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生活中的法理
感受“生活中的法理”
——硕士研究生的视角
吉林大学 2011级法理学硕士 赵畅
自去年九月入学以来,我参加了2011—2012学年里中心举办的9次“生活中的法理”论坛,每一次都受益匪浅。我参加的第一期是讨论“李昌奎案”——第90期——当时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但是在今天看到“生活中的法理”第100期座谈会的录音整理,尤其是有幸看到老师们对这十年“生活中的法理”的回顾,才体会到面对已经走过十年、共计达100期的非正式却常规化的论坛活动,在中心老师们眼中,这背后不起眼的数字的份量。
诚然,相比于张文显教授、姚建宗教授作为论坛的创立者、相对于法理中心诸位老师作为“生活中的法理”论坛的组织者、亲历者而言,我对“生活中的法理”的认识和理解必定是肤浅和不成体系的。但是,既然正如杜宴林教授在第100期座谈会上所说,“生活中的法理”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平等交流,我想,对这10年的回顾,虽然更需要老师们整体反思,但同时也不排斥作为论坛新人“点缀”式的感想吧!下面,我就仅以这一年来我的相关体会和感受为主——从一名硕士研究生的视角——来看“生活中的法理”给予我的帮助。在最后,并从我个人的角度,为我们的论坛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我们为什么需要长期坚持“生活中的法理”
我参加的九次论坛全都取自生活中的事件,其中既有“李昌奎案(90期)”、“网络谣言(94期)”、“物业纠纷(98期)”等社会热点事件、同时又包括“《婚姻法》解释三(92期)”、“人权与精神卫生法草案(93期)”、“刑诉法修改(95期)”等社会广泛关注的立法新闻,可以说,最大限度地贴近生活。这给我造成的第一个冲击(或感受)就是我们法理学不仅仅是形而上学式的纯理论探讨,她同时也完全可以用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同时,我们“生活中的法理”并不是临时举办,而是一个坚持了10年,已经制度化为每月一次的非正式却常规化的论坛活动。这就需要我们回答一个问题:即我们为什么需要长期坚持并继续将“生活中的法理”办下去。我认为,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越深入,就越能接近张文显教授创办该论坛的初衷。下面我将就这一年来的所感所思,尝试着回答该问题。在我自己有限的阅读中,张老师早年的著作《法学基本范畴研究》可以说是用“权利本位”理论来建构中国法理学体系的杰出尝试。[1]在同一时期,张老师还有大量的西方法哲学研究论文,并先后出版了两本对我国当代西方法哲学研究具有范式意义的著作。[2]我个人认为,就张老师早期最重要的这两项研究来说,其法哲学意义上的研究要明显重于具体理论的应用。当然,以学科建制、理论架构为主的法哲学研究在我国当代法理学建设初期必须要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只有在理论架构搭建完善的基础上,我们法理学才能在学科平台的基础上去分析和研究问题。上世纪80年代伊始,中国法理学学科在沈宗灵先生等两代学者的辛勤努力下,基本搭建起来。[3]但是在逻辑上说,学科架构搭建完成之后,就会引发出以下几个我们必须要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首先是理论的具体应用问题,亦即我们的法理学能否有效回应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尤其是转型期中国重大的社会治理变迁问题。法理学不仅仅是形而上学,其也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一点在中国尤其如此,法理学在欧美港台都是小众学科,但是在中国大陆研究群体却很庞大,就是因为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理论问题需要法理学来解答。就我的理解,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大方向就是从传统“人治”社会走向现代“法治”社会。对这一宏大问题,当然可以从多角度多学科来进行研究。但是任何部门法意义上的研究只能触及问题的一方面,而政治哲学与政策科学的相关研究则容易忽视对法律的研究本身,只有法理学这一学科平台才能对这一“大转型”给予整体上的研究和回应。此外,当代中国的学科建制深受苏联影响,社会科学诸学科都基本形成“总论—分论”的二元结构。[4]相较于注重实践的英美学术传统而言,我们更重视总论的架构与指导作用,因而此二元结构内在的决定了总论在研究中要占据相当比重。而法理学自然被认定为法学学科的总论部分。法理学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兴学科,且转型中国的社会实际又为其提供了大展宏图的平台。这就造成了我们当代中国的法理学强烈的实践指向特征,且研究人员颇多。
第二,中国能否产生自己的法理学原创理论?学科建立初期必须吸收其他国家和历史上的相关理论成果,在某种意义上,当代中国法理学是西方诸法学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法学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各主要法理学流派——的“混搭”。其理论话语与论证模式都来自于西方。当代中国法理学缺少自己的原创理论。第三,中国历史文化以及当下处在转型期的特殊性,造成了既有的西方理论在中国现实面前解释力不足,无力有效回应当代中国的现实与转型。这对当代中国法理学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在于我们能够在中国问题的特殊性中去检视西方理论的内在困境;挑战在于,为了回应当代中国问题,我们需要有我们自己的法理学理论。
