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注课堂 感受成长
关注课堂 感受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的校长,那首先你得努力成为一个好的教师、好的教学论专家和好的教育者。”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必须重视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和管理,通过听课和评课,加强对教育经验的分析和总结。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一个睿智的校长应懂得从繁杂的学校事务中抽身走进课堂、接近教师、贴近学生进行听课评课工作,进而进行有效监控。
一、追求本源,观察教育
校长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既是履行职责的需要,也是有效管理的需要,是校长实现“教育思想领导”的主要途径。听课和评课的能力是校长观察教育、指导教学的重要能力的体现,只有通过听课和评课,校长才能真正了解学校的情况,才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推广经验,密切校长与教师间的关系。只有通过校长的听课、评课,才能把校长个人的看法逐渐变成全体教师的集体信念,由此推动了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实现了教学工作的科学组织与管理。
校长坚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可以获得严格教学常规的指挥权。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课是教学常规中的中心环节,抓住了这个中心环节,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把其它环节及其它方面的工作带动起来。校长听课、评课,可以及时掌握最真实、大量的感性材料,检查与摸清教学现状:对教师教学情况、教学水平、教学成绩了如指掌,对学校整体教学状况进行评价、诊断,避免瞎指挥,从而取得严格教学常规的指挥权。对执行教学常规优者表扬激励,差者指导帮助,不负责者批评教育,对常规教学中的问题作出新的决断,对服务教学的欠缺方面进行调控,推动教学常规的不断完善和落实。
校长坚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可以获得指导教学改革的主动权。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课堂教学是教与学两个过程的核心结合部。教学理念的体现、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是通过每天的课堂教学来体现的。考察教学现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分析原因大多是课堂教学不当所致。校长听课、评课,可以获得指导教学改革的主动权,对先进典型,适时地加以总结和推广。由点到面,扩大成果;对新教法尝试,给予热情的鼓励。发现问题症结,提出改进意见,给予诚挚帮助,超前防范不良倾向的蔓延,引导教师不断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念、研究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校长坚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可以获得开展教学研究的发言权。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生产力。校长要成为教师的教师,要从行政型的管理走向科研型的管理,成为教学研究的带头人。校长听课、评课是获得教研发言权的最好方法。这是因为:听课、评课本身是学校经常广泛开展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方式,校长的积极参与有助于校长向教师学习,向实践学习,吸收新信息;有助于领导与教师之间沟通感情密切关系;在交流信息、彼此切磋、探讨教学规律中出真知、长才干使自己锻炼成为一个精通教学的行家能手。同时通过亲自动手动脑,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听评,言之有据,说之有理,给教师作理论指导,使点滴的经验变成系统的,盲目的东西变成自觉的,经验上升为理论,浓厚教研空气,促进教师业务素质、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听课评课体现了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研究者和促进者。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长听课和评课时,不应以领导者、检查者自居,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教师,特别是不能把一节课简单地分为几条优缺点,而应和教师志同道合,共同探讨课堂教学的规律性,找出难点,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即和教师互研互磋,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听课评课体现了校长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者。校长评课不能只是一般性地看待教师上课的不足与优点,要因人施评,方式灵活,争取达到“以事明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考察教师的专业能力、技术等“物化性”修养,更要重视教师的理念、境界、感情、品格等“精神性”修养。校长应主动预见教师的发展方向,及时发现教师发展的“生长点”,提出适合教师未来发展的方向性建议,并给予有力的引领。
听课评课体现了校长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者。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智能、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因而在听课、评课中,校长要关注教学的全过程,对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要从“学生发展为本”的角度分析师生的双向活动。
听课评课体现了校长是课程文化的倡导者。校长应通过评课提升引领学校课程文化,要善于将课程理念、愿景、策略等通过交流,带入主流意识,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
二、直面课堂,感受真实
校长听课是一种主动向教师学习、交流教艺的好形式,不能抱着检查者的心态听课,要以虚心诚恳的态度,事先与教师通气、打招呼,给予适当的精神鼓励,使教师的紧张情绪尽可能消除或减少,不搞突然袭击。突击式听课会使教师感到你不信任他、你在检查他,甚至猜测校长是否听到了什么反映,对他有什么看法,往往会引起教师不满而造成隔阂。教师教学很难进行得轻松自如,校长也很难了解到真实的教学情况。同时,校长听课,不是去挑剔教师上课的毛病,而是去学习。校长要努力从教师的教学中得到启发,有意识地吸收新鲜养料,使自己不断提高。
校长听课应做到心中有数,忌盲目与随意。听课既要向教师学习,又要指导教师教学。听前要做好学识修养的准备,才能提高听课能力和效益,防止与克服凭感觉听的形式主义。首先,要坚持经常的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有关指导性文件,懂得该科教改的概况和发展趋势,以提高自己听课的敏感性。其次,对要听的教材和学生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
听课开课是一种立体性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卓有成效的听课总是听课者以认真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为前提,以原有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参与为基础,以看、听、想多种感官活动协调作用为保证。校长听课应有所不同于一般学科教师。因此,校长听课时观察要更细一些,要关注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课堂学习的细节。对听课发现问题的思考要更深一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想多一些。
校长观察课堂的要领是获得理想听课效果的保证。一节课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更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所以我们应从单一听教师的“讲”变为同时看学生的“学”,做到听、看、想结合,通过听、看、想得到课感。
1.听的内容:一听教师怎么讲的,是不是讲到点子上了,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二听课讲的是否清楚明白,学生能否听懂,教学语言如何;三听教师启发是否得当;四听学生的讨论和答题;五听课后学生的反馈。
2.看的内容:一看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看教师板书是否合理,看教师运用教具是否熟练,看教法的选择是否得当,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看教师实验的安排及操作,看教师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处理是否巧妙……一句话,看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二看学生,看整个课堂气氛,是静坐呆听,死记硬背,还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看学生对教材的感知;看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跃;看学生的练习、板演、作业情况;看学生举手发言、思考问题情况;看学生活动的时间是否得当;看各类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看学生与教师情感是否交融;看学生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是否养成;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一句话,看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
3.想的内容:不仅要边听、边看,还要边想。因为对课堂教学水平的分析不能仅停留在表象的观察上,更要做出正确的判断,有时需要透过现象去分析它的实质。上得好的课,应该看得出学生是怎样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比较熟练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答错了,答得不完整,答得结结巴巴,这是正常现象,正因为这样他才要学习。老师的功夫也就是在学生答错时,能加以引导,答得不完整时,能加以启发。所以听课,一定要注意看实际效果,看学生怎么学,看教师怎样教学生学的。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宁可真实的缺憾,也不在完美的虚假”。
如今,校长们在坚持传统听课的基础上,同时也要对听课方式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新型听课方式应运而生――课堂走访,校长以不具威胁性的方式观察学生学习情况,走进课堂寻找教学实践及学习结果的可观察证据。走访课堂10―15分钟,边走边看,巡视教师在教什么、怎么教,学生们在学什么、做什么。走访中校长可随时观察教师和学生的各项活动及情感变化,最大限度获得教与学信息,有利于学校发展计划,有利于给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支持。
三、指点迷津,促进成长
评课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校长的评课与教师评课的关注点不一样,教师评课是关注学习,校长评课是关注方向、关注教师的成长,达到引导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掌握新教学方法的目的。
1.校长应淡化自己的身份,以一个普通听课老师身份提出建议性的见解,最好在别的老师谈完自己的看法后,再进行自己的发言。具体评价时应客观,尤其对于新教师应肯定多于否定,鼓励多于批评。校长应意识到,无论是听课还是评课也是一种学习、探讨的过程,居高临下是不足取的,只有以一种平和的态度与老师打成一片,彼此敞开心扉开诚布公才会有畅所欲言,促使开课老师不断进步成长的效果。所以校长评课的态度要随和,以一种探讨、商量的语气就更易于被他人接受。当然,对确实存在的不足应因人因地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2.校长听完课不要急于评课,可以再听几节同一学段、同一学科、同一年级的其他老师的课,通过横向比较,再做出相应的综合性评价。
3.校长不能把外校老师的上课作为一种模式标准,并以此作为评价本校老师上课优劣的标准,因为学校不同,学生素质会不一样,应该从本校实际出发,从老师、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引导。当然,外校的好的做法可以作为借鉴加以推广,引导本校教师通过比较发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争取不断进步。
校长评课的客观、公平与否将会影响到教师的成长、学校的教学管理,甚至会影响到学校品位的提升、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对校长来说,评课应在深思熟虑、态度谦和、学管双用、鼓励为主,在了解不同学科、注意不同学段区别的基础上进行,这样评课才会让老师心服口服。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有经验的校长,他所在意和关心的中心问题,就是课堂教学……听课、分析课、评课是校长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校长深入课堂听课是了解掌握教与学情况的最直接、最具体、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帮助老师指导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校长评课是指路而不是修路,是引导教师理智地认识课堂教学的现象,帮助教师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因此,要做好听课评课,对学校进行有效监管,校长就应该拥有一颗善良和真诚的心,并让教师和学生时刻看到信任、受到鼓舞、品到成功,永远充满活力,谱写生命的卓越篇章。
(责任编辑:林文瑞)
第二篇:关注生命成长构建道德课堂.
