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总结(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1 22:49: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管理信息系统总结》。

第一篇:管理信息系统总结

管理信息系统总结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信息的概念:

1)数据:一般是指那些未经加工的事实或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他是信息的载体、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2)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特征的反映

3)知识:是以某种方式把一个或多个信息关联在一起的信息结构,是客观世界规律性的总结。

2.信息的属性:

1)客观性 2)扩散性 3)穿属性 4)层次性 5)增值性 6)共享性 7)不完全性 8)滞后性 3.信息的维度:

1)信息的时间维度 2)信息的内容维度 3)信息的形式维度

4.信息技术(了解):指的是以现代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为代表的对信息的产生、收集、处理、加工、传递、使用等各个环节提供支持的技术。它是一个由若干单元技术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又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复杂技术体系。

5.系统:是有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判别特征:

1)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 2)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3)系统拥有功能和目的 4)系统应有环境适应性

6.信息系统:就是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检索和传递,必要时能向有关人员提供有用信息的系统。

7.信息系统的分支与发展(知道名称中英文即可):

1)业务处理系统(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s TPS)2)知识工作系统(Knowledge Work Systems

KWS)3)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IS)4)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DSS)5)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

ES)8.管理决策分类:

1)结构化决策 2)非结构化决策 3)半结构化决策 ※管理信息系统是解决结构化决策问题为主的系统。

9.管理信息系统定义(简答):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信息系统是企业为应付环境的挑战,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而作出的一种组织与管理的抉择。

从组织角度看,管理信息系统是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或是组织的自然延伸。从技术角度看,管理信息系统是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来自组织环境和内部经营信息,通过输入、处理、输出、反馈等基本活动以支持组织决策和管理的一组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10.管理信息系统特征:

1)主题性 2)系统性 3)人机系统

4)现代管理方法与手段相结合的系统 11.诺兰阶段模型:

要求可以根据例子判断正处于哪个阶段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途径

1.管理信息系统周期: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等几个阶段 2.常用系统开发方法:

1)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2)原型法

3)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4)商业软件包法 3.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内容:

1)系统规划:对企业的环境、目标、线性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系统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同时考虑建设新系统所受的各种制约,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系统分析:详细分析线性系统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并说明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

3)系统设局:根据系统分析说明书,提出系统用的总体结构、布局、详细开发与实施计划。分为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4)系统实施:硬件设备的购置与调试、软件开发与安装、系统测试、人源培训与系统转换等。

5)系统运行与维护: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对系统进行维护与评价。特点: 1)建立面向用户的观点 2)严格区分工作阶段 3)自顶向下进行开发

4)工作文件的标准化和文献化 5)采用图标工具描述系统 6)强调阶段成果的审定和检验 优点:

1)系统易于实现

2)有利于系统总体结构的优化 3)实现的系统具有较好的可维护性 不足:

1)文档资料编写工作量大 2)用户信息反馈慢 3)开发周期长

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

1.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方法

1)价值链分析法

2)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BSP)3)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SF)4)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 SST)5)信息系统的综合研究法 6)组织计划引出法 2.过程数据类矩阵(U/C矩阵)U:Use C:Create 3.信息系统规划法:

1)全面调查法 2)重点突破法

第四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

1.系统分析:主要解决系统“做什么”的问题

2.数据流程图:是一种用来表示信息流程和信息变换过程的图解工具,是管理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形式。数据流程图为新系统提供逻辑图形说明。3.描述处理功能的工具

1)常用结构化语言 2)判定表 3)判定树

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1.系统设计阶段:

1)系统总体设计 2)详细设计

2.系统设计:解决新系统“怎么做”的问题 3.系统总体设计:

1)系统架构设计 2)软件架构设计 3)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4.模块化(需总结):模块化是软件设计和开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总体设计的主要工作之一。模块是指一个独立命名的,拥有明确定义的输入、输出和特性的程序实体。模块是组成目标系统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的基本单位,它的特点是可以组合、分解和更换。把系统的全部功能,按照一定的原则合理的话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子功能,所有这些模块以某种结构形式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软件模块化的设计。模块化设计可以简化软件的设计和实现,提高软件的可理解性和可测试性,并使软件更容易维护。5.耦合度:是从模块外部考察模块的独立性程度

按从强到弱的顺序

内容耦合→公共耦合→控制耦合→数据耦合→独立耦合

如果模块间必须存在耦合,就尽量使用数据耦合,少用控制耦合,限制公共耦合的范围,避免出现内容耦合。

6.内聚性:内聚性是模块内部各成分(语句或语句段)之间的联系

按从弱到强的顺序

偶然内聚→逻辑内聚→时间内聚→过程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 7.代码的种类

1)顺序码 2)层次码 3)助记码 4)混合码 8.代码设计的原则

1)唯一性 2)可扩充性 3)合理性 4)规范性 5)系统性

6)短小精悍即选择最小值代码 7)具有规律性、便于编码和识别 9.数据库设计:处在详细设计阶段

第六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1.软件测试:按照在设计测试用例时是否涉及程序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两种方法。

1)白盒测试时,测试者对被测试程序的内部结构是清楚的。它从程序的逻辑结构入手,按照一定的原则来设计测试用例,设定测试数据。由于被测程序的结构对测试这是透明的,因此,又称这类测试为结构测试。白盒测试的主要技术是逻辑驱动、路径测试等,主要用于软件验证、检验语法错误、编译错误、性能问题、逻辑问题、判定条件问题和编程规范。2)黑盒测试时,测试者将被测程序看成一个黑盒,完全不用关心程序的内部结构。设计测试用例时,仅以程序的外部功能为根据。一方面检查程序能否完成一切应做的事情;另一方面要考察他能否拒绝一切不应该做的事情。由于黑盒测试着重于检查程序的功能,所以也成为功能测试。能发现的错误类型:功能不对或遗漏、界面错误、数据结构或外部数据库访问错误、性能错误、初始化和终止错误。黑盒测试技术包括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错误推测等方法。2.系统转换方法:

1)直接转换方式 2)平行转换方式 3)分段转换方式

第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

1.系统维护原因:

1)通常软件具有一定的错误性 2)有一些系统有新功能的要求 3)系统要适应新环境变化的要求 2.系统维护的内容(3类维护需求):

1)特定的使用条件下暴露出一些潜在的程序错误和设计缺陷,需要改正 2)系统经过用户和数据处理人员使用一段时间后,提出改进现有功能或增加新功能,或改善总体性能的一些要求。为了满足这些变更要求,需要修改

3)在系统使用过程中数据环境发生变化。

3.系统维护的类型:根据维护活动的目的不同、维护活动的具体内容不同,可将系统维护分成软件维护、数据维护、代码维护和设备维护这四类其中软件维护又分为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4.维护内容和类型的简要说明:

