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投资银行高盛的工作感想
投资银行高盛的工作感想
发 布 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09-10-27 浏览次数:21 内容介绍>> [大] [中] [小]
金融是所有世间万物食物链的最上游。
无论是咨询公司、市场营销、成本控制,都只不过是让最后报表上面的几个数字更加好看的工兵。这就不难理解一个工作三年的VP可能赚的钱可能比很多咨询公司和广告公司的合伙人赚的还多。
金融市场就好比海洋中的食物链,每个热点都会有一群从小鱼到大鱼的饕餮。在香港回归和港股狂飙这次猎食的过程,我有幸作为一只兼职的小鱼在高盛度过了10周,并目睹了恒生穿破23000点和Dow冲破14000的一幕,也经历了次级信贷让恒生一天跌落1200点的历史性时刻。我在Investment Management Division下面的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PWM)。PWM is pretty much a Sales and Trading department,and the difference is that Sales & Trading serves institutions and we serve high net worth individual clients。我纯粹是一个accidental banker,因为之前从来对数字和金融没有特别感兴趣过,但是还是有幸学到了很多东西,除了technical之外,分享一些学习体会和大家:
Absorb and digest information quicly
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比金融对信息变化更加敏感。从CPI,Interest rate到公司的最新财报,以及实时的股价变化,每天要面对无穷尽的信息,吸收,并宣传有用的信息来快速做出决策,无疑是挑战性很大的。
Bloomberg和Reuters真的是伟大的发明,敲几下键盘,所有实时和历史的财务数据、新闻都在屏幕上。从沈阳回香港的飞机上,自己拿了两份报纸,很快通读一遍,然后发现周围的人还在细细品味。突然发现,不知不觉,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速度已经提高了很多。
Re-define hard working
我的一个Mentor给我说,“hard working is given at Goldman Sachs”。但是根据 我的观察和我与人的交流,我发现这个真的是千差万别。如果说成功有什么秘方的话,我真的是发现和hard work的co-relation最大。我的一个老板,每天8点钟准时到公司,和我一起听research call,然后做计划。他带领的3人团队管理15亿美金的资金,可以和一个对冲基金的规模向匹敌。另外两个top performers,A & R也是格外的努力,每天下班以后还在家里看美国股市的盘。
人平庸与否智力是很关键的,other factors given equal,我真的见识到了为什么成功的人会成功。
无独有偶,我到上海拜访一个做互联网的前辈,公司卖了3亿美金的龙哥。在这个周末的下午,他的合伙人江南春还在给他打电话,要一起看一个公司的材料。他给我讲,周日这一天,陈天桥和江南春都在工作。他给我讲,江南春每年亲自要见1,000多个客户。我的另外一个做投行的朋友也给我讲,在分众上市的前一天,江南春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酒店里面,发了400条短信给销售,问销售的业绩。几十亿身价的富豪,每年还亲自见1,000多个客户;七八十岁的李嘉诚,每天还在长江中心的顶层坚持工作。
我之前在创业的时候,曾经认为自己已经非常勤奋了,现在对“勤奋”两个字我有了新的认识,我对自己的极限也有了新的认识。李嘉诚这些人现在还每天坚持上班。这也就是差距所在。
斯坦福的很多同学认为,这两年的MBA就应该懒一点,享受生活,我一直不同意,现在找到了很大理论和事实支持。True relaxation does not come from doing nothing,but from the confidence and inner satisfaction and inner peace within one’s mind.工作是充实的,我确实闲不下来。
Business model & strategy always matter
如果你认为高盛还是亚洲上市的冠军,你就大错了。In investment banking & PWM,高盛现在都不是最大的,原因就是战略和商业模式。这里太敏感,不多说了。但是战略和商业模式真的是太重要了。“上兵伐谋”,有道理。
Market savvy: Danny
He gave us three “open-meetings” to grill us about the market knowledge.The difficult part about “being market savvy” is that I have to memorize an ever changing financial market’s data and news.Unlike history or other industries,all the data,indexes and news are changing everyday in Finance,and the same number will be outdated the same time tomorrow.This is somehow like chasing your own shadow: it moves when you move.However,looking at Danny’s tough request on “market savvy” reminds me of how little Chinese entrepreneurs know about their own company,whose information is either static or does not change much.Even if you just try to impress people,the fact that you can remember all the key information just out of your head is very impressive and helpful.That gives clients and colleagues lots of trust and confidence.Now I request my partners and employees to be savvy about all th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our business,and they have to be able to talk more professionally than any competitors.Starve for success: Rickie & Angel
What can I say? The best performers are those who are always hungry and are never satisfied.Re-define professionalism: Vicky W.我问一个VP,让她告诉我,从她的observation当中看,成功的VP和不成功的VP通常有什么区别?What did the successful VPs do right and the not-so-successful ones do differently?
