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小学“双减“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精神,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减轻我镇中小学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结合XX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学校以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突破口,以课后服务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以强化德育、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深入探索增效的策略、方法和途径,逐步建立和完善双减的长效机制,稳步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XX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完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
二、组织保障
1、强化领导。各中小学要把“双减”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重大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在重要任务、重大问题和关键节点上做好决策部署,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落地。
XX小学“双减“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X
成员︰各中小学校长
2、强化舆论宣传。召开教师会议,组织学习“双减“工作的有关文件,领会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双减”的深远意义。利用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学生宣讲素质教育观、全面发展观,做好双减的宣传工作,取得家长和社会的理解、支持和监督,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双减工作。
3、强化督查问责。将落实“双减”工作情况及实际成效,作为督查督办、漠视群众利益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开展专项督导,加大违规查处和失责问责力度,落实校长责任。
三、具体实施
(一)、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1、统筹作业管理。进一步完善作业统筹管理机制,学校制定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公开班级各学科作业,加强质量监督,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标。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2、控制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确保充足睡眠。
3、优化作业设计。充分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化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基础性作业,鼓励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学情,设计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教科研机构要加强对学校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与指导,开展作业设计评比展示活动,督促教师精准布置个性化、有质量的作业。不得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坚决杜绝手机布置作业。
4、加强作业指导。教师要切实履行好作业指导职责,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教师要坚持作业全批全改,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
(二)、大力提高课后服务水平。
1、成立XX中小学课后服务指导小组。
XX中学、XX片区课后服务指导小组:XX、XX、XXX
XX小学、XX片区课后服务指导小组:XXX、XXX、XXX、XX中学、XX片区课后服务指导小组:XXX、XX
课后服务指导小组职能是督促学校科学的开展课后服务,指导课后服务的安全工作,协调好家校之间的关系。
2、落实课后服务全覆盖。各中小学要压实管理责任和学校主体责任,科学制定一校一案”和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后实现各中小学全覆盖,各校要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和服务特色,使家长、学生充分了解有关安排,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
3、明确课后服务时间。各校要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原则上义务教育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不少于2小时,具体服务时间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家长需求自行确定。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可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实行弹性离校机制。学校要提高服务质量,尽量吸引有需求的学生每周5天都参加课后服务。
4、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学校要坚持优质普惠原则,制定具体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与内容,供学生自愿选择,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学校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组织优秀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努力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5、确保课后服务安全。各学校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加强课后服务期间的安全管理,明确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含外聘人员)的职责与岗位要求,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措施,加强校级巡查指导,做好家校无缝对接,确保师生安全。
(三)、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1、严格审批准入。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对现有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压减,动态清零无证机构。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多址开展培训的培训机构。
2、严控学科类培训时间。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3、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动态掌握培训内容、培训材料、教师资质等信息,健全完善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培训。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超范围培训、培训质量较差、从事学科类培训的人员。
2021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