教育、公德教育、体验教育、网络教育等,全面提高未成年人全面素质。培育队伍为未成年人提供强有力的教育师资力量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教育师资队伍,在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互动的基础上,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社区教育网。
社区里人才济济。首先,街道通过整合人力、智力资源,利用辖区内一些专家、“五老”队伍和社会人士,组建了德育讲师团、社区教育讲师团等志愿教育队伍,以讲座、活动、实践等形式对辖区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生态环保知识教育等。其二,充分发挥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队伍作用,充分利用高校资源,配合一中外语系、苏杰服装裁减技校等学生社会实践队伍,深入开展“固本强基,三百行动”,为学生开设服装裁减学习、书法绘画辅导、科普知识讲座、艺术活动编排等,实行“菜单式”的学习教育。其三,以东环社区为试点开展青少年校外文明大队、中队建设活动。因地制宜,根据学生居住情况,划分片区,建立青少年校外文明大队、中队。每支队伍均配有校外辅导员,由社区内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担任。暑期中,东环社区青少年校外文明大队组织社区学生前往自来水厂参观,进行节水节电宣传教育,此外还开展了“与劳模面对面”心灵对话、“老少故事会”、“家教论坛”等活动。创新载体让未成年人在快乐学习中健康成长
街道和社区以活动为载体,依托社区青少年文化广场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以多样化教育和多形式活动吸引青少年参与,从而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依托文化阵地,开展经典电影欣赏、读书会、知识讲座、歌咏比赛等;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入队宣誓、入团宣誓、成人宣誓活动等;依托娱乐阵地,开展联谊、谈心、对话活动等,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情感交流。
今年街道暑期教育活动分为生态教育篇、公德教育篇、快乐求知篇三部分。生态教育篇主要围绕“生态环保、绿色家园”开展活动。例如,结合生态建区,开展“我爱我家——美在百丈”百米长卷创作书画比赛;组织“啄木鸟”保护生态护绿行动;举办环保小制作、环保健康手抄报比赛和生态夏令营等。公德教育篇结合文明社区建设、公民道德教育,倡导尊老敬老、帮困助残、志愿服务,通过开展“见习楼道长”、“社区小议员”、“社区小法官”体验日、举办“诚信小公民大家谈”、“公德在我心中”演讲等活动,鼓励青少年主动参与社区管理、公益活动,培养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法制意识,使青少年成为社区公德建设的实践者、传播者。快乐求知篇旨在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主要内容包括“快乐童年”暑期青少年器乐大比拼、“我爱我家”征文比赛、“小手牵大手,大学园区图书馆一日行”、中华人文经典唐诗诵读与赏析、“青少年心灵驿站”、“平安江东”雏鹰特别小分队、青少年运动会等。巩固阵地为未成年人搭建广阔的活动空间
充分利用和发挥阵地作用,明确工作的主体和工作方向是开展青少年工作的前提和保证。街道和社区充分发挥辖区单位资源共享、同驻共建的作用,利用社区有关的场地、人力、设施,成立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辖区青少年提供了校外公德课堂、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一系列高品味、多层次的青少年教育和活动场所。
街道还依托社区教育中心,开设“百科课堂”、“学习超市”、“文化集市”、“快乐读书坊”等,定期邀请社区内教授、专家为青少年开展理财、法律、保健、艺术等专题讲座;在社区阅览室成立了青少年读书俱乐部;在市武警支队建立了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暑期组织青少年接受国防教育和科普教育。
此外还有“文化型”建功北社区开展学唐诗大比拼外,开辟了“青少年心理使者”咨询日、青少年生态服务站活动。中山社区成立“青少年生存训练营”、民主社区建有“城乡青少年俱乐部”、华西社区建立全市首家“校外文明大队”,开展“双文明”创建活动等。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