当然以上三个问题太过宏大,且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习得。但是我想,这应该是当代中国法理学学者们或系统或偶尔会思考的问题之一。[5]对于本文而言,我们只有将“生活中的法理”论坛放在这一大背景下进行思考,我们才能真正回答我们法理中心为什么需要长期坚持“生活中的法理”。
“生活中的法理”的首要目的还是教学,但却是一种有特色的教学模式。首先,在形式上,她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讲授—笔记式”教学,而是一种综合了小班讨论与学术沙龙特色的论坛式教学。其次,在实质上,她既不是传统的法哲学演绎教学、也不是纯粹的法社会学意义上的实践教学,而是有着强烈实践指向意义的理论教学。[6]由于我在下文要就其形式意义进行分析,这里我仅分析其作为理论教学在实质意义上的作用。第一,她能直接考察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情况。现实问题(尤其是热点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人们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学科视角、不同的政治立场等)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是针锋相对的结论。但就学术论坛而言,学生必须运用学术理论去论证自己的想法。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理论进行甄别与运用。作为“论坛”活动,她又能在相互之间的讨论、争辩中及时地考察出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情况。这是最基本的层面。第二,如果我们真正能够做到从现实(材料)中去寻求理论上的解释,而不是运用我们掌握的理论去裁切现实(材料),那么,论坛在更高的层次上就能成为反思、批判我们既有理论——其实就是西方法学理论——的平台。我们将有可能发现西方理论在解释中国现实问题中的不足,或者创造性地转化对西方理论的解释,而这,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法理学原创理论的起点。我个人认为,我们学生们在讨论时就基本层面而言是成功的,但是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尚没有能力反思我们运用的理论本身,这可能是“生活中的法理”下一步要改进的重点吧。
第二,由于老师们也参与其中,所谓教学相长,我认为“生活中的法理”对我们中心老师的学术研究能起到促进作用。部门法哲学与新兴权利研究是我们法理中心在21世纪头十年里重要的两项学术成果。[7]就我参加的这9次论坛而言,其内容一方面涉及司法理论、婚姻家庭法、著作权法、刑事诉讼法等部门法,另一方面又涵盖了网络时代的自由、社会福利、动物权利等新兴权利。如果我们想要言之有理,我们就不仅要掌握法理学的相关理论,还要涉足部门法及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我们必须拓展视野,争取能在整全的意义上讨论问题。当然,部门法哲学与新兴权利这两大重要研究成果需要我们法理中心学术团队辛勤的劳作,但就我们每次“生活中法理”讨论的问题与这两大研究的相关性而言,一定对老师们的理论研究有促进作用。
当代中国法理学需要有自己的“问题意识”、需要超越对西方诸理论的简单移植正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共识。在此背景下,“生活中的法理”的前瞻性就凸现出来。她即是理论的、又是实践的,是两者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方式。“由生活揭示法理,由法理透视生活”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其更是理论与实践之间关系的高度抽象。第一,这体现了法学研究范式的转化,即从一种理论性的研究回归到生活实践,对理论进行具体化地探讨。其次,研究中国的“问题意识”非常明显。比如我们研讨“网络谣言”问题,我们不仅仅是一般性的讨论“言论自由及其限度”问题,我们还将中国问题的特殊性放入其中,“中国”成为“生活中的法理”每次讨论中都不用明言的背景。第三,将“生活”与“法理”相互联系,既是对“生活”的学术理论提升,同时“生活”也成为检验法理最重要的标准。
当然,以上仅仅是就我个人这一年来的体会所感,也是对张老师当时举办“生活中的法理”论坛之初衷的个体解读,因此,我的解答只能是该论题的冰山之一角。但是我想,趁着100期的回顾与展望,结合当下中国法理学研究的新课题与新使命,我们可能更需要“爬坡式”地去体会、创造性地去解读当年张老师组织策划该论坛之动议的目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将论坛办得更好,即在中国法理学的发展中能够承担更大的使命。“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也许这就是“生活中的法理”论坛的“旧邦新命”吧!