关注生命成长
构建道德课堂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实验中学 王玉斌
当今的中国,科技迅猛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强大,人民的物质生活日益提高。在这些繁荣现象的背后,一些存在于社会之中的人格扭曲、道德沦丧的现象时有发生,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事例令人惋惜和痛心。比如:2010年浙江某中学的学生徐某因为上网费残忍地将自己的亲生父母用刀刺死,2011年北京某中学14岁的学生兰某到同学家将同学的妹妹残忍地奸杀,还有富士康一个接着一个的员工跳楼自杀,为了一点的蝇头小利而置国民身心健康于不顾的瘦肉精事件、各种的添加剂、塑化剂事件…….这一系列的事件令人痛心,更让我们深思:我们呕心沥血、费尽心机的教育到底有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有没有触动学生的灵魂?我们的学生怎么了,我们的的教育又怎么了?由此我又想到了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后来成为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有新教师任教,他总会给新教师写一封这样的信:
亲爱的教师:
我是一名从集中营生还的校长,我曾亲眼目睹人眼所不应见到、惨绝人寰的情况:那些毒气室是由学有所长的工程师修建的,那些妇女是被知识渊博的医生毒死的,那些儿童是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的。我怀疑教育的作用。我对你们唯一的请求是:请回到教育的根本,帮助你的学生成为具有德行的人,你们的努力不应造就学识渊博的怪物,或多才多艺的变态狂,或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我始终相信,只有孩子具有德性之后,读书、写字和算术的能力才有价值。
羊羔跪乳,乌雅反哺,都是一种报恩的外在和诉求。那么,教育的反哺和跪乳又在哪里?知识对人类的哺育和滋养又该获得人类怎样的回报?
对这些问题的追寻,对社会时弊的批判,以及在澳大利亚研修期间所看到澳洲学校不设思品课,但在澳洲社会和校园中,热心助人、团结协作、尊老爱幼、爱护公物、美化环境等举动随处可见,每一位授课老师就是最好的德育教育模范的现象,更加坚定了我在课堂激活、培育、守护学生的美好德行,关注学生生命,追寻道德课堂的决心和信心。
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道德植根于社会。课堂是生活,是一个小社会,同样也离不开道德。道德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呈现尊重、关爱、民主、创新、和谐学习生态的课堂,是一种德性化、人性化、生命化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是能够很好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课堂。我们应该以新课程的理念,从道德自觉的高度,去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审视那些不道德的教育现象,努力地加以改进和完善,使我们的教师在道德的环境中进行有道德的教学,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人生的体验之旅,使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使我们的课堂教学 过程和结果都合乎道德的要求,让我们的课堂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基于个人的学习、思考与实践,我逐渐形成了对于关注学生生命、构建道德课堂的理解与追求,在此愿与大家分享。
一、道德课堂,应当是充满微笑、富有幽默的课堂
如何给学生创设一个安全、愉悦的道德课堂,我认为课堂之中教师的微笑、幽默,是愉悦课堂最好的催化剂和润滑剂。微笑是人间最美丽的语言,课堂上的笑声是“解压”的“良药”,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与他们心心相连,能给学生一种强大的亲和力,而这种亲和力一定会转化为一种强大的感染力,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样,教师的幽默,可以启迪学生的心智,活跃思维。课堂之中偶尔来点幽默,犹如“兴奋剂”,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智慧。例如:我在和学生复习热学知识时,发现一个学生在偷吃柑子,便故作惊讶地提问:“请同学们注意,教室里有股什么气味?”很快就有学生判断出是柑子气味,我风趣地说:“不知是哪位同学想让大家体验分子扩散的现象。不过,像这样的实验,还是应该在课后进行。”学生都笑了,那个违纪学生也悄悄地收起了柑子。可以说,在课堂上我将批评教育与课堂知识结合得天衣无缝,既让大家对分子扩散现象加深了印象,又含蓄、温和地批评了违纪行为。可见,微笑如缕缕春风,可以化解一切不快与纷扰,幽默就像一阵细雨,润物无声,恰当地使用微笑与幽默,使学生的智慧如晶莹的珍珠闪耀光芒,那么,课堂也就轻而易举地“大珠小珠落玉盘”了。
2、道德课堂,应当是充满赞美之声的课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人心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斯宾塞也曾说过“一个长期得不到夸奖的人,会在心里产生厌恶和憎恨”。学生就像荷叶上的露珠,虽晶莹剔透,但容易破碎。作为教师要关爱他们的成长,用欣赏的眼光关注他们课
堂之上的每一点进步,用喜悦的心情去赞美他们课堂之上的每一点成功,通过赞美学生课堂之上的表现,让学生获得情融融、意切切的心灵感受,让这种感受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原动力,燃起学生勇于质疑、探究的强烈欲望。“你有一双慧眼,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了不起!”“你的见解这么深刻,继续研究你也会想着科学家的方向发展,我期待你的成功!”这种处处洋溢着赞美话语的课堂,就是基于对学生欣赏、尊重的快乐的道德课堂。
“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道理我们都懂,教师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语会令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由此我想到一位年轻英语教师课堂上的远离道德之本的现象。那节课教师激情高涨,魅力四射,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应当说这么年轻的教师,将课上到这种程度已是难能可贵,可是这位教师在课堂之中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提问细节却偏离了课堂以人为本的教育初衷。这位教师课堂上提问一位学习较差的学生,结果这位学生站起来将问题回答的磕磕巴巴,南辕北辙,教师非常不高兴地对学生说“你怎么学的,课后到办公室”。听到这番话,我想这位学生一定无法再凝神静气地听课,他一定在心里嘀咕“我怎么这样倒霉,碰到让我回答问题,问题没回答上来,同学们会怎样评价我,会不会取笑我?老师让我到办公室会怎样批评我?我应当怎样应付老师的询问?…….”可以说该生自没回答上问题来老师让其坐下后,内心一直惴惴不安,心神不宁,后面听课的效果可想而知。
对于该教学事件,老师在课堂之上完全可以采取如下灵活的处理
方式:可以走到学生身旁,俯下身子,拍着学生的后背温和地说“某某同学,这个问题确实难度有点大,这个问题暂时不会没关系,你先坐下进一步考虑,我们先听听其他同学的见解,好吗?”之后,教师最好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后面的课堂学习中,让其回答一个能回答上来的简单问题,对其进行适当的表扬,让其重新找回原先的自信和在同学面前的尊严。
由此我想到,作为老师,课堂上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也不要让批评泛滥不绝。好的老师必定是一个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运于表扬和赞美,但谨慎使用责罚和批评的人。善于运用赞美的人,才可能收获学生课堂上的真情流露、畅所欲言!