其中一个就是专业程度(professionalism)。从开会不迟到这一个最基本的事情,到每天都要把unanswered phone calls & unreturned emails回复一遍,这些最基本的小事区分了成功和不成功的人。即便是已经很晚,你很忙,至少也要回复电话告诉人家说你今天很忙,可以明天通话。是呀,一个连电话都不能接,不能回的人有什么呢?国内很多人有种非常不好的作风,不接听电话也不喜欢回复电话,自己感觉很牛逼。这种人不要合伙,一定不成气候,因为你需要他的时候总找不到他。我深有体会。
去参加摩根斯坦利的dinner,他们给我讲,投行里面分析师最能让人生气的就是电话找不到人,或者请假的时候不给别人余地(先做决定然后请假)。
Tenacity and methodology: Movie Wall street & Rudolf
China Team最成功的一个VP之一是一个外国人,讲得一口流利的中文。看到他每天cold call和发prospect letter,我重新又 认识了什么叫做pitch skills和tenacity。见了一个外国人写的prospect letter,那个用词的当,有理有节,我是真的佩服佩服。
一个老板让我去看1982年版的电影《华尔街》。我虽然没有来的及看,但是其中他让我了解的片段就是一个banker,为了认识一个客户,每年生日的时候给客户送他喜欢的礼物和卡片,并打电话。坚持了12年,最后终于有机会和客户见面,并一起做了一个deal。
某种程度上讲,做banking的辛苦程度不比创业容易,即使是高盛和大摩也经常抢不到deal。品牌有帮助,但是最后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本身。
Even Goldman has lots of imperfections
高盛也有自身的很多问题,很多人和制度也有很大差距,这个不分享了。
IBD is not the most attractive division at all
“思路决定出路,布局决定结局,吨位决定地位”。很很多投行一样,高盛最赚钱的根本不是IBD,虽然IBD给然的光环最大。Trading给公司的收入超过总收入的60%。
Sales & trading和投资都是高盛更加赚钱的部门,他们的pay其实也比IBD要好很多了。除了trading,SS&G和PIA都是不错的部门。IBD可能光环最大也按比例来讲最难进,但却不是pay off最好的部门。
Lesson from Mark Schwin
Leave for the meeting and don’t wait for the person who is late。有机会和一个合伙人一起吃早饭,他impress我的一个故事是,如果约好了一起去开会或者见客户,比如约好9点钟在门口见面,他学到的lesson是,等到9:02有一个人还不来,坚决不要再等。不要顾及面子,clients’ interests always come first。
Life is not all about money: Jason Huang
投行里面不乏很多high achiever和go getter,但是money driven的人通常burned out也比较快。Jason是最成功的一个副总裁之一,也是我学到最多东西的一个VP。赚钱不是人生的全部,他给我讲了他的很多的故事,每一个我都很感动。从家庭到宗教信仰,到他的每一个career move,从年少轻狂到现在的沉稳,我看到了很多很多我可以学习的地方。
他最后和我分享的一个故事:每个人有很多个“面”,也有很多个 “life”。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成功,也才可以long term succeed。那么这么多life中,人首先要有professional life:职业无疑是一个重要的life,他让我们不要把梦想埋葬在对金钱的追逐之中,而是要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另外一个life就是family life,无论是父母和爱人,自己都有很多责任和义务要履行,in return,我们也从家庭中得到很多。通常,我们能从家庭得到的永远比我们付出的要多。人还要有自己的 “hobby”,“sports life”等等。
人的身体在一天天老去衰老不可逆转,唯一的收获应该精神上的更加富足。而又有多少人可以真正精神上越来越富足呢?为了理想,或者说为了贪婪,我们又牺牲了多少呢?