二、我们在“生活中的法理”中能学习到什么?
在上文中,我从宏观角度和老师教学、研究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为什么需要、并且要长期坚持这一论坛。下面,我将从微观角度,来具体谈谈“生活中的法理”给予我——作为一名普通的硕士研究生——的帮助。
首先,最直接的帮助是告诉我们法理学“有用”。并不是只有知识产权和民法学者才能讨论网络谣言问题(94期),我们法理学人可能在具体的著作权与侵权法规范方面比不上知产和民法学者,但是我们完全可以从“言论自由及其限度”的角度出发去认识“网络时代的谣言”问题。相对于知产和民法学者部门法意义上的讨论,我认为,在法理中心老师指导下的部门法哲学意义上的研讨应该是更加深刻的。因为部门法的研究必须建立在既成的相关制度(法律规范等)基础上,其研究的重点必然是“实证主义式的”解释相关法律规范,但我们法理学的讨论却是建立在对相关制度(法律规范等)的反思基础上的。就“网络时代的谣言”问题,任何法律规范其实都是对“言论自由及其限度”这一元问题的回应。只有在法理学的视角上,我们才能准确、并且能够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对这一元问题的争辩与论证上——毕竟很难想象一位知产律师不仔细思考相关规范应该怎样解释,而去思考该规范是否合理。
其次,“生活中的法理”还能检验我们对理论的掌握情况,这一点,我在上文已经详述。
第三,“生活中法理”还是“思考、写作与演讲的综合训练”,这一点在我们论坛的形式要求上有很好体现。虽然是非正式论坛,但是制度化要求每次论坛都有主报告人和主评议人,然后是自由发言,最后由组织老师总结发言。我们研一和博一的学生每人至少都要担任一次主报告或主评议人。
就我自己做主报告的第92期研讨“《婚姻法》解释三”而言,虽然老师已经给出了问题的方向,但是我首先必须细致阅读材料,找出材料的关键点,提出问题并比照老师提示的问题。因为现实中的材料非常驳杂,这一化繁为简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拿老师提示的问题与我自己提出的问题相互比照,又能区分出自己思考的限度和不足。其次,我需要对关键点进行解释,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而且,考虑到老师的提示,当我所想与老师所思不一致的时候,我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这不一致的原因在哪里。就我个人经验来说,这一步最难,因为理论的选择与甄别对我们硕士生来说难以把握,毕竟我掌握的理论既窄又浅。第三,之后是写作——如果你也参与过我们的论坛,你会发现——这一步不仅仅训练了写作能力,而且是对自己之前思考结果的再检讨。最后,在论坛的正式讨论中,我需要在规定时间里完整地表述,这又是修辞学的训练。
我认为“从思考到演讲”的综合性学术训练应该是我们法学学生的必修课。我们将来做了法官或律师,面对庞杂的卷宗,如何迅速找到案件的争点?我们将来进入政府工作,如何迅速的起草一份立法文件、抑或为领导起草一份发言稿?我们将来进入企业,审阅合同如何能迅速地查出问题所在?不论我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正式场合的交际一定少不了„„在我上述列举的我们法学毕业生的主要工作中,其所要求的素质与专业能力与我们在“生活中的法理”得到训练的素质与专业能力是一致的。
这一点,作为一名完整参与了一年论坛活动的我来说,是有感触的。在我参加的前两期中,我基本上不会思考、不知道怎么运用理论解释现实,也不大听得懂老师的最后总结。但是研一下学期的几次论坛,可能因为我掌握理论有限的原因,我的解释是肤浅的,但是我开始能够独立的找出材料的关键问题所在,并能够运用我掌握的理论去试着解释,并且能迅速的成文和讲述。我认为这就是进步,至少是研究方法的逐渐掌握,理论是硬功夫,但是研究方法,却是我们短期内能够较为迅速把握的。
三、对“生活中的法理”的几点建议
从我上文对“生活中的法理”论坛的分析,如果想要让论坛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提高每次研讨的质量就成为关键所在,我的建议也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
首先,我们论坛一般是在一周前挂出海报,这意味着只有一周的时间用来准备,同时考虑到我们研一学年基本上周一到周五都有课,再加上同样是每月一次的“学而思”读书小组,因此我们用来准备的时间并不多。其实,想要能有效的检验我们对理论的掌握情况、想要迅速的获得 “从思考到演讲”的综合素质,不在于参与多少次论坛,而在于每一期能够事先投入多少时间准备。因此,我的第一个建议是能否将“生活中的法理”与“学而思”读书小组合并成一门专业必修课,并同时在研一两学期各减少一门既有必修课(挪到研二上学期),保持每学期三至四门课。以保障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每一次论坛。第二,想要提高每一次论坛的质量,我认为我们每一位参与的同学都要有这样的问题意识:我们一定要在现实(材料)中发掘法理问题,而不是运用我们掌握的理论去裁切现实(材料)。因为只有通过这种“从下而上”的研讨方式,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的将“生活”与“法理”相互联系,才有可能真正的落实我们论坛的初衷。如果习惯于用理论裁切现实,那么我们的思维能力并不能得到提高,我们(尤其是学生)将停留在我们对理论的既有掌握水平上。这样既不能深化对理论的认识,也不能真正地看清现实。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一思维成为定式,那么随着论坛的一次次进行,中国将一步步成为西方理论的注脚。当然,做到这一点很难,因此我的第二个建议是每次论坛的总结中,老师能否根据主报告人依据的主要理论,特别的强调该理论的局限与现实问题的复杂性,从而让参与论坛的学生能始终保持对我们所运用理论的反思态度。