3、道德课堂,应当是关爱学生个体差异的课堂
俗话说: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作为一个个生动的个体,我们的学生相互之间也存在先天的差异,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尤其是那些在生理上、学习上、品德以及行为等方面落后或者偏差的学生。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应以百倍的热情去亲近他们、呵护他们、鼓励他们,时时关爱他们,用爱点燃他们的心灵之灯,使其幸福成长,而这一切的前提必须是教师眼中必须要有他们的存在。我国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以说,爱,永远是教育的内涵。特殊学生的生活往往是暗淡的,因缺乏应有的尊重、信任和关爱而身陷自卑之中,他们的情感最为脆弱,心灵更需要慰籍。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在课堂之上给予他们更多地关注,用欣赏的眼光去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到温暖和鼓舞,就会有助于他们走出心灵的孤寂。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一节预设生成“失败”的道德课堂。2010年9月4日,刚刚接手毕业年级才三天,对毕业年级8班学生尚处于完全陌生阶段的我,带着豪迈的自信踏进教室,准备深入浅出地订正上节课学生所做的摸底试卷,也让学生见识一下我早已预设的精彩点拨。同样对我陌生的学生早已翘首以盼地将试卷摆到桌面上,胸有成竹的我得意地用目光扫视着学生的准备情况,当我的目光定格在一个桌面上没有任何试卷和文具的学生身上时,好奇心驱使我来到这个学生旁边。我用严厉的口气问学生为什么不将试卷拿出来?这个学生却满不在乎地说“我的试卷早找不着了”。一向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我,听到这番话后,二话没说重新回到办公室,边向班主任了解这个学生的情况边给这位学生找一份试卷,在找试卷的同时,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就像连珠炮似的向我数落着该学生不完成作业、上课根本不听讲的种种陋习。重新回到班级,当我将试卷递给他时,他的眼睛瞬间闪现出了一丝的感激,之后这个学生迟疑了一下,快速站了起来和其他学生借了一支铅笔。看到学生的这一举动,让我看到了该生仍有学习的希望,让我瞬间有了这节课一定要让其重拾学习信心的念头。本来已经预设讲课的我,临时改变了主意,让全班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订正试卷。在其他学生忙于订正试卷的同时,我又来到该学生的身旁,轻轻地问他为什么不做试卷,该生看了我一眼,低下头轻轻地说“老师,反正我的物理根本就一点也不会,做与不做没有什么区别,你就别管我了”。我拍着该生的肩膀说“其
实物理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学,物理是与我们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门学科,好多问题你想想生活中碰到的现象,进行有效迁移就可以解决,你看这道练习题说的是固体融化是吸热还是放热的问题,你只要想想一块冰放到你的手里的感觉不就解决了吗?”在我的启发之下,不知不觉这个学生竟然自行解决了整张试卷四分之一的习题,该生眼中也开始洋溢出高兴与自信的感激,紧接着我开始了这节课的习题矫正,我首先让该生将他会的四分之一的习题给全体同学予以讲解,当该生一口气将有关的习题答案及原因表述完后,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也许是这久违的掌声来得太突然的原因吧,该生竟然激动得泪眼婆娑,不由自主地向全班同学深深地鞠了一躬。在之后的时间内,我经常利用课下和该生促膝而谈一些人生的设想及做人的原则,并联合其他老师在课上时时关注其学习的情况,及时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他的进步,时间不长,该生竟然在我的物理课堂及其他老师的课堂之上逐渐找回了学习的自信与感觉。后来该生考上高中后在给我的信中说 “老师,您的爱如丝丝的春雨,自然地下,悄悄地洒,无声地滋润着我的心田;您的知识如无形的磁场,把我们深深地吸引,让我们步步走进您浩瀚的心海”。
时间虽然过去了一年多,那节课虽然按照我事先的预设只完成了一半的教学任务,但该生在我引领下重拾自信的目光,却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有一种课堂预设 “失败”却成就了一堂道德人文课的美好感觉。
四、道德课堂,应当是充满情境与趣味的课堂
我始终认为,要让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富有情趣,就必须善于创设情景,将知识置于情境之中。情景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许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这样的课堂才是符合学生认知学习的道德课堂。例如在学习《摩擦起电》时,我就创设了如下一个情景,我带了几根一端蓬松的塑料捆扎绳,问哪个同学能把蓬松的一端捻紧而聚在一起。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做此实验,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他们认为这是小事一桩,结果每位同学都是事与愿违,不但没有把绳子聚拢在一起,反而更蓬松,且越用力捻,蓬松得越厉害。这一新颖现象使学生感到非常惊奇,怎么会这样呢?他们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奥秘,有了这种迫切感,学生的兴趣很快被激发,产生积极情感。
课堂上的幽默与情趣不仅体现在“嘴”上,还应表现在“手”上。但绝不仅仅是表现在老师的手上。更应是学生动手与动嘴打造的精彩,只有让知识在学生手指上灵动起来,课堂便会妙趣横生,学生在探求的路上便会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道德课堂,应当是学生不断质疑的课堂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道德课堂应当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小组合作产生质疑,以疑问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增加主动探究的强烈欲望,获取新知,增长能力。目前我正在尝试进行的“三案五疑八环节”(简称“358”)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充分利用学生质疑的支点,使学生通过预习导案产生个性质疑,小组合作尝试解决个性质疑,各小组无法解决的质疑在黑板上予以聚疑,聚合的质疑学生释疑,学生不能解决的质疑教师出手释疑。真正 实现让学生从无疑到生疑,生疑到析疑,析疑到释疑的脑力激荡过程。学生质疑的过程也正是学生个体自我思考、自我探究、小组探究的过程,是对知识进行梳理、运用、提升的过程,是将知识由外而内、由浅入深、连点成线、由线聚面的综合运用过程,更是将知识内化为技能、内化为身体的一部分的过程。
6、道德课堂,应当是分层施教的课堂
面向全体和对每个学生负责,是道德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每一个学生在思想、情感、能力等各方面都有着差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施教,可以让所有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各自收获。目前我在我们学校倡导的“358”课堂教学,实行的自助餐式分层训练,分层作业,分层检测的做法,真正起到了下游学生 “底起步、走小步、不停步”,中游学生“迈开步、小跑步”,上游学生“迈大步、快跑步”的良好效果。每次课前我都对课堂提问进行精心的分层准备,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最大限度的扩大提问面,而且有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免受伤害。尤其是我在平时的单元测试时尝试了“教师统一题量和时间,学生自主选择题目”的检测模式,即单元检测时教师统一命出各种档次、题型的题目和每个题目的分值,学生从中自主选择出100分的题目来做,即实行单元测试的“自助餐”,有效地杜绝了差生考试时对难题或愁眉苦脸、或昏昏欲
睡的状况。既有效地利用了时间,又使每个学生都在测试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把考试当做一种快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7、道德课堂,应当是充满创造性的课堂