Sell with conviction & empathy(Jason Moo & Jason Huang)
If you don’t believe in the products/services you are selling,your clients won’t buy in it either.They need confirmation and assurance from you.Selling with confidence,conviction is important.You should be one of those blocksà Wei Kiat
在实习的最后,Associate需要写一个商业计划书,一个新加坡的VP告诉我,客户“选择高盛的理由”这一页我列的4点不对,“至少应该把你作为一种一个理由”。这个给我很大震撼。公司无论多伟大,我们每一个人出去都好比是一个代表,一个窗户来代表公司,在客户选择公司的时候,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对我们的信任。虽然公司品牌重要,个人也是公司品牌的一个部分,而优秀的个人又会不断强化公司的品牌。
treat every one as your internal client
Be professional to every one around you.This is the lesson I learned from my mentor.You can do banking? So can 10 million other people
At the end of the program,I realize one thing more than ever.Banking is not a rocket science industry and 10 million other people could easily do it as well.It is really a “monkey business”.相关链接
·曾子墨投行生涯回忆揭密:我所经历的新浪上市 ·在高盛工作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Whatever you do,get fully prepared!·在担保公司工作:我见识了各种各样的骗子 ·投行故事
·三位投资银行家剪影
·一个投资银行顾问给创业者的建议 ·非典型投行经济学家黄益平·二十年奔跑:从七项全能到金融才女 ·独立投行的末路
·一位前投行人的消费轨迹:适度保持危机意识 ·一手合约的期权专家----西里巴 ·一个人事经理眼中的中国人劣根性 ·我为什么不去拉关系
·投行职场:金字塔尖之惑 竞争力核心仍然是关系
第二篇:案例1:华尔街最著名的投资银行——高盛
案例1:华尔街最著名的投资银行——高盛
高盛公司是1869年成立的,现在是华尔街最著名的投资银行,在2000年世界500强的排名中,名列第112名。可以说高盛的发展史实际就是美国投资银行业务或者说国际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史,从高盛公司经过的各个时期,经历的挫败、起伏、转折中,给中国投资银行提供非常多的启发。中国的投资银行处在刚刚的起步阶段,学习高盛公司的发展史,可以让中国投资银行避开成长过程中的暗礁、风险。
高盛公司的创立
高盛公司成立于1869年,在19世纪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投资银行业务开始形成,但与商业银行没有区分。高盛公司在此阶段最初从事商业票据交易,创业时只有一个办公人员和一个兼职记账员。创始人马可斯•戈德门每天沿街打折收购商人们的本票,然后在某个约定日期里由原出售本票的商人按票面金额支付现金,其中差额便是马可斯的收入。
股票包销业务使高盛成为真正的投资银行,公司从迅速膨胀到濒临倒闭
后来高盛增加贷款、外汇兑换及新兴的股票包销业务,规模虽小,却是已具雏形。而股票包销业务使高盛变成了真正的投资银行。
在1929年,高盛公司还是一个很保守的家族企业,当时公司领袖威迪奥•凯琴斯想把高盛公司由单一的票据业务发展成一个全面的投资银行。他做的第一步就是引入股票业务,成立了高盛股票交易公司,在他狂热的推动下,高盛以每日成立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的速度,进入并迅速扩张类似今天互助基金的业务,股票发行量短期膨胀1亿美元。公司一度发展得非常快,股票由每股几美元,快速涨到100多美元,最后涨到了200多美元。但是好景不长,192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华尔街股市大崩盘,使得股价一落千丈,跌到一块多钱,使公司损失了92%的原始投资,公司的声誉也在华尔街一落千丈,成为华尔街的笑柄、错误的代名词,公司濒临倒闭。这之后,继任者西德尼•文伯格一直保持着保守、稳健的经营作风,用了整整30年,使遭受“金融危机”惨败的高盛恢复了元气。60年代,增加大宗股票交易更是带来的新的增长。
反恶意收购业务使高盛真正成为投资银行界的世界级“选手”
70年代,高盛抓住一个大商机,从而在投资银行界异军突起。当时资本市场上兴起“恶意收购”,恶意收购的出现使投资行业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格局,催发了新的行业秩序。高盛率先打出“反收购顾问”的旗帜,帮助那些遭受恶意收购的公司请来友好竞价者参与竞价、抬高收购价格或采取反托拉斯诉讼,用以狙击恶意收购者。高盛一下子成了遭受恶意收购者的天使。
1976年,在高盛的高级合伙人莱文去世后,公司管理委员会决定由文伯格和怀特黑特两人共同作为高盛产业的继承者。刚开始,华尔街的人们都怀疑这种两人共掌大权的领导结构会引发公司内部的混乱,很快他们发现他们错了,因为两位新人配合默契,高盛也由此迈进了世界最顶尖级的投资银行的行列。