第三,每次论坛中,老师的分析明显好于学生的分析。我认为其实主要不在于老师对材料掌握的更充分,而在于老师掌握的理论比我们深入。因为理论的缘故,同样的材料在不同的人眼中,将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因此,就实质而言,想要提高每次论坛的质量,关键还是在于对理论的掌握。但这一点恰恰是“生活中的法理”所不能提供的,我们只能在论坛之外学习理论。因此,我的第三个建议是,能否加强“生活中的法理”与我们课程、尤其是“学而思”读书小组的联系。就如我在前文所举的“网络谣言”为例,它既属于“言论自由及其限度”的法理学问题、同时又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相关。因此,想要很好地对该问题进行学术讨论,其前提是对相关法理学与美国宪法学说有一定的掌握。因此,如果之前一期的“学而思”读书小组中能带领我们深入阅读相关理论著作,我们的讨论将能更加深入。当然,这样也容易造成问题,就是很容易用某一学派的理论观点作为标准去解释现实,因此又需要结合我的第二点建议,在论坛中具体检讨我们所运用的理论。[8] 以上三点是我个人对我们论坛提出的建议,也许显得很肤浅,但都是个人真切的体会与感受。现在研二已经快要过去一半了,时间也越来越紧张,我也要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硕士论文的写作中。但我还是认为,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参加每次“生活中的法理”的机会,在相互交流中找寻学术创新的灵感。
[1] 张文显著:《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该论著后修订为《法哲学范畴研究》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再版。
[2] 张文显著:《当代西方法学思潮》,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2006年再版。
[3] 自民国以降中国法学学者代际之间的划分与分析,参见**:《书生事业、无限江山——关于近世中国五代法学家及其志业的一个学术史研究》,载于《清华法学》2004年第1期。另,我仅在**教授对五代法学家代际之间划分的意义上引用,我同意其对代际之划分,但不同意他整体上认为民国时期法学家水平更高的分析。
[4] 比如在大学的正式学位课中,“政治学总论”、“哲学总论(通论)”、“历史学总论”、“社会学总论”、“经济学总论”等都是常见的课程。我们吉大法学院本科生的各部门法必修课中,“总论—分论”的二元结构特征亦非常明显。这一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在英美国家的学科传统中是不存在的。英美法理学有自己特定的相对狭窄的研究领域,其并没有成为整个法学“总论”的“野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欧美港台,法理学是小众学科。
[5] 比如苏力教授在《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的“自序”中就称当代中国是法学研究的“富矿”。邓正来教授在《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中整体性批判当代中国法理学主要流派皆受到“现代化理论”的支配。近几年来,我经常听到和看到学者们强调“问题意识”、强调研究中国现实问题、强调对西方理论的反思与批判等等。
[6] 相对于实践教学,我个人认为“生活中的法理”在本质上属于理论教学。因为我们既并不是从真实的现实出发、重点也不在于对比生活中的类似事件;相反,我们讨论的起点是老师已经抽象了的“材料”,讨论的重点是对“材料”的法理学解释。在这个意义上,“生活中的法理”属于理论教学,但却是与现实有着密切联系的理论教学。
[7] 张文显著:《部门法哲学》,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姚建宗等著:《新兴权利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 比如“网络谣言”那一期中老师推荐了桑斯坦教授的《谣言》一书。桑斯坦是当代美国著名法理学和宪法学家,其著作对我们理解“网络谣言”问题很有帮助,但是如果我们仅仅用桑斯坦的观点作为标准来分析“网络谣言”问题也是不可取的。虽然我没有读过,但是我相信,一定有与桑斯坦观点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但却一样精彩的针对“网络谣言”问题的著作。并且,桑斯坦的现实关切是美国,而中国一定有相对于美国的特殊之处。因此这也需要老师带领我们对桑斯坦的理论进行检讨。
第二篇:在观察中感受生活