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陶行知先生就在上海发表了以“创造的教育”为专题的演讲,提出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言论。我觉得教学的真正目应当是促进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而不单纯是掌握教科书上的知识。我们应当给学生创设一个心灵自由飞翔的课堂,唤起学生创造的冲动,让学生的思维在想象的空间自由的跳荡、升腾、飞跃,感受到创造的愉悦。对于学生在课堂之上创造能力的培养,我在澳大利亚研修期间一个叫Philip的中文教师的课堂应当给我们一定的启迪。这位教师在教学生“手机”两个字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性的写出 “手机”两个字,有的学生将中国的“手机”写成“提手”在左边,“耳”和“口”上下组合在“提手”右边的一个创意的字,寓意着用手拿着,耳朵听着,张口说着的意思。还有“德国”(Jerman)的“”德,学生竟然根据自己的想象将“德”字写成了“父”在上,“长、肉” 左右结构在下的创意字,学生解释这样写的原因是,德国人将祖国比喻为“父亲”,德国人好吃香肠,香肠可以用“长、肉”表示,故将“长、肉”与“父”字组合表示“德”字。学生造完各自的想象之字后,教师再出示正确的写法,并给学生讲述中国汉字这样的含义。Philip 老师将这种看似枯燥的汉字学习,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的情景,赋予其美妙的遐想创造,衍生学习汉语的无穷乐趣,真的是我们在今后教学中应当加以学习和
借鉴的。此外,我所追寻的道德课堂还应当是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多元化评价的课堂。
道德是所有教育内容的核心,因而道德课堂理所当然就成了所有课堂的重心,道德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引。只有扎实推进道德教育,我们身边的假、恶、丑现象才会渐渐退出时代舞台,真、善、美才能重新夺回话语权。道德不仅是课堂的呼唤,更是时代的呼唤。做好了道德课堂的成功构建,我们的学生才能在灯红酒绿中坚守一份纯真,正如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中所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让课堂拥有“炉边谈话”般的温馨和真诚,让课堂播撒幸福的阳光,释放生命的灿烂,洋溢生命的温暖,将是我对道德课堂永恒的追求。
第三篇:捕捉课堂瞬间 关注生命成长
捕捉课堂瞬间 关注生命成长
乐山市县街小学 张敏
【摘要】:课堂情境是千变万化的。学生在变,课堂气氛在变,时间在变,教师自身在变。教师不断面临挑战。只有在意想不到的情境中,因时而异,因情而变,表现出种种积极状态,做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善于抓住课堂中的普遍事件和偶发事件,捕捉教育契机,才能与学生一道共同构建起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
【关键词】:生成、生命、美丽、智慧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它是教师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景等信息,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不再由教师主宰,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随时调整教学过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也展现了课堂的真实性。它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勇敢地暴露意外的情况,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情境,关注生命成长,为课堂孕育新的生命。
一、从“课堂预设”走向“捕捉瞬间”,是孕育人性发展的沃土
课堂教学具有极强的现场性。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不应拘泥于预设的教学规程,而应独具慧眼,将“弹性灵活的成分、始料未及的信息”等生成性资源即时捕捉并理智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从而真正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活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记得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学生率先起来朗读。他声音洪亮,语调抑扬顿挫,几个数量词更是读 得一板一眼,特别有劲。我正想和大家一起鼓掌时,教室里却雅雀无声。这时,老师说话了:“同学们,大家来评一评。”一个同学说:“他读出了‘惊奇’感情。”另一个同学说:“他读得断断续续的。”又一个同学说:“他读的时候添字漏字。”„„老师简单归纳学生的评价后,强调说:“大家朗读时要避免××同学存在的缺点。”我在笔记上写到“这个评价缺乏公正性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来在评课时,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老师却说××同学平时表现时好时差,上课时间又紧,所以她就忽略了,这自然忽视了主宰学生学习过程的“三维目标”的形成。因此,作为教师理应尊重并珍视鲜活灵动的课堂瞬间,把它作为推进课堂进程的重要资源。尽管教师在课前用心良苦地进行了预设,但当课堂上学生的个性思维如潮水般喷薄而出时,教师应理智地放弃预设,尊重生成。
二、在捕捉瞬间中,激起学生对生命和真情的关怀
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导致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至失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有效地价值引导和人文点化。对于学生生成的富有创意但陈述不清的信息资源,教师应采用语言补充、直观辅导、重点强调等方式让全班学生清晰地感受这一生成性资源的优势所在;对于学生生成的偏离方向或存在错误等,要引领学生回归符合学习要求的正确轨道上来。
1.关注“突发问题”。
在阅读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因此课堂往往出现了许多“突发问题”的现象,教师不能拘泥于预设,而必须捕捉有价值的“意外”资源,给适当的引领,并及时纳入 弹性灵活的临场设计之中,让学生顺着自身的“意向”不断深入。如我在执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在质疑这一环节中,一位男生举手说:“老师,我能与大家探讨一个问题吗?”我微笑地点点头,他站起来说:“我觉得,巴迪的父亲不该那样批评他。因为巴迪还是个孩子,他需要鼓励。”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时有不少同学纷纷举手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没有抹杀学生的感情语言,让他们在“该”与“不该”中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最后引导学生读一读书中“几年后„„”这一段话,想想,到底该不该批评?学生通过读,明白了巴迪写的诗确实该说“糟糕透了”,很自然地引导孩子要正确面对来自于家长、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表扬与批评。总之,在教学实际中是很难一成不变的,因为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而教师在教学中,容忍着学生的随意质疑,甚至让学生讨论反驳,使得教学过程富有了弹性,富有了人性。
2.利用“错误”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由于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视角、认识水平、生活经历等各不相同,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教师既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更要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对与“主流价值”不相符的见解更要加以引导,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执教《放弃射门》一文时,当大多数同学认为福勒放弃射门“不应该”时,我并没有断然否决,而是“顺学而导”。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使学生在读书中,由“不可 3 思议”、“不应该”,到“应该”、“伟大的人性美”,认识一步步提高,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取得了良发好的效果。
师:当你读完这段描写(第一次放弃射门),第一反应是什么?
生1:不可思议!
生2:真不应该!
生3:哎,福勒!
师: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福勒该不该放弃射门。
生1:如果此时福勒出脚踢中了西曼,责任都在西曼,他没有犯规。
生2:为了避免对手受伤,他放弃了一次成功的辉煌。
生3:此场的胜利者将暂居联赛积分的第二名,有望在后面几轮比赛中争夺冠军,败者将与冠军无缘。
师: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想一想,如果福勒不放弃,除了进球外,还会发生什么情况?
生1:西曼会受重伤,骨头被折断。
师:福勒会怎么想?
生1:如果这场比赛西曼受重伤,福勒的心里会过意不去,以后的成绩就没有这么好。
生2:我认为友谊比荣誉更重要。
师:是的,福勒放弃射门的意义更大!是一种怎样的力量使福勒在一刹那放弃射门的?