1)软件的维护:软件的维护指改写一部分或全部程序。修改后的源程序,必须在程序首部的序言性注释语句中进行说明。

改正性维护:系统测试不可能发现一个大型系统中所有潜藏的错误,因此在信息系统运行期间,用户难免会发现程序中的错误,需要对错误进行诊断和改正

② 适应性维护: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系统的外部环境(数据环境)发生变化。为了适应变化了的系统外部环境,就需要对系统进行相应的修改。

③ 完善性维护: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业务处理方式和人们对信息系统功能需求的提高,用户会提出增加新功能或者修改已有功能的要求。

④ 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主要是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对已经过时的,很可能需要维护的软件系统或者软件系统的某一部分重新设计、编码和测试,已达到结构上的更新。

2)数据的维护:数据维护指的是不定期地对数据文件或数据库进行修改,不包括主文件或主数据库的定期更新。数据维护的内容主要是对文件或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增删改等操作,通常采用的专用的程序模块。3)代码的维护:原代码不能适应新的要求的时候,必须对代码进行变更。包括订正、新设计、添加和删除。

4)设备的维护: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保持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良好运行。有关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杀病毒工作等。

第八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典型应用

1.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ing System DSS):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仿真技术为手段,针对半结构化的决策的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 2.几个应知道的英文缩写:

1)联机分析处理: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OLAP 2)联机事务处理: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 OLTP 3)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 BI 4)库存订货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MRP 5)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ningⅡ MRPⅡ 6)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7)供应链管理系统:SCM 8)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 9)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 EC 10)

3.ERP:ERP就是一个有效地组织、计划和实施企业的人、财、物管理的系统,它依靠IT的技术和手段以保证其信息的集成性、实时性和统一性。4.电子商务形式:

按电子商务参加主体划分: 1)BtoC(Business to Consumer)2)CtoG(Consumer to Government)3)BtoB(Business to Business)4)BtoG(Business to Government)

补充

这部分老师并没有提及,但是是上课的时候补充过的知识,不知道会不会考,但是还是跟大家分享一下。大家看看就好。1.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

1)定义: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巨大网络。<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等> 2)技术理解:物与物、人与物自动化信息交互 3)三大特征:

① 全面感知: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随时获取信息 ② 可靠传递:无线网与互联网融合

③ 智能处理:云计算、数据挖掘、模糊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数据信息(大数据)进行处理

2.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1)定义:服务模式角度:全新的网络服务模式,将传统的以桌面为核心的任务处理转变为以网络为核心。

2)特点: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扩展性、高可靠性、通用性、极其廉价、按需服务。3)在云端:

① 数据在云端:不怕丢失,不必备份 ② 软件在云端:不必下载升级

③ 无所不在的计算: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登录后即可计算 ④ 无限强大的计算:无限空间、无限速度

4)关键技术: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网络计算、效用计算。

第二篇:管理信息系统总结

1.系统

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为达到整体目而存在的集合。系统按其组成可分为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和复合系统三大类。

2.信息系统 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3.战略信息 是关系到上层管理部门对本部门要达到的目标,关系到为达到这一目标所必需的资源水平和种类以及确定获得资源、使用资源和处理资源的指导方针等方面进行决策的信息。如产品投产、停产,新厂选择厂址,开拓新市场等。

4.管理信息 是组织在管理活动过程中采集到的、经过加工处理后对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各种信息的总称。/管理信息是经过加工并对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是一种资源,因而是有价值的。

5.企业资源规划 EPR是一个面向供需链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将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简单的说是将企业的三大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它的功能模块以不同于以往的MRP或MRPII的模块,它不仅可用于生产企业的管理,而且在许多其它类型的企业如一些非生产,公益事业的企业也可导入ERP系统进行资源计划和管理。/ EPR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6.数据文件 是为某一目的而形成的同类记录的集合,记录是文件中数据组织的基本单位,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数据项又是数据处理的最小单位。

7.企业流程重组 企业流程重组实际上是从信息的角度,对企业流程的重新思考和再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在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与评价等整个规划与开发过程之中。(企业流程是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时空的在逻辑上相关的业务活动。重要的是重组企业流程,按现代化信息处理的特点,对现有的企业流程进行重新设计,成为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

8.关系的范式

范式表示的是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程度,也即满足某种约束条件的关系模式,根据满足的约束条件的不同来确定范式。/范式是规范化模式的简称,它表示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程度,也就是满足某种约束条件的关系模式,根据满足约束条件的不同可将关系模式划分为六种,通常只使用前三种。关系模式R为第n范式记为 R∈nNF

9.BSP方法

企业系统规划法 实现把企业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IS)目标,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MIS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

10.实体联系模型 反映实体集合及其联系的结构形式称为实体联系模型,也称为E-R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就是信息模型,它是现实世界事物及其联系的抽象表示。

11.第一范式(1NF)属于第一范式的关系应满足的基本条件是元组中的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割的数据项。简而言之,第一范式指在同一表中没有重复项存在。若关系模式满足第一范式,记为R∈1NF。

12.第二范式(2NF)若R∈1NF,且每一个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主码,则R∈2NF 所谓的第二范式,指的是这种关系不仅仅满足第一范式,而且所有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其主码。13.第三范式(3NF)第三范式指的是这种关系不仅满足第二范式,而且它的任何一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任何主关键字。

14.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系统。计算机网络是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由于一个企业或组织中的信息处理都是分布在不同的地点,用计算机网络把分布式信息集中起来,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运行方式。

15.索引文件 有时为了便于检索,除文件本身之外,另外建一张指示逻辑记录和物理记录之间对应关系的索引表,这类包括文件数据区和索引表两大部分的文件称为索引文件。索引文件是由系统自动生成的,它的优点是查询速度快;缺点是索引表要占用一定的存储空间,当文件的记录数很大时,索引文件也很大。

16.系统的可靠性

是指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及受外界干扰时的恢复能力。一个成功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如安全保密性、检错及纠错能力、抗病毒能力等。1.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这是因为:第一,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这些特征包括事物的有关属性状态,如时间、地点、程度和方式等。第二,信息是可以通讯的。大量的信息需要通过各种仪器设备获得。第三,信息形成知识。人们正是通过人类社会留下的各种形式的信息来认识事物、区别事物和改造世界的。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是物理性的。这些符号不仅包括数字,还包括字符、文字、图形等。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之后所得到的并对决策产生影响的数据,是逻辑性(观念性)的;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有意义的表示。2.决策和决策的过程有那三个阶段?决策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在一定的制约条件下,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从多种可供选择的策略中作出决断,以求得最优或较好效果的过程就是决策过程。以决策者为主体的管理决策过程经历情报、设计和选择三个阶段。情报:指进行“情报”(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研究决策环境、分析和确定影响决策的因素或条件的一系列活动;设计:指发现、制订和分析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选择:是从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特定的方案,进行方案评价与审核,并付诸实施。3.什么是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有那些特点?关系模型是一种数据的逻辑结构,采用二维表描述事物的属性,并通过二维表之间的关联,表示事物之间的联系。特点:1.关系模型是建立在严密的数学概念基础上的。2.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无论实体或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关系表示。3.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关系。4.关系模型中,用户对数据的检索和操作实际上是从原二维表中得到一个子集,该子集仍是一个二维表,因而易于理解,操作直接、方便,而且由于关系模型把存取路径向用户隐藏起来,用户只需指出“做什么”,而不必关心“怎么做”,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的独立性。