文伯格和怀特黑特早就认为公司管理混乱,表现为责权界定不清晰,缺乏纪律约束,支出费用巨大。比如多年来,每天下午4:30,都会有一辆高级轿车专门负责接送合伙人。新领导人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贴出了一条简明的公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惯例——4:30由轿车接送——将不再继续,即日生效。”自此以后,合伙人的等级特权将不复存在,费用支出也受到监控,每天下午4:30也不再是一天工作的终结,而是下午工作的中段时间。尽管起步缓慢,文伯格和怀特黑特公司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所取得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兼并和收购业务的发展。以前,一家公司如果有意向收购另一家公司,它很可能会尽量吸引或说服对方同意,绝不会公开地强行兼并。但到了70年代,一向文明规范的投资银行业在突然间走到了尽头,一些主要的美国公司和投资银行抛弃了这个行业传统。1974年7月投资银行界信誉最好的摩根斯坦利首先参与了恶意收购活动。当时摩根斯坦利代表其加拿大客户国际镍铬公司(INCO)参与了企图恶意收购当时世界最大的电池制造商电储电池公司(ESB)的行动。ESB在得知摩根斯坦利的敌对意图后,打电话给当时掌管高盛公司兼并收购部的弗里曼德,请求帮忙。第二天上午9点,弗里曼德便坐在位于费城的ESB公司老板的办公室。
当他得知竞购价格是每股20美元(比上一个交易日上涨9美元)时,建议ESB用“白衣骑士”(受恶意收购的公司请来友好的竞价者参与竞价,以抬高收购价格)的办法对付INCO,或进行反托拉斯诉讼,在高盛公司和“白衣骑士”联合飞机制造公司的协助下,INCO最终付出了41美元的高价,ESB的股东们手中的股票则上涨了100%。从这件事开始,在一次又一次的收购与反收购斗争中,首先是摩根斯坦利,然后是第一波士顿都充当了收购者的角色,而高盛公司则是反恶意收购的支柱。
INCO和ESB之间的斗争给了高盛公司在这一方面成功的经验。同时也是好运来临的良好征兆。人们认为高盛公司是具备实力的,呈上升状态的和小型、中型公司以及进入《财富》500强的大公司并肩战斗的企业。因为突然之间,美国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对恶意并购恐惧到了极点,除了一些最大的公司,其他公司都觉得难以抵挡恶意并购,于是高盛成为了他们的合作伙伴。当然,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高盛经常要几度登门拜访,对方才愿意接受高盛的服务。1976年7月,阿兹克石油公司受到了敌对性攻击,但是他们对高盛的服务丝毫不感兴趣,他们请来了律师,并初步控制了事态。弗里德曼建议重新考虑一下自已的决定,并告诉对方高盛的工作小组正在前往机场的路上,几个小时以后就可以和他们进行私下协商。弗里德曼后来说:“我们火速赶到机场,直飞达拉斯,但对方仍然不愿会见我们,于是我们就在他们公司附近住了下来,然后进去告诉对方一些他们没有考虑透彻的事情,但是得到的回答是‘我们不需要你们的服务’。我们说:‘明天我们还会回来’。以后我们每天到附近的商店买一些东西,让他们知道我们坚持留下来等待消息。”最后阿兹合克公司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感到了高盛公司的执着精神,同意高盛公司为其提供服务。
参与恶意并购使摩根斯坦利获得了破纪录的收入,但是高盛公司采取了与其截然不同的政策,拒绝为恶意收购者提供服务,相反,高盛会保护受害者。许多同行竞争对手认为高盛这一举动是伪善行为,目的是引人注目以及笼络人心,而高盛却认为他们是公司对自己和客户的长期利益负责。反恶意收购业务给高盛投资银行部带来的好处是难以估量的。在1966年并购部门的业务收入是60万美元,到了1980年并购部门的收入已升至大约9000万美元。1989年,并购部门的年收入是3.5亿美元,仅仅8年之后,这一指标再度上升至10亿美元。高盛由此真正成为投资银行界的世界级“选手”。
高盛公司推陈出新,把“先起一步”与“率先模仿”作为自己的重要发展战略。
1981年,高盛公司收购J•阿朗公司,进入外汇交易、咖啡交易、贵金属交易的新领域,标志着高盛多元化开始,超越传统的投资银行代理、顾问范围,有了固定收入。到1989年高盛公司7.5亿美元的总利润中,阿朗公司贡献了30%。
90年代,高盛高层意识到只靠做代理人和咨询顾问,公司不会持久繁荣。于是他们又开设资本投资业务,成立GS资本合作投资基金,依靠股权包销、债券包销或公司自身基金,进行5年至7年的长期投资,然后出售获利。高盛在1994年投资13.5亿美元换取一家从事服装业的拉夫•劳伦公司28%的股份,并自派总裁。三年后,出售其中6%的股份套现到4.87亿美元。其余股份升值到53亿多美元。短短三年内,高盛的资本投资收入翻了近10番,而老业务投资银行部只翻了两番。
投资银行业与其他产业一样,一项业务创新并敢冒风险,能使一家公司一夜成名,一夜暴富。首推垃圾债券使德雷塞尔公司迅速发迹,而抵押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大量家庭贷款的打包及转信业务的出现,使罗门兄弟公司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盛公司尝到推陈出新的甜头后,把“先起一步”与“率先模仿”作为自己的重要发展战略。
第三篇:投资银行:揭秘高盛玩弄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范文模版)
投资银行:揭秘高盛玩弄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
金融危机后的高盛似乎总与各种负面新闻脱不开干系。
日前,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联邦刑事机构正在调查高盛董事总经理大卫·勒布是否将科技股的内幕消息泄露给对冲基金客户的事件,而去年,高盛前董事拉杰特·古普塔就因涉嫌内幕交易受审。
内幕交易的事尚且悬而未决,一枚重磅炸弹又原地引爆,当地时间3月14日,《纽约时报》评论版刊登了一名高盛前高级雇员格莱格·史密斯的离职文章《我为什么离开高盛》,他在文章中强烈抨击高盛“目前环境的毒性和破坏性前所未见”、“把客户利益放在次要位置”等。
该文一出引发全球关注,高盛股价当日下跌3.4%,市值一天之内蒸发21.5亿美元,人们纷纷交换着对高盛贪婪行为的质疑,美国一家机构做出的民意调查显示,50%的民众选择将不会为高盛工作。
高盛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是一家制定现代金融市场游戏规则的“大赢家”,还是戴着虚伪面具攫取他人血汗的“吸血鬼”?