生:友谊的力量。
师:福勒有一颗怎样的心?生1:高尚的心。
生2:让人敬佩的心。
生3: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
师:这是一种伟大的关爱他人的人性美!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名话。
生:读(为了避免对手受伤,他放弃了一次成功的辉煌。)
我面对课堂上生成的“错误”信息,不是以“课后再说”搪塞,也没有急于简单地纠正,而是细心呵护,积极引领,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真实领悟到关爱他人比获得冠军更具有高尚人性美。
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这种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导致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导致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出现差异。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也是难免的。能把学生的错误当成一种教学资源,引领学生探究,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因“错误”而精彩。
假如教师的作用仅仅是停留在学生原始的生成资源上而不给予即时引导,那么,阅读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的丰富价值将会大打折扣,严重的还会对学生学习产生误导。所以,关注阅读课堂动态生成,价值引导至关重要。
三、拓展瞬间灵感,流溢生命的光彩
在教学《海底世界》一文时,当学生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理解时,我突然有了灵感,何不让学生将昨日布置的拓展知识结合起来,说一说?没想到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师:昨天老师让大家通过上网、看声象资料、查阅书本等方式到海洋去“畅游”,然后把你们认为最有趣的动物或植物介绍给大家。现在请你们用一分钟时间向大家做介绍,让大家都长长见识。
生1:我知道海里最凶恶的鱼是噬人鲨,也叫大白鲨。它嗅觉特别灵敏,能闻到海水里百分之一的血肉味。在这种鲨鱼的胃中曾发现过整只的驯鹿、企鹅、四五十公斤的大海龟。
生2:有一种鱼叫射水鱼又叫高射炮、枪手鱼。它有奇特的射水本领,可以从口中射出一股细水柱,击落水面附近树枝、草叶上的昆虫来当食物,它的“枪法”可准了,据说能百发百中呢。
师:这种鱼还是神枪手呢,你用了拟人的手法,学以致用,很好。
短短几句话的介绍看似简单,却凝聚了孩子们辛勤搜索的劳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有选择地剔除不合格的内容,组织有效信息,从而培养学生搜集、选择和表达信息的能力,一举多得,阅读课后延伸出了多种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可以预设的,但是效果的生成却是不能铺垫的,也因而更显得珍贵。
总之,一个关注生命成长的课堂,需要教师在围绕课程目标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遵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澜,以灵动的教学机智随时调整课堂教学进程,这样的课堂才能充满期待发展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2]吴玉萍、叶兰峰.关注动态生成,构建活力课堂
[3]《捕捉细节 生成精彩》教育导报2008年4月9日
1.楼可青 《让“阅读期待”焕发生命光彩》 《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语文 版2004年3月1日
2010年获市中区第20届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
第四篇:课堂关注什么
当时只道是寻常
——《静悄悄的革命》推荐
近来,特别喜爱安意如、白落梅的才情,上网买来他们至情至性的文字,邂逅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感悟文字之外的深意。同期而至的《静悄悄的革命》,在佛前的一朵青莲、烟雨迷离的四月天前,显得那样的稀松、寻常:封面设计简单素淡,正如书名一般“静悄悄”,毫不张扬。
轻轻打开书本,静静地阅读,更感觉平静、淡定,作者将世间这万千的词语调配在一起,熨帖着我的心境,平实的语言,睿智与思考、信心与执着的文字,静静地讲述自己的教育心得,悄悄地与读者交流着教育理想。细细品来,是那样的甘甜隽永、回味无穷。
润泽的教室
润泽的教室能使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是那么地柔和,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在教室里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真诚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的心态是开放无拘的,教室是轻松愉悦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教育也许会变得简单起来。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26页
“润泽”,是多么让人满怀憧憬的词语,多么让人心生向往的世界。我仿佛来到春雨后盎然的草地,仿佛闻到滴着露珠的玫瑰的芬芳,仿佛触摸到了女子滋润丰盈的手背。教室是润泽的,那一定是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教室是滋润的,那一定是丰富的,有暖阳,有清风,有山泉,有明月,更有鸟语花香。
润泽的教室里,老师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润泽的教室里,孩子如沐春风,似承雨露。如此的教室,令人心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得到了人文的关怀和极大的尊重。在这样的教室里呆久了,那无论是肌肤还是心灵,都是水灵灵的,一个个被润泽的老师和学生,都享受着这里的空气,因对方而收获着,都蓬蓬勃勃地成长着。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梦中的桃花源。
倾听的课堂
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37页 的确,“一颗灵魂可以在倾听中发现、欣赏和拥有另一颗灵魂的快乐。一颗灵魂也可以在倾听中感悟、理解和体会另一颗灵魂的痛苦。”老师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判断发言的对错、语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细倾听孩子发言中所传递出来的的心情、想法,和孩子心心相印,产生情感的和谐共振。孩子的倾听,是倾听老师的讲解、指导,倾听同学的发言,更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接收到潜藏着的心声。“只要我们稍微给自己内心声音一些注意与尊重,它就会以一种更温柔的方式回应,使我们参与到赋予生命活力的灵魂对话中。”(《教学勇气》)。这里有鲜花、有荆棘、有废渣、有珍珠、有意料或者无法意料的一切„„细心倾听者耳朵是虔诚的,心灵是敏感的。
在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是“开满鲜花的”。不妨“静待一朵花开”,成为“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我们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孩子的发言,去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俯下身子,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取得教学相长,达到一种灵敏中的寂静状态,让“静中求活”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意境.。倾听,像一面镜子,镜里就有真容。就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
保持着倾听者应该具有的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孩子们就会奉献最善良、最纯真、最清澈的心语,和孩子一起感受最善良的心情。
不屈的信念
坦白的说,在我刚从事这项工作的最初5年里,曾经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心想:“就这样算了吧,放弃吧。”
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了20年的行动研究。能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在访问学校和参观教师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58页
我静静地看着作者介绍旁佐藤先生的小像:清瘦儒雅、淡定从容的他是以怎样不屈的信念几十年如一日地深入教学一线开展教学研究,如斯坦诚地剖析并不平坦的发展心路历程。他该是怎样一位朴实、认真、讲究实效的学者啊。
佐藤学先生作为一名“付诸行动的研究者”,每周去各地的学校访问,二十年里走访了全日本及一些国外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他与校长、老师们一起研讨改革中的问题,丢开一切抽象的语言,把自己融入到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中,共同尝试从学校内部对教育科研和学校管理进行改革。
我仿佛看到:他流连于无数个学校的校园,站在一个个教室前的窗口边,坐在一间间教室里,将一切收纳于胸,以他敏锐的目光,洞察着发生在教室中的静悄悄的革命,并精辟地论述:静悄悄的革命。他称自己是世界上“最透彻地洞察学校改革之艰难的一个人”。也许正是如此多的风雨和磨难,锻造了他不知疲倦、不厌其烦的学习研究品质。
《静悄悄的革命》,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冷静的思考,是在教学改革轰轰烈烈的年代的冷却剂,让我们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胸怀一颗尊重儿童的心,多一点坚定,多一点信心,多一点实践,多一点思考,从小小的个体开始,进行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第五篇:高效课堂从关注学生感受开始
高效课堂从关注学生感受开始
——《圣雄甘地》一课的启发 东莞高级中学 曹军辉 前言
感受的基本感念是指感官侦测到外境的能量变化,于个体内在所产生的生化反应。感受是生物的基本能力,辨别有无生命活动的重要凭据,同时感受也是外境与内心的核心介面,个体对外界所有的理解和认知,经验的累积,都是基于感受。而学生感受则是指学生在听课过程当中根据老师授课内容的变化而引起相应的心理反应,也是学生对新知识生成自我认知的过程,同时学生感受还是学习产生效果、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衡量标准。新《课程标准》提出改变课堂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方式重心指向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使课堂教学主体互动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内容多元化。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想真正做到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课堂教学就必须从关注学生的感受开始。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决定了其不能通过试验重演,因此要增强学生的感受,要通过多种资源途径、教学策略来实现。我所选择的《圣雄甘地》一课,由于时间、空间、文化的差异,学生特别难以理解,是一个教学内容具有挑战性课例,我想通过对此课教法的探究,挖掘关注学生感受的课堂魅力。
一 在自我陶醉中发现问题 1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整个过程以老师讲述概念和过程为核心。
导入:以电影《甘地传》作为开头,引起学生注意。过程:
第一介绍“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定义。
第二介绍讲解甘地其人和甘地思想形成的原因和背景。
第三详细介绍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时间、经过、原因、结果等)第四根据所学知识来讨论如何评价甘地和其思想。2 自我陶醉
在我看来,《圣雄甘地》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相当有难度,学生对于印度和甘地本人知之甚少,所以我在授课过程当中追求详尽,努力呈现印度的背景,每个概念的解释,每次具体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都详细讲解,希望给学生一个尽量完整的知识结构,甚至连如何评价甘地都有参考答案。在我看来绝对是面面俱到,详尽到了及至,在授课过程当中我也是讲的酣畅淋漓,自认为自己准备充分,讲述到位,一定会赢得赞赏和喝彩。在调查中惊醒
课后学生调查:(以谈话方式进行)老师:你如何评价这堂课?