在观察中感受生活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学生作文是他们已有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的再现,因此没有生活不具体;语言单调,缺乏真情实感。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所写的内容没有经历过;有的虽经历过,但是没有什么感受和体验。作文时,只靠胡编乱造,就不可能写具体,就不可能表达出真实感情。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情感基础的作文一定不会是好作文。现在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内容空洞。
作文训练是一项语文综合能力训练,需要观察、思维、表达密切配合。观察是有目的、有方向的知觉,是学社个认识事物、了解世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训练学生说、写能力的基础。鲁迅先生曾说:“若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只有我们注意观察、感受一番,就会发现周围有许许多多的事物可以入文;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留心周围的生活,认真地想一想,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看似很不起眼儿的小事,但确确实实是很好的作文素材。但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是随意的,不能做到细致的观察,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全面地指导学生观察。
不仅如此,在观察生活的人和事物时,一定用心感受。观察有感,观察有情,这就是感受。观察生活是有无感受是有无必要写成文章的前提。有感受才有写文章的欲望,只有感受独到,才能写出脍炙人口,耳目一新的文章,因此,感受十分重要。我们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知道:生活看来是平凡的,但是你必须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它的不平凡之处。在观察具体的人、事和物中,你也许会有感触、有体会、有想法,甚至有冲动,这就是心物沟通的过程。这时,你必须抓住这些感受,再以你的童真,像一个画家、一个诗人或者一个艺术家摄影师那样,去捕捉和发现这些感受中的美点、闪光点,进一步体会其中的情趣,发现其中的哲理,领悟其中的精神。
心随眼动,只有通过不断的观察,长期的积淀,学生的头脑才能拷贝写丰富多彩的世界,写出有声有色的作文来吸引读者;心随心动,只有通过心灵的体验,领悟生活的真谛,学生才能达到精神的升华,写出与人心灵共振的文章来抓住读者。
第三篇:生活中感受雷锋精神2012.3.18
生活中感受雷锋精神
大边坨小学
于春娜
“学习雷锋好榜样”一个耳熟能详的歌曲,传遍了全世界。雷锋——是一个人物,更是一个精神形象的象征。我记得在雷锋日记中写道:
1、听党的话,服从命令听指挥,党指向哪里,我就冲向哪里。
2、加强政治学习,多看报纸和政治书籍,按时参加部队各种会议和学习,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密切靠近组织,及时向组织反映各种情况,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
3、尊敬领导,团结同志,互帮互爱互学习。
4、严格遵守部队一切纪律,做到虚心向老战士学习,刻苦钻研,加强军事学习,随时准备打击敌人。
5、克服一切困难,发扬长辈优良的革命传统。我要坚决做到头可断,血可流,在敌人面前决不屈服、投降。我一定要向董存瑞,黄继光、安业民等英雄的战土学习。
6、我要努力学习政治、军事、文化,我要好好的锻炼身体,我一定要在部队争取立功当英雄,我一定要做一个毛泽东时代的好战士,我要把我可爱的青春献给祖国最壮丽的事业。
一句句朴实的语言,一声声真挚的情感……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一颗诚挚的心。
教师更需要真诚,用炙热的心无私的情来对待每一个孩子。我记得一位老教师说过:教师要耐得住清贫,要耐得住考验,要耐得住诱惑……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更需要我们有雷锋般的精神,无私的奉献。学校是一个生活的缩影,教师更需严谨的要求自己,正如需要我们学习的雷锋同志的八种精神:
1、文明礼貌的春风精神。
2、团结守纪的大雁精神。
3、诚实纯真的水晶精神。
4、热心服务的孺子牛精神。
5、主动向上的火箭精神。
6、自强勇敢的雏鹰精神。
7、永不服输的钉子精神。
8、公而忘私的集体精神。
雷锋,这个伟大的军人,他做过的好事无法用时间衡量,他做好事从来不留名,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陌生人也有一颗火热的心。这不正如我们的教师工作吗?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那高尚的品质、乐于助人的精神深深地刻在人们心中!