4.管理信息系统是什么?它和一般的计算机应用有什么不同?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使用的系统。MIS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能向管理者提供帮助的基于计算机的人机系统,而且也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

区别:计算机应用必须有计算机,是个机器系统,是个技术系统,主要内容为软硬件,由专家队伍建造;管理信息系统不一定有计算机, 是个人-机系统,是个社会-技术系统,主要内容为信息,由管理系统队伍建造。5.信息量的大小说明了什么问题? 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的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消除不确定因素的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大,否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小,如果事先就确切地知道信息的内容,那么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就等于零。信息量的大小反映了系统有序化的程度。(信息量大小的单位用比特来衡量。1比特的信息量是指含有两个独立均等概率状态的事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能被全部消除所需要的信息。)信息量大说明系统的有序化程度高,反之则信息化的程度就低。

6.在关系的规范化理论中,第三范式说明了什么问题?第三范式消除了插入、删除异常及数据冗余、修改复杂等问题,以及是比较规范的关系。

8.什么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文化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教育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部门,知识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9.信息系统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提高员工的素质、组织结构向扁平化转变。信息系统的实施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化型转变。随着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管理层次减少了,上下层之间每个沟通渠道的信息流量却增加了。同时,中层管理部门之间以及下层不同团队或个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也更加频繁和强化了,提高了管理效率。

10.数据传输的方向有那几种?单工:是指信号只能沿着一个方向(单向)传送。eg:数据只能A到B。电视。半双工:是指信号在传输线上可以沿着两个方向传送,但这种传送只能交替进行,不能同时进行。eg:数据可以从A到B,也可以从B到A,但是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方向上的数据传输。对讲机。

全双工:允许数据在同一个时刻进行双向传送。eg:可以同时有A到B和B到A的数据传输。电话。

11.管理信息系统有几种分类方法?它是根据什么原则进行分类的。①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目标、特点和服务对象不同,从层次上可以分为业务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②从系统的功能和服务对象,可分为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等。

12.什么是企业流程重组?为什么说企业流程重组不仅设涉及到技术,而且涉及到人文因素?人文因素体现在哪些方面?

企业流程重组是按现代化信息处理的特点,对现有的企业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以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企业流程重组的本质是根据新技术条件下信息处理的特点,以事物发生的自然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企业流程与企业的运行方式、组织的协调合作、人的组织管理、新技术的应用与融合等密切相关,因而,企业流程重组不仅涉及技术也涉及人文因素,包括观念的重组、流程的重组和组织的重组,以新型企业文化代替老的企业文化,以新的企业流程代替原有的企业流程,以扁平化的企业组织代替金字塔型的企业组织。所谓的人文因素包含了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人文因素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在企业流程重组中,企业对现有的企业流程要进行重新设计,改变传统的分工,用以提高企业运行效率。虽然科技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多,人们可以用计算机来操控流程,但是多数企业仍未达到全自动的水平,工人操作企业流程仍旧是主要的手段。企业重组设计到了组织的重组和人员的调动,在现代讲究“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下,企业流程重组必然也涉及到人文因素。13.数据文件有那些类型?各有何优缺点?①顺序文件(文件的记录是按照某些关键字的顺序存放在文件中,记录的物理次序与逻辑次序一致,即对于某一记录,按关键字的顺序赋予序号i,则物理顺序号亦为i。)优点:在连续存取时,速度很快,主要用于对文件进行顺序存取、批量修改的情况。可以进行顺序查找、分块查找或折半查找。缺点:存取第i个记录,必须先存取前面第i-1个记录。插入记录只能加在末尾。②索引文件

优点:查询速度快。保证记录地址的惟一性,不产生重号,其存取机制比较简单。

缺点:占用一定的存储空间,修改不方便,每次修改都要重新索引。因此,当数据文件在使用中记录变动较多时,其效率十分低下。索引表要占用一定的存储空间,当文件的记录数很大时,索引文件也很大。

14.描述逻辑处理的工具有那些?①判断树:又称决策树,是一种树型分叉图。它比较直观,容易理解,但当判断条件较多时,显得有些繁琐,不容易清楚地表达出整个判别过程。②判断表:又称决策表,是采用表格方式来描述处理逻辑的一种工具。采用这种判断表可以清楚地表达条件、决策规则和应采取的行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容易为管理人员和系统分析人员所接受。③结构英语表示法:这是一种模仿计算机语言的处理逻辑描述方法。它使用了由“IF”、“THEN”、“ELSE”等词语组成的规范化语言。

15.什么是代码?为什么要设计代码?代码是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为了便于计算机处理,一般用数字、字母或它们的组合来表示。①它为事物提供一个概要而不含糊的认定,便于数据的存储和检索。代码缩短了事物的名称,无论是记录、记忆还是存储,都可以节省时间和空间。②使用代码可以提高处理的效率和精度。按代码对事物进行排序、累计或按某种规定算法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十分迅速。③代码提高了数据的全局一致性。这样对同一事物,即使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叫法,都可以通过编码统一起来,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减少了因数据不一致而造成的错误。④代码是人和计算机的共同语言,是两者交换信息的工具。在手工处理系统中,许多数据如零件号、设备号、图号等早已使用代码。为了给尚无代码的数据项编码,为了统一和改进原有代码,使之适应计算机处 理的要求,在建立新系统时,必须对整个系统进行代码设计。

第三篇:管理信息系统总结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1、信息,数据的概念及联系:@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联系: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2、信息的性质:事实性、时效性、不完全性、等级性(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变换性、价值性。

3、信息的度量:&信息量的单位是比特。&信息量的多少是由消除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程度”来决定的。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大。即一个信号所取得的信息量与出现该信号的概率成反比。

4、系统的概念及特征:&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特征: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

5、信息系统的概念及组成:&概念: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组成:信息处理系统、信息传输系统。

6、信息系统的类型:作业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

7、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20世纪50年代~70年代);&管理信息系统MIS(20世纪70年代~至今);&决策支持系统DSS(20世纪90年代~至今)。

8、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9、决策和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决策: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四个阶段:情报、设计、选择、实施。

10、决策问题的类型:&结构化决策:简单、直接,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能用明确的语言和模型加以描述。&非结构化决策:复杂,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没有固定的决策规则和通用模型可依,决策者的主观行为对各阶段的决策效果有相当影响。&半结构化决策:有一定规律可循,但又不完全确定。&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而决策支持系统则以支持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为目的。

第二章:MIS概念

1、MIS的概念: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输、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其实现规划目标。又是一门综合管理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的系统性边缘学科。