学生:“您讲的很详细,但是我们感受不是特别深刻,内容有点偏多。”
学生的回答可谓当头棒喝,让我内心一头雾水,自认为天衣无缝洋洋自得的课(本以为学生会大加赞赏),到头来竞混了个“感受不是特别深刻”,让我着实“伤心”了一番。
老师:你觉得“感觉不是特别深刻”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一切都是您讲述的,我们被动的听自己思考的少,所以感受就不是很深刻。
同时在搜集了夏老师研究课题里的“中学历史优质教学课堂评价量表一:学生评价表”,发现打分较低的集中出现在2、3、5项,和学生反映的问题吻合。
仔细想想非常有道理,我在这堂课中只关心了自己的感受,是这堂课不成功的最大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一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由于想全面详尽地呈现面面俱到,造成重点不突出。
第二、认为学生基础背景知识缺乏,老师“满堂灌”,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第三、学生关注度不够,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很好地调动。第四、事件间因果联系不强,缺乏系统性。
暴露问题:整个授课过程我高度关注了自己的讲授,陶醉于自我讲述。二 在集体教研中研讨问题推进思路(第二次授课,全科组老师听课并录像)
首先,是对详略做了处理,将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事件列表,挑选其中最为典型的第二次进行讲解,用典型案例代替三次罗列。其次,加强了师生的互动,选取部分问题由学生讨论回答,例如: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形成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本总结。再次,我加强事件的因果联系与系统性,注意讲清楚事件的前因后果和联系,突出知识结构框架,采用整体宏观知甘地,环环相扣识甘地,全面思维悟甘地的逻辑结构,特别是在导入方面,采用流行语代替视频,统领全课,作为本课的突破口和灵魂点。
科组老师评课:
孙老师:详略得当,知识体系严密,逻辑性强,基本功扎实,比较充分地挖掘了教材,整体来说很不错。
毛老师:思路清晰,老师比较全面的呈现了甘地跌宕起伏的一生,能够很好地把握教材,驾御课堂,讲述生动,从老师的角度来看是堂出色的课。
其他老师对此纷纷表示赞同。
我认真看了每个老师的“中学历史优质教学课堂评价量表二:课堂观察评价表
”,数据统计显示,这堂课受到了同事高度的肯定。大家普遍认为讲述到位,逻辑清晰,结构完整,是一堂不错的示范课。再次做学生调查:
老师:你如何评价这堂课?
学生:您讲的很详尽,但是还是觉得甘地很难理解。老师:你觉得最大的问题出在那里?
学生:我们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思考太少,缺乏历史体验。
学生的回答再次刺激了我,一堂老师普遍任课的历史课,在学生这里不过还是个勉强及格,原因何在?经过多方反馈和调查,我发现一堂真正的优质高效的课,它只所以成功关注点绝不仅仅是老师自身感受,也不是听课老师的感受,而应该是听课学生的真实感受。
结论与共识:整个授课过程要关注学生感受,在师生互动中推进教学。三 在磨课中不断走近学生(第三次授课全体科组成员参加并进行录像)
1、从现在走向过去: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引起思考,引发感受历史的兴趣通过对“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的导入说起。
老师: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过一位历史人物:他说“我们下代的子孙恐怕很难相信,世界上真有过这样一个人”。而我们生活当中确实很多人很难理解他,用一句流行语来评价他就是“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那么他是否真的只是个传说?到底我们“要不要迷恋他呢?”。通过今天的学习,答案自有分晓,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辉哥课堂”。
(1)课前预习所反映的学生学习的困惑
在预习阶段学生早已困惑不已,“什么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甘地是怎么将印度民众团结起来的?”“甘地为什么会选择非暴力的斗争方式?”“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什么会成功?”。对于环环相扣的概念,学生很难寻找到突破口,特别是对甘地思想和做法的理解更有难度,完全不是中国人的思维,思维的高度和精神的高尚度远远超出学生认知程度,那么如何才可以让学生领会甘地精神,读懂甘地呢?这个问题一直刺激着我的神经,偶然的机会我来了灵感——流行语(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2)网络流行语对学生的影响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且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用最精炼的流行语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发大家思想的共鸣,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真相,还原客观历史人物的热情。怎样才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呢?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课堂感受,只有我们真切的考虑了学生的感受,学生才会被真正的调动和吸引,这时历史教学和教育才会真正意义上地逐步展开。
从课堂导入阶段开始,我就开始考虑学生的感受和兴趣,我曾有过三种导入方式的思考设计,第一用电影片段(《甘地传》当中的开篇)视频的作为导入,但是弊端是时间长,手段并不新颖,况且大部分学生已经看过,此视频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大大降低,第一次授课时采用了此做法,反响一般。第二考虑过利用名言导入,主要是想用世界名人对甘地的评价,但是缺点是生硬,缺乏活力,难以在瞬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第三种我是从学生口味入手进行思考,利用流行语“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那么我们是否要迷恋他?他是否真的只是一个传说呢?”来作为引导,在学生和甘地间建立一种联系,让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考虑到本课的主线,最终我选择了这种导入方式。
学生反映:绝大多数学生用笑声反映了他们的关注度,就连坐的姿势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学生的神情和眼神告诉我,他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3)网络流行语与理解甘地人生的联系
选用“是否要迷恋哥,哥是否真的只是一个传说?”其实是考虑了学生的真实感受,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对于甘地是陌生的,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仅如此对于他的评价和赞赏度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用这句流行语真实表达了学生心中的困惑,同时整个课堂紧紧围绕着这两个问题,是否真的只是一个传说是在回答学生甘地的生平事迹(包含印度的背景,甘地大事件等等);是否要迷恋他则是要解决如何评价甘地的问题。一个贯穿整个课堂的导入,抓住学生心理感受,加强了整个课堂教学的系统性。
甚至对于一个字我也做了大量思考,考虑学生的感受,防止误导学生,加强导向,在关于是用“我们是否要迷恋“哥”?“哥”是否真的只是一个传说?”还是用“我们是否要迷恋“他”?“他”是否真的只是一个传说呢?”当中,我思考了很久,一个是“哥”,一个是“他”。最终我选择了用“他”,理由如下:第一前面已用“哥”做了导入,适当幽默引起学生注意,点到为止,如果后面继续使用“哥”会使学生容易产生戏化甘地的思想,(甘地毕竟被称为印度的“圣雄”)而用“他”则可以让学生在认识过程中幽默中而不失去理性。多方合围: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增加学生对历史感受的强度(1)从图片与<<辞海>>里找到对甘地的最初印象
首先在音乐声中(印度音乐,创造学习气氛),集中播放甘地不同时期的照片,每张照片下方陪以犀利的文字,引发学生兴趣,刺激学生多方面的感受。
伴随着印度音乐和图片播放下列文字:
甘地啊!想说爱你不容易!有人说甘地是一个奇迹!有人说甘地是一个乞丐!有人说甘地是印度的福娃!有人说甘地是祖国的叛徒!有人说甘地你总是心太软!有人说甘地你真的很勇敢!有人说甘地是爱的化身!有人说甘地一出生就是用来崇拜的!有人说甘地的一生就是一个传说!
设计意图:设计情境,感受历史(评价)用印度音乐不经意间将学生在带入一种情境,用冲突性和对立性的语言展现世人对甘地的评价,告诉学生关于甘地的评价其实是多元的,主要是通过图片、声音、文字刺激学生思维,观看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思想与知识间交流的过程,同时在此也埋下伏笔——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评价甘地,有没有权威的说法?