让我们永远活在雷锋的身边,让我永远做与时俱进的雷锋。
第四篇:感受生活中的声音
感受生活中的声音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现在,老师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请听好: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
每位同学开动脑筋仔细、认真地想一想。(速度放慢的):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会是什么呢?猜到的同学请举手告诉老师!
师:啊!所有的同学都知道?那就一起把答案告诉老师吧!生齐:是耳朵!
师:不错,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耳朵。请同学们告诉老师,耳朵的作用是什么呀? 生齐:听声音的。
师:对,耳朵的主要作用就是听辨声音的。那现在老师就要考考同学们的小耳朵是不是很灵?请一听一好!
二、听辨声音
(一)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听一听” 卡片(卡片上有一个卡通儿童在思考)师:现在,老师播放第一组声音,这一组共有两种声音,请同学们仔细听好,这两种分别是什么声音。师:下面我们来听第1种声音。
1.教师播放CD:钟表的嘀嗒声、报时声。生l:是钟表走动的声音。生2:还有报时的声音。
师:对,原来是永不停歇的钟表,在辛勤地工作“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当──”。
师:下面我们来听第2种声音。(教师播放CD:闹钟的声音)生1:是闹钟在叫!
师:啊,原来是可爱的小闹钟在“嘀嘀嘀嘀”地叫我们起床了!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音乐中是怎样表现“钟表”的?
教师播放《在钟表店里》音乐片段(播放模仿钟表走动的声音、闹钟的声音片段:三段)。
师:怎么样?音乐好听吗? 生:好听!
师:作曲家写这首乐曲时,就是根据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钟表声而创作的。师:现在,请每位同学都闭上眼睛,不要偷看。我们一起猜一猜!如果你猜出来了,请用动作告诉老师,谁也不能发出声音哟!2.教师播放多媒体:动物的声音。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用动作表示动物。
师:请同学们告诉老师,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l:我听到了猫的叫声。
师:你能用动作表示可爱的小猫咪,并给我们模仿一下猫的叫声吗? 学生模仿动作及叫声。
(在回答“动物”这一组声音时,依次类推。)
(学生还有的说听到了鸭子的叫声、牛的叫声、羊的叫声、小鸟的叫声、公鸡的叫声以及青蛙的叫声。)
师:同学们都听出来了,看来同学们的耳朵还是很灵的嘛!那现在请同学们自己上来点击鼠标,看看动画中是不是这些动物在叫。(学生点击时,只点击自己模仿的动物)
师:下面老师还要请同学们听一首描写动物的音乐,这种动物在动画中没有出现。请同学们认真听,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3.教师播放CD。
师:同学们,听出这是什么动物吗? 生1:是一种飞的动物。生2:嗡嗡嗡地飞。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这是一首描写蜜蜂的乐曲,名字就叫《野蜂飞舞》。乐曲主要描写了蜜蜂飞舞的声音。下面我们就来听这首乐曲的片段。教师播放乐曲《野蜂飞舞》片段。
师:请同学们继续闭上眼睛,下面一组声音你们能听出来吗?如果你听出来了,请你用动作模仿。
4.教师播放CD:婴儿哭、鼓掌、刷牙、游泳等声音效果。(学生根据听到的声音,模仿相应的动作)生3:我听到了小孩的哭声。
师:喔,小弟弟很着急、生气了,怎么那么长时间了,都没人理我呀?(学生笑)生4:我听到了鼓掌的声音。
师:鼓掌的声音。噢,那是老师在为同学们的精彩的表现鼓掌呢。让我们继续努力!