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为组织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人机结合的系统;&与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

3、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基于管理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纵向结构)。&基于管理职能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横向结构)。

4、影响MIS应用的环境因素:&生产过程的特征,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生产特征和千差万别的内、外部环境,因而要求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组织规模,它决定着系统应用的目标和规模。&管理的规范化程度,是管理组织、过程等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要求,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受企业规模的影响较为明显。&组织的系统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管理信息系统的成败。&处理信息与人,必须充分吸收人的经验和智慧,把计算机与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各自的长处。

第三章:MIS的技术分析:

1、数据处理的主要目的:&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递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以作为行动和决策的依据;&科学地保存和管理已经过处理的大量数据,以便人们能方便而充分地利用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

2、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数据收集;数据转换;数据的筛选、分组和排序;数据的组织;&数据的运算,;数据存储;数据检索;数据输出。

3、数据文件的概念:是为某一目的而形成的同类记录的集合,记录是文件中数据组织的基本单位,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数据项又是数据处理的最小单位。

4、模型的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概念模型。

5、数据库保护:& 数据的安全性及保护措施:&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和破坏。&可以通过设置登录密码(或者用户标识和鉴定)、权限控制(存取控制)、数据加密(OS安全保护)等措施得以保障。& 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与相容性。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6、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是用通信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7、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结构:&分类: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结构:点-点信道网络、共享信道网络。

第五章:MIS的战略规划和开发管理

1、MIS战略规划的概念:是一个组织的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MIS长远发展的规划。这项工作的好坏往往是MIS成败的关键。

2、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通过制订规划,找出存在的问题,正确地识别出为实现企业目标MIS系统必须完成的任务,促进信息系统的应用,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指导MIS开发,用规划作为将来考核系统开发工作的标准。

3、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MIS的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单位的现状;&业务流程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流程中新技术条件下的重组;&对影响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近期计划。

3、诺兰阶段模型: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

4、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是从现行系统的业务状况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地由低级到高级建立整个MIS。&优点:可以避免大规模系统开发可能出现运行不协调的危险。在初装和蔓延阶段,常常采用这种开发策略。&缺点:系统设计不够周密,由于缺乏从整个系统出发考虑问题,随着系统的进展,往往要作许多重大修改,甚至重新规划、设计。&“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适应场合:“自下而上”的策略用于小型MIS系统的设计;而“自上而下”的策略用于大型MIS系统的设计。

5、制定MIS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企业系统规划法,即BSP法,&U/C矩阵法是划分子系统的一种重要方法。&关键成功因素法。

6、开发MIS的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分为三阶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优点:强调开发人员与用户的紧密结合,从开发策略上强调“从上到下”,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结构化开发方法适用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缺点:开发过程复杂繁琐,周期长,系统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适应范围:大量信息系统的开发。&原型法:基本思想:开发人员首先要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然后开发一个原型系统并运行之。开发人员和用户一起针对原型系统的运行情况反复对它进行修改,直到用户对系统完全满意为止。优点:贯彻的是“从下到上”的开发策略,它更易被用户接受。缺点:不适用于开发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统,每次反复都要花费人力、物力,如果用户合作不好,盲目纠错,就会拖延开发过程。&面向对象方法。&CASE方法。

第六章:MIS的系统分析

1、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的任务:在充分认识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识别、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最后完成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或称逻辑模型设计。

2、可行性分析的任务和内容:&任务:明确开发应用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内容:管理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

3、可行性分析的报告:系统简述;项目的目标;所需资源、预算和期望效益;对项目可行性的结论。

4、详细调查的目的和原则 :&目的:掌握现行系统的现状,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收集资料,为系统化分析和提出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做好准备。&原则:用户参与。

5、详细调查的方法和内容:&方法:召开调查会、访问、发调查表、参加业务实践。&内容:管理业务调查、数据流程调查。

6、数据流程图的定义: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

7、数据字典的内容: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六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

8、数据流的定义:由一个或一组固定的数据项或数据结构组成。定义数据流时,不仅要说明数据流的名称、组成等,还应指明它的来源、去向和数据流量等。

9、处理逻辑的定义:仅仅是对数据流程图中最底层的处理逻辑加以说明。

10、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决策树、决策表、结构英语表示法。

11、业务流程的分析过程的内容:对原有流程进行分析;优化业务流程;确定新的业务流程;确定新系统的人机界面。

12、数据属性分析:&静态特性分析。&动态特性分析:固定值属性、固定个体变动属性、随机变动属性。

13、系统逻辑方案的基本内容:新系统的业务流程;新系统的数据流程;新系统的逻辑结构;新系统中数据资源的分布;新系统中的管理模型。

14、确定新系统的数据处理方式:&成批处理方式:特点是费用较低而又可有效地使用计算机。适用情况:1)固定周期的数据处理;2)需要大量的来自不同方面的数据的综合处理;3)需要在一段时间内累积数据后才能进行的数据处理;4)没有通讯设备而无法采用联机实时处理的情况。&联机实时处理:特点是面向处理,数据直接从数据源输入中央处理机进行处理,由计算机即时作出回答,将处理结果直接传给用户。尽管及时,但费用较高。适用情况:1)需要反应迅速的数据处理;2)负荷易产生波动的数据处理;3)数据收集费用较高的数据处理。

第七章:MIS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的任务:在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2、系统设计的主要工作:总体设计;代码设计和设计规范的制定;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数据存储设计;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

3、系统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系统性、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

4、代码的种类:顺序码、区间码、助忆码。

5、模块化的概念:就是将程序划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子功能,把这些模块汇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可以完成所要求的整个系统的功能。

6、输入设计的原则:控制输入量;减少输入延误;减少输入错误;输入过程应尽量简化。(从输出设计到输入设计)

7、系统设计报告的内容: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代码设计方案;输入和输出设计方案;文件设计方案;程序模块说明书。

第八章:MIS的系统实施

1、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与调试、项目管理、人员培训、数据准备与录入、系统转换和评价等。

2、程序和系统调试的目的:是发现程序和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并及时予以纠正。

3、程序调试的常用方法:实验法、理论法。

4、系统切换的方法:&直接切换法:就是在某一确定的时刻,老系统停止运行,新系统投入运行。一般只有在老的系统已完全无法满足需要或新系统不太复杂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系统风险很大)。&并行切换法:在新系统投入运行时,老系统并不停止运行,而是与新系统同时运行一段时间,对照两者的输出,利用老系统对新系统进行检验(是最可靠也最常采用的系统转换方法)。&试点过渡法:先选用新系统的某一部分代替者系统,作为试点,逐步地代替整个老系统。

5、系统运行管理及维护:&MIS系统的日常管理:a.系统运行的日常维护: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录入及处理结果的整理与分发。b.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能够反映出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的状态和工作效率,对于系统的评价与改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MIS系统的维护:a.程序的维护:根据需求变化或硬件环境的变化对程序进行部分或全部的修改。b.数据文件的维护:数据文件的维护有许多是不定期的,必须在现场要求的时间内维护好。c.代码的维护:应由代码管理小组进行。变更代码应经过详细讨论,确定之后应用书面写清、贯彻。