老师:众多资料和观点,一方面为我们了解甘地提供了众多资料,但是同时也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如何才能够客观快捷的了解真实的甘地呢?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种非常权威方便的方法——查找《辞海》。下面请同学根据甘地照片和《辞海》词条说出你对甘地的第一印象。下面开始阅读词条。“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1948)。印度民族运动领袖,在印度被尊称为“圣雄”。留学英国。曾在南非进行反种族歧视斗争,提出“非暴力抵抗”口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印度倡导对英国殖民政府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长期领导印度国大党。主张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团结合作,提倡社会改良和妇女与“不可接触者”的地位平等。1948年在教派纷争中,为印度教极右派分子刺死。” ——《辞海》1963页。
设计意图:给学生介绍一种历史学习方法,在研究历史人物时可以查找《辞海》,启发学生在遇到历史问题时,不仅要查阅资料,而且要注意资料的真实客观性,同时之所以选择这段介绍,是因为它基本概括了甘地的一生,后面讲述的核心都可以在这段文字中有体现,所以这段文字既做到了宏观展现(达到了整体宏观知甘地的目的)又可以顺利向后面过渡。
吴颖诗:“他看起来有点像印度版的犀利哥,(笑声)虽然穿的破烂,但内心最知人间冷暖” 李嘉裕:“睿智而又仁慈的老人”
黄妙玲:“他表里不一,看上去是一个很干瘪的小老头,但是内心却蕴涵了极大的力量,领导了这么多的运动,最关键的是他的内心有爱”
刘晓君:“他的外表看上去像泥土一样质朴,但是他有一颗强大的心灵”
吴国钊:“我想用两个词来形容他,一个是复古,一个是非主流,即穿着复古,行动和做法非主流” 谭杰熙:“我想用关汉卿的话来形容他,他就是一粒蒸不烂,煮不熟,锤不扁,炒不烂,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因为他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而且即使受到了镇压也绝不退缩,因此真是响当当。”
分层评价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符合其身心发展的特点,我努力的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平台,给学生发挥特长的机会、肯定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2)“食盐进军”视频赏析中重回“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历史现场
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对于“非暴力”定义的不理解,我决定用一段典型视频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同时也是用具体的史实来解读概念,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当中用心去体味曾经的历史。
电影片段:“非暴力不合作”(食盐进军)
为了第一时间捕捉学生心理,了解学生心理变化和感受,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来看这段视频,请大家看完之后谈谈自己的直观感受。
设计意图:用电影片段展现非暴力的画面,首先是让学生用眼睛看到非暴力不合作的具体做法;其次通过画面展示,让学生感到困惑(很难理解印度人的做法),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与发问;再次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直观感受,利用视频的强大冲击力,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最后,因为是谈直观感受,是一个感性问题,类似于感想,这个问题是针对所有同学的,只要他认真看了就会有想法,只要谈了自己的真实感想就是值得鼓励的。
学生观看:很认真,不时还发出“啊!好残忍啊!”等感叹。利键衔:“我想用一个词形容:震撼” 李嘉裕:“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笑声)张素恒:“很暴力”
刘晓君:“我被感动了,因为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人退缩” 谭杰熙:“很傻,很天真”
老师:傻,傻在那里?天真,天真在那里?
谭杰熙:“傻在站在那里不动被人打!天真就天真在还认为这样的做法很有效!” 老师:还有其他感想或问题吗?
蔡旭如:“他们为什么是一排排走上去?而不是一齐上去?一起上去不是更有威力吗?”
老师:对呀,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一步来学习这一课,相信大家会在最后找到答案。
视频的冲击力很快的显露出来,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感受,都对非暴力有了自己的看法,虽然有些不深刻,但是他们已经开始用他们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甘地了,同时还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说明她独立思考了,而且看出了一些问题。
(3)从甘地的语言里感受甘地的内心世界
老师:请大家根据以下三则材料寻找关键词(提炼非暴力思想的基本内涵。)看看哪个小组速度最快。
材料1: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甘地
材料2:人必须有勇气接受多次打击,表明自己虽不还手但绝不退缩,以唤起人的本性,使对方减少恨意,起尊敬之心。——甘地
材料3:对我而言,羔羊生命和人类的生命一样珍贵。我可不愿为了人类的身体而取走羔羊的性命。我认为,越是无助的动物,人类越应该保护它,使它不受人类的残暴侵害。——甘地
设计意图:首先让大家抢答看谁速度快,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其次在查找的过程就是领会非暴力基本内涵和定义的过程,达到学习的目的;再次通过材料寻找共性基础,突出爱的主题。
老师:点评学生回答,总结非暴力思想的基础——爱与善。继续提出问题,印度有3亿人,为什么是甘地提出了非暴力思想?下面就请大家根据教材的第一部分提取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的原因?在你看来哪个条件是最重要的?
陈敏玲:“我认为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人生经历吧,英国的法律学习生涯,南非的工作经历让他产生了非暴力思想,应该说经历改变了甘地” 陈恪恒:“我出生在一个中下阶层的家庭,从小我就形成了一个既内敛又腼腆的性格,我还曾去英国学习法律,接着我还有幸到了南非,还遭了几顿打,从中体验到了暴力的残忍,所以我最终产生了非暴力思想。”
老师:“让我们把掌声送给我们班的甘地,谢谢!”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进一步地熟悉教材;其次在合作探究讨论中理解甘地非暴力思想产生的原因;再次通过对学生回答的点评,最终点透国情元素和甘地成长共同成就了非暴力思想。多元评价: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在全面思维悟甘地这个教学环节当中,我就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对前面知识整合挖掘学生心中的甘地。
(1)世人眼中的甘地
老师:“通过对甘地的学习,我们发现他不是一个传说,但是我们是否要迷恋他呢?其实也就是我们要面临一个如何评价甘地的问题,一直以来,关于甘地都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展示图片和文字:
图片:教派冲突,新德里恐怖事件,孩子渴望的眼神,印度军舰、导弹等等 文字:他是“人类良心的代言人。——马歇尔” 他是“印度自由的工程师。——蒙巴顿”
他是“一位纯粹用人性尊严对抗欧洲残暴,而不屈服的人。——爱因斯坦” 他“为人类的爱与和谐而战。——网友”
“印度政府正在用实际行动反对甘地主义。” ——网友 “印度正在积极研制洲际导弹和核武器。” ——新闻
“印度火车纵火案”、“印度新德里连环爆炸案”、“印度遭恐怖袭击” —— 社会现实 “印巴冲突使美丽的克什米尔变成杀戮、冲突、核战争的代名词。” ——人民网
老师:“印度曾经积极的在推进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但是今天印度却花23亿购买了航空母舰,积极研发导弹,地区宗教冲突不断,恐怖事件接二连三,这个现状十分发人深省,印度通过非暴力实现了独立,可是当他独立之后又逐渐的走向暴力,这里面我们看到了期待的眼神,印度人正在逐步放弃非暴力,而作为中国人你觉得甘地当何去何从?非暴力思想当何去何从?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任务
(2)“我”眼中的甘地
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评价甘地。指标数 大爱指数
甘地得分(0——100分)感动指数 勇气指数 智慧指数 实用指数
可以添加……
学生讨论,给各项指标打分,并说明理由,老师过程点评。
刘晓君:“我想评甘地的感动指数,我给他90分,另外10分我是给了他的支持者,他们的行为一样感人。”
老师:“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甘地绝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李嘉裕:“我想添加一个感染指数,给他打100分,因为据我所知他的这种非暴力思想和行为还被世界其它国家的人民所学习,比如越南”
老师:“很好,也就是说甘地的思想被其他国家继承和发扬,大家思考一下,世界上还有甘地第二?甘地第三吗?比如美国有吗?南非有吗?”