“像高盛这样历史悠久的顶级跨国金融机构,无论是谁都很难真正形容出他的全貌,但是高盛的短视和对利益如饥似渴地追逐却是有目共睹的。”中投证券自营部总经理张晓东称。几年前,张晓东受聘国资委为金融衍生品顾问,代表央企与高盛谈判,其间高盛赤裸裸的欺诈令他至今愤慨难平,“我认为史密斯的话描述了高盛真实的一面”。
贪婪与短视
这一次因为内幕交易被调查的勒布涉嫌在高盛和其最重要的一些对冲基金客户间充当中间人。勒布是一名科技股专家,他和高盛另一名技术股分析师金文衡同时被指控内幕交易,涉嫌将科技股公司信息透露给高盛对冲基金客户,金文衡则涉嫌将台湾个人电脑供应链企业的信息泄露给美国客户。
而金文衡的被控又与高盛前董事拉杰特·古普塔和帆船对冲基金创始人拉杰·拉贾拉特南因内幕交易获刑不无关联。
事实上,与目前被热炒的基于员工个人行为的内幕交易相比,金钱至上的高盛集团本身的唯利是图曾经为投资者带来过更多更加严重的损失,影响也更为恶劣。
2008年,由于高盛集团财务官萨拉·史密斯写给SEC的一封信被公之于众,爆出高盛于金融危机前夕在已预见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熊市的情况下大量做空,却有意向投资者隐瞒关键信息,特别是隐瞒了与投资者有直接利益冲突的美国保尔森对冲基金投资组合的有关事实,导致投资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正在被该对冲基金卖空的产品,共造成高达逾10亿美元的损失。
2010年,希腊债务危机初现端倪,彼时高盛作为希腊政府的财务顾问,一面助其掩盖债务,一面积极出谋划策进行融资,在高盛的“热情帮助”下,希腊政府在债务危机中泥足深陷,而高盛却从中获得巨额回报。
“高盛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逐利、不断欺诈和不断被起诉的历史。”张晓东这样认为。1970年宾夕法尼亚中亚铁路公司倒闭事件、1994年“麦克斯韦”案件,以及2010年“次贷CDO”等重大案件中,高盛均遭起诉。张晓东称,“次贷„CDO‟案件使得高盛付出了5.5亿美元罚金的代价,也是华尔街历史上数额最大的一笔罚金,然而与高盛2009年获得的130亿美元盈利相比,根本无法动其筋骨,这些起诉只会让高盛更加声名狼藉。”
而对高盛来说,“Long term greedy”一直是这个庞然大物的制胜法宝和座右铭。“高盛不顾一切追求每一笔交易最大限度的盈利,而且在长期坚持着这种贪婪。”一位欧洲银行中国区行长表示,“赋予追逐金钱伟大的使命感,是高盛内部从上到下坚定不移的企业文化”。在高盛的企业文化里,长期贪婪和短视交易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高盛主导的美国高科技泡沫是其损人利己的短期交易的力证。成功包装雅虎上市之后,高盛很快成为高科技公司IPO的承销之王,1997年,高盛承销了24家高科技公司,其中将近1/3在上市的时候仍是亏损状态;1999年承销47家,其中包括两家刚成立的公司;2000年前四个月承销18家,其中14家正经历亏损。
几年间,高盛促成的互联网泡沫成为史上最严重的金融灾难之一,仅在纳斯达克市场上,5万亿美元的资产被横扫一空。而作为承销商的高盛获则享受到了盛宴,仅1999年高盛IPO项目利润暴增281%,远高于同业181%的水平。
新兴市场羔羊
高盛无处不在,其全球业务布局和力度也很会“看人下菜碟”,如果说在美国严格的监管制度下高盛还比较收敛的话,那么对于金融市场简单初级、金融监管乏力的新兴市场,高盛从来就没有手软过,这场“狼吃羊”游戏中,中国就是高盛眼中最肥美的羔羊之一。
2008年,中信泰富在外汇远期杠杆式合约的交易中,亏损147亿港元;2009年初,国航、东航和中国远洋(601919)运输公司在石油和远洋运输指数的衍生品交易上发生巨亏,亏损金额分别高达68亿、62亿和50亿元人民币,而打着“套期保值”名义对这些公司进行欺诈的正是高盛。
当时根据合约,东航已经有了巨额亏损,高盛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止损办法,却仍在想尽各种办法继续欺骗。此前中方已经聘请专业人士对合约进行解析,在谈判中提出了自己的定价模型,高盛则对此置之不理,一直诱导东航签订高盛出具的重组协议,而这份重组协议实际上是一个新的陷阱。
一位与高盛有过业务往来的国有银行人士称,高盛的产品总是打着保值获利的旗号,设计非常复杂又充满不易察觉的陷阱,在他们面前中国的企业像小学生一样单纯好骗,而高盛却对中国的国情、体制、企业特点了如指掌,甚至比许多国内企业更加了解自己。
“高盛的手法总是一样,先让你赚小钱,利用一点甜头让你麻痹大意,跳进他早就设好的圈套里,然后再让你输,此时利用人们想回本的赌徒心理诱导你进入更大的陷阱。”张晓东称。
史密斯亦在辞职信中抱怨:“我出席衍生品销售会议,会上没有花哪怕一分钟时间来讨论如何帮助客户,而仅仅讨论我们如何能够从客户身上赚取最多的利润。”
这一点,张晓东深有体会。2009至2010年间,他代表几家国企与高盛的人进行了正面交锋,深刻感受到高盛利用各种方式来迷惑、蒙蔽和欺诈,他们关心的唯一问题就是如何从谈判对手身上赚钱,赚更多的钱。
上帝的工作
布兰克费恩曾在2009年接受《泰晤士报》采访,当解释为什么金融危机过后不久高盛就获得历史上最大的利润时称,“我在做上帝的工作”。
国际金融界有一句著名的话:“高盛说话的时候你可以肆意表示自己的不屑,但是高盛说完话之后你一定不能不照做。”
高盛为什么会如此强悍且目中无人?