生5:我听到了有人在游泳的声音。
师:游泳的声音?你为什么觉得他是在游泳呢? 生5:因为我听到了水的声音,还有游泳时换气的声音。师:那你能给我们学学游泳的情景吗?(学生表演,其他同学鼓掌鼓励)生6:我听到了刷牙的声音。
师:对,是刷牙的声音。那你能给我们学一学,他是怎样刷牙的吗?(生6做刷牙状)
师:啊,他是这样刷牙的。那组声音里好像还应该有别的动作„„你听出来了吗? 生:老师,老师„„ 师:咱们还是请刚才那位同学来为我们表演吧!生6表演:先做刷牙,然后再做漱口的动作。
师;刚才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回答也都正确,说明同学们观察生活非常仔细。师:现在,老师要提高难度„„ 生:啊?
(二)教师在黑板上贴上“想一想”卡片 师:现在,又要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了!
1.教师播放多媒体中“风、雨、雷、电” 的声音。师:请同学们告诉老师,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l:有下雨的声音。生2:有刮风的声音。生3:有打雷的声音。生4:好像还有滴水的声音。
师:喔,这位同学听得非常认真,他听出还有滴水的声音。那老师考考你:滴水的声音表示什么呢?
生2:滴水的声音表示雨停了,屋檐上的雨水滴下来的声音。
师:太棒了,说得非常好。那你们有谁注意到,最后的一个是什么声音? 生3:是“咕咚、咕咚”的声音,好像是水里冒气泡的声音!师:不错。雨停了,水里的小鱼儿也高兴地唱起了歌!
师:同学们听得非常仔细,老师接下来还要为你们播放一组声音,请同学们仔细听好。
2.教师播放CD。(1)马的声音。生l:马奔跑的声音。师:不错,是马在奔跑。一开始声音是强还是弱? 生齐:声音大。
师:对,一开始声音强。那后来呢? 生:声音越来越小。
师:声音越来越弱,说明马儿离我们„„ 生齐:越来越远。师:非常好!
师:现在老师再为同学们播放一组声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3.教师播放多媒体中“火车” 的声音。学生回答(火车出发、鸣笛、行进中的声音)。师:同学们说得很对。
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听一首音乐《出发》,听听音乐是怎样表现火车出发的? 教师播放乐曲片段。
教师随音乐的进行,模仿拉响汽笛的动作(四次)。师:你在乐曲中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回答:听到有汽笛声、车轮前进的声音、铁轨发出的声音。
师:同学们听得非常仔细,很准确,声音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声音能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刚才我们聆听了几组生活中常听的声音,下面老师又要提高难度了。
(三)教师在黑板上贴“试一试” 卡片
师:继续给同学们播放几组声音,但在听这几组声音的时候,我们能够根据听到的声音讲述简单的情节,我们看看谁的想象力最为丰富。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1.教师播放CD:高跟鞋走路;开、关车门;启动、熄火;鸣笛;启动、远去。师:同学们听到了什么声音?举手告诉老师。生l:有阿姨们平时穿的高跟鞋的声音(教师:为什么是阿姨?)生2:有发动汽车的声音,渐渐远去(师:为什么?)生3:好像声音越来越小
师:那你们能够想象出什么情节呢?(学生讨论)
生:妈妈早晨要去上班,她穿着的高跟鞋发出“蹬噎” 的声音,走向汽车,接着发动汽车,向上班的公司开去,车开走了!
师:老师为同学们想到的故事情节鼓鼓掌,非常好!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的声音往往表达的是一件完整的事情,比如刚才我们听到的这组声音,同学们就说得非常好。
师:下面老师要把我们即将要听的声音增加一点难度,你们说好不好? 生:好!
师:接下来要听的这一组声音,我要求同学们根据你听到的声音,把它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看看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怎么样?试试同学们的听力怎么样?考考同学们的想象力怎么样? 2.教师播放多媒体音效。
多媒体课件中“街道” 的声音:摩托车、公共汽车、小轿车、警车、救护车、直升飞机的叫声。
(教师播放多媒体时,不按情节的逻辑顺序播放)师:我们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谁能告诉老师? 生l:有公共汽车的声音。生2:有摩托车的声音。生3:警车的警报声音。生4:救护车的喇叭声。生5:好像还有直升飞机的声音。
生6抢答:老师我还听到了有汽车刹车的声音。
师:同学们听得棒极了,那你们能不能根据老师播放的这些声音素材,告诉老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老师再放一遍(画面)。现在,请同学们集体讨论一下,街道上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可以调整声音的前后顺序。(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讨论好了吗? 生齐:讨论好了!