学生:马丁路德金、曼德拉。
张素恒:“我给他智慧指数100分,第一军事上,他很聪明,因为打不过英国,所以就采用非暴力来斗争,而且在行动上,他身体力行,增强了感染力和号召力;第二在经济上,很有经济头脑,号召印度人自己织布发展民族工业;第三在思想策略上,利用众多粉丝,采用多次绝食,而且把非暴力和宗教信仰相结合来发动群众;所以他是军事家,经济学家和思想家的组合体,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老师:“其实这位同学给我解答了为什么甘地被称为“圣雄”。”
谭杰熙:“我也是打智慧指数,我给他100分,我觉得他和中国的不结盟思想很像,中国不与苏联结盟,维持了中美关系,同时不与美国结盟,维持了中苏关系,中国在美国和苏联之间取得了一个平衡点,实现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甘地也是,他用采用非暴力的方式在英国统治的时候不会引起英国殖民者的绞杀,而又因为非暴力而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他在群众与英国殖民者之间取到了一个平衡点,达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我觉得他的智慧指数100分”
老师:“其实这位同学提到的是有原则的妥协,不战而屈人之兵,高!实在是高!。”
陈恪恒:“我要反对两点,第一勇气指数只能60分,因为我觉得他从小内敛腼腆,他的勇气真实来源应该是民众,因为他是一个精神领袖,他不得不有勇气,所以他的勇气是外在的,别人施加给他的。(老师:用现在的流行语就是“被”,是吧?)第二我觉得他的智慧也不应该得到高分,因为他对英国殖民者抱有很大的希望,他幻想英国放弃对印度的殖民统治,结果他是失败的。”
黎秀娴:“我想添加评价他的幸福指数,我给他80分,首先在他整个领导民族运动的过程中他的妻子、朋友、群众都非常支持他,追随他实现愿望,虽然有着很多困苦,但是依然可以朝着自己的目标方向前行,所以再苦也是幸福的。” 刘晓君:“我想添加一个创新指数,在别国都走暴力革命道路的时候,他却选择非暴力,同时他也开创了一种别样的领袖模式,当别人用枪炮和武力建立功勋的时候,他却“柔情似水”、爱心满怀地选择用爱来感化敌人,用强大的感染力来征服敌人,所以我给他100分。”
老师:“这里告诉我们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暴力可以使一个民族走向独立,非暴力也可以使一个民族走向独立。”
陈恪恒:“我想添加一个健康指数,(笑声)首先他是一个素食主义者,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我给他90分,但是他经常绝食来反抗英国人的统治,这样的行为无异于自虐,所以我给他30分,综上述所述平均下来给他60分。”
毛楠:“我想评甘地的勇气指数,我想给他打100分,为什么呢?因为他在长枪大炮面前他不露怯色,在宗教冲突面前可以面带微笑,国家危难之时能够勇敢的挺身而出,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欲求民主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甘地用他瘦弱的肩膀担起了印度文明之痛苦,他引导印度人民勇敢地站起来,他明知道前方有虎,却挺胸阔步向前,不畏艰难,勇敢地穿越历史的长河鼓舞着我们,他们的勇敢就像星辰一样闪耀在夜空之中,所以我给他100分。”(掌声!)
老师:“我仿佛听到了甘地的颁奖辞!”
蔡旭如:“我想添加一个矛盾指数,我给他打100分,因为我觉得他本身就是一个超级矛盾综合体,第一他生性内敛,但是为什么他又要在很多人面前演讲;第二他接受了英国的教育,但是他又教育他的民众不要接受英国的奖章,教育等等;第三他运用非暴力抵抗英国,但是他又以支持英国的战争为筹码争取印度的独立;第四他同意印巴分治,但是当印巴分治的时候他又很忧伤的躲起来,还说印巴为什么要分治呢?我觉得他这样很矛盾。”
设计意图:首先用新颖灵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其次通过打分的过程让学生感悟和评价甘地;再次就是设计了学生可以添加项目,决不束缚学生思维,保证学生的思维广度和创造力。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宏观上再次感悟甘地的爱,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学习伟人的优秀品质,达到知识的巩固,情感的共鸣与升华。
在课后思考题设计环节当中,我尽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依托所学知识,大胆设想、推测、判断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和精神,综合考察学生历史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实践性、创新性,在思考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最终想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提升认识。
设计思路:没有预设答案,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把历史学习当成一种思考过程,从历史中汲取历史智慧,最终发展学生的能力。
设计原则:坚持梯度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说;坚持开放性设计,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坚持深化主题性设计,解答问题的过程即运用所学知识和感悟领会所学知识的过程;坚持趣味性设计,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或有疑问的话题。(课后思考题:“甘地曾五次被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但始终未获得。你认为他是否该获此奖项,如不应该请陈述理由,如应该请为他撰写一份100字以内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辞。”)
评课:
孙老师:“这次授课想学生之所想,从学生的角度推进和演绎教学,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相信学生在课堂中必定有自己独特的收获,而且成功地解决了上节课的问题和缺陷。”
毛老师:
第一,借助流行语言,在“以问诱趣”中演绎了精彩的历史人物。第二,借助知、识、用,在追寻甘地中呈现了统率课堂的灵魂。第三,借助多元评价,在钩沉思想中点亮了当今的智慧。
实现了老师和学生真实的交流,说实话,一堂课能让学生有如此的高度和认识,恰恰说明了曹老师在本节课中有了最让人欢喜的成功之处。
反思:
从师生互动交流来看,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届一届的毕业生从我们手指间流过,有些教师教过70后、80后、90后,将来还要教00后。但是凭心而论,我们对自己的学生了解几何?确实,我们手中的90后有时新潮,有时另类,有时飘忽不定难以琢磨,但是有多少老师真正进入了90后的内心?有多少老师真正感知了90后的喜与悲?有多少老师真正和我们的90后在心灵上做过细致的沟通?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曾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我们的90后也是如此,他们出生在一个强大的信息世界里,他们对新鲜事物和热点事件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他们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思考和呼声,对待历史他们也有着自己犀利的眼光,所以作为今天的历史老师,我们决不可以忽视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决不可以盲目地灌输知识,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内心,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依托,建立起一个顺畅的沟通渠道,这个沟通渠道的起点首先应该是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一切顺理成章,没了兴趣的知识对于学生一定是味同嚼蜡。
从课程标准来看,新课标以来,一个声音被无数次放大,那就是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但是如何以学生为本?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两个问题一直触动着我的神经,很多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喜欢用“你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你们应该如何如何等等”,却很少问学生“你在想什么?你想了解什么?你还有其它想法吗?”。我们不经意间忽视的学生感受,其实恰恰是我们最迫切需要了解的,因此倾听学生内心深处的回声,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中去探索和发现问题,远胜于老师直接告诉他问题的所在。正如卡里·纪伯伦在《先知》中所说“你可以把爱给他们,但别灌输思想给他们,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在我看来老师不应该轻易去做学生人生的导演,每个学生都有自主的愿望和想法,我们要积极关注学生课堂的真实感受,从不同角度入手,引导他们的思考,让他们学会自我成长。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现有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适当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备课应该备学生,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教师要与学生交流的互动,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学习活动的要求、学习过程的需要以及学生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准确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想准确引导学生,就必须需要对学生上课的感受有个及时的反馈,只有我们清楚学生现在的真实感受,才可以更好的引导他们向前迈步。一个问题绝不可能是为所有层次的学生准备的,但是在题目的设计当中我们可以将它设计出层次,给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难度系数,但是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获得自己对知识的一个感知,承认问题多元,答案多元,让学生在多元中解读和感悟知识。
“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叶澜
所以,备课绝不仅仅是备教材,更需要备学生。一堂成功的课,不是我们老师讲了什么东西,而是学生学到了什么;一堂成功的课,关键不在于我们如何设计教学,而在于我们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一堂成功的课,应该是在师生思想的互动中前行。关注学生感受其实就是要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思索和体味课堂教学。具体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激趣,使学生主动学习;分层,使学生各有所得;反馈,使学生因势利导;探究,使学生化客为主;放开,使思想百花齐放。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感悟知识。
我想通过对《圣雄甘地》的反思性研究,尝试了解学生的心声与感受,在信息反馈中推进历史教学,同时反思在关注学生感受过程当中的经验、技巧与不足。
本案例不能解决太多问题,只是我开始在历史课堂上密切关注学生感受的尝试,里面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做法和想法,但这一切都不影响我继续努力和探索教学。