原因之一或许是在各种巨大利益的驱使下,高盛的团队异常高效和团结。张晓东称,“虽然外界对高盛的声讨和质疑从未间断,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这家公司拥有他人无法企及的地位、在全球范围内盘根错节的关系和近乎完美的管理体系。”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前夕,高盛以及华尔街所有的投行起初并不认为房地产领域有泡沫,但是保尔森等对冲基金却嗅到危机并抢先做空,其间高盛一名负责CDO业务的年轻员工注意到保尔森一直在持续卖空,敏锐地觉察到问题,短时间内,高盛的房地产业务负责人、CFO、CEO等共商对策,很快拍板决定清仓反手做空。
正因为如此迅雷不及掩耳的高效操作,高盛在2007年金融危机里不但没有亏损,反而赚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钱,而他的很多竞争对手则亏得血本无归。
目前高盛在23个国家拥有42家分公司和办事处,员工总数高达2万余人。相对于如此庞大的一个跨国机构,高盛的管理体系非常简单,层级很少,这也是其高效应对市场变化的原因之一。
更为辉煌的是,高盛100多年发展史上,诞生了无数的金融巨头和三任美国财长,和政府的密切联系使得高盛更加有恃无恐。
而且相比摩根士丹利或者美林高层屡屡出现的内斗,高盛的管理层异常稳定和谐,历任CEO都是在高盛内部工作几十年,一步步从最底层做起。
“从80年代开始,除了保尔森,高盛历届CEO都是做交易、投资出身的,当然,这也是高盛最赚钱的业务。”张晓东认为,任人唯贤也是高盛管理和发展取得卓越成功的重要原因,由于丰厚的薪酬、广阔的工作平台、灵活的晋升机制,高盛的员工流动性并不高,长期浸淫于这样的团队里,很多人也从心底深处认同高盛的企业文化,并坚决地付诸实践。因此,期望凭几份判决书或者一封辞职信就让高盛发生改变,绝不可能。在史密斯发表辞职信之后,高盛立刻回应称,不同意文中观点,也不认为这些观点反映了高盛的经营方式。只有客户成功了,高盛才算是成功。这是高盛行为准则的核心。
“我认为史密斯的揭发出自善意,高盛也许会有所调整,毕竟批判的声音太多对他们也不是一件好事,而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市值。”前述某欧洲银行中国区行长表示,“这种调整其实就是高盛的学习能力,他们肯定也意识到了问题,虽然嘴上不承认,但是应该会去调整,否则的话就不是高盛了。”
针对目前FBI对内幕交易的调查,高盛已向媒体透露,正在考虑加强向客户披露银行职员金融资产头寸等内部规则的执行力度,以提高透明度。
高盛的“定时炸弹”
“现在的环境是我见过的最有毒、最具破坏性的。”3月13日,高盛集团前执行董事兼欧洲、中东与非洲区衍生品业务经理格雷格·史密斯在辞职后给了老东家致命一击。“客户利益至上”的另一面
高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劳尔德·贝兰克梵和首席运营官盖瑞·柯恩回应称“史密斯的一己之见没有反映出高盛真正的文化,没有真实反映高盛如何对待客户”。高盛中国媒体关系部Angela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高盛在30多年前就为自己制定了“14条业务原则”,其中第一条便是“客户利益永远至上”。
然而,这样的解释公众并不买账。东北财经大学副教授范立夫对《中国经济周刊》说:“2003年的„中航油事件‟和2009年的希腊债务危机已经宣告了高盛道德的破产。”
“14条业务原则”第三条规定,“我们的目标是为股东带来优越的回报,而盈利则是我们实现优越回报、充实资本、延揽和保留最优秀人才的关键。”
这或许正是高盛的成功“秘籍”:一方面,打着“顾客至上”的旗号,努力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为其股东谋取最大的利益。
屡遭诟病
追溯2009年欧债危机,希腊看似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殊不知高盛才是“幕后黑手”。高盛在预知高风险的情况下,仍利用所谓“财务技巧”,帮助希腊加入了欧元区,也为自己赚得了不菲的佣金,在欧洲的金融市场中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
范立夫说:“高盛现在是一个很大的集团,它拥有很多子公司,这些子公司一方面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另一方面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这样一来,有时高盛就会诱导客户做出某种对自身不利的行为。”
“客户不可能完全了解自己购买的金融产品,金融产品的提供者和购买者之间信息不对称。”范立夫对记者说,“像高盛这样的大集团常常是价格的决定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能够很大程度上对金融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