第十章:信息系统的管理

1、项目进度的计划:进度控制通过计划执行的监督和检查、计划延误的分析和解决等活动来实现。

2、信息系统评价的目的:是检查系统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技术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系统的各种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经济效益是否理想,指出系统的长处与不足,为以后的改进与扩展提出意见。

3、信息系统的评价内容:总体水平、系统性能和经济效益。

4、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系统性能、经济效益、定性效益。

第十一章:决策支持系统

1、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定义: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第四篇:管理信息系统总结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总结

姓学专

名号业

: : :

万茂 2009061038 国贸09级1班 2011年11月9日 提交日期:

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MIS》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是涉及多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综合性专业应用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学、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以及其它类型的信息系统等;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

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新兴边缘学科。通过学习这门课,使我们能在学习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懂得人的因素、社会的因素在实现和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回顾通过对本门课认真的重点的教与学,已使我能初步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初步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以及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联系;初步掌握和运用管理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初步能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和思想去分析管理信息系统;初步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具体过程和主要方法,系统评价的原理;初步了解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系统发展的趋势。

管理信息系统定义

MIS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目前,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与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接轨,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信息必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的办公及管理都将朝着高效、快速、无纸化的方向发展。MIS系统通常用于系统决策,例如,可以利用MIS系统找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上层管理人员,使他们了解当前工作发展的进展或不足。换句话说,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公司现状,把握将来的发展路径一个完整的动化系统(口。其中,特别是办公自动化系统((企业内部网)的应用。可以这样说,现代企业又必须依赖于传统的的MIS系统的核心是着很大的优越性,传统的到极大限制;而MIS系统。完善的通过程序为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可以对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统一规划的数据库是的重要标志,它象征着分析数据,实现辅助决策。MIS度、稳定的生产秩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准确的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因此,为适应各部门都有相应的作业流程统一化,固定的内容、周期、格式1.基于组织职能进行划分MISOA)以及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和与上级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的接MIS的体系结构和软硬件环境。MIS系统的核心BS

MIS具有以下四个标准MIS的开发需求,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内容应包括:辅助决策系统(DSS)、工业控制系统(OA)、与上级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等都离不开MIS不能没有

是CS(Client/Server—客户端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架构。MIS系统依赖于专门的操作环境,这意味着操作者的活动空间受管理信息系统的特性:确定的信息需求、信息的可采集与可加工、可以MIS是软件工程的产物。通过MISMIS是发展变化的,MIS有生命周期。只有在合理的管理体制、企业管理工作必须逐步完善以下工作:;管理业务的标准化,各部门都有相应的作业规范;数据资料的完善化和代码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划分: MIS按组织职能可以划分为办公系统、决策系统、生产

Intranet,但/服务器)架构,BS架构比起

MISCCS)、办公自

IntranetIntranet的建立而基于Internet

CS架构有MIS成熟完善的规章制MIS的开发。;报表文件的

架构则不需要专门的操作环境,在任何地方,只要能上网,就能够操作实现信息增值,用数学模型统计的开发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工作基础。管理工作的程序化,系统和信息系统。

2.基于信息处理层次进行划分: MIS基于信息处理层次进行划分为面向数量的执行系统、面向价值的核算系统、报告监控系统,分析信息系统、规划决策系统,自底向上形成信息金字塔。

3.基于历史发展进行划分: 第一代MIS是由手工操作,使用工具是文件柜、笔记本等。第二代MIS增加了机械辅助办公设备,如打字机、收款机、自动记账机等。第三代MIS使用计算机、电传、电话、打印机等电子设备。4.基于规模进行划分划分已逐渐由局域范围走向广域范围。5.MIS的综合结构同一管理层次各种职能部门的综合,管理层的业务组织在一起,如上下级的对口部。

创新原则,体现先进性技术,使目标系统较原系统有质的飞跃。整体原则,体现完整性当是这个‘闭环’系统的完善。企业完整的实现计算机管理不一定必须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同时实现,但必须完整的设计系统的各个方面。不断发展原则,体现超前性。意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经济原则,体现实用性失败的MIS正是由于盲目追求高新技术而忽视了其实用性。盲目追求完善的本单位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MIS的开发方式有自行开发、形式。一般来说根据企业的技术力量、资源及外部环境而定不可行的开发方法的开发原则。

随着电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

MIS可以划分为横向综合结构和纵向综合结构,横向综合结构指

如劳资、人事部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原则。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要及时了解新技术,使用新

。企业管理可以理解为一个合理的

为了提高使用率,有效的发挥MIS在开发过程中应注重不断发展和超前意识。大而全和高精尖并不是成功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委托开发、联合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闭环’系统。目标系统应

MISMIS的衡量标准。

MIS从地域上

事实上许多

MIS而忽视了MIS

: :纵向综合结构指具有某种职能的各的作用,应当注

购买现成软件包进行二次开发几种

:组织结构法,机械的按照现有组织机构划分系统,不考虑数据库法,开发人员从数据库设计开始对现有系统进行开发。想象系统法,开发人员基于对现有系统进行想象为基础进行开发。

可行的开发方法:自上而下(Top__Down),从企业管理的整体进行设计,逐渐从抽象到具体,从概要设计到详细设计,体现结构化的设计思想。自下而上(Bottom__Up),设计系统的构件,采用搭积木的方式组成整个系统,缺点在于忽视系统部件的有机联系。

两者结合是实际开发过程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得到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而从逻辑模型求得最优的物理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的这种螺旋式循环优化的设计模式体现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结合的设计思想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完整实用的文档资料是成功MIS的标致。科学的开发过程从可行性研究开始,经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主要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应有文档资料,并且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充实。目前使用的开发方法有以下两种:

1.瀑布模型(生命周期方法学)

结构分析、结构设计,结构程序设计(简称SA—SD—SP方法)用瀑布模型来模拟。各阶段的工作自顶向下从抽象到具体顺序进行。瀑布模型意味着在生命周期各阶段间存在着严格的顺序且相互依存。瀑布模型是早期MIS设计的主要手段。

2.快速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

快速原型法也称为面向对象方法是近年来针对(SA—SD—SP)的缺陷提出的设计新途径,是适应当前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及对软件需求的极大增长而出现的。是一种快速、灵活、交互式的软件开发方法学。其核心是用交互的、快速建立起来的原型取代了形式的、僵硬的(不易修改的)大快的规格说明,用户通过在计算机上实际运行和试用原型而向开发者提供真实的反馈意见。快速原型法的实现基础之一是可视化的第四代语言的出现。

