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科学小品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向我们阐述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这篇说明文的条理非常清晰,从地球“美丽而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呼吁我们要精心保护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的又容易破碎的地球。
课从地球的资源状况和在宇宙中的地位两方面,阐明了人类
“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又被不加节制的开采或随意损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自然资源枯竭的威胁。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本文语言朴实、流畅自然,清晰的说理,又饱含深情。尤其在表达方面,本文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行文十分严谨,知识性较强。
【教学目标】
1.会写“莹、裹”等12个字,会写“晶莹、摇篮”等20个词语。
2.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这个观点的。
4.能结合实际,设计环保宣传语,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这个观点的。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查找生活中人们毁坏自然资源、滥用化学品等破坏环境的事例,查找火星和月球的相关知识;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莹、裹”等12个字,会写“晶莹、摇篮”等20个词语。
2.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创设情境: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神舟”号宇宙飞船到太空去旅行,请大家观看太空美丽的景色。(课件出示:播放太空行星运行视频,地球逐渐清晰,最后定格)
2.引导交流:这个美丽的星球就是我们居住的家园——地球。谁能用一句话夸夸咱们的地球?(指名回答)
预设:地球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养育着我们,滋润着我们。
3.导入课文题目:地球不仅是人类的母亲,还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母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4.引导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知道了什么?(抓住“只有”“一个”发散思维)
预设: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引导学生围绕课文题目质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突出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板块二
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初读感知: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课文大致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地球美丽但渺小,地球的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还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2.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生词)指名读,相机正音。
(2)根据字形结构归纳特点,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慷”“裹”“基”的书写。
提示:“慷”最后四笔是点、提、撇、捺,不要写成“水”;“裹”是形声字,中间的“果”要写得小一些、扁一些,与下面的部件穿插避让,以免整个字太长;“基”上面的部件撇捺要舒展,包住下面的“土”。
语文要素
3.抓住关键句,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
自读提示
·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
提示:抓住关键句来梳理内容。在说明文中,往往有一些说明主要内容的句子,它们多位于一段文字的开头或结尾处。
(2)交流指导。
①根据学生发言,相机出示关键句子。
课件出示: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②联系关键句,思考: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4.小结方法:我们可以抓住文中的关键句读懂每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梳理文章的主要观点。
【设计意图】关键句是文中能揭示题意、点明主旨、归纳要点、承上启下的语句。让学生自己找出关键句,提取有用信息,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快、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板块三
研读课文,感受对比
1.自主学习。
默读第1~2自然段,用“__”画出描写地球美丽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地球渺小的句子。
2.交流反馈。
(1)预设:感受地球的美丽。
①交流:从哪里可以感受到地球的美丽?
课件出示: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②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预设:通过“晶莹的球体”“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等描写,可以从形状、颜色等方面感受到地球的美丽。
③指导朗读:地球这么美,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预设:感受地球的渺小。
①思考:作者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呢?谁来读一读描写地球渺小的句子?(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a.实例比较:如果把我们的教室当作宇宙,那么地球可能是什么呢?(它也许是一粒尘土,也许是我们手中铅笔的笔尖。总之,在茫茫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
b.补充资料:我们知道了地球在宇宙中是那么渺小,那么,宇宙到底有多大?
课件出示:
一光年,即光在真空中一年内所走过的路程。一架普通客机飞一光年,要花上约122万年;一架火箭飞一光年,要花上约3万年。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其直径约920亿光年,甚至更大。
交流要点: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其直径约920亿光年,甚至更大。而地球半径约为6371千米,直径相当于0.0000000013光年。
c.提炼方法:通过比较和数字的陈列,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这两种说明方法分别是作比较、列数字。
②探究:“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这一句里的哪些词触动了你的心弦?
预设:“只有”“这么”“不会”“再”。
3.引导交流:只有一个地球,它是如此美丽壮观,却又那么渺小。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地球母亲说?(指名交流)
4.课件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自主研读文本,让学生体会地球的美丽与渺小,并及时补充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在宇宙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深刻理解“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
板块四
研读课文,深化对比
1.自主学习。
默读第3、4自然段,思考:课文列举了哪些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资源的有限?圈出关键词,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2.交流反馈。
(1)通过数字体会资源的有限。
①从“几百万年”“几亿年”等数据,联系对身边熟悉的古建筑或动物、植物化石的认知经验,体会矿产资源形成的时间之漫长。
②明确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感受课文语言的准确、严谨、科学。
(2)通过人类行为体会资源的有限。
预设:从“不加节制”“随意毁坏”“不顾后果”“滥用”等词和短语中,体会人类对资源的破坏行为。
(3)通过资源的现状体会地球资源的有限。
预设:从加速枯竭、不能再生、生态灾难、严重威胁等情境中,体会地球上资源现状的危机之严重。
3.品味语言,体会表达效果。
(1)课件出示语段,指名读,让学生注意加点的连词。
课件出示: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2)比较:去掉加点的连词,与原句作比较,你体会到了什么?
(3)明确:“本来”一词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到破坏,强调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其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但是”“因为”“不但”“还”说明了我们人类自身的行为给地球的自然资源乃至整个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恶果,重申了可再生资源破坏后人类面临的危机,从而给人们以警示。
4.对比思考:地球给了人类什么?人类又对地球做了什么?
