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学案例

2021-04-29 09:0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学案例》。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对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越来越大的高考压力,很多同学对学习语文这个“鸡肋”学科比较纠结,这也是很多高中老师尤其是偏远地区高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尴尬处境。那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深入浅出”!把复杂的内容抽丝破茧,化难为易,结合高中新课程理念,最大限度地做到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案例分析】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是高中语文选修课本《先秦诸子散文》中的一篇文章,这篇语录体的文章虽然不长,但是涉及到的古代文化常识较多,所以必须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寻找出高考中常见的实词和虚词以及句式的分析和应用,从而巩固学生的记忆。

其次,这篇文章中孔子的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是我们学生需要到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所以通过课堂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大胆发言,用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终通过这种课堂上的思想的碰撞,让这样的精神达到“内化”,从而影响每一个学生。

【案例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见、与、易、为、道、食、而”的一词多义

(2)

掌握文中的状语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

2、过程与方法:

诵读课文、现在合作翻译、扩写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会孔子“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内涵,说说自己对这种精神的理解。

教学重点

1、通过小组合作,把本课中的文言基础知识积累在语文积累本上

2、通过扩写,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更好地理解孔子“不可为而为之”的思想。

3、以“不可为而为之”作为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写成片段作文。

教学方法

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总会伴随着挫折和坎坷。尤其是当你的理想是“高山流水”时,更是“曲高客寡”。2000多年前的孔子亦是如此。他以天下为己任,希望天下皆“礼,仁“。在他“传道”的路上,有人追随赞扬,有人劝诫嘲讽。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去看看他面对非议所采取的态度。(板书课题)

二、文学常识(多媒体填空,学生完成)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授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语录体的书。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它和(《中庸》、《大学》、《孟子》)合为”四书”。

三、诵读感知文意

1、学生结合注释,默读全文:(1)把文中注释上的拼音注道原文上;(2)请一个同学范读,正字正音。(3)老师范读,听准字音划出较长句子的断句;(4)生齐声朗读

四、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基础知识(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句式)

以小组为单位用多媒体展示台展示

第二课时

1、文中孔子遇到了哪些人?

明确:仪封人、长沮、桀溺、接舆、丈人、晨门。

2、这些人中谁是赞美孔子的呢?(明确:仪封人)他怎样赞美?(明确:他把孔子比作是“木铎”,这是孔子出类拔萃的才德的肯定。)

3、长沮、桀溺在文中对孔子所持的是什么态度?

(明确:否定、嘲讽。)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与其从避人之士,岂若从避世之人哉?)从这句话我们确实能窥见他们两的态度,但是文中写得却很简略,现在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这段文字增加适当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让它变成一个生动的小故事,从而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事人身份、处境、性格特征等。(学生写,展示)

师:从同学们的这个创作可以看出,长沮与桀溺对孔子的不礼遇,那文中的其他三个人对孔子又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明确:接舆:劝诫(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丈人:不屑(不愿谈论)

晨门:嘲讽(不自量力)

第三课时

师: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中人对孔子的不同态度,我们可以感受到“追梦路上多不易”啊。

那对于这些人,孔子对他们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明确:对长沮、桀溺他怒,他哀。他怒对他们的嘲讽,他哀他们的懦弱避世;对接舆,他“欲与之言”,想和他探讨;对于丈人,他想要拜见求教。

师: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不论别人怎样看待自己的理想追求,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目标,也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同学们怎样看待它,请思考一下并发言。

(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意引导他们要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发言的时候有理有据有深度游个性)

观点一:这是一种坚持,是一种勇敢的执着,事一种责任感。比尔盖茨“知其不可而为之”于是今天我们有了无所不能的互联网,把地球变成了一个村;马云“知其不可而为之”,于是我们今天马云足不出户购天下,他也才得以创造了他的财富帝国。------

观点二

:这是一种无知、不自量力的表现。人,只有懂得适时地放弃才能拥有,金鱼放弃了鳍,于是他得以在鱼缸里延续生命;狼咬断了被猎人的捕猎夹夹住的后腿才得以逃生。如果“明知不可”而偏要“为之”就如以卵击石,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就是浪费生命。

作业布置

请以“明知不可而为之”为主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深刻、个性。文体不限。

板书设计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

仪封人

赞美

长沮、桀溺

否定

接舆

劝诫

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

丈人

不屑

晨门

嘲讽

【教学反思】

这堂课,上的是先秦诸子,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通过学生小组学习的,巩固了古代文化常识,积累了实词和虚词。另外,孔子那种敢为人先的精神是最值得我们的学生学习的。所以,通过课外拓展,和写作练习,更好地强化了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

但本堂课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课堂谈论的时候,没有完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是学生在课外拓展时发言不够深刻和独到。在以后的课堂中,我将尽量改进,平时多培养学生全面、深刻地看待问题的习惯。

下载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学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