如果采取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MIS时,工作重点在生命周期中的分析 阶段。分析阶段得到的各种对象模型也适用于设计阶段和实现阶段。实践证明两种方法的结合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几个简单的案例: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管理信息系统普遍地应用于各种人们日常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组织中。在这些组织中,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是各种各样的。下面将通过几个简单的案例介绍一些常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1.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是管理信息系统领域里目前发展十分迅速的一个方面,HIS最重要的功能是以病人为中心,给医务人员提供临床数据通讯支持,以支持医护人员的临床医学决策工作,并支持医院每天正常运转的信息处理工作。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应包括:门诊信息管理、住院信息管理、药剂信息管理、医嘱信息管理、病案信息管理等。门诊信息管理应主要包括挂号和收费两个子系统,挂号子系统应包括挂号业务、号表处理、统计与报表、信息通讯等功能;而收费子系统则应包括划价处理、收费处理、以及收款报帐的各项统计(公费、自费等)的管理。住院信息管理包括对住院部的病区、科室、床位等基本信息的管理,对病人的入、出、转的各种基本信息和医疗信息的管理,以及包括来院探视登记、电话预约登记等等。药剂信息管理包括药库管理、药房管理、药房计价、药房发药、制剂管理、试剂管理、临床药学、商业情报等等。医嘱信息管理包括住科管理、首页管理、医嘱管理以及各种查询等等。病案信息管理主要包括病人主索引、病案追踪、首页管理、质量控制等功能。

2.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也是目前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中的一个主要部分,这个系统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着学校教学工作,提供教学管理的所有功能。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排课管理、学籍管理、教材管理、图书管理、教学辅助系统等。教学计划管理应包括对教学总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课程进度计划等的管理。排课管理主要是根据教师、不同类型的教室、实验室、体育场地、课程分布、时间分配、分合班、单双周、教师要求等多方面约束条件安排每个学期各个班级的具体课程表,传统手工排课相当麻烦并且容易出错,这个功能可以解决学校排课这个老大难问题。学籍管理应包括基本信息、学生信息、成绩信息以及毕业生分配等管理。教材管理包括对学校教材的库存情况、每个课程教材的使用等管理。图书管理应包括学校图书馆的采购、借阅等的管理,以及通过数字图书馆技术提供远程多媒体阅览等管理。教学辅助系统应包括网络教室、专家答疑、网上讨论、网上作业批阅以及其它一些远程教育的功能。

3.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保险制度主要指的就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简称五保)。运用计算机网络手段,建立统一的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技术支持系统,有利于实现社会保险的现代化管理,加快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实现。统一的社会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能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准确的分析数据,为确保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提供基础性的技术保障,减少企业漏缴、少缴、欠缴社会保险费现象,加强对个人帐户记帐和基金监督的管理,提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效率。

核心平台用一句话解释就是,为全国社保经办机构构建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一个模块化系统生成工具。核心平台是劳动保障部根据各项社会保险政策要求,结合国内社保业务的开展情况和发展趋势,全面按照劳动保障部社保管理信息系统标准信息规范,设计开发出来的一套通用系统。平台为各地社保经办机构提供了详尽的需求分析报告和业务流程建议,针对各地不同的业务模式,提供了多种可选方案。用户只需通过模式选择、参数配置、指标扩充等过程,就能完成系统开发中约80%~95%的工作。对于本地化要求比较特殊的地区,可以通过补充编制少量程序,完成本地化工作。

核心平台的总体结构。核心平台是整个社会保险大系统的核心部分,按社会保险业务划分,核心平台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个子系统,各子系统既可单独运行,也可任意组合,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数据来源包括参保单位、银行、税务、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等信息系统,核心平台提供了与这些外部系统的数据接口,以便于进行数据交换。

核心平台的功能结构。根据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内容和使用对象的不同,核心平台的功能可划分为业务管理系统和综合查询统计系统两个部分。

业务管理系统:可分为征缴事务处理层、内部事务处理层和费用事务处理层。征缴事务处理层以费用征集为主线,主要包括社会保险业务的登记、申报、缴费核定、费用征集等基本环节;内部事务处理层主要包括个人帐户管理、基金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等基本环节;费用事务处理层以基金支付为主线,主要包括与参保单位、银行、税务、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等相关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各险种的待遇审核和费用结算等基本业务环节。

综合查询统计系统:包括对业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和发布的统计信息系统;对基金管理状况进行监控的基金监测系统;利用已有的统计性数据,监测数据和政策参数,对政策进行敏感性分析,对基金支撑能力进行中长期预测的决策支持系统。综合查询统计系统的使用对象包括领导人员、系统管理人员、业务操作人员和社会公众。

4.城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检索、环境评价、环境预测等功能。数据采集主要包括通过传感器技术的自动传输、键盘录入以及数据编辑等功能。数据检索主要包括分类检索、测点分布、环境标准等功能。环境评价主要包括分类统计、图形分析、指标超限检查、空气质量评价等功能。环境预测主要包括时间序列预测和回归预测等功能。通过这些功能可以输出大气报表、降水报表、地面水质报表、降尘报表、交通噪声报表、环境噪声报表等。

案例总结

在现代化管理中,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帮手,它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企业管理现代化中,组织、方法、控制的现代化离不开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和网络逐渐应用于现代管理之中。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和越来越复杂的企业内外部环境,企业有必要建立高效、实用的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管理决策和控制提供保障,这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管理信息课程学习体会

所以我觉得学习管理信息系统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对我们国际贸易专业的的学生而言。我觉得平时上课学习是不够的,要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并且也要多做练习题,这样有利于更好的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现代化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它不仅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管理走向现代化的进程。通过老师的传授知识让我懂得了很多关于这门课程的知识,为以后运用与企业的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衷心的感谢老师的辛苦教导,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再接再厉,更加的充实自己!谢谢老师!

第五篇:《管理信息系统》总结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必须要知道的概念,可以不背)1.BSP(企业系统规划):是IBM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的一种信息系统规划方法,它主要是基于用信息支持企业运行的思想。

SST(战略集合转移法):是一种确定信息系统战略目标的方法,该方法把组织的总战略

成一个“信息集合”,包括使命、目标、战略以及其他组织支撑因素。CSF(关键成功因素):通过分析找出使得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2,信息: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是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有意义的数据,是可以减少或消除事物不确定性的消息,情报,资料和知识。

3,实体:客观存在的,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称为实体。

4,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手段,运用数学的方法对组织的管理信息进行系统化处理,以支持企业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职能的一种集成的人机系统。

5,生命周期法:运用生命周期的概念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称为生命周期法。6,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给数据流程图中每个成分以定义和说明的工具。

7,系统设计:即根据系统分析阶段所获得的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来建立物理模型。8,数据流程图:数据流程图就是企业或组织中信息流动过程的抽象,是用特定的几种符号综合反映出企业管理实践中信息的流动,传递,存储和处理过程的图形。

9,E—R模型:一种实体联系模型,在数据库设计中被广泛用作数据建模的工具。10,实体业务流程图:业务流程图是将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用一个完整的图形串起来,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描叙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的业务管理,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向的图表。