据《纽约时报》报道,商品交易员出身的贝兰克梵在接任高盛CEO后,便开始引入用以记录员工每天的利润和损失的“银行家记分卡制度”。“高盛的激励机制已经被扭曲了”,范立夫直言不讳地批评,“这会诱导员工做出损害顾客利益的举动。”
“我们只是为了清楚地看到他们每天的损益,以便对员工工作做出评估。如果客户利益被损害,高盛会认真处理。”高盛中国媒体关系部另一名员工Vicky这样回应。但当记者追问会作何处理时,她却避开了这个话题。
监管待强化
联讯证券首席分析师文国庆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银行家记分卡制度只是强化手段,不是导致贪婪的根源,要改善的是监督机制”。
这首先需要在公司内部建立“防火墙”制度。“但这远远不够,各银行应定期向社会公开其资金去向。同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应在不提前告知的情况下进行不定期检查,避免其操控市场。”中国农业银行(601288)高级经济师何志成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何志成担忧,监管机构也可能被收买。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丁纯也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现有监管无法赶上金融衍生化的步伐。”衍生化会使投资风险转移或分散,在风险转移和分散的过程中,必然导致风险的加剧。要实现对衍生化过程的有效监管,就必须控制金融衍生化的势态。
审视今日华尔街,对高盛的指控何尝不是对华尔街的指控。只有控制虚拟化和衍生化的过度发展,并加强现有的金融监管力度,才能保证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第四篇:盛高宣传语
1:占尽生态城市配套资源,尊享世界级物业服务
9000平米运动生态公园,公园主题以体育健康为主题,由东南向环抱一期建筑,设有马场、慢跑步道等设施,值得一提的是专业打造豪华高尔夫练习场,是山西唯一配有如此齐全休闲设施的豪华项目。
9980平米的山鼎高端会所,作为城市酒店物业的领军者,盛高置地有着对会所设计的独到见解,近万平米的山鼎会所,共斥资2.5亿,根据西班牙阿尔汉不拉宫原形设计,设有可承办200人的豪华宴会厅、斯坦福大学广场、700平米无边际恒温泳池、SPA、健身房等设施,主要以休闲娱乐为主,旨在为业主提供一个环境优美、格调高雅的私人会馆、彰显不凡的身份。8200平米顶配小学,区内教育资源丰富,品牌物业服务被世界认可。盛高物业为业主提供24小时管家服务。
万事俱备,只看“东峰”,无山何以建墅、山地别墅,占尽生态城市配套资源,尊享世界级物业服务
9000平米运动生态公园、8200平米顶配小学
商业:长风商圈:燕莎、王府井、北美新天地、天美新天地。
医疗:煤炭医院、建设中的山西大医院。
教育:山西大学、山西国际商贸职业学院、山西警官职业学院、山西旅游
职业学院、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太原第三十八中学。
交通:距太原火车站约10公里,太原武宿国际机场约10公里,距离东山
过境高速公路、太旧高速公路、大运高速、东环高速仅1公里。高铁:距太原北营高铁南站约3公里,南站投入使用后,太原与北京及周边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将大幅缩短,届时将实现太原至北京2小时、至西安2小时、至郑州2.5小时、至石家庄1小时。
第五篇:高盛高管辞职信全文
高盛高管辞职信全文:我为什么离开高盛 2012年03月15日 00:05
来源:i美股 作者:张澄 若离
字号:T|T
33人参与8条评论打印转发
导读:以下是高盛前高管GREG SMITH在纽约时报的公布辞职信全文《我为什么离开高盛?》,Greg Smith曾是高盛执行董事,高盛的美国股票衍生业务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主管。
今天是我在高盛的最后一天。我在高盛工作了12年,最初在斯坦福读书时夏季来做实习生,然后在纽约工作了十年,现在在伦敦。我想我在这里工作了足够长时间,能够理解其文化发展轨迹,理解其员工和身份。说实话,现在的环境是我见过的最有毒和最破坏性的。
简单一点来讲就是,高盛的运行模式和赚钱理念把客户的利益放在次要位置,但高盛是世界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投行之一,它与全球金融的相关性太高,不能够这样做。从我大学毕业入职高盛至今,这家投行已经发生了转变,现在我不能够问心无愧的说我同意这家投行的立场。