师:那谁来给我们讲述这个故事呢? 生1:老师,我们能考考你吗?
师:喔?同学们要考考老师?非常好,但愿我是一个合格的学生,开始吧!生:老师,我们可以用一下电脑吗? 师:当然可以!还真像个老师!生:老师,准备好了吗? 师:准备好了!生:请老师听好!
学生点击多媒体,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但学生在其中加入了铃声。教师根据声音的顺序,讲述故事情节。
师:在拥挤的马路上,有很多车辆在行驶,有公共汽车、有摩托车还有小轿车,突然摩托车撞到了小轿车,急忙踩了刹车。
接着警车过来,警察叔叔解决这起交通事故,救护车也过来把受伤的人送进了医院„„
生齐:老师,您真棒!
生:老师,还有一个声音您没听出来呀。
师:还有吗?我记得动画里就这几种声音啊?那让我再想想?(教师自言自语地:还有声音?什么声音呢?)
生:老师,我来告诉您吧!是我们自己加的自行车铃声。您听!(学生敲击自行车铃,学生一起哈哈大笑起来!)(学生表演)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你们想到的情节非常好。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师:结束语(略)
第五篇: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科书,更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儿童,使人深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它更强调了数学学习,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开展观察、操作、猜想、交流等活动。在数学活动中,感受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学中,我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探索。
一、创设情境,感受生活是数学的源泉。
低年级儿童的学习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境发生的和发展的,而情境的创设总 是来源于生活,以儿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使儿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体会与感受数学。为了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结合学习内容,我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受生活是数学的源泉。
如:在学习“统计”这一内容时,运用多媒体创设了“小猪打工,应聘为旺旺水果公司市场调查员”这一场景引入新课,给枯燥的统计内容赋予了鲜活的生命,给单调的数据融入浓厚的生活气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很自然地诱发学生用统计知识来解决“一台自动售货机一小时卖出各种水果的数量”这一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很好地完成市场调查这一实际任务。使学生感到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触手可及的。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动手操作,感受数学使生活更美丽。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勤于动手,勇于实践,加强操作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 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
如:在讲“对称图形”这节课时,以“送礼物”的活动为引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多媒体展现大自然对于对称的创造如:翩翩起舞地蜻蜓、蝴蝶,片片翻飞的落叶,每一张绽开的笑脸„„,使学生感受对称的力量,对称的美,而且让学生初步感知了他们的共同属性:对称。接下来,让学生观察猜想老师剪的是一个什么图形,使学生感知对折后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个喜欢的对称图形,同学们剪出了桃心、笑脸、松树、小房子等漂亮的图案。剪的过程即理解和掌握了对称图形特征的过程。再把剪好的图形贴在黑板上与同学分享,产生一定的审美感知。使学生在一折、一剪中就创造出了数学中的轴对 称图形。让儿童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有时就这么简单。之后,利用多媒体展现“桂林山水”的美景图,奇异的山、怪异的石、水中的倒影„„,看到大自然梦幻般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惊叹不已,深切地感受到原来数学还可以使生活变得如此美丽。
三、主动参与,感受数学为生活服务。
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要体现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就要使数学课更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这样他们才乐于接受,才会主动参与,积极探索。
如:在教学估算一节时,先出示学生熟悉的计数跳绳、毛绒玩具小狗、乒乓球拍,让学生猜猜这些物品的价格,学生兴致很高,为进一步探索做好铺垫。当教师问道:“你还想知道什么时?”学生迫不及待地说:“买这些物品得需要多少钱?”此时小组讨论,明明的100元钱够吗?显得自然贴切,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儿童乐于接受,能主动参与,并积极探索。有的同学分别估算三件物品的价格;有的同学把三件物品的价格先加起来再估算;有的同学先估算前两样物品的价格,看剩下的钱够不够买第三件物品;有的同学用口算估算;有的同学用笔算估算等等,估算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是合理的,我都给予肯定。充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最后设计租船方案的环节,使估算知识得到提升,在学生设计的各种不同方案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选择最优化的设计方案。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本课所学的加、减法估算,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要积极开动脑筋。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已渐渐消失,正在形成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首先要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即学习儿童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将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使儿童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他们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