11,系统规划指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用户提出的需求,从户的现状出发,经过调查,对所要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案、实施过程、阶段划分、开发组织和开发队伍、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及工作进度,用系统的、科学的、发展的观点进行全面规划。

12,系统的生命周期划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等阶段。

13,系统开发的策略及方式的选择: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常见的策略有:‘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以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的复合型开发策略。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式取决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特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原则,管理信息系统常见的开发方式。

14,模块设计的原则:低耦合、高聚合;保持作用范围应在控制范围内;使用合理的模块扇入数和扇出数;采用合适的模块大小。

15,代码设计的原则:唯一性、规范性、柔性、兼容性、简短性、可见识性。

16,数据流程图的组成及基本元素:数据流程图主要由外部实体、加工处理、数据流和数据存储四个部分组成。

17.需求分析:是强调用户对新开发的信息系统的需要和要求,结合组织的目标、现状、实力和技术等因素,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确定出合理可行的信息系统需求,并通过规范的形式描述需求的过程。

18.数据流图:是描述软件系统中数据处理过程的一种有力的图形工具。

19.数据字典:是用来准确定义数据流图中各组成成分的具体含义的一种工具。

20.内聚——指模块内部各成分间联系的紧密程度。耦合——指模块之间相互联系的程度。

21,白盒测试: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须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以检查处理过程的细节为基础,对程序中尽可能多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检验内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是否有错,以及实际的运行状态与预期的状态是否一致。

黑盒测试:把测试对象看成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只在系统的接口处进行测试,依据需求说明书,检查程序是否满足功能要求。

白盒测试的方法:(1)逻辑覆盖(2)基本路径测试

黑盒测试的方法:(1)等价类划分法(2)边界值分析法(3)错误推测法(4)因果图法

22、系统测试包括哪些类型? 答:(1)恢复测试(2)安全性测试(3)强度测试(4)性能测试

23、系统维护有哪些类型?

(1)改正性维护(2)适应性维护(3)完善性维护(4)预防性维护

三、简答题:

1,试述诺兰的信息系统开发的阶段理论(必考)

诺兰将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分为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六个阶段。诺兰的阶段理论既可以用于诊断组织当前处在哪个成长阶段、向哪个方向前进、怎样管理对研制最有效;也可以用于对各种变动的安排,进而合理转至下一个生长阶段。

(1)初装(一句话概括一下即可)

 单位购置第一台计算机并初步开发管理应用程序。计算机的作用被初步认识,个别人具有了初步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 一般是在财务或统计部门应用. 特点:组织中只有少数使用计算机,计算机是分散控制的,没有统一的计划。

(2)蔓延(一句话概括一下即可)

 管理应用程序从少数部门扩散到多数部门,开发大量的应用程序,单位的事务处理效率有了提高。

 问题:数据冗余、不一致性、难以共享只有一部分计算机的应用收到了实际的效益。

 该阶段:数据处理能力发展最为迅速。

(3)控制(一句话概括一下即可)

 计算机预算每年以30%~40%或更高的比例增长,而投资回收不理想。随经验不断丰富,应用项目积累,客观上也要求加强组织协调,出现由企业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统筹)。

 该阶段:是实现从以计算机管理为主到以数据管理为主转换的关键。

(4)集成(一句话概括一下即可)

 在控制的基础上,对子系统中的硬件进行重新联接,建立集中式的数据库及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各种信息的系统。

 该阶段:费用迅速增长。

(5)数据管理(一句话概括一下即可)

 实行了全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进一步体现了信息“倍增剂”的作用。 该阶段:增长速度缓慢。

(6)信息管理(一句话概括一下即可)

 进入成熟期,可以满足组织中各管理层(高、中、低)的需求,实现了信息资源的管理。

 信息系统的开发跟上了企业的发展,信息资源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促进其发展的动力。2.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

(1)制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其发展战略必须与整个企业的战略目标协调一致,通过调查分析企业的目标和发展战略,评价现行系统的功能、环境和应用状况,确定信息系统的使命,制订系统战略和政策。

(2)制订总体方案,安排项目开发计划,根据发展战略和总体结构方案,确定系统和应用项目开发次序和时间安排。

(3)制订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划,提出实现开发计划所需要的硬件、软件、技术人员、资金等资源,进行概算和可行性分析。

3、可行性研究涉及哪些方面?(可简述或论述)

(1)技术可行性,包括现有技术条件能否达到要求,所需要的物理资源是否具备,可否得到。如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技术人员。

(2)经济可行性,资金可得性,各种成本和维护费用的核算;经济合理性,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信息提供的准确性,工作效率的提高,工作条件的改善,费用的降低,未来的发展等。

(3)社会可行性,组织内部某些制度的变更,管理体制的变动,组织的承受能力;外部是否为有关部门认可和接收等等。

4、系统设计中代码设计必须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唯一性。一个对象可能有多个名称,但在一个编码体系中,只能赋予它唯一的代码 合理性。代码结构应与相应的分类体系相对应 可扩充性。应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以备不断扩充 简单性。结构尽量简单,减少各种差错。

适用性。代码尽可能反映对象的特点,便于记忆填写。规范性。遵循国家有关编码标准,类型格式统一。系统性。有一定的分组规则,在系统中具有通用性。

5、系统维护需要做哪些工作

(1)程序的维护,发现程序错误,需要改正,对部分程序进行改进,以适应环境。(2)数据文件的维护,对现有文件的结构进行修改。

(3)代码的维护,对旧代码进行改造,制订新的代码体系,实施新代码的贯彻。(4)机器设备的维护,专人修理管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转。常用的系统开发方法

6、简述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包括的内容?

(1)信息系统规划:对企业的环境、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分析各级部门的信息需求,确定信息系统的目标、功能、规模、资源,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并根据需求的轻重缓急、现有资源状况和应用环境的约束,合理安排建设计划,从经济、技术、等方面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信息系统规划: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义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旗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

(3)信息系统设计:根据系统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具体设计以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即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所以这个阶段有分为物理设计阶段。

(4)信息系统实施: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践的阶段,该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设计报告所确定的物理模型,将设计方案转为计算机上可实际运行的人机信息系统,并编写系统实施报告。

(5)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主要对系统评价和维护。

7、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各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各阶段应提供什么技术文档?(1)信息系统规划:对企业的环境、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分析各级部门的信息需求,确定信息系统的目标、功能、规模、资源,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并根据需求的轻重缓急、现有资源状况和应用环境的约束,合理安排建设计划,从经济、技术、等方面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信息系统规划: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义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旗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

(3)信息系统设计:根据系统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具体设计以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即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所以这个阶段有分为物理设计阶段。

(4)信息系统实施: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践的阶段,该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设计报告所确定的物理模型,将设计方案转为计算机上可实际运行的人机信息系统,并编写系统实施报告。