补充介绍地球上资源的各种类型与丰富储量,突出地球“慷慨地提供”“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特点,与当前地球面临的资源危机形成对比,引导学生读懂自然资源的有限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
5.出示句子,齐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6.设置悬念: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只有一个地球》。
【设计意图】紧扣课文的关键句展开语言实践,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研读品悟,尊重学生个体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聚焦表达,形成对比,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这个观点的。
2.能结合实际,设计环保宣传语,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回顾,领悟观点
1.回顾朗读。
(1)教师引读: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女生接读第1自然段,男生接读第2自然段。(课件相机出示第1、2自然段)
(2)教师引读: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这样的感叹——(全班齐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2.导入新课:美丽可爱的地球这么容易破碎,那么,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只有一个地球》。
3.默读课文第5~7自然段,找出人类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上去的理由,并简要概括,小组交流。
交流指导:
(1)提炼不能移居的两个原因:一是有可能移居的星球距离地球太远;二是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还未能实现。
(2)联系第三单元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的内容,补充说明不能移居的其他原因。
4.抒发情感:是的,只有一个地球,作为地球上的一员,我们是幸运的。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个美丽壮观、可爱渺小,同时又太容易破碎的地球妈妈说些什么呢?(学生交流)
5.课件出示句子,学生齐读: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设计意图】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来教,打通课文与课文之间的壁垒,激发教材的活力,提出观点,找出依据,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提取、重组、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认识与表达、语言与思维的能力都得到提升。
板块二
再读课文,梳理论证
语文要素
1.课件出示关键语句,学生快速浏览,思考:“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个观点是怎么一步步得出的?
课件出示:
a.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b.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c.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d.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e.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f.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1)理清关系:观点a、b、c、d、e与观点f之间有什么关系?(因果相关的内在逻辑关系)浏览课文,与同桌讨论。
(2)合作探讨:a、b、c、d、e、f这几个观点能否颠倒顺序进行说明?
不能。“美丽”“渺小”“资源有限”“无法移居”“容易破碎”与“保护地球”之间是因果相关的内在逻辑关系。作者先从地球的美丽与渺小谈起,激发人们保护地球的情感。接着指出自然资源有限,而人类又无法移居到其他星球上去,促使读者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保护地球不仅重要,而且必要,由此层层递进、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
2.联系课文语句,发现前后的关联。
(1)示例关联:地球的“可爱”与它的“破碎”是并存的。所以,作者引用宇航员的话:“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2)明确关联:如果在下面的每一行关键词句中间加上一个关联词,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你会选择哪一个?说说理由。
课件出示:
即使
也
如果
就
但是
因为
所以
美丽壮观
渺小,不再长大
无私慷慨
(但是)
资源有限,不可再生
群星璀璨
若遭破坏,不能移居
(所以)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及其生态环境
(3)深入关联:作者是从这三个方面说明自己的主要观点的。请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概括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升华认知:因此,作者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教师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师生合作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师读)只有一个地球,(学生齐读)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教师读)只有一个地球,(学生齐读)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教师读)只有一个地球,(学生齐读)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教师读)只有一个地球,(学生齐读)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发现关联,理解课文的前三个部分和最后一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前因后果,逐层推理,逻辑严密,构思缜密,使说明更具有说服力。认识到关联词在说明文中能使文字具有概括性与逻辑性。
板块三
结合实际,设计宣传语
1.发出号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是我们的心声,更是我们的行动。
2.迁移运用: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呢?(课件出示课后习题第三题中的句子)
(1)思考:指名读句子,你脑海里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乱砍滥伐、往河里乱扔垃圾等)
(2)交流:说说自己知道的破坏生态环境或浪费资源的现象,相互交流并补充。
(3)运用:请为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设计一条宣传语。
①出示宣传语,让学生齐读。
课件出示: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母亲的美丽需要你我共同呵护,关爱地球妈妈!
②交流反馈,评选出“最优宣传语”,推荐“地球形象代言人”。
③拓展阅读《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3.课堂总结,升华感情。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人类别无去处!让我们一起向全世界呼吁:精心保护地球!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设计意图】生活即语文。引导学生在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活动中学语文并学会迁移运用:一是综合运用信息,二是引导观察与思考生活,增强保护地球的责任意识。
【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先细读课文的每个部分,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每个部分间的逻辑关系,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借助关键句,把握主要观点。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批画关键句的方式读懂每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对课文层次进行梳理,了解课文写了“地球美丽但渺小”“地球的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还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这几个部分的内容。
2.自主梳理思路,层层推进。
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每个部分的意思说清楚的。例如教授本课的第一部分时,可以让学生默读第1~2自然段,找一找课文从哪些地方写了“地球美丽但渺小”,引导学生抓住地球的颜色、形状等特征感受地球的美丽,以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式说明了地球在茫茫宇宙中是渺小的。教授第二部分时,让学生自主交流,读懂自然资源的有限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教授第三、四部分时则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交流,体现了由扶到放的教学过程。
3.把握内在逻辑,水到渠成。
教学中,让学生思考课文的前三个部分和最后一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为了使表述的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可以提示学生用上恰当的关联词,既帮助学生梳理出“美丽渺小”“资源有限”“无法移居其他星球”与“保护地球”之间的内在逻辑,又得出了“保护地球”的结论,突破了教学难点。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关联词语填空。
1.地球的资源()谁的恩赐,()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这些设想能够实现,()是遥远的事情。
3.()地球被破坏了,我们()会别无去处。
4.我们()要好好保护地球,()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从加点的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1.读完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三、如果地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想象一下,人类会怎样?
参考答案
一、1.不是
而是
2.即使
也
3.如果
就
4.之所以
是因为
二、1.因为
不但
还
2.人类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灾难。3.人类如果继续不加节制的开采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将是自取灭亡。为了人类的子孙后代,我们应该觉醒了。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