文化曾经是高盛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对公众来说似乎有点出乎意料。过去高盛的文化一直围绕着团队协作、正直、谦逊,以及永远为客户的利益考虑。文化是高盛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伟大公司的秘诀,帮助我们在过去的143年一直赢得客户的信任。过去高盛的文化不仅仅围绕赚钱,因为这一点不足以使一个公司在这么长的时期里屹立不倒。高盛的人一直为公司感到骄傲,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信仰。然而,在过去很多年,我环顾四周,发觉曾经使我热爱这份工作的文化已不复存在,我不再为它感到骄傲,我不再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充满信仰。
但情况并不总是这样。十几年来,我面试并招募了一批批新人,悉心指导他们。我和另外9名同事被拍进一段招聘视频短片,在全球各大高校播放。2006年,我从数千名应聘者中挑选出80名学生同事进入夏季实习计划,训练他们买卖和交易。我知道,当我认识到自己不再能看着学生们的眼睛,告诉他们在这个地方工作有多棒,这时候就该离开了。
当历史书中描述高盛时,它们可能会显示,高盛在首席执行官Lloyd C.Blankfein和总裁Gary D.Cohn的管理下,失去了对公司文化的掌控。我的确认为公司道德品行沦落是对高盛长期生存最大的威胁。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有幸为全球两大对冲基金、美国五大资产经理以及中东和亚洲的三个最具影响力的主权财富基金担任过咨询顾问。我的客户拥有的总资产基础超过了1万亿美元。我一直以来都以为客户提供对他们有利的建议为荣,即使有时候这意味着高盛能从中得到的利润相对较少。然而我的这一观点在高盛越来越缺少拥护,这也是现在对我来讲是时候离开的另一个原因。
高盛是如何走到成今天这个地步的?高盛对领导层的思维方式已经改变。曾几何时,领导意味着理念、树立榜样以及做正确的事,而现在,如果你能为高盛赚到足够的钱,你就能够得到升职,更具影响力。
哪三个方法能迅速在高盛当上领导? 1)挥动公司的“斧子”,这是高盛内部的说法,指的是劝说自己的顾客投资股票或者其他我们自己极力避免购买的产品,因为它们看起来不可能有很高的利润。2)“猎象”。在英语中,这个字面意思的实际意义是:让你的客户——他们之中有些人胸有城府,有些没有——进行一切能给高盛带来最高利润的交易。3)为自己找到一个位子。坐在这个位子上,你的工作就是交易所有流动性差的含糊产品,这种产品有一个3个字母的首字母缩略语名称。
如今,很多高盛领导人的做法让人觉得,高盛原来的文化已经不复存在。我出席衍生品销售会议,会上没有花哪怕一分钟时间来讨论如何帮助客户,而仅仅讨论我们如何能够从客户身上赚取最多的利润。如果您是一位来自火星的外星人并且参与到其中的一个会议,你会感觉到,客户的成功和进步完全不是会议的议题。
在过去十二个月里,我见过5名主管将他们的客户称作“提线木偶”,有时也会在内部邮件中这么说。吸血鬼?不人道?就是这样。诚信?早就腐烂了。我不敢说那些行为是非法的,但有谁会明知投资不可靠或不符合客户需求,却依然将它推荐给客户呢?
让我惊讶的是,高盛的高层领导对以下这一点甚至记在心上:如果客户不信任你,他们最终会不再跟你做生意,无论您有多么地聪明。
如今,初级分析师最经常向我提出的问题是“过去我们从这个客户身上赚了多少钱?”每次我听到这个问题就感到厌烦,因为这事实上反映了他们从领导身上学到的做事方式。让我们想象一下10年后的高盛:这些整天被教导如何抓取眼球、如何赚取报酬的初级分析师,不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
让我惊讶的是,高盛的高层领导竟忽略了最基本的一点:如果客户不信任你,他们最终不会选择跟你做生意,无论你有多么地聪明。
如今,初级分析师最经常向我提出的问题是“过去我们从这个客户身上赚了多少钱?”每次我听到这个问题就感到厌烦,因为这事实上反映了他们从领导身上学到的做事方式。让我们想象一下10年后的高盛:这些整天被教导如何抓取眼球、如何赚取报酬的初级分析师,不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
我做分析师的第一年时,我不知道浴室在哪里也不知道怎么系鞋带。我所接受到的知道就是要努力学习,搞清楚什么是衍生品、学着理解金融、了解客户和让他们投资的动因、了解他们如何定义成功以及我们如何做能够让他们获得那种成功。
我希望我的离开能够唤醒现在高盛的董事会领导。再把客户重新摆在你们生意的重点上吧。如果没有客户,你们一分钱也赚不到。事实上,没有客户,高盛都不能得以存在。把那些道德败坏的人清理出高盛的大门。不管他们能为这家投行赚多少钱。把高盛的企业文化重新摆正,让真正的人才有足够的理由在这里工作下去,让那些只关心赚钱的人在这个投行无法立足,让客户对这家投行的信任一直坚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