(5)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主要对系统评价和维护。8,模块内聚的类型有哪些? 答:(1)偶然性内聚(2)逻辑性内聚(3)实践性内聚(4)过程性内聚(5)通信性内聚(6)顺序性内聚(7)功能性内聚

9,模块耦合性的类型有哪些? 答:(1)非直接耦合(2)数据耦合(3)特征耦合(4)控制耦合(5)外部耦合(6)公共耦合(7)内容耦合

10,系统设计的优化规则有哪些? 答:(1)改进系统结构提高模块独立性(2)模块的作用域应处于其控制域范围内(3)系统结构中的深度和宽度不宜过大(4)模块应具有高扇入和适当的扇出(5)保持适中的模块规模和复杂度(6)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度(7)设计单入口单出口的模块(8)模块功能可以预测。

11,系统总体设计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1)设计软件系统结构(2)数据结构及数据库设计(3)编写总体设计文档(4)评审

12,试述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更强调用户与开发人员的紧密结合,在开发战略上强调“从上而下”,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局部性。它适用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其不足是开发过程复杂繁琐,周期长,系统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等等。原型法更多遵循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更容易让人们接受和掌握;方便用户与开发人员进行沟通,缩短了系统开发人员和用户的距离;使得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效率、质量、时间等方面的效益都大大提高,系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大大加强;提高了用户参与开发的积极性。但其不适应于大型系统的开发,原来的管理基础不够完善,整个系统没有完整的概念。

13,数据字典一般包括哪几个部分

数据字典由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外部实体组成。14,可行性分析任务和内容

可行性分析任务是明确应用项目的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内容包括管理上的可行

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可行性。

15,系统转换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系统转换的方式有直接方式,平行方式和逐步方式。直接方式简单,节约了人员,设备的费用,但风险较大。平行方式费用较大,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得到大大的提高,风险较小。逐步方式保证了可靠性,费用不太大,但接口多,并且对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有一定的要求。

16,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有哪些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有用户自行开发方式,委托开发方式,合作开发方式,购买软件,购买服务。

17,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有计算机的全面应用;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涌现性;开放性。

18.各种开发方法(了解)

 结构化开发方法

基本思想是:用系统的思想,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具体来说,就是先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如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

优点:  阶段的顺序性和依赖性。前一个阶段的完成是后一个阶段工作的前提和依据,而后一阶段的完成往往又使前一阶段的成果在实现过程中具体了一个层次。

 从抽象到具体,逐步求精。从时间的进程来看,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逐层实现的过程,每一阶段的工作,都体现出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结构化技术特点。

 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分开。即首先进行系统分析,然后进行系统设计,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 质量保证措施完备。每一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审查,对于出现的错误或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不允许转入下一工作阶段,也就是对本阶段工作成果进行评定,使错误较难传递到下一阶段。错误纠正得越早,所造成的损失就越少

缺点

 它是一种预先定义需求的方法,基本前提是必须能够在早期就冻结用户的需求,只适应于可以在早期阶段就完全确定用户需求的项目。然而在实际中要做到这一点往往是不现实的,用户很难准确地陈述其需求。

 未能很好地解决系统分析到系统设计之间的过渡,即如何是物理模型如实反映出逻辑模型的要求,通俗地说,就是如何从纸上谈兵到真枪实弹地作战的转变过程。

 该方法文档的编写工作量极大,随着开发工作的进行,这些文档需要及时更新。

适用范围

该方法适用于一些组织相对稳定、业务处理过程规范、需求明确且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的大型复杂系统的开发。

 原型法

原型法(Prototyping Method)是在系统开发初期,凭借系统开发人员

对用户需求的了解和系统主要功能的要求,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迅速构造出系统的初始原型,然后与用户一起不断对原型进行修改、完善,直到满足用户需求。

优点:  开发周期短  增加用户的满意度  加强了开发过程中的用户参与程度  降低系统开发中的风险  降低系统开发的成本  易学易用,减少对用户的培训时间  可产生正确的系统需求描述

缺点:  对于大系统,复杂系统,不适于直接使用; 

开发过程管理困难;开发工具要求高; 

用户较早看到原型,错认为就是新系统,使用户缺乏耐心; 

开发人员很容易用原型取代系统分析。 面向对象法

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是尽可能模拟人类习惯的思维方式,使开发软件的方法与过程尽可能接近人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

优点:

 把数据和操作封装到对象之中。从应用设计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更加抽象化而且具有极强的对应性。是一种全新的系统分析设计方法。

 实现了对客观世界描述到软件结构的直接转换,大大减少后续软件开发量。

 开发工作的重用性、继承性高,降低重复工作量。应用程序具有较好的重用性、易改进、易维护和易扩充。

 缩短了开发周期。 设计中产生各式各样的部件,然后由部件组成框架,以至于整个程序。 适用面广,适用于各类信息系统的开发。

缺点:

 需要一定的软件支持环境。 不太适宜大型的MIS开发,若缺乏整体系统设计划分,易造成系统结构不合理、各部分关系失调等问题。

 只能在现有业务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不能从科学管理角度进行理顺和优化。

初学者不易接受、难学。五,综合,(可能有流程图,参考作业):

(E-R模型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的规则:

 每一实体集对应于一个关系模式,实体名作为关系名,实体的属性作为对应关系的属性。

 实体间的联系一般对应一个关系,联系名作为对应的关系名,不带有属性的联系可以去掉。

 实体和联系中关键字对应的属性在关系模式中仍作为关键字。)

几个重要的图: 7

下载管理信息系统总结(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管理信息系统总结(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总结

    幻灯片1 幻灯片2 幻灯片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总结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总结 这个学期新学了管理信息系统这门学科,觉得受益不浅。 我想先描述一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职能:数据的收集和录入,负责数据的存贮,负责系统内信息的传输,数......

    管理信息系统总结(5篇模版)

    管理信息系统总结 1、罗宾斯管理定义:管理是通过他人既有效率又有效益地完成活动的过程。 2、法约尔管理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信息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总结

    GDOU-B-11-112 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书(学生用表) 实验名称 学院(系) 学生姓名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 经济管理学院 金光锋 专业 课程名称 管理信息系统 行政管理 钟海楼0500......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总结

    1. DBM 数据库主流数据模型 :关系型数据库 2. 数据分析逻辑模型 包括数据流程图 和数据字典 3. 切换方式:间接切换 4. 系统分析阶段提出系统分析报告,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模......

    管理信息系统实习总结

    管理信息系统实习总结 信管11级1、2班 众所周知,管理信息系统是为了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科学,它研究......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总结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总结 这学期学习了一门新的课程——管理信息系统。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感觉很新奇,认为这门学科似乎比较高级,但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发现,信息系统知识可以和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总结

    2011年《管理信息系统》总结资料 1..信息系统是一个集技术、_____和社会因素为一体的人/机系统。P1 2.关于信息的定义有多种说法,其中信息理论创始人香农认为P2 A.信息是构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